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全解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装置2
2.尾气处理方法 (1)用适当试剂吸收
球形干燥管
固体试剂吸收多余 气体装置,如碱石 灰吸收Cl2、SO2等
液体试剂吸收多余 气体装置,右3图 装置有防倒吸功能。
(2)可燃性气体可在导管末端处放一燃
着的酒精灯烧掉,但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 气体纯度。
小结: (一)遵守实验室规则:
进实验室前、后,试验中、毕的要求
3.气体收集方法 (1)排气集气法
气体进口
气体进口
向下排气集 气法收集密 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例 如:氢气、 甲烷、氨气

集气瓶
向上排气 集气法收 集比空气 密度大的 气体。例 如:氯气、 氯化氢、 二氧化碳

(2)排水集气法 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气体,例如:O2 、H2 等
短进长出
该装置既可收集气体, 也可测量气体体积
思考:如何检验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准备工作、操作、现象描述与结论
装置2: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量筒中加适量 水浸没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锥形瓶,若量筒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形成一小段 水柱,则气密性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装置1
装置1:分别向长颈漏斗和烧杯中加适量水浸 没导管口,用双手紧握锥形瓶,若烧杯中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形成一小段水柱,则 气密性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安全

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和事故的

保障。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

1.遵守安全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重视并逐步熟记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方法(包括有害气体、废液、固体废弃物 的处理)
一、实验室规则: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知识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知识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知识在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与毒性、腐蚀性、易燃烧和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直接接触,常常使用易碎的玻璃和瓷质器皿以及在煤气、水、电等高温电热设备的环境下进行着化学实验,因此,要必须学习和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知识。

一、实验室安全知识1.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电开关、水开关、煤气开关等。

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将室内检查一遍,应将水、电、煤气的开关关好,门窗锁好。

2.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 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3.浓酸、浓碱使用时必须小心,防止溅出。

用移液管量取这些试剂时,必须使用橡皮球,不能用口吸取。

若不慎溅在实验台上或地面,必须及时用湿抹布擦洗干净。

如果触及皮肤应立即治疗。

4.使用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如乙 醚、丙酮、乙醇、苯、金属钠等)时,应特别小心。

不要大量放在桌上,更不要在靠近火焰处。

只有在远离火源时,或将火焰熄灭后,才可大量倾倒易燃液体。

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不准在火上直接加热,只能在水浴上利用回流冷凝管加热或蒸馏。

5.使用电器设备(如烘箱、恒温水浴、离心机、电炉等)时,严防触电;绝不可用湿手或在眼睛旁视时开关电闸和电器开关。

二、实验室急救知识1.受玻璃割伤及其他机械损伤:首先必须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等物碎片,然后用硼酸水洗净,再擦碘酒或紫药水,必要时用纱布包扎。

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应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立即到医院诊治。

2.烫伤:一般用浓度(90%~95%)酒精消毒后,涂上苦 味 酸软膏。

如果伤处红痛或红肿(一级灼伤),可用橄榄油或用棉花沾酒精敷盖伤处;若皮肤起泡(二级灼伤),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铬伤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三级灼伤),应用干燥而无菌的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急送医院治疗。

3.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钾等触及皮肤而引起灼伤时,要先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5%乙酸溶液或2%乙酸溶液涂洗。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 (2)刺激性及神经性中毒 先服牛奶或鸡蛋 白使之缓和,再服用硫酸铜溶液(约30g溶于 一杯水中)催吐,有时也可以用手指伸人喉 部催吐后,立即到医院就诊。
▪ (3)吸入气体中毒 将中毒者移至室外,解 开衣领及钮扣,吸入大量氯气或溴气者,可 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皮肤接触了腐蚀性物质后可能被灼伤,为 避免灼伤,在接触这些物质时,最好戴橡胶 手套和防护眼镜。发生灼伤时应按下列要求 处理:
▪ (1)酸灼伤
▪ 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 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 扎好。
▪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立即 用水冲洗,用洗眼杯或将橡皮管套上水龙头 用慢水对准眼睛冲洗后,即到医院就诊,或 者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最后滴人少许 蓖麻油。
▪ 2.玻璃割伤
玻璃割伤是常见的事故,受伤后要仔细观 察伤口有没有玻璃碎粒,如有,应先把伤口 处的玻璃碎粒取出。若伤势不重,先进行简 单的急救处理,如涂上万花油,再用纱布包 扎;若伤口严重、流血不止时,可在伤口上 部约10cm处用纱布扎紧,减慢流血,压迫止 血,并随即到医院就诊。
▪ 3.药品的灼伤
▪ (3)有些剧毒物质会渗入皮肤,因此,接触 这些物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应立即 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五官或伤口。例如, 氰化钠沾及伤口后就会随血液循环至全身, 严重的会造成中毒死伤事故。
▪ (4)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 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器 皿应及时清洗。在使用通风橱时,实验开始 后不要把头部伸入橱内。
▪ 5.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 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并妥善爱护。 安全用具和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
▪ 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 1.火灾的预防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学习目标:明确实验规则,培养实验安全意识。

