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高考政治-2019高考政治选择题技巧

常见的几种形式
• 一、事例材料型选择题:选用现实生活中突出的事例创设试 题情景 ,这类选择题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 二、引文材料型选择题:引用原文、名人名言、重要讲话或 指示、有一定倾向性的观点。。解答关键在于对引文材料的 理解和把握,根据题干设问的具体要求对选项作出判断。 • 三、一材多用型选择题:通过提供一段事例设有两道以上的 选择题,解答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要求进行选择。 • 四、组合型选择题:提供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观点,再将这些 观点进行四种不同形式的组合作为四个选项,其具有选项多、 知识容量大等特点。解答关键是判断出正误观点,经过“缩 小范围,比较判别”看哪一个更符合题意以确定为正确答 案 。
• 名句古诗文漫画选择题
• 【典例】(2013·福建文综,36)下列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 理相近的诗句有
B
解题方法:
1.扎实的古诗文功底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体会漫画的寓意 3.充分运用排除和择 优法
首项判断法
D
推导排序型选择题
• 【题型特点简析】 • 其特点是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把一些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 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 答案。 • 此类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解题技巧】 解此类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 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 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注意备选 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高考文综政治答题方法

高考文综政治答题方法2019高考文综政治答题方法2019高考文综政治审题技巧审题是关键。
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审题是关键,否则偏题、跑题错题、漏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必须细心审慎、逐字逐句的审读,善于抓住“题眼”、“切入点”、“突破口”,即关键的字、词、句,读懂题意,推敲题意,揣摩题意,掌握已知条件,看准未知条件,抓住立意(中心思想),明确题的指向、类型、范围、要求等规定性。
尤其是看来容易的、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细之又细,反复推敲,严防错漏。
2019高考文综政治选择题答题方法1. 基本要求:“三审”即审题干、审题肢、审题肢与题干的关系。
(1)审题干即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2)审题肢即审查题肢,明确选项本身正误;(3)审题肢与题干的关系即审查题肢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联系。
2. 主要方法。
(1)基本方法:“两排除一择优”,即排错法、排异法、择优法。
①排错法即排谬法(逆向选择为排正法);②排异法即排除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题肢;选;(3)因果相悖者不选;(4)间接联系者不选;(5)外延不符者不选;(6)自相矛盾者不选;(7)同义反复者不选;(8)正误混杂者不选;(9)逆向正确者不选;(10)要求单一者不选。
5. 选择题基本类型:从干肢关系分为“九大类”。
(1)比较异同型;(2)因果关系型;(3)评价分析型;(4)理解说明型;(5)事例材料型;(6)引文(古文、成语、俗语、名言、诗词)材料型;(7)图表材料型;(8)漫画材料型;(9)一材多用型。
2019高考文综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一)答题基本步骤与方法1.“两审一结合”:即先审设问,再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1)审设问:“五审”即审题型、审主体、审客体(对象)、审知识范围、审分值。
(2)审材料:逐字逐句审读材料全文,包括容易忽视标题、标点符号、注释等。
①归纳中心思想:发现和捕捉、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勾画圈点;排除干扰信息,抓住关键字、词、句,寻找“题眼”、“切入点”、“突破口”,提炼、归纳、概括中心思想。
高考政治各类题型解答思路与技巧总结

高考政治各类题型解答思路与技巧总结高考政治各类题型解答思路与技巧总结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1、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要求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
③坚持“以干求肢”解题原则、即以题干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无关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
2、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与方法步骤:首先要看清试题的指导语,确认题型和相应的要求、其次,在具体做每道选择题时,基本步骤与要求如下:第一步,审清题意。
审题包括审清题干和审清设问两个方面,明确选择范围与对象、审题干,要注意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审设问,看清设问的具体要求(是对整个背景材料依然对某一句话的设问;问“联系”依然“区别”;问“原因”依然“意义、作用”;主体是谁、在做什么等)。
第二步,寻找答案。
在审清题意基础上,辨析选项,排误选正,寻找最佳答案、第三步,正确涂卡与核查。
要注意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要保持试卷整洁,不要乱涂乱画;选择题做完后,及时涂卡,并进行认真核查;核查无误,再做非选择题。
选择题客观性最强,技巧也特别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直截了当选择法,指能够从题干和选择项中直截了当把答案准确地选择出来。
即“一眼就看出来”、(2)排除法,又叫淘汰错误法、排斥与题干无关的题肢;排斥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排斥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排斥错误的题肢、(3)代入法,就是把选项代入题干相应的地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最佳答案、在具体做题过程中,有时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才能最终获得正确答案。
3、单项选择题丢分的主要原因(1)复习不全面,基本内容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但不理解,或当时理解了但记忆不准确。
(2)关于一些选择题用名言警句、诗歌寓言、漫画图表等作题干,或者作为题干的背景时,由于不熟悉,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选择错误。
关于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关于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1.抓住立意。
每个政治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
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
然后,再看题肢的设问,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2.找关键词。
一般来说。
每个政治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
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3.排查误项。
高考政治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4.不得已,猜。
对于实在拿不准的政治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可用猜测法。
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
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
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
政治选择题答题套路一、读懂题干这是常识,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步骤。
通常表现在对题干粗略一看,还一知半解时,就开始看题肢,一旦对选项不准时,再回头看题干。
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造成越分析越糊涂。
所谓弄清题干就是要通过阅读,弄清题干中心思想。
要在读题干时联想学过的原理,概括出题目的中心大意。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抓住中心词和中心句。
这是理解题意的关键。
只有养成搜索关键词和关键句的习惯,在做题时思路才能迅速的进入试题中去。
第二,长题干要读短--概括大意;短题干要读长--精析内涵。
只有深刻、准确的把握题干,才能在政治选择题项中不被迷惑。
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有哪些方法

