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初稿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引言:实验报告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细记录了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本文档将介绍撰写实验报告时的一般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指导。

一、引言部分:1.1 实验目的在引言部分,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这个部分需要清晰地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该实验的目标是什么。

1.2 实验原理接下来,简要介绍实验所依据的原理和理论知识。

涵盖的内容要与实验的主题密切相关,让读者对实验的背景和基础有所了解。

二、实验步骤:2.1 实验材料在开始实验步骤之前,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例如:实验器材、试剂、样品等。

确保实验所需物品的准备工作充分和正确。

2.2 实验步骤的详细描述在这一部分,将实验步骤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

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简明,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实验的进行过程。

表达方式应该是客观、真实、准确的,可以采用过去时态来叙述已经完成的动作。

2.3 数据记录在每个实验步骤之后,相应的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数据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三、结果与讨论:在结果与讨论部分,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详细解释实验现象和数据的意义。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图表来更好地展示结果。

在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并回答实验目的中提出的问题。

四、结论:结论部分是实验报告的总结,要提炼出实验的核心结果和主要观察点。

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实验结果,并与实验目的进行对比和验证。

五、参考文献:最后,在实验报告的末尾列出引用使用的文献资料、参考书籍等信息,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查阅相关内容、纠错或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语:本文档简要介绍了撰写实验报告时的一般步骤,包括引言、实验步骤、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参考文献。

通过遵循这些步骤,能够使实验报告更加系统和有条理。

希望这些信息对于撰写实验报告时有所帮助,能够使你的实验报告更加准确、完整和易读。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指导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指导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指导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稻生长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其生长环境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稻种子、玻璃瓶、土壤、水、阳光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瓶洗净并晾干。

2. 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土壤,约填充2/3的容量。

3. 在土壤上均匀撒上一层水稻种子。

4. 再在水稻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

5. 缓缓倒入适量水,使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多。

6. 将玻璃瓶放置在充足阳光的地方,并定期给水。

7. 观察水稻生长的过程,记录生长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以免影响水稻的生长。

2. 确保玻璃瓶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帮助水稻进行光合作用。

3. 定期给水,保持土壤湿润。

4. 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记录生长的变化,可以拍照或制作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实验可以看到,水稻种子开始生长后,会发芽并逐渐长成幼苗,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植株会逐渐长大并形成穗。

同时可以观察到植株的叶片颜色逐渐变绿,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在进行。

拓展实验:可以在实验中改变土壤的配比或提供不同的光照条件,观察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初中生可以通过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环
境对其生长的影响,培养对植物的关注和爱护意识。

实验具体步骤范文

实验具体步骤范文

实验具体步骤范文一、实验目的: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例如:验证一些理论、观察其中一种现象、分析其中一种现象的原因等。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列出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清单,例如:试剂、实验器材、仪器等。

确保所有材料和设备都准备齐全。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i.要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安全、整洁,并保证仪器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必要的检修和测试工作要提前进行。

ii.按照实验设计,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试剂和设备,并将其摆放整齐,方便取用。

2.实验操作:i.按照实验设计的顺序,进行实验步骤的操作。

每一步操作都应认真细致,尽量避免操作过程中的误差,需要注意实验操作中的时间限制和温度、压力等控制条件。

ii.记录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和现象,包括所用试剂的名称、用量、操作步骤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i.记录实验中所得到的各项数据,包括实验结果的观察、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等。

数据要存放在可靠的介质中,以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ii.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或作图等,可以使用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iii.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1.实验结果分析:i.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找出规律性和异常性质的数据,查找数据的相互关系,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论证。

ii.比较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或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法。

2.结论:i.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客观、准确、有说服力的结论,对实验目的进行回答或验证。

ii.结论要具体、简明扼要,结合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突出实验所获得的主要观察结果和发现。

以上就是实验具体步骤的详细描述。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确保操作正确和结果可靠。

实验步骤和操作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设备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说明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说明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说明化学实验是初中阶段学生重要的学科内容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初中化学实验的步骤。

一、实验名称:酸碱中性试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试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其酸、碱、中性的性质。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打滴管、石蕊、酚酞溶液、酚酞指示剂、苯酚酚酚、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

3. 实验步骤:a. 将试管架放在实验台上,并将试管夹夹在试管夹上;b. 用打滴管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滴入不同的试管中;c. 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记录下实验结果;d. 用另一个试管重复以上步骤,将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酚酚溶液进行酸碱中性试验。

