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完整版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它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2.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如何区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单位,分别将其归入所属机构部门和所属产业部门,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分析中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 物质生产活动B. 非物质生产活动C. 社会经济活动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B. 外国领事馆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3.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B. 资金流量核算C. 投入产出核算D. 资产负债核算答案:1.D 2.A 3.C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B.两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_____。
A.日本驻华大使馆B.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C. 正在利比亚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D. 深圳的一家中韩合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E. 海尔集团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冰箱生产企业.答案:1.ABCDE 2.ACDE 3.BCD四、判断题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计算若干核心指标,而是要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全景,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计算题1、解: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830.72+98.68+279.06+76.98+96.61+109.98+192.64+56.42=1741.09(元)消费率:1741.09÷2366=73.6%恩格尔系数:830.72÷1741.09=47.7%2、一时期某国各机构部门(假设不存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发生如下金融交易:(1)金融机构对外新增通货230亿元,其中住户部门持有210亿元;(2)住户部门增加存款450亿元,企业部门新增存款520亿元;(3)企业部门新增贷款1360亿元,住户部门新增贷款290亿元;(4)企业部门发行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690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购买450亿元;(5)企业部门购买保险270亿元,住户部门购买保险540亿元。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简易资金流量表。
3要求:(1并解释其经济含义解:(1)第一产业增加值:9085-(950+1950+441)=57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262-(4068+23140+3480)=115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53-(120+2100+931)=6702亿元(2)国内生产总值:5744+11574+6702=24020 (3)a 12:4068÷42262=0.0963 4、今有某地区2002年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1)总产出5800亿元;(2)中间投入3200亿元;(3)固定资产折旧300亿元;(4)劳动者报酬2060亿元;(5)生产税净额80亿元;(6)营业盈余160亿元;(7)最终消费1800亿元;(8)资本形成总额700亿元;(9)出口220亿元;(10)进口120亿元;试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解:生产法:5800-3200=2600(亿元)收入法:300+2060+80+160=2600(亿元)支出法:1800+700+(220-120)=2600(亿元)5、设有如下资料(单位:亿元):有形资产4000,非金融无形资产400,金融资产320,对外金融负债360。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参考)

计算题1. 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68。
亿元,支付劳动报酬256亿元,上缴生产税85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6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人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3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亿元,支援灾区捐款3亿元,上缴所得税43亿元。
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
(16分)1. (16分)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 680-256-(85-6)=345(亿元)(2分)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人净额=345+<38-42)=341(亿元)(1分) 可支配总收人=原始收人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341十(0-7-3-43)=288(亿元)(1分)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收人形成帐户 (4分) (单位:亿元)使用来源劳动报酬 256 总营业盈余 345生产税净额 79 总增加值 680合计 680 合计 680原始收人分配帐户(4分) (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人 42 总营业盈余 345原始收入总额 341 财产收人 38合计 383 合计 383收入再分配帐户(4分) (单位:亿元)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 53 原始收入总额 341可支配总收入 288 经常转移收人 0合计 341 合计 3412. (18分)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1 )总产出15000亿元;(2 )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 )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 )出口1200亿元;(5 )进口1060亿元;(6 )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 )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 )生产税610亿元;(9 )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 :(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国民经济核算习题精选 期末必备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流量是指()。
A.一定时期内的变化量B.一定时点上的价值量C.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变化量D.一定时点上的量2.国内生产总值是()。
A.衡量消费的尺度B.衡量生产的尺度C.反映全社会福利变化的最好指标D.以上都不对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
A.就是其地理领土B.不是其地理领土C.与地理领土没有关系D.与其地理领土并非完全吻合,需做某些增删4.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了()。
A.汇总会计报表B.汇总统计报表C.国民经济运行监测、经济分析和宏观管理等D.计算机使用5.国民原始收入()。
A.是国民可支配收入B.可以直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C.是生产增加值的初次分配结果D.是生产增加值的再分配的结果6.在四式记账中,一笔交易活动或生产活动()。
A.涉及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B.涉及许多个交易的机构单位C.与实物流量无关D.与金融流量无关7.按经济运行过程,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可分为()。
A.一个层次B.二个层次C. 三个层次D.四个层次8.内部交易按交易发生时的()。
A.原始价格估价B.当时同类市场交易的市场价格核算C.生产价格估价D.购买者价格估价9.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的交易系统应归入()。
A.机构部门账户B.产业部门账户C.居民账户D.国外账户10.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
A.是一致的B.是没有关联的C.只是名称不同D.后者是依前者主要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分类11.下列分类标志()为经济主体标志。
A.生产主体 B. 交易B.资产 D.功能12.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
A.机构单位C.活动B. 基层单位D.产品13.物质生产部门是()。
A.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B.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C.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D.生产物质产品和在物质产品中追加价值的部门14.第一产业包括()。
A.工业B.农业C.建筑业D.流通和服务部门15.机构部门是从()角度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的分类。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总收入D.社会最终产品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 )A. 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B. 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C. 住户和法人单位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3.保险公司属于(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4.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亿元,总产出为4600 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
