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

合集下载

前中后盆腔诊断标准

前中后盆腔诊断标准

前中后盆腔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前中后盆腔疾病是指发生在骨盆区域的各种疾病,包括盆腔器官的疾病以及周围组织的疾病。

盆腔是指由骨盆骨和相关软组织组成的腔室,其中包含有大部分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和周围很多脏器。

前中后盆腔的诊断标准对盆腔疾病的早期筛查、准确诊断以及及早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前中后盆腔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盆腔疾病。

一、前盆腔诊断标准前盆腔是指盆腔的前部,主要包括膀胱、尿道、女性生殖器官和相关神经、血管等。

前盆腔疾病常见的有膀胱炎、尿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前列腺炎等。

前盆腔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综合手段进行。

1. 主诉和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性交疼痛、不规则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等。

2. 体格检查:女性包括妇科检查,男性包括生殖器检查,主要观察器官肿大、局部充血症状。

3. 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血液检查、病原体检测等。

4. 影像学检查:膀胱超声、盆腔CT、MRI等。

5. 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手术或活检获得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2. 体格检查:直肠指诊、妇科检查、腹部触诊、直肠镜检查等。

在诊断前中后盆腔疾病时,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主诉和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信息,以制定合理的诊断方案和治疗方案。

医生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盆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篇文章共1194字】。

第二篇示例:前中后盆腔诊断标准前中后盆腔是人体腹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结构,如生殖器官、泌尿系统、肠道等。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前中后盆腔疾病的诊断十分关键,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制定一套科学的前中后盆腔诊断标准非常必要,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快速地诊断并治疗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前中后盆腔诊断标准的制定原则、内容和临床应用。

盆腔有哪些主要的器官和结构?

盆腔有哪些主要的器官和结构?

盆腔有哪些主要的器官和结构?一、骨盆骨骼结构人体的骨盆是由髂骨、坐骨、耻骨等多个骨头组成的。

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坚固的骨架,为盆腔内的器官提供了良好的保护。

二、生殖系统1. 子宫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盆腔的前部。

它主要承担着孕育婴儿的功能,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会周期性地脱落和再生,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

2. 卵巢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器官,它们位于盆腔的两侧。

卵巢主要负责产生卵子和激素,其中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

卵巢的功能对于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理周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泌尿系统1. 膀胱膀胱是盆腔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负责储存尿液。

它位于盆骨的后部,下方与尿道相连。

膀胱内有一组肌肉构成的括约肌,当尿液积聚到一定程度时,膀胱会收缩并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2. 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和体外的管道,它负责将尿液从膀胱排出。

尿道在男性和女性身上有所不同,男性的尿道更长更复杂,不仅用于排尿,还是精液排出的通道。

四、消化系统1. 直肠直肠是盆腔中的一部分,负责将消化系统中的废物转运至肛门,进而排出体外。

直肠内壁有多个瘘管,用于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2. 结肠结肠是有关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它位于腹腔和盆腔中。

结肠主要负责将食物残渣和水分从小肠中吸收和转运,形成粪便,最终经由直肠排出。

五、神经系统1. 下肢神经盆腔中有许多下肢神经,它们主要负责传递与下肢活动相关的神经信号。

这些神经控制着我们的行走、平衡以及其他与下肢相关的动作。

2. 骨盆神经丛骨盆神经丛是位于骨盆内的神经网络,包括多条重要的神经,如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等。

它们分布在骨盆各个部位,与盆腔内的主要器官相连,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盆腔内的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骨盆内有多个重要的器官和结构,包括骨骼、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它们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了解盆腔的主要器官和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保持盆腔健康。

