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原理及应用课件(第十章 GPS误差来源及分析)
GPS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

GPS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利用GPS进行定位时,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定位误差。
GPS 系统的主要误差来源可分为三类: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1.与卫星有关的误差(1)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误差是指卫星星历给出的卫星空间位置与卫星实际位置间的偏差,由于卫星空间位置是由地面监控系统根据卫星测轨结果计算求得的,所以又称之为卫星轨道误差。
它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等。
星历误差是GPS 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2)卫星钟差卫星钟差是指GPS卫星上原子钟的钟面时与GPS标准时间的差别。
为了保证时钟的精度,GPS卫星均采用高精度的原子钟,但它们与GPS标准时之间的偏差和漂移和漂移总量仍在1ms~0.1ms以内,由此引起的等效的定位误差将达到300km~30km。
这是系统误差,必须加于修正。
(3)SA误差SA(Selective Availability)政策即可用性选择政策,是美国军方为了限制非特许用户利用GPS进行高精度点定位而采用的降低系统精度的政策。
它包括降低广播星历精度的ε技术和在卫星基本频率上附加一随机抖动的δ技术。
实施SA技术后,SA误差已经成为影响GPS定位误差的最主要因素。
虽然美国在2000年5月1日取消了SA,但是战时或必要时,美国仍可能恢复或采用类似的干扰技术。
(4)相对论效应的影响这是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所处的状态(运动速度和重力位)不同引起的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之间的相对误差。
由于卫星钟和地面钟存在相对运动,相对于地面钟,卫星钟走得慢,这会影响电磁波传播时间的测定。
2.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1)电离层延迟在地球上空距地面50~100 km 之间的电离层中,气体分子受到太阳等天体各种射线辐射产生强烈电离,形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当GPS 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与其他电磁波一样,信号的路径要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测量的距离发生偏差,这种影响称为电离层延迟。
第十讲GPS误差来源及影响12分解

由卫星发射天线相位中心直接到达接收天 线相位中心
▪ 地面反射波 ▪ 星体反射波 间接波 ▪ 介质散射波
多路径误差
▪ GPS信号接收机所观测的GPS信号,是 直接波和间接波合成的合成波
▪ 多路径误差:间接波对直接波的破坏 性干涉而引起的站星距离误差
▪ 多路径误差的大小取决于间接波的强 弱和用户接收天线抗御间接波的能力
地面反射波
为影响多路径误差的主要因素 强弱取决于地面或地物的反射系数
不同地物对2GHz的微波信号的反射系数
水面
稻田
野地
森林山地
反射 损耗 反射 损耗 反射 损耗 反射 损耗 系数 (分贝) 系数 (分贝) 系数 (分贝) 系数 (分贝)
1.0
0
0.8
2
0.6 4
0.3 10
地面反射波(续)
▪ 反射信号经过的多路径长度称为“程差”,值为:
▪ 对于短基线(如小于20km)的效果尤 为明显
对流层
▪ 离地面高度40km以下的大气层,是 一种非电离大气层。温度随高度的上 升而降低
▪ 包括对流层和平流层
对流层(续)
地球大气层结构
对流层折射
▪ GPS信号通过对流层时,传播路径发生弯 曲,从而使测量距离产生偏差。
▪ 与信号的高度角有关,当在天顶方向(高 度角为90°),影响达2.3m;当在地面方 向(高度角为10° ),影响可达20m
▪ 电离层折射误差: GPS信号的传播时间乘以真空中光速得到的
距离与站星间的几何距离的偏差。
S = Ct + dion
站星之间的 信号传 真实距离 播时间
电离层改正项
dion
40.28 f2
S ' Neds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解析

原始模型:
其中: W ( , hs ) 1 0.0026cos 2 0.00028 hs B与hs 有关,可查表获得;
R与E和hs 有关,可查表获得。
s 0.002277 1255 a [ Ps ( 0.05)es 2 ] sin E ' Ts tg E
拟合后的公式:
7.2.1、电离层折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1、电离层及其Biblioteka 响所谓电离层,地球上空距地面高度在50—1000km之间 的大气层。 用信号的传播时间乘上真空中光速而得到的距离 就会不等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几何距离,这种偏 差叫电离层折射误差。
2、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 利用双频观测 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 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
§7.2.2
对流层的折射
1、对流层是高度为40km以下的大气底层,其大气 密度比电离层更大,大气密度更为复杂。 2、对流层折射的改正模型 ►霍普菲尔德(Hopfild)公式 ►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公式 ►勃兰克(Black)公式
霍普菲尔德(Hopfild)公式
Kd Kw sin(E 2 6.25)1 2 sin(E 2 2.25)1 2 P K d 155.2 107 s (hd hs ) Ts K w 155.2 107 4810 es (hw hs ) 2 Ts
广播、航和实时定位无任何意义。
二、星历误差对定位的影响
• 对单点定位的影响 • 对相对定位的影响
三、解决星历误差的方法
•
•
建立我国的卫星跟踪网独立定轨 同步观测值求差
•
轨道松弛法:半短弧法、短弧法
7.3.2 卫星钟的钟误差 • 卫星钟的钟差包括由钟差、频偏、频漂等产生的 误差,也包含钟的随机误差。在GPS测量中,码相 位观测和载波相位观测,均要求卫星钟和接收机 钟保持严格同步。 7.3.3 相对论效应 狭义相对论 原理:时间膨胀。钟的频率与其运动速度有 关。
11、G P S 测量的误差来源 GPS课件

2万公里高度
1、电离层延迟
概念:
在电离层中,气体分子受到太阳等 天体各种射线辐射产生强烈电离,形成 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当GPS 信 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发生弯曲, 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测量的 距离发生偏差。
电离层延迟
50-1000km 电离层
1、电离层延迟
基本知识:
根据物理学知识,电离层中(载波)相折射率的近似公式为:
光速c=299792458m/s,在狭义相对论效应作用下,卫星 上钟的频率将变慢。
fs 0 .8 3 5 1 0 1 0f
2.3 相对论效应
2.相对论效应—广义相对论 原理:钟的频率与其所处的重力位有关
对GPS卫星钟的影响: 结论:在广义相对论效应作用下,卫星上钟的频率将变快
f25 .2 8 4 1 0 1 0f
1 0 . 2 3 M H z ( 1 4 . 4 4 9 1 0 1 0 ) 1 0 . 2 2 9 9 9 9 9 9 5 4 5 M H z 注意:上述计算是在卫星轨道为圆形、运动为匀速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
这种改正的方法仍有残差,对GPS时的影响最大可达70ns,对卫星钟速影 响可达0.01ns/s,这一项在高精度定位中是应考虑的。 (2)在时刻t时,在卫星钟读数上加上改正数,
特点
③星历误差对相对定位的影响
在 GPS 相 对 定 位 中 , 卫 星 星 历 误 差对两个相邻测站的影响具有极强的 相关性,采用相位观测量求差的方法 可以削弱或消除星历误差的影响,因 此,星历误差对相对定位的影响远小 于对单点定位的影响。
2.1 卫星星历误差
通常采用如下公式进行估计星历误差对相对定位的影响
① 该误差主要取决于跟踪网的规模、跟踪站的分布、跟踪的方法、以及轨道计算 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与软件等因素。
GPS原理、差分GPS PPT讲解

L2载波 1227.60MHz
C/A=293
m
C/A码 P-码
1.023 MHz 10 . 23MHz
p=29.3 m
重点难点:快速准确求解整周模糊度
设法解算出初始整周未知数
T0
整周模糊度N0
整周模糊度N0 不足一周部分 整周变化数 不足一周部分
Ti
测相伪距观测方程:
ij (t ) Ri j (t ) c [ ti (t ) t j (t )] Ni j (t0 ) ij,I (t ) ij,T (t)
关于GPS的讨论
GPS系统组成
GPS卫星星座
GPS卫星信号
数据码(导航电文)——卫星星历、卫星时钟改正参数、卫星历书、电离层 延迟改正参数、卫星的工作状态信息等。
GPS定位原理
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3颗(或以上) 的GPS卫星信号,利用 码相关技术测量出接收机至这些卫星的距离(伪距),并从星历中计算出该 时刻GPS卫星的三维坐标,根据距离交会原理解算出接收机的三维坐标。但 是,由于卫星和接收机有时钟误差,因此GPS 卫星定位应至少对4 颗卫星进 行观测来进行定位计算。如图所示可确定四个观测方程。
X X * X 0 Y Y * Y0 Z Z * Z 0
2.伪距差分
