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产生)【圣才出品】
2020年北京大学知识产权法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考研参考书

2020年北京大学知识产权法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考研参考书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北外教授、北大教授、人大教授、中财教授、社科院教授联合创办2020年1月1日【2021年考研温馨解析:考研失败的7大原因】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2年对10000多名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生之所以考研失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准备的时间太晚,在育明教育咨询的考生,很多都建议大三或者大二就开始准备,并且最好是大三就尝试考一次,但是大多数考生的复习时间也就是几个月,这么短时间,怎么能和准备了一两年的考上相比呢,除非你是神通。
第二,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不合理。
当然,很多考生也不知道怎么选择专业和院校,因为信息太少了,又缺乏相关的经验,这点可以咨询育明教育咨询师,由十余年考研咨询经验的高级咨询师给大家答疑解惑。
第三,复习规划不合理。
自上学以来,很多考生就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下进行学习的,上大学以后大家就失去了学习安排的能力,导致考研不知道如何安排,这点可以根据育明一对一的复习进度进行解决。
第四,复习技巧。
很多辅导机构都会给大家讲解一些技巧,但是这些技能很难在考场上应用的,真正的技巧是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备考磨炼出来的。
第五,答题技巧。
育明教育每年都会聘请具有5年以上公共课和专业课阅卷经验的老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指导的,这点是育明教育高通过率的秘诀,要知道,很多题目都是主观题,你能回答上来和你能得高分是两码事。
第六,复习重点。
考研考的就是心态,很多考生往往容易贪多,再加上把握不住重点,所以,越往最后越是急躁,越是觉得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其实核心问题就是没有掌握住重点。
第七,很多考生初试后,对复试不够重视,尤其是MPAcc的考生,报考人大、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现在复试的比例越来越高了,所以一定要重视复试,育明教育的复试保过班次,大家可以考虑。
一、2020年北京大学知识产权法考研真题回忆版育明教育一对一学员回忆整理1.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在许可使用和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区别和联系2.结合契约理论评述专利制度3.借鉴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常见的行为,结合著作权法理论与制度谈谈你对“借鉴”的理解4.专利保密审查制度和“在外国提交专利申请和审查中申请保密”(引号里一长串,记不清了)5.案例:同德福商标(1)成都同德福公司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2)如果你是重庆同德福公司的诉讼代理人,你要怎么辩护?考研经验:1.参考用书。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一、知识产权的来源与称谓(一)知识产权的来源1.法国说:最早见之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
后来被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
皮卡第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范畴,它根本不同于对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原则上是永恒的,随着物的产生与毁灭而发生与终止;但知识产权却有时间限制。
一定对象的产权在每一瞬息时间内只能属于一个(或一定范围的人——共有财产),使用知识产品的权利则不限人数,因为它可以无限地再生”。
2.德国说:“知识产权“一语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3. 瑞士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知识产权的,是瑞士人杜尔奈森(Johann Rudolf Thurneisen)。
他在1738年巴塞尔城提出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就探讨了知识产权,称之为“智力创造的财产”。
(二)知识产权的称谓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法文“Propriété Intellectuale”、德文“Gestiges Eigentum”,日本以汉字译为“知的所有权”。
“知识产权”一词译自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 ,中国台湾地区译为“智慧财产权”,中国香港地区译为“智力产权”二、知识产权的概念(一)完全列举法《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中知识产权包括以下权利: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的权利;3、关于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关于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的权利;7、关于禁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知识产权包括以下权利:1、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2、商标权;3、地理标记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二)抽象(概括)定义法第一,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 吴汉东:《知识产权多维度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2.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3. 吴汉东:《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4.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5. 陶鑫良等著:《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第1版;6.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7. 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8.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9. 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0. 韦之著:《知识产权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1. 金勇军:《知识产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12. 沈达明编著:《知识产权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13. 黄勤南主编:《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4. 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5. 韦之著:《著作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16. 郑成思著:《版权法》(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2版;17. 陈传夫:《著作权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8. 吴汉东、曹新明等著:《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19. 