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教务秘书工作探析_姚远
高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学秘书职能的发挥

高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学秘书职能的发挥【摘要】本文将讨论高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下教学秘书的作用。
首先探讨教学秘书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和定位,以及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
接着分析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案例,总结管理体制改革对教学秘书的启示,并探讨其职能发挥的局限性。
最后展望未来,讨论教学秘书在高校管理中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教学秘书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和挑战,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教学秘书,发挥作用,定位,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管理,启示,局限性,展望。
1. 引言1.1 高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学秘书职能的发挥现代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是加强学校的组织架构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教学秘书作为高校管理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其职能的发挥变得尤为重要。
教学秘书不仅要协助领导完成各项教学相关事务,还要发挥引领和推动教学改革的作用,为教学管理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
高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教学秘书的职能发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困惑。
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充分发挥教学秘书的作用,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当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其发展趋势将影响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和质量水平。
2. 正文2.1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教学秘书的作用教学秘书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承担着搭建沟通桥梁的作用。
随着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变,各级管理之间需要更加紧密的联系和沟通。
教学秘书作为处于教学管理中心的重要岗位,能够协调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合作,促进高效管理体制的构建。
教学秘书在管理改革中发挥着规范化管理的功能。
教学秘书负责制定和执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实践、监督考试管理等各项工作,对于规范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秘书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秘书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秘书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高校教务秘书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协助院(系)领导具体处理本院(系)中各类教学事务的管理服务人员,是联系学院教务部门、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教学秩序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独立学院的教务秘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涉及面宽;外聘教师数量多,专职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分布不均;教务秘书往往身兼数职。
然而,在独立学院甚或其他普通高校,教务秘书的工作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务秘书的角色定位并不鲜明,使得教务秘书的职业发展陷入窘境。
一、当前独立学院教务秘书工作中的困境(一)人员配备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工作量繁重。
在独立学院中,通常每个系(部)配有一名教务秘书,一般来说公办高校的教务办公室至少有两个教务秘书。
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管理模式就是一名教务秘书负责本科生教学管理,另一名教务秘书负责研究生教学的管理。
后来由于管理中心的逐步下移,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增加,有些单位的教务秘书增加到了三到四名,这样就形成了现在绝大多数教学院系的教务管理模式——两名教务秘书负责本科生的教学管理,一名教务秘书负责研究生的教学管理。
近十年,随着独立学院教育规模的扩张,但教务秘书人员并没有明显增加;二级管理以后,部分属于学校教务处的工作也下放到了系,但教务管理岗位却没有随之增加。
例如某高校,有5个系部、在校全日制学生一万余人,但教务秘书仅有4人,其配备比例也不够合理,某系的学生人数达到3000多人,占全校总数的1/3,也仅有一个教务秘书。
很多情况下,独立学院不但未对教务秘书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定位,教务秘书不仅仅是教务秘书,更多的成了论文联盟系综合秘书或者是办公室主任,工作量繁重,既要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又要肩负多种职能,负责各项工作的传达和落实,等等。
(二)工作重要性和价值并未得到充分认识。
多数人对教务秘书工作职责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他们认为在独立学院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务秘书只是教师和学生的服务者,工作地位不能得到充分肯定。
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秘书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对

