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阅读理解及答案)
野菊杨万里阅读答案

野菊杨万里阅读答案导读:《野菊》阅读原文[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野菊》阅读题目(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野菊》阅读答案1.[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等。
色彩:“碧”与“黄”映衬。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野菊》阅读译文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
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
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
《野菊》阅读赏析野菊花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菊花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
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
重阳有赏菊的习俗,两句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
“况”字使次句的语气紧连首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
“在野”与“在庭”相对。
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
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
这也许是野菊的憾事,但诗人却把这看成是快事,因为它可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缚剪裁与观菊者的诸多采摘,即不受人们的干扰,因而显得幽闲自若,别有丰彩。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小升初资料专题题目及解析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小升初资料专题题目及解析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三)野菊花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
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
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
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
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
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
我觉得人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标出序号)清热败火()①失败②打败 3搞坏④解除,清除真顶得上清凉饮料()①支撑②顶撞③相当,抵④顶替,代替(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野菊花有哪些用途?(4)概括野菊花品质的句子有哪些?(5)你从野菊花身上学到了什么?【答案】(1)④;③(2)我觉得人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或者是)人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我觉得人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野菊阅读参考答案

野菊阅读参考答案野菊阅读参考答案野菊是一本备受争议的小说,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这本小说以日本战后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主人公的成长故事。
野菊这个名字也象征着女主人公的坚强和顽强的生命力。
小说的开头,我们见到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叫野菊。
她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中,父亲是一个酒鬼,母亲早逝。
她从小就被迫去工作,生活十分艰辛。
然而,野菊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努力学习,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小说中,野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她的父亲反对她读书,认为女孩子应该做家务。
而且,她所在的村庄也对女孩子读书持有质疑的态度。
然而,野菊并没有放弃,她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去争取读书的权利。
野菊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她通过考试,进入了一所名校读书。
在学校里,她遇到了一个富家子弟,他们相爱并决定结婚。
然而,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小说的结尾,野菊回到了她的家乡。
她发现,家乡已经变得陌生而疏远。
她的父亲已经去世,她的家庭已经解体。
然而,她并没有感到绝望,她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去帮助家乡的人们改变他们的生活。
野菊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首先,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努力和坚持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其次,野菊也给我们带来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小说中描绘的农村社会存在着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女孩子读书受到质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通过野菊这个角色,作者川端康成呼吁社会应该重视教育,消除社会不公平。
最后,野菊也给我们带来了对自然和环境的思考。
小说中描绘的农村风景和自然景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这些自然景观逐渐消失。
野菊回到家乡时,她发现家乡已经变得陌生而疏远。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珍惜我们的自然资源。
总之,野菊是一本充满深度和思考的小说。
【名师讲题】元好问《野菊》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小题。
野菊[金]元好问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自”字暗含喟叹,与“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B.“争教”一句,用反问语气表达对野菊处境的不满,与对鲜明秋色的喜爱形成对照。
C.“新霜后”“晚景前”,前后互相补足文意,描写出野菊开放之时正当秋令,已近黄昏。
D.作者托物言志,结尾点明创作目的,为野菊发抒幽妍之美,也借此发抒幽人之怀抱。
16.“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本诗从陶令写起,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15.B16.陶渊明咏菊自古有名,从他写起,自然引出对野菊的吟咏;陶渊明是隐逸之宗,也暗示野菊高风与隐士精神一致;陶渊明咏的是篱边之菊,而作者歌咏的是野菊,有利于翻出新意。
名师讲题: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表达对野菊处境的不满”错误,“狼藉”指野菊的姿态纵横散乱,“争教狼藉卧疏烟”的意思是“可它的狼藉之态却不能不使人产生遗憾之感,可怜的野菊花呵,你怎么竟叫自己杂乱地散卧在淡淡的烟雾中呢”,由此可知此句表达对“野菊”的怜爱之情。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内容和鉴赏结构技巧的能力。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柴桑人”指陶渊明,柴桑是他的故里。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爱菊诗人,曾亲手种植和培育菊花,后人咏菊常联系到他,从他写起,自然引出对野菊的吟咏;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他与菊已经合二为一,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安贫守道、孤高无尘的品德完美地叠合到了一起,由此可见本诗从陶令写起也暗示野菊高风与隐士精神一致;元好问诗则在描述菊与陶分离后的情景:作为柴桑植菊人的陶渊明已离去上千年了,失了人工培育的野菊花居然也斑斑点点地开得很丰满,陶渊明咏的是篱边之菊,而作者歌咏的是野菊,有利于翻出新意。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_野菊》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野菊》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过关1. 拼音长廊。
(读拼音,写词语)老人坐在那里,一边擦着é tóu________上的汗,一边chuí________着那条因走了很长时间的山路而suān liū liū________的qué________腿。
2. 拼音长廊。
(读拼音,写词语)我yī yī bù shě________地告别了那个长的挺jùn________的小姑娘3. 课文链接。
(读课文,回答问题)课文写了野菊为我做的哪几件事?野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 锦上添花。
(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5. 成语乐园。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造句)二、拓展应用标点聚会。