汤宗舜:《专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20. 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21. 张序九主编:《商标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22. 张今著:《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3. 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24. 蒋志培著:《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25. 陶鑫良、程永顺、张平主编:《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6. 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丛书》,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27. [英] 蒂娜·哈特(Tina hart)、琳达·法赞尼(Linda Fajjani)著:《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28. [日]中山信弘著,张玉瑞译:《多媒体与著作权》,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29. [西班牙]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7月第1版;30. [法]克洛德·科隆贝著,高凌瀚译:《世界各国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基本原则-比较法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7月第1版;31. [美]阿瑟·R·米勒、迈克尔·H·戴维斯著,周林等译:《知识产权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32. [英]Cornish, Intellectual Property, Sweet&Maxwell,1999.(二)期刊杂志类1.《知识产权》:编辑部联系电话:010-******** 010-********投稿E-mail:***************2.《中国版权》,投稿E-mail:*************3.《电子知识产权》4.《中国知识产权报》5.《中华商标》(三)网络资源1.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2.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3.中国知识产权网:4.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研讨选题1.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2.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研究3.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及利益平衡机制研究4.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5.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6.著作人身权的可转让性问题研究7.美术作品著作权与原件所有权的冲突及协调8.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9.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研究10.专利权的司法保护: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例11.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12.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13.知识产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14.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研究15.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16.域名及其法律保护17.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18.TRIPS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及应对附录:学术论文写作规范1.稿件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并具创新性、探索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稿件篇幅一般不超过6000字。
知识产权第1讲:知识产权的对象、概念

知识产权概念
• 内涵上:
• 1.刘春田主编的《知识产权法》将其定义为: “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或工商业 标记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统称”。 • 2.吴汉东主编的《知识产权法》将其定义为: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 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 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
• 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概括有以下几种: • 无形财产权:(Intangibility property)知识 产权是以无形财产为对象的权利。
• 无体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以无形财产为对 象的权利。因为知识产权的对象是有形式 无物质实体的。 • 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是以创造性智力成 果为对象的权利。 • 智力成果权与工商业标记权
事实外观使物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法 律的地域性。 实体的可替代性,没有期限限制。
实体的可替代性,物权人对于市场的垄断 较弱。
知识产权的法律外观使其表现出强烈的地 域性。
知识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使得知识产权为公 共领域需要而具有期限性。 无限的复制载体使其市场垄断的可能较强。
知识产权的概念
• 然而,对于知识产权概念在逻辑上的统一 依据,学术界尚不能做出合理的概括。英 国知识产权专家Cornish认为,知识产权诸 分支被集中于一处,有研究上的便利,很 难进行一般性的概括。以严谨著称的德国 法上甚至没有“知识产权”这一上位概念 ,只有“著作权”和“工商业产权”两个 独立的概念。第一部冠名“知识产权法典 ”的《法国知识产权法典》也没有规定知 识产权的定义和总则,缺乏实质法典的体 系化的特点,本质上是一部法规汇编。
知识产权
• 最早出现于1845年,法官在判决书中认为 :“只有通过这一有效的方法,我们才能 保护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智 力劳动成果,产品和一人所享有的利益, ……一如他种植的小麦或者他饲养的羊群。 [WOODBURY & MINOT Rep. Cases Circuit Court of U.S. (1847) Ⅰ.57]” • 当时是1845年10月,美国马萨诸塞州巡回 法庭法官Charles L. Woodbury就一起专利纠 纷(Davoll et al. v. Brown)作出了审理,
2016北京大学法学(知识产权法)(法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1)甲是否有权向丙请求返还电脑? (2)甲能否请求法院要求乙赔偿损失,为什么?丙的拒付理由是否成立? 民事诉讼法 7.民事诉讼审判程序有哪些,分别审理哪些案件? 8.简述民事诉讼法上证人、鉴定人、专家辅助人的区别? 刑法 9.简述犯罪未遂及其处罚原则? 10.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 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处罚金。”请分析本条规定的罪名及其犯罪构成特征。 刑事诉讼法 11.试述刑事诉讼法上的证明标准? 12.简述陪审制度的含义、功能、类型及其各自优劣,我国该如何完善人民陪审 员制度?
