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实验一学习使用中国药典一、实验目的通过查阅《中国药典》2000版、2005版等有关项目和内容的练习熟悉药典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药品、设备中国药典三、实验内容(一)按照下列各项要求,查阅药典并写出查阅结果与所在药典页数。

1、硫酸吗啡控释片检查;2、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片规格;3、重组人胰岛素制剂;4、甘油的相对密度;5、葡萄糖注射液规格;6、微生物限度检查法;7、青霉素V钾片溶出度检查方法;8、最细粉;9、热源检查法10、甘草性状;11、避光、密闭、密封、冷处、阴凉处的含义;12、甘草浸膏制备方法;13、盐酸吗啡类别;14、易溶、略溶的含义;15、益母草流浸膏制备方法;16、Vc片的规格;17、吲哚美辛制剂项目;18、二甲硅油气雾剂检查;19、过氧苯甲酰凝胶pH值;20、滋心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法;(二)查阅时注意事项:2005年以前的药典都分为二部。

一部中药材和中成药、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等。

2005年版药典分三部,一部中药、二部西药、三部生物制品。

药典一般主要分为五部分:凡例、品名目次、正文、附录及附表、索引。

1、凡例: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

主要说明一些所泻及到的术语,药物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由下列组成:名称及编排、项目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计量、精确度、试药、试液、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

2、品名目次:一部主要查阅的药材及饮片在第几页数。

二部主要查阅正文品种第一部分、正文品种第二部分3、正文:药典的主要内容:一部为中药材及饮片的主要内容。

二部为正文品种第一部分、正文品种第二部分西药的主要内容。

三部为生物制品的主要内容。

4、附录及附表:点击图片附录及附表(1)记录制剂的通则。

点击图片制剂的通则(2)一般检查法与测定法、试液、试药、指示剂、测定液等。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软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软膏剂(乳剂型基质)的一般制备方法。

二、实验指导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量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常用的软膏基质根据其组成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三类。

软膏剂主要用于局部疾病的治疗,如抗感染、消毒、止痒、止痛和麻醉等。

这些作用要求混合在基质中的药物须以适当的速度和足够的量释放至表皮或经表皮渗入表皮下组织,一般并不期望产生全身性作用。

不同类型软膏剂基质的作用特点:(1)油脂性基质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软膏剂。

此类基质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有软化保护作用。

由于水合作用能引起角质层的肿胀疏松,减低组织的致密性,形成孔隙,增加了药物在角质层的扩散系数,故油脂性基质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但多数情况下,烃类基质中药物释放最差。

(2)乳剂型基质不阻止皮肤表面分泌物的分泌和水分蒸发,故其引起的水合作用较油脂性基质弱。

但由于乳剂型基质中加有表面活性剂,一般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穿透,故此类基质特别是O/W型基质中药物的释放和透皮吸收是三类基质中最快的。

由于基质中水分的存在,使其增强了润滑性,易于涂布。

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此类基质制备软膏。

值得注意的是O/W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在应用于分泌物较高的皮肤病、如湿疹时,其吸收的分泌物可重新透入皮肤(反向吸收)而使炎症恶化,故需正确选择适应证。

(3)水溶性基质易溶于水,能与渗出液混合且易洗除,能耐高温不易霉败。

多数情况下此类基质中药物的释放也较快。

但由于其较强的吸水性且没有阻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故用于皮肤常有刺激感,且久用可引起皮肤脱水干燥感。

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此类基质制备软膏。

制备软膏剂的方法主要有研磨法、熔融法和乳化法,可根据药物与基质的性质选用适宜方法。

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可通过测定软膏中药物穿过无屏障性能的半透膜(玻璃纸)到达接受介质(如水)的速度评定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

药剂学实验书

药剂学实验书

药剂学实验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剂学实验书:
1. 《药剂学实验指导》
该实验书是药剂学专业的主要教材之一,涵盖了药物的制备、分离、鉴定等方面的实验内容,同时还包括基本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的介绍。

