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
课堂偶发事件处理七法

黑板上写 了《 由座垫飞 到屋顶 上谈起 …… 》 让学生 写一篇命 这 位教 师面 对损 害 自己 的行 为 以幽 默带 题作文 , 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 , 出的作 过 , 收到 写 既显示 了教师的诙谐 大度 , 又让 自己摆 文真实生动 , 那位挂座垫 的同学 , 在作文 中也承认 了错误。
处 理 七 法
◆黑龙江依安县太东 中学 张宝安
会影 响大家的学习。 从此 以后 , 那位同学再 也没有在课堂上出乱予 。
四、 幽默带过法
课 堂 上有 些偶 发事 件使 教 师处 于窘 境 ,查处拖延时间 ,不理睬又损害教师威
信。在这种情 况下 , 教师可采用幽默法 。 暂
时让 自_摆脱 窘境。 已 一位教 师走进教室时 , 刚刚推开虚掩 着的教室门 ,忽然 一把扫晕 掉 了下来 , 不偏不倚 , 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 师在 教学过程 中, 针对 突发事 件 , 应具备 灵活 自如 夹上 , 课堂上 一片哗然 , 这分明是 学生搞的 化解难题的能力 ,要善于根据 问题 出现 的情 况 , 做 恶作 剧。 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 , 而是
出敏捷 的反应 , 时采取合理 的对策 , 利 因素 轻轻地捡起掉 在地~ 的讲 义夹 和扫帚 , 及 化不 L 自 为有利 因素。
一
’
我解嘲地 笑着 说 : 看 来我工 作 中的问题 “
不少 , 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 门框 , 向我
、
趁热加工法
课堂偶发事件 , 要及时果断处理 , 趁热 打铁 , 以取得 最佳 表示 不满 了。 同学们 , 你们天 天与 我一起相
找出解决 问题 的最佳方案 。
一
和球 赛有关 , 就一改往 常进教室的态度 , 突
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怎样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要有爱心和耐心;要讲究艺术和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要“多用情、用智,少用气” 。
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可能说得人跳。
”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处理得当与否,将会带来积极或消极两种不同结果,因此,教师处理的方式、方法,既要体现其科学性,又要体现艺术性,让教学活动走上和谐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沉着冷静以静制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要冷静、沉着。
有些教师一遇到突发事件就赌气发火、大动干戈、批评训斥,甚至停下课来就事论事地处理,这种针锋相对或直接改变突发事件结果的做法并不明智,不利于教学机制的发挥和教学艺术的运用。
有经验的教师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心平气和,泰然处之,以静制动,态度严肃而柔和,心胸平静而理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缓解学生的对立情绪。
这样,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放弃原则来姑息迁就学生的问题行为,更有利于教学艺术的运用。
二、时效统一及时高效处理突发事件,要讲求时效,不要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问,偏离教学目的,中断教学进程。
为此,教师要力求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尽量缩短处理时间,把突发事件消灭在始发状态,不使其蔓延。
二是要尽力限制、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不影响全班,不影响教学,并迅速地搞好组织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的继续进行。
三是要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切忌随意发挥,无休止的纠缠。
四是要尽力运用教学机智,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把处理突发事件作为教育学生的一个契机,既能处理好突发事件,又能教育学生,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化弊为利长善救失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突发事件表面上看干扰了课堂教学,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进程,打断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其中也往往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和挖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处理突发事件变成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情趣、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以及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在学校里与学生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最辛苦的莫过于班主任.班主任每天清晨走进班级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着许多需要你去处理解决的事情。
而在日常班级发生的事情中有许多是偶发事件,对于偶发事件的处理,更能体现一名班主任的工作技巧。
在我十几年班主任生涯中,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深有感触。
因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见解与同行们共勉。
一、处理好偶发事件的意义。
偶发事件是指班级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良事件或矛盾冲突的爆发.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课堂纠纷等。
1、偶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
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是一个发生、发展急剧变化的过程,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
(2) 冲击性。
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往往给全班学生带来一定的震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聚焦于事件的发展,会对多数人的思想产生冲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作用。
(3)紧迫性。
