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考试大纲(207)
207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考试大纲(初级师)

5.血细胞比容测 定
(1)检测原理 (2)方法学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意义 (6)操作方法
6.红细胞平均指 数
(1)检测原理 (2)方法学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意义
7.红细胞体积分 布宽度
(1)检测原理 (2)方法学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意义
5.人类白细胞抗 原检查 6.血小板血型系 统检查
(1)HLA 抗原和抗体 (2)HLA 分型方法 (3)HLA 检测临床意义 (1)血小板抗原 (2)血小板抗体 (3)检测方法 (4)临床意义
7.血液保存液
(1)血液保存液的主要成分 与作用 (2)贮存温度和时间 要 点
单
元
细
目
-4-
8.输血与输血反 应
5.白细胞形态检 查 四、血液分析 仪及其临床 应用 1.概述 2.检测原理
(1)检测原理 (2)方法学评价 (3)临床意义 (1)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 测原理 (2)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 测原理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要 求
3.检测参数 4.血细胞直方图
(1)检测参数 (2)检测结果及表达形式 (1)白细胞直方图 (2)红细胞直方图 (3)血小板直方图
(1)正常尿 (2)病理性尿 (1)检测方法 (2)方法学评价 (3)质量控制 (1)红细胞 要 点
要
求
(2)白细胞 (3)上皮细胞 (4)吞噬细胞 (5)其他细胞 3.尿管型检查 (1)管型形成机制和条件 (2)管型种类、形态和临床 意义 4.尿结晶检查 (1)尿结晶形成和检查方法 (2)生理性结晶 (3)病理性结晶 5.尿沉渣定量检 查 (1)方法学评价 (2)参考值 (3)临床意义 (4) 小时尿中有形成分计数 1 操作方法 九、尿液化学 检查 1.尿液酸碱度测 定 (1)定义 (2)检测方法及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应用 2.尿液蛋白质检 查 (1)定义 (2)检测方法及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应用 3.尿液糖检查 (1)定义 (2)检测方法及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应用 4.尿液酮体检查 (1)定义 (2)检测方法及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应用 5.尿液胆红素检 查 细 目 (1)概述 (2)检测方法及评价 要 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寄生虫学及检验)-试卷4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寄生虫学及检验)-试卷4(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肛门拭子法B.浮聚法C.碘液染色法D.直接涂片法E.环卵沉淀试验(分数:10.00)(1).( )用于检查蠕虫卵(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直接涂片法方法简单,连续做3张涂片可以提高检出率。
用于检查蠕虫卵、原虫滋养体和包囊。
(2).( )用于检查钩虫卵(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浮聚法包括饱和盐水浮聚法、硫酸锌离心浮聚法等。
最适用于检查钩虫卵等线虫卵,但不适于检查吸虫卵。
(3).( )用于检查粪便标本中的原虫包囊(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碘液染色法用于检查粪便标本中的原虫包囊。
(4).( )用于诊断蛲虫病(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肛门拭子法包括棉签拭子法和透明胶纸法,用于诊断蛲虫病和带绦虫病。
(5).( )用于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环卵沉淀试验专门用于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二、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分数:2.00)A.2010年1月7日B.2012年1月7日C.2012年8月27日D.2012年6月26日√E.2013年6月26日解析:解析: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2012年6月26日公布之日起施行。
2.《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哪些人员(分数:2.00)A.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B.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C.医疗机构的管理、医护、药学、后勤等人员D.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E.非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解析:解析: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和以上五类人员外,在医疗机构从业的其他人员。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荧光免疫技术)-试卷1

【A】405~450μm 【B】450~490μm 【C】490~495 μ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495—550μm 【E】600~630μm 本题思路:FITC 为异硫氰酸荧光素,黄绿色荧光,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 490~495 μm,最大发射光波长 为 520~530μm。 12.下列关于荧光效率,叙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指物质产生荧光的效率 【B】指荧光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荧光的百分 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荧光素产生荧光的强度 【D】特异荧光与非特异荧光强度比 【E】荧光素接受激发光后产生的荧光色泽 本题思路:荧光效率为荧光素基本特性之一,指荧光 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荧光的百分比。 13.荧光寿命是指 【score:2 分】
