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班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1、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是()A、全国领土基本获得解放B、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做了路线、方针准备D、全国人民拥护中共领导2、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在()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B、《共同纲领》中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D、开国大典3、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政策规定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观点相比较,最突出的共同之处是()A、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B、实行土地所有C、人口平均土地D、保存富农经济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劳动者相互合作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5、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愿望是()A、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B、批判《海瑞罢官》C、防止资本主义复辟D、整顿党内的“走资派”6、“大跃进”时期的一首漫画诗写到:“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充足吃半年。
”它所反映的是()A、高指标和瞎指挥B、浮夸风和“共产”风C、高指标和浮夸风D、瞎指挥和“共产”风7、“神州欲变,风雨已迷天。
昏星暗月,红日当空已难显。
------妲己想统赤县,自称武则天。
”这首诗作于1976年,你知道诗中的“妲己、武则天”指的是()A、慈禧太后B、江青C、王洪文D、林彪8、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启示中不包括()A、要准确理解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的主要矛盾B、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C、要持续增强民主法制建设D、发展经济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国情9、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一起主持工作的整顿、恢复工作的实质是()A、发展国民经济B、整顿全国的治安秩序C、着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D、恢复全国的法制建设10、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三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版)

八年级历史学科阶段性练习与诊断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A. 香港岛B. 台湾岛C. 库页岛D. 澎湖列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项正确;台湾岛、澎湖列岛是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被割让给日本的,排除BD项;库页岛在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被沙俄割占,排除C项。
故选A项。
2. 下列人物牺牲在虎门炮台的是()A. 琦善B. 冯云山C. 关天培D. 左宝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C项正确;道光帝惊慌失措,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冯云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排除B项;左宝贵是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将领,排除D 项。
故选C项。
3. 强迫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的是()A. 荷兰B. 法国C. 美国D. 日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B项正确;荷兰,在近代没有强迫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排除A项;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是《望厦条约》,排除C项;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排除D项。
故选B项。
4.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 中法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鸦片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项正确;中法战争使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进一步加剧了边疆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都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BD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第一次月考必考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一次月考必考题命题范围:1---2单元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1.2022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2年,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甲午战争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4.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有人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鸦片战争使()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5.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最主要是指()A.创办近代工业B.发展铁路交通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政治制度革新6.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根据下面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示意图,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是A.永安建制B.定都天京C.北伐西征D.天京事变7.近代史上,中国的国都北京数次遭到外国军队入侵。
其中首次入侵北京的是()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8.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八国联军侵华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B.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C.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0.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A.签订《南京条约》(答案)B.签订《北京条约》C.签订《马关条约》D.签订《辛丑条约》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其领导人是?A.李自成B.洪秀全(答案)C.石达开D.杨秀清3.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推翻清朝统治B.学习西方技术,富国强兵(答案)C.实现民族独立D.发展资本主义4.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答案)D.《辛丑条约》5.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其主张“变法图强”的皇帝是?A.康熙帝B.光绪帝(答案)C.宣统帝D.同治帝6.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是什么?A.推翻了清朝统治(答案)B.实现了民族独立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了国家统一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青年》杂志(答案)B.《申报》C.《民报》D.《时务报》8.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其爆发的导火线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答案)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袁世凯复辟帝制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A.上海、南昌B.上海、嘉兴(答案)C.北京、天津D.广州、武汉10.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A.袁世凯势力B.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答案)C.日本侵略者D.国民党反动派。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 20 分)1.6 月 26 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世界禁毒日”。
近代中国虎门销烟的主要领导者是()A. 林则徐B.李鸿章C.左宗棠D.康有为2.图 1 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4.20XX 年 10 月 25 日,纪念台湾光复 60 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1851 年 1 月 11 日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6.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7.下面是 19 世纪 60~80 年代在新疆地区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时间最晚的是()A .沙俄侵占新疆 B.阿古柏侵略新疆 C.清政府收回伊犁 D.左宗棠收复新疆8.和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马关条约》中新的、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容是A.赔款B.割地C.开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9.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马关条约》签订后B.《南京条约》签订后C.《北京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10、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时间地点人物官职1841年 2月广州虎门关天培水师提督1841 年 10 月浙江定海葛云飞总兵1841 年 10 月浙江镇海裕谦两江总督1842年 6月上海吴淞陈化成江南提督A、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非选择题( 8+5+7,共 20 分)11、追溯历史屈辱岁月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2*12=24分)1.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 )A.邓世昌B.林则徐C.左宗棠D.洪秀全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4.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攻占天津,进攻北京C、与清政府勾结,镇压太平天国D、攻占圆明园,掠夺金银珠宝5.1899年,康有为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时写下这样的诗句:“有人遥指旌旗出,千古伤心过马关。
”使康有为伤心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7.《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A.割地B.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9.“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0.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11.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
