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原油进口数据和对外依存度

合集下载

我国201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六成

我国201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六成

我国201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六成2015.3按照海关总署公布,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此推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较2013年的57%上升2.6个百分点。

据国土资源部初步统计,2014年全国石油产量2.1亿吨,净增长138万吨,同比增长0.7%,连续五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1329亿立方米,净增长1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

全国油气当量3.3亿吨,净增长1193万吨,同比增长3.7%。

据国土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而言,2014年全国油气生产呈现主力油田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三大气区均保持快速增长,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度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获得重大突破等几个特点。

此外,昨日海关总署公布,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此推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较2013年的57%上升2.6个百分点。

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卓创资讯分析师高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五年虽然国内原油产量从数据上来看是在增长,但增幅很小,一直维持在2亿~2.1亿吨之间。

依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中国石油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但最高年份也不过年产石油2.1亿吨,每年增幅有限。

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我国主力油田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大庆、胜利、渤海、长庆、延长、新疆、辽河七大油田产量均超过1000万吨。

大庆油田石油产量连续12年保持4000万吨以上,胜利油田连续14年保持2700万吨以上,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快速攀上5568万吨的新高峰。

不过,2015年大庆油田将减产,这对2015年国内原油产量将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015年大庆要减产,国内原油生产总量可能会出现下滑。

大庆油田,2015年计划减产150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调减至3200万吨,年均减幅逾130万吨。

”高健表示。

昨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

近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

近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


2006-2010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
2006-2010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表
时间 2006年 进出口总额度 108813.60亿 元 GDP 209409亿元 对外贸易依存度 51.96%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39134.19亿 元 166420.80亿 元
141284.86亿 元 190280.42亿 元


07-09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主要原因:①以美国 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渐渐露出经济发展疲乏状态,次贷 危机的出现以及蔓延使得中国对外出口的贸易伙伴国经 济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经济支付能力下降,进口额大量 减少等等一系列问题;②中国为规避次贷危机将中国经 济发展的增长点多方发散,并以扩大内需为经济发展点 ,并相应的采取经济紧缩政策;汶川大地震以及中国举 办奥运会等需要大量资金使得中国财政出现紧缩。 09-10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上升:①中国保增长扩内需 调结构贯穿全年,国家方针的正确引导,资金的有效回 笼,国家资金富余,对外投资能力增强;②外资企业在 国家政策的带动下经济状况明显改善,进出口额度呈上 升趋势。
42.13%
对外依存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浅析2006-2010年度中国对外贸易依存 度

自2004年以来到现在,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三 位。与此同时,国内GDP也相应的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 增速上。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外贸依存度持续 走高的直接原因。 06-07年中国对外依存度呈上升趋势,简单的来说有以下 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在06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 5638.4亿美元。占全国(9690.8亿美元)58.18%---外商 投资比重加大,出口额增加;②2001-2004加工贸易有所 下滑,但从05 年到06年加工贸易盈余快速大幅增加,③ 06年中国外贸政策倾向合理平衡;④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水 平由31位上升到19位,大大提高了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话语权增大等等。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演变轨迹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演变轨迹

1.1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演变轨迹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演变轨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曾因石油危机发生过三次大的动荡,石油问题由此成为很多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为争夺石油资源,国家与民族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与战争。

不过,在断发生冲突与战争。

不过,在202020世纪,由于石世纪,由于石油供给的相对充裕与价格的低廉,石油问题对经济安全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对中国来讲,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石油不但能够自给,而且还有剩余供出口,石油危机不仅未对中国产生大的影响,石油涨价相对来说还有一定的好处。

然而,2l 2l世纪的今天,世纪的今天,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支点,其经济循环也日益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中。

在石油价格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中国对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的情况下,石油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安全。

因此,深刻分析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历史表现,对研究和制定中国未来的石油安全战略至关重要。

1.1.1低位蛰伏阶段:建国初期至低位蛰伏阶段:建国初期至199219921992年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石油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机械制造、油田工程建设、石油科技等方面都很落后,石油工业处于恢复与探索阶段,从天然石油的开采和提炼、人工石油的制造到包括军用航空煤油的进口,中国都不得不依赖苏联。

苏联。

196019601960年年7月,苏联政府宣布全面终止中苏两国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对中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由此可见,国民经济所需石油基本上依赖进口,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很高,不过,由于需求与进口能力有限,进口量不大。

