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络脉理论探讨肝纤维化证治规律_刘绍能

从络脉理论探讨肝纤维化证治规律_刘绍能
从络脉理论探讨肝纤维化证治规律_刘绍能

2003年7月第10卷第7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3? 

从络脉理论探讨肝纤维化证治规律 

刘绍能 刘为民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肝纤维化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肝脏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它是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思路与方法仍在探索之中。因其常以黄疸、胸胁胀痛、胁下积块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可归于“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笔者认为,肝纤维化乃肝之血窦病变,按络脉理论认识和指导治疗较为适宜。 1 肝纤维化与络脉的关系 

肝纤维化的过程是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中间环节,慢性肝病阶段一般以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多见,日久则气机不畅,络脉阻滞,至肝硬化时,血瘀已经形成。因此,“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展过程与慢性肝病时的“各种病因损害→入络→血瘀”的规律一致。肝纤维化过程即是络病的过程。 

络脉具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等独特的生理功能,是经脉中气血营养脏腑组织的桥梁和枢纽。因此,构成络脉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在经之末端,为细小之部位;二是渗灌气血,完成物质之交换。从现代研究来看,肝纤维化的基本病理改变在于窦周隙,为血管的终末分支,故属络脉范畴。肝纤维化主要是细胞外基质(ECM),尤其是胶原蛋白在肝内的过度增生和沉积所致,其病理学特征为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增多的纤维组织常形成细小的条索和菲薄的间隔,由汇管区向小叶内延伸,纤维间隔中所存的血管可在肝动脉、门静脉与肝静脉间直接建立血液分流,使肝实质的血液供应减少。随着纤维的增生,使肝窦毛细血管去窗孔作用,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然后影响肝脏微循环,导致细胞缺血、变性、坏死,肝内微循环遭到破坏;进一步影响血流,导致门脉高压,出现肝脾大、腹壁静脉怒张、肝掌、蜘蛛痣等,至此则出现明显瘀血之象。 

参与肝纤维化的重要细胞——肝星状细胞在解剖上位于血管周围,环绕内皮,具有收缩特性,可以认为是小动脉或小静脉的延续,其收缩可引起肝内阻力的动态调节,在微循环水平调节肝脏血流;肝窦是肝内血管的终末分支,具有参与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功能。这与络脉的功能相一致,应属于“络”的范畴。同时由于肝脏具有疏泄、藏血作用,与气、血、津液、水谷精微的输布和血量的调节密切相关,因此,在络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2 病因 

2.1 外受诸因 

络脉相对经脉来说,它多散布于体表,六淫之邪从外而入,则络脉首当其冲,且六淫之邪无形,容易渗透侵入络脉之中,所以六淫之邪是络脉病证产生的主要病因之一。《类经?痹证》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塞闭经络,血气不行而病为痹”。叶天士认为,痹证乃寒湿、寒热或湿痰“流经入络”等所致。此外,跌仆闪挫等因素伤人,多可直接损伤人体内外之络脉,导致疼痛、出血及瘀血等。 

2.2 内伤诸因 

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是络脉致病的另一主要原因。《灵枢?百病始生》中有暴饮暴食、起居无节、用力过度,而使络脉损伤导致出血证,以及内伤于忧怒,络内外血气痹结不行而形成积聚证的记载。《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吐血的原因之一是“病原起于忧郁”。林佩琴则谓“因怒劳,致气血皆伤,肝络瘀痹”。说明七情失调、饮食无度及起居失节等均可损伤络脉而产生络病证。 

2.3 经脏久病 

各种经脏病证,迁延日久,其病气传入络中,影响络中血气和津液的运行,均可以导致络脉的病变,而产生络脉病证。《临证指南医案》云:“百日久恙,血络必伤。”《类证治裁》亦谓:“初痛在经,久必入络。”说明久病久痛是络病的重要原因。 2.4 内生病邪 

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内生病邪如水湿、痰饮、瘀血等均可引起肝络阻滞而导致络脉病变。 

3 基本病理变化 

3.1 湿热疫毒残留未尽 

导致肝纤维化的主要病因是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而乙型肝炎病毒作为病因与中医的湿热疫毒相一致,湿热与疫毒胶着难去则导致疾病的持续存在和慢性过程。因此,在乙肝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中,湿热疫毒是本病的始发因子和持续活动因素。正如薛生白云:“湿邪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与湿热疫毒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愈活跃,湿热疫毒程度愈重。该病的病因是外界的湿热毒邪,滞阻于肝脏,使肝的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升降失常,而致肝之气血失调。 

3.2 络脉阻滞 

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且络体较细,分支多,分布广,所以一旦邪客络脉,则容易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3.3 气机郁滞 

《灵枢?脉度》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气在络中运行不息,若邪气阻络,便会首先影响气机的运行而产生气机郁滞。气机郁滞日久者,属“宛陈”范围。

?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年7月第10卷第7期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 3.4 津液凝聚 