A. 7600B. 4600C. 3000D. 16005. 投入产出表的第I 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 )A.技术经济联系B.经济联系C.技术联系D.再分配关系6.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 )A.营业盈余B.财产收入C.所得税D.劳动报酬7.恩格尔系数是指( )A.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B.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C.居民总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D. 耐用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8.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是( )A.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B.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9.我国财政经常性拨款中的国防和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属于( )A.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B.资本转移C.其他经常转移D.政府部门转移性收入10 在金融资产中,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 )A.通货B.存款C.其它金融资产D.储备资产11.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 )A.资本账户B.资产数量其它账户C.金融账户D.重估价账户12.对外经济核算的估价原则是( )A.市场价格B. 历史价格C.要素价格D. 基本价格13.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 )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净误差与遗漏D.储备资产14.国民经济核算中,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 )A. 总产出物价指数B.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C.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D.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5.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 )A.资本形成总额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C.资金余缺D.资本转移收入净额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嚣,全部选对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考试用-全部章节综合汇总-单选多选判断

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总收入D、社会最终产品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在国外的领土飞地.A、包括B、不包括C、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D、以上都对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常住单位B、非常住单位C、基层单位D、机构单位5.常住单位是指( )。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ﻩB、住户和法人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 ).A. 领土、领海、领空B.具有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C. 驻外使馆和领馆用地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 )。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ﻩC.第三产业 D.前者属于第二产业,后者属于第三产业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 ).A.住户和法人单位B.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C.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10.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
A.机构部门 B.产业部门C.行业部门D.综合部门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根据咨询的内容来确定产业12.保险公司属于(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原始收入 D.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 )确定的价格形式。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它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2.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如何区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单位,分别将其归入所属机构部门和所属产业部门,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分析中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 物质生产活动B. 非物质生产活动C. 社会经济活动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B. 外国领事馆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3.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B. 资金流量核算C. 投入产出核算D. 资产负债核算答案:1.D 2.A 3.C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B.两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_____。
A.日本驻华大使馆B.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C. 正在利比亚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D. 深圳的一家中韩合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E. 海尔集团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冰箱生产企业.答案:1.ABCDE 2.ACDE 3.BCD四、判断题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计算若干核心指标,而是要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全景,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题库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题库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包括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机构单位)。
5.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住户和法人单位)。
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属于:(第二产业)。
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10.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产业部门)。
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第三产业)。
12.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部门)。
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
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
15.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中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
他运用的基本原理市(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国内生产总值)。
2生产成果总价值是指(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
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核算:(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加值的是(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第二章生产核算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单位:2(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3.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1)总产出8673亿元;(2)中间消耗4124亿元;(3)最终消费3658亿元;(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
4、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8)生产税500亿元;(9)生产补贴40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5、(2)按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在总产出中的比重。
