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PPT
合集下载
最新开题报告幻灯片ppt课件

鼠肝细胞及骨髓细胞初步了解筛选有效的 天然化合物和配合物对正常肝细胞和骨髓 细胞的毒性作用
• 在合作单位提供合理的药物剂型的基础上,
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动物半数致死量 (LD50)观察药物的中毒表现
• 采用小鼠荷瘤动物模型,观察被试药物对肿
瘤的抑制作用,摸索出有效的少毒剂量,通 过计算得的肿瘤抑制率,评价被试药物的抗 肿瘤效果
• 体外药物敏感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种肿瘤细胞,以
某浓度通过MTT法快速得出各种被试药物相对于各个肿瘤 细胞的在该浓度下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以此为基础设立浓 度梯度分别应用SRB法、MTT法、集落形成实验法求出有 效药物的IC50以确定进一步实验的化合物。
㈡对初步筛选出来的各种药物同时进行体内和体外 的毒理学实验
抑瘤效果
• 采用小鼠S180肉瘤及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
病两种动物模型,参照有关文献给药方法, 观察受试品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对实验数 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受试品的抗肿瘤 效果
五、完成本项课题已经具备的条件
• 实验室条件: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学科是广西重点学科,
是药理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科研力量雄厚,各种仪器设 备齐全。同时本校医学科学实验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 都可提供大量仪器设备及动物实验所需仪器。实验所需试 剂国内外均可方便购买。肿瘤细胞可从上海购买。
• 取正常大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给药后作染色观察各系细胞
的集落情况,通过电镜观察细胞的调亡或坏死情况
• 通过急性毒理学实验观察动物有那些中毒表现,毒性反应出
现的速度,中毒死亡过程的特征,推测死亡原因和可能的毒性 靶器官。同时观察被试药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得出半数致 死剂量(LD50 )
㈢用动物模型试验筛选出的有效药物,观察药物的
• 在合作单位提供合理的药物剂型的基础上,
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动物半数致死量 (LD50)观察药物的中毒表现
• 采用小鼠荷瘤动物模型,观察被试药物对肿
瘤的抑制作用,摸索出有效的少毒剂量,通 过计算得的肿瘤抑制率,评价被试药物的抗 肿瘤效果
• 体外药物敏感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种肿瘤细胞,以
某浓度通过MTT法快速得出各种被试药物相对于各个肿瘤 细胞的在该浓度下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以此为基础设立浓 度梯度分别应用SRB法、MTT法、集落形成实验法求出有 效药物的IC50以确定进一步实验的化合物。
㈡对初步筛选出来的各种药物同时进行体内和体外 的毒理学实验
抑瘤效果
• 采用小鼠S180肉瘤及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
病两种动物模型,参照有关文献给药方法, 观察受试品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对实验数 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受试品的抗肿瘤 效果
五、完成本项课题已经具备的条件
• 实验室条件:广西医科大学药理学学科是广西重点学科,
是药理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科研力量雄厚,各种仪器设 备齐全。同时本校医学科学实验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 都可提供大量仪器设备及动物实验所需仪器。实验所需试 剂国内外均可方便购买。肿瘤细胞可从上海购买。
• 取正常大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给药后作染色观察各系细胞
的集落情况,通过电镜观察细胞的调亡或坏死情况
• 通过急性毒理学实验观察动物有那些中毒表现,毒性反应出
现的速度,中毒死亡过程的特征,推测死亡原因和可能的毒性 靶器官。同时观察被试药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得出半数致 死剂量(LD50 )
㈢用动物模型试验筛选出的有效药物,观察药物的
《开题报告》ppt课件

无机材料如CaSO4 对运载抗菌药物表现出了很好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率 然而CaSO4具有很高的瞬态的细胞毒性,可能会进一步引发炎症 (Rauschmann et al. 2005)(Wenke et al. 2006)
纳米磷酸钙nCaP
磷酸钙(CaP)作为脊椎动物体内骨的主要无机成分
生物相容 性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创新点 合成方法:微波-水热法,共沉淀法 利用空间位阻效应和有机改性剂,制备了能够稳定存在的球形/棒状无定 形磷酸钙,并具有很强的载药能力和很长的药物缓释效果 空间位阻效应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双亲的共嵌段聚合物膦酸酯,用以 制备nACP。随后再利用nACP作为抗菌剂的载体,研究其载药及药物缓 释能力和载抗菌药物的抗菌能力
对于可降解聚合物虽然能够将大部分的抗菌药物释放出来,可根据其可降解 性能来进行裁剪而应用于不同的场合。但是诸如此类可降解聚合物的酸性降 解产物会使得骨的再生能力降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Neut et al. 2009)。