【A】荧光物质被一瞬时光脉冲激发后产生的荧光 随时间而衰减到一定程度所用的时间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非荧光物质被一瞬时光脉冲激发后产生的荧 光随时间而衰减到一定程度所用的时间
【C】荧光物质被一瞬时光脉冲激发后产生的荧光 随时间而增强到一定程度所用的时间
【D】非荧光物质被一瞬时光脉冲激发后产生的荧 光随时间而增强到一定程度所用的时间
本题思路:由于抗核抗体(ANA)的复杂性及多样性, 故测定方法繁多。目前 ANA 常用的方法有免疫荧光 法、放射免疫法、ELISA、免疫双扩散、对流免疫电 泳及免疫印迹技术等。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作为总的 ANA 筛选试验。 5.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 项与提高观察效果有关 【score:2 分】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荧光寿命是指荧光物质被激发产生荧光后 随时间衰减到一定程度所用的时间。 14.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中,特异性最高,非特异性染 色最低的方法是 【score:2 分】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下列关于杂交瘤细胞特点的错误描述是(分数:2.00)A.具备了双亲细胞的特点B.分泌人源性单克隆抗体√C.分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D.体外繁殖快速E.能分泌抗体解析:解析:杂交瘤细胞是两个不同特性的细胞融合成一个异型核细胞,这两种细胞分别是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分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2.杂交瘤技术中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是(分数:2.00)A.NS-1和SP2/0细胞株√B.NS-2株C.SP5株D.HPG-2E.HAILA解析:解析:杂交瘤技术中最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是NS一1和SP2/0细胞株。
3.HAT培养基中三种关键成分为(分数:2.00)A.次黄嘌岭、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B.黄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C.氨基嘌岭、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D.腺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E.鸟嘌呤、氨基蝶呤、胸腺嘧啶核苷解析:解析:HAT系次黄嘌呤(hypoxantin)、氨基蝶呤 (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三种物质各英文首字之缀列,HAT培养基也就是指含有这三种物质的细胞培养基。
4.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有限稀释法B.无限稀释法√C.显微操作法D.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E.软琼脂平板法解析:解析: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单个细胞培养)方法包括有限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软琼脂平板法。
5.实验室最常用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方法是(分数:2.00)A.无限稀释法B.有限稀释法√C.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D.软琼脂平板法E.显微操作法解析:解析: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单个细胞培养)方法包括有限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软琼脂平板法。
2011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大纲(临床化学)

3,4
3.肾小管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有关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查的试验
了解
3,4
(2)肾浓缩稀释试验
掌握
3,4
(3)尿渗量与血浆渗量
熟练掌握
3,4
(4)自由水清除率
掌握
3,4
(5)各试验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熟练掌握
3,4
4.早期肾损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尿微量白蛋白及转铁蛋白
熟练掌握
3,4
(2)尿中有关酶学检查
(1)概念、种类
熟悉
2,3
(2)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时相反应进程中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3,4
五、诊断酶学
1.血清酶
(1)分类、生理变异与病理生理机制
熟练掌握
1,2
(2)酶活性与酶质量测定方法及其评价
3,4
(3)同工酶及其亚型测定的临床意义
3,4
2.常用血清酶及同工酶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和其亚型
(1)肾上腺激素代谢及其调节
熟练掌握
1,2
(2)肾上腺功能紊乱与主要临床生化改变
掌握
2,3
(3)肾上腺髓质激素代谢物测定在嗜铬细胞病诊断中的应用
掌握
3,4
(4)血、尿中糖皮质激素代谢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掌握
3,4
3.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检查
(1)下丘脑-垂体内分泌激素代谢及其调节
熟悉
1,2
(2)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与临床生化改变