这类事件发生必须要求班主任马上作出判断,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使事件的影响得到及时控制。
2、意义.偶发事件往往都是些棘手的事件。
如果班主任对偶发事件处理的好,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感情。
又是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契机.而一旦处理不当,则极易使事态激化,导致师生矛盾冲突,甚至发展到难以挽救的恶性事件,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偶发事件看似偶然,其实在偶然中也蕴藏着必然发生的原因。
所以,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处理偶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多总结偶发事件处理的经验,多探索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
1、处理好偶发事件的原则。
班主任必须本着教育学生、促进班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处理偶发事件。
要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机智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
要是全班出现的问题,当时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私下处理;课上的问题,课下处理。
巧妙处理偶发事件

13 “自嘲解围”法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忽然大笑起来,他莫名其妙,后来坐在前面的一位女生小声地对他说:“老师你的扣子扣错了。”这时,这位教师自己一打量,发现第4颗扣子扣到第5个扣眼里,然而这位教师却煞有介事地说:“老师想心事了,匆匆忙忙赶来与你们——来——相——会,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笑的。昨天我们有的同学做练习,运用算术公式就是这样张冠李戴的,应该改过来。”边说边把扣子改过来扣好了。
“冷却处理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些偶发事件给予暂时冷结,仍按照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等到课后的其他时间再作处理的方法。此法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考虑,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案,能够冷静地处理偶发事件。
3巧妙暗示法
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并不中断教学活动,而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悄悄地提醒当事人,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使教学工作正常进行。采用此法,既不影响教学程序,又不损害学生自尊心。比如教师可通过目光注视、突发提问、身体移近等方法暗示学生集中注意。
7 “巧留空白”法
上课时,某教师抽问一学生后,让其坐下,没想到该生一下子坐在地上。很显然,是他旁边那位同学悄悄移走了凳子。面对这一偶发事件,怎么办?这位教师马上走上前,扶起摔倒的那位同学,一边关心地问:“摔着了吗?”一边掏出手绢给他擦身上的灰尘。然后看一眼旁边的那位同学,继续上课。下课后,他把那位移凳子的同学叫到了办公室,说:“你想对我说什么吗?”那位同学不语。过了好一会儿,老师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如此这般,那位终于开口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说要像老师一样关心同学。
教育学偶发性事件

中小学课堂偶发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在遵循处理中小学课堂偶发性事件的原则的基础上,需要采用多种灵活的策略来处理,其主要包括(1)言语或眼神提醒。
当课堂上出现突然有学生怪叫或大笑,吵架或打闹等情况时,若事件不是太严重,可以采用言语或眼神提醒的方式告诉学生停止下来。
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不受大的影响,又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暂时忽视,课后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同样较适合于课堂中突然发出声音和发生课堂矛盾冲突型的较轻微的偶发性事件。
这种方式最大的益处在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其实,有时课堂的偶发事件是出于学生的故意引起教师的注意,若暂时忽视它,可以打消这类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的意图。
(3)当即制止,课后处理。
当课堂上发生的偶发事件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时,如:学生之间激烈的争吵甚至打架,此时应当及时予以制止但最好待课后处理,稍后将重点重新转移到课堂教学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当场处理法。
当对偶发事件多次制止无效,或者发生学生突然晕倒、生病等紧急情况时,这时应果断的采取当场处理的方式。
(5)幽默化解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一旦教师出现教学失误或学生发问及回答出乎意料时,教师可以转换话题,把学生的思维转移开去。
在新的情景下,采用幽默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不仅可以化解尴尬与窘境,亦可调节课堂气氛[10]。
此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化解课堂中的一些矛盾冲突和故意发出声音扰乱课堂的现象。
(6)因“事”利导,机智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都可能因偶发事件而使课堂教学计划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如果教师对这些偶发事件把握得好,就可能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结论,使大家认识更深刻,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谈谈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的原则和艺术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几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在课堂上的表现必然会有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必然会发生。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在具体的应变 又让 自己摆脱 窘迫处境 ,还为学 生创造 不可能包罗万象 。事实上 , 了自我教育的机会 。 4 嫁接法 。有 些偶发事件 的出现引 .
