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

合集下载

2023年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2023年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2023年气象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1.2023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

A.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B.天气气候与健康C.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D.世界气象日--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

2.中华民族的文化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从冷、暖、干、湿, 到春、夏、秋、冬;从风、云、雷、电, 到雨、雪、霜、雾……它们在成语世界里也可谓是“气象万千”。

你能说出四个与气象有关的成语吗?风干物燥、风雨交加、温暖如春、电闪雷鸣、春意盎然、秋高气爽, 皓月千里, 风和日丽, 鹅毛大雪3.大气的重要成分是什么?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汽氮78%、氧21%、氩0.9%、CO2占0.035%水汽在大气中的含量不稳定, 大约分布在0%--4%之间, 低纬度大于高纬度, 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 夏季大于冬季。

并且随高度增高水汽量逐渐减少。

4.什么叫逆温层?它对空气污染有什么作用?一般情况下, 在低层大气中, 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长而减少的。

但有时在某些层次也许出现相反的情况, 气温随高度的增长而升高, 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在逆温层中, 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 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 就象一个锅盖同样, 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 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由于这种因素, 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烟尘、汽车尾气以及各种有害气体, 无法向外向上扩散, 只有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 形成并加重大气污染。

5.你知道什么是灰霾天气吗?把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 使空气混浊, 水平能见度减少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称为阴霾天气。

6.1860年以来的一百数年间, 全球地表温度的年平均值升高了 , 其中, 最暖的十年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

这是科学家称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依据。

A.1.0℃B.0.6℃C.0.5℃7.1982年, 科学家初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上空。

全国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现场竞赛试题库

全国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现场竞赛试题库

全国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现场竞赛试题库2009年7月说明:现场竞赛正式试题由抢答题、个人必答题、集体必答题、风险题四种题型组成。

其中个人必答题、风险题从本题库中抽取;抢答题、集体必答题不设题库,请选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及2009年5月31日前中国气象局颁布的现行有效的部门规章范围内做好准备。

一、个人必答题(100题)1.《气象法》的颁布和实施时间分别是什么?答案:1999年10月31日;2000年1月1日。

2.《气象法》规定,气象工作应当把什么服务放在首位?答案:公益性气象服务。

3.《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主要服务对象是什么?答案:农业生产。

4.《气象法》规定,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接受哪一部门对其气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答案:同级气象主管机构。

5.《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什么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答案:地方气象事业。

6.《气象法》规定,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应当遵循什么原则?答案: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

7.《气象法》规定,哪些重要气象设施的建设规划需要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答案: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

8.《气象法》规定,确需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需要迁移气象台站的,迁建费用由谁承担?答案:建设单位。

9.《气象法》规定,国家对什么实行统一发布制度?答案: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10.《气象法》规定,对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违法行为最高罚款数额是多少?答案:5万元。

11.《气象法》中规定了哪几种行政处罚种类?答案:警告、罚款。

12.《气象法》规定,地方气象事业项目投资主要由谁来承担?答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本级财政。

“气象知识竞赛”专题训练

“气象知识竞赛”专题训练

“气象知识竞赛”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总计50分。

)1.当重庆市气象台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后,表示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以上 [单选题] *A、37℃B、35℃C、40℃(正确答案)D、42℃2.寒潮黄色预警信号是指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单选题] *A、0℃B、4℃(正确答案)C、5℃D、3℃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组成 [单选题] *A、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正确答案)B、名称、图标和颜色C、颜色、图标和含义D、颜色、图标和防御指南4.重庆市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中级别最高的是() [单选题] *A、红色(正确答案)B、橙色C、黄色D、黑色5.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表示近()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并可能持续、居民应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雨 [单选题] *A、1小时B、3小时(正确答案)C、6小时D、12小时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谁发布?() [单选题] *A、气象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正确答案)B、人民政府C、防汛抢险部门D、应急管理局7.大风()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单选题] *A、蓝色B、黄色C、橙色(正确答案)D、红色8.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之一是未来12小时内出现能见度小于()的浓雾。

[单选题] *A、1000米B、500米(正确答案)C、200米D、100米9.发布大雾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已经出现能见度分别低于()的雾,并将持续。

[单选题] *A、200—500米,50—200米,小于50米(正确答案)B、500—1000米,200—500米,小于200米C、400—800米,100—200米,小于100米D、500-1000米,100—500米,小于100米10.最严重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用()色表示 [单选题] *A、黑B、黄C、橙D、红(正确答案)11.在重庆市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有暴雨、寒潮、大风、()等4种气象灾害。

