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快速判断逻辑关系锁定答案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查看。
判断推理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也是除数量关系外考生比较容易失分的一部分内容。
逻辑推理中的题目乍看并不困难,但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很难凡事都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因此在做此类题目时很容易觉得摸不着头脑,抓不住诀窍,似乎每个选项都对,也似乎哪个都不对。
真假话问题,是逻辑推理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题干中会告知我们有几句是真话或者有几句是假话,所以这类题型很好识别。
其中一类题目中有个特定条件,叫他们几个人的猜测各对了一半,之后问题是求各个元素的对应关系,这类题目有其特定的解题方法,就是将n个人说的话拆成2n个小句子,然后判断几真几假解题,下面我们就两个例题来分析。
例题(1)丹丹,小颖,淑珍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奥林匹克竞赛有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种,每人只参加一种,建国、小杰、大牛作了以下猜测:建国:丹丹参加了数学竞赛,小颖参加了物理竞赛;小杰:淑珍没参加物理竞赛,小颖参加了数学竞赛;大牛:丹丹没参加数学竞赛,小颖参加了化学竞赛。
如果他们的猜测对了一半,则三个人分别参加了什么竞赛?A..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数学、物理和化学竞赛B..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物理、数学和化学竞赛C..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数学、化学和物理竞赛D..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化学、物理和数学竞赛解析:本题选D。
本题属于朴素逻辑真假话,题目中每个人的猜测各对一半,所以如果把三个人的话看成六个小句子,那么就是三对三错。
继续分析,发现每个人的后半句都提到了小颖,小颖只能参加一个竞赛,所以这三个人的后半句是一对两错,那么综合整体对错情况则三个人的前三句是一错两对。
通过分析得知建国和大牛的前半句是矛盾,一对一错,则小杰的前半句为对。
接着假设建国前半句为对,后半句为错,则丹丹参加数学竞赛,小颖没参加物理竞赛,刚刚由小杰前半句对可知淑珍也没参加物理,那么丹丹还需要参加物理竞赛,与假设冲突,则建国前半句一定错,后半句对,小颖参加物理竞赛,淑珍参加数学竞赛,丹丹参加化学竞赛。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技巧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技巧之一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题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变化灵活,熟悉普通逻辑常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快速阅读、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
本文通过实例剖析了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招之条件能确定相关做推演。
考试中逻辑判断题题干必然要给出一些确定的或不确定的条件,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条件快速求解。
面对试题,从哪里“撕开裂口”,然后让解析的思路一气呵成,这是快速解析的关键。
当题中已经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这个既定的条件就是切入点,继续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关联推演。
然后,把推演的结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推演,直到完成求解。
这样的方法称做“关联推演法”。
既定条件是指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条件。
如: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北京人是翻译。
凡属假设的语句或否定的语句,都不是既定条件。
如:若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则北京人是翻译。
(假设的条件未确定)上海人不是医生。
(否定的条件未确定)华图提示:1. 有些看似否定的语句,实际是既定条件。
如:甲不是女的。
——可知甲是男的。
2. 在直观上不能确定的条件,但经过相关关系可推断出既定条件。
如:甲、乙、丙三人分别是警官、检察官和法官,甲和法官是朋友,乙和法官是同乡。
——可推知丙是法官。
关于条件能确定,相关做推演这一逻辑判断快速制胜技巧的运用见下文实例。
例1. 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的。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2]A. 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 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 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 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答案: C华图解析:(1)确定条件是:丁说真话。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技巧:背口诀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题技巧:背口诀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确定3月21日发布,3月22日至3月30日进行网上报名,4月22日进行公共科目笔试。