中有底 。 临场不乱 。 借鉴 :
绝 在处理偶发事件 时 .以下方法值得 起 了学生注意 .教师想 要让学生集 中于 准确把握有 关对 策 。 不能将其孤立化 、
既顺应 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保证 了课堂
教学秩序 , 还扩充了课堂教学信 息。
5 宽容 法。宽容意味着教 师对 学生 . 的一种理解 和信任 , 不是软弱 , 它 不是 无
更 3 幽默法。针对学生 的“ 难性 ” . 责 问 奈 和迁就 , 不是 纵容与包庇 。宽容能使
题 、攻击性 ” “ 问题 、挑衅性” “ 问题 , 师要 学生在灵魂 深处反省 .使学生体会 到教 教
定 了学 生 的情绪 又维 护 了课 堂教 学秩 序 。
至跃跃 欲试想 帮着追赶 。这种情况下 , 教 会 儿这个场面 .然后 随机应变地要求学
生 以这 件 事 为 素 材 写 篇 观 察 日记 。 这 样
麓 誊翅 黔 蟊 更正错误 .这样 做既调动学 生学 习积极 师 学 生 的 发 难 方 式 , 默 地 、 智 地 给 师的f厚与 良苦用心 。 幽 机 促使学生 自我教育 。
刚刚推 开 课堂教学 中 . 由于各种原 因 , 难免会 予解决 。如一位 教师走 向教室 , 虚 掩 着 的 教 室 门 ,忽 然 一 把 扫 帚 掉 了 下 出现一些偶发事件 。如何 面对 这些 突如
28 河 教育 职 教 ) o2 南 ( 成 版 2 7 o.
成 功 的前 提 。偶 发 事 件 的处 理 也 要 以“ 爱 的 问题 不少 .连不会说话 的扫 帚也走上
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及处理办法

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及处理办法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表现必然会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
当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应如何妥善处理呢?一、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1.外部干扰型。
教室内正在上课,室外一辆汽车呼啸而过,或几只麻雀飞进教室,“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教师失误型。
教师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引起的。
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导致实验结果与事先的讲授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引起课堂的骚动。
3.学习困扰型。
有的教师口齿不清,声音过小;或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
你看我、我看你,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
尤其在进行某些有难度的内容教学时,经常出现上述情形。
4.“课堂异动”型。
包括:(1)分心型。
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教师讲的时间过长,学生听得倦怠;或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
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2)风头型。
一个班难免有几个爱出风头的。
如果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
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恶作剧型。
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
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
(4)纠纷型。
教师正在认真上课,突然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
二、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1.以变应变法。
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式。
例如特级教师于漪(yi)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不得其解时,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会意的笑声中,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前后只耽误2分钟课堂恢复了正常。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2019年文档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必须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有利于教学中不利因素的消除,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为此,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遇事不慌,尽量坚持“冷处理”课堂上如果出现偶发事件,教师不能慌张,也不能乱发脾气,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过激的情绪,这既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也是衡量教师应变艺术高低的尺度。
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有很多是学生在情绪激烈、头脑发热时造成的。
此时他们不太考虑事情的后果和影响,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现象,硬要批评训斥学生,往往容易碰壁,有时还会给学生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甚至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
相反,教师如果站在教育者的高度,运用教学机智,将“热”问题“冷”处理,化大为小,化不利为有利,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偶发事件”,使课堂教学转入正轨。
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见小王同学与同桌小卫同学打架,你推我拉,各不相让,班上其他同学神情都很紧张。
可是这位教师却没有慌张,也没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好,我们开始上课。
”随着教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有的还轻轻地笑了。
在善意的笑声中,小王松开了手,坐到座位上,小卫呢,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一场“龙争虎斗”很快平息下来,课上得有条不紊。