4. 实验结果:氢氧化钠溶液在酚酞指示剂的作用下变成粉红色,为碱性;盐酸溶液在酚酞指示剂的作用下变成无色,为酸性。

二、实验名称:金属活动性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观察金属在溶液中的反应。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金属样品(铜、铁、锌)、铜(Ⅱ)硫酸溶液、铁(Ⅱ)硫酸溶液、锌硫酸溶液。

3. 实验步骤:a. 将试管架放在实验台上,并将试管夹夹在试管夹上;b. 依次在三个试管中加入铜(Ⅱ)硫酸、铁(Ⅱ)硫酸、锌硫酸溶液;c. 将铜条放入第一个试管中,观察其反应产物;d. 依次将铁条、锌条放入其他试管中,观察其反应产物。

4. 实验结果:铜条放入铜(Ⅱ)硫酸溶液中无反应,铁条放入铁(Ⅱ)硫酸溶液中起化学反应,锌条放入锌硫酸溶液中起化学反应。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说明,学生能够更具体地了解初中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希望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

愿每位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验中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详解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详解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详解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详解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之前,学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实验目的:明确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所要探究的知识点和原理。

2.掌握实验原理:学习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物、生成物。

3.准备实验试剂:根据实验原理,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化学试剂,并确保试剂的质量。

4.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并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5.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6.了解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学习实验安全知识,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实验操作步骤详解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实验setup:根据实验要求,将实验器材摆放整齐,连接好仪器设备。

2.实验 material preparation:根据实验原理,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样品。

3.实验 procedure: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 data analysis: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

5.实验 conclusion:总结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进行对比,判断实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6.实验 equipment cleaning: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遵守实验纪律:按时进入实验室,服从实验指导老师的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2.严谨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仔细观察: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4.如实记录:实验记录要真实、准确,不得篡改、伪造实验数据。

5.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药品的用量进行取用,不得浪费。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案初稿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案初稿

室内培养蚤状溞的简易方法1.所用试剂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2. 装置与材料70~100 L 的水族箱2个,40 W的日光型水族灯或日光灯1个,金鱼充气泵1个,水族箱恒温加热器1个,每平方厘米100~140目的小水网1个(自制或到水族商店购买);馒头或动物肝脏,绿藻液数升。

3. 培养方法水族箱( 50~100 L) 置于靠北室内,防止阳光直射,以免水温昼夜变化过大。

注满自来水,箱上方安装水族灯或日光灯,接上充气泵,通电。

每个水簇箱投入磷酸氢二钾10~20 g (视自来水的pH值而定,如果自来水的pH值低于7,用磷酸氢二钾调节水的pH值,如果自来水pH值是7,用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共同调节水的pH 值)调节水的pH值至7~7. 5,移入单细胞绿藻液(废弃的草履虫培养液近窗静置一段时间,待水色变绿时即可)。

24 h照明和充气,至7~10 d,待水色呈淡绿色时,把蛋黄大小的馒头弄成十几小块撒入水中,或投入3~4 片鸡肝或一小片猪肝,次日移入蚤状溞,停止充气。

水温16~20 ℃,冬天,把加热器定温在14~16 ℃,夏天把水簇箱置于阴凉处(水温28 ℃以上不利于水蚤生长)。

2 周左右水中会出现许多水蚤。

用小水网捞取一些大小蚤喂水螅后,再投入一些碎馒头。

以后水蚤多时,可以每天捞取一些水蚤喂水螅。

水蚤少时,隔日捞取一些水蚤喂水螅。

每周投入一些碎馒头。

另一个水簇箱注满水,加入磷酸氢二钾和绿藻液,一直照明和通电,每隔10 d 添加一些有机肥料,直到水色很绿时为止,待前一个水簇箱中水体变质时再移入少量水蚤,并投入一些馒头即可。

4. 常年培养过程中的动态调节4. 1馒头或肝脏的投放时间依据水色和水中条件而定;水色较清,看不到馒头碎块,且水蚤密度较高,应及时投放适量馒头块或肝脏;如果水中有明显的馒头块或水质较浑浊,不需投放馒头或肝脏。

如果水质已经很浑浊,水蚤都在近水面下游泳,应用网孔大一点的网捞取多余的馒头。

4. 2光照时间照明用日光型灯管,不可用紫外灯,紫外光有杀菌作用,不利于水蚤生长。

实验计划和步骤

实验计划和步骤

实验计划和步骤1. 明确实验目的
- 确定实验想要研究或验证的问题或假设。

- 了解实验的预期结果或结论。

2. 进行文献调研
- 查阅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 了解实验的背景知识和方法。

3. 制定实验方案
- 确定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

- 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

-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4. 准备实验材料
- 购买或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试剂。

