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部模具工工作记表
工装模具登记记录表(1)

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修改日期: 2008.07.01 工位器具登记及领用记录表发布日期: 2008.07.01。
工装、模具管理程序及全套表格记录

1、目的
规定工装/模具设计、选用、制造、验收、使用维护、更换等管理过程,确保工装/模具符合产品要求及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2、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本公司工装/模具的管理规则和使用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购、外协和自制的工装/模具。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工装/模具管理部门、技术部、品质部、生产部、采购部及相关部门。
3、定义
工装——用于装配和制造过程的夹具、检具、工具、刀具、辅具、盛具等的总称。
模具——专指用于注塑塑料制品的注塑模具和五金模具及泡棉模具。
外协工装/模具——是指自制工装/模具的部分加工工序委外加工或由我公司负责工装/模具设计,委外单位根据图纸资料制造,我方根据设计资料验收。
外购工装/模具——工装/模具设计和制造均委外,我方只负责验收符合产品要求的合格工装/模具。
4、职责
4.1 技术工程部——负责产品结构图纸相关资料和规格书提供,以及工装/模具的验收确认。
4.2 工装模具组——负责自制工装/模具的设计、选用、制作和自检,以及外协或外购工装/模具的总装和工艺验
收。
4.3 品质部——负责工装的尺寸检验,关键工装/模具的定期校检,并负责样品的外观、尺寸检测及功能试验。
4.4 采购部——负责工装/模具的采购或外协加工控制,并负责接受组织工装/模具验收过程的相关事宜。
4.5生产部——负责工装/模具的运行状况是否满足工艺和可操作性方面的验收工作和负责日常保养。
4.6工装/模具库房——统筹工装/模具的管理。
5 程序。
模具维修程序(含表格)

模具维修管理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1、目的:明确公司模具维修相关部门职责,使生产中的模具维修运作规范化。
2、范围:适用于生产部量产中所有模具。
3、定义:适用于量产中因操作不当及模具出现异常、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运行,需维修处理。
4、职责:4.1研发:主导模具维修,模具异常情况确认,制订模具维修方案,首件的批准。
4.2生产:模具异常情况反馈,维修后的试模、首件自检。
4.3品质:模具异常前后所生产产品品质确认,异常分析参与。
4.4PMC:模具异常时的生产排程调整。
5、程序内容:NO 模具维修流程权责单位作业内容使用表单1 生产部品质部研发部1.1 当量产中产品出现异常时经品管确认NG后,由责任班组长提出《生产异常联络单》经部门经理审核交研发人员现场确认后呈副总审阅;1.2 确认异常后,责任班组长将模具放入状态标识入库待处理。
生产异常联络单2 责任部门研发部2.1 责任部门提供生产不良未件与首件良品供研发分析。
2.2 研发负责人分析判定模具异常问题点。
2.3 针对模具异常内容,确认责任方并处理。
3研发部生产部3.1 研发依不良样板制订修模计划,必要时附修模图纸指示修模。
量产模具品质异常反馈内部检讨确定维修方案开出维修通知书QC\R&D Check6.表格记录 《模具维修申请表》模具维修申请报告.xls《模具履历表》模具履历表.xls《模具让步生产申请表》 《模具工令单》4研发部 生产部 品质部 PMC 部4.1 仓库负责模具收发并登记。
4.2 研发部在《修模通知书》上回复可完成时间,并反馈给PMC 。
4.3 同时存在相同的两套模具时,PMC 须制订临时生产计划。
4.4 模具维修后,研发开出《试模通知书》通知PMC ,PMC 最晚三天内须安排生产试模(须附《试模通知书》);4.6 试模须生产、品质、研发三者一起确认;试模时班组长将首件及其相关资料交研发判定,研发判定后签样交品质并同时用飞秋通知PMC&生产。
模具技工人员考核表-