教务秘书工作的影响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秘书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对教务秘书工作的影响引言独立学院是一种相对独立于综合性大学的二级管理体制的学院,这意味着独立学院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和自主决策权。
然而,在这种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秘书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并分析它们对教务秘书工作的影响。
困境一:职责范围模糊在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秘书的职责范围往往比较模糊。
由于独立学院的管理权限相对独立,教务秘书可能需要处理更多的事务。
这使得教务秘书在处理与教务工作相关的事务时,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压力。
尤其是在需要协调和整合各个部门的工作时,教务秘书可能会遇到许多挑战。
困境二:管理决策权有限虽然独立学院拥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但是教务秘书的管理决策权往往是受限制的。
教务秘书需要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安排进行工作。
这种限制可能会影响教务秘书在教务管理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在教务工作中,教务秘书可能会面临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与上级的沟通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给教务秘书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和压力。
困境三:资源有限在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秘书工作所需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
这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由于资源有限,教务秘书可能需要面临一些困难,例如在人员配置和预算安排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教务秘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对教务秘书工作的影响上述困境对教务秘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职责范围模糊使教务秘书需要处理更多的事务,这可能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和工作效率下降。
其次,管理决策权的限制可能影响教务秘书在教务管理中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能导致工作受阻。
最后,资源有限可能导致教务秘书在工作中面临一些困难,这可能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展和质量。
然而,教务秘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这些困境。
首先,教务秘书可以与上级领导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协调,以明确工作的职责范围和取得更多的支持。
其次,教务秘书可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和协调,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能分析和角色定位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能分析和角色定位1. 引言在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能和角色定位。
本文将重点分析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能和角色定位,并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 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能教学秘书作为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重要工作岗位之一,其主要工作职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学籍管理教学秘书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档案的建立、维护和归档等。
教学秘书需要与学生信息部门合作,确保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更新学生档案信息,并提供相关学籍证明和报表。
2.2 课程管理教学秘书需要参与课程设置和安排,与专业负责人和教师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教学秘书还需要负责课程表的制定和调整,协助解决课程安排中的冲突和问题。
2.3 教务协调教学秘书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扮演着教学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角色。
教学秘书需要与教师、学生、教务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提供支持和协助解决教学方面的问题。
2.4 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秘书需要参与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工作,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
教学秘书还需要组织和协调教学质量保障相关的工作,包括教学督导、课程评估等。
2.5 学生服务与指导为了提供良好的学生服务和指导,教学秘书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帮助。
教学秘书还需参与学生的招聘、评优和奖励等工作。
3. 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教学管理者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方面承担重要的责任和角色,需要参与制定教学政策、规划和指导教学工作,并确保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
教学秘书还需要关注教学质量,提供相关的支持和资源。
3.2 学生导师作为学生的重要联系人和指导者,教学秘书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业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问题。
教学秘书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做好本职工作的几点思考

教学秘书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做好本职工作的几点思考教学秘书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做好本职工作的几点思考教学型的大学其性质决定了高校的一切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因此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众多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而学院教学秘书成为高校最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肩负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任务,因此对如何做好教学秘书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教学秘书队伍人员构成复杂,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从近几年教学秘书的人员构成来看,人员来源的渠道较多,有本校留校的应届毕业生;有社会公开招聘的教辅人员;有转岗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所以,在众多渠道下势必造成人员结构复杂,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
1.2 教学秘书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当前好多高校已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校级行政部门的职权适当下放,管理重心下移,教务部门许多工作已转至学院来做,这就增加了基层教学秘书的工作量。
头绪多、任务重、事情琐碎,服务性的工作和无偿劳动比较多,承担的责任又比较大,所以在此岗位上很难留住人。
这就造成人员变动大,工作上难以延续,教学管理经验积累较少,管理服务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1.3 缺乏创新意识随着对教育改革的深化、专业方向的拓宽、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办学规模的扩大,这些对教学秘书的工作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又要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熟悉教学运行的各个环节。
但由于教学秘书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的工作,没有的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业务方面的研究与学习,更是鲜有机会进行外出进修学习与培训。
因此,好多基层教学秘书缺乏教学管理的理论知识,也缺乏相互交流经验的机会。
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务部门与学院领导分配的各种工作,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最大满足,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管理与服务,更谈不上工作上的改革与创新。
1.4 待遇较低,发展空间较窄1.4.1 津贴待遇较低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实行岗位津贴制度,主导方向是向一线教师、科研人员及拔尖人才等倾斜,而教学秘书属于基层管理人员,很难受到领导重视。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工作的思考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工作的思考一、引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随着国际化需求迅猛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专业方向分布不断增多,统一的教务管理工作难以全面覆盖,国内各高校相继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构建起校院二级管理的教务分层管理工作模式。
面对这种新的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秘书作为二级学院的一线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协调者,面对二级教学管理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要怎样开展工作,工作的落脚点又在哪里,是每个教学秘书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二级管理体制系部教学管理的问题1、教学管理是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对象涉及本院的教师和学生,负责协调教务处、二级学院、各职能行政部门、其他学院、各教研室、教师,学生的种种教学问题,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各类考试管理等,包括教务、考务、行政三个方面的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综合管理。
二级学院负责贯彻落实学院下达的各项指令、任务,并负有反馈的职责。
这就要求教学秘书能在管理上贯穿上下、沟通左右、联系内外,在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其他院系、各个职能行政部门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
能够将学院、教务处下达的各项任务,各种信息及时传达给教师、学生,同时将教师、学生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及时反馈给各级领导,起到承上启下,协调各部门、师生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2、实施二级教学管理后,学院的教学教务工作全面下放到系部,系部的一线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大、事务性工作多。
但大部分院校的系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除二级院长、分管教学的院长外,一般仅配备一名教务秘书,负责本二级院的日常教务教学管理工作。
事务庞杂,教学管理人员终日忙于具体事务,无法进一步学习理解学院的管理制度,工作流于表面,难以提高管理水平,影响了管理人员的晋升。
同时,教学管理基础岗位待遇不高,工作量却较大,工作强度和报酬不成正比。
以上情况造成基层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不能安心本职工作,教务秘书的非正常变动较频繁,如此,不利于教学管理顺利、稳定的开展,更谈不上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了。
浅谈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学秘书工作

