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兆镇高戈庄小学古诗词调查报告4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文调研报告范文

小学古诗文调研报告范文

小学古诗文调研报告范文小学古诗文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意义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瑰宝,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小学生对古诗文的接触与学习情况,探索小学古诗文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调研方式与对象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学生对古诗文的了解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曾接触过古诗文,但只有40%的学生能正确区分古诗与古文,60%的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还比较模糊。

2. 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态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一般,30%的学生对古诗文学习感到困难和枯燥,仅有20%的学生对古诗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3. 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能从古诗文中理解出简单的寓意和情感,但只有30%的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文的深层内涵。

四、调研结果分析与建议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学生对古诗文的接触和学习情况尚需提高。

应加大对古诗文的传统教学力度,提供更多的古诗文材料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古诗文。

2. 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需要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古诗文的理解指导,引导学生从字面、寓意、情感等不同层面去理解古诗文,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的能力。

3. 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需要培养。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来教授古诗文,如配合音乐、画面、舞蹈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古诗文的美。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古诗文朗诵比赛和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

4. 学生对古诗文的创作能力还待提高。

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创作,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些简单的古诗,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五、调研实施与总结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小学生在古诗文方面存在一定的学习难题。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根据本次调查,我们对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了解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情况,包括诵读频率、诵读内容、诵读方式等。

2.调查范围:我们选择了10所小学,每所学校调查10名学生,共计调查100名学生。

3.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年级和性别- 古诗文诵读频率(每周几次)- 古诗文诵读内容(古诗、文言文、散文等)- 古诗文诵读方式(个人诵读、课堂朗诵等)4.调查结果:根据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频率较低。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每周只诵读1-2次古诗文,只有少数学生诵读3次及以上。

- 古诗文诵读的内容主要以古诗为主。

近70%的学生表示他们主要诵读古诗,约有30%的学生会诵读一些文言文和散文。

- 个人诵读是主要的诵读方式。

超过80%的学生表示他们主要通过个人诵读的方式来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和诵读。

5.分析和建议:- 古诗文诵读频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们对古诗文的认识不足,或者课外活动过多导致时间紧张。

学校和家长可以加强对古诗文的宣传和推广,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

- 学生主要诵读古诗的情况说明学校应该注重古诗教育,加强古诗的教学和学习。

- 个人诵读是主要的诵读方式,这说明学生们普遍接触不到课堂朗诵和合唱等形式的古诗文诵读。

学校可以适当增设一些相关的活动和课程来丰富学生的诵读方式。

总体而言,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情况普遍不理想,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和诵读兴趣。

通过加强古诗文教育,丰富诵读方式,有望提升小学生古诗文的诵读水平。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xx在xx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段精辟的论断,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指明了方向。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本,对学生情感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文化的积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典古诗文诵读是现今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鉴于此,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迫切的任务。

针对本次“小学古诗文诵读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展开,我们设计本次问卷调查,以期能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与掌握我校学生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现状,为本课题提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一、整体思路(一)设计目的此次问卷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习惯的一般状况,包括诵读兴趣、诵读原因、诵读时间、诵读范围、诵读方式、诵读效果以及诵读环境几个方面。

为“小学古诗文诵读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同时也为当前的古诗文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减少语文阅读教学的盲目性、低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二)设计依据问题的设计,一是小学古诗文诵读研究的方向与目的;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设计内容针对目前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情况,设计了11个题目。

依序涉及诵读兴趣调查、诵读原因(目的)调查、诵读时间调查、诵读范围调查、诵读方式调查、诵读效果调查、诵读环境调查几大方面。

二、基本做法(一)问卷形式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集中性不记名式调查。

(二)问卷结构问卷包括问卷标题、样本资料、调查说明、调查题目四个部分。

1.问卷标题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问卷2.样本资料随机选取我校一百八十名学生,包括各个年级。

3.调查说明在调查问卷发放时以亲切、商量、平等的姿态,简要地说明确调查的主题,说明调查的要求,同时在卷头印制答题说明。

4.调查题目每道客观选择题,一般按由高到低的层次顺序设置了四个选项或三个选项。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古诗文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有着重要地位。