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有哪些方法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有哪些1、选择题的构成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从类型上看大多以“组题”的形式出现,即一个材料设计多个试题,最多可达到5个试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立意、情景、问题设置。
2、具体做法①抓住立意。
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
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
然后,再看题肢的设问,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②找关键词。
一般来说。
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
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③排查误项。
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3、“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4、“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浅析高考政治试题答题思路

浅析高考政治试题答题思路高考政治试题是考查考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正确的答题思路对于高分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高考政治试题答题思路。
一、理解问题高考政治试题往往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来引导考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正确理解问题是解答试题的基础。
在阅读试题时,要仔细阅读每一个问题,明确问题所要求的回答内容。
有时,试题中可能会涉及多个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对每个问题都要有清晰的认识。
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的核心,从而明确回答的方向。
为了做到这一点,考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仔细阅读问题中的关键词,明确问题的主题和要求。
2. 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政治知识,确定问题的范围和深度。
3.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分解问题,逐个解答或者给出各个方面的观点。
2.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解答试题的关键环节,考生需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剖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回答。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方法:1. 对于问题中提到的关键词或者概念,要进行解释和说明。
2.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逐个列举各种可能性,并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回答。
4. 利用政治理论和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展开逻辑思维。
5. 对于争议性较强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回答,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3. 给出明确的答案在回答高考政治试题时,要尽量给出明确的答案,以避免模糊和不确定的说法。
答案要简明扼要,并注重条理清晰和逻辑严密。
在给出答案时,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方法:1. 对于分析问题后找到的关键点,要明确和具体地回答。
2. 对于复杂的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并尽量给出较为全面的答案。
4. 在回答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
正确的答题思路对于高考政治试题的解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以及给出明确的答案,考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回答试题,提高答题的质量和效果。
2019高考政治的选择题答题窍门 这些你应该知道

2019高考政治的选择题答题窍门这些你应该知道
高考中节约答题时间最为重要,那幺政治选择题有哪些答题窍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1)审材料
①通读材料,划出关键信息。
这一步可采用政治题干中划分主谓宾的方法,找出材料中每句话的关键信息。
②根据每句话的关键信息,总结出材料整体表达的中心意思。
(2)审设问
①分析设问类型,看清设问要求分析的是原因、意义、措施,还是对材料现象的认知和判断。
②注意看设问里有没有知识限定,是不是限定了哪个模块的知识,或者哪个具体的知识点。
如果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就一定不能选涉及经济生活等模块知识的题肢;如果要求用唯物论的知识回答,就一定不能选涉及辩证法知识的题肢。
③注意看设问中有没有主体限定,即是否限制了党、政府、人大等主体,这都涉及到题肢的选择。
(3)审题肢
①首先,根据设问的限定排除不符合知识限定、主体限定的题肢。
②其次,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题肢(逆向选择题除外)。
排除错误观点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依据教材知识判断题肢正确与否(要注意那些说法绝对的题肢和带有性质、地位、好坏判断的题肢,这些通常是陷阱),二是运用自己的日常认知、时政知识来判断题肢观点是否正确。
2019高考政治必备答题技巧

