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四年下语文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12)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12)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 种子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文:1 种子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 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同时结合 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忸怩,男孩的爽朗。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2.读第 6 自然段。 提问: 看着这些海棠花, 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 她赞叹什么?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 7、8 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 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 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 (1)自读第 7 自然段。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 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 (1)指名朗读第 8 自然段。 (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 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
3
通过理解、朗读具体的语言
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 文字感受孩子的多和可爱。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1.
2.
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 到
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引 读一带而过。老师的两处 “引 ”,提示了“地点”。 大屏幕出示第 3 自然段。 ( 展示课件第 五 (师引)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 哪知
并简单写写批注。
3.
努力做到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 、 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汇报交流,重点:从小女孩 愧疚,甚至因为采得不如同学多而深深自责。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课件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课件

儿童文学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主要作品: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 事》等,诗集《繁星》《春水》等。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海淀区。其前身为清漪园,改建于1750 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经费重建,改 名为颐和园。1924年开辟为公园。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猜想小女孩儿捡树种的 过程。
“就这么一点儿。”她摇晃一下小葫芦,抬起头来。 我们的目光正好相遇。我笑着点点头。她害羞地一笑,轻 轻掠一下额前乌黑的短发,拿着小葫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这些词语写出了 小女孩儿怎样的心态?
通过对小女孩儿语言、神态、动 作的描写,表现了小女孩儿纯朴的个 性。
小结
外貌:
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
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难点)
课文链接
赵德明,1964年出生,河北廊坊香河人。现为河北作协会员,
廊坊市作协理事。《燕南诗词》副主编、《老干部长寿之窗》常 务副主编。 主要作品:散文《声音》《诱惑》《一颗红果》等,诗歌 《1999年的秋天》等。
洋槐树:学名刺槐,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
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得心里一动。
思考:为什么小女孩儿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 “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一颗都闪 着乌亮的光泽。
默读,思考:小女孩儿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 么不同?
我想她一定是用那双小手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树种 才能如此一般大小,闪闪发光!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 了,心里充满温暖。
形或卵形,托叶刺状,花白色,有香气,结荚果,木质坚硬,是非常 优良的建筑林木。花期为4~5月。原产北美,10世纪末引入我国,多 见于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一”共同组成。

其中《种子》《只挑儿童多处行》《钓鱼》就是四书课文,《爷爷的芦笛》就是描述性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反映的都是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特点,表达了儿童的思想,抒发了儿童的情感。

《种子》通过写捡树种、交树种的事,表现了儿童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的性格《只拣儿童多出行》描述的是像春天一样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表达了作者喜爱儿童的情感;《钓鱼》一文作者记叙了小时候和父亲一起钓鱼的事,说明做人要有正确的道德抉择;《爷爷的芦笛》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人只有经受磨炼,才能变得坚强的道理。

前两篇课文通过叙事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后两篇课文则通过叙事说明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学生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这四篇课文对儿童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

通过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单元以“体会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自学处事、做人的道理”为训练重点。

单元导语句式整齐,语言迷人,启发性弱,旨在调动学生的自学情感;情境图开朗有意思,人物语言与本单元课文内容密切相连,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探究心理。

在每篇课文的后面,选曲存有适度的思考题,除朗诵、诵读的建议外,思索练习题还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的侧重于鼓励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的侧重于鼓励学生探究文章阐述的事理,有的则把体验情感和体悟事理有机融合出来。

此外,有的思索练习题就是词句方面的自学,旨在鼓励学生美感悟语言规律,增强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文百花园一”中安排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既有词句的学学,又存有精致语言材料的累积,还精心安排存有发展学生表达能力的自学内容。

这些自学内容根据单元自学专题,强化了资源整合。

在本次“语文百花园”里还选曲存有指点自学方法的栏目《指南针》,自学怎样转回述别人说的话。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87)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87)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二)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交流体会。

(三)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激趣导入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2.通过游戏巩固生字、词。

3.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出来。

(1)学生读,老师相机把句子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89)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89)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课前准备:
1. 课件。 2. 搜集春天的诗句、图片等。
1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一)同学们, 不知不觉春姑娘已经来到了 我们身边,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美丽极 的春天? 通过背古诗比赛,理解诗句 处行”的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
2
了解作者有助于帮学生理 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儿童的爱。
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 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 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 许 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 孩 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 我的感想, 告诉人们春游时, “ 只 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的。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 .写字指导。 2. 学生描红,临写。 3.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整体入手,导入新课 回忆,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 处行。 ) 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 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表示儿童多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 的句子。 这堂课学习的目标。 (二)交流出示句子。 ( 展示课件第四屏) (三)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 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并读一读。 (四)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 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五)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样引读,主要是提示学生 四、讲读第三至八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 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 和园, 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 她看到了什么? 系。 感受到了什么? (一)讲读第 3 自然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分数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修剪餐亏大该围空放到得证变忘胜裤子起球二、比一比,再组词(14分)梢木掠过辨认乞讨消灭惊讶辩论气息写着解种卓越朝着种三、词语积累。