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方法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条数也不宜 过多,在 5-8 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 1500 左右。用时为 25-30 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 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但是案 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 分将理论部分写透。(这是主要的部分) 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合的方法或 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 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我们有各专业案例分析库,可以供 考生练习答题。 【资深名师总结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 135 分甚至 140 以上的高分,答题 方法不可忽视。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每 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 12 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模考,一般考
知识产权法 第一编 总论

13
引例三:“火柴棍小人”之诉
朱志强是计算机网络动画《独孤求败》、《小小 特警》等作品的作者,上述作品的人物形象均为‚火柴 棍小人‛形象。2003年10月,(美国)耐克公司、耐克 (苏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宣传推广其新产品‚NIKE SHOX STATUS TB”,分别在自己的网站和新浪公司新浪网 首页及电视台发布‚黑棍小人‛形象的广告。 朱志强为此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四被告:连带赔 偿朱志强损失200万元人民币。
19
学习目的
掌握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 上,培养分析研究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而言,通过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等方式 ,培养、提高运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基本 规则,进行理论研究的思辨能力和实践活动的应 用能力。
20
主要内容:
第一编 第二编 第三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六编
总论 著作权法律制度 专利权法律制度 商标权法律制度 其他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3
引例一:VCD之痛
早在1999年6月,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 代华纳、东芝、JVC六大技术开发商就结成联盟(简 称6C),面向全球发表了关于‚DVD专利联合许可‛ 的联合声明称:6C拥有DVD核心技术的专利所有权, 世界上所有从事生产DVD专利产品的厂商,必须向6C 购买专利许可才能从事生产,且允许生产厂家一次 性取得6C专利许可证书。 不交行不行?
10
引例二:王致和商标之诉
根据德国《商标法》,王致和集团不能在德国直 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否则就侵犯了欧凯的商标所有权, 属违法行为。王致和集团认为,欧凯公司此举是恶意抢 注行为,侵犯了王致和集团的商标版权。 欧凯公司不仅抢注了王致和的商标,而且在更早 的时候还抢注了老干妈、洽洽、今麦郎、白家、郫县豆 瓣酱等其他国内知名食品的商标。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第3版)教材精讲(专利制度概述)【圣才出品】

第十章专利制度概述10.1 本章要点■掌握专利与专利权的概念■准确掌握专利权的特性■掌握专利制度的作用■理解专利法的基本理论10.2 重点难点导学一、基本概念1.专利法律意义下,“专利”一词即是指专利权,它是国家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人享有的一种独占权。
实践中“专利”一词有更广泛的使用。
但是,“专利”最基本的含义还是指法律授予的专利权,它同时具备“垄断”和“公开”两大基本特征。
2.专利法专利法是调整因发明创造的产生、利用与保护等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之法律规范的总称。
(1)专利法的调整对象①专利法调整因确认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属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②专利法调整因授予专利权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③专利法调整因保护专利权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④专利法调整因利用专利权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2)专利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①专利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专利法律关系的实际参加者,也就是在具体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②专利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创造,具体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发明创造。
③专利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专利权专利权是专利法的核心内容,它是国家专利主管部门依据专利法授予发明创造人或合法申请人对某项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间内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或排他权。
专利权具有知识产权最基本的特性:(1)专有性专有性又称独占性、排他性、垄断性,是指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国家只授予一项专利权,即使是不同主体不谋而合产生的同一发明创造也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权。
专有性是从鼓励创新、激励竞争的角度出发的。
专利权的“专有性”与有形财产的“专有性”是有区别的:第一,在同一时间内,专利权所指向的一个无形财产,经过授权可为多人同时利用并收益。
专利的普通许可就是就同一项发明创造许可多人使用的情况。