2. 《药剂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这本实验书系统介绍了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包括常用的实验器械、试剂、溶剂等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以及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等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3. 《药剂学实验案例与浅析》
这本实验书主要以药剂学实验案例为主线,结合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等进行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药剂学实验知识。

4. 《药剂学实验教程》
该实验书是药剂学实验课程的教材,全面介绍了药剂学实验的内容和要点,包括药品质量标准的测定、制剂质量控制的评价方法、药物释放与吸收的研究以及药物稳定性等方面的实验内容。

这些实验书都是针对药剂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包含了丰富的实验案例和操作指导,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

药剂学实验指导-长沙医学院

药剂学实验指导主编:徐雄波主审:马宁副主编:唐靖张青松参编:王建芬王磊方敏肖志勇刘卫平吴柱魏丹丹邱玲玲冷一平高元峰长沙医学院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目录药剂学实验须知 ................................................................................................. - 1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 - 4 -实验二胶体溶液剂的制备 ............................................................................. - 10 -实验三混悬剂的制备 .................................................................................... - 15 -实验四乳剂的制备........................................................................................ - 21 -实验五散剂、胶囊剂的制备.......................................................................... - 27 -实验六颗粒剂的制备 .................................................................................... - 36 -实验七滴丸剂的制备 .................................................................................... - 41 -实验八注射剂的制备 .................................................................................... - 46 -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 .................................................................................... - 54 -实验十滴眼液的制备 .................................................................................... - 61 -实验十一栓剂的制备 .................................................................................... - 66 -实验十二片剂的制备 .................................................................................... - 71 -实验十三片剂薄膜包衣及质量评价............................................................... - 78 -实验十四微型胶囊的制备 ............................................................................... - 81 -附录 ............................................................................................................... - 87 -药剂学实验须知一、实验任务《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剂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和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药物的制备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艺将药物原料转化为药物制剂,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指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确保其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 药物原料:如氯化铵、硫酸亚铁等;- 辅料:如乳糖、淀粉等;- 溶剂:如乙醇、水等;- 药物制剂:如颗粒、片剂等。

2. 仪器设备:- 称量器具:如电子天平、砝码等;- 搅拌器:如磁力搅拌器、振荡器等;- 温度控制设备:如恒温水浴、恒温箱等;- 分析仪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1. 药物制剂的制备1.1 准备所需的药物原料和辅料,并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称取。

1.2 将药物原料和辅料加入容器中,并进行适当的混合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1.3 根据制剂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溶剂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溶解或悬浮。

1.4 进行适当的加热或冷却处理,使溶液或悬浮液达到所需的温度。

1.5 经过过滤、干燥等处理,得到药物制剂的最终产物。

2.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2.1 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指标,如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2.2 根据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指标的测定。

2.3 比较测定结果与药典规定的标准,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4 如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2.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3. 注意药物原料和辅料的质量控制,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药材。

4. 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正确,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的清洁工作。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1.1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1.1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试剂、仪器及设备
四、实验内容(含简略步骤、装置图)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现象记录、数据记录、图表及数据处理等)
六、结果分析(含问题讨论)
七、参考文献
2、实验报告应真实、准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
六、实验注意事项
1、煎煮前应浸泡一定时间,使药材组织、细胞软化、膨胀,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扩散。
3、用途
本品可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伤,心悸气短,脉微虚汗。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实验报告按以下格式进行书写: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XXXXXXXXXXXXXX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成绩
学生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班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实验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指导教师
项目学分
《药剂学》
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课程代码:7402240
学时:80学分:5
编写单位:生物工程学院
编写人:李 玲
审核人:何宇新
审批人:李玉锋
实验一 (实验代码1)…………………………………………………………………… 1
实验二 (实验代码2)…………………………………………………………………… 4
四、实验步骤
1、痱子粉[5]的制备
(1)处方
薄荷脑0.6g
氧化锌12g
樟脑0.6g
硼酸15g
香精1ml
滑石粉适量
制成100g
(2)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混合研磨至共熔液化,先加少量滑石粉吸收研匀,再将硼酸、氧化锌研成细粉,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研匀,最后加香精、滑石粉至100g,过筛(100目)混匀,即得。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皖西学院2010年7月目录1.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1)2.乳剂的制备 (7)3. 栓剂的制备 (10)4. 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基质体外释药实验 (13)实验一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型液体药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掌握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质量评定方法3、熟悉按药物性质选用合适的稳定剂二、实验原理优良的混悬型液体药剂应使药物颗粒细微,并分散均匀,颗粒下沉较慢,下沉的颗粒不应结块,经振摇仍能均匀分散,颗粒大小及液体的粘稠度均应符合用药要求,为达此目的常需加入各种稳定剂如保护胶体、表面活性剂、絮凝剂、反絮凝剂等。

