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
工程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

工程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
经2020年6月3日现场测绘放控制桩如下:
上列控制基准点共计 4 个,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作为施工测量控制基准,请使用单位使用前进行复核。
控制点移交后由总包单位进行妥善保管及管理,本地块一切分包队伍如使用控制点必须经总包统一指挥。
移交后建设单位不再无偿提供控制点,如需要增加或重新施放控制点,建设单位需根据市场价格进行有偿服务,费用由申请方承担。
交点方: 负责人:
接点方: 负责人:
监理方: 负责人:
年 月 日。
测量技术交底

建筑物
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
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mm)
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钢筋混凝土
结构、高度100-120m
1/20000
5
1
6mm
4
4.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
工程控制定位
2
J2经纬仪
2
1台
施工放样
3
S3水准仪
2mm
1台
标高控制
4
50m钢尺
1mm
1--
2部
通讯联络
6
激光经纬仪
1/20000
1台
内控点竖向传递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内控点布设
为了以后施工中,既不影响小流水施工作业,又兼顾整体平面测量布局,本工程平面控制内控点布设8个点。内控点布置如图所示:
(2)预埋件的埋设
根据平面控制点布置图在首层底板上埋设6块预埋铁件,埋设位置如图所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15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等级
仪器型号
视线长度
前后视
较差(m)
前后视累
积差(m)
最低地面
高度(m)
基辅或红
黑读数差
基辅或红
黑所测较差
三等
DS1
100m
3
6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编制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要求,及时安排现场三类施工用房的建设,做好水、电、消防器材的布置和安装。
其次,及时交接施工现场,按要求做好场区施工道路的路面硬化工作。
第三,抓紧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接洽,疏通关系,办理开工的各项手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第四,完成合同签约,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合同内容,按合同条款要求组织实施。
第五,建立测量控制网,工作程序包括现场测量控制点移交、填写移交记录、建立测量控制网、布设工程测量控制点、控制点的保护、测量控制网细化、放线和基础施工。
项目经理部将派出以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生产副经理为组长的现场移交小组,协同甲方、监理等有关单位对测量控制点进行确认并作好移交记录。
根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控制点,在工程施工前布设好测量控制网,将各控制点做成永久性的座标桩和水平基准点桩,并采取保护措施,以防破坏。
其次,进行现场内的“三通一平”工作。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内的“三通一平”工作。
在工程施工前将给水、排水管线,临时用电线路布设完毕,以保证满足施工生产、生活需要。
根据现场布置钻出水井并堆砌蓄水池,使用增压泵将水输出,用镀锌管(直径100mm,埋入土内不低于800mm)埋至施工区,环形布置。
在各木工棚边设消防专用龙头。
根据业主提供的箱式变压器电源,接至施工现场边缘,并配备计量器,采用铁制专用电箱和电缆,沿井架、钢筋加工棚、砂浆搅拌机、木工加工棚、机修等施工机械设备环形布置;生活区域采用四相五线制,环形架设。
对耗电量大的机械,如塔吊、电焊机、等错开使用,避开用电高峰。
临时配电线路应符合低压电器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架设使用。
夜间施工时在每个塔吊架上安设两盏3500W滴灯作为夜间施工照明。
最后,进行临时设施准备。
为做到标准化工地管理,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式施工。
根据前述临时设施设计要求搭建临时设施。
按南通市的统一标准设置五牌一图。
项目测量员岗位职责

项目测量员岗位职责项目测量员岗位职责11、负责配合技术及生产部门做好所有的工程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科学合理、真实可靠、准确及时,为项目组织施工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2、负责按施工规范要求编制切合工程实际的工程测量专项方案,并交给技术负责人审核其合理性、可行性及可操作行后认真执行;3、负责做好工程施工的定位放线工作,提供准确无误的各种施工标志(线、标高);4、负责建筑物测量复核:测量定位要有引测依据,并能反映整个定位过程(标出引桩、轴线桩、控制桩位置及距离),不得以局部总平面图代替测量图;标高引测后的临时水准点位置及标高要求在图中标出(原始水准点情况亦加以说明);测量后的复核结果图及文件要由设计、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签字盖章确认;5、负责施工期间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除设计规定外,在建筑物上每8~12米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对于高层建筑,基础完成后测得初始数据,每层结构完成后观测一次,至竣工前观测一次,竣工时整理观测数据并绘制沉降曲线;对于多层住宅,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层结构完成后观测不少于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沉降观测每2个月不少于一次,至竣工前观测一次,竣工时整理观测数据并绘制沉降曲线;竣工后移交给业主委托的'专业测绘公司继续跟踪观测,直至建筑物沉降相对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所使用的测量计量器具要求附加状况说明;6、负责对施工班组的测量及配合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校正、评定和验收;7、负责正确使用和妥善爱护、保养好测量仪器。
项目测量员岗位职责2职责描述:1、工程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3年以上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经验;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现场管理经验;3、沟通交流、问题解决、计划、执行、适应和抗压能力强,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适应现场施工环境;4、具备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
任职要求:项目测量员岗位项目测量员岗位职责31、直接听从测量组长的指挥,认真履行工作安排和计划,服从具体的岗位安排,熟悉测量组和工程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工程基准点交接单

工程基准点交接记录单
工程名称 仪器编号
基准点1
坐标、高程
基准点2 基准点3
基准点4 基准点示意图
X= 坐标
Y= X= 坐标 Y= X= 坐标 Y= X= 坐标 Y=
高程 高程 高程 高程
基准点1位置: 基准点2位置:
建设单位 交接人:
基准点3位置: 基准点4位置:
施工单位 接收人:
监理单位 监理工程师:
年 月日
年月日
年 月日
注:1、上列控制基点共计 个,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作为施工测量控制基准,请使用单位使用前进行 复核。2、控制点移交后由总承包单位进行妥善保管及管理,本项目一切分包队伍如使用控制点必须经总 承包单位统一指挥。移交后建设单位不再无偿提供控制点,如需增加或重新施放控制点,建设单位需根 据市场价格进行有偿服务,费用由总承包方承担。
工程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