2024年气象知识竞赛问答题

2024年气象知识竞赛问答题
遇到雷雨时可以在大树下躲雨,对吗(C)
A、附近有棵大树枝茂叶盛,正好躲雨
B、爬在树上远离地面
C、不可在大树下躲雨
暴雨天,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室内电源应立即(A)
A、切断,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B、电源照常使用
C、关掉所有电器
坐汽车时遇到强雷电,下列哪种措施是正确的(B)
A、迅速开门下车
B、安稳地坐在车里
C、打开车门,但不下车
10.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1.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13.我们平常所说的和风细雨,风力在几级时被称为和风?(4)
14.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从气象角度来说,每五天为一候,当候平均温度达到多少度时,表示春天已经到来. (候平均气温≤10℃ 冬季,10~22℃ 春季,≥22℃ 夏季,22~10℃ 秋季)
15.根据气象规定,国家基本站每天要观测四次,这四次的观测时间分别在什么时间?
4.小气候 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 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2024年气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2024年气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2024年气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1、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臭氧层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A),保护地球生物生存。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2、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是什么能源?(A)A、可再生能源B、不可再生能源C、不属于能源范畴3、(C)级以上的大风与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知识竞赛试题。

A、四B、五C、六4、彩虹一般出现在(C)。

A、早晨B、晚上C、雨过天晴5、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表示近(B)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并可能持续。

居民应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雨。

A、1小时B、3小时C、6小时6、天空中出现(B)时,容易发生雷阵雨或冰雹等天气现象。

A、高积云B、积雨云C、卷云7、雷雨天气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给朋友打电话B、坐在汽车里C、平躺在田野里8、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A)。

A、气温急剧下降B、气温急剧升高C、气温无变化,出现大风降雨9、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哪些季节(A)。

A、春季秋季冬季B、春季夏季冬季C、夏季秋季冬季10、大禹治水的功绩在于(A)。

A、疏通黄河兴修水利B、建筑提防填高洼地C、建筑提防11、霜,是(B)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A、水B、水汽C、冰12、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B)的作用。

A、地日吸引力;B、地月吸引力C、地转偏向力13、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进小房间B、去楼道C、原地不动14、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A)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

A、35℃B、38℃C、40℃15、雷击、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发生后,我市的气象灾情报灾热线电话是(A)。

A、800-6571-323B、800-6571-321C、800-6571-12116、拨打以下哪个电话号码可获得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

气象法规试题及答案

气象法规试题及答案

气象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属于( C )。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部门规章D、政府规章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 A ),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A、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B、发展计划C、财政预算D、保障制度10、从事气象业务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制定的( D )。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气象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16、气象计量器具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经( D )检定。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有效期的气象计量器具,不得使用。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B、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C、技术监督部门D、气象计量检定机构二、多项选择题1、气象法的立法目的是。

(ABCD )A、为了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B、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C、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气候资源D、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5、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对其气象工作的 B 、 C 和 D 。A、领导B、指导C、监督D、行业管理7、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应当遵循 A、 B 、D 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A、合理布局B、有效利用C、当前所需D、兼顾当前与长远需要19、禁止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放牧等行为。

( BACD )A、采砂(石)B、爆破、C、取土D、焚烧三、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1999年10月31日起施行。

5、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10、气象设施应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

(╳)16、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2019年气象法规常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9年气象法规常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9年气象法规常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个人必答题(共一轮)(本题为填空题,共18题。

每人一题,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不得分也不扣分,其他队员不得提示、补充。

计时30秒,答题结束应该回答“答题完毕”。

)一号台: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

答:社会公德2.气象法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答: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3.气象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应当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批准并告知案件当事人。

答:6个月二号台:4.中国局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

答: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5.气象法规定,外国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活动,必须经批准。

答: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6.气象主管机构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的书面凭证。

答: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三号台:7.河南防雷减灾实施办法,新建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8.气象法,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与其他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交换有关气象信息资料。

答:气象资料共享、共用9.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答: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号台:10.在我国境内设立的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站间距不能少于公里,探测时间不能超过两年,有特别需要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的除外。

答:六十11.宪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2.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周边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10的建筑物、构筑物。

