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二诊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物理试题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物理试题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2道小题。
1.为了验证矩形线框自由下落过程上、下边经过光电门时机械能是否守恒,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矩形线框用直径为d 的圆形材料做成,用刻度尺测出矩形线框上下边之间的距离L.某次实验中矩形线框下边和上边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和△t 2。
(1)通过实验可测出上、下边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 1和v 2,分别为v 1=______,v 2=______.(2)如果满足关系式______(,则自由下落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守恒。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和电阻丝的电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电阻箱R 0、粗细均匀的电阻丝、与电阻丝接触良好的滑动触头P 、开关、灵敏电流计(灵敏电流计的零刻度在表盘正中央)、待测电压表、导线。
他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1)按原理图1将如图2所示的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请你帮他完成实物连线_______; (2)先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将滑动触头P 移至电阻丝的正中间位置;(3)闭合开关K ,将电阻箱的阻值逐渐减小,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 0时,灵敏电流计示数为0,可知电压表内阻R V =_________;(4)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0,将cd 导线断开,然后将滑动触头P 移至最左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I ,则电阻丝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测得的电阻值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9道小题。
3.如图所示,两长直导线P 和Q 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 ,则P 中的电流在a 点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A. B 4.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嵌入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一质量为0.02kg 的金属环在该平面内以大小v 0=2m/s 、方向与电流方向成60°角的初速度滑出.则( )A. 金属环最终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某处B. 金属环最终沿垂直导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 金属环受安培力方向始终和运动方向相反D. 金属环中产生的电能最多为0.03J5.一列波沿x 轴传播,t =2s 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图2是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的传播速度为lm/sB. 波如果向右传播,则图2是x =0、4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C. 波如果向左传播,则图2是x =0、4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D. 波如果向左传播,则x =2m 处质点经过1s 到达x =2m 处E. 无论波向左传播还是向右传播,x =2m 处在2s 内路程都为2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会增大B. 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会增大C.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D. 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会辐射光子7.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重为G 的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 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 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C. 水平拉力F 逐渐减小D. 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8.如图甲所示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产生的交变电压图象.将该电压加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M 、N 两端.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电阻R 的阻值为2Ω,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01s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100πrad/sC. 流过灯泡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25次D. 电流表的示数为2A9.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 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 物体c 的速度越来越大C. 物体a 的加速度为0.4m/s 2D. 在0〜5s 内.a 、b 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10.如图所示的xOy 坐标系中,x 轴上固定一个点电荷Q ,y 轴上固定一根光滑绝缘细杆(细杆的下端刚好在坐标原点O 处),将一个套在杆上重力不计的带电圆环(视为质点)从杆上P 处由静止释放,圆环从O 处离开细杆后恰好绕点电荷Q 做圆周运动。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二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一、选择题:1.下列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的是A. Th→Pa+ eB. He+Be→C+nC. U+n→Xe+Sr+10nD. H+H→He+n【答案】B【解析】【分析】衰变生成物为α或β粒子,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由人为行为发生的和反应方程,不是自发的衰变、裂变和聚变等.【详解】A、Th234变成Pa234,同时有一个电子产生,属于β衰变;故A错误.B、用α粒子轰击Be,产生了碳原子,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故B正确.C、该反应方程为重核的裂变;故C错误.D、氘与氚生成氦核,属于聚变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睛】只要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判断出生成物的成分即可解决此类题目.2.2018年12月8日凌晨,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距离月球表面H高处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测得运动周期为T。
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的是A. 月球的平均密度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 探测器的动能D. 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分析】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可求出月球的质量,由密度公式即可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详解】A、设月球质量为M,探测器质量为m,由,得月球质量,,所以A正确.B、由得,,所以B正确.C、因不知探测器质量,故无法求出探测器动能,所以C错误.D、由,得,所以D正确.本题选不能求出的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会根据该规律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3.如图甲所示为理想变压器,现将原线圈a接在电压u随时间t按如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源上,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图中所示位置。
电压表V1、V2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一小段距离,与先前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R1消耗功率减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C. 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D. 灯泡L变亮【答案】A【解析】【分析】闭合电路动态分析中,电源部分是由变压器提供,其它仍用闭合电路殴姆定律.当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导致总电阻发生变化,而电压不变,则可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压如何变化.【详解】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一小段距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副线圈中电流减小,灯泡L变暗,原线圈中电流减小,电阻R1分压减小,消耗电功率减小,原线圈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副线圈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理想变压器是理想化模型,一是不计线圈内阻;二是没有出现漏磁现象.同时运用闭合电路殴姆定律来分析随着电阻变化时电流、电压如何变化.分析的思路先干路后支路,以不变应万变.4.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六边形 ABCDEF 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也为L 的相同绝缘细棒。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理综)