2019高考政治必备答题技巧友情提示一1.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又叫选择题,解题有己选和排选两种方法。
如用排选法,注意可能有两个以上己确题肢的,一定要留意选择最直接体现题干的那个肢。
不定项选择题,失分率比较高,要认真读懂题目,抓住设问中的“中心词”和“关联词”;阅读题肢,明确题肢的“迷惑性”;还要注意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挂钩,仔细判断这个题肢该选还是不选。
选择题应该在考试时头脑最冷静、最清晰时仔细完成,切忌在答题过程中随意改动选择题答案,很多同学都曾吃过亏,改动答案几乎全改错的,所以改动要慎重。
2.非选择题即文字题,包括填空。
简答、分析说明和论述题。
(1)简答题包括时政简答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简答题,联系实际简答题的要求是:①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弄清设问的方向和答题要求;②理出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安排好答题顺序;③遇到题目中有开放性小题,答题既要有基础理论的依据又要有创意,切忌随意性。
(2)分析说明题又分材料分析题和图表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中几则文字材料,有时是同一主题,有时几个主题并列,答题时注意:①要仔细审读材料,理出层次;②找准相对应基础知识;③相关原理的阐述要准确全面。
图表材料题由几幅图表或一幅图表和若干文字所组成,图表或文字间能够存有内在联系。
答题时要注意:①详细阅读图表,做到标题、时间、栏目、内容、注解“五读俱全”;②使用相关的基本原理对图表中的问题作理论分析;③根据题目的指令,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言之有理且能够具体操作。
(3)论述题其实就是一篇议论文,一份艺术作品。
答题要坚持规范化答题要求:①确定总论点(根据)和分论点(政治或经济具体知识),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②使用课本知识、原理、观点分析问题,理解背景知识的时代性、必要性或现实意义,答题的起点要高,不能就事论事;③用事实分析说明(包括史实、事实或数据等),答题不但要有理而且要有据;④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理解体会,表态既要联系实际又要紧扣题意,不要空喊口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一、选择题的构成选择题是高考的主要题型之一,目的是检验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
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
高考政治选择题, 从类型上看“一材多用型”、“事例材料型”、“引文材料型”、“图表材料型”、“漫画寓意型”;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立意、情景、问题设置。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题型特点主要是:1.答题指导语: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指导语中“只有一项”表明是单项选择,“最符合题意”表明是最佳选择。
2.组成成分:单项选择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组成,题干有内容和要求两种成分;题肢有四种情况:(1)本身错误不合题意;(2)本身正确符合题意;(3)本身正确不符合题意;(4)本身错误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也属于客观性试题,与单项选择题属同一种类型的试题,但在在能力层次的要求上较高,分值较高。
多项选择题的题型特点主要是:(1)每题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2)在四个备选的答案中,多选、错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3)四个备选答案,往往在内容上相似、相近、真真假假,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对考生辨别、判断能力要求高。
二、解题的基本要求(1)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
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
(2)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
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反复阅读题干材料,吃透题干精神。
(3)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
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脱钩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选择。
通过分析寻找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干肢相连。
对于选择题,一般说来我们应当先审题干,后审题肢。
在审完题干材料后,不宜立刻审题肢,否则,题肢中的选项会对我们分析题干产生干扰。
使人们难以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这一点在哲学常识选择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在审完题干后能根据题干先作出自己的大致设想(即设想正确的选项应该是什么),然后把自己的设想和题肢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重合之处,选择的准确率就可相对提高了。
有些考生在看完题干材料后立刻转入对题肢的分析,常常感觉不少题肢似乎都可以选,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题肢干扰的结果。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当对题干的含义一时难以准确把握时,可以通过先分析选项来进行排除,特别是一道题中表述错误的选项较多时。
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排除后,往往正确答案就出来了。
三、解题的基本思路解答政治选择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
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
所谓审题,就是透彻地理解、弄懂题目的含义,找出题目的意向性的过程。
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它包括审题干和审题肢两个方面的内容。
要做到三审(一)审题干(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读懂题干。
这是前提,也是常识,但有的同学最容易被忽略这一步。
通常表现在对题干粗略一看,还一知半解时,就开始看题肢,一旦对选项拿不准时,再回头看题干。
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会造成越分析越糊涂。
1、在审题干过程中,要明确以下三点:(1)题干的选择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选择;(2)题干的命题类型,是概念、原理(或观点)的理解、判断型,还是比较、事实的分析、综合型;(3)题干的规定性,包括要求选择的范围、角度、层次等。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表现不同题干时侧重点不同。
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干的主题词、中心词和限制词,因为它们是不定项选择题的决定因素,即题干的规定性,体现命题的意图。
明确立意。
每道选择题都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
要把握这一中心,对长题干要短读,概括大意;对短题干要长读,理解其深刻寓意。
抓住材料中心的基本方法是浓缩。
对复杂单句,主谓宾即为材料中心;对复句或是段落,第一层逻辑关系即为中心意思。
这些都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抓关键词。