参考答案:1、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总产出-中间消耗=61200-37180=24020(亿元)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6200+14200+3950+4250=24020(亿元)使用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15170+8550+4700-4400=24020(亿元)2、解:用生产法计算该地区GDP为GDP=Σ(各部门增加值)=Σ(各部门总产出–该部门中间投入)=(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452-85)+(530+530 10%-76)=2277(亿元)用支出法计算该地区GDP为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1686+548+(75-32)=2277(亿元)3、解: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673-4124=4549(亿元)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4549-259=4290(亿元)货物和服务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口=4549-3658-898+86 =79(亿元)4、解:(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000+3000+(1400-1000)=11400(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4600(亿元)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00-(500-40)=4140(亿元)(2)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如下: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单位:亿元5农业:2300×34%=782(亿元);工业:9221×75%=(亿元);建筑业:1005×70%=(亿元);运输业:540×50%=270(亿元)其他服务业:3270×25%=(亿元)(2)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2300+9221+1005+540+3270-(782+++270+)=(亿元)(3)总产出中增加值的比重=16336=%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要求:(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2)第二产业增加值。
(3)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参考答案:1.解:)3,2,1,(==j i x x a j ijij2.解:(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9085+42262+9853-(950+1950+441+4068+23140+3480+120+2100+931)=24020(亿元)(2)第二产业增加值=42262-(4068+23140+3480)=11574(亿元)(3)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0963.042262406821212===X x a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1、某国有如下资料:劳动报酬15000亿元,生产税2100亿元,所得税100亿元,生产补贴6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2800亿元,营业盈余705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
2、已知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总储蓄、净金融投资。
3、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
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4.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1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500亿元,其中库存减少108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50亿元。
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
5、已知一时期居民消费率为70%,政府消费率为90%,又知该时期可支配收入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为900亿元,居民为2500亿元;政府为800亿元。
要求:(1)计算整个经济的消费率和储蓄率;(2)假定可支配收入的部分占有份额有变化,分别为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占30%,政府占20%,居民占50%,则整个经济的消费率将为多少计算条件和结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6、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且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2)消费率(3)恩格尔系数参考答案: 1、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800+15000+2100-600+7050=26350(亿元)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26350-60=26290(亿元)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折旧=26290-2800=23490(亿元)2、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36000+11000+1440-1380=47060(亿元) 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50000-36000=14000(亿元)净金融投资=总储蓄-总投资-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14000-11000-30=2970 (亿元)3、解:(1)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当期利息收入-当期利息支出+ 投资收益-地租净支出-红利支出-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外商企业收益留存=10-35+200-5-800-8-15=-653(亿元)(2)该企业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已知资料,计算该部门总营业盈余和净营业盈余。
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2800-1300-300 =1200(亿元)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固定资本消耗=1200-200=1000(亿元)第二步:将已知和计算的有关资料编入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4)=780(亿元)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780+(138-142)=776(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776+(0-17-8-450)=301(亿元)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单位:亿元):收入形成帐户 单位:亿元5、(1)消费率=%;储蓄率=%(2)消费率=53%。
计算结果的变化说明收入的部门占有结构状况对经济整体的消费率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6、(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元(2)消费率%(3)恩格尔系数%第五章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1、某企业1999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万元;(3)缴纳资本税万元;(4)接受捐赠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
2、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50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200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2000亿元,银行存款80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70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600亿元。
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解释二者关系。
3、已知企业增加值1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60亿元,支付生产税1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支付财产收入(包括分红、利息等)20亿元,支付医疗、食堂、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支援灾区捐款亿元,利息收入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
要求:(1)计算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2)计算企业可分配总收入;(3)计算企业总储蓄;(4)计算企业净金融投资;(5)根据已知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帐户。
4、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与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该核算期内,各机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项目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89亿元,同时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562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收入为368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375亿元;企业部门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支出共计455亿元;住户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与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