10 8 5 10 0 考核为“B"
出现问题能查明原因并有解决对策
5
生产现场问题处 只能确认、但不能找出解决办法
4
理能力
不能确认问题发生的原因
3
欠佳
0
优秀(100%)
15
零配件加工合格
良好(99%)
13
率
一般(95%)
10
品质
2
控制
差(95%以下)
0
(20分)
积极改进
5
改进品质的态度
出现问题才改进
4
2019年8月份技术工人员月度绩效考
工号:
姓名:曹玉强
职务:线切割技工
序 号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零配件加工计划 完成情况
提前完成 准时完成
延时完成
MJ326
分数
初评
15 14 5
9月1日
复评
工作
生产
技能
1
效率 (40分)
劳动
纪律
能满足工作要求 需指导能满足工作要求
不能满足工作要求 无违规 有一次
有一次以上
尚可
3
差
0
积极节约
5
3
成本控制(5 分)
主、辅料、工具
按量领用
4
超量领用
0
好
5
4
机床保养(5 分)
机床清洁、润滑
一般
4
差
0
“6S”工
工作区很清洁
5
5 作执行
推展达到效果
工作区清洁
4
(5分)
工作区欠佳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优秀
10
模具维护保养检修记录

模具维护保养检修记录一、模具的维护保养重要性模具作为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模具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可以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是模具维护、保养、检修记录的详细内容。
二、模具的维护保养项目1.清洁工作为了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每天上班前,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洁工作。
主要包括清洁模具表面的油渍、灰尘等污物,并用干净的布擦拭干净。
2.润滑工作模具的润滑是保证模具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每周定期进行润滑工作,采用专用的润滑油对模具滑动部位进行润滑和防锈处理。
在润滑油上添加防锈剂,以保证模具表面不生锈。
3.定期清理模具内部在模具加工过程中,有时会产生金属屑、异物等杂质进入模具内部。
为了防止这些杂质对模具造成损害,每月定期对模具内部进行清理工作,清除其中的杂质。
4.检查模具的工作条件定期对模具的工作条件进行检查,包括模具螺丝的紧固情况、模具水孔的通畅情况等。
如果发现有松动或堵塞的情况,要及时处理,以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5.模具的防腐处理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模具,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将模具表面喷涂一层防锈油,以保护模具表面不生锈和腐蚀。
三、模具的定期检修项目1.外部检查定期对模具的外部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模具表面的磨损情况、裂纹、变形等。
如果发现有磨损严重或者有裂纹变形等情况,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模具。
2.内部清洁对模具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洁工作,清除模具内部的杂质和积碳。
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工具,将模具内部的杂质清理干净。
3.复位对于需要复位的模具,要进行复位操作。
复位是调整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松动或位移,确保模具正常运行。
4.换隔片如果发现模具的隔片已经磨损严重,不再适合使用,需要进行更换。
更换隔片时要注意选择与原隔片相同规格的新隔片,并进行精确安装。
5.其他维修工作对于模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例如齿轮松动、弹簧变形等,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处理,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模具使用履历表

模具使用履历表
模具名称购入
时间
使用
部门
模具编号
产品
编号
模具试制过程跟踪记录
试模时间设备
型号
责任
人
首次试模过程与结果(关键尺寸须记录,产品尺寸记录于首件检验记录表):二次试模过程与结果:
最终方案及判定:
生产部
工程
部
品质部模具生产使用记录
日期指令单号生产
数量
模具状态确认人备注
模具维修(变更)记录
日期维修(变更)
内容
维修(变更)
风险评估
是否需
要客户
确认
维修(变更)
后状态
确认
生
产
部
工
程
部
品
质
部
备注:
1)模具管理员每周六对储存中的模具进行清洁、防锈、防尘保养作业,记录在《模具维护保养记录表》;
2)生产使用中的模具由操作员每日上班前进行清洁、维护/保养作业,记录在《设备日常保养点检表》;
3) 此记录表将与模具一起流转使用。
模具部模具工(项目组)工资管理规定