关键词语是题目的“题眼”,它确定了题干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
扣引导语。
引导语作为材料与题肢的联结词,规定了选择的方向。
不同的引导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和要求。
如表示思维方向的引导语:正确的、不正确的;表示知识范围的引导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哲学生活道理、政治生活道理。
文化生活道理等;表示内容的引导语:措施、制度等;表示程度的引导语:根本、主要等。
①审题型。
要确定题型,是单项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是正向选择题还是逆向选择题。
②审题意(抓住立意。
全面理解题意,材料中心,注意:抓住中心词和中心句,长题干要读短,短题材要读长,除了题目设问时有明确的指向性,其他的都必须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不可断章取义)。
抓住材料中心的基本方法是浓缩。
对复杂单句,主谓宾即为材料中心;对复句或是段落,第一层逻辑关系即为中心意思。
③审范围(即审角度,题干的限定性、指向性。
要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
如时空范围的规定性是“现阶段” ,还是“历史上” ;是“社会主义民主” ,还是“资本主义民主”。
又如内容范围的规定性是“经济生活” ,还是“政治生活”或“哲学生活” ;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人生观、价值观;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内容,还是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知识”内容。
再如逻辑方面的规定性是以果寻因,还是以因求果;是找区别点,还是要找共同点等。
)④审题眼(即关键词,它确定了题干的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 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 …·、体现……等。
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 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⑤审导语(联结词,所谓“导语”就是题中决定和影响对题意理解和决定答题方向的词语,它是将题干和题肢有机联系起来的部分。
主要存在于题干的设问中:如“这说明”、“由此可见”、“根本原因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等。
根据联结词得不同,选择题可分为内涵型(是、指等)、外延型(属于、包括、体现等)因果型、说明型、推理型、转述型、引文型、组合型等等。
这些词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在答题时,如何判断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是内涵型、外延型、说明型还是因果型等等;决定了题肢对题干的依存关系,只有抓住了引导词才能实现题干和题肢有机结合。
)导语作为材料与选肢的联结词,规定了选择的方向,须做到“四明”。
一明正向还是逆向,即明晰题目要求是选符合题意的项,还是选不符题意的项。
二明知识取向,即明晰题目要求解答的知识范围。
三明逻辑取向,即明晰题目是要求选原因还是选结果,是选现象还是选本质等。
四明回答问题的指向性,材料里可能出现几个活动的主体,而题目设问时只要求分析其中的某一个。
题目列出了一大段材料,而题目在设问时只指向其中的某一点。
导语“这一事实从哲学上说明”告诉我们,本题是一个需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正向选择,需从哲学角度作答。
2、在此应着重注意以下几对词语(1)表明与说明。
表明和说明最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
这种题也是高考中出现最多的试题。
表明往往是说现象、非本质的东西。
说明往往是本质的东西。
(2)表现与体现。
该组词语与表明和说明相同。
(表现同表明,体现同说明)(3)根本与本质。
根本是最终的、本源的。
本质是事物内在的联系,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征或性质。
根本区别指一事物根源性的最终的区别。
本质区别指一事物本质特征的区别。
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
其本质区别除了上述区别外,另有在分配形式上的不同,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不同,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不同等。
指导二者区别开来是做此类题的基础,否则是易选择失败的。
(4)是与指。
“是”可以引导下文,可以地对上文的说明、解释。
“指”是引导下文对上文的定义和总结概括。
例如,民族平等是:A.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最基本观点;B.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C.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一律平等;D.建立在消灭民族差异基础上的真实平等.答案是A、B、C。
如果把本题题干改为“民族平等是指”,题肢不变,答案只能选C。
(5)“决定”的双重含义。
“决定”在政治学科是较重要的词语,但一般都是从哲学上理解其含义的,一事物对它事物构成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
例如,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
主观都是由客观决定的。
“决定”有其另一种含义,即对如何行动下主张。
如果分不清决定的不同含义就会造成对选项的错选。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纸币的面额是由国家决定的;C.每种面额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本题中的决定是后一种含义,我们在教材中学习的“纸币的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量决定的”。
凡“决定”是第一层的含义也就是哲学含义。
如果混淆其双重性,本题就很难选对。
(二)审题肢(审查题肢,明确选项本身正误)所谓审题肢,就是判断题本身的正误,排除误肢(反向选择除外),确定题肢的角度和层次的过程。
判定正项题肢和误项题肢多彩“排除求证肯定”的公式去进行。
“排除”,就是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和本身没有错误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选项。
“肯定”,就是肯定本身无误并与题干要求相关的选项,“排除”和“肯定”均是初步的,只有经过“求证”方能作最后结论。
“求证”,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说明正、误之理由,以防止随意性,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千万不能单凭主观感觉,更不能凭想当然去选题肢。
当遇到难度较大的不定项选择题时不要心慌,不要瞎猜,要冷静地多审几遍题干以弄准其规定性。
第一、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
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可先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排除误项。
认真准确的理解每一个题肢,把握题肢的基本含义,判断每一个题肢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可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评论分析选择题除外)排除异项。
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的内在联系,即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一般说来,题肢本身正确且符合题干要求和规定性的,则入选;反之不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