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单项选择题精选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题库选择题专项练习

中考历史题库选择题专项练习

中考历史题库选择题专项练习一、选择题目1.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科举制度?- A. 唐朝- B. 隋朝- C. 宋朝- D. 明朝2. 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A. 春秋战国时期- B. 西周时期- C. 战国时期- D. 明清时期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成立?-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卅运动- D.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4.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火药- B. 纸- C. 印刷术- D. 指南针5. 下列哪个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 A. 李白- B. 孔子- C. 刘备- D. 秦始皇6. 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为了防御哪个民族的入侵而修建的?- A. 日本- B. 英国- C. 蒙古- D. 法国7.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 A. 文化大革命- B. 抗日战争胜利- C. 第一次国共合作- D. 政治体制改革8. 下列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的封建时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 战国秦汉时期- 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 唐宋元明清时期二、答案解析1. 答案:C. 宋朝。

唐朝实行的是科举制度的前身,隋朝并未实行科举制度,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相对复杂化。

2. 答案:D.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他选项的历史时期并不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3. 答案:B.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成立,其他选项与中国的成立无关。

4. 答案:C.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他选项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但不属于四大发明。

5. 答案:A. 李白。

李白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其他选项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但不是伟大诗人。

6. 答案:C. 蒙古。

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为了防御蒙古族的入侵而修建的,其他选项并非长城修建的原因。

7. 答案:D.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其他选项并非改革开放的标志。

中考必备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考必备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考必备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万里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探索新航路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哪些重要的改革?A. 废除科举B. 推行新政C. 建立东厂D. 修建故宫答案:B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担任了什么职务?A. 总统B. 总理C. 皇帝D. 宰相答案:A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哪个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49年9月1日答案:A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特区有哪些?A.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B. 上海、天津、重庆、广州C. 北京、南京、杭州、成都D. 以上都不是答案:A10.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货币,统一的货币是________。

答案:圆形方孔钱2.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其皇帝是________。

答案:唐玄宗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其船只数量超过________艘。

答案:200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

初二期中考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期中考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期中考历史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实行权力集中制度的作法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地方自治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D2. 古代中国最早使用的一种纸币是()A. 钱币B. 金币C. 铜币D. 历银币答案:A3. 我国古代“多事之秋”常指的是()A. 春秋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4. 是由公元前17世纪秦人所造,通行于战国至秦汉初为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的货币形式是()A. 钱币B. 铜币C. 金币D. 纸币答案:B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实行的统一文字,使更多的人能够阅读文学作品和法令条例,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这项事业是()A. 秦始皇俑B. 秦始皇陵C. 秦始皇字典D. 秦始皇兵马俑答案:C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题:根据题目所述,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最先出现。

(√)2. 人民币是中国最早使用的一种纸币。

(×)答案:1. √ 2.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改变了古代书写和文化传播方式,印刷术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火药影响了军事技术和炼药术,指南针对中国古代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一些政治制度。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的行政体系及法律制度。

他废除了分封制度,通过设立郡县一级行政区域,实行直接任命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他还推行了标准化的货币和统一文字,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起源于隋朝,成熟于唐朝,并一直延续至清朝结束。

科举考试分为殿试和乡试两个阶段。

乡试是选拔乡村居民的高级官员,通过乡试合格者可以参加殿试,最终由皇帝亲自选取功底最佳者担任官职。

2025年部编版中考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部编版中考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秦朝统一答案:A解析: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其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夏朝的建立约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由大禹建立。

2、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竺安口木:D解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作用。

在“百家争鸣"的时期,法家思想与儒家、道家等其他学派相互竞争,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则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不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推行郡县制B、实行焚书坑儒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D、实行科举制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确实推行了郡县制、实行了焚书坑儒以及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

而科举制是在隋朝时期开始实行的,不是秦始皇的措施。

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4、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初唐四杰”之一?A、诸葛亮B、杜甫C、王勃D、白居易答案:C解析:“初唐四杰”是指初唐时期四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们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在这四位中,王勃是其中之一。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臼居易也是唐代著名诗人,但都不属于“初唐四杰”。

5、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解析: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名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