津液出入于络脉内外,赖络脉以布,赖阳气以行。若邪客络中,气血不行,阳气失煦,则津液不布,或滞于络中,或聚于络外,而为痰为饮。《灵枢?百病始生》中因于寒成内伤,因于忧怒等致“阳气不化,汁沫迫聚不得散”及“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为积聚的论述,是津液凝聚于络脉内外成痰为患的最早记载。故张志聪注释云:“津液涩于络中,渗于络外,著而不去而积成矣。”尝考《内经》,并无痰字,但痰与沫均为津液停聚而成,可以认为汁沫即痰之属。故徐大椿注《灵枢?周痹》曰:“经 (指《内经》)中无痰字,沫即痰也。”后世医著,如《临证指南医案》、《丁甘仁医案》及《关幼波临床经验选》等中均记载了不少痰阻络中为病的案例,从临床上证明了痰阻络中亦是络脉阻滞的基本病理变化之一。 

3.5 血行瘀滞 

经络有运行血气的功能,血气在络中流注不已,渗灌周身,若邪壅络道,血气运行受阻,便可滞留为瘀。瘀血,《内经》称为“留血”、“恶血”。它既可以瘀阻于经络之中,又可以瘀阻于经络之外,但是,由于络体较细,分布广泛,分支众多,不参与十四经循环,所以相对而言,络中血行瘀滞是最为常见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载有用“缓逐其瘀”一法,治疗“络中血瘀”而致胃痛久不愈等病案,亦是血瘀络中之例。 

3.6 瘀血阻滞 

随着血行瘀滞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瘀血阻滞的病理变化。肝藏血,主疏泄。湿热疫毒伤于肝,最易导致肝的气血失调。肝受病气先郁滞,继之络脉瘀滞,久则成瘀,结于胁下而成“癥积”。朱丹溪云:“血受湿热,久必凝浊。”石寿堂曰:“始也气结,继也血结……往往腹中有硬块或成形之物患。”这些均说明血瘀是乙肝肝纤维化病理演变的最终结局,并贯穿全过程。血瘀在乙肝肝纤维化中与肝脏的微循环、肝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及肝功能指标都有密切的相关性。近来研究发现,肝组织微循环障碍是各种慢性肝病的致病环节之一,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周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为乙肝肝纤维化的瘀血学说提供了依据。 

3.7 正气渐虚 

《张氏医通?积聚》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乙肝病因为正虚邪恋,湿热疫毒深伏血分。日久则正气虚损,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湿热夹毒,邪毒留恋。正虚表现在肝之血虚、阴虚、气虚、阳虚。除肝外,累及脏器依次为脾、胃、肾、肺、心,并出现相应的虚损证候。所以,乙肝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即是机体正气渐损的过程。《医宗必读?积聚》曰:“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不但指出了该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也说明了该病随着病程的进展,正气将由强变弱。 

4 治疗 4.1 原则 

络脉病证虽有寒、热、虚、实的区别,但其共同病机是脉络中的血气或津液痹阻不通。因此,“通络” 是治疗络脉病证的总原则。具体来说,又有“祛邪通络”及“扶正通络”两大类。“祛邪通络”主要用于络实证,由于邪痹络阻是其主要矛盾,因此应在祛邪的基础上通其络。“扶正通络”主要用于络虚之证,因为络虚证脉络之中又夹瘀凝,所以应在补益的基础上,兼以通络,即叶天士所谓“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当与通补入络”之义。 

4.2 方法 

4.2.1 辛以通络 关于通络的用药原则,前人的经验是以辛味为主,或必佐以“辛”。缪希雍《本草经疏?续序例上》曰:“血瘀宜通之,祛宜辛温、辛热、辛平、辛寒、甘温,以入血通行。”叶天士则谓“络以辛为卓泄”,“攻坚垒,佐以辛香,是络病大旨,辛香可入络通血。”《素问?脏气法时论》谓辛可“通气也”。辛香走窜,能使络中结者开,瘀者行,还能制约其它入血及行津药凝闭之弊,对于络病甚为相宜。辛香走窜,无处不到,有引诸药入络并透邪外达之能。邪结络中隐曲之地,一般苦寒或滋腻之药不能到达,而辛香之味,不仅能引诸药达于络中以发挥作用,而且还能透达络邪使之外出,此乃一箭双雕之妙用。 

4.2.2 和血柔肝 肝主藏血,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说明肝血易损,肝阴易伤,而临床上常用辛以通络之药治疗肝纤维化,此类药药性燥烈,辛香走窜易伤肝体。故在治疗肝纤维化时,当归、白芍、枸杞子、丹参等为常用之药。 

4.2.3 化痰通络 肝主疏泄,气机不畅则水饮易停而为痰浊;肝病易克脾土,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则湿浊为痰。络病是血瘀的前期表现形式,血瘀是络病的结果,而痰瘀互结在肝纤维化过程中普遍存在,血瘀或痰凝是络脉阻滞中的基本病理变化。因此,化痰、祛瘀亦是治疗肝纤维化络病的常用方法。张仲景首创活血化瘀通络法及活血化痰通络法,并拟旋覆花汤、鳖甲煎丸、抵当汤等治疗络瘀重证或久证。叶天士则提出理气、化痰、活血诸通络之法。唐容川提出“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的著名论点,为治疗络伤出血证指明了方向,并强调血与水主要是通过络脉而相互影响,所以在治疗血病与水病时一定要兼顾治疗。关幼波在治疗黄疸、胁痛等病证中广泛应用化痰、活血等通络法。《关幼波临床经验选》中指出:“痰阻血络,可以引起黄疸、癥积痞块等多种病证,在治疗中由于痰血互相胶固,痰阻血难行,血凝痰难化,所以,治痰必治血,血活则痰化,活血必治痰,痰化血易行,对于痰浊、凝血或痰瘀互结阻滞脉络的病证,采用活血与化痰通络法结合进行治疗。”先贤的这些经验不但为肝纤维化化痰通络治疗开了先例,也为今天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源泉。 

