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中主要女性形象分析
《红高粱》人物形象分析

《红高粱》人物形象分析摘要本文以《红高粱》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手法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还原作品对戴凤莲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而分析戴凤莲的人物形象特征。
她外貌上美丽诱人,性格上勇敢智慧充满韧性,思想上充斥着自由与爱的圣洁光芒,她是红高粱的象征,是高粱地里孕育的活着的灵魂。
关键词:《红高粱》戴凤莲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红高粱》是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莫言在2012年凭借小说《蛙》斩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尚属首次。
他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先锋主义代表作家,以自己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恣意豪迈、感觉浓郁的创作特征,让文坛耳目一新。
莫言崇尚人全方位的自由解放,并且将他的这种思想倾注在他作品中的每个词语和每段话中,这种独特、奇异的艺术感觉强烈地拨动着每个读者的神经。
莫言从不走传统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老路,同时他有着奇特的对自己情感的描述方法。
着力于作品人物主观感情的挥洒、描摹,仿佛他手中的笔能呼风换雨,能赋予草木众生以灵性。
在莫言作品所营造、渲染的艺术世界里,有时硝烟弥漫天空,有时碎片落满地,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异常浓郁。
《红高粱》作为莫言早期的代表作,它洋溢着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充满着野性而浓郁的感受力,彰显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
它也展现了作者狂欢化的话语风格,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欢乐的世界。
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总是能发现现实生活中永存的矛盾两面,一如诞生与死亡并存,也正如播种与收获,四季的轮换,描摹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现实世界。
作为经典作品,至今仍散发着瑰丽的艺术魄力。
一些学者已在各种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如尼采的生命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神话原型批评等,对《红高粱》叙事艺术、思想价值、语言风格、美学观念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本文以《红高粱》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特征为切入点,还原文本对戴凤莲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戴凤莲这一人物形象外貌上美丽诱人,性格上勇敢智慧充满韧性,思想上充斥着自由与爱的圣洁光芒。
课题研究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电影《红高粱》中的人物角色分析

电视电影论文电影《红高粱》中的人物角色分析一、“我奶奶”――刚烈与醇香九儿――酒做的女人。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做的。
温柔,如水的女人可以以柔克刚,无往不坚;澎湃,当爱情来临时,女人可以如潮水般爱得轰轰烈烈;纯真,世间喧嚣浮华,女人可以如溪水般绵绵流淌恩泽万物。
粮食与水混合后,经过时间的沉淀与酿造变成酒,与水相比更是略胜一筹。
如酒般的女人更是如此。
刚烈――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他爹让她嫁给李大头显然是看中了他家的财产。
他爹岂会在意那是一个麻风病人。
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很明显是葬送。
对九儿而言,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去十八里坡的路上,不管轿夫怎样摇晃轿子,为难待嫁的九儿,她都无心理会。
哀莫大于心死。
对于一个强硬性格的女人来说,嫁给这种人就是一条不归路。
她强忍着泪水,在胸口藏了一把剪刀以示反抗。
途遇土匪,人家有枪,众人束手无策。
为保命,九儿只能跟土匪走。
转身,回眸,与轿把夫一个眼神的交汇,领会,大伙齐上阵将土匪制服。
心灵的沟通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九儿,绝不会向命运低头。
醇香――对于真情的追求回味无穷。
郎在高粱地抗日,妻送高粱酒暖心。
美好的画面莫过于此。
妻子为丈夫和伙计们送上午饭和好酒。
吃饱饭,力气足。
用自制的火药炸毁日本人的车,不费一兵一卒,大功告成,从此人们过上了安稳祥和的日子。
可是,九儿最终还是中弹身亡。
日本人在行进途中发现了她,开枪扫射,饭菜倒了一地,酒罐子也洒了,鲜血与十八里红交融。
那刺眼的一抹红光,直击丈夫和伙计们的内心深处,奋起死拼,一战到底,誓死方休。
为罗汉大哥报仇,让九儿在天瞑目。
闻香识女人。
九儿如同十八里红一般,刚烈,弥久,醇香。
二、“我爷爷”――善良与勇敢影片中他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轿夫,同样是在底层的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劳动人民。
在送“我奶奶”去出嫁时,途中对她一些貌似调侃式的说教,说明他对这位姑娘的遭遇十分同情,同时也感到十分的惋惜,同时心生恻隐之心,我认为他是想救这位姑娘脱离苦海,但又迫于现实的残酷,无力改变现状。
评《红高粱》之九儿形象