单元
细目
要点
要求
科目
一、绪论
1.临床化学
(1)基本概念
熟悉
1,2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微生物自动化检测)-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微生物自动化检测)-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头孢他啶B.青霉素C.亚胺培南D.头孢曲松E.氨曲南(分数:4.00)(1).对产AmpC酶菌株临床治疗有效的药物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产AmpC酶菌株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
(2).一般情况下ESBLs不能水解的抗生素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ESBLs可以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
二、 A1型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NCCLS/CLSI药物敏感性试验中规定的药物分类,“C”组代表的药物是(分数:2.00)A.针对医院感染的药物B.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C.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D.替代性药物√E.仅用于研究的药物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NCCLS/CLSI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何将药物分组。
A组主要是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
B组包含一些临床上重要的,特别是针对医院内感染的药物。
C组为替代性或补充性抗微生物药物。
U组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
2.下列关于K—B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各纸片中心距离不<24mm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15mm √C.直径90mm的平皿可贴6张纸片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E.培养16~18小时后读结果解析:解析: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其药物纸片各中心应相距>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15mm,35℃培养16~18小时后阅读结果。
3.培养基的pH过低时,其抑菌圈可扩大的是(分数:2.00)A.米诺环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E.头孢菌素解析:解析: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的培养基要求,其pH值为7.2~7.4,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药物效能。
卫生检验技术初级(士)考试大纲

要求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单元
2.烃类
细目
3.醇、酚、醚
4.醛和酮
一、公共场所与 室内空气检测
1.空气污染物采样基础
(1)选择采样方法的一般原则 (2)采样原则:采样点选择、采样时间、采样时机、 采样体积确定 (3)空气流量计量,流量计使用与校准
(4)空白管的概念
(1)直接采样法
2.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2)溶液吸收法
(3)固体吸附剂法
(二)空气污染
物采样方法
3.颗粒物采样方法
二、医学微生物基 本知识
5.病毒致病原理
6.消毒与灭菌
1.细菌 三、传染病病原
2.病毒
要点 (4)细菌致病能力 (5)病原细菌确定原则 (1)病毒的特性 (2)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3)病毒的增殖 (4)病毒的培养 (5)病毒的形态结构 (6)病毒病的免疫预防 (1)病毒引起疾病类型 (2)病毒感染的类型 (3)抗病毒免疫 (4)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变化 (5)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变化 (1)概念 (2)消毒与灭菌方法 (3)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因素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了解
要求
熟悉
了解
单元
细目
2.分子生物学技术概述
一、核酸检验基本技术 3.探针和杂交技术 4.扩增技术 5.高通量检测技术
1.免疫学基本知识
211卫生检验技术初级(师)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熟悉
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熟悉 熟悉 掌握
1.样品预处理的目 的和要求
四、样品预
处理
2.样品预处理方法
1.分子生物学基本 知识
2.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核酸检
概述 验基本技术
微生物检验 技术
3.探针和杂交技术 4.扩增技术 5.高通量检测技术
要求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三、气象因 素测量
空气温度、大气压、相对湿度、空气流 掌握 速、新风量的测量
二、水质 检测
三、食品 理化检验 与营养成 分分析
(1)摩尔 (2)阿伏伽德罗定律 (3)分配定律 (4)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5)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6)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和原子结构的关 系 (1)溶液的概念 (2)溶解度 (3)溶液浓度的配制 (4)溶液浓度的换算 (5)溶液的依数性 (1)化学反应速度 (2)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3)化学平衡 (1)电解质和电离 (2)电离度和强弱电解质 (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4)溶液的 pH 值 (5)酸碱指示剂 (6)盐类的水解 (1)基本概念 (2)缓冲溶液的作用和组成 (3)缓冲溶液的 pH 值 (4)缓冲容量 (5)缓冲溶液的配制 (1)基本概念 (2)溶胶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2)反应方程式配平 (3)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络合物的基本概念 (2)络合三、水质分 析质量控制