- 校准和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

5. 进行预实验
- 在小规模条件下进行试验。

- 检查实验步骤和方法的可行性。

- 根据预实验结果调整实验方案。

6. 正式实验
- 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

-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 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7. 数据处理和分析
-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 绘制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 得出实验结论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8. 撰写实验报告
- 按照规范格式撰写实验报告。

- 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 客观陈述实验过程和发现。

9. 实验总结和展望
- 总结实验的经验教训。

- 讨论实验的不足和局限性。

-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以上是一个典型实验计划和步骤的大致流程。

根据具体实验的性质和要求,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各个步骤的内容和顺序。

良好的实验计划和严格的操作步骤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

果蝇大实验设计(初稿加草稿)

果蝇大实验设计(初稿加草稿)

果蝇大实验设计初稿PS:求吐槽、拍砖~PPS:和新蕾讨论出来后,感觉现在有的材料果蝇有:1、转基因果蝇A(Tau)2、转基因果蝇B(绿色荧光)3、残刻翅果蝇(有balancer)4、短刚毛果蝇(有balancer)5、GMR-Gal4果蝇(与A杂交后会有发育不良的表征)实验需要的是转基因果蝇A和转基因果蝇B的三号染色体上基因重组,追求的稳定遗传则可以是“balancer+重组基因”(因为两条的纯合重组感觉很困难的样子),其余三只是供我们选择,作为工具的。

而balancer的效果是:1)与残刻翅/短刚毛决定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让其不发生重组2)如果出现残刻翅/短刚毛纯合,也即是balancer纯合,那么果蝇死亡(这样使活着的都满足残刻翅/短刚毛杂合)另外,感觉还有一点(通过题目前提介绍和后来强调的白眼):A的纯合度(也就是插入进的基因数)越大,那么眼睛越红(也就是与白眼纯合杂交后会生出橙色眼的子代)实验大致设计:[1]选取A果蝇的处女蝇和B果蝇的雄蝇杂交(数量,防止回交)[2]选取[1]中子代(应该是相同的基因型)中的处女蝇与残刻翅(感觉残刻翅更好观察区分)雄果蝇杂交(数量,防止回交)[3]选取[2]中子代有绿色荧光且残刻翅的,并将其中的处女蝇与GMR-Gal4雄果蝇杂交,出现眼睛发育不良即证明亲代处女蝇为目标蝇(这里就发现亲代处理方面会存在问题,所以不知道能不能通过眼睛颜色来进行判断;或许可以采用先用眼睛颜色判断,然后再用GMR-Gal4果蝇进行检验;也可以在眼睛发育不良的子代中挑选绿色荧光的子代,但这会导致以后的子代出现眼睛发育不良,应该不是上上选)(数量、防止回交)求大大们拍砖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主要试剂
RPMI1640培养液
小牛血清
二甲基亚矾(DMSO)
四甲基偶氮盐(MTT)
阿霉素
长春新碱
紫杉醇
1.2主要仪器
层流洁净细胞培养室
医用净化工作台
CO2培养箱
酸碱度离子计测定仪
倒置显微镜
液氮生物容器
低速离心机
电子天平
自动板式酶标仪
低温冰箱
96孔细胞培养板
1.RPMll640培养基配制:
把制备培养基的器皿清洗干净,烤干后备用(滤器、滤膜、量筒、移
液管及盛放培养基的小瓶等存放和转移培养基液体的器具都应进行灭菌)。

秤取RPMI1640粉剂10.39g;HEpES3.5g;NaHCO30.75g,青霉素(80万U/瓶)0.05g,链霉素(100万U/瓶)0.05g,将上述成分用900ml 三蒸水溶解(三蒸水实验前一天制备),搅拌均匀,测定pH值,用5%NaHCO:调节pH值维持在7.2-7.4之间,采用0.45um和0.22um滤膜各一张,上层为0.45um,下层为0.22um过滤除菌,将100间小牛血清均分到各瓶,放于-20℃冰箱中冷冻储存。

\
2.PBS缓冲液的配制:
秤取Nacl 8.0g;Kcl 0.20g;Na2HPO4.H2O 1.56g; KH2P O4 0.20g,将上述成分用l000ml三蒸水溶解,搅拌均匀,测定PH值,维持在7.2-7.4之间,分装后放入冰箱中冷藏,待用时高压消毒。

3.MTT溶液配制方法:
实验中MTT浓度为5mg/ml。

称取MTT0.5克,溶于100ml的磷酸缓冲液中,用0.22um滤膜过滤以除去溶液里的细菌,放4℃避光保存即可。

在配制和保存的过程中,容器用铝箔一纸包住。

步骤
1.乳腺癌MCF-7/S(敏感细胞)与MCF-7/ADM(耐药细胞)培养
人乳腺癌敏感细胞株MCF-7/S以及耐药细胞株MCF07/ADM均购自中国医科院天津血研究所。

