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多重贮存模型

合集下载

记忆的编码与提取

记忆的编码与提取

Company and Slogan
LOG
Sterling部分报告法
● 立即报告法:刺激以50 毫秒的 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 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 信号的种类(例如音调:高音—— 第一行;中音——第二行;低音— —第三行)报告相应的刺激行项目。 ●延迟报告法 Sterling的部分报告法实验材料
Company and Slogan
LOG
3.短时记忆的提取
• 短时记忆的提取指的是把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回忆出 来,或当该刺激再现时能够在认。 • Sternberg 采用加法反应时,进行了短时记忆提取的实 验研究。假设短时记忆中被试对记忆项目的检索和提取 分为三种方式: (1)平行扫描 (2)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3)完全系列扫描 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以完全系列扫描方式 进行的。
单音词 双音词 四音节词 或成语 七子句子
由上表看出,一般的趋势是单音词的短时记忆容量最大, 按照双音词、四音节词、句子的顺序,容量逐渐变小。即 短时记忆中的组块数并不恒定。
Company and Slogan LOG
4.复述
• 复述是指通过语言重复 刚刚识记的材料,以巩 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 在有复述的情况下,保 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学习 材料会向长时记忆转移。 • 实验表明,学习任何材 料以后,若使用分心技 术干扰复述的进行,短 时记忆的遗忘就会迅速 发生。 • 复述分为保持性复述和 精细复述。前者又称简 单复述和机械复述。后 者又称整合性复述,它 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 到进一步加工和组织, 使之与个体已有的知识 建立联系,从而使信息 转入长时记忆中。
Company and Slogan
LOG
5.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

第六章 记忆模型

第六章 记忆模型

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别
信息的呈现次数 受提取的影响程度 受回忆情景的影响程度
据研究,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存在着重大区别:一是前者涉及 对过去事件进行意识性提取时的 主观经验,而后者则没有;二是 大脑的前额皮质在参与前者加工 时比后者加工时有更强的兴奋。
但它们也表现出某些相似性:“信 息贮存于情景和语义记忆系统的方式是 高度相似的。如果不存放相关的信息至 情景记忆中,那么尚无方法能把编码的 信息贮存到成人的语义记忆之中,而且 反之亦然。”(Wheeler等,1997)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外显记忆是对过去记忆有意识的 直接测试,是与特定时间和地点有 关的事实、情景与资料的记忆,是 在意识水平上进行的,包括情景记 忆和语义记忆。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回忆的情况 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的任务 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记忆过程中图形的变化
记忆研究的材料包括语文材料 (字、词、文章等)与非语文材 料(如图形、实物、无意义音节 等)。研究方式采用系列学习或 配对学习,或视觉信息或听觉信 息。
二、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海马在记忆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确认。 它巩固新学得的联系,然后将这种联系 的产物——对事物、事件和规则的记忆, 收集存在大脑的另一些区域。实验证明, 海马是把感觉体验进行加工、转化为记 忆的关键部位之一。 陈述性记忆主要依靠边缘系统和间脑, 而非陈述性记忆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额前叶内的神经通路。
程序性记忆—— 保持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 关系,是对动作和认知技能的记忆。 情景记忆—— 事件信息的记忆,保持一些 个人所经历的事件的知识。 语义记忆—— 意义信息的记忆,保持的是 单词、概念法则及抽象观念的信息。

《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第八章记忆.doc

《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第八章记忆.doc

第八章记忆1、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每一结构都有口己的特点,如感觉存储、如时存储与长时存储作为三种不同的记忆结构,在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有所不同。

A.感觉存储视觉形象存储-部分报告法视觉形彖的存储叮以瞬间保存较多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火。

听觉回声存储■部分报告法B.短时记忆容量——记忆广度测验、组块测量声音编码——人们更容易记住听觉呈现的材料。

区别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实验——自由回忆任务系列位宜曲线——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为得到这个目标:近因效应來自短吋存储,首因效应来自长时存储。

以不同的系列顺序呈现给不同的被试,用拉丁方的方法做到不完全的平衡。

得到: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进线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还得到负近因效应:近因部分的回忆率低于系列位置曲线近因部分前而所有部分的凹忆率。

显著特点:在最后的自由冋忆屮所有系列的最示几个单词的冋忆成绩显著低于渐近线,而在各个系列的立即H由冋忆中这些单词的回忆成绩最好,表现成为了近因效应。

另外一种方法恒定比例法:三种条件卜•的系列位宜效应:自由回忆、延迟回忆、连续分心实验立即自由冋忆产生了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延迟自由冋忆消除了近因效应,而连续分心实验表现出典型的系列位置]11|线.项FIZ间的间隔时间/某项冃呈现完毕到开始回忆的时间部分报告法:2、记忆的加工层次3、记忆的提取过程4、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启动效应:是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基本特征是与意识分离,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