盆腔炎ppt课件

盆腔炎ppt课件
发病原因
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 外源性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 瑟菌等)和内源性病原体(如需氧菌、 厌氧菌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年龄分布
盆腔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的女性,但常见于性活跃 期妇女。
地域差异
盆腔炎的发病率在不同地 域有所差异,可能与经济 水平、卫生条件等因素有 关。
适应证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无效、脓肿形成、输卵管卵 巢脓肿或盆腔脓肿等。
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 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术后需积极预防 感染。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范围 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经腹手 术或腹腔镜手术。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介绍
湿热瘀结证
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方用银甲丸或当归 芍药散加减。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等,了解感染情况。
影像学检查
如B超、CT、MRI等,可辅助了解盆腔炎症的范围和程度。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盆腔炎的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阑尾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开展盆腔炎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和综合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性分析
不孕症
盆腔炎可能导致输卵管堵塞或受 损,从而影响受孕。长期炎症还 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排卵障
碍。
异位妊娠
盆腔炎引起的输卵管炎症可能导 致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着床,引发 异位妊娠。
慢性盆腔痛
炎症长期刺激盆腔组织,导致盆 腔粘连、瘢痕形成,引发长期慢 性疼痛。

盆腔的五行属性及功能主治

盆腔的五行属性及功能主治

盆腔的五行属性及功能主治盆腔的定义盆腔是人体腹部的一个区域,位于腰部以下,骨盆的内部。

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器官,如女性的子宫、卵巢、阴道,男性的前列腺、睾丸等。

盆腔也与尿道、直肠以及许多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相连。

盆腔的五行属性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盆腔属于下焦,其五行属性为土。

盆腔的五行属性解析1.土的属性:土属于五行中的中央,代表着稳定和延续。

盆腔是生殖器官所在的地方,与人体的生殖功能息息相关,因此被归为土属性。

2.盆腔土属性的特点:盆腔的土属性使其具有温暖、稳定的特质,能够维持和调节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行。

盆腔功能主治盆腔作为人体重要的生殖器官所在的地方,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1. 生殖功能盆腔是人体生殖器官的集中地,包含了子宫、卵巢、阴道等器官。

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完成女性的生殖功能。

盆腔中的子宫和卵巢负责产生卵子,并参与受精过程。

盆腔中的阴道在性交时起到接纳和排出精液的作用。

2. 分泌功能盆腔中的生殖器官还具有分泌作用。

子宫内膜分泌黏液,为受精卵提供良好的环境。

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月经周期和妊娠过程。

这些分泌物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殖功能至关重要。

3. 储存与排除功能盆腔中的尿道和直肠与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相连,具有储存和排除功能。

盆腔的尿道负责排尿,直肠则负责排便。

这些功能的正常运行对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起到重要作用。

4. 支持和保护功能盆腔中的骨盆骨骼和肌肉对支撑和保护盆腔器官起到重要作用。

骨盆骨骼给予盆腔稳定的结构,并承受身体的重量。

盆腔肌肉则支持和保护盆腔器官,保持它们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5. 调节功能盆腔中的血管和神经对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输起到调节作用。

这些血管和神经保证了盆腔器官的正常运行,维持人体的生育能力。

总结盆腔作为人体生殖器官所在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它的土属性使得盆腔具有温暖、稳定的特质,维持和调节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行。

盆腔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生殖功能、分泌功能、储存与排除功能、支持和保护功能以及调节功能。

骨盆腔名词解释

骨盆腔名词解释

骨盆腔名词解释
骨盆腔,又称盆腔,是人体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位于腰椎骨和髋骨之间,由多个骨骼组成。

它是下腹部和骨盆内脏器官的容纳空间,同时也是支撑和保护骨盆器官的框架。

骨盆腔由四个主要的骨骼组成: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髂骨。

这些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骨盆结构。

骨盆腔的前部被髂骨和髂骨结节、髂突等骨组成,后部由骶骨和尾骨组成。

在女性身体内,骨盆腔还包括两个像壶腹的骨盆骨,即坐骨和耻骨。

骨盆腔内部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器官。

这些器官主要包括:生殖器官(如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尿生殖系统(如膀胱、输尿管和直肠)、消化系统(如直肠)和部分骨髂神经丛等。

这些器官起着关键的生理功能,如生殖、排尿、排便等。

骨盆腔在人体的运动和姿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关节和肌肉的协同作用,支撑和保护下腹部的内脏器官。

