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波普分析-碳普作业
有机波谱分析课件 四 核磁共振碳谱(含习题)

顺磁离子效应
顺磁物质对碳谱谱线的位移和线宽有强烈的影响。一些位移试剂 如镧系元素铕(Eu)、镨(Pr)、钇(Yb)等的盐类,包括氯化 物、硝酸盐、过氯酸盐等,以及它们的 -二酮的络合物,也都可 以作为13C 的位移试剂,使碳谱谱线产生位移。
烯烃及取代烯烃的化学位移
C 100~150 ppm 对于取代烯烃: (>C=)> (-HC=)> (H2C=)
核磁共振碳谱特点
弛豫时间长。13C 的弛豫时间比1H 慢得多,有的化合物中的一些碳原子的 弛豫时间长达几分钟,这使得测定 T1、T2等比较方便。另外,不同种类的 碳原子弛豫时间也相差较大,这样,可以通过测定弛豫时间来得到更多的 结构信息。
共振方法多。13C NMR 除质子噪声去耦谱外,还有多种其它的共振方法, 可获得不同的信息。如偏共振去耦谱,可获得13C-1H 耦合信息;门控去耦 谱,可获得定量信息等。因此,碳谱比氢谱的信息更丰富,解析结论更清 楚。
诱导效应
苯环取代因有共轭系统的电子环流,取代基对邻位及 对位的影响较大,对间位的影响较小。芳环上有杂原 子时,取代效应也和饱和环不同。
空间效应
13C化学位移还易受分子内几何因素的影响。相隔几个键的碳由于空间上的 接近可能产生强烈的相互影响。通常的解释是空间上接近的碳上 H 之间 的斥力作用使相连碳上的电子密度有所增加,从而增大屏蔽效应,化学位 移则移向高场。如甲基环己烷上直立的甲基 C(7)和环己烷 C(3)和 C (5)的化学位移比平伏键甲基位向的构象异构体的化学位移各向高场移 4 和 6 ppm左右。
图谱简单。虽然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耦合常数较大,但由于它们的共振 频率相差很大,所以-CH-、-CH2-、-CH3等都构成简单的 AX、AX2、AX3体系 。因此即使是不去耦的碳谱,也可用一级谱解析,比氢谱简单。
核磁共振波谱法-碳谱

1
2
图谱简单。虽然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偶合常数较大,但由于它们的共振频率相差很大,所以-CH-、-CH2-、-CH3等都构成简单的 AX、AX2、AX3体系。因此可用一级谱解析,比氢谱简单的多。
三 13C NMR谱图
典型碳谱图谱 最常见的碳谱是宽带全去偶谱,每一种碳原子只有一条谱线。在去偶的同时,由于核的NOE效应,信号更为增强。但不同碳原子的T1不同,这对峰高影响不一样;不同核的NOE也不同; 峰高不能定量地反映碳原子数量。
*
5、缺电子效应
如果碳带正电荷,即缺少电子,屏蔽作用大大减弱,化学位移处于低场。
1
例如:叔丁基正碳离子(CH3)3C+的达到 327.8ppm。这 个效应也可用来解释羰基的13C 化学位移为什么处于较低 场,因为存在下述共振:
2
*
6、电场效应
在含氮化合物中,如含 -NH2的化合物,质子化作用后生成 – NH3+,此正离子的电场使化学键上电子移向 或碳,从而使它们的电子密度增加,屏蔽作用增大,与未质子化中性胺相比较,其 或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偏移约 0.5-5ppm。这个效应对含氮化合物的碳谱指认很有用。
用于区分碳类型的一种技术。 INEPT称为低灵敏核的极化转移增强法。 DEPT称为不失真的极化转移增强法。 即去偶呈现单峰,又可以区分出碳的类型。 INEPT通过脉冲把灵敏度高的1H的自旋极化转移到13C核上去,13C信号强度增加4倍,进行测定,故灵敏度好。 DEPT谱法是INEPT法的一种改良方法。 DEPT的信号强度仅与脉冲的倾倒角有关。通过改变照射1H的的倾倒角(),使作45,90 ,135 变化并测定其13C NMR谱
*
磁各向异性的基团对核屏蔽的影响,可造成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一般不大,而且很难与其它屏蔽的贡献分清(这一点与1H不同)。 但有时这种各向异性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如异丙基与手性碳原子相连时,异丙基上两个甲基由于受到较大的各向异性效应的影响,碳的化学位移差别较大,而当异丙基与非手性碳原子相连时,两个甲基碳受各向异性效应的影响较小,其化学位移的差别也较小。
有机化学波谱分析

质谱的解析方法
谱图解析
01
根据质谱峰的位置和强度,确定有机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同位素峰分析
02
利用同位素峰的强度比推断有机分子的元素组成。
裂解模式分析
03
研究有机分子在质谱仪中的裂解行为,推断有机分子的结构特
征。
质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有机分子鉴定
通过比较标准谱图和实验谱图,确定有机分子的 化学结构。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实 现波谱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的快速、 高效联用,提高分析效率,减少人为 误差。
波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新应用
新材料表征
随着新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波谱分析在新型有机材料如高 分子聚合物、纳米材料等的表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大分子研究