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与间接启动O测量方法有知觉辨认、词干补笔、补笔等。

碰巧填对的概率是机遇概率,作为测录启动效应的基础值。

它们又叫做内隐记忆测验,特点是不要求被试冇意识地去提取信息,而是专注于完成眼前的作业即可。

而非外显记忆测验,通过自由回忆和再认等传统的测验记忆的方法,其特点是这些测验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努力去提取信息内隐记忆测验会受到外显记忆测验的影响。

记忆结构

记忆结构

第四章记忆结构(6课时)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85年出版《记忆》一书,开创了记忆研究新纪元以来,记忆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重视。

Ebbinghaus对长时记忆的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Bartlett对记忆材料如何保持的研究也引人注目。

20世纪50年代,由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容量有限的几个项目被控制、保持的现象——短时记忆,突破了过去把记忆看成是一个单一整体,提出了两种记忆说。

后来一些心理学家又研究保持时间更短的感觉记忆,产生了多重存贮说。

同时,由于信息加工论的引入,长时记忆的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长时记忆模型等。

从上面对记忆研究的历史的简短回顾,可以发现记忆结构问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反映了近百年来记忆研究在基础理论上的巨大变化。

第一节两种记忆说(2课时)一、两种记忆系统的模型(重点掌握)(一)Ebbinghaus在研究长时记忆中已经涉及到短时记忆的现象。

他在研究无意义音节的系列学习中发现,当每个音节只学习一次时,可以回忆起7个音节,这实际上就是短时记忆现象,但他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把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区分开来。

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W.James(1890)根据意识经验区分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

初级记忆是一种直接记忆,它能意识到并能忠实地重现刚刚知觉到地事件。

初级记忆具有暂时地性质,次级记忆是一种间接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泾阳的贮存,具有长期性质。

Waugh和Norman借用了James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提出了两种记忆说。

(二)两种记忆说的基本内容(一般掌握)Waugh和Norman的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指的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他们首创用框图来表示这两种记忆系统。

二、两种记忆存在的证据(了解)1、临床和动物实验临床经验表明,许多脑损伤者常常不能回忆出受伤前几秒发生的事情,但对受伤前几分钟或几小时之间发生的事情都能很好的回忆出来。

第六章 记忆模型

第六章 记忆模型

记忆过程中图形的变化
记忆研究的材料包括语文材料 (字、词、文章等)与非语文材 料(如图形、实物、无意义音节 等)。研究方式采用系列学习或 配对学习,或视觉信息或听觉信 息。
二、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海马在记忆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确认。 它巩固新学得的联系,然后将这种联系 的产物——对事物、事件和规则的记忆, 收集存在大脑的另一些区域。实验证明, 海马是把感觉体验进行加工、转化为记 忆的关键部位之一。 陈述性记忆主要依靠边缘系统和间脑, 而非陈述性记忆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额前叶内的神经通路。
(三)加工水平模型
Level of Processing model (LOP) Craik&Lockhart(1972) 作用于个体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 水平的分析; 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 的函数
加工水平理论
加工水平理论的提出 Craik & Tulving (1975) – 词汇学习:物理水平(最差),语 词汇学习:物理水平(最差), ),语 音水平,语义水平(最好) 音水平,语义水平(最好) – 面部认知:“诚实”(较好), 面部认知: 诚实” 较好), 男女” 较差) “男女”(较差) – 加工复杂性
他反对 H.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 实验脱离实际的做法,采用了比较接 近日常生活的图画和故事,用重复回 忆的手段来考查记忆的全过程。他认 为记忆不只是再现,而是反复推敲的 构造。在理论上,他强调记忆过程的 主动作用,突出了心理作用的整体性。
记忆的早期研究
1932 年,Bartlet的巨著《记忆: 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问世, 这本书对以后的错误记忆研究具有 深远的影响。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 快,以后逐步缓慢。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 记忆)【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 记忆)【圣才出品】

8.1复习笔记一、记忆过程:编码、存储与提取(一)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1.记忆结构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由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认为记忆由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3种结构组成,它们在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是不同的。

2.记忆过程(1)信息首先以感觉登记的形式进入信息加工系统。

(2)在感觉登记中的信息或者消失或者进入短时存储部分(STS)或称短时记忆(STM)。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信息大约只能保留lmin。

(3)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或者被遗忘,或者进入长时存储部分(LTS)或称长时记忆(LTM)。