目前,很多考生都在准备2017年4月份的多省公务员考试,由于行测题目具有题量大、题型多样、知识点复杂、做题时间有限等特点,那么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行测考试当中出奇制胜的法宝。
逻辑判断题目是判断推理模块当中难度较高的题型,也是很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题目,那么中公教育专家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针对于逻辑判断中必然性推理的反对关系,如何快速进行秒杀的好方法。
我们先看一道例题:例: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 12人都会使用B. 12人都不会使用C. 仅有一人会使用D. 不能确定解法一: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有些是”和“有些非”为下反对关系,根据下反对关系的性质,第一句和第二句必然有一真,再根据题干可知只有一真,因此“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为假话,可以推出“所长会使用计算机”。
根据“某个是”可以推出“有些是”,因此第一句为真话,故第二句话为假,假话变成真话后可得到正确答案为“所有是”,即事务所12人都会使用计算机,答案为A项。
这种做法观察后可知,实际操作起来既浪费时间,而且由于用到多对推出关系和反对关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题干较为复杂,考生在做题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出现。
因此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需要大家熟记一个口诀:①题干出现上反对关系,正确选项“是”或“非”与题干中“某个”是或非相同;题干出现下反对关系,正确选项“是”或“非”与题干中“某个”是或非相反;②正确选项如果有“所有”就选“所有”,最具代表性,没有“所有”选“有些”。
我们来验证一下是否可以用这个口诀来做题:解法二:通过观察题干“有些是”、“有些非”,断定二者为下反对关系,并且“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这句话应写作句式-“某个非”,根据公式①,正确选项要与“所长不会使用”即“某个非”中“非”相反的选项,因此正确答案在A项和C项中间,根据公式②,则答案要选“所有是”,因此正确选项为A项。
2017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技巧、练习题测试

2017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技巧|练习题测试逻辑填空一直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考查题量占用言语理解总题量的一半。
从考查内容上来说,重点考查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
应对逻辑填空这一题型,准确快速地把握文段的上下逻辑“关系”才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和核心。
例1: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是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绪平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发性B.周期性C.时限性D.反复性答案:C本题如果仅仅从选项上来看,A、B、C、D四个选项都可以和“情绪”进行搭配,无从选择。
但是,通读文段之后,会发现空格处所填的词语应该和空格后的句子“通常是短期的”是一种互相解释的逻辑关系,故而只有C选项的“时限性”符合。
例2:交流是复杂的艺术,有声语言并不是表达意义的唯一方式,辅以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也折射出历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
各民族间的形体语言,有的形式和意义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
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就可能产生误会,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B.针锋相对C.截然相反D.纷繁复杂答案:C由“‘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和其后所导致的后果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不同”,但语义更重。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侧重于复杂,用在此处不恰当。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合题意。
“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主语为人,用在此处不恰当。
“截然相反”的“截然”一词形容界限分明,用在此处恰好加深了语义,与文意相符,故正确答案选C。
相信大家通过上述的两个例子,一定能够直观感受到在逻辑填空中“找关系”的重要性了,那么也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关系”做好备考工作,下面来做几道练习题测试一下学习成果:1.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都是不相容的,创造性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才会使文化丰富多彩和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而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答方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答方法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其中逻辑推理题型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棘手。