而同一个有形财产同一时间内只能为一个主体占有和利用。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大纲日30 月制订日期:2008年10法律教研室课程编号:132027课程总学时、学分:60、4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法律专业考核方式:考查首选教材:《知识产权法学》,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制订单位:人文学院制订时间:2008年10月一、课程总述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本课程是法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产权法学基本理论、基本法律规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原理和法学观点放在突出地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理解知识产权法学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知识产权法是民法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解决现代社会中专利、商标、著作、软件、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民法、法理学等法学专业其他课程。
3课程特点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当力求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制度,注意理论结合实践。
4教学总体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
加强学生课堂讨论力度,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配置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和法律、法规,并且在讲述主要教学手段: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司法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法。
教学环节配置: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配合以实验教学环节。
6教学总学时分配本课程共 60学时, 3学分。
理论学时60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序号内容面授学时实验学时知识产权法导论第一编2 知识产权概述第一章2 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二章著作权法第二编2 第三章著作权法概述2 第四章著作权的客体2 著作权的主体第五章2 第六章著作权的内容 2 第七章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2 第八章邻接权 2 著作权的利用和限制第九章、2 第十章侵害著作权的法律责任2 著作权的管理第十一章专利法第三编2 第十二章专利法概述2 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第十三章2 第十四章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2 专利权的取得、终止和无效第十五章 2 第十六章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1 第十七章专利代理商标法第四编2 第十八章商标概2第十九商标法概2商标第二十2第二十一商标注册制2第二十二注册商标的转让和使用许1第二十三商标管理制2第二十四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2第二十五商标代理管理制第五其他知识产2第二十六商业秘密2第二十七商号权、原产地名称和货源标记2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第二十八2植物新品种第二十九知识产权的国际保第六编.7考核及计分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产生
15.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书面原则
先申请原则
专利申请的原则 单一性原则
优先权原则
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
专利的申请 专利申请文件 实用新型的申请文件
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申请的提出
专利审查制度:审查制、不审查制、我国的做法
初步审查
初步审查的结果
我国发明专利的审查程序 实质性审查请求
专利审查 实质性审查
实质性审查的结果
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程序
我国专利的复审与无效宣告程序
授予专利的消极条件
新颍性的概念
现有技术
公开
新颖性 我国《专利法》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规定
外观设计
影响新颖性的抵触申请
授予专利的 不丧失新颖性的特例
条件 概念
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
创新性 发明创造的“进步”
创造性的判断标准
普通技术人员
实用性:概念和判断的原则
专
利
权
的
产
生
2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一、专利的申请
1.专利申请的原则
(1)书面原则
①概念。专利申请的书面原则,指申请人为获得专利权所需履行的众多法定手续都必须
依法以书面形式办理。
②专利申请和审查的无纸化。我国目前也已经开始接受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订立了《电子
专利申请系统用户注册协议》的用户所提交的电子申请案。随着电子证据和认证系统的不断
完善,电子申请的适用范围会更为宽广。书面原则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书面原则并非
等同于纸面化,这在我国现行的合同法中已经有所体现。
③书面原则不仅适用于专利申请,同样适用于专利审查、专利代理以及专利实施等各个
有关专利的环节。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④在实务中,专利申请中的书面原则往往具体落实在专利申请文件上。
专利申请文件,指在申请专利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递交的各类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专利请求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照片或图片、摘要等。
a.申请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的各种申请文件须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书面形
式,即文件的规格、文字等必须规范。
b.申请文件撰写的顺序、所采用的技术术语和计量单位等须符合《专利法》及国务院
专利行政部门的要求。
c.申请人不得以口头、电报、实物等形式代替书面申请。采用书面申请原则,便于国
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受理和审查,便于对申请文件的长期保存,也便于建立准确、全面、科学
的专利文献体系。
(2)先申请原则
3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①我国立法规定
我国的专利制度自实施以来便采用先申请制,《专利法》第9条规定:“同样的发明创
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
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
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
先申请的人。”
②采用先申请原则的原因
a.可以促使发明人将其发明的新技术尽早地申请专利,这样最新的技术便可尽快地公