交联淀粉虽然具有很高的载药能力和持续药物释放能力(Désévaux et al. 2002), 但其在水中表现为一种不可逆的粘弹体,因此交联淀粉在水中的机械性能不 稳定(Ravenelle et al. 2002),所以不适合用作用作外植骨载药系统。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磷酸钙 的制备及其作为抗菌药物
载体的应用研究
研究生: *** 学 号:12070305*** 导 师: ***(教授) 化环学院
选题背景及意义
结 实验方案 构
实验进度及安排
选题背景及意义
结 实验方案 构
实验进度及安排
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种因感染微生物并导 致骨骼破坏而引起的骨炎症
无机
化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4年4月中旬:确定论文题目,并进行简单的过程推算。
5、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路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实验方法处理样品和配制试剂--→对样品溶液和试剂进行过滤--→将实验需要的药品和液体进行灌装和放置---→启动计算机测定程序并进行自检--→设置测定参数并开始进样--→得到色谱图--→计算并得出结论
本次实验我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此方法高效迅速,有利于我们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得出结论。
3、研究的主要内容:
枸橼酸喷托维林片中枸橼酸喷托维林的含量测定: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液相色谱仪的填充剂,水(三乙胺10-1000)-乙腈作为流动相(用0.4µm的有机溶剂膜进行抽滤)。将样品与对照品用流动相溶解并进行定容,过滤后注入试剂瓶,放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口。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经过反复的分离,检测器的检测,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同时将标准的枸橼酸喷托维林试剂作为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的1/3。具有中枢和外周性镇咳药,除对延髓的呼吸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外,还有微弱的阿托品作用。本品常用于干咳症状的治疗。
目前,国内外测定枸橼酸喷托维林含量的主要方法有: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②二阶导数光谱法,③反相离子对色谱法,④荧光衍生法,⑤高效液相色谱法
:180-180.
7、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8、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1、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二级学院和学校检查。
[2] 童龙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含量[J].医药导报,2011,30(3):375-376.
5、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路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实验方法处理样品和配制试剂--→对样品溶液和试剂进行过滤--→将实验需要的药品和液体进行灌装和放置---→启动计算机测定程序并进行自检--→设置测定参数并开始进样--→得到色谱图--→计算并得出结论
本次实验我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此方法高效迅速,有利于我们进行数据分析,以便得出结论。
3、研究的主要内容:
枸橼酸喷托维林片中枸橼酸喷托维林的含量测定: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液相色谱仪的填充剂,水(三乙胺10-1000)-乙腈作为流动相(用0.4µm的有机溶剂膜进行抽滤)。将样品与对照品用流动相溶解并进行定容,过滤后注入试剂瓶,放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口。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经过反复的分离,检测器的检测,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同时将标准的枸橼酸喷托维林试剂作为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的1/3。具有中枢和外周性镇咳药,除对延髓的呼吸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外,还有微弱的阿托品作用。本品常用于干咳症状的治疗。
目前,国内外测定枸橼酸喷托维林含量的主要方法有: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②二阶导数光谱法,③反相离子对色谱法,④荧光衍生法,⑤高效液相色谱法
:180-180.
7、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8、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1、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二级学院和学校检查。
[2] 童龙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含量[J].医药导报,2011,30(3):375-376.
