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影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因素
【答疑解惑】高考地理如何考察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答疑解惑】高考地理如何考察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1、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原因: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温差大。
阴天相反。
3、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原因:海洋的比热容大,气温变化速度慢,幅度小4、与季节的关系:冬季比季夏日较差小原因:冬季太阳高的的日变化小于夏季5. 地表植被影响:植被覆盖地比裸地小原因:裸地没有植被覆盖,阳光直接照射到地表,而地表为土壤或沙石,比热小,升温降温快,日较差大6.与海拔的关系:同一纬度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原因:第一,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
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受下垫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
第二,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
如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
第三,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
山地海拔高,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与周围“自由大气”进行交换。
白天山地气温升高时,由于气温低、日较差小,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夜晚,由于山地上空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减小了山地气温的下降幅度,所以山地气温日较差就小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
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原因:大尺度高原山地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小,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小,所以温差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13 气温日较差-高考地理倒计时100天小专题100例

高考地理小专题——气温日较差典型例题一: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M地气温日较差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简析图中城市呈带状分布的原因。
(3)说明该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1)气温日较差大。
气候干旱(阴雨少),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地面比热小。
(2)地势较平坦,有冰雪融水提供水源,农业较发达,铁路交通便利,矿产丰富。
(3)水能丰富,接近原料地,交通条件便利典型例题二: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锋。
(2)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3)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参考答案:(1)南冷(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先(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
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
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峡谷地带容易出现大风。
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试分析原因。
(3)图乙表示的是(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高层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
地理简答题答题模式与技巧

高考文科综合中地理简答题答高考文科综合中地理简答题答题模式与技巧一、特征问题答题模式特征问题答题模式1.位置:半球(南,北);经纬位置(温度带);海洋(东西)岸,陆(大洲)的方向。
2.地形特征:地势(高低)及起伏状况;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主要地形:区(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海岸线(曲折或;平直)。
3.气候特征:气温(生长期、积温);降水( 干燥状况);大气运动(风带、气压带);水热状况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4.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长短;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水系形状(放射状,向心状) ;航运条件。
5.水文特征:内外流河,年径流量大小;汛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季变化;水能资源;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
二、成因问题答题模式成因问题答题模式1.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2.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气候状况。
3.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或太阳辐射:(2)低纬区大于高纬区;季节变化:(3)夏季大于冬季;(4)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4.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1)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2)人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基础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差济、交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等);(3)政治因素(政策、政治中心变革、战争等)。
6.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1)流速(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2)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7.分析凌汛的形成条件:(1)有冰期(时间在初春解冻和初冬封冻);(2)地位流向较高纬。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候类 主观题综合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候类主观题综合题答题模板1、影响温度与热量的因素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昼长,日照时间长;沙漠广布,升温快;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强,形成焚风;。
例题: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纬度高,全年太阳高度都小;冬季,昼短夜长,获得太阳辐射少;海拔较高,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低;距亚欧大陆冬季风源地近,受其影响冬季寒冷;地处盆地中且地形北低南高,南下冷气流堆积,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冬季冰雪覆盖,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获得太阳辐射极少。
2、形成降水的条件:水汽多;凝结核;水汽上升降温冷凝过饱和3、影响降水、水分的因素(11 个)①风(风带):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雨(如信风、西北季风)②气压: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多雨,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少雨③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④锋面:锋面一般都会产生降水(冷锋锋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准静止锋降水在冷气团一侧)⑤下垫面:下垫面含水多,水汽更充足,降水可能性大;城市雨岛效应⑥海陆位置:临海一般降水多,内陆降水少⑦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结合盛行风向判断)⑧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增温,干热;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山谷多夜雨)⑨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⑩蒸发:对降水影响小,更多影响水分。
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⑾下渗:影响水分(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4、河谷地区多夜雨的原因分析(注意理解其中的“山谷风”的原理)先点出该地为河谷地形;再点出该地X季节水汽多;最后用“热力环流”中的“山谷风”原理陈述:①夜晚时,山地降温快,温度低,形成冷重空气;谷底降温慢,温度高,形成相对暖湿空气;②冷重空气沿坡面下沉至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向上抬升;③暖湿空气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气温日较差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气温日较差典型例题一: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M地气温日较差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简析图中城市呈带状分布的原因。
(3)说明该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1)气温日较差大。
气候干旱(阴雨少),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地面比热小。
(2)地势较平坦,有冰雪融水提供水源,农业较发达,铁路交通便利,矿产丰富。
(3)水能丰富,接近原料地,交通条件便利典型例题二: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锋。
(2) 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3) 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参考答案:(1)南冷(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先(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
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
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峡谷地带容易出现大风。
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试分析原因。
(3)图乙表示的是(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高层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一、影响气温的因素1. 纬度(太阳辐射):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温度越高。
2. 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
山脉阻挡冷空气,北侧温度高。
3.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
4. 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
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夜晚反之。
5. 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
6. 天气状况:白天晴天>阴天,夜晚阴天>晴天。
整体来看,晴天温度较高。
7. 气压带: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温高。
8. 锋面气团:冷气团降温,暖气团增温。
9. 人类活动: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
二、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 风:吹海风多雨,吹陆风少雨。
2. 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
3.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4. 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
5. 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6. 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7. 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8. 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
9.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
10. 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11. 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
12. 人类活动:水库、围湖造田、开垦沼泽等。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1. 气压、风带、洋流、地形等。
2. 温差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拔、下垫面、天气状况和海陆位置等。
3. 蒸发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风、水域面积和降水量等。
4. 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拔、气流运动和天气系统等。
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模式

