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课件《杠杆》ppt公开课1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杠杆》课件

杠杆五要素介绍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 线的距离,用字母 l1表示。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 线的距离,用字母 l2表示。
杠杆分类及特点
01
02
03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 但费距离,如撬棒、起子 等。
跨界融合
探索杠杆原理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如与生物医学、环 境科学等领域的结合,开发出具有创新应用价值的杠杆技 术产品。
感谢观看
THANKS
2. 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 平位置平衡。
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01
3. 用刻度尺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 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02
4. 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重复 实验,收集多组数据。
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01
操作注意事项
02
03
04
调节平衡螺母时,要轻拧慢调 ,避免损坏杠杆。
| 3 | x5 | y5 | x6 | y6 |
| 2 | x3 | y3 | x4 | y4 |
| 1 | x1 | y1 | x2 | y2 |
01
03 02
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方法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的数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通过观察多组实验数据,找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04
杠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 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剪刀
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手柄的转动带动 刀刃的开合,方便剪切各种材料。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等臂杠杆的定义
等臂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其动 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
费力。
等臂杠杆的实例
生活中常见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定 滑轮等。
等臂杠杆的特点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样不能省功。
03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剪刀、钳子等工具中的应用
剪刀
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手柄施加力 使得刀刃张开或闭合,方便剪切 物体。
杠杆的应用实例分析
如天平、剪刀、镊子等。
拓展延伸:其他简单机械原理介绍
斜面
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如盘山公路、螺丝钉 等。
轮轴
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 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等。
滑轮
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 ,如升旗装置、起重机等。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更多简单机械应用实例
观察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应用
如车把是省力杠杆,脚踏板是轮轴等。
分析家庭中的简单机械
如门把手是轮轴,开瓶器是杠杆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杠杆组成部分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阻力臂。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 母O表示。
杠杆定义及组成部分
01
02
03
04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₁表 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₂ 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₁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₂表示。
钳子
钳口夹持物体时,通过手柄施加 力使得钳口闭合,实现物体的夹 持、固定或剪切。
天平、杆秤等测量工具中的应用
天平
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利用杠杆平衡 条件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端 所挂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平衡。
等臂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其动 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
费力。
等臂杠杆的实例
生活中常见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定 滑轮等。
等臂杠杆的特点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样不能省功。
03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剪刀、钳子等工具中的应用
剪刀
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手柄施加力 使得刀刃张开或闭合,方便剪切 物体。
杠杆的应用实例分析
如天平、剪刀、镊子等。
拓展延伸:其他简单机械原理介绍
斜面
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如盘山公路、螺丝钉 等。
轮轴
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 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等。
滑轮
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 ,如升旗装置、起重机等。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更多简单机械应用实例
观察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应用
如车把是省力杠杆,脚踏板是轮轴等。
分析家庭中的简单机械
如门把手是轮轴,开瓶器是杠杆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杠杆组成部分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阻力臂。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 母O表示。
杠杆定义及组成部分
01
02
03
04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₁表 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₂ 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₁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₂表示。
钳子
钳口夹持物体时,通过手柄施加 力使得钳口闭合,实现物体的夹 持、固定或剪切。
天平、杆秤等测量工具中的应用
天平
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利用杠杆平衡 条件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端 所挂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平衡。
初二物理《-杠杆》PPT课件

O
B
A O
l1
F1
600牛
l2 F2
❖ 解析:挂在B处的重物对杠杆的力为阻力,用F2表示, 阻力臂L2=20厘米,作用在A点的力用F1表示,当竖直 向上用力时,所用动力F1最小,此时,动力臂为L1=20 厘米+60厘米=80厘米,如图所示。利用杠杆平衡条 件,解:
❖ F1×L1=F2×L2,F1×80厘. 米=600牛×20厘米 32
G
.
G
47
【例2】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 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 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O
D.先变小后变大
L2’ G
G
.
48
【例3】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 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 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39
如图所示,O为支点,在A点
挂一个重物G,要使杠杆平
衡,则在B点施加的最小力
是( F1 )
O
L2
A
L4
B
L1
F4
.
F1 F2 F3
40
杠杆的分类
请对下列器具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 杠杆
费力杠杆 41
杠杆的分类
请对下列器具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2 杠杆是否都是直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
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
.