他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因此被誉为“千古一帝”。

6、以下哪位思想家被称为“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A. 孔子B. 孟子C. 韩非子D. 庄子答案:C解析:韩非子(约前281年—前233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思想家。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业练习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业练习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业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夏朝b. 商朝c. 唐朝d. 清朝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共一大3. 以下哪个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a. 平型关战役b. 百团大战c. 淞沪会战d. 重庆谈判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a. 五四运动b. 中共一大c. 三大改造d. 长征胜利5. 红军长征中经过的最艰苦的一段路线被称为:a. 南线b. 中线c. 北线d. 西线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a. 文化大革命b. 改革开放c. 三大改造d. 五四运动7. 以下哪个国家对中国的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a. 英国b. 韩国c. 法国d. 俄罗斯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几项?a.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b.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c.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火炮d. 火药、火炮、活字印刷术、指南针9.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a. 五四运动b. 中国成立c. 长征胜利d. 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束?a. 辛亥革命b. 文化大革命c. 三国演义d. 明朝灭亡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五四运动,它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3. 简要描述中国的成立和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请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

5. 什么是改革开放政策?简要描述它对中国的影响。

6. 请简要描述中国的封建社会及其特点。

7. 请解释长征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

8. 简要描述中国的近代史。

9. 请解释中国的三大改造是什么以及它们对中国的影响。

10. 请简述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中考历史知识的了解,选择以下一道论述题进行作答。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历史中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

A、唐朝B、秦朝C、夏朝D、清朝2、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成祖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哪一项措施直接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关?A、统一度量衡B、车同轨C、焚书坑儒D、推行郡县制4、下列哪次战役是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之间的重要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彝陵之战D、定军山之战5、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一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A、修建长城B、统一度量衡C、实行郡县制D、统一文字6、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A、唐太宗李世民B、唐玄宗李隆基C、武则天D、唐高宗李治7、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种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8、唐朝时期出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创造者是?A、毕昇B、蔡伦C、张衡D、李时珍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 10、唐朝的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

A、文举B、武举C、词赋D、进士11、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哪种行政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国并行制12、唐朝的科举制度对社会有何影响?A、扩大了官员来源,选拔公正B、促进了社会阶层固化C、限制了人才的选拔范围D、减少了教育机会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建安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中考历史唯物史观练习题

中考历史唯物史观练习题

中考历史唯物史观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人的意志决定社会发展D. 上帝意志决定社会发展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两者相互独立D. 两者相互制约A. 奴隶主阶级B. 地主阶级C. 资产阶级D. 无产阶级4. 马克思、恩格斯在哪本著作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A. 《资本论》B. 《共产党宣言》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二、多项选择题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A. 政治B. 法律C. 宗教D. 艺术A. 陈胜吴广起义B. 王安石变法C. 洋务运动D. 辛亥革命三、判断题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2.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3.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4.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四、简答题1. 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 举例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3. 阐述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论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

”材料二:“社会划分为阶级,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只要社会生产力没有发展到足以消除阶级差别,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

”(1)材料一中的观点属于哪种历史观?(2)根据材料二,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材料二:“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机器。

”(1)上层建筑包括哪些内容?(2)根据材料二,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六、论述题1. 论述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中考历史选择题精品习题

中考历史选择题精品习题

中考历史选择题精品习题一、简答题1. 青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 A. 先秦时期- B. 商周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集权国家?-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3. 下列哪位皇帝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A. 明太祖朱元璋- B. 明成祖朱棣- C. 明仁宗朱高炽- D. 明宣宗朱瞻基二、分析题4. 下列哪个发明对中国古代农业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A. 纸张的发明- B. 火药的发明- C. 指南针的发明-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A. 辛亥革命- B. 抗日战争- C. 文化大革命- D. 五四运动6. 以下哪个国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影响最大?- A. 日本- B. 英国- C. 俄罗斯- D. 印度三、解释题7. 请简要解释"四大发明"指的是哪四种发明?8. 请解释"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9. 请解释"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和意义。

四、判断题1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 A. 正确- B. 错误11.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

- A. 正确- B. 错误12.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动运动。

- A. 正确- B. 错误---以上是一份中考历史选择题精品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复历史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复习单项选择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铁农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广泛使用
B。