(收稿日期:2002-10-20)

kk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何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不可治呕() A.脾胃虚寒 B.痰饮中阻 C.寒热错杂 D.胃阴不足 E.痈脓2.呕吐见吐涎沫而头痛者,治以() A.小柴胡汤 B.桂枝汤 C.茱萸汤 D.生姜半夏汤 E.葛根汤3.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选用() A.大半夏汤 B、大黄甘草汤 C、半夏干姜散 D、吴茱萸汤 E.茯苓泽泻汤 4.干呕,吐逆,吐涎沫者,应用() A.生姜半夏汤 B.半夏干姜散 C.吴茱萸汤 D.黄芩加半夏生姜汤E.猪苓散 5.病人似喘不喘,似哕不哕,似呕不呕,心中烦乱者,方用()A.小半夏汤 B.半夏干姜散 C.生姜半夏汤 D.橘皮汤 E.半夏泻心汤 6.呕而脉弱,小便自利,四肢厥冷,身有微热者,治以()A.橘皮竹茹汤 B.四逆汤 C.通脉四逆汤 D.橘皮汤 E.理中汤7.干呕而利者,应选用() A.半夏泻心汤 B.生姜半夏汤 C.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D.桃花汤E.半夏干姜散 8.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是属于() A.前后分消法 B.表里分消法 C.上下分消法 D.急开支河法E.清热化湿法 9.茯苓泽泻汤证的病机为() A.脾胃虚寒,饮邪上逆 B.饮阻气逆 C.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D.寒饮搏结胸胃 E.热结饮阻 10.猪苓散的功效是() A.化气利水 B.温阳利水 C.养阴利水 D.健脾利水 E.清热利湿11.橘皮竹茹汤的药物组成() A.橘皮、竹茹、大枣、人参、生姜、甘草 B.橘皮、竹茹、人参、干姜、大枣、甘草 C.橘皮、竹茹、人参、半夏、生姜、大枣 D.橘皮、竹茹、人参、半夏、生姜、甘草 E.橘皮、竹茹、半夏、人参、甘草、大枣 12.橘皮汤证的病机() A.胃寒气逆,中阳被遏 B.胃虚有热 C.饮邪内停 D.脾胃虚寒

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③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的意思,恶寒即厌恶寒冷。 【译文】太阳病的症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评析】本条是太阳病的辨证提纲。 太阳病就是太阳经脉受病。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应,提示病位在表。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头为诸阳之会,少阳病、阳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阳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 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恶寒是太阳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阳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尽”的说法。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太阳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阳被郁,尚未伸展, 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阳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①者,名为中风②。 【注释】①脉缓: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就是和缓的意思。【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评析】本条讲太阳中风症的主症、主脉。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①者, 名为伤寒②。 注释】①脉阴阳俱紧:阴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 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两说都有理,但从表症脉必浮来看,应 是浮紧,那么,则以尺寸俱紧更符合实际。参考麻黄汤禁例有尺中脉迟、尺中脉微禁用,也可资佐证。“紧”指脉的紧张状态,与弦脉相似而如转索有力。 ②伤寒:太阳病无汗脉紧,象征寒性凝敛,故名为伤寒。此属狭乂伤寒, 不是泛指外感热病的广义伤寒。 【译文】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皆浮紧的,即为伤寒。 【评析】本条讲太阳伤寒症的主症、主脉。 本条在太阳病提纲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伤寒症的主要脉症。不论已发热,或尚未发热,因风寒等外邪袭表,卫阳被郁,病初起就必然发生恶寒。 未发热不等于始终无热,只是因卫阳郁闭较甚,未能及时向外抗邪,而暂未发热,当卫阳郁闭到一定程度,发热自会表现出来。发热的迟速,固然与感邪的性质有关,而体质因素尤为重要,不应专责之于邪气。卫阳郁闭则营阴亦必郁滞,经气运行不畅,则身体疼痛;胃气被外寒所束,不能顺其下降之性,则上逆作呕;皮毛闭塞,肌肤敛束,则脉象浮紧。 【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在《伤寒论》厥阴篇里头,有个厥利呕哕,都差不多,所以这个呕吐哕下利来列到杂病,这个《伤寒论》这不也是治杂病嘛,那怎么能是厥阴病呢,而且论治也很相似,不过这一章他讲的详细。他说"呕家有痈脓",就是呕吐啊带脓的话,那里头有痈。"不可治呕",所以这个能吐脓啊,他就是里头有痈啊,在这个生理方面啊,他愿意把这脓能排出,排出这个当然得从关口了,他这在上边总是要由吐而出。那么这个你要是治呕呢,那脓就搁里头了,依法应该排脓。"脓尽自愈",脓要是没有了,痈呢都排出来了,这个呕也自然就好了。那么这个排脓的药啊,咱们常用的那么在这个肠痈那一篇里头有,排脓散啊,排脓汤,以至于咱们用的大黄牡丹皮汤也都是排脓啊,那专门治那个排脓,咱们平时用的桔梗啊,贝母这都是排痰排脓的,生薏仁,咱们讲到痈疮的时候再详细谈。凡是呕家要见着有痈脓,你就是不可治呕,他这个呕啊正打算要排脓,那你就用帮着这个机体排脓就好了,用药也应该这样了。脓排尽了,呕自愈。这个跟《伤寒论》是一样,也有这么一条。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这个呕吐啊,伤人胃液。先呕,那么呕完了他渴,这是胃液已经伤,胃中干,他就渴。那么胃中渴呢,可见这个水吐完了,那么这个