(在下列句子空白处加上标点)我不在意地说门一锁不就行了标点聚会。
(在下列句子空白处加上标点)你叫什么名字我大声问野菊菊花丛里飘来她那甜甜的童音快乐阅读。
(读短文,完成练习)紫荆花清晨,我推开窗户,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
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
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
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
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
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形态各异。
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
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竞相开放。
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朵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三)野菊花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
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
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
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
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
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
我觉得人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标出序号)清热败火()①失败②打败3搞坏④解除,清除真顶得上清凉饮料()①支撑②顶撞③相当,抵④顶替,代替(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野菊花有哪些用途?(4)概括野菊花品质的句子有哪些?(5)你从野菊花身上学到了什么?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司马光《野菊》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司马光《野菊》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10.阅读下而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野菊司马光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①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注】蛩∶蟋蟀。
(1)诗歌首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2分)
答:
(2)第二联中的“羞”字历来为人称道,'羞'字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
(4分)
答:
答案:
10.[6分]
[1]结构上:照应标题,同时引出下文对野菊的叙写;内容上:点明了野菊虽无人种植却依然在秋天盛开的现实,同时也交待了“幽人”欣赏野菊的原因[结构1分,内容任答1点给1分,共2分]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菊以随众草枯萎为羞,迎着早霜盛开的傲然姿态,表达了诗人对野菊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孤傲高洁的心志。
[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2分,共4分]。
李商隐《野菊》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野菊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
②紫云:指代中书省。
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
③霜栽:指野菊。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 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 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 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
12. 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6分)【答案】11. B12. ①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
②运用叠词,“冉冉”“涓涓”,由外在环境写到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
③运用双关,“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
含蓄形象。
④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
⑤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铺垫。
(6分)【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说法错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
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指出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本句意思是野菊的微香四处飘散,花上的秋露似泪珠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菊
曹柏青
①金风飒飒,银霜沉沉。
②秋阳艳丽,四野俱寂,霜枝无语。
黄灿灿的野菊,丰满鲜嫩地伸展着,翠绿肥硕的叶子,像打开的伞架,支撑着金黄的花盘,在晚来的秋风中轻轻地摇曳。
“天生傲骨差相似,撑住残秋是此花。
”
③静读陶诗未终卷,又乘秋风观野菊。
④我穿行在馥郁的秋风里。
我看见夕阳的车轮,向远方滚去。
田埂旁,池塘边,土坡上,我诧异地看着这一簇簇金灿灿的野菊,满目秋艳,它默不作声的美,依然震撼了我。
苍凉人生,至情至性,有了野菊的映衬,人格人品的意味格外深长啊!秋来倾听菊语,雨霁捕捉竹籁。
我的灵魂闪烁在秋阳、翠竹的光影婆娑中,我在细密的花纹中拣起人生的金子。
⑤野菊随地发,涢水逐门生。
⑥我怔怔地站在乡野中,俯河畔,仿佛一瞬间成了写意画中的背景。
人在野菊丛,心随年轮走。
从秋风寒霜中,我看到野菊的笑脸,一丛浓绿从脚底漫进我的心灵,我呼吸到野菊芬芳的气息;从奔跑的秋阳中,我看到它打在希望树枝上发出的银铃般声响。
看一方水土,被一方水土营养,观秋野被故土野菊滋润。
岁月复年轮,庭院深几许?遍野黄花,风骨霜艳无重数……沧桑观花花不语,枝头抱香秋千去。
菊以它不争的从容开在晚秋,默契着思想者和隐士的情怀。
思想者的沉默如菊,也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
而无知者的喋喋不休,却暴露出内心的苍白。
野菊寂寞而不失望,孤独但仍从容,这是野菊的涵养,也是野菊的风度。
对野菊的钟爱,是我对庸俗社会关系的一种逆动,也是一种物我两化的冲动和实践,更是我心灵全部的最终皈依。
境生情,情生心,心生境,人生与自然物象的契合。
⑦我看过很多野菊,在田野,在大路边,在树林中,在草丛里,到处都有耀眼的野菊花,但它们都开得很小,小得像一枚很不起眼的硬币。
而我家老屋的篱笆上贫瘠泥土中的野菊花却开得如此灿烂、坦荡,给我一种惊奇。
我如同喝下一杯积年陈酿,沉醉不已。
⑧我徜徉在篱笆墙的野菊中,这时,复杂变得简单,愉悦取代烦恼,虚伪回归真诚。
我是乐意在这境地里筑茅庐而住的。
⑨野菊是花中的忍者,餐霜饮露,清淡素雅,幽冷隽异,甘苦自知。
完美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口号,也是一个漂亮的陷阱。
野菊花它不是招摇的,而是寂寞的,它在寒霜中美得朴素、执着、天然……
⑩我爱老屋篱笆墙的野菊,是向生命的高度冲刺,是贴近大地的呢喃细语,是对生命的繁茂与美丽的那份苦苦眷恋和期待。
11秋风瑟瑟,落叶飘飞。
我爱的秋天是一种明艳的色彩,是一种深情的爱意,是一种舒适的淡香,是一种故土的温暖。
那种感觉让人永远怀念。
10.文章第②段引用诗句“天生傲骨差相似,撑住残秋是此花”,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表明古人对菊花也有感怀,为下文写作者对菊花的感受作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增添了诗意(文采)。
11.谈谈你对第⑥段中的画线句“思想者的沉默如菊,也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
而无知者
的喋喋不休,却暴露出内心的苍白”的理解。
思想者有思维的深度,沉默内敛却有着影响别人的精神力量;无知者越是喋喋不休,越是显现出其思想的贫乏、内心的苍白。
12.第⑦段写生长“在田野,在大路边,在树林中,在草丛里”的野菊,其作用是什么?
写生长在田野、大路边、树林中、草丛里小如硬币的野菊,与“我家老屋的篱笆上贫瘠泥土中的野菊花”形成对比,衬托后者开得灿烂、坦荡,表现对家乡老屋旁生长的野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13.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富有情趣,请从第②—④段中找一句你喜欢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句子:“黄灿灿的野菊,丰满鲜嫩地伸展着,翠绿肥硕的叶子,像打开的伞架,支撑着金黄的花盘,在晚来的秋风中轻轻地摇曳。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伸展着的野菊的叶子比作打开的伞架,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菊在晚风中的摇曳之美,表现了作者对野菊的深深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