为了振兴民族石油工业,为了振兴民族石油工业,195319531953年到年到年到19571957年,国家集中力量加快了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的建设,玉门油田迅速成长壮大为一座门类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型现代石油工业基地。

设施完备的大型现代石油工业基地。

195719571957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达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达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达757575..5454万吨,占当年全国石油总万吨,占当年全国石油总产量的产量的878787..7878%。

中国原油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中国原油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中国原油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中国原油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中国原油进出口贸易一直是中国能源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国内原油资源有限,因此必须依靠进口来满足巨大的需求量。

中国的原油产量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原油出口到国际市场,为国家创造了丰厚的出口收入。

中国原油进出口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对原油的依赖度较高,进口渠道相对单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国内对原油储备建设的不足也可能在突发情况下影响国家能源安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应当采取多种对策。

多元化原油进口渠道,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提高进口安全性。

加强国内原油储备建设,确保在突发情况下有足够的储备能够应对。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中国原油进出口贸易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中国原油进口现状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消费国之一,几乎所有的原油需求都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原油进口量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进口量逐年攀升。

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地。

中东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原油供应地区,占据了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大部分。

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通过海运方式,陆运和管道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一部分份额。

中国的原油进口渠道比较多样化,可以有效降低原油进口的风险。

中国还与一些原油生产国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稳定了原油进口的来源。

中国的原油进口现状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风险,以及对原油供应的依赖程度较高等。

中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

2.2 中国原油出口现状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消费国之一,但由于国内原油资源有限,中国的原油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大部分原油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高达2.4亿吨

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高达2.4亿吨

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高达2.4亿吨年度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4亿吨,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5%,全年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价值1351亿美元,增长51.3%;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564.3美元,上涨28.7%。

一、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的主要特点(一)月度进口均价震荡走高。

2010年12月,我国进口原油进口2086万吨,同比减少1.9%,环比略减0.2%。

当月进口均价自2009年以来震荡走高,2010年5月份达每吨599.6美元,此后虽有所回落,但12月持续反弹至每吨609.4美元,同比上涨9.3%,环比上涨5.7%,12月进口均价为年内最高点(下图)。

(二)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逾8成。

2010年,我国以一2009年以来我国原油月度进口量价走势图050010001500200025002009年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2010年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进口量(万吨)0100200300400500600700进口均价(美元/吨)进口量(万吨)进口均价(美元/吨)般贸易方式进口原油2亿吨,增长22.1%,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84.2%。

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2418万吨,增长10.2%,占10.1%。

(三)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阿曼为前4大进口来源地。

2010年,我国自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4464万吨,增长7%;安哥拉3938万吨,增长22.4%;伊朗2132万吨,下降7.9%;阿曼1587万吨,增长35.2%;自上述4者合计进口量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50.6%。

此外,自俄罗斯进口1525万吨,下降0.4%,占6.4%(下表)。

2010年我国原油主要进口来源地统计表(四)国有企业为进口最大主力。

2010年,我国国有企业进口原油2.2亿吨,增长15.3%,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91.2%。

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原油1543万吨,增长46%,占6.4%。

中国陆地油气与海洋油气发展趋势

中国陆地油气与海洋油气发展趋势

中国陆地油气与海洋油气发展趋势中国能源安全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尤其是在石油和天然气两个品种上。

我国原油产量近十五年来基本维持在每年2亿吨左右,而我国原油进口量则持续攀升,导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从2005年的45%上升到2018年的72%,远高于联合国50%的安全指引。

在探明储量方面,中石油2018年储采比为13.7年,中海油为10.5年,而中石化仅为6.6年,相对于2008年分别降低4.3年,2.4年和5年,目前“三桶油”储采比均处于近二十年来的低位。

2018年中东地区的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伊朗,科威特占据中国50%的原油进口量。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政局不稳,造成了中国石油供应的巨大隐患。

同时在中美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都是美国制裁的对象,再加上美国,这四个国家占中国原油总进口量的35%,我国潜在能源供应安全风险超过历史水平。

一、陆地主力油田从中国原油进口路径来看,来自中东、北非、西非、亚太四大区域的原油,合计占2017年进口份额的70%,都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中国原油进口路径“卡脖子”现象明显,如果主要运输通道受到影响,中国将面临油气无法顺利输送的问题,继而引发严重的供应危机。