新课导入:回顾氧气的制备方法探讨:①哪些仪器可以用来直接加热?哪些需要垫石棉网,为什么?②药品的取用原则: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1)不能用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固体只需。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要放入内。

③加热操作:容器外壁不能有水()给固体加热——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形成的水滴倒流至管底引起试管破裂;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给液体加热——管口向上倾斜约45度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④酒精灯的使用:a.使用前,检查有无酒精,用漏斗添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添入的酒精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否则:),不能少于1/3。

(否则:)c.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不允许用另一支酒精灯去对火(否则:)。

d.用灯帽盖灭火焰,不允许用嘴吹。

(否则:)⑤氧气收集完之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

⑥试管口为什么要放棉花团?(防止)。

一、实验操作规程(一)遵守实验室规则(见后面阅读材料)(二)了解安全措施1. 认识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见课本P4)2.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和使用时注意事项(见后面阅读材料)(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阅读后面材料填空)(四)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见后面阅读材料)一、实验室规则1.学生进入实验室后,须按指定座位就坐,不准大声喧哗,不得乱扔纸屑、杂物等,保持室内安静清洁。

2.实验课前,学生要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3.学生实验前要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所用仪器、药品的性能,弄清实验步骤;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做好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化学安全知识及实验注意事项

化学安全知识及实验注意事项

化学安全知识及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可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您进行安全的化学实验。

一、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装备:确保实验室配备了必要的安全装备,如消防器材、急救箱、安全柜等。

检查这些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保持其易于访问。

2. 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任何化学实验之前,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大褂、护目镜、口罩和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减少身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风险。

3. 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查气体和液体储存区的密封和标识。

避免实验室内的混乱和杂乱无章。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1. 阅读实验手册:在进行任何新的实验之前,仔细阅读实验手册,并了解实验过程、实验物质和实验场所的风险。

2. 急救措施:熟悉实验室中的急救措施,包括急救箱的位置、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

3. 实验室操作:遵循实验室操作的基本原则,确保实验操作正确、谨慎和细致。

遵循实验步骤的顺序,并逐步进行。

三、化学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室卫生: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整洁,不要随意堆放实验器材和试剂。

一旦使用完毕,应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置废弃物。

2. 柜台的使用:在使用化学品和试剂时,遵循柜台使用的原则。

确保取用的化学品和试剂放回原处,并密封保存。

3. 化学品的储存:储存化学品和试剂时,应按照安全数据表的要求进行分类、密封和标示。

避免存放不相容的化学品在同一位置。

4. 小心操作:在化学实验中,严禁随意品尝、闻气味和接触化学品。

严禁饮食和吸烟,并将实验室与办公区域分开。

5. 处理化学废弃物:正确处理化学废弃物非常重要。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并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四、常见实验室事故和应急措施1. 溅溉事故:在实验操作中,有可能遇到溅溉化学品的情况。

如果发生溅溉事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区域,并寻求医疗帮助。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一、实验基本规范1.穿着合适的实验服,佩戴实验帽、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

2.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随意走动、喧哗。

3.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方案。

4.使用实验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坏仪器。

5.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药品,不得随意丢弃。

二、药品安全1.了解药品的性质,遵循“三不一要”原则:不用手触摸药品,不将鼻孔凑近药品,不品尝药品,要用药匙取用。

2.避免将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有毒的药品混合使用。

3.妥善存放药品,标识清晰,注意有效期。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2.给液体加热时,注意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取用固体药品时,要倾斜试管,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

4.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

5.实验室中禁止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四、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1.发生火灾时,保持冷静,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如用灭火器灭火或用湿布覆盖火源。

2.如发生药品泄漏或中毒,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必要时寻求医疗救助。

3.如发生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4.如发生实验室设备损坏或故障,及时报告老师,切勿擅自修理。