工程测量控制点移交记录日期:20XX年X月X日地点:XXX工程现场一、背景和目的本次控制点移交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以便后续施工或其他工程使用。
移交的控制点包括已经建立的固定测站、测量基准点、控制点插桩等。
二、移交项目和过程1.固定测站移交:移交的固定测站是已经在工程现场建立且记录了坐标和高程的设备或构筑物。
以下是本次移交的固定测站列表及相关信息:(1)测站名称:XXX坐标:XXXX,XXXX,XXXX高程:XXX移交日期:20XX年X月X日移交人员:XXX(2)...2.测量基准点移交:移交的测量基准点是用于确定测量坐标系的参考点。
以下是本次移交的测量基准点列表及相关信息:(1)基准点名称:XXX坐标:XXXX,XXXX,XXXX高程:XXX移交日期:20XX年X月X日移交人员:XXX(2)...3.控制点插桩移交:移交的控制点插桩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工程现场标示或插入的固定点。
以下是本次移交的控制点插桩列表及相关信息:(1)插桩点名称:XXX坐标:XXXX,XXXX,XXXX高程:XXX移交日期:20XX年X月X日移交人员:XXX(2)...三、移交记录1.移交责任人:XXXXX2.移交接收人:XXXXX3.移交地点:XXX工程现场4.移交日期:20XX年X月X日5.在移交过程中,责任人和接收人详细检查了每个控制点的位置、标志、坐标和高程等信息,并对移交结果进行了确认。
6.移交过程无明显问题或异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确认移交无误。
四、附件1.移交的固定测站的坐标和高程记录表2.移交的测量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记录表3.移交的控制点插桩的位置图和编号清单五、其他事项1.接收人承诺妥善保管和维护好移交的控制点,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质量保证以上移交记录经责任人和接收人确认后生效,责任人和接收人具有法定权力代表相关单位签字、盖章确认。
双方共同承担控制点移交的法律责任和工程质量保证责任。
防洪堤工程基本施工工艺

第一节防洪堤工程-一、工程测量1、测量准备与建设单位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现场交接引测点位,编制“施工测量控制点记录表”。
根据设计意图、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与施工部署等,确定控制轴线并进行计算。
2、高程控制(1)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对甲方移交的标高控制点进行现场确认和标测,办理移交手续,并进行妥善保护,在此基础上建立工程标高控制网。
即在现场外周边选择坚固、安全、通视条件的地方,测设水准点,其闭合差fn≤(±n)1/2。
(2)标高测量方法采用水准仪将标高控制点根据需要引测至现场外周边选择坚固、安全、通视条件的地方,埋设水准点后,作为引测点。
标高测量误差:每层<±3mm,总高<15mm。
标高施工误差:每层<±10mm,总高<30mm。
(3)标高测量的具体要求1)仪器要求:沉降观测仪器精度要求为0.1㎜,而且仪器要固定,专用,每次观测时仪器必须严格整平,仪器i角控制≤+5″。
2)标尺要求:标尺应该采用专用的钢尺、立尺时标尺上圆水准气泡应居中,采用双面尺读数,两面读数高差值应小于0.1㎜,最后取高差中值计算。
3)线路要求:观测的线路要固定,视距长度<25m,视线高度>0.5 m,前后视距累积差<3.0 m,观测路线闭合差0.3n1/2㎜。
4)各段应有标高传递测量和放线的原始记录,作为软件资料留存。
5)为保证标高的准确,测量所采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检测合格,且必须坚持全站仪闭合验线制度。
6)本工程的红线交接单位及高程控制点由勘测单位测设后提供书面资料,施工单位据此作建筑定位及水准点抄测记录,作为交工资料永久保存。
二、土石方工程根据本工程工期及施工场地分散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期和施工安全,在施工区布置开挖施工的同时,结合挖、填、堆砾砂卵石场间的关系,确保精造型开挖。
1、砂卵石开挖根据开挖的情况,经过测量放线进行精造型,经监理单位检查认可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测量桩位交接及复测

一、测量桩位交接
1.交接的测量桩位类型:城市测量平面控制点(城市导线点 或GPS点)、建筑物场地红线桩、永久性建(构)筑物或道 路中心线位置(桩)、建筑物平面位置桩;高程控制桩。
2.交接桩工作,由建设单位主持,在现场由勘测单位向施工 单位进行交桩,施工单位由测应附标桩示意图,表明各种 标桩平面位置和高程,必要时应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在现 场指认移交;交接桩时,各主要标桩应完整稳固;现场标桩 应与书面资料相吻合。平面坐标点不应少于三个、高程控制 点不应少于二个。
4.交接桩办理完毕后,必须履行交接桩手续,签署交接桩通 知单,并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和现场标桩。
二、 桩位复测
1.交桩后,接桩单位应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 行内业校核与外业复测,通过内业计算对桩 点间的几何相对关系进行检校,如发现问题, 应及时与交桩单位研究解决。
2.建筑物定位点(平面控制点或建筑红线桩 或建筑物位置桩)外业复测应使用全站仪或 经纬仪进行。
3.水准点的复测应使用水准仪采用附合水准 路线的方法进行。
四.水准点的校测
1.视线高法记录: 视线高=已知点高程+后视读数 欲求点高程=视线高-前视读数
2.高差法记录: 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欲求点高程=已知点高程+高差
四.建筑物角桩的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