化学课题开题报告PPT16页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6
化学课题开题报告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 靡。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化学开题报告答辩PPT模板

课题背景 历史背景
课题背景 国内外现状
国外市场现有各种类型的耙吸挖泥 船约300余艘,泥舱总容积近110 万。
60年代至90年代间,我国的挖泥 船主要以进口为主,先后从荷兰 日本进口了150多艘挖泥船。
江南造船厂联合上海航道局、中国 船舶工业第708研究所联合开发了 国内首艘4500耙吸挖泥船“劲松” 号。
02 研究项目背景
6
5 4.3
4
3
2.4
2
2
1
0 类别 1
图表标题
4.4
2.5 2
3.5 3
1.8
类别 2 系列 1
系列 2
类别 3 系列 3
5 4.5
2.8
类别 4
02 研究项目背景
02 研究项目背景
02 研究项目背景
03
研究项目进展
03 研究项目进展
03 研究项目进展
03 研究项目进展
PowerPoit 2003
以3000M3耙吸式挖泥船来分析,它在25米深的航道中疏浚清淤 大约两个小时,每天可以装载5~7艘的淤泥产值大约50万元人 民币,而生产成本只是燃油和折旧费等
课题背景 应用前景
总体设计
结构计算
课题背景
性能计算
课总题体背设景计
总结与展望
总体设计
结构计算
课题背景
性能计算
总体设计 总布置图
性能计算
总结与展望委
总体设计
结构计算
课题背景
性能计算
结构计算 刨面图
总结与展望
总体设计
结构计算
课题背景
性能计算
结构计算 基本结构图
总结与展望
总体设计
结构设计
课题背景 国内外现状
国外市场现有各种类型的耙吸挖泥 船约300余艘,泥舱总容积近110 万。
60年代至90年代间,我国的挖泥 船主要以进口为主,先后从荷兰 日本进口了150多艘挖泥船。
江南造船厂联合上海航道局、中国 船舶工业第708研究所联合开发了 国内首艘4500耙吸挖泥船“劲松” 号。
02 研究项目背景
6
5 4.3
4
3
2.4
2
2
1
0 类别 1
图表标题
4.4
2.5 2
3.5 3
1.8
类别 2 系列 1
系列 2
类别 3 系列 3
5 4.5
2.8
类别 4
02 研究项目背景
02 研究项目背景
02 研究项目背景
03
研究项目进展
03 研究项目进展
03 研究项目进展
03 研究项目进展
PowerPoit 2003
以3000M3耙吸式挖泥船来分析,它在25米深的航道中疏浚清淤 大约两个小时,每天可以装载5~7艘的淤泥产值大约50万元人 民币,而生产成本只是燃油和折旧费等
课题背景 应用前景
总体设计
结构计算
课题背景
性能计算
课总题体背设景计
总结与展望
总体设计
结构计算
课题背景
性能计算
总体设计 总布置图
性能计算
总结与展望委
总体设计
结构计算
课题背景
性能计算
结构计算 刨面图
总结与展望
总体设计
结构计算
课题背景
性能计算
结构计算 基本结构图
总结与展望
总体设计
结构设计
化学类专业开题报告ppt模板课件下载

温,故存在最优反应温度 ⑤ 选择孔道尺寸与多数芳烃动力学直径相当的分子筛,如HZSM-5和HMCM-41,
后期可考虑引入金属离子改变分子筛的酸性和芳构化能力; ⑥ 查找产物标准峰,气相产物有气相色谱在线分析,液相产物色谱离线分析;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拟解决的问题
提高CO 转化率
Fe、Mo活性物种类型及在其反 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提高芳烃 的选择性
反应稳定性 防积碳
合成气直接合成 芳烃
HZSM-5分子筛结构特征、Fe和Mo 活性物种在分子筛上的落位与芳烃 形成、分布间的构效关系
4 实验计划与方案
实验计划
拟解决的问题
➢ 设计一个具有双金属活性组分的Fe-Mo/HZSM-5分子筛催化剂来研究合成气 直接转化制芳烃过程中涉及的催化现象与规律:
MTA
甲醇
芳
合成气
二甲醚 DMTA
香 族
CO + H2
芳构化
化
甲烷合Βιβλιοθήκη 烯烃 芳构化物尽管在形式上实现了合成气“直接”制芳烃的过程,然而从其本质上看仍是 以甲醇、二甲醚或烯烃为中间产物“间接”合成芳烃。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合成气直接制芳 烃的反应原理
CO H2 CH2 M
CH3 (CH2)n CH
① Fe-Mo/HZSM-5催化剂的活化方式及反应过程中活性物种的类型 ② Fe-Mo/H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催化性能的评价
➢ 以提升芳烃选择性为目标,借助现代表征手段及实验设计来阐明双金属分子 筛催化剂对合成气转化、芳烃形成及产物分布(选择性)的作用机制:
① 分子筛的结构特征及Fe、Mo组分在分子筛上的落位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 关系
后期可考虑引入金属离子改变分子筛的酸性和芳构化能力; ⑥ 查找产物标准峰,气相产物有气相色谱在线分析,液相产物色谱离线分析;
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拟解决的问题
提高CO 转化率
Fe、Mo活性物种类型及在其反 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提高芳烃 的选择性
反应稳定性 防积碳
合成气直接合成 芳烃
HZSM-5分子筛结构特征、Fe和Mo 活性物种在分子筛上的落位与芳烃 形成、分布间的构效关系
4 实验计划与方案
实验计划
拟解决的问题
➢ 设计一个具有双金属活性组分的Fe-Mo/HZSM-5分子筛催化剂来研究合成气 直接转化制芳烃过程中涉及的催化现象与规律:
MTA
甲醇
芳
合成气
二甲醚 DMTA
香 族
CO + H2
芳构化
化
甲烷合Βιβλιοθήκη 烯烃 芳构化物尽管在形式上实现了合成气“直接”制芳烃的过程,然而从其本质上看仍是 以甲醇、二甲醚或烯烃为中间产物“间接”合成芳烃。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合成气直接制芳 烃的反应原理
CO H2 CH2 M
CH3 (CH2)n CH
① Fe-Mo/HZSM-5催化剂的活化方式及反应过程中活性物种的类型 ② Fe-Mo/H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催化性能的评价
➢ 以提升芳烃选择性为目标,借助现代表征手段及实验设计来阐明双金属分子 筛催化剂对合成气转化、芳烃形成及产物分布(选择性)的作用机制:
① 分子筛的结构特征及Fe、Mo组分在分子筛上的落位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 关系
化学专业毕业答辩开题报告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请在这里输入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化学专业毕业答辩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汇报人:XXX 指导老师:XXX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3
请在这里输入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CONTENTS
目 录 大 纲
请在这里输入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化学专业毕业答辩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汇报人:XXX 指导老师:XXX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3
请在这里输入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he text, the text is the extraction of your thought, please try to explain the point of view as succinctly as possible.