呕呢也是要欲解。这是说饮家这种呕啊,那么先有胃有饮,他就呕,那个呕之后,饮去了胃中干,他就渴,渴的时候,呕就要止,所以"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那么开始他渴,渴就想喝水了,那水一喝到相当程度,胃里头他积水了,那么他就要呕,这是先渴而后呕者。这个道理啊,就是胃消化水的力量差,水停在这个位置了,所以他就要呕,为水停心下,这是水停心下。那么我们一般治呕啊,常用那个降逆去水的办法,那么也就是能去胃停水,这也是一种了,这呕的原因很多了,后头都有啊。所以他说"此属饮家",那么这一类的呕啊,都由于胃停水,就都属于饮家,饮家就是指的痰饮了,咱们头先讲过的。"呕家本渴",凡是有水饮的这种呕,他要把这水吐完了,胃中干,他就要渴,本来是应该渴的。"今反不渴者",那么这他呕完了,他不渴,这就是"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这个饮是厉害,这个支饮啊从下往上,随吐随聚。咱们头先讲过这个支饮了,那么厉害了这个水饮冲逆于肺,就要咳嗽、喘。这个支饮呐,在这个痰饮中是最重的,但也是饮家了,支饮也是饮了,不过支饮这种重证,他还不象一般的这个有水饮,吐完了就渴,他个开始也渴一点,渴完了他就不渴了。咱们讲这个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你看头前咱们讲这个痰饮里头有,那么就是有支饮的关系。他先吃这个苓甘五味姜辛汤,他说这个药是个热药,吃了应该渴,那么今反不渴者,有支饮也,跟这一段是一样的,所以这个书啊总要前后看一看。一般的水饮啊,他不至于这样,唯有这个支饮,支饮这个

李杲阴火热病的实质及证治规律探讨

第24卷 第5期2000年10月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OU RNAL O F ZH EJ I AN G COLL EGE O F TC M17 李杲阴火热病的实质及证治规律探讨 胡 臻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温州 325000) 摘要 通过对李杲所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有关著作,探讨了阴火热病的病机及临床特点,治疗原则与方法,认为李杲上承《内经》、《伤寒论》,在临床实践中,发展形成阴火热病的理论体系及证治规律,为治疗热病树立了规范,启迪了明清温病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关键词 热病 甘温除热 升阳散火 李杲 金元是中医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刘、张、李、朱”四大家为代表的不同医学流派,蔚然而成变革、繁盛的大观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却蕴含着深层的社会原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使得饥民遍野,瘟疫肆孽,为临床医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李杲在这一动乱的年代里,经历了兵乱后大批民众发病、死亡。他“推明前哲之余论,历举近世之变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仅外感寒热诸邪,而且饮食内伤也可导致热病,指出:“脾胃病始得之,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不任风寒而生寒热”,这种“热病”显然与仲景的“伤寒”发热有别,与河间“热病”不同。这种能让成千上万人在短期内染病的疾病,当属温疫范畴。因其病起于饮食所伤,有类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李杲的这些学术思想主要反应在其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书中。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 阴火热病的病机及临床特点 《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记载:“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害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使此者凡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所失,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之久矣,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这里李杲说明了胃肠道传染病发病的两大要素:一是胃气亏虚,元气不足,机体抗病能力减弱,是发病的关键,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这也正是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著名论点的依据所在。二是饮食不节可以“感而伤人”,即食邪伤人。认为:“其所伤之物,寒热温凉,生硬柔软,所伤不一”。说明了机体可因感受饮食不同的寒热邪气而致病。指出:“辛热之物,酒肉之类”可“遗留食之热性”、“重伤元气”;“若伤生冷硬物”可“遗留食之寒性”、“重泻其阳”。 饮食从口入胃,其寒热之邪盘踞中土,其病由内而向外发。这与外感寒热之邪,其病从皮毛由表入内截然不同。但同样可以导致机体阴阳之乱气机之逆而生寒热之变。李杲指出:若“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导致“热伏地中”、“胃伏火”而发热。阴火内伏于脾胃有两种 情况:一是火伏于气分,如《脾胃论》指出:“又有善食而饥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二是火伏于血分,如“阴火乘土位,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其临床发热特点为:“夫百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乃气病而血不病也。百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乃血病而气不病也”。 病理上阴火内伏可以耗气伤血,阳气失其升浮之性,如李杲所言:“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升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又曰:“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导致五脏六腑受累,则变证从生,如“冲脉伏火”、“肝肾伏热”、“肾间伏火”等病证。故李杲指出:“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腑六腑真气皆不足也。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也。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能升发耳”。对五脏热象李杲在《医学发明》中总结为“三法”、“五等”。所谓三法即指用手扪摸身体,用以测知体热的三种不同方法。指出:“夫五脏有邪,各有身热,其状各异,以手扪摸有三法:以轻手扪之则热,重按之则不热,是热在皮毛血脉也;重按之至筋骨之分则热蒸手极甚,轻手则不热,是邪在筋骨之间也;轻手扪之不热,重加力以按之不热,不轻不重按之而热,是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脉之下,乃热在肌肉也”。所谓“五等”,即指五脏各有不同的热象表现。肺热者,轻手乃得,但微按全无,是敝敝然见于皮毛之上,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热;心热者,微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上,轻手乃得,日中太甚,是热在血脉;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遇夜尤甚,热在肌肉;肝热者,重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寅卯间尤甚,乃热在筋;肾热者,轻手重手俱不热,如重手按至骨分,其热蒸手如火,其热在骨。 2 阴火热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知,伏火热病的核心是阳气不升,阴火内伏。在治疗上李杲提出了“甘温升阳除热”大法。其最具著名的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分析其药物组成,反应了李杲治疗热病的两种基本原则。 211 热淫于内 甘以泻之 纵观李杲诸卷,其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方约有40首,从这些方剂中可以看出两个基本方:一是人参、黄芪、甘草;二是黄芪、当归。都为甘温之品。前者为“黄芪汤”,用以治