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高三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理科综合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I卷种第II卷,第I卷1一5页,第II卷6—12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 本试卷满分300分,150分钟完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12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Fe 56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B. 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乳酸中毒C. 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各种糖蛋白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D. B淋巴细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后,代谢活动改变并增殖分化2. 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3. 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B. 乙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的CO2量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收或放出CO2量变化C. 如果丙图表示某生物的次级卵母细胞,那么,在通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最多数目为4个D.丁图中①④中的碱基不完全相同,③约有20种4. 利用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观点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甘蔗的两圈“花环型”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和功能均不同,代谢也无联系B. 将C4植物叶绿体移人C3植物体内使光合效率提高,属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C. 重组质粒中的标记基因,可以用于检测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 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抗冻性状可能遵循质遗传规律,也可能遵循核遗传规律5.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 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 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D.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 ~ 4%6. 生活中的一些问戚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肥皂B. 苯酚虽然有毒,但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药皂却掺入了一定量的苯酚C. 2,4,6-三硝基甲苯又叫TNT,是一种烈性炸药,可用于开矿D. 氟利昂化学性质稳定,排放到大气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7.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事实叙述正确的是A.蒸干AlCl3溶液可得纯净的AlCl3晶体B. 用铜和浓度较大的硝酸反应,通过排水法可以收集到NO气体C. 歆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K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D. 为了除去NH4Cl溶液中混人的少暈FeCl3,可以加入足量的NaOH后,再过滤8.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足量的Fe在lmoi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在标准状况下,11.2L NO与11. 2L O2混合后其原子总数为2N aC. 在O0C 101.1kpa条件下,22.4L的乙焼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6N aD. 铜、锌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当转移电子数为N a时,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0.5N a9.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物理试题

试卷第1页,总1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物理试题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王小明同学对身边的物理现象,他的正确解释是A .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 .矿泉水瓶里的冰块逐渐变为水,是因为冰块放热的原因C .夏天用扇子扇一扇,感觉凉快是因为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了D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答案】A 【解析】【详解】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 正确;冰块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是冰块吸热的缘故,故B 错误;扇一扇感觉凉快是扇的过程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由于蒸发吸热,所以降低人体的温度,故C 错误;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 错误。
2.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 .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B .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D .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答案】D 【解析】【详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所以,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不变,故A 错误;试卷第2页,总1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 错误;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力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力,但由于受力面积,即图钉帽和图钉尖面积不同,所以产生的压强不同,故C 错误;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故D 正确。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附解析)

高中2019届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的是A. Th→Pa+ eB. He+Be→C+nC. U+n→Xe+Sr+10nD. H+H→He+n【答案】B【解析】【分析】衰变生成物为α或β粒子,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由人为行为发生的和反应方程,不是自发的衰变、裂变和聚变等.【详解】A、Th234变成Pa234,同时有一个电子产生,属于β衰变;故A错误.B、用α粒子轰击Be,产生了碳原子,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故B正确.C、该反应方程为重核的裂变;故C错误.D、氘与氚生成氦核,属于聚变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睛】只要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判断出生成物的成分即可解决此类题目.2.2018年12月8日凌晨,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距离月球表面H高处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测得运动周期为T。
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的是A. 月球的平均密度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 探测器的动能D. 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分析】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可求出月球的质量,由密度公式即可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详解】A、设月球质量为M,探测器质量为m,由,得月球质量,,所以A正确.B、由得,,所以B正确.C、因不知探测器质量,故无法求出探测器动能,所以C错误.D、由,得,所以D正确.本题选不能求出的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会根据该规律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3.如图甲所示为理想变压器,现将原线圈a接在电压u随时间t按如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源上,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图中所示位置。
电压表V1、V2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一小段距离,与先前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R1消耗功率减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C. 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D. 灯泡L变亮【答案】A【解析】【分析】闭合电路动态分析中,电源部分是由变压器提供,其它仍用闭合电路殴姆定律.当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导致总电阻发生变化,而电压不变,则可判断出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压如何变化.【详解】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一小段距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副线圈中电流减小,灯泡L变暗,原线圈中电流减小,电阻R1分压减小,消耗电功率减小,原线圈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副线圈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理想变压器是理想化模型,一是不计线圈内阻;二是没有出现漏磁现象.同时运用闭合电路殴姆定律来分析随着电阻变化时电流、电压如何变化.分析的思路先干路后支路,以不变应万变.4.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六边形 ABCDEF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也为L的相同绝缘细棒。