MCF-7/S细胞常规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100μg/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的RPMII1640培养基中,在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长期传代培养。

相应MCF-7/ADM连续培养在含1.0mg/L阿霉素(ADM)的上述培养液中,培养条件相同,
保持其耐药性。

MCF-7/ADM细胞在实验前两周无药培养,取对数生长的两种细胞进行实验。

2.MTT法确定无或低细胞毒作用的半边旗二萜类成分浓度
MTT法检测半边旗的细胞毒性
(l)半边旗对MCF一7/ADM细胞毒性的测定:
在实验前2周将耐药细胞株MCF一7/ADM置于不含ADM的培养液中培养,实验均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制备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lx104个/ml,接种在96孔板内,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孔加人200ul细胞悬液,预培养24h后,弃去上清液,实验组更换为含不同浓度半边旗的培养液180ul /孔,使半边旗浓度分别为0.005、0.05、0.5、5、50mg/ml。

对照组加等体积的培养液。

每组设6个复孔。

实验分如下三组进行A.实验组:不同体积的半边旗(使终浓度分别为0.005、0.05、0.5、5、50m g/ml)+McF-7/ADM
对照组:1.加入跟半边旗相同体积的RPMI1640培养液+McF-7/ADM。

2.加入跟半边旗相同体积的VPL培养液+MCF-7/ADM
空白组:只加培养液不加肿瘤细胞。

药物作用48小时后,向各组加入MTT贮存液20ul/孔,在37℃、5%co2条件下培养4小时,然后终止培养,慢慢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ul二甲基亚矾(DMSO),置振荡器上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

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49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

取6孔平均值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OD实验组-OD空白组/OD对照
组-OD空白组)X100%
依(半边旗)药物浓度-抑制率绘制剂量效应曲线,按公式计算细胞抑制率:
抑制率(lR)=(1-药物处理组A490/药物未处理组A490)x100%,
通过由IR对药物浓度作图,求出细胞生长抑制50%的药物浓度(IC50)值及10%抑制浓度(IC10)。

实验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2)半边旗对McF-7/S细胞毒性的测定:
操作同前,分组如下:
A.实验组:不同体积的半边旗(使终浓度分别为0.005、0.05、0.5、5、50mg/ml)+McF-7/ADM
B.对照组:1.加入跟半边旗相同体积的RPMI1640培养液+McF-7/ADM。

2.加入跟半边旗相同体积的VPL培养液+MCF-7/ADM
C.空白组:只加培养液不加肿瘤细胞。

药物作用48小时后,利用MTT法测oxy对McF-7/S细胞抑制率。

确定抑制率≤10%的药物浓度为该药的非细胞毒性剂量。

3.MTT法检测细胞多药耐药性
实验前2周将MCF-7/ADM细胞置于不含ADM培养液中培养。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McF-7/ADM与MCF- 7/s以2.5X104/ml分别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过夜后分别加不同浓度梯度的化疗药ADM、长春新碱(VCR)、紫杉醇,实验分组如下:
(1)细胞分组:MCF-7/ADM与MCF-7/S两组(细胞浓度相同)。

(2)实验分组:
实验组为三个药物浓度组(180ul细胞悬液+20ul不同浓度药物)。

对照组(180ul细胞悬液+20ul细胞培养液)。

空白对照组(200ul细胞培养液)。

药物作用24小时,行MTT法,通过由IR分别对ADM、VCR、Taxol 浓度做剂量效应曲线,分别求出细胞生长抑制50%的ADM、VCR、Taxol浓度,即IC50。

计算各药耐药倍数。

耐药倍数=IC50耐药细胞/IC50
注:McF-7/5和McF-7/ADM细胞浓度相同)。

敏感细胞(
4.MTT法检测半边旗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MCF-7/ADM以细胞密度2.5x104/ml分别接种于96孔板内,过夜,实验分如下三组进行:
A.实验组:半边旗(0.00 mg/ml)分别与不同浓度梯度的ADM,VCR,TAXOL,作于MCF- 7/ADM细胞。

B.对照组:不含oxy,单独不同浓度梯度的ADM、VCR,TAXOL作用于MCF-7/ADM细胞。

C.空白组:不含细胞的培养基。

实验操作同前,每组设6个复孔。

药物作用24小时后,利用MTT法,做抑制率曲线。

计算逆转倍数,逆转倍数=耐药细胞逆转前IC50/耐药细胞逆转后IC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