为情重生,为义永恒——评《红高梁》之九儿形象《红高梁》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红高梁》和《高梁酒》,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荣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该片讲述了奶奶九儿和爷爷在高梁地发生的爱情故事和当年的战争往事,导演利用饱满、细腻的感情和精湛、娴熟的技术将九儿为情重生、为义永恒的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
九儿是不屈服于命运和美好爱情的向往者。
在颠轿过程中,采用声画对位的方式表现出九儿内心的悲伤,同时展沉出九儿悲惨的命运,给欢众带来心灵上的触动;与此同时又以一个特写的方式展现九儿在看爷爷时的神情,一方面衬托九儿处境的悲凉和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另一方面推动了九儿和爷爷爱情故事的开始,同时将九儿不屈服于命运的形象得以进一步展现,爱情由此得以重生。
九儿是家庭责任的担当者、传统文化的继承人。
在九儿挽留罗汉等人时,采用特写镜头的方式细致地刻画了九儿的面部表情的坚定,表现了九儿为家庭的责任感和延续酿酒文化的使命感,塑造了一个敢于担当,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九儿形象,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了令观众入情入戏的效果;在九儿观看高梁酒的制作历程时,采用全景镜头的拍摄方式展现了九儿形态动作的轻盈与美好,表次了九儿内心的喜悦之情,同时衬托出九儿随和、亲切的性格特征,将九儿的责任感得以进一步展现,营造了一种家庭般和谐的场面;在爷爷往九儿身上泼高梁土时,采用中景的拍摄方式展现九儿一动不动的形态,反衬出九儿复杂的心境:在爱情与责任中抉择。
她的无动于衷,到最后的不离不弃都可衬托对高粱酒的忠爱和对家庭的责任。
九儿是反抗侵略的勇敢斗争者。
在九儿为罗汉报仇下定决心时,再次以特写的方式呈现九儿面部表墙的凝重,表现了九儿的坚定信念和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给观众带来心灵的触动和情感上的共鸣,也将这份爱国情怀得以进一步传达,不禁令人思考、引人入胜;在九儿牺牲时,白色的服饰与红色高粱酒形成对比,带给观众以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红色高粱洒同时也象征着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爱国情怀,此时却将九儿服饰设为白色,意为九儿纯洁而不失斗争的精神和死得其所的英雄气概,一红一白更将九儿的斗争精神传达给观众,喻为将有更多的人为此斗争,九儿的爱国情怀也便由此格外鲜明,并成为一种永恒。
电视剧《红高粱》女性形象分析

