1.火成岩区野外鉴定方法

合集下载

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方法

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方法

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方法岩石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着地质历史和地球演化过程。

岩石的鉴定对于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探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方法,分别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一、火成岩的鉴定方法火成岩是由火山喷发或岩浆侵入地壳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鉴定火成岩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和测试。

观察方面,可以通过裸眼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和矿物组成等特征。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

测试方面,可以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岩石结构分析等。

例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岩石中的矿物晶体形态和结构,从而判断岩石的成因和形成条件。

二、沉积岩的鉴定方法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在地壳表层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鉴定沉积岩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和测试。

观察方面,可以通过裸眼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层理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等。

测试方面,可以进行沉积物颗粒分析、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和沉积构造分析等。

例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岩石中的颗粒形状和大小,从而推测沉积环境和岩石的成因。

三、变质岩的鉴定方法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经过热变质、压力变质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鉴定变质岩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和测试。

观察方面,可以通过裸眼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和矿物组成等特征。

常见的变质岩有片麻岩、石英岩等。

测试方面,可以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岩石结构分析等。

例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岩石中的矿物晶体形态和结构,从而判断岩石的变质程度和变质类型。

岩石的鉴定方法包括观察和测试两个方面,其中观察主要通过裸眼观察岩石的特征,测试则通过化学分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不同类别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成因,因此在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并结合地质背景进行分析。

岩石鉴定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准确鉴定岩石,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演化过程,为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野外岩石鉴定细则

野外岩石鉴定细则

野外岩石鉴定细则区分三大岩类版本1:根据构造即可大致区分出三大岩类(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观察岩石的构造,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般属于火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

应当指出,火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石英岩标本,表面上很难区分,这时,应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石基矿物间结晶联结,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版本2: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成因来区分三大岩类(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三大类岩石的主要区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全部为从岩浆岩中析出的原生除具有变质前原来岩石的矿物,如主次生矿物占主要地位,成矿物,成分复杂,但较稳定。

浅色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方解石、要分单一,一般多不固定。

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白云母等;白云石、高岭石等外,尚有经变质作用矿的有石英、长石、白云母、方深色矿物有黑云母、角闪石、辉石、产生的矿物,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物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等橄榄石等石、蛇纹石等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结结以结晶粒状、斑状结构为特征构为特征。

部分为成分单一的以变晶结构等为特征构结晶结构,但肉眼不易分辨。

构具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具层理构造,有些含生物化石多具片理构造造仁状构造主要由先成岩石的风化成直接由高温熔融的岩浆经岩浆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产物,经压密、胶结、重结晶因作用而形成岩浆作用而形成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岩等成岩作用而形成产物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区别:1)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2)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组成上区别于岩浆岩的一个重要特征。

野外识别三大岩

野外识别三大岩
构造 晶洞构造、角砾状构造、 块状构造、流动构 块状构造,片 流动构造 造 麻状构造 产状 多为岩墙、岩床、岩盖、 多为较大的不整合 小岩株,也见有隐爆角 侵入体(岩株、岩 砾岩体,围岩接触变质 基等),围岩接触变 较弱 质带较宽 多为岩基,岩 体无冷凝边, 围岩无接触变 质带
实例 江西武山花岗闪长斑岩 周口店花岗闪长岩 大别山白马尖 体 体(岩株) 花岗岩岩基
辉绿结构 安山结构
(玻晶交织结构)
火成岩常见的构造
侵入岩常见构造: 喷出岩常见构造:
块状构造 带状构造 斑杂构造 面理/线理构造 球状构造 晶洞构造 流动构造 原生片麻状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枕状构造 流纹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带状构造
斑杂构造 枕状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枕 状 构 造
花岗岩
火山熔岩 半晶质
流纹岩
安山岩
Na-Ca Pl, Amp
玄武岩
Ca-Pl, Py, Ol 火山渣
苦橄岩
斑晶 多孔状 玻璃质 火山碎屑 岩 粗粒
Qtz, K-fs, 浮岩
Ol
黑曜岩 集块岩
中粒
细粒
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
一、岩浆岩的结构
结晶 程度 晶体 大小 晶体 形态 相互 关系
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 2mm 5mm 绝对 细粒结构/中粒结构/粗粒结构 大小
Granodiorite
20
20
Quartz Syenite Syenite (Foid)-bearing Syenite
35
Quartz Monzonite Monzonite (Foid)-bearing Monzonite
Quartz Monzodiorite