2019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2019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理科综合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在细胞核内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B.都在粗面内质网上大量合成蛋白质C.都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D.在X射线照射时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2.T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将其DNA注入到细菌内,随后在细菌内发现了能与噬菌体DNA互补配对的RNA,上述现象能够说明A.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B.R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DNA是合成RNA的模板D.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3.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B.甲池塘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鲫鱼丰富度较高C.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丰富度均会达到相同水平D.森林的物种数目多于河流,则森林群落的丰富度高于河流4.研究发现,不论癌细胞还是正常细胞,葡萄糖都必须依靠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GLUT)进行转运。
葡萄糖进入正常细胞后,可通过有氧代谢途径分解;而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主要以无氧代谢途径分解。
利用GLUT抑制剂阻断葡萄糖转运,让癌细胞缺乏葡萄糖,以致饿死。
据上述材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多B.高浓度GLUT抑制剂能杀死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很小C.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有协助扩散、主动运输D.癌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应该比正常细胞多5.生命系统通过某种方式阻止某个反应或过程,以达到自我干预和自我保护的现象称为阻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反馈调节对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的倾向有阻遏作用B.植物体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阻遏作用C.环境中有限的食物和空间对种群的增长有阻遏作用D.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增加对ATP的合成有阻遏作用6.某农科所用含K+和Mg2+的培养液培养番茄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均为500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个劲度系数均为k 的轻弹簧顶端固定并与电路相连,下端用轻导线与长度为L 的导体棒相连,导体棒水平放置且垂直于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断开开关,导体棒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x 1;接通电源后,导体棒水平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x 2,电流表示数为I 。
忽略电流产生的磁场作用。
则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A.21()1k x x L B.21()1k x x L C.122()1k x x L D.212()1k x x L 2.空间存在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纸面内有一菱形ABCD 。
将一个电子由C 点移动到D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1eV 。
A 点的电势为3V,则B 点的电势为( )A.2VB.3VC.4VD.6V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A 、B 、C 三点,三点连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AB 边竖直,BC 边水平,D 点为BC 边中点。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A 点水平抛出,轨迹经过D 点,与AC 交于E 点。
若物体从A 运动到E 的时间为t l ,从E 运动到D 的时间为t 2,则t l : t 2为( )A.1 : 1B.1 : 2C.2 : 3D.1 : 34.下列有关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a 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玻尔理论能成功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5.一滑块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在2s末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滑块在4s末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C.滑块在2~4s内的位移等于4--6s内的位移D.滑块在0~2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4s内的平均速度6.如图所示,A、B两带正电粒子质量相等,电荷量之比为1:4。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大气中存在可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50km以下的大气看做是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离地面50km以上的大气则可看做是带电粒子密度非常高的良导体,地球本身带负电,其周围空间存在电场。
离地面h=50 km处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约为U=3.0×105 V。
由于电场的作用,地球处于放电状态。
但大气中频繁发生雷暴又对地球充电,从而保证了地球周围电场恒定不变(可视为匀强电场),统计表明,雷暴每秒带给地球的平均电荷量约为q=1800C,已知地球半径r=6400 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地面越近电势越高B.大气层的电场强度约为6×103 V/mC.地球漏电功率约为6×107 W D.大气电阻率ρ约为2×1012 Ω·m第(2)题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K极金属的逸出功为,图乙为氢原子能级图,巴耳末系的四种可见光,是分别从、4、5、6能级跃迁到能级产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置于C端时,电流表示数一定为0B.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由于能级降低,电子的动能减小C.上述的四种可见光中有两种能让图甲中的K极发生光电效应D.处在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动能为的自由电子的能量而向高能级跃迁第(3)题“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率为v,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 )A.r、v都将略为减小B.r、v都将保持不变C.r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D.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第(4)题近日,小米发布了“小感量+磁吸”无线充电预研技术——磁吸式无线充电,通过磁铁的吸附力,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大大降低能量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
14.下列反应方程中,属于β衰变的是( )
A.234
234090911Th Pa e -→+
B.238
234492902U Th He →+
C.14
41717281N He O H +→+
D.23411
120H H He n +→+ 15.如图所示,两物块A 、B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轻绳相连,A 在水平外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同时B 匀速上升,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A 的速度逐渐增大
B.绳对A 的拉力逐渐减小
C.地面对A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A 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16.如图所示,从竖直面上大圆的最高点A ,引出两条不同的光滑轨道AB 和AC ,端点都在大圆上,相同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 点分别沿两条轨道滑到底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都相等
B.物体重力的冲冲量都相同
C.物体沿AB运动所用的时间小于沿AC运动所用的时间
D.物体动量的变化率都相同
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图接有频率为f、电压为U的交流电,副线圈接有光敏电R(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用电器2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阻
1
A.P位置不动,当光照增强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B.当f减小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C.光照强度不变,当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增大
D.P位置不动,光照强度不变,当U增大时,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增大
18.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后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8年引力波的直接探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家们其实是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如图所示为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0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总质量M,双星间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