我国陆地油气整体可以分为东部、西部、陆上海域三大产区。

具体包括东部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西北区域的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以及陆上海域的渤海盆地、珠江口盆地等。

主要是西北和海域地区若干大油田因其本身自然条件的限制,开采难度有所提升,导致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不足,使得产量提前下降。

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根本原因,是国内主要油田的老化、减产和新探明储量增速严重不足,导致国内增产乏力。

国内油气只有启动一轮新的勘探开采周期,才能提供新增量,降低对外依存度。

到2030年产量只有0.6亿吨,即使依赖一系列增采措施来降低衰减速率,产量也只有1亿吨,降幅达50%以上。

而我国新探明区域产量将在2015-2030年快速增长,在2030年达到0.8亿吨,占中国原油总产量的40%左右。

盘点2014年中国原油进出口量

盘点2014年中国原油进出口量

盘点2014年中国原油进出口量原油进出口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商品贸易。

2013年全球生产原油413 290万吨,其中277550万吨参与国际贸易,占全球原油生产总量的67.2%,而天然气参与国际贸易只有30.6%。

中国原油进口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2013年已经达到59%,而美国对外依存度仍然有46.3%,因此,必然关心我国2014年进出口原油的状况,特别是下半年油价暴跌。

本文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BP、路透社和中国海关总署的资料收集、整理、编写而成的情报分析报告,在刚逝去的2014年的头一个月内及时发表。

本文只涉及中国原油进出口数据和价格,不包括成品油进出口数据和价格。

由于全球2014年原油生产、消费和贸易数据尚未发表,因此本文无法涉及。

本文采用的石油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吨≈7.33 桶由于过去年度原油进出口数据没有人做过报道,因此,文章开始对历史进出口做个回顾。

历史回顾本文所说的“石油”是指原油和成品油,不包括由生物质、煤和天然气制取得液体燃料,特此说明。

中美两国都是石油进口大国,但原油和成品油均有进出口。

中国石油出口一般为进口量的1/10以下,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高。

表1为BP公司《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历年的统计数据。

表2为英国路透社发表的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可以看出进口量逐年增高,而出口量却在减少。

2013年回顾2013年与2014年全球油价大不相同。

2002年以前,油价一直保持在20美元/桶左右,随后年年爬坡,2013年油价已经处于高位,而2014年下半年油价暴跌,因此,必须回顾2013年中国原油(不包括成品油)进出口状况,以方便与2014年比较。

表3为英国路透社发表的中国海关总署的2013年度数据。

从表3中可以看出:⑴2013年中国进口281,952,206吨(2.82亿吨)原油,同比去年增加4.03%;2.82亿吨原油花费2220.38亿美元,每吨原油购买费用为787.37美元,相当于107.42美元/桶;⑵2013年中国出口1,617,328吨原油,仅为进口量的0.6%;⑶中国原油出口收入费为12.77亿美元,相当于900.66美元/吨或122.87美元/桶;明显高于进口价格。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及措施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原因分析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我国石油资源禀赋特点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可采量相对不足。

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约为130亿~150亿吨,仅占■徐晓慧浙江工商大学世界总量的3%左右。

截止2006年底,我国石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0.43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1.8%。

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丰度值(单位国土面积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57%,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7%。

另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赋存条件差。

陆上石油资源的35.8%分布在较恶劣的环境中,56%埋深在2000-3500米之间,尤其是西部石油资源埋深多大于3500米。

石油资源量中非常规石油占较大比重,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16.4%,占海j二的33.3%。

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中,低渗或特低渗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占50%以上。

而待探明的可采资源量中大都是难动用的资源。

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增储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以致我国石油需求一半以上转向进口。

(二)我国国内石油供给增长缓慢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油田中,除三大主力油田外,其他油田普遍存在油藏面积小、埋藏深、质量差、油水关系复杂、优质资源明显不足等问题。

同时,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老油田均进入高含水、低采出阶段,综合含水率高于80%,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发工艺要求越来越高,造成老油田稳产难度大,产量逐年递减。

此外,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通信电讯等基础设施落后,西部石油战略接替区尚未形成。

虽然海上原油产量及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但份额仍较低。

概而论之,我国老油田稳产难度大,新建的原油生产能力难以弥补老油田的产量递减,我国石油供给紧张,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三)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迅速上升第一,工业化进程加快,以机械、钢铁、汽车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能源产业有高度的依赖性,工业用油占到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4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