三大类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定名经验总结

三大类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定名经验总结

三大类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定名经验总结引言简要介绍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以及野外观察在岩石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岩石分类概述1. 岩石的定义定义岩石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 三大类岩石列举三大类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 野外观察的重要性讨论野外观察对于岩石分类和定名的重要性。

二、火成岩的野外观察与定名1. 火成岩的特征描述火成岩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

2. 观察方法介绍火成岩野外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 定名经验总结火成岩定名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4.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火成岩的野外观察案例,并进行分析。

三、沉积岩的野外观察与定名1. 沉积岩的特征描述沉积岩的成因、层理结构和矿物组成。

2. 观察方法介绍沉积岩野外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 定名经验总结沉积岩定名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4.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沉积岩的野外观察案例,并进行分析。

四、变质岩的野外观察与定名1. 变质岩的特征描述变质岩的变质程度、矿物重组和结构变化。

2. 观察方法介绍变质岩野外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 定名经验总结变质岩定名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4.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变质岩的野外观察案例,并进行分析。

五、野外观察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1. 观察误差分析野外观察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原因。

2. 定名困难讨论在岩石定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 解决策略提出解决观察误差和定名困难的策略和方法。

六、野外观察与现代技术结合1. 地质信息系统(GIS)讨论GIS在野外岩石观察中的应用。

2. 遥感技术介绍遥感技术如何辅助岩石的野外观察。

3. 便携式分析仪器描述便携式矿物分析仪器在野外观察中的作用。

七、经验总结与建议1. 观察技巧总结总结野外观察岩石的关键技巧和方法。

2. 定名经验总结汇总岩石定名的经验和建议。

3. 持续学习与实践强调持续学习和实践在提高野外观察能力中的重要性。

结语总结野外观察在岩石学研究中的作用,强调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火成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火成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矿物颗粒 相对大小 显晶质结构 隐晶质结构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矿物自形程度
矿物之间的关系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玻璃质结构
自形粒状结构 半自形粒状结构 他形粒状结构
煌斑结构 海绵陨铁结构 辉长结构
反应边结构 文象结构 蠕虫结构
间粒结构
间隐结构 填间结构 包含结构 二长结构
响岩结构
粗面结构 交织结构 正斑结构
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

全晶质结构 岩石全部由矿物的晶体组成,不含玻璃质。全晶 质结构是岩浆在温度变化缓慢的条件下结晶而成,主要见于侵 入岩,特别是深成岩中。
花岗岩
花岗岩(正交)
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

半晶质结构 岩石由结晶物质和少量玻璃质组成,多见于浅成岩或部 分喷出岩中。
流纹岩
流纹岩(正交)
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
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

隐晶质结构 岩石中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下不可分辨,但在 显微镜下可以看出晶粒,这种结构为隐晶质结构,相应的岩石称 之为隐晶岩。 这是浅成侵入岩和一些熔岩中常见的一种结构。

按其在显微镜下晶粒的可见程度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显微显晶质 结构和显微隐晶质结构。
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

等粒结构 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这种结构多 见于侵入岩中。它们还可以结合矿物颗粒的形状而细分为自形等 粒粒状结构,半自形等粒结构和他形等粒结构等。


火成岩代表岩石——超基性岩

橄榄岩(Peridotite) 橄榄岩是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的超基性深成岩。橄榄石一般为 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辉石为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少量石榴 子石、云母、斜长石、铬尖晶石、钛铁矿等。新鲜岩石为橄榄 绿色。具粒状结构、包含(橄)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火成岩的肉眼鉴定