此外,骨盆腔还参与了站立、行走、坐姿等活动的平衡和稳定。

总之,骨盆腔是人体解剖学中一个重要的结构,承载着多个重要的内脏器官,并参与了人体运动和姿势的调节。

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功能正常,了解骨盆腔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盆腔

盆腔
腹主动脉丛 ↓(T5水平) 上腹下丛 骶交感干 盆内脏N ↓ ↓ ↓ 左、右腹下N →左、右下腹下丛(盆丛)→盆脏. (S3,在卵巢窝底沿盆侧壁经 闭膜管至股部,在卵巢囊肿或其他肿瘤、炎症时, 可压迫该神经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上腹下丛又名骶前神经,位于第5腰椎前面,左右 髂总动脉之间,入盆腔后参加下腹下丛的组成。 该丛内有内脏感觉纤维,故严重的盆腔脏器疼痛 患者在切除该神经丛后有缓解作用;手术时如受 损伤,也可能引起盆腔脏器的功能障碍。
盆腹膜腔 女性
腹膜的分布:腹前壁的壁腹膜→覆盖膀胱
上面的脏腹膜→子宫体的前面,子宫底,子 宫体的后面→阴道后穹和阴道上部→覆盖 直肠上1/3和两侧→盆腔后壁壁腹膜.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Douglas腔):距肛门5.5cm, 是半卧位和直立位时腹膜腔最低处. 子宫阔韧带: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在子宫体 两侧向盆侧壁移行而成,,内包输卵管和 卵巢等. 直肠子宫襞:类似男性的直肠膀胱襞.其深 层为骶子宫韧带.
严重骨盆骨折时,耻骨支、坐骨支移位,尿生殖 膈可被撕破,同时损伤尿道,前列腺静脉丛破裂, 可立即出现尿外渗及血肿,虽外表不能查见,但 却在前列腺和膀胱周围扩散,将前列腺尖顶起。 血肿逐渐增大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盆筋膜 pelvic fascia
1.盆壁筋膜 与腹内筋膜延续.覆盖盆壁、 盆壁肌的内表面和盆底肌的上表面. 根据其覆盖的部位,可分为: 骶前筋膜 梨状肌筋膜 闭孔筋膜 盆膈上筋膜等. 肛提肌腱弓 为闭孔筋膜的上部,在耻 骨联合后面到坐骨棘之间形成的线状 增厚.是肛提肌的起点和盆膈上、下筋 膜的附着处.
子宫 uterus
形态 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 分底,体,峡,颈4部.子宫峡因妊娠而延长. 子宫角位子宫体和输卵管相接处,输卵 管前、后方分别为子宫圆韧带和卵巢 固有韧带.输卵管接扎术时要加以鉴别. 位置 子宫位盆腔中部.前倾前屈.非妊娠子 宫其底不超出骨盆上口,妊娠时升入腹腔. 子宫颈位置较固定,在坐骨棘平面以上. 邻接 前为膀胱,后邻直肠,下连阴道,两侧 为子宫阔韧带和子宫附件(输卵管和卵巢).

盆腔专业知识话术

盆腔专业知识话术

盆腔专业知识话术
一、盆腔解剖结构
1.1 骨盆结构
盆腔是由腰椎、髋骨和尾骨构成的框架,分为真骨盆和假骨盆,真骨盆包括髂骨、坐骨、耻骨等;假骨盆由两条髂腰肌、直肠后膈、普韦角肌等组成。

1.2 盆底肌肉
盆底肌肉包括骨盆底肌、阴道括约肌、外括约肌等,起着支撑盆腔内脏器官的作用。

正常盆底肌肉的收缩松弛功能对于控制尿失禁等问题至关重要。

二、盆腔疾病
2.1 盆腔炎症
盆腔炎症包括盆腔腹膜炎、附件炎等,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发热、白带异常增多等。