利用波谱分析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结 构和功能,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体系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的 机制。
通过有机化学波谱分析,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官能团、化学键等结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波谱分析还可以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纯化等提供 有力支持。
有机化学波谱分析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机化学波谱分析技术也在不 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
THANKS
感谢观看
高灵敏度检测
利用新型的信号处理技术和高精度的 检测设备,提高波谱分析的灵敏度和 分辨率,有助于更准确地鉴定有机化 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波谱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的联用
联用技术
将波谱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如色谱、 质谱、核磁共振等联用,可以实现更 全面、准确的分析,提高复杂有机混 合物的分离和鉴定能力。
波谱解析 第四章 碳谱作业参考答案

E : (3)用 D PT-135°谱区别 第四章 核磁共振碳谱参考答案3.(1)用 DEPT-135°谱区别:1 个正峰(CH 3),3 个倒峰(CH 2)。
:3 个正峰(2 个 CH 3,1 个CH ),1 个倒峰(CH 2)。
(2)用常规碳谱可区别:有 6 个峰。
有 8 个峰。
:有 4 个正峰(2 个 CH 3,2 个 CH ):2 个正峰(2 个 CH 3),1 个倒峰(CH 2)6.1)由分子式C5H9O2Br 计算不饱和度Ω=1,结构中可能含一个双键或一个环。
2)1H NMR 解析:1.25(t):CH x-CH2- ;2.85(t): 弱吸电子基团-CH y-CH2- ;3.55(t): 弱吸电子基团-CH z-CH2- ;4.20(q): -CO2-CH m-CH3(该基团CH m必定与吸电子基团相连。
根据化学位移和分子式可初步判断是与酯基氧原子相连) 3)13C NMR 解析:共有五条峰,与结构式中碳数一致,说明分子中不含对称元素。
178.2(s): 羧酸或其衍生物的C=O;60.8(t): -CH2-,与氧原子相连37.8(s): -CH2-,可能与弱吸电子原子相连26.5(t): -CH2-,可能与弱吸电子原子相连14.2(q): -CH34)推断过程:碳谱表明分子中有1 个羰基,3 个亚甲基和1 个甲基,因此氢谱中4.20ppm 处必定为亚甲基,所以分子中含CO2CH2CH3片段,再结合氢谱,该片段中CH3出峰应该在1.25ppm 处。
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推断2.85 和3.55ppm 处的信号必然是剩余两个亚甲基,由于都为t 峰,这两个亚甲基必定相连,所以推测出分子含有片段CH2CH2,且两端都连有弱吸电子基团。
至此,分子中含有如下片段:一个B(r(端基),因此该化合物的结构为:端基),一个CH2CH2,一个CO2CH2CH38.1)由分子式C8H5NO2可算出不饱和度Ω=7,结构中可能含有苯环。
常用有机溶剂中的碳谱峰谱分析

常用有机溶剂中的碳谱峰谱分析有机溶剂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有机溶剂中的化学成分对于科研和工业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碳谱峰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有机溶剂中的分子结构。
本文将讨论常用有机溶剂中的碳谱峰谱分析的原理、应用和局限性。
一、碳谱峰谱分析的原理碳谱峰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有机溶剂中的碳原子与核磁共振现象相结合的测试方法。
其原理基于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量碳原子与外加磁场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样品中不同碳原子的信息。
每个有机溶剂中的化学成分都会产生特定频率的峰谱,这些峰谱可以被用来确定溶剂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二、碳谱峰谱分析的应用碳谱峰谱分析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医药、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利用碳谱峰谱分析可鉴定有机溶剂的纯度,并确定有机合成反应中产生的中间体和产物。
在医药领域,该技术可用于药物分析和功能研究,帮助科学家了解药物的结构和行为。