一、总则
二、膳食营 养素参考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人卫生资格考试网:/yiyao/wszg/
(6)细菌的生长曲线 (1)细菌的酶类 3.细菌的新陈代谢 (2)细菌代谢的能量来源 (1)糖类的分解 (2)蛋白质的分解 4.细菌的分解代谢 (3)其他物质的分解 (4) 细菌的合成代谢及其产物的意 义 (1)土壤中的分布 1.细菌在自然界的分 布 (3)空气中的分布 四、细菌的分布 2.细菌在人体的分布 (3)菌群失调的概念、诱因、常见 菌类及检查原则 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无菌操 1.基本概念 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高温(湿热、干热) 掌握 (2)日光和紫外线 2.物理因素对细菌的 (3)电离辐射 影响 五、外界因素对 细菌的影响 (4)超声波 了解 (5)滤过除菌 (6)干燥 3.化学因素对细菌的 (1)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影响 (2)常用消毒剂的种类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2 1 2 3 2,4 1,3 2,4 2,3 3,4 2 1,2 了解 1,2 要求 科目 1,2 1 掌握 掌握 2 3 熟练掌握 1,3 2,3 3,4 (1)正常菌群 (2)条件致病菌 掌握 (2)水中的分布 了解 掌握 2,4 2 3 4 2 4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了解 1 2,3 4 3 掌握 掌握 2 1
8.微生物感染的防治 (1)微生物感染的免疫防治 原则 (2)微生物感染的化学防治
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27876757
青年人卫生资格考试网:/yiyao/wszg/
10.分子生物学在病原 (1)分子生物学概念 微生物中的应用 (2)基因诊断概念 (1)普通光学显微镜 熟练掌握 (2)暗视野显微镜 1.显微镜检查 十、细菌形态学 检查法 2.不染色细菌标本检 查法 3.细菌染色标本检查 (1)常用染料 法 (2)常用染色方法 (1)营养物质 1.培养基的组成成分 (2)凝固物质 (3)抑制剂和指示剂 (1)基础培养基 (2)营养培养基 2.培养基的种类 (3)鉴别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特殊培养基 十一、培养基 (1)血平板 (2)巧克力血平板 (3)中国蓝平板或伊红美蓝平板 (4)麦糠凯平板 3.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5)SS 平板 (6)碱性琼脂或 TCBS 琼脂 (7)血液增菌培养基 (8)营养肉汤 (1)细菌实验室 1.基本条件 十二、细菌的培 养与分离技术 2.细菌的接种与分离 技术 (3)液体接种法 单元 细目 要点 (4)穿刺接种法 要求 (2)无菌实验室 (3)基本设备和器具 (1)平板划线分离法 (2)斜面接种法 熟练掌握 掌握 3,4 3 4 3 2,3 3,4 2,4 3,4 3 4 科目 3 3,4 3,4 3 4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1,3 1,2 3 2,4 2,3 3,4 2,4 3,4 2, (5)电子显微镜 方法 掌握 (3)相差显微镜 (4)荧光显微镜 了解 3 3 4 2,3 3,4 1,3 1 3 3,4
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27876757
青年人卫生资格考试网:/yiyao/wszg/
症与症状 (2)常见症状与体征 3 2 了解 (1)概念 1.概述 (2)分类法 (1)细菌与原核生物界 2.微生物在生物化学 分类中的地位 八、细菌的分类 与命名 3.细菌的分类单位、 系 统和命名 (3)细菌分类系统 (1)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分类法 4.细菌的分类方法 (2)遗传学分类法 (1)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 1.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的目的与要求 (3)诊断试验的选择原则 (1)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2.标本采集与运送 (2)标本的处理 (1)直接镜检 (2)快速诊断 3.微生物学检查 九、微生物学检 验概述 4.血清学诊断 5.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 (3)微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质控 (1)动物试验种类、原理 (2) 试验动物选择原则和动物接种 6.动物试验 法 (3)动物试验的应用 7.免疫检测技术 单元 细目 8.发光分析技术 9.鲎试验 概述 要点 概述 概述 要求 2,3 了解 4 2 科目 2 2 熟练掌握 (5)报告 方法及对应疾病的举例 (1)实验室感染来源 (2)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3)直接药敏试验 (4)常规检验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2,4 4 1,3 4 4 3 2 2,3 2,4 3 2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要求 掌握 了解 了解 (3)病毒与病毒界 (1)细菌分类单位 掌握 (2)细菌命名 1,3 1 2 1 3 4 2,3 2,4 (2)真菌与真菌界 熟悉 1,2 3 3 3 1,3 2 1
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 (1)影响因素 的因素及监测 5.生物因素对细菌的 影响 微生物遗传物质组成结构特点 六、细菌的遗传 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 (1) 与变异 单元 础 细目 (2)细菌染色体 要点 (3)细菌质粒 (4)细菌转位因子 (1)概念与分类 2.微生物变异的现象 (2)形态与结构变异 (2)效果监测 种类