2.2 盆腔肌肉功能失调
盆腔肌肉功能失调是指盆底肌肉功能异常,常见于产后妇女及老年人群,表现为尿失禁、性交疼痛等。

三、盆腔诊断和治疗
3.1 临床检查
盆腔疾病的临床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可帮助医生明确病因。

3.2 治疗方法
盆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而定。

四、盆腔保健
4.1 饮食调理
盆腔保健中的饮食调理包括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

4.2 锻炼方法
盆底肌肉锻炼是盆腔保健的关键,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操、瑜伽等方式进行锻炼。

五、盆腔相关话术
5.1 患者沟通
在与患者沟通中,服务人员应使用专业术语,并简明扼要地解释病情、治疗方
案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信心。

5.2 辅助诊断
服务人员在提供辅助诊断服务时,应耐心解答患者疑问,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
的术语,以促进患者配合。

以上内容为盆腔专业知识话术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医学课件)女性盆腔解剖
直肠
位于阴道后,排泄废物。
盆腔的血管和神经
血管
供应盆腔脏器血液的血管网络。
神经
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的神经纤维。
03
盆腔骨骼与肌肉
骨盆的组成
前方耻骨联合 骨盆骶骨
两侧髋骨
骨盆的肌肉
耻骨直肠肌 髂腰肌
耻骨尾骨肌 臀大肌
骨盆的骨骼结构
脊柱
01
02
骶骨
尾骨 03
04 耻骨
坐骨
05
06
髂骨
04
盆腔淋巴系统
05
盆腔的生理功能
生殖功能
子宫
产生月经、受孕和分娩的器官 。
输卵管
连接卵巢和子宫,输送卵子和 受精卵。
卵巢
产生卵子并分泌性激素。
激素对盆腔脏器的调节作用
1 2
雌激素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如子宫发育 、增加输卵管蠕动等。
孕激素
维持妊娠和防止流产,如促使子宫内膜转化为 分泌期。
3
黄体酮
在月经周期中起到关键作用,如使子宫内膜腺 体生长、子宫充血等。
长期下腹痛、坠胀,影响生活质量,需找出 病因,针对性治疗。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发于30-50岁妇女,治疗需根据症状、年 龄、生育要求等制定个体化方案。
典型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治疗 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盆腔疾病的诊断方法
症状和体征
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下腹痛、白 带异常等盆腔炎症症状,以及肿物 、包块等体征。
物理治疗
如短波、超短波等,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等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药物无法控制的盆腔炎症 、肿瘤等,需手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 性 盆 腔 矢 状 断 层 解 剖
正 常 磁 共 振 矢 状 位 断 层
T2WI成像
T2WI抑脂
子宫占位MRI影像诊断
• • • • 宫颈囊肿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肌瘤
宫颈囊肿
• 宫颈囊肿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是常见的一种妇 科疾病,宫颈囊肿又称纳氏腺囊肿,是宫颈糜烂 在愈合的过程中,使腺体内的分泌物不能外流, 新生鳞状上皮过度增生阻塞宫颈腺管,一般小而 分散,突出在宫颈表面,呈蓝白色而潴留在腺体 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 • 一般无明显症状,而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 带增多,由于病原菌的不同,白带的颜色、量也 有所不同。白带可为粘稠的或脓性的,有时可带 有血丝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触性出血。
盆腔生殖病变MRI检查及诊断
周坤生
优点
• 无放射性损伤 • 无骨性伪影 • 软组织分辨率高于CT 及B超 • 可作多方向切层(横 断、冠状、矢状及斜 切) • 可利用流空效应鉴别 血管及淋巴结 • • • •
缺点
检查时间较长 检查费用略高 空间分辨率略低于CT 缺乏有效肠道对比造 影剂,不利于盆腔内 小病灶与肠袢鉴别 • 对钙化灶的显示欠佳
检查前准备
• 1.认真核对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 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 认。 • 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 备。 • 3.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病人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 4.告诉病人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不得随意运动,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 5.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的病人,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 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病人脱离磁共振检查室。 • 6.急症、危重症病人,必须做磁共振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 • 7.器械准备 • (1)磁共振机。根据检查部位选用相应的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 • (2)准备磁共振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又称子宫
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 • 病理组织学类型可分为内膜样腺癌、浆液性腺癌、 透明细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其中内膜样腺 癌最为常见,而浆液性腺癌和透明细胞癌恶性度高,
转移早,预后差。
子宫内膜的厚度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1增生期子宫内膜约9-10mm。2分 泌期,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3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可以达到8-10mm。 子宫内膜是否增厚,需考虑患者的月经状况,如果绝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mm、 绝经后大于3mm,应视为异常,但有时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T2WI抑脂
T2WI
T1WI
T2WI
T2WI
增 强
• 女性,52岁,不规则阴道流血20余天。
图片
DWI在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中的应用
所有子宫内膜病灶在b=800扩散加权图像上 均表现为高信号,与子宫肌层有显著的对 比,准确率达82.5%,与T2WI和动态增强 扫描判断肌层浸润相近,无明显统计学意 义。
卵巢囊肿MRI主要表现为: 卵巢囊肿在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 为高信号。 滤泡囊肿常多发,也可单发,为边界清晰锐利的 圆形或卵圆形薄壁肿物。 滤泡囊肿内部结构均匀,黄体囊肿的内部结构不 均匀。
T2WI
T1WI
T2WI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 • 卵巢癌是卵巢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为 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而其他类 型卵巢癌均少见。其中浆液性囊腺癌最为 常见,占全部卵巢恶性肿瘤的40%-60%, 双侧者约为5%,其中绝大多数是由浆液性 囊腺瘤恶变而来。 • 病理上,肿瘤为囊实性,切面示瘤内有大 小不等囊性区,内含陈旧性出血,囊壁上 有明显乳头状突起。
检查方法