火成岩的肉眼鉴定
火成岩的肉眼鉴定
火成岩的肉眼鉴定
一般火成岩的肉眼鉴定步骤
特征 肉眼鉴定火成岩的主 要依据是岩石的产状(野 产状 外产出形态)、结构、构 造、矿物组成和颜色等, 鉴定时可以参照下述步骤。 结合岩石的野外产状、结 构和构造,区分出深成岩、 浅成岩和喷出岩,其特征 构造 如表 1 所示。 表 1 深成岩、浅成岩、喷 出岩的产状、结构、构造 间的区别
火成岩的肉眼鉴定要点
深成岩常具等粒全晶质结构,矿物颗粒比较粗大,往往较易鉴别。 肉眼鉴定火成岩的主要依据是岩石的产状(野外产出形态)、结构、 构造、矿物组成和颜色等,鉴定时可以参照下述步骤。 浅成岩(包括脉岩)有斑晶存在时,根据浅色斑晶矿物成分可分为两 大类:斑晶主要为斜长石者叫玢岩,斑晶主要为正长石或石英者叫斑 岩。如果玢岩中同时有角闪石斑晶,或基质中鉴定出有角闪石的,称 为闪长玢岩;斑晶中只有正长石而无石英者称正长斑岩;斑晶中既有 石英,又有正长石时称花岗斑岩;仅有石英者称石英斑岩。对于细粒 等粒结构的浅成岩(包括脉岩),如能定出矿物成分,再结合岩石颜色 的深浅,查火成岩分类表可得相应深成岩的名称,前面再冠以“细粒” 或“细晶”二字,如细粒花岗岩等。对于具隐晶质结构,肉眼分辨不 出成分的脉岩,可根据颜色深浅粗略定名为“浅色脉岩”(如霏细岩) 和“暗色脉岩”(如辉绿岩)。 喷出岩肉眼鉴定往往比较困难,除了斑晶之外,基质部分常呈细 粒至玻璃质结构。肉眼鉴定时只能根据颜色、斑晶成分、结构、构造 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初步的定名。常见的主要喷出岩的肉眼鉴定特 征如表2所示。
深成岩 呈大的侵入体——岩 基、岩株,部分呈岩 盆,岩盖产出,接触 带附近的围岩有明的 变质呈大的侵入体— —岩基、岩株,部分 呈岩盆,岩盖产出, 接触带附近的围岩有 明的变质 常具块状构造

火成岩鉴定 1.1

火成岩鉴定 1.1

第三节火成岩标本观察与描述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岩石标本的鉴定,通常是借助小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对标本进行肉眼观察和初步定名,更深入的研究和精确定名须利用偏光显微镜对岩石薄片进行。

火成岩手标本观察描述内容及程序如下1、颜色及色率2、结构综合命名,根据结晶程度,自形程度,相对粒度,绝对粒度等方面命名。

3、构造命名及其特征简述(对较特殊者描述其特征)。

4、矿物成份特点及其百分含量:包括矿物学特点,矿物的外部结构特点,如自形程度、粒度大小等;斑状、似斑状结构者,分斑晶和基质分别描述。

5、次生变化及其他6、初步定名下面详细论述如何观察描述各方面的特征。

(一)颜色及色率我们在观察岩石标本时,第一眼的印象便是颜色。

岩石的颜色是指标本所呈现的总体色彩。

观察颜色时,宜远观其整体,看其总体色调,忌近察其局部。

颜色包括色的本身及其色调的深浅。

描述时,有三种方法:(1)标准色谱法,又称单色描述法;(2)用复合色描述,如浅褐灰色、深灰绿色、黄绿色等,后者为主色调;(3)形象化描述:如肉红色、砖红色等。

三种描述法前均可加“深”“浅”等形容词。

岩石的颜色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暗色矿物含量,含量多则颜色深;(2)粒度的影响,粒度越细则色较深。

色率,又称颜色指数,是指暗色矿物(铁镁矿物)在岩石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色率是显晶质岩石(尤其是粒度在细粒以上的深成岩)的鉴定和分类的主要标志之一。

因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的岩石的颜色,并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暗色矿物的含量。

注意:岩石的颜色以新鲜的、干燥的断面为准,因为蚀变和风化都可改变颜色。

手标本上若有蚀变色风化色,则同时描述出来。

(二)结构火成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颗粒的结晶程度、晶粒的相对粒度和绝对大小,自形程度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等。

