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人教版)】11~20各数的认识-最新全高清带动画视频声音旁白备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本节课我们要研究11-20各数的认识,这些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要数出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个同学等等,都需要用到这些数字。

那么,你们知道11-20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吗?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索一下。

二)教学过程1.例1:十个一组,认识十位数首先,我会让学生拿出小棒,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然后问他们这是多少个小棒。

当学生数到10时,我会指出这是10个一组,可以用1个十来表示。

接着,我会让学生数出11-20各数,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数字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例2、例3:正确读出各数接下来,我会让学生通过操作小棒和数位表,练正确读出11-20各数。

我会鼓励学生多多练,直到能够迅速准确地读出各数为止。

3.例4:用直尺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然后,我会让学生用直尺上的11-20各数来了解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通过这个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4.练一: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我会让学生完成练一的第1、2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过程中,我会安排估数环节,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三)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正确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掌握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王国”的游戏中,我们开始复0~10的数字。

数娃娃们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是谁。

谁能将他们从小到大排成一排呢?接下来,数娃娃请我们去草地上玩一会儿。

在那里,许多小动物正在玩耍。

我们可以看一下都有哪些动物,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它们呢?现在,又飞来了一只蝴蝶。

我们可以问一下现在有几只蝴蝶,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这里引入了数字11.在动手操作中,我们可以探索新知。

首先,我们认识了数字11.我们可以拿出11根小棒,然后问学生有多少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11_20各数的认识》课件(68张ppt)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11_20各数的认识》课件(68张ppt)

复习导入
看图列式。
4+6=10 10-6=4 10-4=6
探索新知 探究点1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3=13
13-3=10 13-10=3
你会在计数器上 拨一拨吗?
探索新知
你有什么发现? 10+1= 11 10+9= 19 10+7= 17
10+3= 13 10+6= 16 10+8= 18
当堂检测
二、填一填。 1.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 十 )位写( 1 );有几个一, 就在( 个 )位写( 几 )。
2.一个数,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该数是( 19 )。
3.17的十位是( 1 ),个位是( 7 )。
课堂总结
1.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11~20各数的组成: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提升点 应用11~20的顺序解决问题
(1)18 的前一个数是(17 ),后一个数是(19 )。 (2)与11 相邻的两个数是( 10 )和(12 )。 (3)现在直尺上比15 大的数有( 5 )个。
知识点 1 借助计数器理解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 )位,第( 二 )位
是十位。 13
(2)十位在个位的( 左)边。
20
3.童童和亮亮坐同一列高铁去旅游。童童在8 号车
厢,亮亮在16 号车厢。他们之间有多少节车厢

16-8-1=7(节)
12-5+1=8(节)
当堂检测
1.摘苹果。
加数
10
1
12
10
11
加数
9
10
3
6
6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0各数的读写方《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11法,理解各数之间的排列顺序,以及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0~10以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列顺序也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排列顺序,认识十位和个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排列顺序,认识十位和个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十位和个位的关系,以及数的排列顺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展示,引出11~20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十位和个位的关系。

3.巩固练习:设计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和排列顺序。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四单元《11-20的认识》教材分析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四单元《11-20的认识》教材分析
11人:外圈10人
10的再认识
1.10个一组,数起来既方便又清楚
可以给圈里填3-5人,加以体会。
2.10根小棒捆成1捆,引出计数单位“十”。 3.计数器拨珠到10引出数位。
教学建议
可将小棒和计数器对照。
1.从1数到9,:每数1根就在计数器上拨珠。
(4)数数、写数
03
具体编排及教学建议
03 具体编排
单元知识导引
11 ~ 20各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学习内容,是整个数学学 习体系的基石。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 ~ 5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 “6 ~ 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是对读数、数数等学习 的延伸,也为后续认识数位、理解位值制意义等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是数与代数内容的前期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以及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 力。
2
11~20的认识
结构化 数位、位值 计数单位
启下
3
100以内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 数位、位值
(4)数数、写数 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数数 写数 10以内
1
5
2
3 4
5
(4)数数、写数
认识计数单位“十”
以计数单位“十” 为基础数数
数的结果是:一个十和几个一
20是2个“十”
(4)数数、写数
6.通过阅读相关数学材料,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感受数学文化。 7,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03 具体编排
单元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经历从实物、计数器到抽象出数的过程,感悟
计数单位一和十的含义;能用11 ~ 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 序,会认、读、写11 ~ 20各数,初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意义,以及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数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通过直观的形象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前,我了解到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0~10各数的读写方法,但对11~20各数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并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11~20各数。