《辅行诀》与《伤寒论》组方及证治规律相关性探讨

《辅行诀》与《伤寒论》组方及证治规律相关性探讨 目的:以《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所载组方法则分析《伤寒论》之组方配伍用药规律;并对比二者证治规律,分析二者辨证体系的异同,以探讨经方组方理论与辨证体系,促进经方的学习与临床运用。方法:本文采取文献研究的方式,主要论述了三部分内容:一是结合《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古医藉文献论述、总结《辅行诀》五脏病证诸方及二旦六神方之组方配伍规律;二是以《辅行诀》组方配伍用药规律审视、分析《伤寒论》方,探讨仲景方之组方思想。三是分析、对比《辅行诀》与《伤寒论》证治规律,探讨二者辨证体系的异同以理解和学习古人对疾病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反应规律的认识与治疗经验,进而探讨仲景创立六经辨证的目的及六经的实质。 结果:1.五脏病证诸方严格依照“汤液经法图”蕴含的五脏五味补泻法则进行组方且有独特严谨的补泻规律;而二旦六神方以六淫治法为立法基础,运用五味配伍进行组方;二者对药物的选择皆以“诸药之精”的五行五味互含配属关系作为主要依据,结合药性功能主治为辅。2.《辅行诀》五脏病证诸方的五脏五味补泻法则及其所含独特严谨的补泻规律在以治疗内伤杂病为主的仲景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二旦六神汤之组方理论则在治疗以外感病为主的仲景方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伤寒论》方之加减用药规律亦体现了仲景以五脏五味补泻法则作为重要选药参考依据而进行加减用药的思想。同时,也可看出仲景不失灵活,善根据复杂多变的临床证候进行发挥运用,结合药物药性及功能主治进行选药组方,凸显随证治之的辨证治疗特色,以适应其六经体系之需要。 3.《辅行诀》基于调整人体五脏气化功能,以适应六气变化创立了外感辨证体系—六合辨证体系。而《伤寒论》则以六经系统概念作为理论支架,在方证间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译文】 太阳病的证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2.【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译文】 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3.【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译文】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必定厌恶寒冷,同时身体疼痛,气逆而呕,脉象尺寸都呈紧张状态的,就叫做伤寒。 4.【原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至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译文】 伤寒病初起,第一日应是太阳经受病,如果脉静而不数急,就知道病在太阳,不会向其他经传变。如果很想呕吐,或烦躁不安,而脉象数急的,这表明已有向其他经传变的趋势。 5.【原文】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外感病两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若不见阳明、少阳病的见证,而只见太阳病证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译文】 太阳病,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的,就叫做温病。如果在使用发汗方法以后,热势更高如同烧灼一样,名叫风温。风温的证候特点是尺脉和寸脉都见浮象,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经常睡眠,呼吸时鼻有鼾声,而且语言困难。假使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至大小便失禁。假使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严重的就会引起如同惊痫的证状,时时手足抽搐痉挛。倘若再用火熏的方法,那就误上加误了。一次错误的治疗,变证虽重,还不至于马上死亡;再次误治,生命危险就迫在眉睫了。 7.【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31】【132】【133】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31】【132】 【133】 展开全文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一。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

