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卷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卷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卷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陈卫炜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

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初一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

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

请同学们认真、规范地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一、积累与应用(4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12分)chōng jǐng ( ) mèng huàn ( )yī wēi ( ) xiá cī( )2.古诗词默写(24分)①,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④《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含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一联是,。

⑤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⑥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成功的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B.每逢小长假,全国各大景区游客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C.发令枪一响,各个短跑运动员扬长而去....,奔向终点。

D.班会课上,班主任长此以往....地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二、阅读与理解(60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6题。

(32分)[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乙]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周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周测试卷

初一语文第一周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徘徊.霎.眼 zhao 祸 bi 益han 睡 quan 释湍.急蓦.地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方框内改正:(5分)井然有序威言耸听文丝不动千恣百态小心翼翼潜移墨化相题并论摇摇欲坠镇定自若惊慌失措3、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他说的那一番话实在是感人肺腑....。

B、小明整天沉湎干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

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D、虽然天各一方,可是情感相通,倒又近在咫尺....。

4.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2分)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5、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请你默写下列名篇中的佳句:(12分)(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

(2)_______,行者常至。

(3)差之毫厘,_________。

(4)成功的花,!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选自《成功的花》)(5)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6)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6、请以“初秋的早晨”为话题,仿照例句的格式造句(2分)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初秋的早晨是,是,是。

7、古人形容“多”或“少”,均爱用“三”字,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请你也举出两个含“三”字,其意义也是表多数或少数的成语、俗语、典故。

(1)(2)(2分)8.名着阅读(3分)①《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精品文档)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I)卷

(精品文档)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I)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I)卷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拾级(shè)稠蜜(chóu)惬意(qiè)玲珑剔透(tì)B . 嶙峋(lín)崛(jué)起簌簌(shù)消声匿迹(nì)C . 祭祀(sì)古刹(chà)圩子(wéi)分道扬镳(biāo)D . 褒义(bǎo)牡蛎(lì)寒噤(jìng)泠泠淙淙(líng)2. (2分) (2017七上·西华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瘫痪决别和蔼静谧人迹罕至B . 奥秘企盼感慨发髻浑为一谈C . 笃志锡箔云宵莲蓬人声鼎沸D . 酝酿贮蓄荫蔽徘徊花枝招展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在这个喧闹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B . 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十拿九稳。

C .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 .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二、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6八上·温岭期末)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感受百万大军锐不可dāng________的气势;在父亲pán________跚的《背影》中品味那份深沉的爱;在《信客》风尘苦旅的职业生涯中,体验长途bá________涉的艰辛;游览规模hóng________大的《故宫博物院》……阅读,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苏教版一、积累与运用(44分)1、给下面的拼音写出准确的汉字:(20分)(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6)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duān zhuāng()而又沉思了。

(7)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

(8)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xī xī lì lì(),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9)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了。

2、按要求古诗文默写:(20分)《观沧海》中展示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3)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颔联和颈联补充完整:(4)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仿写句子(4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二)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1、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10分)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B、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好像日本看护妇D、实在是太秀气了2、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10分)3、本段在描绘雪后山景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在文中画出来。

(10分)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双周清检测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双周清检测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双周清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线注音(4分)笸箩( ) 戏谑( ) 冗长( ) 瑟缩( ) 伶仃( ) 天罡( ) 言简意赅( )2、释词:(4分)⑴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放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么物中发现了他。

恍然大悟:⑵……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⑶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

望洋兴叹:⑷“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这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六神无主:3、填空(5分)(1)《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另外两部是《》、《》,它们都刻划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人物,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人物并指明他(她)是哪部分作品中的人物。

(2)马克•吐温是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等。

(3)《风筝》一文围绕“风筝”写了和两件事,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4、说说下列句子的描写手法。

(4分)(1)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

( )(2)茶越冲越谈,雨越落越大。

()(3)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4)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 )5、以人生的某一阶段(如童年、少年、老年等)为话题写一比喻句。

(3分)二、阅读(40分)(一)(12分)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

“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

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正。

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里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