高中地理常见综合题答题模式和专业描述语言授课教师:孙延鹏自然地理部分一.如何描述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五种基本地形等)、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的地形单元名称等.2.地势特征:地势高低、地势倾斜方向、地势起伏(大小).3.此外,还可以描述局部区域海拔范围和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地形剖面图中).二.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的分析思路?1.温度条件:是否具有适宜的温度(0-100).(与距日距离、自转周期、大气等有关)2.大气条件:是否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条件.3.水源条件:是否存在液态水.4.外部条件:是否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注:分析时结合地球生命存在条件分析.三.影响太阳辐射能强弱的因素?1.纬度位置:(决定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一般纬度越低,辐射能越丰富.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削弱作用弱,越丰富.3.天气状况:晴天削弱少,辐射能丰富.4.昼夜长短:昼越长,日照时间越长,越丰富.5.大气密度:密度越小,削弱越少,辐射能越丰富6.大气污染状况:污染程度越小,越丰富.注:不同于太阳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计).四.影响日照时间(日照时数)长短的因素?1.昼夜长短:(取决于纬度和直射点位置),昼越长,辐射能越丰富.2.天气状况:晴天日照时间长.3.海拔高度:海拔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迟,日照时间越长.4.大气污染状况:污染程度越小,越长.五.航空航天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天气晴朗且稳定(云雨少、雷雨少、风速小),大气能见度高利于发射.2.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利于发射.3.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发射初速度越大,越节省燃料,且向东利于发射.4.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5.地质条件:地质稳定.6.水源条件:水源充足,满足用水需求.[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以保证安全.2.交通:交通便利,便于航天设备的运输.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多建于山区、沙漠等.此外,周围环海发射时更安全.如海南文昌.六.航空航天器返回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1.气象条件:天气晴朗且稳定,大气能见度高利于着陆.2.地形地势:平坦开阔的草原地区.3.人口: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以保证安全.4.其他:无大片森林,无大河湖泊等.七.逆温现象的原因?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地面大气迅速冷却,上层大气降温较慢,形成逆温。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与答题模式集锦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与答题模式集锦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1.昼长;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 3.天气气候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1或7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五、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2、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六、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七、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3)中下游多为平原,(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因素
【答题模式一】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大于高纬)
(2)季节(夏季大于冬季)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
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
高原大于平原
(4)海陆(陆地大于海洋)
(5)天气(晴天大于阴(雨)天)
(6)植被(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地)
【答题模式二】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高纬大于低纬)
(2)海陆(陆地大于海洋)
(3)地形(凹地、谷地大于高地;平原大于高原)
(4)天气(云雨少的地区大于云雨多的地区)
(5)植被(裸地大于植被)
(6)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高考真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l2分)
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
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4分);
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
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4分)。
【强化训练一】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12分)
相同: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
(2分)
原因:①夏秋季节,受副高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
②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
(4分)
不同: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
(2分)
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
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
(4分)
【强化训练二】材料一拉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有著名的“拉萨夜雨”。
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
材料二拉萨位置(如图8所示)
分析拉萨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10分)
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2分)。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2分);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2分),气温日较差较大。
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2分),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2分),增大了气温日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