掌握有效的解答方法对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及其解答方法。
一、翻译推理题翻译推理题通常给出一些条件和结论,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的逻辑关联词,并将其转化为逻辑表达式。
常见的逻辑关联词及其翻译规则如下:1、“如果……那么……”:翻译为“前推后”,即“如果 A 那么B”翻译为“A→B”。
2、“只有……才……”:翻译为“后推前”,即“只有 A 才B”翻译为“B→A”。
在进行推理时,要熟练运用“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的推理规则。
例如:如果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已知下雨了,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得出地面会湿的结论;如果已知地面没湿,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出没有下雨的结论。
二、集合推理题集合推理题主要涉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要善于运用集合的包含、交叉、全异等关系来解题。
常见的推理规则有:1、所有的 A 都是 B ,可以推出有的 A 是 B 。
2、有的 A 是 B ,推不出所有的 A 都是 B 。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有的”的范围,以及集合之间的包容和排斥关系。
比如:班级里所有男生都喜欢运动,那么可以推出班级里有的男生喜欢运动;但如果只知道班级里有的男生喜欢运动,不能得出所有男生都喜欢运动的结论。
三、真假推理题真假推理题给出若干论断,其中有真有假,要求判断出真话和假话的情况。
解题的关键是找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
矛盾关系必定一真一假,反对关系“两个有的,必有一真;两个所有,必有一假”。
例如:“甲说:我是对的;乙说:甲是错的”,甲和乙的话就是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
四、分析推理题分析推理题通常给出一些人物、事件或物品等信息,要求根据条件进行匹配和推理。
解题方法可以采用排除法、最大信息法、假设法等。
2017上海公务员行测图推作答技巧总结:60秒时间让你“面面”俱到

2017上海公务员行测图推作答技巧总结:60秒时间让你“面面”俱到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主要测查报考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上海中公教育温馨提醒考生:行测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针对考试内容,每天为大家整理行测考点指导、行测答题技巧、行测常识以及考试练习题等,供大家学习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题当中有一个必考考点就是“面”,而具体的考点又不止一种,今天就请跟随中公教育专家一起走进它,让你“面面”俱到。
考点一:封闭区间(黑色围成的密闭空间)数量呈等差数列(公差可以为零),如“A”是1个封闭区间,“B”是2个封闭区间,“C”是0个封闭区间。
【例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中公解析:题干中的图形封闭区间数量从左往右依次为2、3、4、5、(6),而选项A是2个封闭区间,B是7个封闭区间,C是6个封闭区间,D是8个封闭区间,故答案选择C。
考点二:部分(独立或连在一起)数量呈等差数列(公差可以为零),如“中”是1个部分,“公”是3个部分。
【例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B。
中公解析:题干中,图形①②④都是4个部分,而图形③⑤⑥都是3个部分,故答案选择B。
考点三:特定的线围成的面的数量呈等差数列(公差可以为零),比如纯直线围成的面——“A”,纯曲线围成的面——“O”,直线和曲线围成的面——“D”。
【例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
中公解析:题干中的纯直线围成的面的数量从左往右依次为1、2、3、4、5、(6),而选项A有3个,B是6个,C是1个,D是9个纯直线围成的面,故答案选择B。
考点四:形状、大小全部相同的面的数量呈等差数列(公差可以为零)。
【例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B。
2017年上海省人民警察招考选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精选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上海省人民警察招考选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精选及答案解析(1/19)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第1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根据以上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存在有毒的颗粒物B.有些大气污染物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C.PM2.5的含量是衡量大气污染程度的一项指标D.PM2.5在大气中含量很少危害却很大下一题(2/19)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第2题下列外国格言都是说明语言的作用的,其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格的是:A.舌头虽小,可以毁掉一座城市。
——意大利B.真理可以把石头劈开,恶语可以把人心射穿。
——阿富汗C.荒诞的流言,犹如凶暴的军队。
——法国D.甜言蜜语是杀人不眨眼的剑。
——俄罗斯上一题下一题(3/19)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第3题我们的知觉可能由于训练和偏见或纯粹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限而被扭曲,况且这些感觉器官也只能直接感知到世界的一部分现象。