模具部模具工(项目组)工资管理规定篇1:模具部模具工(项目组)工资管理规定模具部模具工(项目组)工资管理规定为调动模具工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特制定如下规定1工资组成1.1模具工工资组成为:基本工资+项目费+项目绩效奖1.2工资分配比例为使工资分配符合奖勤罚懒的原则,本次工资分配比例标准为:基本工资:项目费:绩效奖=5:3:2本分配参考标准为:每组1技师+1普师+1学徒的方式。
基本工资2.1基本工资按25.5天,每天8小时计算。
2.2基本工资每月发放一次,发在各自工资卡中。
2.3基本工资的组成岗位技能工资基本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工龄工资岗位技能:公司认可的任职资格要求的不同岗位所需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
岗位绩效:不同岗位人员在各自岗位的工作业绩与工作效率的综合体现。
工龄:指员工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
2.4模具工岗位划分与岗位技能工资、岗位绩效基本工资对照表岗位名对应等级岗位技能工资(元/月)岗位绩效工资(元/月)技师模具工八级850850模具工七级750750模具工六级650650普师模具工五级550550模具工四级400400模具工三级300300学徒模具工二级20**00模具工一级1251252.5工龄工资对照表工龄8910工龄工资20**0230工龄11181920工龄工资203103203302.6岗位绩效工资考核由于实行项目制因此模具工的考核以组为单位考核,岗位绩效设定四个考核指标,四个指标的分值总和为100,考核基准为85分。
模具工岗位绩效考核表被考评组考核月考核人考核指标指标权重考核得分考核依据工作质量其他工序反馈的不合格次数25零件加工不合格处理记录表自主检查不合格次数15零件加工不合格处理记录表整改成功率25整改记录表工作效率按计划完成率35工作统计表得分被考评组组长确认模具组分组3.1公司拟定可以担当组长的人员名单。
(名单上人员可以放弃组长职务)3.2组长自己组织本组组员,组长与组员协商基本工资,并报模具部备案。
模具维修工绩效考核表

模具维修工绩效考核表模具维修工绩效考核表维修技术人员如何实现量化考核?维修人员的考核细则该如何制定?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模具维修工绩效考核表,希望能帮到你。
模具维修工绩效考核表_____月份模具人员绩效管理记分卡考核维度序号考核指标名称权重(%)考核周期绩效目标评分办法姓名客户服务1车间投诉10% 月1起有一件扣2分,扣完为止内部运作1 新模具按期制作10% 月完成率100% 1%扣1分,扣完为止2 模具完好10% 月完好率100% 1%扣2分,扣完为止3 日常修理10% 月修复率100% 1%扣2分,扣完为止4 模具维修及时性10% 月5分钟到现场发生一起扣1分,扣完为止5 模具维修有效性10% 月同一故障维修次数:1同一故障维修次数:1,每重复1次扣5分,扣完为止6检修及其他文件记录5% 月记录率100% 1%扣2分,扣完为止7 现场5S 5% 月无油污及杂物,零件整理有一件扣2分,扣完为止8 安全作业5% 月0起有一项扣5分,扣完为止日常行动1态度端正,微笑礼貌的提供服务9% 月0起有一件扣1分,扣完为止2早操及会议准时参加,不许私自离岗或早退4% 月1起有一件扣2分,扣完为止3按规定配戴劳保用品4% 月0起有一件扣2分,扣完为止4服从工作按排,不与找借口推托8% 月0件有一件扣4分持续改善加分- 采纳实施1项加3分合计100% 0 0适用:模具工维修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一、考核目的为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提高维修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需要有效地界定,并与薪酬挂钩,确保生产、指标稳定和设备产能,特制定本办法。
二、考核对象生产车间(制气、制酸)所有维修人员。
三、考核办法1、采取月度考核形式。
2、月度考核采取评分制,根据得分结果与当月的绩效工资挂钩。
四、主要考核内容1、每套系统产品产量达成考核:生产负责人确定三套系统的标准产量,生产班组填写生产日报表,生产统计统计三套系统的每天实际产量,将实际产量和标准产量进行对比,核算每月机台的平均产量达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