古诗文具有简练、精练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优美的艺术风格和陶冶情操的功能。

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小学生对古诗文的接触逐渐减少,许多学生缺少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以了解小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古诗文教学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调查:方式一: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简短的问卷,发放给小学生进行填写。

问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级等;2.是否学过古诗文,并对古诗文的情况进行了解;3.古诗文诵读的情况,包括每天诵读的时间和诵读的古诗文数量等;4.古诗文理解的情况,包括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和理解方式等。

我们在学校内向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发放了85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20份。

方式二:访谈调查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情况,我们采取了访谈调查的方式。

在学校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抽取了10名小学生进行了访谈。

访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学生对古诗文的了解情况;2.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情况,及对古诗文的感受;3.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情况和阅读策略。

调查的访谈记录和问卷结果,我们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

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我们对小学生古诗文的诵读情况进行了掌握和分析。

具体结果如下:古诗文的接触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小学生接触过古诗文,其中60%的学生表示曾经在课堂上学过古诗文,25%的学生表示通过自己的阅读接触过古诗文,10%的学生表示从其他途径了解到古诗文,另外5%的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古诗文。

从访谈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古诗文的接触主要发生在课堂和学校图书馆。

古诗文的诵读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50%的小学生每天有诵读古诗文的习惯,平均每次诵读的古诗文数量为2-3首。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诵读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我国,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初步接触古诗文的时期,对于学生的文化底蕴和语文品味的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通过一份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探究了小学阶段的古诗文诵读情况,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广州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共发送了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84.5%。

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否认为古诗文诵读重要;2.学生是否喜欢古诗文;3.学生是否有古诗文诵读的习惯;4.学生平时古诗文诵读的时间和频率;5.学生古诗文诵读时的情感体验。

调查结果喜欢古诗文的学生比例较高古诗文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优美的词句、深刻的含义、优美的韵律深受学生们的喜欢。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学生表示喜欢古诗文。

学生对古诗文的认知程度不够尽管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古诗文,但是对于古诗文的怎样理解、如何吟诵等问题,学生们的认知程度还不够。

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吟诵古诗文,这也需要学校加强对古诗文教育的重视。

学生古诗文诵读的习惯还有不足在调查中,有约60%的学生表示平时有诵读古诗文的习惯。

但是对于每天诵读的时间和频率等问题,学生对于古诗文诵读的习惯还有不足之处。

大部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时间少于20分钟,两周内诵读古诗文不足4篇,这对于古诗文的积累和阅读并不充分。

学生在古诗文诵读时缺乏情感体验了解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时的情感体验,对于正确理解和领会古诗文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只有少部分学生表示诵读古诗文时能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大部分学生缺乏情感投入和沉浸感,这也是需要加强学生阅读和领会古诗文的地方。

总结通过本次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古诗文诵读习惯以及对古诗文的领会程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多个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观察,了解了小学古诗文诵读的情况。

调查发现,虽然小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但大多数学生还是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

调查还发现了一些潜在问题,如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有效的指导。

1. 引言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然而,随着现代快节奏生活和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出现,小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情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查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查方法在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选择了10所小学,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共有500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

我们还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诵读情况来验证问卷调查的结果。

3. 调查结果3.1 小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问卷显示,72%的学生对古诗文感兴趣,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示喜欢古诗文的美丽语言和意境,另一部分学生是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培养起对古诗文的兴趣的。

3.2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频率调查显示,73%的学生每周至少诵读1-2首古诗或文言文。

然而,23%的学生诵读频率较低,每周只能诵读几次古诗文。

3.3 学生参与古诗文诵读的方式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参与古诗文诵读,一些学生还通过电子媒体和家庭活动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和诵读。

3.4 学生在古诗文诵读方面的问题询问学生在古诗文诵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发现一些普遍的困惑。

首先,有些学生对古诗文中的生僻字和古代典故理解困难;其次,一些学生发现古诗文的语言结构复杂,很难记住和理解;再次,一些学生缺乏足够的诵读练习机会。

4. 对小学古诗文诵读的建议4.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校和家庭应提供丰富的古诗文学习资源,如白话古诗文的翻译、注释、解读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诵读古诗文。