1、把词语补充完整。

(6分)小心翼翼浑身是劲数不清成百上千无隙可乘筋疲力尽一步一步二话不说2、照样子,写词语。

(4分)1)翩翩起舞(AABC式)(2)生机勃勃(ABCC式)3)看望四、补充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达的更具体。

(4分)1、这条鲈鱼真大,它有一米长!2、去潘州公园的方法很多,可以坐公交车、地铁,或者骑自行车、步行。

五、按要求写句子。

(4分)1.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彩色的涟漪。

(缩句)2.太阳已经偏西,难道不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吗?(改反问句)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0.5×8+1×2=6分)1、春光,竟会这样地美丽,这样地动人!它把一冬天蕴藏的花草、树木,都一下子地释放出来了!2、《种子》主要讲的是在采集树种时,一个小女孩交的种子虽然不多,但表现出她淳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赞扬之情。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34年,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为纽约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虽然我再也没有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那么大的鱼了,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遇到了许多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

每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34年前和父亲钓鱼的事情,回想起父亲的神情和话语,从而获得面对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1、填写完整的课文内容:文章讲述了作者在34年前和父亲一起钓鱼时,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由于道德原则的问题,最终选择放生。

这个经历成为作者一生中的重要回忆,帮助他面对人生中的道德抉择。

(4分)2、近义词:抉择——选择;遇到——遭遇(2分)3、重要原因:作者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是他在面对道德抉择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诱惑所动摇。

(2分)4、文中诱惑人的“鱼”指的是各种人生中的诱惑,包括但不限于金钱、权力、名利等等。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22)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22)
2 课时
1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 种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 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 吧! (二) 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交流体会。 (三)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激趣导入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把文章 读通顺。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 的能力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 概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为 设计说明
1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流。 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些环节,小女孩儿纯朴、诚实 的形象 就在学 生心 中 逐渐丰
(二)学习第 2—8 自然段。 满、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 1.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女孩交 “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 的树种句子。 令我很感动?”这一重点顺势
2 2.
指名说。(展示课件第四屏) 解决。 再读句子,与大家交来的种子相比 较,
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 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有一个大 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 阅读语 言材料 提供 思 考的方
向。
际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的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 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 字态度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在 本环节进行强化,使能力进一 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1
你发现了什么?(展示课件第五屏) 小女孩交来的树种粒粒饱满,显然是 经 过精心挑选的,那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交来
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
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 2—8 自然段,画出文 验,不要求统一的说法,只要 中描写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展示课件第 学生有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78)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78)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二)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交流体会。

(三)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激趣导入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2.通过游戏巩固生字、词。

3.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出来。

(1)学生读,老师相机把句子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1 3月1—2日1——22 5——9日3——语文百花园一3 12——16日5——84 19——23日语文百花园二——105 26——28日11——百花园三6 29——30日机动7 四月2—6日13——158 9——13日16-语文百花园四9 16——20日17——1910 23—27日20——语文百花园五11 ——16日12 19——23日21——2313 26——30日24——语文百花园六14 12月3—7 25——2715 10——14日28——语文百花园七16 17——21日29——语文百花园八17 24——28日总复习单元教学要点(一)————————————————————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组成。

其中《种子》《只拣儿童多处行》《钓鱼》是精读课文,《爷爷的芦笛》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反映的都是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特点,表达了儿童的思想,抒发了儿童的情感。

《种子》通过写儿童捡树种、交树种的事,表现了儿童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的性格。

《只拣儿童多处行》描述的是像春天一样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表达了作者喜爱儿童的情感;《钓鱼》一文作者记述了小时候和父亲一起钓鱼的事,说明做人要有正确的道德抉择;《爷爷的芦笛》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人只有经受磨练,才能变得坚强的道理。

前两篇课文通过叙事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的情感;后两篇课文则通过叙事说明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学生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这四篇课文对儿童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

通过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单元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为训练重点。

单元导语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启发性强,意在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情景图活泼有趣,人物语言与本单元课文内容紧密联系,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排有适量的思考练习题,除朗读、背诵的要求外,思考练习题还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的侧重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的侧重于引导学生探究文章阐明的事理,有的则把体验情感和感悟事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此外,有的思考练习题是词句方面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规律,增强理解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文百花园》中安排的学习内容更富多彩。