石器工具的广泛使用
C。

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D。

广泛兴修水利
2。

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是
A。

齐国B。

秦国C。

魏国D。

楚国
3。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目的是:
A。

为了增强实力,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
B。

为了保住贵族的地位和特权
C。

为了发展生产,造福人民
D。

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4。

西汉时期,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和三十税一的皇帝分别是:
A。

汉文帝汉景帝B。

汉文帝汉武帝
C。

汉高祖汉文帝D。

汉高祖汉景帝
5。

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西汉的是:
A。

文景之治B。

昭君出塞
C。

光武中兴D。

七国之乱
6。

下令整顿史治,惩处贪官污吏的统治者是:
A。

汉高祖B。

汉景帝C。

汉武帝D。

光武帝
7。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
8。

下列事件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作者有关的是:
⑴三顾茅庐⑵官渡之战⑶赤壁之战⑷八王之乱
A.⑴⑵
B.⑵⑶
C.⑴⑶
D.⑵⑷
9。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的作用是:
A。

加强了同日本的联系
B.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
C.占领了夷洲
D.促进了夷洲与内地经济的发展
10.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A.士兵不习水战
B.骄傲轻敌
C.后方起兵D。

士兵疲惫
1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修了水利工程。

其中最有名的是:
A。

邗沟 B.灵渠C.郑国渠 D.都江堰
12。

我国古代为恢复和发展经济而采取修养生息政策的朝代除了明代还有
A。

秦朝B。

东汉 C.西晋D。

西汉
13.东汉光武帝时,多次下令释放奴婢,还整顿吏治,其目的是:
A.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B.借此打击外戚的势力
C.照顾手下农民出生的大将、功臣
D.同情人民疾苦
14。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指:
A.刘备访诸葛亮
B.刘备访关羽
C.曹操访许攸
D.孙权访周瑜
15。

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D。

隋炀帝
16。

我国实行科举选官制度始于: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唐朝
17。

唐太宗、武则天。

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

设节度使 B.抗击突厥 C.重用人才 D.建立行省制度
18。

唐朝的全盛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B。

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9。

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留脂栗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
A:汉武帝时 B.光武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20.唐太宗的政绩中,最爱后人称道的是
A.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B.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C.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D.戒奢从简,力倡节俭
21。

学习完中国古代史后,有四位同学对隋朝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22。

隋朝时。

一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经商,他先后要通过
A.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C.永济渠、江南河、邗沟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23、西汉的兴盛与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形成,其共同原因在于统治者
⑴重用人才⑵注重减轻人民负担⑶加强中央集权⑷重视教育
A.⑴⑵⑶⑷
B.⑴⑶
C.⑴⑶⑷
D.⑴⑵⑶
24。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1271年的是
A.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B.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
C.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
D.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
25。

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 C.设立三司 D.科举制度
26。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7。

如你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齐名要术》
28。

明朝卓越的医学家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
A.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
B.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
C.我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药物学巨著
D.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
29。

隋朝完成统一的条件是:
A.江南政治经济混乱,为北方统一南方创造了条件
B.社会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C.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发展
D.开通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30。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A.常何
B.马周
C.吴兢
D.魏征
31。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盛世局面出现的相同原因是由于统治者
A.提倡节俭,减轻刑罚
B.重农仰商,推行均田制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32。

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度是在
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唐朝后期
D.隋唐时期
33。

唐太宗革除唐初“民少吏多”弊政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宰相人数
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C.合并州县
D.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34。

元政府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A.安西都户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府
35。

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清王朝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6。

五四运动是一场
A.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B.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爱国运动
C.规模巨大的农民反帝国运动
D.彻底的反帝国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7。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过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⑴俄国⑵英国⑶美国⑷日本⑸法国
A.⑴⑵⑷⑶
B.⑴⑵⑷
C.⑴⑵⑶
D.⑵⑶⑷
38。

张学良、杨虎城等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反蒋抗日
B.逼蒋抗日
C.逼蒋反共
D.灭蒋自立
39。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40。

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的“三军尽开颜”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
B.1935年1月 c.1934年10月 D.1936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