2.满怀爱心,防止矛盾激化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差生身上,差生的自尊心强,自卑心理也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
因此,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积极的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与“尽可能地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加批评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情绪的对立,扩大事态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江苏省宿迁市井头中学
课堂偶发事件是指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无关而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直接影响和干扰课堂教学的刺激事件。
它特点:①突发性,即它往往是突然发生、意料之外的;②偶然性,即它是偶然发生的,不是经常的和固定的;③新异性,即它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无关的新异刺激,干扰或破坏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④不定性,即它表现不一,有时明显,有时较为隐蔽;⑤两极性,即对它处理是否得当,将会带来积极或消极两种不同的结果。
所以,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既要体现科学性,更要体现艺术性。
正确教育,因势利导。
遇到课堂偶发事件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正面启发,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民主平等。
要说服而不要压服;要诱导攻心而不要简单粗暴;要真心接受而不要强迫服从;要耐心、动之以情、规之以矩、导之以行,因势利导,启发自觉,帮助学生认识错误,从而有效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例如,已经上课了,教师正在宣布学习任务,一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喊报告,嘴里还嚼着没有来得及咽下的油条,逗得大家一阵哄笑。
迟到是一种违纪行为,应该受批评,但正面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反感。
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说:“我看到这位同学听到上课铃时,为了不迟到,来不及吃完油条就飞跑过来,我很感动。
这说明他对这堂课很重视。
附带说一下,口含油条跑来上课不卫生,对身体有害,以后还请提前做好课前准备。
”一席话说得这位学生又惭愧又感动。
由此可见,这种常见的偶发事件,倘若合理引导、处理得当,就能够做到既不扩大矛盾,又能起到教育其他学生的作用。
幽默诙谐,化解矛盾。
教师为人师表,处事应严肃认真,但这不等于呆板生硬。
一个教师如果成天板着面孔,昂首阔步,学生稍有不顺眼,动辄批评训斥、挖苦讽刺,这样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在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让教师处于窘境,要进行查处会延误上课时间、中断教学进程,不予理睬又丧失教师威信、分散学生注意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幽默让自己摆脱了窘境,自然轻松地缓解因偶发事件引起的课堂紧张气氛,消除师生对立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为学生创设自我教育的情境。
例如,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忽然大笑起来,他莫名其妙,后来坐在前面的一位女生小声地对他说:“老师你的扣子扣错了。
”这位教师自己一打量,发现第四颗扣子扣到第五个扣眼里,然而这位教师却煞有介事地说:“老师想心事了,匆匆忙忙赶来与你们——相——会,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笑的。
昨天有同学做练习就是这样张
冠李戴的,应该改过来。
”他边说边把扣子改过来扣好了。
这位教师遭遇到失态的情况,用轻松幽默方式为自己解困,又批评了学生不认真做作业的毛病,同时还激活了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机智实在让人叹服。
时效统一,及时高效。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师要尽力缩短处理时间,把偶发事件消灭在始发状态,不使其蔓延,迅速搞好教学组织,保证继续上课;如果在课堂上一时不能解决,或者不能完全解决,最好放在课后解决,以免引起连锁反应或诱发新的偶发事件;例如,上课时某教师提问一学生后让其坐下,没想到该生一下子坐在地上。
很显然,他旁边那位同学悄悄移走了凳子。
面对这一偶发事件,这位教师马上走上前,扶起摔倒的同学,关心地问:“摔着了吗?”一边给他擦身上的灰尘。
然后看一眼旁边那位同学,继续上课。
下课后,教师把移凳子的同学叫到办公室说:“你想对我说什么呢?”那同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表示要像老师一样关心同学。
这位教师没有兴师动众在课堂上处理,也没有搞喋喋不休地说教,而是尽力消除偶发事件的消极影响,尽可能不影响全班教学,对犯错误学生稍加点拨,留下许多空白,让他去想,促其自我反省,这样把处理偶发事件作为教育学生的一个契机,一箭双雕。
表情暗示,动作示意。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师可运用非言语手段,如声调高低缓急的变化,眼神的凝视以及适当的姿势动作。
因为学生违纪行为并不随教师命令的强度升高而呈现规律性递减。
恰恰相反,“最好的纪律是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舒服的纪律”,教师应学会使用“温和”的命令。
有时教师在教室里巡视一下,尽管一句话没说,仍然会收到维持纪律的效果。
对容易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经常注视,给予提醒;对破坏纪律的学生教师可流露出不满意、殷切希望其改正的神色,或者做一个自然巧妙的手势,示意其立即停止违纪活动。
这样通过对教育对象的暗示,促使其在思想上自我认识,自我谴责,从而达到自觉改过。
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课堂上我看小说正在兴头上。
一抬头,老师正专注地看着我,微笑地轻轻摆了摆头。
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赶紧把小说塞进桌子里专心地听课了。
老师没有批评我,可她那饱含深意的眼神更使我惭愧……”由此可见,暗示教育不仅避免了因训斥学生而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还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终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为继续教育铺垫着情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