在食品科学中,碳谱峰谱分析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防止食品欺诈。
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环境监测,检测有毒有机污染物和水体中的有机物。
三、碳谱峰谱分析的局限性尽管碳谱峰谱分析有许多优点和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技术对于溶剂的纯度要求较高,即使微量杂质也可能干扰分析结果。
其次,样品制备过程要求严格,需要去除杂质和杂质残留。
此外,仪器设备昂贵,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
最后,由于仪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限制,无法对所有有机溶剂进行准确分析,一些复杂的化合物可能无法测定。
结论通过碳谱峰谱分析,我们可以准确了解常用有机溶剂中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
这种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该技术的局限性,避免在分析过程中出现误差。
随着科技的进步,碳谱峰谱分析将继续发展,为化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更准确、高效的有机溶剂分析方法。
有机波谱分析书面作业

有机波谱分析书面作业一、名词说明一、波谱学:2、屏蔽效应3、电磁辐射区域:4、重排反映:5、弛豫进程:6、质谱:7、NOE:8、临近各向异性效应:9、介质屏蔽作用:10、红外吸收:11、拉曼散射:二、单谱解析题一、以下图是化合物C10H10O的1HNMR谱,推导其结构。
二、计算4个C的化学位移值。
3、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3NO2,其偏共振谱及质子宽带去偶谱如下图,试推导其可能的结构。
4、分子式C6H14,红外光谱如下,推导其结构。
5、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3H22O,1HNMR谱解析有以下基团存在,CH3CO—,(CH3)2CH—,CH2=C(CH3)—,—CH2CH2—,>CH —CH=CH—(反式),紫外光谱测得最大波长 max为230nm,约280nm 有一弱吸收(己烷溶剂),推导其结构。
三、综合解析题一、某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C7H7Br,请解析各谱图并推测分子结构。
MS图1HMR谱13CNMR二、某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14H14,请解析各谱图并推测分子结构。
四、简答题1、识别质谱图中的分子离子峰必需注意哪几点?2、谱图综合解析的一样程序?3、阻碍化学位移的因素?4、1HNMR谱解析一样程序?五、阻碍振动频率的因素?六、质谱解析一样程序?有机波谱分析书面作业答案一、名词说明一、波谱学:波谱学是涉及电磁辐射与物质量子化的能态间的彼此作用,其理论基础是量子化的能量从辐射场向物质转移。
2、屏蔽效应:感生磁场对外磁场的屏蔽作用称为电子屏蔽效应。
3、电磁辐射区域: 射线区、X射线区、远紫外、紫外、可见光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区、微波区和射频区。
4、重排反映:在质谱裂解反映中,生成的某些离子的原子排列并非维持原先分子结构的关系,发生了原子或基团重排,产生这些重排离子的反映叫做重排反映。
5、弛豫进程:要想维持NMR信号的检测,必需要有某种进程,那个进程确实是弛豫进程。
即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形式放出能量回到低能态,重建Boltzmann散布的进程。
波谱解析第4章 核磁共振碳谱

谱线复杂重叠
韦 国 兵
谱线简单分立
2015-7-11
药物分析学科组
药学院
碳谱的缺点:
韦 国 兵
• 灵敏度低,所需样品量比氢谱大; • 峰面积一般与碳数不成比例。
2015-7-11
药物分析学科组
波 wei 谱 分 析 第 4 章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第一节 碳谱的特点
2015-7-11
药学院
第一节
药物分析学科组
药学院
1、碳原子的杂化
韦 国 兵
• 碳谱的化学位移受杂化影响较大,sp3杂 化碳在最高场,其次为sp杂化碳,sp2杂 化碳在最低场。 •
2015-7-11
药物分析学科组
药学院
1、碳原子的杂化
韦 国 兵
• 碳原子的化学位移杂化大小顺序与氢谱 中的顺序一致: • sp2﹥sp ﹥ sp3 • sp3 :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季碳 0--60 • sp2 :烯基碳和芳香碳:100—167 • sp2 :羰基:160—220 • sp :炔基碳:60—90
2015-7-11
药பைடு நூலகம்分析学科组
药学院
3.诱导效应的影响
韦 国 兵
CH3X型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CH3X CH3F CH3Cl CH3Br CH3I CH4
X
δ
F
Cl
3.1
Br I
H
第 三 章 核 磁 共 振 氢 谱
电负性 4.0
2.8 2.5 2.1