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差分。它是在基准站上,观 测所有卫星,根据基准站的精确坐标和各卫星的坐标, 求出每颗卫星每一时刻到基准站的真实距离。再与测得 的伪距比较,得出伪距改正数,将其传输至流动站接收 机来改正测量的伪距,提高定位精度。
f j f j j j j 或 i (t ) Ri (t ) f [ ti (t ) t (t )] N i (t0 ) [ i ,I (t ) i ,T (t )] c c 如果有周跳发生,就必须对锁定后的卫星,重新计数。 对于GPS载波来说,一个整周误差将会引起19~24cm的距离误差。
《GPS卫星定位原理》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GPS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例如更多的卫星部署和增强的定 位精度。
六、总结
1
GPS发展前景
分析GPS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领域。
2
未来应用前景
展示GPS在未来可能应用的新领域,如自动驾驶和物联网。
3
GPS的优缺点
总结GPS技术的优点和限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适用性。
介绍GPS接收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如天线、前置放大器和数字处 理器。
GPS接收机原理
解释GPS接收机如何接收和解码 GPS信号以获取定位信息。
GPS接收机误差
讨论GPS接收机常见的误差源, 如大气延迟和多径效应。
四、GPS定位原理
1
GPS定位方法
详细介绍GPS定位的原理和常用的定位算法,如三角测量和差分定位。
2
GPS定位误差
列举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如卫星几何、钟差和接收机误差。
3
GPS定位精度提高方法
提供改善GPS定位精度的方法,如增加卫星数量和使用差分GPS技术。
五、GPS应用
军事领域应用
说明GPS在军事上的多种应用, 如导航、目标定位和军事行动协 调。
民用领域应用
介绍GPS在民用领域中的广泛应 用,如车载导航、运动追踪和位 置服务。
解释GPS系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卫星、地面 控制和用户设备的组成部分。
二、GPS信号
1 GPS信号结构
详细说明GPS信号的多频带结构和每个频段的作用。
2 GPS信号属性
列举GPS信号的属性,例如码类型、数据速率和功率。
3 GPS信号发射
概述GPS卫星如何发射信号并覆盖整个地球。
三、GPS接收机
GPS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18
最近,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GPS接收器出 现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完 善,几乎每月都有新的功能出现,但价格在下跌, 尺寸也越来越小了。
消费类GPS手持机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它们基本上都有12个并行通道和数据功能。有些甚 至能与便携电脑相连,可以上传/下载GPS信息,并 且使用精确到街道级的地图软件,可以在PC的屏幕 上实时跟踪你的位置或自动导航。
29
6.信号干扰
要给予你一个很好的定位,GPS接收器需要至少 3~5颗卫星是可见的。如果你在峡谷中或者两边高 楼林立的街道上,或者在茂密的丛林里,你可能不 能与足够的卫星联系,从而无法定位或者只能得到 二维坐标。同样,如果你在一个建筑里面,你可能 无法更新你的位置,一些GPS接收器有单独的天线可 以贴在挡风玻璃上,或者一个外置天线可以放在车 顶上,这有助于你的接收器得到更多的卫星信号。
Colorado springs
5 5
Hawaii
Ascencion
Diego Garcia
kwajalein
9
3.GPS信号接收机 GPS 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
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 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 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 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 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 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在商业领域,消费类GPS主要用在勘测制图, 航空、航海导航,车辆追踪系统,移动计算机 和蜂窝电话平台等方面。
17
勘测制图由一系列的定位系统组成,一般都要求 特殊的GPS设备。
在勘测方面的应用 有:结构和工程勘测、道路测 量和地质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以后再估算, 也可以在 野外实时使用。制图过程中使用大量的 GIS数据库的数据,还有纸质地图的数据。 许多 商业和政府机构使用GPS设备来跟踪他们的车辆 位置,这一般需要借助无线通信技术。一 些GPS 接收器集成了收音机、无线电话和移动数据终端