药法。 陈修园:今试言结胸之因,并详其状而及其治。病发于太阳,太阳主外,宜从汗解,而反下之,则热邪乘虚而入,结语胸膈有形之间,因作结胸;病发于少阴,少阴主里,当救其里,而反下之,邪若结于下,则为脏结矣。今不结于脏,而结于心下,因而作痞。痞证发于阴,原无法下,不以下之迟早论也,其证治另详于后。而阳证之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试再由其因而更详其状。太阳之脉上循头项。今结胸者,气结于内,遂不外行于经脉,以致经输不利,其项亦拘紧而强,犹如柔痓反张之状。下之,令内之结气一通,则外之经输自和,宜大陷胸丸方。 张钱塘云:此言结胸、结脏之所因,而欲脏结之中,复又推言痞结,以见痞之同发于阴,而不与脏结同者,脏结结于下,而痞结结于上也。结于下者,感下焦阴寒之气;结于上者,感上焦君火化也。 黄元御:承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来。(在太阳首篇)。 病发于阳,风伤卫也。风伤卫气,遏逼营血,而生内热,藏阴衰者,先作,以阳盛于上也。热未入腑,下之若早,中气受伤,升降倒置。胃土上逆,胆木不得下行,君相合邪,刑克肺金,肺热愈隆。而皮毛不泄,经络之热,遂内入胸膈。经腑之气,两相拒格,硬满作痛,是为结胸。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

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属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不利,犬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小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其人本虚,胃中冷故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若咳者,其人必咽痛;不咳者,咽不痛。

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曹春辉1,潘 玲1,冯广帅1,冯全生2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 [中图分类号]R256.49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14(2013)11-970-03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2ZX1000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2718);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 助项目(2010SZ0047)。[通讯作者]冯全生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其化学本质是合成增加和(或)降解减少所导致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是肝硬化形成的病理阶段[1]。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和代谢性肝病、化学或药物性肝损伤等[2]。 肝纤维化属中医“胁痛”、“黄疸”、 “臌胀”、“癥瘕”、“积聚”、“痞证”等范畴。正虚血瘀作为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成为共识[3]。小柴胡汤、四逆散、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是目前治疗肝纤维化的常用方剂,综述如下。1 临床研究1.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治疗肝纤维化有疏肝利胆,调畅三焦气机的作用[4],且小柴胡汤可和表解里,调和肝脾,可达调和阴阳的目的[5]。陈丹丹等[6]将常规护肝治疗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 组)、大黄虫丸组(B 组)和小柴胡汤组(C 组),3组均治疗4个月。结果3组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C 组改善更明显,说明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江山等[7]对照观察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0例,亦得出相同结论。邓子德等[8]观察改良小柴胡汤对8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发现改良小柴胡汤可使血清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肽明显下降。1.2四逆散 四逆散有疏肝理气、透达郁阳功效,主治肝脾气滞、阳郁致厥证[9]。张光华等[10]认为四逆散为治疗泄泻肝郁乘脾之方,且治疗肝郁胁痛效果理想,而肝郁是肝纤维化常见的证型。现代多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用原方的报道罕见。郭晓萍等[11]对照观察复方四逆散(四逆散加三七、黄芪、丹参)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30例,发现复方四逆散可明显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促进肝内增生的纤维组织降解和阻止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且复方四逆散尚有一定的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王付等[12]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四逆散加味。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脾B 超等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或P <0.01)。孙守才等[13]发现加味四逆散能使肝纤维化过程中升高的PC-Ⅲ、HA、LN 含量明显下降,并能修复肝损害,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纤维化 的程度,改善肝功能。1.3大黄虫丸 大黄虫丸有缓攻瘀血,祛瘀生新作用,用于虚劳而内有干血的治疗[14]。余晶[15]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肝炎的有效性和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治疗组给予大黄虫丸3g、每日3次,对照组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12周后两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邓丽宁等[16]发现大黄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用大黄虫丸或单用恩替卡韦治疗。1.4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能行气化瘀,除痰消癥,攻补兼施[8]。且其适应症“癥瘕”为肝纤维化常见临床指征[17]。陈瑞玉等[18]将慢性乙型肝炎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加用鳖甲煎丸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 <0.01)。谢鸿昌等[19]观察鳖甲煎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发现鳖甲煎丸结合西药常规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还有报道鳖甲煎丸用于肝癌介入治疗后所致的肝纤维化有确切疗效[20]。2 实验研究2.1小柴胡汤 马跃荣等[21]为探讨小柴胡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预防和治疗性用小柴胡汤,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可明显防止肝维生素A 丢失和促进其含量恢复,降低肝组织胶原含量,抑制肝前α-1型胶原的基因表达,减少肝脏组织Ⅰ、Ⅲ型胶原的沉积和α-平滑肌原纤维阳性的伊东细胞的数目。帅峰[22]研究发现小柴胡汤有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TMP-1mRNA 的表达而发挥作用。有研究显示,小柴胡汤有抑制大鼠的肝星形细胞活化及增殖,使细胞质内维甲类化合物含有的脂肪滴减少,抑制α-SMA 的表达及Ⅰ型胶原产生,活化IFN-γ,降低自由基活性的作用,通过抗氧化反应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发挥对细胞的保护作用[23]。2.2四逆散 党全伟等[24]研究发现,四逆散加味(四逆散加丹参、桃仁、当归等)水煎后浓缩剂可以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的ALT、ALP、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精讲二 留饮、伏饮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精讲二留饮、伏饮 下面,我们把第8条~第10条,看一下,这就是留饮的概念,说它分属于四饮之中,现在,我们看四饮的留饮,就是第8条到第10条,这三个条文讲:“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它原文写的是“如手大”,请大家注意看[校勘],那么多的注家,同意把它改为“如掌大”,这也是来源于临床实践,“如手大”,手挺大,“如掌大”,就手掌这么大的地方,后背一共才几巴掌大啊,所以,应改成“如掌大”,你若背诵这个原文的话,也就是狭义痰饮的留饮,有“背寒冷如掌大”,“背寒冷如掌大”的病机,怎么解释?我们《讲义》说得比较浅湿,就是饮邪留积以后,阳气被阻遏,不能展布,出现背寒冷。我觉得,在上次讲“心痛彻背”的问题上,给大家说了关于“胸为气海”的问题,背为五脏六腑的腧穴所在,所以,它又是阳气出入之所,因为狭义痰饮,饮留在心下,那么背应该特指心俞而言。作为腧穴来说,它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所,这是我们复习过的,作为在背部的心俞,当然,背也是胸之府,诸阳它受气于胸中,而心阳转行于背,因此,饮留心下则出现了一块,象手掌大的地方寒冷感,有寒冷感,是由阻遏阳气,同时也影响督脉的温煦功能所致。关于“背寒冷如掌大”,能够见到很多的情况,当审因论治,比方说肺结核的病人,