75.4 24.9 10 -20.7 -2.5
由于诱导效应,取代基电负性越强,与取代 基连接于同一碳原子上的氢的共振峰越移向低场, 反之亦然。
2015-7-11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有机波谱分析-课后习题答案-xu

第二章 质谱习题及答案1、化合物A 、B 质谱图中高质荷比区的质谱数据,推导其可能的分子式解:分子离子峰为偶数62=•+M表明不含氮或含有偶数个氮。
对于A ,1:3)(:)2(≈+M RI M RI ,所以分子中含有一个Cl 原子,不可能含氮。
则根据8.41.1100)()1(==⨯+x M RI M RI ,得3,2==y x ,所以A 分子式C 2H 3Cl ,UN=1合理;对于B ,4.4)2(=+M RI ,所以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S 原子,不可能含氮。
则根据8.38.01.1100)()1(=+=⨯+z x M RI M RI ,6,2==y x ,所以B 分子式C 2H 6S ,UN=0合理。
2、化合物的部分质谱数据及质谱图如下,推导其结构解:1:6:9)4(:)2(:)(≈++M RI M RI M RI ,所以分子中含有两个Cl ,m/z=96为分子离子峰,不含氮。
根据4.21.1100)()1(==⨯+x M RI M RI ,2,2==y x ,分子式为C 2H 2Cl 2,UN=1,合理。
图中可见:m/z 61(M-35),RI(100)为基峰,是分子离子丢失一个Cl 得到的; m/z=36, 为HCl +;m/z=26(M-Cl 2), RI(34),是分子离子丢失Cl 2得到的,相对强度大,稳定,说明结构为CHCl=CHCl 。
解:分子离子峰m/z 185为奇数表明含有奇数个氮。
基峰m/z 142=M 43,丢失的碎片可能为(C 3H 7,CH 3CO ),若丢失碎片为(CH 3CO),则来源于丁酰基或甲基酮,结合分子中含氮元素,很有可能为酰胺类物质,那么就应该有很强的分子离子峰,而m/z 185峰较弱,所以,丢失的中性碎片应该是(C 3H 7),来源于长链烷基,谱图中有而则m/z 29,43,57的烷基m/z 142=A 的组成, C x H y N z O w S S3.1037.01.1100)()1(=+=⨯+z x A RI A RI ,设z=1,则x=,若z=3,则x=,不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单选题:(1.0分)
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A. 对
B. 错
解答:A
2. 单选题:(1.0分)
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A. 对
B. 错
解答:B
3. 单选题:(1.0分)
自旋量子数I=1的原子核在静电磁场中,相对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A. 对
B. 错
解答:B
4. 单选题:(1.0分)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A. 对
B. 错
解答:A
5. 单选题:(1.0分)
核磁共振波谱中对于OCH3,CCH3,NCH3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A. 对
B. 错
解答:B
6. 单选题:(1.0分)
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偶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A. 对
B. 错
解答:A
7. 单选题:(1.0分)
苯环和双键氢质子的共振频率出现在低场是由于π电子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A. 对
B. 错
解答:A
8. 单选题:(1.0分)
不同的原子核产生的共振条件不同,发生共振所必需的磁场强度(B0)和射频频率(v)不同。
A. 对
B. 错
解答:A
9. 单选题:(1.0分)
(CH3)4Si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物中的1H核都高。
A. 对
B. 错
解答:B
10. 单选题:(1.0分)
羟基的化学位移随氢键的强度变化而变动,氢键越强,δ值越小。
A. 对
B. 错
解答:B
11. 单选题:(1.0分)
化合物Cl2CH-CH2Cl的核磁共振波谱中,H的精细结构为三重峰。
A. 对
B. 错
解答:A
12. 单选题:(1.0分)
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核核自旋相互作用。
A. 对
B. 错
解答:A
13. 单选题:(1.0分)
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A. 对
B. 错
解答:A
14. 单选题:(1.0分)
氢质子在二甲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小。
A. 对
B. 错
解答:B
15. 单选题:(1.0分)
化合物CH3CH2OCH(CH3)2的1H NMR中,各质子信号的面积比为9:2:1。
A. 对
B. 错
解答:B
16. 单选题:(1.0分)
化合物(CH3)2CHCH2CH(CH3)2,在1H NMR谱图上,有几组峰?从高场到低场各组峰的面积比为多少?