15
杠杆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分析论证】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根据表中的 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可以对它们进 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找出它 们之间的关系。
讨论交流
(1)实验前,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方法:左倾右调,右 倾左调。)
(3)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因为一次实 验数据具有偶然性,所以要做多次实验, 从而分析归纳出普遍结论。)
人教版 物理 (初中)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杠杆
目录
CONTENT
环节一
趣味导入 引出新课
环节二
任务内容
环节三
根据所学 应用练习
环节三
课程总结 结束收尾
环节一
趣味导入 引出新课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物理课堂,
大家在生活中是否见过这个东西呢?
杆秤
亲爱的同学 们,大家好!
以前人们去市集上买东西的时候,商 贩都会掏出一杆秤,秤陀一拨、秤杆 一提,斤两就知道了。 虽比不上如今电子秤的简单方便,但 是这种传统杆秤却更有人情味。
1.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属于“静平衡”。
2.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转过相等的角度,
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 于“动平衡”。
杠杆平衡的条件 F1 ×L1 = F2 × L2
L2 F1
L1
F2
环节三
根据所学 应用练习
通过上面的学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做做这几道题?
1.如图所示,使用起子向上用力打开 瓶盖时,起子可视为杠杆,这时杠杆 的支点是(B)
环节四
课程总结 结束收尾
通过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有所收获 及时复习
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杠杆, 希望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可 以有所收获,同时还请同学 们在课下及时复习。
《杠杆》ppt课件

《杠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 杠杆应用: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 • 杠杆在物理学中重要意义 •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养
01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杠杆定义及作用
杠杆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 的硬棒就叫杠杆。
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规范操作、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06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 养
生活中创意应用案例分享
杠杆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
杠杆原理在生物中的应用
如古代建筑中的斗拱结构,利用杠杆 原理实现力的平衡和支撑。
如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通过杠杆作 用实现运动。
杠杆原理在机械中的应用
如自行车刹车系统、汽车悬挂系统等, 通过杠杆放大或减小力量,实现精确 控制。
生活中常见杠杆实例
筷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虽然费力但是省了距离。
起瓶器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但费了距离。
剪刀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是省力杠杆或 费力杠杆,如理发剪是费力杠杆, 而裁衣剪则是省力杠杆。
镊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用于夹取细小物品。
02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平衡状态与条件概述
等臂杠杆原理及应用举例
等臂杠杆原理
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天平
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使用等臂杠杆原理。在天 平两端放置质量相等的物体,天平就会保持平衡。
定滑轮
定滑轮是一种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等臂杠杆原理。通过定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改变力的大小。
contents
目录
•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 杠杆应用: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 • 杠杆在物理学中重要意义 •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养
01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杠杆定义及作用
杠杆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 的硬棒就叫杠杆。
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规范操作、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06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 养
生活中创意应用案例分享
杠杆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
杠杆原理在生物中的应用
如古代建筑中的斗拱结构,利用杠杆 原理实现力的平衡和支撑。
如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通过杠杆作 用实现运动。
杠杆原理在机械中的应用
如自行车刹车系统、汽车悬挂系统等, 通过杠杆放大或减小力量,实现精确 控制。
生活中常见杠杆实例
筷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虽然费力但是省了距离。
起瓶器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但费了距离。
剪刀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是省力杠杆或 费力杠杆,如理发剪是费力杠杆, 而裁衣剪则是省力杠杆。
镊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用于夹取细小物品。
02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平衡状态与条件概述
等臂杠杆原理及应用举例
等臂杠杆原理
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天平
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使用等臂杠杆原理。在天 平两端放置质量相等的物体,天平就会保持平衡。
定滑轮
定滑轮是一种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等臂杠杆原理。通过定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改变力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优质课件 (共25张PPT)

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 以是弯曲的,但必须是硬的,即使 用时不变形。
在现实生活中杠杆的实例
举例
2. 杠杆的五要素 阻力作用线 支点到阻 力作用线 的距离 L2阻力臂 O支点
F1动力 杠杆绕着转 动的固定点 L1动力臂 支点到动 力作用线 的距离 使杠杆转 动的力
F2阻力 阻碍杠杆 转动的力
动力作用线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2
F1
L1
O
L2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活动】 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
1、杠杆的平衡状态: 静止或缓慢的匀速圆周转动。 【思考】杠杆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
【猜想】 力大则对应力臂要小,力小则对应力臂要大
实验设计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十二章第1节
杠杆(第一课时)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 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2
一、杠杆 什么是杠杆?
这些都是杠杆
提问:杠杆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1.
2.
归 固定点 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 纳 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 结 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论 绕固定点转动
3.