• •
• • • • •

• • •
平扫 (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 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 手置于身体两旁。 (2)成像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 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中点脐和耻骨联合 之间。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 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 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 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②成像范围:包括女性盆腔范围。 ③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 常规行矢状面T1WI、T2WI,横断面 T1WI为主要检查序列。 双侧附件为检查中心者可按T1WI和T2WI 横断面加T1WI冠状面为主要的检查序列。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 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 ④成像野(FOV):35~40cm。可根据 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 ⑥成像层厚:5~10mm。 ⑦矩阵:128×256或256×512等。
子宫内膜癌示意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按生长方式分型:
局限型 子宫内膜癌 弥漫型 可形成斑块、息肉和结 节,可多发。多位于子 宫底部和宫角附近,后 壁较前壁多见。 肿瘤累及子宫大部或全 部子宫内膜,呈多发息 肉状或绒毛状,充填宫 腔。晚期有出血、坏死、 溃疡形成
FIGO(2009)
Ⅰ期: 肿瘤局限于宫体 Ⅰa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Ⅰb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仅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正常盆腔MRI图像
浆膜下型子宫肌瘤
T1WI
T2WI
T2WI
肌壁间型子宫肌瘤
T2WI
黏膜下肌瘤
多发子宫肌瘤
• 卵巢囊肿 •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 • 囊性畸胎瘤
• MR诊断卵巢肿块主要考量肿块的形态特征和其T1WI、 T2WI的信号特点 • 一般而言,囊性肿块良性多一些,囊实性肿块则恶性程度 高一些,实性肿块则良性、恶性或者交界性肿瘤都有可能
子宫正常的解剖
子宫
卵巢 宫颈
子宫肌瘤
MRI检查是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的最敏感方法, 能检出小至3mm的子宫肌瘤,也易于分辨黏膜下、 肌层浆膜下或宫颈部位的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MRI主要表现为: MRI显示子宫肌瘤相当敏感,黏膜下、子宫壁内 或浆膜下>0.5cm的子宫肌瘤即可显示 在T1WI加权像上浆膜下及阔韧带子宫肌瘤的范 围清晰可辨,因肿瘤低信号或等信号,与盆腔短T1 高信号形成明显对照 在T2WI加权像上显示黏膜下及肌层内平滑肌瘤 最为清晰,因为正常子宫肌层与子宫内膜呈长T2高 信号,而子宫平滑肌瘤呈较低信号 子宫平滑肌瘤常见钙化灶,在T1与T2加权像上 均呈低信号
.
• 2.增强扫描 •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 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 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 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 面及冠状面T1WI。部分病例可 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 • (2)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 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 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 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 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 加延迟扫描。