2.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数数、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0~10各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认识11~20各数:借助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并学习数的读写方法。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11-20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11-20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11-20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主题是《11-20的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数的认识。

通过直观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并初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

- 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 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信心。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 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概念。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较好地掌握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材料来辅助。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老师出示一堆糖果,问学生:“如果这里有10颗糖果,我再加1颗,是多少颗呢?”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10以内的数,并引出今天的课题《11-20的认识》。

2. 探究新知- 活动一:摆小棒- 指导学生先摆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

- 再让学生尝试摆出11根小棒,提问:“这11根小棒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引导学生将10根捆成一捆,剩下的1根单独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课件
他今天读了几页?
10 11 12 13 14 15 答:他今天读了 5 页。
解决问题
二、 3
四、元元在( 5 )月( 18 )日能收到连衣裙, 那天是星期( 六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练习课(第1~3课时)
1. 【课本77页“练习十七”第12题】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 2 =13
11里面1个十和1个一, 加上2个一,
12 13
就变成1个十和3个一。
【课本78页“做一做”第3题】
10 + 4 =14 11 + 4 = 15
13 + 5 =18
计算十几加几时,十位不变, 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在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都有它的名称。
11 + 2 = 13
加数 加数 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1)》 第2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2)》 第3课时《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4课时《解决问题》 练习课(第1~3课时) 综合与实践 数学乐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1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1)》
11 十一
12 十二
13 十三
14 十四
16 十六
17 十七
18 十八
15 十四
19 十九
这怎样个2个数表十是示是?多2少0。?
20 19 读作:二十十九
19 十九
1请1~你20读这一些读数直也尺想上在的直这尺些上数找。到自 己的位置,你能帮帮它们吗?
和你19相能像邻1哪数17自谁1后18我的离319个离和前大己面和6这两1比数120,举一面190样个近18最离中谁例个一7比提数还大远1间比说数个谁9出是还?最的谁一是数大问几离是近数小说几是谁题和2小?是0。谁?几小吗几近?哪几比???个?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11到20之间的整数。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整数的重要阶段,通过对这些数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数字,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字的认识主要停留在1到10之间。

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11到20之间的数字。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11到20之间的整数,理解这些数字的排列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学生能够掌握数数的技巧,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11到20之间的整数,掌握数数的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对11到20之间数字的排列规律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数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字。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实物、计数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到10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新课: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认识并理解11到20之间的数字,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数数游戏、填空题等,巩固对11到20数字的认识。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1到20数字的排列规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小霞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小健
1 2
45
67 8
3
9110112 1415 13
161178
一年级 数学
小亮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青青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丽丽
小霞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小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小霞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2 14
17 19
青青
送数回家 小霞
一年级 小健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2 14
17 19
青青
20
送数回家
小霞 10 11 13 15 16 18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2 14
17
小亮
19
20
青青

青青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猜一猜
丽丽
一年级 数学
1个十和1个一 是11
1个十和5个一 是15
一年级 数学
1个十和8个一是18
2个十是2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0
读作:十二
1个十 和 2个一
一年级 数学
小亮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2
丽丽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2 14 读作:十四
小健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2 14
17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把你的收获说给家人听一听。 2.在生活中继续寻找11-20这些数。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
年 级:一年级 主讲人:
学 科:数学(人教版) 学 校: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小亮
一年级 书:P73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
一年级 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青青
活动要求: 1.任选一种学具,数一数有多少个。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它的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