长时记忆容量是无限的,信息在其中可保持数十年之久。

复述或机械背诵在信息从短时存储传递到长时存储中起到重要作用。

3.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图8-1刺激卡片(1)视觉形象的存储①全部报告法a.实验程序刺激卡片(如图8-1所示)呈现50ms后,要求被试把他全部看到的字母都报告出来。

b.实验结果被试觉得12个字母都看见了,但只能说出4~5个字母。

c.实验结论通过实验,Sperling断定。

被试看到的比他能报告的多。

②部分报告法a.实验程序被试首先注视刺激卡片50ms,然后,根据声音提示(高音、中音、低音)报告相应行(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的字母。

3种音调是随机出现的,防止被试猜测。

b.实验结果要求被试全部报告所看见的字母,平均成绩为4.5个;而部分报告法的平均成绩是3个多一点,由于这是报告一行的结果,实际的平均成绩应该乘3,即10个左右。

c.实验结论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视觉形象的存储可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

(2)听觉回声的存储①听觉的感觉记忆以回声储存的形式存在,它保持的时间约为3~4s。

②Darwin用类似部分报告法证实了回声储存的存在。

实验表明,被试能在回声储存中保存4.9个项目。

4.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1)短时存储容量①短时记忆容量的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来获得。

实验心理学5(记忆)

实验心理学5(记忆)

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
巴特莱特总结了心理重建过程中的三种特点:
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加简略概括,一
些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显著 特征被保持。
保持的内容变得更鲜明,一些细节被加以强调,
更加突出、生动,更具特色。
识记的内容被已有的经验同化,某些细节被改变
了,使整个内容更符合被试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 景。
外显记忆:依赖意识提取的记忆类型。
内隐记忆:不需要意识提取过程表现出来的记忆类型。被 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特定 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 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例如,我们生活中 的大部分技能动作,如游泳、走路、跳绳等,都属于内隐 记忆。
伪装(实际不重要的)实验任务,同时告知被试碰到 某些情况时或者过一定时间后要去做某事,根据被试 是否完成了这些事情来评估他们的前瞻记忆。
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
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的关系:
爱因斯坦和麦克丹尼尔(1990)指出成功的前瞻记忆的
两点要求:1)记住目标事件;2)记住必须要在将来特 定的时间执行某个行为或是对特定的目标事件做出反应。 因此,成功的前瞻记忆需要回溯记忆,但回溯记忆不需 要前瞻记忆。
词根词段完词:给予被试者一个词根,要求他们用想到的
错误记忆的其他研究范式
集中联想研究范式 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 错误关联范式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Kk范式
集中联想研究范式: 向被试呈现多个学习词表,每个词表包括一个未呈现的目 标词,也被称作关键诱饵(如寒冷),和与它相联系的15 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等)。然 后在测验阶段,让被试对呈现过的词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 如果被试报告了实际未呈现过的目标词,则发生了错误记 忆。

04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编码与贮存

04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编码与贮存

• 实验范式
--双任务范式 在完成第一任务的条件下,同时进行第二任务。 例如,重复击打(控制条件) 随机数字产生(中央执行系统抑制) 顺时针方向按计算机键盘(视空图像处理抑制) 迅速重复单词(发音抑制)
31
《认知心理学》
• 语音环的证据 音近效应(语音相似出现混淆Conrade,1964) 词长效应 听觉抑制
• 二、声象记忆
• 听觉系统的感觉记忆称作声象记忆,这方面的实验最早的 是Moray等进行的。
四耳人实验模型(Moray,1965)
10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5)
• Darwin用相似的实验设计进行了“三耳人”实验, 实验结果也相同。 • 实验结果表明: 1、声象记忆也存在感觉记忆现象; 2、声象记忆的容量少于图像记忆的容量; 3、声象记忆的持续时间比图像记忆持续的时间 长。可达4秒之久。
29
《认知心理学》
• 工作记忆的每个成分都受能量有限的约束,它们 之间的作用具有独立性。 • 有关工作记忆的假设: 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工作记忆的某个成分, 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不会好。 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工作记忆的不同成分, 那么完成两个任务的成绩应该与分别完成两个的 成绩一样好。
30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1)
• 一、有限容量:7±2
• George ler(1956) 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 块。 • 1、组块:短时记忆的基本单元。不同的组块方式可以导致 不同的组块数。
16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2)
• 2、知识经验与组块
• 组快的方式依赖于人的经验。 • Chase和Simon(1973)的两个实验表明组快的作用及其对人 的知识经验的依赖在弈棋这类复杂的智力活动中也有明显 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