我见过的八型空洞型肺结核,那个病人总是说,他后背有一巴掌大的地方凉,但实际上我们说,作为空洞型肺结核,应该是偏于虚热,但是长期不愈,则表示阳气不足,也表示局部的寒冷,特别是背部,我说了,作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所,因此,“背寒冷”表示阳气不达,是阳气不得舒展的一种标志。我还看过我们的一位老书记,老领导,他实际上就是一位冠心病的病人,他就说他背寒冷,用了好多温阳的办法,同时,他自己用一些电热的小器械,在后背局部温暖,效果均不佳,那就是衰老的一种表现,不仅要看到心阳的问题,也有肾阳的问题,所以,在临床上要具体分析,“背寒冷如掌大”,首先,你应该想到是,狭义痰饮的一个标志,然后,你再结合,具体的体质因素和病证情况,至少告诉你,这是阳气不达的表现。“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第9条:“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这应该是悬饮的留饮,“胁下痛”,刚才已经讲过了,是胸胁的疼痛。现在说这种疼痛,又“痛引缺盆”,“缺盆”在哪里?锁骨下的那个窝,如果按照十二经的循行部位来说,它应该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和胸胁的悬饮有什么关系呢?肝、胆相表里的问题,足厥阴肝经的循行部位我们已经说了,它布两胁,络胸,实际上也是络胆,然后循胸胁,再上心,所以,它这个循行部位,就是肝、胆相表里的话,它接近于这个部位。我觉得,张仲景的时代,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血管里头充血了, 血里头水份多了,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出汗并不太多,恶风,脉缓者外表出汗了,皮肤疏松,名为中风。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体痛,呕逆一点也不出汗,这个人的气息不得旁达,,脉阴阳俱紧者上下脉全紧,名曰伤寒。 第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内传少阳病,若躁烦内传阳明的一个证候,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第6条 当了太阳病,若发汗已误发其汗,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浮主表也主热,这就主热,自汗出热由里往外蒸,身重身体有湿, 里面不实,多眠睡,鼻息必鼾热往上涌,语言难出热往上涌,白虎

汤证。 若被下者阳明病下而不伤人,但里头不实,下后脏气虚了,小便不利更伤津液,直视下药伤脏气,眼睛失去血液的融养,就发直,失溲肾功能失去收摄作用,。若被火者以火济火,如抱柴救火,微发黄色一点血色都没有,剧则如惊痫发惊恐时瘛疭时常的抽。若火熏之黄褐色,一逆误下尚引日但是已经是很重了,再逆指火攻,促其命期。温病只能用白虎汤,根据他这个条文,决不能发汗,泻药也不行,他没有实,实可以。那么后世,你像陈修园他们主张,真正的温病实证,可以用大量的麦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黄,这我实验过,非常好使,但是得实。什么实啊?人说胡话,大便干了,那么这种温病你也说不能下吗?那得该下就下,但是只是攻不行,你得用强壮滋阴解热的药,就是麦冬、生地这类药,相当好使,得大量的用,不用生地用人参温补行嘛。 第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太阳病;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少阴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第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足三里穴,使经不传则愈。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也;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颇欲吐,若烦躁者,为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七: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八:「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蒸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十:「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十二:「中风」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十三: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