青年人卫生资格考试网:/yiyao/wszg/
2011 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考试大纲(207)——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部分 单元 细目 要点 (1)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2) 微生物的分类及在生物分类中 1.微生物、 微生物学与 的地位 医学微生物学 (3)微生物的作用 (4)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临 床微生物学概念 一、绪论 2.医学微生物学发展 简史 (1) 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检验的研究 内容 3.微生物及微生物学 检验在医学中的作用 (3)临床微生物学的性质和任务 (4)临床微生物学的思路与原则 (1)细菌的大小 (2) 细菌的形态与排列方式及代表 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细菌 (3)影响细菌形态的因素 (1)细菌壁 二、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 与结构 (2)细胞膜 (3)细胞质 (1)荚膜 了解 (2)鞭毛 3.细菌的特殊结构 (3)菌毛 (4)芽孢 4.细菌 L 型 概述 了解 了解 1,2 3,4 1,3 1,2 2,3 1,2 2,3 掌握 2,4 2 要求 掌握 科目 3 2,3 了解 熟练掌握 2,3 2 2,3 1,3 2 2,4 了解 2,3 2,3 1,2 (2) 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 掌握 1,3 1,3 概述 了解 掌握 1 熟练掌握 掌握 1,3 1,2 要求 熟练掌握 科目 1,3
4.接种后的观察与解 (1)接种后的观察 剖 5.动物采血法 (2)动物解剖 简述 (1)培养基保存法 十六、菌种保存 1.保存菌种的方法 与管理 2.菌种保管 (2)干燥保存法 (3)冷冻干燥保存法 简述 (1)Micro-ID 系统 (2)API 系统 1.微量生化反应系统 (3)Minitek 系统 十七、细菌检验 的商品化、自动 化设备 (4)肠杆菌科-MB12E 系统 (5)氧化发酵鉴定系统 Automicrobic 系统 (AMS)McroScan 自动微生物分 2.自动化装置
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27876757
青年人卫生资格考试网:/yiyao/wszg/
(5)倾注平板法 (6)涂布接种法 (1)需氧培养法 熟练掌握 3.细菌培养的方法 (2)二氧化碳培养法 (3)厌氧培养法 (1) 分离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现象 (2)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 4.细菌的生长现象 象 (3)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 现象 (1)标本采集 5.细菌 L 型的检查 (2)培养方法 (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2) 氧化一发酵试验 (O/F 试验) (3)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 1.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试验 (4)七叶苷水解试验 (5)甲基红试验 (6)V-P 试验 (1)明胶液化试验 (2)吲哚(靛基质)试验 2.蛋白质和氨基酸的 (3)硫化氢试验 十三、细菌的生 代谢试验 物化学试验 (4)尿素分解试验 (5)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6)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3.碳源和氮源利用试 (1)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验 (2)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1)氧化酶试验 (2)过氧化氢酶试验(触酶试验) (3)硝酸盐还原试验 4.各种酶类试验 (4)脂酶试验 (5)卵磷脂酶试验 (6)DNA 酶试验 (7)凝固酶试验 单元 细目 要点 要求 掌握 1 2 3,4 3 3,4 3,4 2 1 1 3,4 2,3 科目 1 2 2 3 3,4 4 4 试验) 1,2 了解 3,4 2 3 4 3,4 熟练掌握 2,3 掌握 4 3 1,2 4 3,4 3,4
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27876757
青年人卫生资格考试网:/yiyao/wszg/
(3)培养特性变异 (4)毒力变异 (5)耐药性变异 (1)概念 (2)突变 3.微生物变异的机制 (3)基因物质的转移与重组 (4)病毒基因的相互作用 (1) 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 4.遗传变异研究的实 际意义 (2)在细菌和疫苗研究中的意义 (1)微生物致病性 1.概述 (2)感染性疾病 (1)寄生 了解 (2)病原体 2.微生物与宿主的关 (3)正常菌群 系 (4)菌群失调 (5)机体对病原体的对抗力 了解 (6)抗细菌免疫 (1)细菌表面成分 了解 七、微生物的致 病性与感染 (2) 细菌进入宿主细胞过程与归宿 3.细菌的致病物质及 (3)细菌的毒力 其作用 (4)细菌的侵入数量 掌握 (5)细菌的侵入门户与感染途径 (6)细菌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4.机体的抗菌免疫 概念与类型 (1)概念 (2)细菌对病毒感染的反应 5.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3)免疫病理损伤 (4)病毒侵入途径与传播 (5)抗病毒免疫 单元 细目 要点 (1)传染性与非传染性感染 6.感染的种类与类型 (2)外源性与内源性感染 (3)社会感染与医院感染 7.感染的临床征象:病 (1)病程发展阶段 熟悉 了解 要求 了解 熟练掌握 了解 2,3 3,4 2,3 1,2 2,4 2,4 2,4 2,4 科目 2,4 2,4 3,4 2 熟悉 2,4 1,2 2,4 1,2 1,3 掌握 2,3 1,2 3,4 2,3 掌握 2,4 1,2 2,3 1,3 义 2,3 了解 了解 2,3 2,3 3,4 2 2,4 1,2 2,3
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2787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