电视剧《红高粱》女性形象分析作者:赵晓玲弓力成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20期电视剧艺术是大众通俗艺术的一种,观众看电视剧主要是看故事、看情节,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否鲜明饱满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电视剧《红高粱》中的女性人物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刻画得有血有肉,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层次分明,性格突出的女性人物画卷。
《红高粱》中的女性主要有三个:九儿、大嫂淑贤、恋儿,剧中在对这三位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刻画时,着墨均匀有度,层次分明,无论是主人公九儿还是丫鬟恋儿,都饱满立体,极具个性。
一、九儿:刚强、率真、泼辣九儿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剧中一切的情节走向,一切的人物设置,都是为她服务的。
《红高粱》中,对九儿性格的塑造,是将其放置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让她去活动、行为、抗争,最终使其性格中的刚强、倔强、率真、泼辣等特质完美体现。
剧中九儿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恶劣。
社会环境有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社会环境之分。
大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状、各种关系的总情势,如社会思潮、政治运动、时尚潮流、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
[1]《红高粱》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的山东高密,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古老的社会风俗和传统的宗法戒律是乡土高密的生存法则。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青年男女婚嫁的法则,门当户对是婚姻的成立前提,九儿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无法不受其影响,而其对社会环境的抗争很好的体现了其性格中的坚强与倔强。
九儿与张俊杰相恋,但张俊杰父亲极力反对,九儿决定与张俊杰私奔,落入土匪窝,终于忍痛割断了自己与张俊杰的一切,并且不顾世俗眼光与传统伦理观念,毅然与靠力气吃饭的余占鳌在高粱地里野合,这一系列与世俗社会抗争的行为,体现了她的坚强与倔强。
日本人占领高密之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高密各界在抗日问题上想法不一致,与余占鳌有男女之情、与朱豪三有父女之情的九儿,抛开个人恩怨,积极奔走劝告朱豪三与余占鳌摒弃前嫌,一致抗日,最终赢得了高密土匪与政府的抗日结盟,在关键时刻,九儿为了能够保留抗日力量,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红高粱》中戴凤莲的性格特点分析

《红高粱》中戴凤莲的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高粱》中戴凤莲的性格特点分析【导语】:戴凤莲是《红高粱》中的重要人物,关于戴凤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
电视剧《红高粱》中戴九莲形象分析

电视剧《红高粱》中戴九莲形象分析作者:王秦郝梓宏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01期摘要:电视剧《红高粱》在播出的时候已经距同名小说发表28年。
作为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献礼,著名导演郑晓龙集结演员周迅、朱亚文、于荣光等一众多明星大腕儿,以电视剧的艺术形式重新演绎小说经典《红高粱》。
电视剧《红高粱》既有对原著剧情的改造,又有对原著精神的继承。
郑晓龙导演除了延续原著中戴九莲充满生命力的人格特征,还在戴九莲身上注入了新的诠释。
电视剧《红高粱》展现出戴九莲个性解放、独立自主、敢爱敢恨、深明大义和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日女英雄的女性主义特征,对现代妇女仍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红高粱》戴九莲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J9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62-021 引言莫言小说《红高粱》经过多次的改编经久不衰,与戴九莲这个富于生命力的角色有很大的关系。
是这个鲜活的人物使《红高粱》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甚至可以说是电视剧《红高粱》再次热播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电视剧《红高粱》的再次解读,分析戴九莲这个传奇人物的个性特征,探究这个人物的经典性和她身上闪耀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可以作为对小说《红高粱》研究的补充,丰富莫言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
戴九莲是个性解放的先驱,独立自主的妇女典范,其敢爱敢恨深明大义的性格和爱国的热情更是让人敬佩。
戴九莲的这些个性与现代女性的特点有很多吻合的地方,深入研究其个性特征,对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有一定启迪。
而且对电视剧《红高粱》中人物展开研究也是对之前原著和电影研究的补充。
2 电视剧《红高粱》的改编2.1 电视剧《红高粱》对原著剧情的改造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在1986年给文坛袭来了一股夹杂着粗野而又具有生命活力的高粱风,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关乎人性的赞歌,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悲歌。
2014年,长达60集的电视剧《红高粱》的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给国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人物形象,印下了抹不掉的爱国豪情。
红高粱中的女性形象