对于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一磅铅是否比一克绒毛下落得更快这样直观的问题,伽利略时代以前的任何人都不能作出正确回答。
所以说科学基于实验,基于向旧教条挑战的意志,基于了解宇宙真实面貌的开放心态。
与此相应,科学有时需要胆识——至少是一种怀疑因袭智慧的胆识。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A.我们的知觉可能被扭曲B.感觉器官只能感知到世界的一部分C.一磅铅比一克绒毛下落得更快D.科学家有时需要怀疑因袭智慧的胆识上一题下一题(4/19)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找到“突破口”轻松解答行测朴素逻辑题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找到“突破口”轻松解答行测朴素逻辑题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参加,竞争程度百里挑一,因此很多考生早早就启动了国考的备考工作。
国家公务员招考科目主要为《行政能力测验》、《申论》,青海中公教育整理国家公务员学习指导精华文章,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 >>> 在线咨询。
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的朴素逻辑由于题型复杂,很多考生找不到有效快速的解题方法,为此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针对此问题,考生们要学会寻找朴素逻辑的解题技巧,也就是寻找到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就能迅速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节省时间得到分数。
青海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告诉大家如何找突破口。
一.元素出现的次数这类问题可以考虑题目中元素出现次数最多,例如当几个条件均为真时,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也可以考虑元素出现最少的,例如当几个条件有真有假时,出现次数最少的元素。
【例题】丽文、小王、阿宝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浙江人,一个是江苏人。
阿宝年龄比江苏人大,丽文和浙江人不同岁,浙江人比小王年龄小。
假设上述为真可以推出()。
A.丽文是湖南人,小王是浙江人,阿宝是江苏人B.丽文是浙江人,小王是江苏人,阿宝是湖南人C.丽文是江苏人,小王是湖南人,阿宝是浙江人D.丽文是湖南人,小王是江苏人,阿宝是浙江人【中公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此题是一道朴素逻辑的有序元素排列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很多考生根据文段中的已知条件去进行排序就会比较慢,所以看到朴素逻辑的题目,应该先看看是否有一定的突破口,如概念出现次数最多或最少的,就像此题,题干中浙江人出现次数最多,故首先应从此处着手,可知阿宝是浙江人,由阿宝比江苏人大,比小王小,推出丽文是江苏人,小王是湖南人,选C。
二.句子的长短和数量考虑句子的长短,在若干句话中,与其它几句话长短有明显不同的句子。
另外考两次句子的数量,句子中包含子句的多少,子句越多,信息量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2017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快速判断逻辑关系锁定答案
通过最新上海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上海中公教育整理了上海
市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技巧一:透析材料之词语
阅读材料时需重点关注以下词语
(1)连词
并列连词(和、与)、递进连词(甚至)。
(2)关联词
转折关联词、递进关联词、因果关联词、顺承关联词等。
例:对于吸引人才,地方政府最应该做的,是营造一个适合人才流动、有利人
才成长的环境与空间,而不是直接参与、甚至________企业的人才录用过程。
其实,自由、公平的竞争本身就是对人才最好的回报,足够的成长空间才是
________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沃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影响有效
B.干预直接
C.破坏长期
D.主导长久
【答案】D。
解析:由“甚至”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需与“直接参与”构成递进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主导”能与其构成递进关系,故本题答案为D。
例: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远古时代河图洛书的传说,数千年来被认为是中华
传统文化的源头。
河图出于河南洛阳市的孟津县,人们对它已是________,而
洛书出于何处,却________,没有定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全汇总>>>上海公务员历年真题A.无可厚非莫衷一是 B.了然于胸疑窦重重
C.如数家珍扑朔迷离
D.妇孺皆知影影绰绰
【答案】B。
解析:句意是说河图的出处是确定的,而洛书的出处则没有定论,“而……却”前后文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即题干两空之间语意相对,四个选项
中只有B项两个成语语意相对且代入句中与句意相符,故当选。
技巧二:透析材料之句子
逻辑填空重要考点之一就是解释关系,材料中的某些词句对横线处具有解释说
明的作用,如果我们能读懂材料中的具有解释作用的词句,就可以快速找到突
破点。
例:商家将儿童节视为赚钱的良机,乃是出于逐利的本能,瞅准了家长的弱点,清楚他们为了孩子甘于“血拼”,这符合商业的竞争法则,________。
可是,
家长却应擦亮眼睛,辨清节日消费陷阱,更不能将儿童节当做“血拼节”,为
了所谓孩子的快乐就不惜千金。
A.顺理成章
B.问心无愧
C.无可厚非
D.勉为其难
【答案】C。
解析:空格处应与“符合商业的竞争法则”构成解释关系,排除B、D两项。
前文中“出于逐利的本能……”是消极的现象,“顺理成章”不合语意,“无可厚非”合适。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