硬棒
说明:
支点 动力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阻力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转动效果)相反
练习1:画出下面杠杆(一根铁棒) 的力和力臂。
L1
L2
L2
请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1杠杆PPT课件(人教版)(优质PPT课件(人教版))

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 的关系? 3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F1+L1=F2+L2 假设二:F1–L1=F2–L2
假设三:F1/L1=F2/L2
假设四:F1 ·L1=F2 ·L2
提问:你还有其 他的假设吗?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实验中应该测哪几个物理量? 2、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
·
阅读书77页后半部分思考并讨论:
分析与论证: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 X 动力臂=阻力 X 阻力臂
用字母表示为: F1L1=F2L2 或
例1: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
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
等),杠杆仍然平衡,如图,则:
L1 L2
⑴左右力臂L1:L2=______?
·
⑵在两边钩码下同时加
挂一个同样的钩码,
杠杆____(填“能或
L2 G
L1 F
提示:先画出力臂,再进行判断
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杠杆定义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或
——阿基米徳
教学目 1、标知:道杠杆的特征,能从常见的工
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辨认出杠杆。 2、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确定动 力臂和阻力臂。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 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办法。
这三个用具有什 么共同特点
一、杠杆
钢丝钳
杆秤
瓶盖起子
·
杠杆两边同时去
掉一个钩码,则
___ 边将降落,
假设一:F1+L1=F2+L2 假设二:F1–L1=F2–L2
假设三:F1/L1=F2/L2
假设四:F1 ·L1=F2 ·L2
提问:你还有其 他的假设吗?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实验中应该测哪几个物理量? 2、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
·
阅读书77页后半部分思考并讨论:
分析与论证: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 X 动力臂=阻力 X 阻力臂
用字母表示为: F1L1=F2L2 或
例1: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
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
等),杠杆仍然平衡,如图,则:
L1 L2
⑴左右力臂L1:L2=______?
·
⑵在两边钩码下同时加
挂一个同样的钩码,
杠杆____(填“能或
L2 G
L1 F
提示:先画出力臂,再进行判断
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杠杆定义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或
——阿基米徳
教学目 1、标知:道杠杆的特征,能从常见的工
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辨认出杠杆。 2、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确定动 力臂和阻力臂。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 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办法。
这三个用具有什 么共同特点
一、杠杆
钢丝钳
杆秤
瓶盖起子
·
杠杆两边同时去
掉一个钩码,则
___ 边将降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杠杆(共25张PPT)

课堂练习
7
伟人的力量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 根足够长的硬棒,我 就能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我的收获……
想想做做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实际应用一 下这些杠杆,想一想我们应用杠杆的目的 是什么?
23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 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
探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o
B
阻力F2
A 动力F1
探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温馨提示 ①实验前,先把杠杆调整到水平位置静止; ②每个钩码约重0.5N,杠杆上每小格表示1cm; ③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尽量让支点到动力作用点 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相等。
力和机械
省优质课一等奖
起钉子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选用桌上的工具将木板上 的钉子全部起出来,最先起完的为优胜小组。
比赛规则:每种工具限用一次。
认识杠杆
模拟使用羊角锤、螺丝刀、镊子等工 具起钉子的过程,体验并分析这些工具在 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F1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2l2
.
课堂练习
.
1. 画出起瓶器的动力、
动力臂和阻力、阻 力臂
2.指甲刀可以看成三个 杠杆,请画出OED部 分的动力、阻力示意 图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 杠杆的是 ( )
课堂练习
● 6.如图所示是脚踩式垃圾箱的示意图,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B.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 C.ABC为省力杠杆 D.A'B’C’为省力杠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刻度的杠杆,线,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
(2)步骤: a. 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在杠杆两边挂钩码,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动力,支 点左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阻力。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记下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数值。
中如_图__F所_2_示_最为小使。杠杆平衡,F1、F2、F3 三次分别作用在A点,其
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原理后,发出了“给我支点,我 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假如阿基米德在杠杆的一端施加 600N的力,要搬动质量为6.0×1024kg的地球,那么长臂的长应 是短臂长的多少倍?如果要把地球撬起1cm,长臂的一端要按 下多长距离?假如我们以光速向下按,要按多少年?(做完该 题,你有何启示?)