GPS系统的误差来源分析

GPS系统的误差来源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GPS系统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
在分别探讨了卫星时钟误差、星历误差、大气延迟误差、多路径效应以及接收机硬件误差对GPS系统精度的影响。
卫星时钟误差是由于卫星钟的不准确性导致的误差,星历误差则是由于卫星轨道预报的不准确性引起的误差。
大气延迟误差是由于信号穿过大气层时的折射和延迟引起的,而多路径效应则是由于信号被地面或建筑物反射导致的误差。
接收机硬件误差是由于接收机的设计和制造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
通过对这些误差来源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GPS系统的精度问题,并为提高定位精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GPS系统、误差来源、卫星时钟、星历、大气延迟、多路径效应、接收机硬件、分析、结论。
1. 引言1.1 GPS系统的误差来源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利用地球上的一系列卫星来确定任意位置的技术。
在实际使用中,GPS系统存在着一些误差,这些误差会影响到GPS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GPS系统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GPS系统的误差来源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卫星时钟误差、星历误差、大气延迟误差、多路径效应和接收机硬件误差。
这些误差来源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GPS系统的定位准确性,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以上几个误差来源,并探讨它们对GPS定位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误差来源,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GPS系统的定位准确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精准的定位服务。
2. 正文2.1 卫星时钟误差卫星时钟误差是GPS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误差来源。
GPS卫星通过其精确的原子钟来发送定时信号,接收器通过接收这些信号来计算距离。
即使是最精密的原子钟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1. 钟漂移:即时钟的固有不稳定性,导致钟频率随时间变化。
这种误差一般通过卫星上载数据进行修正。
3. 钟串扰:不同卫星之间的时钟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导致误差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码相位与载波相位的分辨误差
信号 P码 C/A码 载波L1 载波L2
波长 29.3m 293m 19.05cm 24.45cm
观测误差 0.3m 2.9m 2.0mm 2.5mm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2)接收机钟差 GPS接收机一般设有高精度的石英钟,日频率稳 定度约为10-11。如果接收机钟与卫星钟之间的 同步差为1µs,则引起的等效距离误差为300m。 处理接收机钟差的方法: •作为未知数,在数据处理中求解。 •利用观测值求差方法,减弱接收机钟差影响。 •定位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外接频标,如铷、 铯原子钟,提高接收机时间标准精度。
基线长度 1.0km 10.km 100.0km 1000.0km 基线相对误差 10×10-6 1×10-6 0.1×10-6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0.01×10-6
容许轨道误差 250.0m 25.0m 2.5m 0.25m
在GPS定位中,根据不同要求,处理轨道误差的方 法原则上有三种; •忽略轨道误差:广泛用于实时单点定位。 •采用轨道改进法处理观测数据:卫星轨道的偏差 主要由各种摄动力综合作用而产生,摄动力对卫 星6个轨道参数的影响不相同,而且在对卫星轨 道摄动进行修正时,所采用的各摄动力模型精度 也不一样。因此在用轨道改进法进行数据处理时, 根据引入轨道偏差改正数的不同,分为短弧法和 半短弧法。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6 0.9 5.4 5.0-10.0 2.0 1.2 0.5 5.5-10.3 7.5 0.5 7.5 10.8-13.6