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 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 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十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十七:「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葛根四两右六味,以水七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 将息,及禁忌法。 十八:「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下可与之。 十九:「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视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二十:「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需识此,勿令误也。 二一: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二二、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 二三:凡吐家,服「桂枝汤」,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四:「太阳病」,发汗、逐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六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止,停后服。 二五:「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一)A型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0 分) 1.病人呕吐,证属胃肠寒热错杂者,治宜用() A.大黄甘草汤 B.大半夏汤 C.小半夏汤 D.甘草泻心汤 E.半夏泻心汤 2.食已即吐者,其主要病机为() A.脾胃虚寒 B.寒饮内停 C.胃肠实热 D.胃热肠寒 E.肝寒犯胃 3.呕吐、哕、下利病的共同病机是() A.胃失和降 B.脾胃升降失常 C.寒热互结中焦 D.中焦阳虚 E.湿热内蕴 4. “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者”选用何方治疗() A.小半夏汤 B.文蛤汤 C.半夏泻心汤 D.吴茱萸汤 E.生姜半夏汤 5.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选用何方治疗() A.大半夏汤 B.小半夏汤 C.吴茱萸汤 D.大黄甘草汤 E.小柴胡汤 6.大黄甘草汤用治热性呕吐的特点是() A.朝食暮吐 B.食已即吐 C.时泛清水 D.呕吐不止 E.欲呕不呕 7.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大便燥结如羊屎状,当用何方主之() A.吴茱萸汤 B.大半夏汤 C.大黄甘草汤 D.半夏干姜散 E.小半夏汤 8.吕某,女,35岁。呕吐伴头痛两年,每每以生气为诱因,心烦易怒,重时吐食物,轻 时吐涎沫,同时伴有胁痛,脉沉而弦,舌苔白。() A.旋覆代赭汤 B.旋覆花汤 C.温经汤 D.吴茱萸汤 E.小柴胡汤 【X型题】(选项中有两至五个正确答案,每题1 分,共10 分) 1.大半夏汤的主要作用有() A.降逆补虚 B.化痰涤饮 C.润燥通便 D.健脾补肺 E.止咳平喘 2.仲景用于治疗停饮呕吐的方剂有() A.半夏泻心汤 B.小半夏汤 C.半夏干姜散 D.生姜半夏汤 E.大黄甘草汤 3.需用浆水煎煮或调服的方剂有() A.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B.百合地黄汤 C.赤小豆当归散 D.生姜半夏汤 E.半夏干姜散 4.下列哪些方剂不属于表里双解法() A.越婢加半夏汤 B.厚朴七物汤 C.猪苓汤 D.大柴胡汤 E.防己茯苓汤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10分) 1.胃反 2.气利 3.彻心中愦愦然无奈 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1.比较《金匮要略》第十七篇“大黄甘草汤证”与“大半夏汤证”。 2.大半夏汤证与大黄甘草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和药物有何不同? 答案: 选择题 (一)A1型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0 分)

12.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方---茱萸汤

12.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方---茱萸汤 茱萸汤 (又名:吴茱萸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吴茱萸15g 人参9g 生姜18g 大枣12枚 上4味,以水500ml,煮取300ml,温服lOOml,日三次。 (功效)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主治} 主证:干呕,吐涎沫,头痛,尤以巅顶冷痛多见;胸脘痞 满,吞酸嘈杂;少阴吐利,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舌质淡,苔 白,脉沉弦而迟或沉微者。 副证:手足厥冷,胃脘疼痛,或下利。 (临证力口减) 1.本方临床应用:吴茱萸汤方中人参临床常以党参代之,疗效无明显差异。方中药物的剂量,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人参(党 参)与吴茱萸等量,生姜为吴茱萸倍量时效果更好,可供临证参

考。[江苏中医杂志,1982,c3,:30] 2.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目疾:症见目赤肿痛,泪多,不畏阳 光,脉弦细。方用吴茱萸18g,生姜30g,党参30g,大枣4枚。 恶寒者加炮附子,手足麻痹或四肢怠懈加桂枝;心悸不寐或血虚 加当归、茯苓;呕多加半夏;腹胀满加砂仁、厚朴;腹痛LI 苦加 白芍。结果均获痊愈。旷东中医,1958,f6,] 3.吴茱萸的临床新用:从内用和外用两个方面介绍了吴茱 萸的临床应用。内用可治疗神经性嗳气、头痛、胁痛、胀痛、排尿性晕厥、失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泄泻、崩中、不孕 等;外用可治疗癫痫、高血压病、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 口疮、阴囊湿疹、麻痹性肠梗阻、小儿咽炎、多发性麦粒肿、小 儿泄泻等。[河北中医,1996,c2,:3Z] (原文]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8)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经义阐释) 本条论述胃虚寒凝呕吐的证治。以方测证,本证呕吐当是由胃阳不足, 寒饮内停,胃失和降所致。寒饮内盛,气机不利,胸阳不展,则胸满不舒。故治用茱萸 汤温中补虚,化饮降逆。方中吴萸、生姜温胃散寒,化饮止呕,人参、大枣补益中气。 (文献选录) 徐忠可:胸乃阳位,呕为阴邪,使胸中之阳气足以御之,则未必呕,呕 亦胸中无恶也。乃呕而胸满,是中有邪乘虚袭胸,不但胃不和矣。(《金匮要略论注》) 尤在泾:胸中,阳也。呕而胸满,阳不治而阴乘之也。(《金匮要略心典》) 高学山(汉峙):夫呕虽有寒热之不同,若呕而胸满,则为寒气乘虚之呕无疑。(《高 注金匮要略》) (临床应用) (1)治厥阴头顶痛,或吐涎沫,厥冷,其脉浮缓。(《兰室秘藏》) (2)治阴寒腹痛牵引睾丸。用本方加附子。(《医方集解》) (3)治缩阳症:患者体质素健,3月前睡卧寒湿地,引起腰痛阳痿,继则阴茎及阴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作者:张仲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