总之,是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是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之一。

首先根据结晶程度,可把岩石结构分为如下三种三种结构的描述方式各有相同,对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的岩石则描述颜色、结构、断口光泽等;对显晶质结构则按如下顺序描述:(1)据相对粒度大小,分为等粒、不等粒和斑状、似斑状结构;(2)等粒、不等粒结构,则按绝对粒度划分如下;粗粒结构>5mm细粒结构0.2——1mm中粒结构1——5mm微粒结构<0.2mm对长柱状矿物要分别度量颗粒的长短径。

侵入岩区野外工作方法

侵入岩区野外工作方法

(3) 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4) 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自形粒状结构 半自形 它形
(6) 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方式
交织结构 (Pilotaxitic texture) 粗面结构:
1800
反映了矿物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1600
7 火 成 岩 结 构 的 实 质
( )
火成岩的成分及分类
一、 火成 岩的化学 成分 二、火成岩 的矿物学成分
地壳中的所有元素在火成岩中均有发 现。但其含量及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的 行为不同。组成火成岩的元素分为: 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三类, 其中直接用于火成岩分类的是主要元 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在火成岩的成 因研究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矿 物 分 类 三 角 图 投 图 方 法
Q20% A25% P=35%
SiO2在主要元素中含量最高,变化于3475%之间,少数可达80%,它对岩浆及火 成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矿物组成的影响 最大,因此是火成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氧 化物。是划分火成岩酸性程度和基性程 度的参数,也是划分火成岩大类的重要 参数 SiO2>66%者(63IUGS,P57TAS),称为酸性 岩; SiO2 =53-66%者,称为中性岩; SiO2 = 45-53%者,称为基性岩; SiO2 <45% 者,称为超基性岩。 习惯上对SiO2含量高者称之为酸性程度高 或酸度大,也叫基性程度低;
火成岩的成分及分类
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与火成岩的分类命名
1. 深成侵入岩的矿物分类
1.富石英花岗岩;2.碱性长石花岗岩; 3.花岗岩;3a.钾长石花岗岩或普通 花岗岩;3b.二长花岗岩;4.花岗闪 长岩;5.英云闪长岩;6.石英碱性 长石正长岩;7.石英二长岩;8.石 英二长闪长岩;9.石英二长闪长岩/ 石英二长辉长岩;10.石英闪长岩/ 石英辉长岩;斜长岩;6*.碱性长石 正长岩;7*.正长岩;8*.二长岩;9*. 二长闪长岩/二长辉长岩;10*.闪长岩 /辉长岩/斜长岩;6ˊ.含似长石碱性 长石正长岩;7ˊ.含似长石正长岩; 8ˊ.含似长石二长岩;9ˊ.含似长石 二长岩/二长辉长岩;10ˊ.含似长石 闪长岩/辉长岩;11。似长石正长岩; 12.似长二长正长岩;13.似长二长闪 长岩;14.似长石辉长岩; 15.似长辉长 P=An>5% 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火成岩区野外鉴定方法
岩浆岩的色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浅30-60>60深) 结晶程度 结构构造 矿物成分(含量) 次生变化 岩石命名
颜色(新鲜、风化、干、湿)
火成岩的结构 (Textures) :是指组成岩石
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 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包括玻璃)的相互 关系。
根据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
(2) 矿物颗粒 绝对大小
晶粒粒径<0.2mm者,称为微粒结构 (Microgranular texture),粒径 <0.02mm者为隐晶质;而颗粒很大, 粒径大于1Cm的矿物,可称为巨晶, 大于3 Cm称伟晶。 颗粒大小指的是岩石中最主要矿物的一 般大小。在粒度测量时,要选择同一 种主要矿物来测量,多以长石作标准 。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玻璃质结构
(2) 矿物颗粒绝对大小
显晶质结构 是指肉眼观察时, 基本上能分辨出矿物颗粒 者。显晶质结构者又进一 步据矿物颗粒的粒径(d) 大小分为以下粒级: 粗粒结构(Coarse grained texture ),d>5mm 中粒结构(Medium grained texture ),d=2-5mm 细粒结构(Fine grained texture ),d=0.2-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