A. 五组峰(6:1:2:1:6)
B. 三组峰(2:6:2)
C. 三组峰(6:1:1)
D. 四组峰(6:6:2:2)
解答:C
17. 单选题:(1.0分)
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A. 峰的位置
B. 峰的分裂
C. 峰高
D. 积分线的高度
解答:C
18. 单选题:(1.0分)
以下关于“核自旋弛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没有驰豫,就不会产生核磁共振
B. 谱线宽度与驰豫时间成反比
C. 通过驰豫维持高能态核的微弱多数
D. 驰豫分为纵向驰豫和横向驰豫两种
解答:C
19. 单选题:(1.0分)
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
A. I=1/2
B. I=0
C. I=1
D. I>1
解答:A
20. 单选题:(1.0分)
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A. CH3Br
B. CH4
C. CH3I
D. CH3F
解答:B
21. 单选题:(1.0分)
进行已知成分的有机混合物的定量分析,宜采用
A. 极谱法
B. 色谱法
C. 红外光谱法
D. 核磁共振法
解答:B
22. 单选题:(1.0分)
CH3CH2COOH在核磁共振波谱上有几组峰?最低场信号有几个氢?
A. 3 (1H)
B. 6 (1H)
C. 3(3H)
D. 6 (2H)
解答:A
23. 单选题:(1.0分)
下面化合物中在核磁共振谱上出现单峰的是
A. CH3CH2CI
B. CH3CH2OH
C. CH3CH3
D. CH3/CH(CH3)2
解答:C
24. 单选题:(1.0分)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
A. 质荷比
B. 波数
C. 化学位移
D. 保留值
解答:C
25. 单选题:(1.0分)
分子式为C5H10O的化合物中,其NMR谱上只出现两个单峰,最有可能的结构式为
A. (CH3)2CHCOCH3
B. (CH3)3-CHO
C. CH3CH2CH2COCH3
D. CH3CH2COCH2CH3
解答:B
26. 单选题:(1.0分)
核磁共振波谱中(氢谱)中,不能直接提供的化合物结构信息是
A. 不同质子种类数
B. 同类质子个数
C. 化合物中双键的个数与位置
D. 相邻碳原子上质子的个数
解答:C
27. 单选题:(1.0分)
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当质子核外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时
A. 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大,峰在高场出现
B. 屏蔽效应减弱,化学位移值大,峰在高场出现
C. 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小,峰在高场出现
D. 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大,峰在低场出现
解答:C
28. 单选题:(1.0分)
振吸收将出现在下列的哪种位置?
A. 扫场下的高场和扫频下的高频,较小的化学位移值(δ)
B. 扫场下的高场和扫频下的低频,较小的化学位移值(δ)
C. 扫场下的低场和扫频下的高频,较大的化学位移值(δ)
D. 扫场下的低场和扫频下的低频,较大的化学位移值(δ)
解答:C
29. 单选题:(1.0分)
乙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比乙炔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大还是小?其原因是
A. 大,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去屏蔽区
B. 大,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去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屏蔽区
C. 小,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去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屏蔽区
D. 小,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去屏蔽区
解答:B
30. 单选题:(1.0分)
2-丙醇CH3CH(OH)CH3的1H NMR谱,若醇质子存在快速化学交换,当仪器的分辨率足够时,则下列哪一种预言是正确的?
A. 甲基质子是单峰,次甲基质子是七重峰,醇质子是单峰
B. 甲基质子是二重峰,次甲基质子是七重峰,醇质子是单峰
C. 甲基质子是四重峰,次甲基质子是十四重峰,醇质子是单峰
D. 甲基质子是四重峰,次甲基质子是十四重峰,醇质子是二重峰
解答:B
31. 单选题:(1.0分)
下面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最大的是?
A. CH4
B. CH3F
C. CH3CI
D. CH3Br
解答:B
32. 单选题:(1.0分)
化合物CH3CH2CH3的1H NMR中CH2的质子信号受CH3藕合裂分为
A. 四重峰
B. 五重峰
C. 六重峰
D. 七重峰
解答:D
33. 单选题:(1.0分)
当外磁场强度B0逐渐增大时,质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所需要的能量
A. 不发生变化
B. 逐渐减小
C. 逐渐变大
D. 可能不变或变小
解答:C
34. 单选题:(1.0分)
化合物CH2F2质子信号的裂分峰数及强度比分别为
A. 1(1)
B. 2(1:1)
C. 3(1:2:1)
D. 4(1:3:3:1)
解答:C
35. 单选题:(1.0分)
下列哪一个参数可以确定分子中基团的连接关系?
A. 化学位移
B. 裂分峰数及耦合常数
C. 积分曲线
D. 谱峰强度
解答:B
36. 单选题:(1.0分)
取决于原子核外电子屏蔽效应大小的参数是
A. 化学位移
B. 耦合常数
C. 积分曲线
D. 谱峰强度
解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