4.2 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习惯学校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每天读一点古文,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古诗文的理解。

小学语文古诗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小学语文古诗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小学语文古诗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古诗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古诗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读书策略的指导和提高,学生读书能力有所忽视,我们指导的多为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同步书刊。

学生读书面窄,读书兴趣不浓厚,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针对此情况,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加大学生的读书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丰富学生的读书实践等方面进行很多有益的研究实验,探索尝试,但是这些研究还都停留在从教的角度出发,从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层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创造性的感受和体验,这使得学生没有主动阅读的愿望,读书活动事倍功半。

鉴与此,我提出“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探讨科学的读书策略的指导方法,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

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小学生自主阅读”是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获取信息,理解、积累语言的一种体验活动,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从而逐步形成并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并能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去朗读,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指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激发小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培养求知欲,提高素质品味。

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读书学习活动质量。

小学生古诗研究报告

小学生古诗研究报告
小学生古诗研究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诗词杰作。诗词灌溉了伟大的民族,抒写了辉煌的历史,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小学阶段搞好古诗词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育部新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对古诗词教学也提出了新的合理要求,为学生的一生健康成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新的举措、目标在师生的共同实施中,在家长的配合中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呢?为了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现状,笔者率《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我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分为“学生篇”“教师篇”“家长篇”,目的在于:
我们所调查采访的学生属阎良区武屯镇学区的学生,其中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教育环境一般,只有的学生来自城区,父母是教师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数量极少,家庭教育环境比较的不错。
总之,农村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以及对古诗词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包括学生家长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积极开展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将祖国的先进文化遗产继承下去,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首先我们对辖区的五所小学(中心小学、红丰小学、三义小学、御宝小学、胡李小学)80的语文教师进行的调查采访。主要是对各位老在语文课堂上教学古诗词时是否注重按题材来进行分类并融入教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的老师认为没有必要按题材来分类,自己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强调:的老师只是偶尔的进行分类,并应用在教学当中;的老师则认为古诗词的题材应当给学生强调,自己教学时也非常的重视,这让我们调查小组感到很惊讶,这个结果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年古诗词调查报告
仁兆镇高戈庄小学
四年级张梦蕾
2014年11月18日
新年古诗词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古诗词吟诵的阅读现状,包括学生阅读的方法、兴趣、心理、时间等。

提出相应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古诗词的吟诵、积累提供方法,创造条件。

二、调查过程
1、调查时间:2014年9月4日至11月18日。

2、调查地点:仁兆镇高戈庄小学。

3、调查对象:四年级的全体60名学生
4、抽样方法:
(1)、问卷调查。

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
(2)、个别交谈。

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交谈,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5、调查内容:
(1)、是否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摸索出积累、背诵古诗词及诵读古诗文的方法。

(2)、是否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3)、是否真正让学生感悟经典,通过背诵古诗文增加了记忆力;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文化素养;学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了传统文化美德的教育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古诗词阅读的兴趣和知识面
问卷1:你最喜欢读哪方面的书?
问卷2:能否写出五个以上的著名诗人?
不难看出,目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大部分还停留在漫画书上,其次是儿童文学类和科普类,而只有少数的同学喜欢读古诗词,说明我们的古诗词还缺乏足够的魅力来吸引小学生的眼球。

因此,他们对诗人、诗词名句等诗词知识还比较贫乏,这应该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四、问题与困惑
自主诵读古诗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古诗的理解。

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背诵古诗往往基于字面上的熟悉,对于诗的内涵理解可以说是囫囵吞枣。

有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已经会背诵了,在课堂教学时忽视对古诗意思的理解。

常此以往,势必降低古诗学习的效果,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积累古诗文的工作展开得不够。

学校古诗题库的存量不够丰富,对年级的科学分类尚不科学,需要进一步改进。

五、体会与建议
通过课内外的有效结合,拓展诵读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大量接触古文学,领略祖国语言的魅力,将古诗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