CONTENTS
目 录 大 纲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问题教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PPT15页

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问题教学”的研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究论文开题报告
END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问题教学”的研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究论文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问题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3.2.1 提问的基本模式
3.2.2 教师的提问策略 3.3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四. 化学问题教学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4.1.问题意识概述 4.2 物理问题教学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4.3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五. 高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方法
I 选题依据
如今,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切以学生为本”。在高中化学课堂课 教学中,要贯彻新课程的教学观念,人们逐渐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 问题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从问题 教学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新旧问题之间的 本质联系,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和发展性,真正地融 入现代素质教育的全新教学理念。
同时,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通过问题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化 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 教学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防止定势思维,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高敬,毕华林 关于化学课堂提问的思考 化学教育 2004(9)2
3、梁卫 谈谈问题教学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4)3 4、钱猛 问题设计是启发的关键 化学教育 1998 (10)4 5、王义高 教师的良友—— “问题教学”理论 比较教育研究 1995(1) 问题教学的背景和相关的研究 二. 问题教学概述
问题教学
三. 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四. 化学问题教学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五. 高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实验研究
六. 总结和反思
一. 问题教学的背景和相关的研究
1.1 问题教学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
二. 问题教学概述
难点:
虽然问题教学符合现代教学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问题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施仍然 需要不断探讨,理论基础与实践结合需要不断地努力。
VI 研究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 (11月24日——11月30日) 查阅资料,确定题目,完成大纲及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12月1日——12月20日) 完成论文初稿
本文结合现阶段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的指 导,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问题教学,最后通过本人实践得 出结论并提出反思,说明了高中化学中积极实践问题教学能有效地发 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很好地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II 研究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中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通过课堂教学中实践问题教学,让学生从问题教学中提取有效信息,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探究问题过程的 创造性,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则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提高 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
III 选题的研究现状
近十年,问题教学作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主流,已经成为国际教学 改革的热点。我国90年代初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深化发 展的必然走向,更是教育理论研究的觉醒,以致问题教学的研究也逐渐 热火起来,这也为问题教学的普遍进行提供了可能。然而,问题教学的 理论研究与实践不能有机地融合。
2.1 问题教学的概念界定
2.1.1 问题 2.1.2 问题教学
2.2
问题教学的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2.2 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论
2.2.3 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论
三. 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3.1 问题教学中的设计策略
3.1.1 问题的类型
3.1.2 问题设计的原则 3.1.3 化学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诸多因素影响,中学 教学与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传统的教学限制了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实践,然而本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 体”,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问题教学法”作 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代表,既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现代 教学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问题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施并行仍然在 不断探讨与发展中,需要诸多学者的努力探索。
第三阶段 (12月21日——12月27日)初稿送交指导老师审查并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 第四阶段 (12月28日——12月30日)完成论文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第五阶段 (1月07日——1月14日) 完成论文答辩
VII主要参考文献
1、巴新红 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化学教育 2005(4)1
六. 总结与反思
V 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创新点:
从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式教学论及问题教学理论对新课改下 的高中化学“问题教学”进行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得出结论 并提出反思,说明了问题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 力和思维能力,很好地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重点:
高中化学问题教学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 得出问题教学中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