五、实验室日常维护1.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完毕后,及时清理实验台。

2.定期检查实验仪器,确保其安全可靠。

3.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老师。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习题及方法:1.习题:在化学实验中,为什么必须穿着合适的实验服?方法/答案:穿着合适的实验服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化学药品的直接接触,实验服的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能,减少化学药品对皮肤的伤害。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完整版)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完整版)

预防玻璃割伤
1.切割玻璃管(棒)及给瓶塞打孔时,易造成割 伤。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或将玻璃管插进橡皮 塞孔内时,必须正确选择合适的匹配直径,将 玻璃管端面烧圆滑,用水或甘油湿润管壁及塞 内孔,并用布裹住手,以防玻璃管破碎时割伤 手部。把玻璃管插入塞孔内时,必须握住塞子 的侧面,不能把它撑在手掌上。 2.装配或拆卸玻璃仪器装置时,要小心地进行, 防备玻璃仪器破损、割手。
常见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中毒症状和救治方法
名称及入体途径 中毒症状 救治方法
氰化物或氢氰酸: 轻者刺激粘膜、喉头痉挛、瞳孔放大, 立即移出毒区,脱去衣服, 进行人工呼吸。可吸入含5% 重者呼吸不规则、逐渐昏迷、血压下 呼吸道、皮肤 降、口腔出血 二氧化碳的氧气。立即送医 院
氢氟酸或氟化物: 接触氢氟酸气可出现皮肤发痒、疼痛、 湿疹和各种皮炎。主要作用于骨骼。 呼吸道、皮肤 深入皮下组织及血管时可引起化脓溃 疡。吸入氢氟酸气后,气管粘膜受刺 激可引起支气管炎症 皮肤被灼伤时,先用水冲洗, 再用5%小苏打液洗、最后用 甘油-氧化镁(2:1)糊剂涂 敷,或用冰冷的硫酸镁液洗, 也可涂可的松油膏
常见化学烧伤的急救和治疗
化学试剂种类 急救或治疗方法
碱类:氢氧化钠(钾)、氨、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 氧化钙、碳酸钾 用2%乙酸溶液冲洗,或撒 敷硼酸粉,或用2%硼酸水 溶液洗。如为氧化钙灼伤, 可用植物油涂敷伤处 酸类:硫酸、盐酸、硝酸、 乙酸、甲酸、草酸、苦味酸 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 5%碳酸钠溶液冲洗
预防化学烧伤 1
1.腐蚀性刺激药品,如强酸、强碱、 浓氨水、氯化氧磷、浓过氧化氢、 氢氟酸、冰乙酸和溴水等,取用 时尽可能戴上像皮手套和防护眼 镜等。如药品瓶较大,搬运时必 须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颈。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报告
04 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特性
爆炸品
01
具有猛烈爆炸性,如炸药、雷管等。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02
具有易燃易爆、窒息等特性,如氢气、氧气等。
易燃液体
03
易燃易爆,如汽油、乙醇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特性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 物品:容易燃烧或自燃,如硫磺、
白磷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具有强 烈的氧化性,如高锰酸钾、过氧
身体防护用品
穿戴适当的实验服、围 裙、袖套等,避免皮肤
直接接触化学品。
手部防护用品
佩戴合适的耐酸碱手套 或防割手套,保护手部
免受伤害。
脚部防护用品
穿戴防砸、防滑的安全 鞋或实验专用鞋,保护
脚部安全。
05 生物安全与辐射防护
生物安全实验室基本要求
01
02
03
实验室设计
符合生物安全级别的设计 要求,包括实验室布局、 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
因误用或滥用导致危险。
试剂存储
试剂应分类存放,标明名称、浓 度、危险性等信息。对于易燃、 易爆、有毒等危险试剂,应严格
按照规定进行存储和使用。
个人防护
在实验过程中,应根据实验需要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 验服、护目镜、手套等,以降低
实验过程中的风险。
废弃物处理及环保要求
废弃物分类
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如 有机废液、无机废液、固体废弃物等,避免对环境造成污 染。
易燃物质泄漏或挥发
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
明火或高温表面引燃可燃物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易燃物质的储存和使用 禁止在实验室吸烟或使用明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一、大学化学基础实验安全总则.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是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进行。

1 .实验室是大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必须严肃、认真。

2 3.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要熟悉和遵守实验安全总则。

.了解实验室水、电、气(煤气)总开关的地方,了解消防器材(消火栓、灭4火器等)、紧急急救箱、紧急淋洗器、洗眼装置等的位置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通道。