子宫肌瘤
• 子宫平滑肌瘤又称子宫肌瘤 ,由平滑肌及 纤维间质所组成,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 见的良性肿瘤。 • 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约占绝经期妇女 的70%-80%。肌瘤常为多发,大小不等, 发生部位以子宫体部最多见,可分为黏膜 下、肌层内和浆膜下肌瘤,也可发生在宫 颈部位。
• 病理上,子宫肌瘤表现为一实体性的球形 肿块,主要由旋涡状排列的平滑肌细胞构 成,并有不等量的胶原、细胞外基质和纤 维组织。 • 在临床上,虽然肌层内肌瘤最为常见,然 而产生明显症状者是黏膜下肌瘤。
Ⅱ期 : 肿瘤侵犯宫颈,但未超出子宫 宫颈间质受累 局部和/或区域转移 肿瘤侵犯浆膜和/或附件
子 宫 内 膜 癌 临 床 分 期
Ⅲ期: Ⅲa
Ⅲb 阴道和宫旁受累 Ⅲc 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 巴结 Ⅳ期: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拌或不伴远处转移 Ⅳa 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摘自《体部磁共振诊断学》陈敏、欧阳汉主编
子宫内膜癌MRI主要表现为: 子宫壁上显示信号不均匀的肿块,使正常的子宫 肌层、子宫内膜结构消失 在 T1加权像上肿瘤与正常子宫肌相比呈等号, 有时瘤内可见高信号出血灶 在T2加权像上肿瘤多数呈等信号,与正常子宫 内膜信号相等,诊断只能凭借内膜局部增厚或分叶状 突起。与子宫肌、宫颈、阴道相比瘤体多数呈高信号
卵巢囊肿 ovarian cyst
卵巢囊肿有多种类型,包括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 肿,后者可为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和黄素囊肿等。多数 囊肿为单侧性,部分可为双侧性。囊肿大小不等,多为 单房性、壁薄、无分隔。多囊卵巢为双侧性,呈多房性 表现。 临床上,卵巢囊肿常无症状,功能者可有月经异常, 多囊卵巢表现为多毛和不孕。
盆腔磁共振检查适应症
• 女性内生殖器官的良恶性肿瘤和囊肿性病 变 了解肿瘤性质、部位和侵犯范围。 •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与女性盆腔内其他占位性 病变鉴别。 • 生殖道畸形 了解子宫输卵管大小、形态及 位置,明确畸形的类型。 • 女性生殖系统损伤。
相对禁忌症
• • • • 装有心电起搏器者。 带有金属节育器者。 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 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入物。 • 早期妊娠(3个月内)的妇女应避免磁共振 扫描。
宫颈囊肿
• MRI表现: 宫颈处示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边缘光整,在T2WI抑 脂上呈高信号。T2WI宫颈癌
• 子宫颈癌也称宫颈癌,在我国是女性生殖 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病理上,宫颈癌多为鳞状上皮癌,约占 90%,余为腺癌或腺鳞癌。 • 宫颈癌主要沿淋巴道转移,血行转移少见。
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如下:
• 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癌的15%-20%,其中 约25%为双侧性,肿瘤为多房状,囊内有 乳头状增生。 • 卵巢癌的延伸包括局部侵犯、腹膜腔的直 接种植和淋巴转移,而血行转移较为少见。 • 卵巢癌早期无症状,发现时已多属晚期, 表现腹部迅速生长的肿块,常并有压迫症 状,多有血性腹水,并有消瘦、贫血、乏 力等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