《红高粱》的背景就是一片漫无边际的野高梁,而当高梁正是成熟的时候,满世界都是红的,夕阳余辉下红高粱演绎的故事,“我”家酒窖里那红色的火焰,那酿出来的豪情万丈的红高粱酒,一切的东西都是如此的平凡无奇,但每一件事物却都蕴含着从原始时期就一直延续着的内蕴,那就是生命的主题。《红高粱》以“红”为背景,一直都是充满着生命的力量的。因为“红”就是生命开始孕育的时候,“红”是女性的初潮,是伟大母亲在分娩时所呈现的“红”,一切都是如此沉重的,却又充满着激情。《红高粱》以“红”为背景,其实想突出的是乡土大地女性的主题。
奶奶对一个善未认识清楚的男人,就在野高梁地里与之野合。因为她认为这个男人可信,所以她就不顾一切的将自己交给她。这就是一个生活在乡土里,浑身还散发着红高粱气息的少女对于自己的幸福的追寻。她不需要男人怎样地甜言蜜语、不需要海誓山盟,因为她认为自己与男人是平等的。只要她幸福、他幸福就可以了。
奶奶对于男性是向往的,因此在我的家乡的人才会认为我奶奶的风流韵事是很多的。但其实奶奶只是在追求一个作为女人的幸福,她并不依附于男权,更不是淫荡的表现。
其实,奶奶对于“性”并不拘谨,在野高梁这一片充满野性的地方,只要她遇到一个自己真正心仪的男人,她就会不顾世俗地与他在一起。
“余占鳌把大蓑衣脱下来,用脚踩断了数十棵高梁,在高梁身体上铺上了蓑衣。他把我奶奶抱到蓑衣上。奶奶神魂出舍……奶奶心头撞鹿,潜藏了十六年的情欲,迸然炸裂。奶奶在蓑衣上扭动着。余占鳌一截截地矮,双膝啪嗒落下,他跪在奶奶身边,奶奶浑身发抖,一团黄色的、浓香的火苗,在她面上哗哗剥剥地燃烧。……”
这是奶奶的风流韵事吗?或许是吧,但我认为,这更重要的是一个女人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表现,她不是那种所谓有教养的女子的委婉,而是大胆热烈地追求,哪怕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她表现得那么的勇敢,她对于命运是紧紧把握住的,不让一丝丝的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流过。
分析《红高粱》中的女性形象——“我奶奶”17

分析《红高粱》中的女性形象——“我奶奶”摘要:《红高粱》以红高粱地为女性主义背景,通过“我”的奶奶这样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在性别意识上刻画出一个靠自己追求女性权利与幸福的伟大女性形象。
在充斥蛮力的红高粱地里的女人沿袭了旧社会时期的女性主义,追求自由与幸福,充满生命力与激情。
她们就是这位生长于中国北方乡村的男性作家随手播撒在地头田间的高粱种子,一遇春风雨露,就泼泼散散、随随便便地疯长起来,长成了高密东北乡的那片望不到边的“红高粱海”——挺直的腰杆、鲜红的脸蛋儿、浓密的长发,土生土长,自命身份卑贱,耷拉着头。
在封建伦理严重束缚的环境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该怎样生存下去,又将以什么样的姿态生活,在旧社会里的女性主义又会怎样体现,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便是其显形和载体。
关键词:红色野性土生土长女性主义生命的强力一、《红高粱》中“红色”的象征(一)“红色”是生命的张力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莫言,也许是一个“捷径”。
从这个角度,复杂的问题会变得简单起来。
莫言将“高密东北乡”作为自己叙述的根据点,用红高梁这种最古老的植物作为依托,通过“红”的背景展示原始生命的力量。
《红高粱》是他的乡土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使世人了解他的最重要的著作。
小说主要描写的是以“我”的奶奶戴凤莲为主要人物形象的先辈们在红高粱这一片土生土长的大地上所演绎的悲壮故事。
文中主要描写了“我”的奶奶这个典型的刚强、率真、泼辣的女性形象,突出了乡土母性的伟大,展现了中国母系社会独有的女性主义与东方乡村女性坚韧的生命强力。
(二)“红”是漫山遍野的红高粱《红高粱》的背景就是一片随风野长的高梁地,在八月的深秋里,满眼满脑子满世界都是红色的,无边无际。
夕阳余辉下红高粱演绎的故事,“我”家酒窖里那红色的火焰,那酿出来的豪情万丈的红高粱酒,这一切的东西看似都是如此平凡,然而每一件事物背后却都蕴含着从原始时期就一直延续着的生命的主题。
全文以“红”为背景,从头到尾都充满着生命蓬勃的美感以及乡亲们对生命中自由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