.了解实验室的主要设施及布局,仪器设备以及通风实验柜的位置、开关和安5 全使用方法。

.做化学实验期间必须穿实验服(过膝、长袖),戴防护镜或自己的近视眼镜6 (包括戴隐形眼镜者),长发(过衣领)必须扎短或藏于帽内,不准穿拖鞋。

7.严禁将任何灼热物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8.产生危险和难闻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取用化学试剂必须小心,在使用腐蚀性、有毒、易燃、易爆试剂(特别是有9 必须仔细阅读有关安全说明。

使用移液管取液时,必须用吸耳球。

机试剂)之前, 10.一切废弃物必须放在指定的废物收集器内。

11.使用玻璃仪器必须小心操作,以免打碎、划伤自己或他人。

.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食品、喝水、咀嚼口香糖。

实验后,吃饭前,必须洗手。

12.实验后要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关好水、电、气开关和做好清洁卫生。

实验13 室备有公用手套供学生使用。

14.一旦出现实验事故,如灼伤、化学试剂溅撒在皮肤上,应即时用药处理或立即用冷水冲洗,被污染的衣服要尽快脱掉。

15.实验室所有的药品不得携带出室外。

16.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不允许嬉闹、高声喧华,也不允许带耳机边听边做实验。

17.发生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即时处理。

二、实验陋习1. 实验时不穿实验服、穿拖鞋、不戴手套;把实验室当寝室,在实验室吃东西,喝水、咀嚼口香糖; 2.3. 实验室杂乱、不及时清理垃圾;4. 使用后的试剂瓶没有盖上;5. 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6. 危险化学品不上锁,乱堆在地上;7. 气体钢瓶无铁链固定;8. 实验结束后,不洗手、忘关闭仪器、忘关水源;9. 离开实验室时忘随手锁门、忘关照明灯;10. 实验室所有的药品携带出室外;11. 长发(过衣领)不扎短或藏于帽内三、良好的实验习惯:1. 实验时必须穿着实验衣,严禁穿拖鞋及凉鞋;2. 身体或精神状况不好的时候不要做实验;3. 有毒有害化学品不得敞放,取用称量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且穿戴防护具(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4. 谨慎对待没有做过的反应和没有用过的化学品;5. 操作高温实验,戴防高温手套;6. 实验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要充分洗净身体的暴露被污染部分(如:脸面,手脚等部位);7. 用完的药品盖紧瓶盖,且及时放回原处;8. 不直接接触化学品;9. 按照正规指南,安全处理危险物品;10. 定期检查身体。

四、实验室常见的防护工具防护屏:一般是透明有机玻璃屏,将危险操作与操作人员隔开;尤其是易爆炸、加压减压的操作、高压电操作等,一旦爆炸,玻璃碎片及内容物不会伤人。

隔离操作箱:箱子一面为透明有机玻璃,有一双手套伸入箱内操作,箱上有排风管。

这是比较专用的操作箱,将毒气、有毒粉尘与操作人员隔离。

护目镜要长过膝。

经常洗涤。

工作服:用前要检查不漏气。

可打气放在水中试试,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也胶手套:可用手挤看是否漏气。

与手皮肤接触,乙醚之类的溶剂会渗透过胶手套,一般胶手套有油溶性,苯、故应选用耐油化学胶手套。

用毛巾吸干水分,使用时要留心。

用完后用水及肥皂洗净,医用胶手套很薄,撒上滑石粉,挂好,干后收好。

胶围裙、胶靴:取用强腐蚀性药品时使用。

毛巾或纱手套:防烫伤、轧伤和割伤。

只对某呼吸器内装有各种型号的活性碳或其他特效吸附剂,因此,呼吸器:种有害气体有效;不同毒气粉尘应选用不同吸附剂。

使用前应检查呼吸器边的橡胶袋不漏气,能紧贴面部。

呼吸器只用於有少量粉尘或毒气,否则很快失效,起不到过滤空气的作用。

附有氧气罐,供呼吸。

防毒面具:亦防药品渗入可防刺激性腐蚀性药物灼伤。

:涂於外露皮肤,硅油护肤露皮肤。

实验室只能专用,不能兼用。

不要做开会、饭堂、放电影等地方。

因为实验而且在实验室进吃,有中毒的危险。

室以外的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危险性很大,大型专业实验室应附设更衣室,淋浴设备,使工作人员工作毕,可彻底清洗干净。

