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背诵篇目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重点翻译句子(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则(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七年级下册)2.《口技》(林嗣环)(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隐地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3)曳屋许许声。

(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

(5)不能指其一端。

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八年级上册)3.《桃花源记》(陶渊明)(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然后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4.《陋室铭》(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5)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5.《爱莲说》(周敦颐)(1)晋陶渊明独爱菊。

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15篇

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15篇
C 句子翻译 1、所以劢心忍怅,曾益关所丌能
4
用来余他癿心恷劢,余他癿怅恶坚韧起来,以丌断增长他癿才干。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初中语文
2、亰恒过,然后能改
亰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3、入刌无法宧拂士,出刌无敌国外恳考,国恒亜
(一业国宧)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庙呾辅佐君王癿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恳,返业国宧就彽彽会导致灭亜。
7
5、明日,徐公来,孰规乀。明日:第事夛。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乀美我考,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乀,王乀蔽甚矣。蔽:受蒙蔽,返里挃因受蒙蔽耄丌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亰过考。面刺:当面挃责。 9、能谤讥二市朝。谤讥:讫记。市朝:公众场吅。 10、数月乀后,旪旪耄间迕。间迕:偶然迕谏。
4、然后知生二忧恳,耄死二安乐也
返样,亰仧才会明白,因有忧恳耄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耄衰亜。
D 理解文意 1、本文癿记点是什举?答:生二忧恳,死二安乐 2、在何考看来,一业亰绊受了艰难困苦癿磨练,将会有怂样癿益处? 答:所以劢心忍怅,曾益关所丌能。 3、文丛由业亰升半到国宧,记证“死二安乐”癿道理癿叝子是什举? 答:入刌无法宧拂士,出刌无敌国外恳考,国恒亜。
D 理解意
6
1、本文癿丛心记点是什举?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初中语文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丿,亦我所欲也,事考丌可得兼,舍生耄取丿考也。
2、文丛能概拪全篇多意癿叝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丿,亦我所欲也;事考丌可得兼,舍生耄取丿考也。
廹头以"鱼"呾"熊掊"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返业问题,诶写出原叝:鱼,我所欲也,熊掊,亦我所欲也;事
2
多多尋尋癿案仪,即余丌能一一明宰,也一定能根据实恶判断。

中考要求背诵的16篇文言文

中考要求背诵的16篇文言文

中考要求背诵的16篇文言文一、《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只要求背前五则)二、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默写

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默写

中考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默写(一)古诗词曲1.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6.* 龟虽寿东汉末·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 赠从弟(其二)东汉末·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8.* 梁甫行三国魏·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9.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中考文言文篇目21篇

中考文言文篇目21篇

中考文言文篇目21篇1 《孟子·离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not 与其无礼,不可以入也。

”2 《论语·阳货》子曰:“阴阳之章,不可以不慎也。

货殖以求利,不可以无礼也。

”3 《春秋·晏子与子贡》晏子问于子贡曰:“洋洋乎何物?”子贡曰:“宽慰之家,不可以不能也。

”4 《诗经·小雅·小石》小石之勤,不可以不婆婆也。

5 《论语·卫灵公》子曰:“卫灵公问政,杂色之政,不可以不慎也。

”7 《荀子·劝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学不思,不可以不恶也。

8 《战国策·秦策一》古之恶行,不可以不慎也。

9 《楚辞·招魂》不思无报,不可以不慎也。

10 《淮南子·野调》野调未终,不可以不惊也。

11 《庄子·养生主》养身主之仪,不可以不端也。

12 《论语·子路》子路问政,曰:“何为则也?”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也。

”13 《万有文库·春秋经广》春秋一经,不可以不鉴也。

14 《礼记·曲礼》曲礼之节,不可以不注意也。

17 《五子·秦兵略》秦兵略而无过失,不可以不慎也。

19 《左传·僖公四年》子闻之曰:“父之志,不可以不谆谆也。

”20 《庄子·逍遥游》大道之行也必有义,不可以不慎也。

21 《论语·雍也》雍也问性,子曰:“克己复礼,为人殷勤,莫之能违,不可以不非也。

”。

中考必背文言文汇总(课标推荐篇目)

中考必背文言文汇总(课标推荐篇目)

中考必背文言文汇总(课标推荐篇目)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2.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3.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中考必考文言文篇篇目.docx

中考必考文言文篇篇目.docx

中考必考文言文16 篇篇目1、《论语十则》2、《爱莲说》3、《陋室铭》4、《三峡》5、八上《记承天寺夜游》6、《桃花源记》7、八下《马说》8、八下《送东阳马生序》9、八下《醉翁亭记》 10、《岳阳楼记》11、《小石潭记》 12、九上《出师表》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鱼我所欲也》 15、九下《曹刿论战》 16、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必背 34 首古诗词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及词汇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及词汇
1.孔子语录 《论语》 【经典背诵段落】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 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 伯》)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及词汇
———————————————————————————————— 作者: ———————————————————————————————— 日期: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及词汇(24 篇)
注: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常考默写句,黑体字为易写错或易混淆的字。其中加*号的篇目为新增篇目。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 灵公》)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里仁》)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 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零丁洋(文天祥)
25、短文两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夸父逐日《山海经》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35篇课文(不含诗歌)
共工怒触不周山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30、*狼(蒲松龄)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第四单元
第六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0、*山市(蒲松龄)
26、三峡(郦道元)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27、短文两篇
17、公输《墨子》
25、《世说新语》两则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8、《孟子》两章
咏雪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太丘与友期
28、观潮(周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六单元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龟虽寿
曹操东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7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4
观书有感
朱熹"南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
11
15
木兰诗
北朝民歌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6
山中杂诗
吴均"南朝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7
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苏轼北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7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8
饮酒(其五)
陶渊明东晋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9
行路难
李白、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初中语文古诗词目录(人教版)
册数
序号
诗题
作者朝代
名句
七年级上册
14
1
观沧海
曹操、东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陆游、南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八年级下册
20
4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4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5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6
水调歌头
75
醉花阴
李清照南宋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南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77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78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明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九年级下册
12
79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90
别云间
夏完淳"明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19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
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1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2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8
石壕吏
杜甫、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9
归园田居
陶渊明"东晋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0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1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2
登岳阳楼
陈与义、宋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80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81
从军行
杨炯"唐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82
月下独酌
李白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83
羌村三首
杜甫唐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84
登楼
杜甫唐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85
走马川行
岑参"唐
70
月夜
刘方平"唐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71
商山早行
温庭筠"唐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72
卜算子"咏梅
陆游、南宋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3
破阵子
晏殊"宋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74
浣溪沙
苏轼、北宋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61
登飞来峰
王安石"北宋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2
苏幕遮
范仲淹"北宋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九年级上册
16
63
沁园春、雪
毛泽东现代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4
望江南
温庭筠"唐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65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北宋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8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87
望月有感
白居易唐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88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89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宋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9、鱼我所欲也《孟子》
30、*寓言四则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20、《庄子》故事两则
智子疑邻
使至塞上(王维)
惠子相梁
塞翁失马
渡荆门送别(李白)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登黄鹤楼
第一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五单元
21、曹刿论战《左传》
第二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66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北宋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7
武陵春
李清照"南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8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南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9
观刈麦
白居易"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杜甫、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5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2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3
赠从弟
刘桢"东汉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5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5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5、古代诗歌五首
23、核舟记(魏学洢)
25、词五首
观沧海(曹操)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望江南(温庭筠)
次北固山下(王湾)
25、杜甫诗三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望岳
渔家傲(范仲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