气象法律知识竞赛

气象法律知识竞赛

2012年气象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考试题(不含答案)3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答对的得1分,答错不得分)1.气象台站在确保(C)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

A.公益服务B.气象无偿服务C.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D.气象服务2.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构批准。

迁移费用由(C)承担。

A.上级单位B.批准单位C.建设单位D.国务院气象主管ji构3.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标准由(B)规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ji构B.国务院气象主管ji构C.国务院D.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ji构和国务院气象主管ji构4.各级气象主管ji构应当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A)。

A.决策依据B.气象预报C.救灾物资D.防灾建议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臵的,由有关气象主管ji构责令改正,给予(B)。

A.罚款B.警告C.行政处罚D行政处分6.各级气象主管ji构及其所属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由于(C),导致重大漏报、错报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丢失或者毁坏原始气象探测资料、伪造气象资料等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国家利益和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技术原因B.利用职权C.玩忽职守D.不可预见的原因7.行政机关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B)。

A.1人B.2人C.3人D.4人8.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执法机关不得给予()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1次B.2次C.3次D.4次9.对省气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基层B.中级C.高级D.最高10.省公安厅的国家赔偿费用由()财政支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附件1: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是(A)颁布的。

A.1999年10月31日B.2000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B ),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A.社会经济发展服务B.农业生产服务C.发展区域经济服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C )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A.协调B.指导C.领导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对在气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C )。

A.给予鼓励B.予以表彰C.给予奖励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迁建费用由(A )承担。

A.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建设单位B.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当地政府财政C.国家基本气象站、基准气候站……中央财政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C )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

A.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B.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C.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7、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的气象灾害的是(A )。

A.暴雨B.洪水C.雷电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安装气象台站和(C)的探测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A. 气象探测设施B. 探测环境C.单独设立的气象探测设施1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大气本底站探测环境的行为:AA. 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城镇、工矿区,或者在探测环境保护范围上空设置固定航线;B. 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范围内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C.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16、《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国家一般气象站探测环境的行为:AA. 在观测场周边8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8的建筑物、构筑物;B. 在观测场周边800米范围外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C.在观测场周边800米外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

17、《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申请迁移大气本底站、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的,由受理申请的( C )签署意见并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申请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审批,并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A. 当地政府部门B. 州、市气象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18、《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AA. 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B. 要求政府部门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C.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进入现场调查、取证。

1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气象设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拒不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对违法单位处(B )罚款,对违法个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B.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C.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2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或者恢复原状,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处(B )罚款,对违法个人处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拒不拆除或者恢复原状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B. 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C.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21、《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 A )、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A. 政府领导B. 政府协调C.政府主导22、《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职责,具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评价、(B )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 雷电预测B. 雷电防护C.技术评价23、《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内容包括:AA. 防御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B. 雷电发生发展规律、现状及其趋势预测;C.暴雨易发区域、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24、《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AA. 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B.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C.重点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25、《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对下列区域或者建设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AA. 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和其他城乡雷电易发区域;B. 机关、事业单位和易燃易爆场所;C.油库、电信等新能源基地。

26、《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新建农村学校和村民集中居住区在选址和规划审批前应当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或者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C)日内提出意见或者进行风险评估。

A. 30B. 20C.1527、《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B )不得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

A. 单位B. 个人C.企业28、《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和分灾种预报业务系统,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组织会商、分析和预测预警,及时向( B ),并通报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和有关部门。

A. 上级气象主管机构B. 当地人民政府报告C.上级人民政府29、《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AA. 划定并公告气象灾害危险区域;B. 组织政府部门和其他可移动财产撤离危险区域;C.立即抢修被损坏的道路、通信、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30、《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A. 依法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B. 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C.隐瞒、谎报或者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二、判断题(40×1=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

(对)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培养气象人才,推广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保护气象科技成果,加强国际气象合作与交流,发展产业,提高气象工作水平。

( 对)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艰苦地区和海岛的气象台站的建设和运行。

( 对)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外国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活动,必须经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 错)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集中发布制度。

(错)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指挥和安排,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对)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对)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对)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对)1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对)1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乡规划。

(对)12、《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设施是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合理安排气象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气象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对)1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配备气象设施,设置必要的保护装置,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对)14、《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在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书面同意。

未征得气象主管机构书面同意或者未落实补救措施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其开工建设。

(对)1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在单独设立的气象探测设施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并按照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