力的作图要点是
(1)找到力臂的一端,做
垂线;
(2)垂线与杠杆的交点为
力的作用点;
(3)根据支点和2个力作
用点的位置关系,画出力 的方向。
F2
画出各力和力臂
L1 O
L2
F2
F1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1
L2
O
L1
F2
O
F1
F2 阻力和动力的方向和支点的关系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F2
F1
L1
O
L2
F1
L1
O
L2 F2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 力臂正确的是( D )
图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D )
在图6中,O为支点,力臂最长的力是 ( C )
A.F1 C.F3
B.F2 D.F4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杠杆平衡:
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2. 设计实验: (1)器材:
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6
10
5
20
2
4
10
6
10
如果该同学在实验时读数和记录都正确,但操作有错
误,试分析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 _F_2_的__作__用__方__向__不__在__竖__直__位__置__上__,_使__力__臂__L_2的__长__度__不__应__在__ _杠__杆__上__直__接__读__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强第一次学习挑担子,他做 了以下两次试验,请你根据各小题后的要求作答。 (1)他先在1.2m扁担的两端各挂上50N的重物,担子很快就被平稳地挑起来。 这时他的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只要回答,不要分析)? (2)接着,他又在扁担的A端加上50N的重物,但他掌握不好担子的平衡。 请你用杠杆平衡知识,帮助他计算出肩膀应距B端多远,担子才能重新水 平平衡?(扁担质量忽略不计)
一、杠杆 什么是杠杆?
这些都应用了杠杆原理
提问:杠杆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1 . 固定点
归 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 纳
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 结
2 . 绕固定点转动 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论
3. 硬棒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例 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2. 杠杆的五要素
阻力作用线 支点到阻力作 用线的距离
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转动效果)相反
提问:什么是力臂?
回答: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思考讨论: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 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
请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以 下操作: (1)调节杠杆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平衡。 (2)在杠杆支点的两边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 动悬挂钩码的细绳位置,并调节杠杆两边的螺母,使 杠杆重新平衡,记录有关数据。 请指出该同学在上述两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应__使__杠__杆__在__水__平__位__置__平__衡__._______________.
L2阻力臂 O支点
F2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 的力
杠杆绕着转动的 固定点
L1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 用线的距离
F1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 力
动力作用线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 阻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பைடு நூலகம்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3)如图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大__于___2N,因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_小__于___OA的长度(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要
在杠杆上直接可以读出力臂值来计算,那么弹簧测力竖计直应向沿上 _________方向拉着杠杆.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杠__杆__平__衡__时__:__动__力___动__力__臂__=_阻__力___阻__力__臂__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支架,线,___钩__码__和 ___带__刻__度__的__杠__杆_. (2)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_平__衡__螺__母_.使杠杆在___水__平__平__衡__.
强调这一平衡位置的目的是 ____便__于__直__接__在__杠__杆__上__读__出__力__臂__的__值____.
力臂的作图要点:
(1)找到力的作用
线,必要时延长或反
L2
L1
向延长力的作用线;
(2)过支点作力的
作用线的垂线;
(3)在对应的垂线
旁标上L1或L2。本题 答案如图所示。
说明 力臂必须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完成活动学习卡P2的练习
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 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2。
(这样才可以在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的长度.) (2)加__挂__钩__码__后__就__不__能__再__去__调__节__螺__母__,_只__能__通__过__移__动__钩.
码的位置或加减钩码来达到新的平衡.
某同学在已经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的一边挂上钩码,
设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F1,在同一侧用已调整好的弹 簧测力计,测得使杠杆平衡的力F2,得到如下数据。
次数
F1 (N)
L1 (Cm)
F1 L1 F2 (N)
L2 (Cm)
F2 L2
1
2
3
完成活动学习卡P3的表格
杠杆平衡的条件
当杠杆平衡时:
F1×L1=F2×L2
或
F1 = L2
上式表明:动力臂FL21是阻力臂LL2的1几倍,动力F1 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实验题训练: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未挂钩码时, 平衡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使__杠__杆__在__水__平__位__置__平_,衡挂上 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_____移__动__钩__码__的__位_ 置 (_或__改__变__钩__码__的__个__数__)_使__杠__杆__在__水__平__位__置__平__衡__________。
•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2)步骤: a. 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在杠杆两边挂钩码,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动力,支 点左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阻力。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记下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数值。
中如_图__F所_2_示_最为小使。杠杆平衡,F1、F2、F3 三次分别作用在A点,其
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原理后,发出了“给我支点,我 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假如阿基米德在杠杆的一端施加 600N的力,要搬动质量为6.0×1024kg的地球,那么长臂的长应 是短臂长的多少倍?如果要把地球撬起1cm,长臂的一端要按 下多长距离?假如我们以光速向下按,要按多少年?(做完该 题,你有何启示?)