之于众,既避免了重复开发,又可给后续开发提供借鉴。
b.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减少因诉讼造成的社会财富的浪费。
c.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因为专利权人未必是最早的发明人,所以在一定期限内其权
利尚不稳定。
③申请时间的具体确定
a.我国专利制度就是以申请日作为判断申请先后的时间标准的。
b.申请冲突.以申请日为单位,可能遇到在同一日有不同人就同一技术方案申请专利
的情况。
c.解决同时申请冲突的做法:
通行做法是协商制,即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同日提出申请
时,申请人应在接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通知后自行协商解决。通过协商,确定各自的共有
份额将发明创造作为共同发明申请专利,或者一方在获得相应补偿的情况下放弃申请,由另
一方单独申请。
如果申请人各方意见始终不一,达不成协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将驳回各方申请。
4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实用新型之间或者发明与实用新型之间的专利申请冲突。
(3)单一性原则
①概念
单一性原则,指一件专利申请的内容只能包含一项发明创造,不能将两项或两项以上的
发明创造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②分案
分案,就是将一个不满足单一性的申请案分做两个或多个,使每一个申请案均满足单一
性要求。
③合案
对于一些不会因两项或多项发明创造合案申请而造成不方便的情形,法律是允许申请人
合案申请的。
我国《专利法》第31条就规定,“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
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或者用于同一类别
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具体而言,可以作为一件专利申请提出的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
实用新型,应当在技术上相互关联,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相同或者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其中
特定技术特征是指每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为整体,对现有技术作出贡献的技术特征。
(4)优先权原则
①概念
按照《巴黎公约》的规定,在申请专利或商标等工业产权时,各缔约国要互相承认对方
国家国民的优先权。申请人在一个缔约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在一定期限内(发明和实
用新型的优先权期限为12个月,外观设计的优先权期限为6个月)又以相同的发明创造向
5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的,则该申请人有权要求该缔约国以申请人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的缔约
国的申请日为申请日,也就是优先权日。
②优先权的效力
a.在优先权期内,发明创造不因任何将该发明创造公之于世的行为而丧失新颖性。
b.可以排除他人在优先权日后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
③要求
a.享有优先权的申请人必须向相关专利局要求优先权,否则专利局将视为无优先权。
b.优先权请求只能在优先权期内提出。
④不同种类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期
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期为12个月,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期为6个月,均从首次申请日(优先权日)起算。依照《巴黎公约》,商标注册的跨国申请
也可享有6个月的优先权。
⑤本国优先权制度
指本国人在本国首次提出专利申请后,又就相同的主题再次向专利局提出申请的,可以
在优先权期内享有优先权。
我国《专利法》第29条第2款:“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
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
先权。”
可以享有国外优先权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但只有发明和实用新
型专利申请能享有国内优先权,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则不能享有国内优先权。
⑥向外国申请专利
《专利法》第20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
6 / 24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对违反这一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
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
2.专利申请文件
(1)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
①发明专利请求书
这是申请人用于请求专利局对其发明授予专利权的书面文件。
②权利要求书
a.权利要求书是申请人请求给予专利保护的范围的书面表达,主要反映申请人要求给
予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的技术范围和请求授予的专利权的范围。申请人取得专利权后,权利
要求书即是确定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范围的直接依据,也是判断他人是否构成专利侵权
的根据。
b.按照撰写的内容不同,权利要求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是指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实用新型主要技术内容,记载构成发明或实用新
型的必要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其中必要技术特征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和效
果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在一件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独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一项发明或
者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最宽。一件申请的权利要求中应当至少有一项独立权利要求。
从属权利要求是指用要求保护的附加技术特征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的权
利要求。其中要求保护的附加技术特征,应当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目的有关,可以是对引
用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也可以是增加的技术特征。
③说明书
说明书是具体阐述发明创造内容的书面文件。专利技术的公开性正是通过说明书才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