阿庆的教计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

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

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

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

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给我,我的胡琴由此入门。

现在所以能够摸出准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

苏教版七上语文周周清测试1208

苏教版七上语文周周清测试1208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语文部分得分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4.文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2分)A.断定B.推定C.推测D.猜想15.文中②处应填的颜色是,③处应填的颜色是。

(2分)16.文中④处填天气状况是,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4分)17.“……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

(4分)18.这段文字第一句话是()(2分)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19.这段文字采用了的说明方法。

(4分)20.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2分)A.总——分B.分——总C.总——分——总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14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jǐng)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yì)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qián yí mò huà)的。

——选自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5分)①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④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成功的花》)3.口语交际训练。

(3分)开学伊始,假如班主任李老师让你去学校总务处领取笤帚、畚箕,可是你又不认识学校总务处在什么位置,此时你将如何与李老师进行口语交流?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超过20个字)。

4.名著阅读检测。

(3分)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汤姆·索亚,再简要结合小说中某一故事情节说说你用该词形容汤姆·索亚的原因是什么。

二(4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13分)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

(2分)先自度其足6.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4分)(1) 郑人有欲买履.者(2) 自度.其足(3) 吾忘持度.(4) 何不试之以.足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宁信度,无自信也。

8.请说说结尾两个人的对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苏教版七上语文周周练试题1

苏教版七上语文周周练试题1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汉字注音(20分)应和.()看.护()镶.边()酝.酿()黄晕.()liáo()亮 suō()衣抖sǒu()澄.清()湍.急()2.下列句中的成语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更正。

(8分)我独自仰望夜空,无数半明半晦的星星调皮地对我眨着眼睛,好像在说,你不能再对父母的话无动于钟了,开学时迫不急待想让人刮目相看的劲头哪儿去了?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这学期已临近尾声,决不能再筹躇不决了,让一切干扰见鬼去吧,加油!错误正确(1),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春天像,,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

(4)沾衣欲湿杏花雨,。

(5)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4、交际活动(3分)①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晓东。

李向他借钱去网吧,张林不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

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5.病句修改(6分)(1)、文汇报、妇联、卫生局等6个单位,日前联合发起评选“优秀护士”。

(2)、开学以来,我班同学都能准时到校,基本上无一例外。

(3)、教练员正确的指挥,是决定这场球赛胜败的关键。

二、诗歌欣赏(7分)(一)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4分)2.这首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三、文言文阅读(25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陈卫炜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

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初一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

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

请同学们认真、规范地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一、积累与应用(4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12分)
chōng jǐng ( ) mèng huàn ( )
yī wēi ( ) xiá cī( )
2.古诗词默写(24分)
①,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④《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含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一联是,。

⑤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⑥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成功的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
....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B.每逢小长假,全国各大景区游客熙来攘往
....,热闹非凡。

C.发令枪一响,各个短跑运动员扬长而去
....,奔向终点。

D.班会课上,班主任长此以往
....地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6题。

(32分)
[甲]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2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③虎求.百兽而食之( ) ④兽见之皆.走(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6.甲文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4分);乙文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3分),用来比喻_ 的一类人(3分)。

(二)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7—10题。

(28分)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

”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

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碴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

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

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

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④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⑤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

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

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

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

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

昏昏沉沉往下坠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又有力、平衡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到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⑥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全年级第一。

邻居说这次摔跌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

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

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

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

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

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⑦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

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7.第2段中“母亲回来生气的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母亲为什么转怒为喜。

(4
分)
8.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的特点。

(6分)
9.文中多处写父母给予“我”的爱,请写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8分)摘句:
分析:
10.“成长的桥”在文中指(2分)。

结尾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
修辞方法,表现作用是(2分)。

11.父爱深沉如山,母爱温柔似水,天底下最伟大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如果明天是母亲节,你准备寄一张贺卡给你的母亲,你打算对她说些什么?(6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学科答题纸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陈卫炜
一、积累与应用(4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12分)
2.古诗词默写(24分)



④,。



3.()(4分)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6题。

(32分)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2分)
①②
③④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6.甲文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乙文这
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3分),用来比喻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人(3分)。

7.
(4分)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9. 摘句:
分析:
(8
分)
10.“成长的桥”在文中指(2分)。

结尾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比喻
的修辞方法,表现作用是(2分)。

11.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