初二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1、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 ①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3、右图是为纪念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B .火烧圆明园C .太平天国运动D .八国联军侵华 4、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5、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
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 、英德联军B 、德法联军C 、英法联军D 、美俄联军 7、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期间( )A .中法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鸦片战争 8、如果要给左宗棠写一篇传记,以下事迹应该写入的是(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通过谈判收回伊犁③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④签订中俄《伊犁条约》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9、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B .俄国C .法国D .美国10、 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 A .金田起义 B .太平军攻占苏州 C .定都天京 D .青浦大败洋枪队11、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2、见右图,你知道在黄海战役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 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谁吗?( )A .林则徐B .左宗棠C .丁汝昌D .邓世昌13、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适用于一二单元)(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60分)1.(3分)有人这样评述中国近代前期某场战争:“它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使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3分)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3分)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①严复②谭嗣同③康有为④梁启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4.(3分)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
”“□□□□□”处应填写()A.林则徐销烟B.金田村起义C.义和团运动D.邓世昌殉国5.(3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1840年B.1860年C.1901年D.1937年6.(3分)110年前的今天(即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向巡街清军开枪,清军击毙克林德。
这一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7.(3分)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3分)“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也要保持民族气节,不可为锦衣玉食傲无耻的帮凶和奴才.”在民主革命中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仁人志士有()①文天祥②岳飞③邓世昌④李大钊⑤刘胡兰⑥雷锋.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③④⑤9.(3分)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指出:“若让鸦片流毒于天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表明了林则徐主张()A.利用鸦片增加税收B.严禁鸦片C.缓和与国关系D.反对禁烟10.(3分)“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武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月历史考试题 1——5课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1.下图是某同学尚未完成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年代尺,其中3处应填写的是( )A .开天辟地B .当家作主C .遵义会议D .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在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
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 ) A .鸦片战争 五四 B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 4.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6.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县(市、区)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装...........................................订...........................................线...........................................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7.今年是新中国建国65周年,新中国建立开辟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关于新纪元的说法错误的是()A.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B.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C.歼灭了国民党全部残余,祖国大陆全境解放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8.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①开国大典②西藏和平解放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9.大龙同学在复习八年级历史时在笔记本上看到这样一句“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请你回忆,这是哪一历史主题的相关知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土地改革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10.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年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不包括()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 D.土地改革运动11.“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12.“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我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新中国诞生 D.辛亥革命14.以下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信息,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B.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D.土地改革——建立了土地公有制15.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基础B.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努力发展核军事工业D.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16.一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人民公社化运动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7.如果为右边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1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 实现农业合作化C.分散、落后的个体 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20.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
这种评价告诉我们()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2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就“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的措施。
(4分)(1)建国初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大改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12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夕,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
……(列强)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材料三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列强)种种特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奉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4分)(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献使材料二中的“梦想实现了”?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3)依据材料三,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增幅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钢产量的增幅最大?(3分)(4)综上所述,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2分)23.(9分)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距今有多少年?(2分)(2)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发生于哪一年?(2分)(3)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那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2分)(4)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什么影响?(2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1分)24.(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指出:“牛皮不要吹得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
中国人还得谦虚谨慎,发愤图强,继续奋斗。
”(1)材料中毛泽东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1分)(2)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制定了什么计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3分)(3)请举出该计划取得的成就?(四项即可)(4分)25.阅读下列材料:(共14分)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回答:(1)“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2分)(2)“三年以来”,中国革命处于什么时期?(2分)(3)“三十年以来“,中国革命处于什么时期?(2分)说出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分)(4)“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说出这一时期标志性事件?(2分)26.阅读下列材料。
(共13分)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材料二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2分)(2)材料中的“参战”指的上什么?(2分)(3)“参战”的目的是什么?(2分)(4)这些参战的士兵在当时以什么名义入朝作战?(2分)(5)请你谈谈参战有哪些好处?(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