从而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

混悬剂的配制方法有分散法与凝聚法。

分散法:将固体药物粉碎成微粒,再根据主药性质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加入适宜的稳定剂。

亲水性药物先干研至一定细度,再加液研磨(通常一份固体药物,加0.4~0.6份液体为宜);疏水性药物则先用润湿剂或高分子溶液研磨,使药物颗粒润湿,最后加分散介质稀释至总量。

凝聚法:将离子或分子状态的药物借助物理或化学方法凝聚成微粒,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形成混悬剂。

混悬剂成品的标签上应注明“用时摇匀”。

为安全起见,剧、毒药不应制成混悬剂。

三、实验内容(一)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原辅料:氧化锌、硫磺、樟脑等。

2.仪器与设备乳钵、量筒等。

(二)实验部分1.加液研磨法制氧化锌混悬剂比较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处方]表1 氧化锌混悬剂处方处方号 1 2 3 4氧化锌(g)0.5 0.5 0.5 0.550%甘油(ml)— 1.0 ——甲基纤维素(g)——0.1 —西黄蓍胶(g)———0.1蒸馏水加至(ml)10 10 10 10[制备](1)处方1、2的配制:称取氧化锌细粉(过120目筛),置乳钵中,分别加0.3ml蒸馏水或甘油研成糊状,再各加少量蒸馏水或余下甘油研磨均匀,最后加蒸馏水稀释并转移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蒸馏水至刻度。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一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会溶液性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掌握溶液性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类型综合型三、实验原理及说明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溶剂中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常用溶媒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

溶液剂通常采用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制备。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等。

最常用的是溶液剂和糖浆剂。

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溶液,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其浓度为85%(g/ml)或64.7%(g/ml),不含任何药物,除供制备含药糖浆外,可作为矫味剂、助悬剂等。

在制备溶液型液体药剂时,常需采用一些方法,如成盐、增溶、助溶、潜溶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媒中的溶解度。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加入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在制备流程中,一般先加入复合溶媒、助溶剂和稳定剂等附加剂。

为了加速溶解进程,可将药物粉碎,通常取溶媒处方量的1/2~3/4搅拌溶解,必要时可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加热。

四、实验仪器五、实验内容和步骤溶解法制备溶液剂的工艺流程如下:(一)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1.方法步骤[处方]碘0.5g碘化钾1g纯化水加至10ml[对照] 碘0.25g纯化水加至10ml[处方制法]取碘化钾,加入少量纯化水溶解配成浓溶液,加入碘搅拌使溶,再加入纯化水适量至10ml,即得。

本品可调节甲状腺机能,用于缺碘引起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甲亢等的辅助治疗。

每次0.1~0.5ml, 饭前用水稀释5~10倍后服用,一日3次。

2.注意事项(1)碘的溶解度在水中为1:2950,加碘化钾可与碘生成易溶于水的络合物,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使碘稳定不易挥发,并减少其刺激性。