实验室要安装消防警报系统。

实验室防灼伤知识眼睛灼伤是眼化学灼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安全事故,例如;内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等化学药品和其它具有刺激的物质对眼睛造成灼伤;皮肤灼伤有酸灼伤,如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

碱灼伤,如溴灼伤是很危险的。

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在烧熔和加工玻璃物品时容易被烫伤;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时容易发生割伤等。

一、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1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2 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

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3、浓硝酸、HF、SO3、HCl、SO2NO2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Cl2、Br2、CO、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4)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

禁止5(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6(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7)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二、化学灼伤的急救(1)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

实验室内应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

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

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

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

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试图让别人取出碎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

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若系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

(3)皮肤灼伤①酸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

皮肤若被灼烧后,应先用大量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5% NaHCO3~2%分钟以上;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30酒精浸洗70%或.溶液冲洗,用5%NaHCO3溶液湿敷。

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②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HAc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③溴灼伤这是很危险的。

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

凡用溴时都必须预先配制好适量的20% Na2S2O3溶液备用。

一旦有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2S2O3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

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

(4)烫伤、割伤等外伤在烧熔和加工玻璃物品时最容易被烫伤;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时最容易发生割伤。

玻璃质脆易碎,对任何玻璃制品都不得用力挤压或造成张力。

在将玻管、温度计插入塞中时,塞上的孔径与玻管的粗细要吻合。

玻管的锋利切口必须在火中烧圆,管壁上用几滴水或甘油润湿后,用布包住用力部位轻轻旋入,切不可用猛力强行连接。

外伤急救方法如下:①割伤先取出伤口处的玻璃碎屑等异物,用水洗净伤口,挤出一点血,涂上红汞药水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也可在洗净的伤口上贴上“创口贴”,可立即止血,且易愈合。

若严重割伤大量出血时,应先止血,让伤者平卧,抬高出血部位,压住附近动脉,或用绷带盖住伤口直接施压,若绷带被血浸透,不要换掉,再盖上一块施压,立即送医院治疗。

②烫伤一旦被火焰、蒸气、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立即将伤处用大量水冲淋或浸泡,以迅速降温避免温度烧伤。

若起水泡不宜挑破,用纱布包扎后送医院治疗。

对轻微烫伤,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万花油后包扎。

实验室防中毒知识一、化学中毒1.1 有损健康的化学药品有些化学药品,在一定条件下损害人体健康。

这些药品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腐蚀性药物,一类是有毒化学药品。

下面分别讲述这二类药物的毒性、中毒途径和常引起的疾病。

(1)毒物某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都称为中毒,这类物质称为毒物。

根据毒物侵入的途径,中毒分为摄入中毒、呼吸接触中毒是通过皮肤进入接触中毒和腐蚀性中毒有一定区别,中毒和接触中毒。

.腐蚀性中毒是使接触它的那一部分组织皮下组织,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伤,立即受到伤害。

毒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毒物的毒性,习惯上用半致死剂量(LD50)或半致死浓度(LC50)作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将毒物的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

上述分级未考虑其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我国国家标准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根据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1-Ⅳ级。

(2)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这类药物有的有刺激性,对眼睛、粘膜、气管有刺激作用,腐蚀损害皮肤、组织,对眼睛非常危险。

轻微引起喉痛、粘膜红肿(有的催泪);重者引起气管炎、肺气肿,甚至死亡。

这类药物包括:①酸类、酸酐及与潮气产生酸的物质。

例如硫酸、氟氢酸、硝酸、盐酸、五氧化二磷、醋酸、醋酸酐、酰氯化合物等。

兹将强腐蚀性药物介绍如下:(a)硫酸是强腐蚀性酸类,吸水力强,使组织碳化,与水反应生强热;与过氯酸、高锰酸钾反应,能爆炸!(b)氟氢酸强腐蚀性酸,伤口异常疼痛,可使体弱伤者疼至休克。

(c)硝酸及氧化氮强刺激性、腐蚀性,与皮肤或组织中蛋白质作用使之变黄。

②碱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氨气)、有机胺类及水解生成氨之化合物。

前三者对眼睛特别危险。

③卤素及有机ω-卤代物。

除具有强刺激性、腐蚀性外,还有催泪性并且是强氧化剂。

(3)有毒化学药品一些吸入微量即能致死的化学药品是剧毒药品,水银及汞盐、氰化物(氰氢酸、氰化钾等)、硫化氢、砷化物、一氧化碳、马钱子碱等等都是剧毒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