信号传播
接收机
总计
根据误差的性质可分为: (1)系统误差:主要包括卫星的轨道误差、卫星钟差、 接收机钟差、以及大气折射的误差等。为了减弱和修 正系统误差对观测量的影响,一般根据系统误差产生 的原因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 • •引入相应的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中联同其它未知参数 一并求解。 •建立系统误差模型,对观测量加以修正。 •将不同观测站,对相同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以减弱 和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 •简单地忽略某些系统误差的影响。 (2)偶然误差:包括多路径效应误差和观测误差等。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2)对流层的影响 如第四章所述,对流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可分 为干分量和湿分量两部分。干分量主要与大气 温度和压力有关,而湿分量主要与信号传播路 径上的大气湿度和高度有关。目前湿分量的影 响尚无法准确确定。对流层影响的处理方法: •定位精度要求不高时,忽略不计。 •采用对流层模型加以改正。 •引入描述对流层的附加待估参数,在数据处理中 求解。 •观测量求差。
∆X 0 ∆Y = − sin ∆α ∆Z 0 sin ∆α 0 0 0 X j 0 Y j 0 Z j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2)相对论效应 根据狭义相对论,地面上一个频率为f0的时钟,安装在运 行速度为Vs(已知)的卫星上后,钟频将发生变化, 改变量为: am Vs2 Vs2 = gam ( ) ∆f1 = − 2 f 0 Rs 2c 上式中,am为地球平均半径,Rs为卫星轨道平均半径。在 狭义相对论的影响下,时钟变慢。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2.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1)卫星钟差
GPS观测量均以精密测时为依据。GPS定位中,无论码相 位观测还是载波相位观测,都要求卫星钟与接收机钟 保持严格同步。实际上,尽管卫星上设有高精度的原 子钟,仍不可避免地存在钟差和漂移,偏差总量约在1 ms内,引起的等效距离误差可达300km。 卫星钟的偏差一般可通过对卫星运行状态的连续监测精 确地确定,并用二阶多项式表示:δtj=a0+a1(t-t0e)+a2(tt0e)2。式中的参数由主控站测定,通过卫星的导航电文 提供给用户。 经钟差模型改正后,各卫星钟之间的同步差保持在20ns以 内,引起的等效距离偏差不超过6m。卫星钟经过改正 的残差,在相对定位中,可通过观测量求差(差分) 方法消除。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5. 其它误差来源 (1)地球自转影响:当卫星信号传播到观测站 时,与地球相固联的协议地球坐标系相对卫星 的瞬时位置已产生旋转(绕Z轴)。若取ω为地 球的自转速度,则旋转的角度为∆α=ω∆τij。 ∆τij为卫星信号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延迟。由 此引起卫星在上述坐标系中坐标的变化为:
δt j = −4.443 × 10−10 es as sin Es
ɺ δt j = −4.443 × 10−10 es as cos Es dEs dt
其中,es为轨道偏心率,as为卫星轨道长半径,Es为偏近 点角。考虑偏近角随时间的变化,可得
dEs n = dt 1 − es cos Es ɺ δt j = −4.443 × 10−10 es as cos Es n 1 − es cos Es
因GPS卫星钟的标准频率为10.23MHz,可得 ∆f=0.00455Hz。 说明GPS卫星钟比其安设在地面上走的快,每秒约差 0.45ms。一般将卫星钟的标准频率减小约4.5 ×10-3Hz。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由于地球运动、卫星轨道高度和地球重力场的变化,上 述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并非常数,经过改正后的残差对 卫星钟差、种速的影响约为: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 5.5观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1.误差的分类 GPS定位中,影响观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分为 三类: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为了便于理解,通常均把各种误差的影响投影到站 星距离上,以相应的距离误差表示,称为等效距 离误差。