既有词句学习,又有精美语言材料的积累,还安排有发展学生表达能力的学习内容。

这些学习内容根据单元学习专题,加强了整合。

在《语文百花园》里还编排有指点学习方法的栏目《指南针》,学习怎样转述别人说的话。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领悟事理;进行字、词、句的学习,感悟语言规律;读、背精美的语言材料;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表达;随文识字27个,会写33个字,掌握常用词语。

课题 1.种子第(1)课时教学理念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先从整体上感悟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然后深研课文,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抓住重点、难点、关键进行点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洋槐树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学生活动一、课前交流,揭示课题1、你见过洋槐树吗?你知道洋槐树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种子》,讲述是一个小女孩交树种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是怎么学会生字和新词的?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这就是洋槐树。

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可作行道树,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食,为清凉性收敛止血药;槐花可作黄色染料;槐实能止血、降压,根皮、枝叶药用,治疮毒;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槐角的外果皮可提馅糖等;木材供建筑或制农具和家具用;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花蕾与花含芸香苷、甾醇,果实含刺槐素、槲皮素等多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学生活动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

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课文的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2、互动交流:课文的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①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汇报:一是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

如,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

二是我的喜爱之情。

如,“我心里一动”“充满温暖”“小心翼翼”等词句。

②注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对话。

③注意引导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四、置留问题,课堂练习1、课文究竟是怎么写出小女孩的品格和我的感动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2、出示练习●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认读词语“荚皮、角柄、毕竟、素雅、羞涩、惭愧、凝望、小心翼翼、落落大方、虔诚、温暖、俊秀、害羞”●重点理解“惭愧、凝望、小心翼翼、虔诚”,让学生用“小心翼翼”说话。

1)书写课后的生字。

(2)抄写词语。

(3)用“虽然……但是……”说话。

(4)根据课文填空拓展练习收集有关种子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种子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种子课后反思课题 1.种子第(2)课时教学理念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先从整体上感悟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然后深研课文,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抓住重点、难点、关键进行点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洋槐树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学生活动一、复习1.以游戏的形式认读生字。

2.学习并积累词语,随机用词造句。

二、研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种子》这篇课文,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感动的是什么?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下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和我心里感动的句子。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

(1)交流、体会小女孩的品质。

通过学习,你认为那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她是个朴素而又羞涩的小女孩※这时,走上来一个小女孩。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秋装,显得落落大方,又略带着羞涩。

小女孩儿走的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

点拨:①她为什么带着羞涩?此时她可能想什么?②她“冲我抿嘴一笑”此时又在想什么?(③谁能把小女孩这样的心里读出来?※“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

”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点拨:①“刷”一词,写出了小女孩怎样的心里变化?②她惭愧的是什么?③谁能把小女孩的心里读出来?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学生活动②重点理解“凝望”,“小心翼翼”含义。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小女孩什么心态?③比较句子: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嘴,小心翼翼地往外抖然后注视着那小葫芦嘴,使劲地往外抖④指名学生,读出小女孩的心态。

(3)作者用细致的手法描写了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认真、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那么再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小女孩的那些方面特点写出来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4)小结。

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是值得我学习,以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注意运用。

(5)交流、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小女孩的品质是可贵的,小女孩的这种品质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作者,那么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她是个谨慎而又认真的小女孩。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嘴,小心翼翼地往外抖。

一颗,两颗,三颗……点拨:①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掏出”、“展平”、“凝望”、“抖”。

●小女孩的认真,使作者感动。

※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心里一动。

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点拨:“不由心里一动”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态?(虽然别人的树种很多,但籽粒里搀杂着荚皮和角柄,而小女孩就那么一点,但是“有如饱满的黑豆,每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看出小女孩拣树种是非常认真的,这种感动是对小女孩美好心灵的赞赏。

)拓展练习手抄报的展示、评议。

(1)内容是否丰富。

(2)版面设计是否合理。

(3)色彩是否丰富、美观。

板书设计:种子同学们:浅黄豆绿紫红(搀杂)有如饱满的黑豆小女孩:闪着乌亮的光泽认真踏实虔诚挑了又挑选了又选老师:心里一动充满温暖小心翼翼课后反思课题 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理念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从课文的整体入手,让学生抓住记叙的顺序,边读边想,画出描写儿童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对话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教学准备1、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和自己春游的照片。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颐和园的图片、音像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感受春天1、播放MTV歌曲《春天在哪里》(配春天的画面)2、让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

3、过渡: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看来,同学们都喜爱春天,春天来了,你们想到哪里去寻找春天呢?(学生自由发言)二、介绍作者,揭示课题1、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她也寻找过春天,你们了解冰心吗?出示冰心的图片,并介绍:2、今天,我们学习冰心老奶奶寻找春天的一篇文章《只拣儿童多处行》。

板书课题。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①课题里面有个生字“拣”,谁知道“拣”是什么意思?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学生活动3、让学生读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