力的作图要点是
(1)找到力臂的一端,做
垂线;
(2)垂线与杠杆的交点为
力的作用点;
(3)根据支点和2个力作
用点的位置关系,画出力 的方向。
F2
画出各力和力臂
L1 O
L2
F2
F1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1
L2
O
L1
F2
O
F1
F2 阻力和动力的方向和支点的关系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F2
F1
L1
O
L2
F1
L1
O
L2 F2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 力臂正确的是( D )
图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D )
在图6中,O为支点,力臂最长的力是 ( C )
A.F1 C.F3
B.F2 D.F4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杠杆平衡:
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2. 设计实验: (1)器材:
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6
10
5
20
2
4
10
6
10
如果该同学在实验时读数和记录都正确,但操作有错
误,试分析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 _F_2_的__作__用__方__向__不__在__竖__直__位__置__上__,_使__力__臂__L_2的__长__度__不__应__在__ _杠__杆__上__直__接__读__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强第一次学习挑担子,他做 了以下两次试验,请你根据各小题后的要求作答。 (1)他先在1.2m扁担的两端各挂上50N的重物,担子很快就被平稳地挑起来。 这时他的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只要回答,不要分析)? (2)接着,他又在扁担的A端加上50N的重物,但他掌握不好担子的平衡。 请你用杠杆平衡知识,帮助他计算出肩膀应距B端多远,担子才能重新水 平平衡?(扁担质量忽略不计)
一、杠杆 什么是杠杆?
这些都应用了杠杆原理
提问:杠杆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1 . 固定点
归 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 纳
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 结
2 . 绕固定点转动 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论
3. 硬棒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例 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2. 杠杆的五要素
阻力作用线 支点到阻力作 用线的距离
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转动效果)相反
提问:什么是力臂?
回答: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思考讨论: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 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
请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以 下操作: (1)调节杠杆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平衡。 (2)在杠杆支点的两边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 动悬挂钩码的细绳位置,并调节杠杆两边的螺母,使 杠杆重新平衡,记录有关数据。 请指出该同学在上述两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应__使__杠__杆__在__水__平__位__置__平__衡__._______________.
L2阻力臂 O支点
F2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 的力
杠杆绕着转动的 固定点
L1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 用线的距离
F1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 力
动力作用线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 阻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பைடு நூலகம்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3)如图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大__于___2N,因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_小__于___OA的长度(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要
在杠杆上直接可以读出力臂值来计算,那么弹簧测力竖计直应向沿上 _________方向拉着杠杆.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杠__杆__平__衡__时__:__动__力___动__力__臂__=_阻__力___阻__力__臂__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支架,线,___钩__码__和 ___带__刻__度__的__杠__杆_. (2)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_平__衡__螺__母_.使杠杆在___水__平__平__衡__.
强调这一平衡位置的目的是 ____便__于__直__接__在__杠__杆__上__读__出__力__臂__的__值____.
力臂的作图要点:
(1)找到力的作用
线,必要时延长或反
L2
L1
向延长力的作用线;
(2)过支点作力的
作用线的垂线;
(3)在对应的垂线
旁标上L1或L2。本题 答案如图所示。
说明 力臂必须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完成活动学习卡P2的练习
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 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2。
(这样才可以在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的长度.) (2)加__挂__钩__码__后__就__不__能__再__去__调__节__螺__母__,_只__能__通__过__移__动__钩.
码的位置或加减钩码来达到新的平衡.
某同学在已经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的一边挂上钩码,
设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F1,在同一侧用已调整好的弹 簧测力计,测得使杠杆平衡的力F2,得到如下数据。
次数
F1 (N)
L1 (Cm)
F1 L1 F2 (N)
L2 (Cm)
F2 L2
1
2
3
完成活动学习卡P3的表格
杠杆平衡的条件
当杠杆平衡时:
F1×L1=F2×L2
或
F1 = L2
上式表明:动力臂FL21是阻力臂LL2的1几倍,动力F1 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实验题训练: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未挂钩码时, 平衡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使__杠__杆__在__水__平__位__置__平_,衡挂上 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_____移__动__钩__码__的__位_ 置 (_或__改__变__钩__码__的__个__数__)_使__杠__杆__在__水__平__位__置__平__衡__________。
•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