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数字分析表明,上述残差对GPS的影响最大可达70ns,对 卫星钟速的影响可达0.01ns/s,显然此影响对精密定位 不能忽略。 在GPS定位中,除了上述各种误差外,卫星钟和接收机钟 震荡器的随机误差、大气折射模型和卫星轨道摄动模 型误差、地球潮汐以及信号传播的相对论效应等都会 对观测量产生影响。 为提高长距离相对定位的精度,满足地球动力学研究要 求,研究这些误差来源,并确定它们的影响规律和改 正方法,有重要意义。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3.卫星信号传播误差 (1)电离层折射影响:主要取决于信号频率和传播路径 上的电子总量。通常采取的措施: •利用双频观测:电离层影响是信号频率的函数,利用不 同频率电磁波信号进行观测,可确定其影响大小,并 对观测量加以修正。其有效性不低于95%. •利用电离层模型加以修正:对单频接收机,一般采用由 导航电文提供的或其它适宜电离层模型对观测量进行 改正。目前模型改正的有效性约为75%,至今仍在完 善中。 •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当观测站间的距离较近(小于 20km)时,卫星信号到达不同观测站的路径相近,通 过同步求差,残差不超过10-6。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卫星轨道偏差对绝对定位的影响可达几十米到一百米。 而在相对定位中,由于相邻测站星历误差具有很强的相关 性,因此对相对定位的影响远远低于对绝对定位的影响, 不过,随着基线距离的增加,卫星轨道偏差引起的基线 误差将不断加大。GPS卫星到地面观测站的最大距离约 为25000km,如果基线测量的允许误差为1cm,则当基 线长度不同时,允许的轨道误差大致如下表所示。从表 中可见,在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卫星轨 道误差将成为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根据广义相对论,处于不同等位面的震荡器,其频率f0将 由于引力位不同而产生变化,称引力频移。大小按下 式估算: ∆W am ∆f 2 = 2 f 0 ∆W = gam (1 − ) c Rs 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综合影响下,卫星频率的变化为:
gam 3am ∆f = ∆f1 + ∆f 2 = 2 (1 − ) f0 c 2 Rs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4.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主要包括观测误差、接收机钟差、天线相位中心 误差和载波相位观测的整周不确定性影响。 (1)观测误差:除分辨误差外,还包括接收天 线相对测站点的安置误差。分辨误差一般认为 约为信号波长的1%。安置误差主要有天线的置 平与对中误差和量取天线相位中心高度(天线 高)误差。例如当天线高1.6m ,置平误差0.10, 则对中误差为2.8mm。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短弧法:引入全部6个轨道偏差改正,作为待估参 数,在数据处理中与其它待估参数一并求解。 可明显减弱轨道偏差影响,但计算工作量大。 半短弧法:根据摄动力对轨道参数的不同影响, 只对其中影响较大的参数,引入相应的改正数 作为待估参数。据分析,目前该法修正的轨道 偏差不超过10m,而计算量明显减小。 • 同步观测值求差:由于同一卫星的位置误差对 不同观测站同步观测量的影响具有系统性。利 用两个或多个观测站上对同一卫星的同步观测 值求差,可减弱轨道误差影响。当基线较短时, 有效性尤其明显,而对精密相对定位,也有极 其重要意义。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2)卫星轨道偏差(星历误差): 由于卫星在运动中受多种摄动力的复杂影响,而 通过地面监测站又难以可靠地测定这些作用力 并掌握其作用规律,因此,卫星轨道误差的估 计和处理一般较困难。目前,通过导航电文所 得的卫星轨道信息,相应的位置误差约20-40m。 随着摄动力模型和定轨技术的不断完善,卫星 的位置精度将可提高到5-10m。卫星的轨道误 差是当前GPS定位的重要误差来源之一。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3)多路径效应:也称多路径误差,即接收机 天线除直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外,还可能收 到经天线周围地物一次或多次反射的卫星信号。 两种信号迭加,将引起测量参考点位置变化, 使观测量产生误差。在一般反射环境下,对测 码伪距的影响达米级,对测相伪距影响达厘米 级。在高反射环境中,影响显著增大,且常常 导致卫星失锁和产生周跳。措施: •安置接收机天线的环境应避开较强发射面,如 水面、平坦光滑的地面和建筑表面。 •选择造型适宜且屏蔽良好的天线如扼流圈天线。 •适当延长观测时间,削弱周期性影响。 •改善接收机的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