(2)为加快药物溶解,宜将碘化钾加适量纯化水配制成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自己,操作要规范化,要仔细观察现象和变化,联系课堂理论予以解释和说明并做好记录。
5、要爱护实验仪器和设备,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实验老师。
6、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实验时应认真、细致、称量药品应核对,避免差错。实验如有失败应认真找出原因,报告老师,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得重做。
7、公用药品、实验仪器设备用后应必须放回原处,并不得私自携出实验室,以免影响他人实验和发生意外事故。
二、【实验教学内容】
(一)实验原理
1.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
液体制剂(1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溶液型液体制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混合液、脂肪油等。
(1)低分子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甘油剂、酊剂、醑剂和涂剂等。溶液型液体制剂为澄明液体,溶液中药物的分散度大,能较快地吸收。
(2)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以水为溶剂的,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称胶浆剂。以非水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由于高分子的分子大小较大(100nm以下),因此也属于胶体。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药品营销班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LB值的选择、注射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微囊的制备。
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应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
2、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迟到、喧哗、吸烟和乱丢垃圾。
3、学生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褂、清洁实验台后方能开始实验。
56
前言
《药剂学实验指导》,是根据《药剂学》课程内容本科药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的。
临药和药学班选做的实验项目为: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HLB值的选择、注射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膜剂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验证、微囊的制备、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三)内容与方法
A.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
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
(1)处方
I
II
2.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其中溶解法最为常用。芳香水剂和醑剂等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以挥发油和化学药物为原料时多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以药材为原料时多用水蒸气蒸馏法。酊剂的制备还可采用渗漉法。
高分子溶液的配制过程基本上与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类同,但将药物溶解时,宜采用分次撒布在水面或将药物粘附于已湿润的器壁上,使之迅速地自然膨胀而胶溶。
量取液体药物应用少量蒸馏水荡洗量具,荡洗液合并于容器中。
加入的次序,一般以助溶剂、稳定剂等附加剂应先加入;固体药物中难溶性的应先加入溶解;易溶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后加入;酊剂特别是含树脂性的药物加到水性混合液中时,速度宜慢,且需随加随搅。为了加速溶解,可将药物研细,以处方溶剂的1/2~3/4量来溶解,必要时可搅拌或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以及遇热反而难溶解的药物则不应加热。固体药物原则上应另用容器溶解,以便必要时加以过滤(有异物混入或者为了避免溶液间发生配伍变化者),并加溶剂至定量。
药剂学实验指导
前言…………………………………………………………………...
2
学生实验规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4
实验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9
实验三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12
实验四HLB值的选择……………………………………………….
15
实验五注射剂的制备……………………………………………….
17
实验六片剂的制备………………………………………………….
21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
27
实验八栓剂的制备………………………………………………….
8、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台面整理清洁并将垃圾投入指定的垃圾箱内,同学轮流值日,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及安全检查工作。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三)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最后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选用清洁适宜的容器包装,并以标签(内服药用白底蓝字或黑字标签;外用药用白底红字标签)标明用法用量。
(二)器材与试剂
器材:烧杯、试剂瓶、细口瓶、玻璃漏斗、滤纸、玻璃棒量筒、研钵、容量瓶、移液管、普通天平、广泛pH试纸、恒温水浴箱等。
试剂: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碘、碘化钾、硼砂、碳酸氢钠、甘油、苯酚、甲酚、豆油、氢氧化钠、软皂、胃蛋白酶、稀盐酸、醋酸钠、氢氧化钠、鲜牛奶、蒸馏水等。
31
实验九膜剂的制备………………………………………………….
35
实验十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验证………………………………….
39
实验十一微囊的制备……………………………………………….
45
实验十二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50
附录常用酸、碱浓度……………………………………………….
根据液体制剂的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可加入一些必要的添加剂,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抗氧剂、矫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制备时,通常液体药物量取比称取方便。量取体积单位常用ml或L,固体药物是称重,单位是g或kg。相对密度有显著差异的药物量取或称重时,需要考虑其相对密度。滴管以液滴计数的药物要用标准滴管,且需预先进行测定,标准滴管在20℃时1ml蒸馏水为20滴,其重量误差可在0.90~1.10g之间。药物的称量次序通常按处方记载顺序进行,有时亦需变更,特别是麻醉药应最后称取,且需有人核对,并登记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