浅谈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学秘书工作1. 引言在高校校院双重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作为重要的管理岗位,承担着协助管理、教务工作的职责。
本文就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岗位要求、职责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深入了解教学秘书的角色,将有助于提升其工作效率,推动高校教务管理的卓越发展。
2. 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帮助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秘书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方向,协助制定教学计划。
他们需要了解教师资源和课程设置情况,提供意见和建议。
2.2 协调教务事务教学秘书需要协调教务事务,包括教师排课、学生选课、考试安排等。
他们负责组织相关会议,并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确保教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2.3 做好教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秘书负责收集和整理教务数据,包括学生选课情况、教师授课情况、学生成绩等。
他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学院和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 教学秘书的岗位要求教学秘书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3.1 扎实的业务知识教学秘书需要掌握教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学院和学校的教学政策和制度,能够为教务工作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3.2 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学秘书需要与教师、学生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他们需要清晰地传达教务政策和要求,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3.3 组织和协调能力教学秘书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高效地安排和处理各类教务事务。
他们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并在压力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 教学秘书的职责与挑战教学秘书职责繁重,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4.1 协调不同利益相关方教学秘书需要协调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利益,包括教师、学生、学院领导等。
他们需要保持中立并处理各方的矛盾,确保教务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4.2 应对复杂的教务环境高校教务环境复杂多变,教学秘书需要时刻关注政策和制度的变化,并能够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浅谈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学秘书工作

历 高、 能力强 的教学秘 书一有机 会就会转
为教师或调离本岗位。 另 一 方 面 : 学 秘 书 的人 员 配 置 随 意 教 性 很 大 , 校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很 难 根 据 岗 位 学 要 求 安 排 人 员 , 果 造 成 许 多教 学 单 位 的 结
队 伍 对 教 学 工 作 仍 以经 验 型 管 理 为 主 , 谈 不上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 范 化、 业化 , 规 专 很 容 易 适 应 不 了教 育 发 展 的 新 需 要 。
尽 管一些 高校 为了提 高学校 管 理 队 伍 的整体素质 , 聘用 了一批较高 学历的教 学秘书, 但教学秘书的专业性、 知识性仍未 得到足够重视 ,绝大多数学校未对教学秘 书进行培训 。由于长期 以来没有经过专 门、 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不熟悉现代教育管理 思想和管理理念,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新形
业 知 识 水 平 等 方 面 加 强 学 习 ,提 高 技 能 ,
下, 教学秘 书 的管理 范 围扩 火 了 , 教学 秘
书承担 的教学 管理工作量增多 了。同时 ,
教 学 秘 书 的 工 作 质 量 又 反 过 来 影 响 到 学
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此 , 现阶段 对 教学秘书工作提 出了新 的、 更高的要求 。
成 人 心 浮 动 、 伍 不 稳 , 易 导 致 一 些 学 队 容
维。 创新是时代 的要求 , 有创新才有发展 ,
在竞 争 日益激 烈 的社会 中 ,只有 不 断创
新 ,高校 才 能在竞 争 的环境 中生存 和发
展。 学秘 书在做好服 务性、 教 辅助性 、 协调
性 工 作 的基 础 上 , 分 发 挥 自 己 的主 观 能 充 动性 , 于发现新情 况, 善 思考 新 问 题 , 出 提 新办法 。 其 次 , 高 计 算 机 管 理 操 作 能 力 。 随 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教务秘书工作探析◆姚远刘志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在研究生学习科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原有的研究生教务秘书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生管理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研究生教务秘书工作制度不完善,责任分工模糊,心理压力过大,专业化特征不明显等。
基于二级管理体制之下的研究生教务工作需要有新思维和新举措,以教学二级学院为主体的研究生教务秘书工作应该呈现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调整,以提高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
教务管理途径二级管理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中最高级的阶段,它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中央有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群体在数量上和构成方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带来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各个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学秘书的工作压力陡然增大,各种问题已相继出现,管理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势必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进而使培养质量受到损失,可以说,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的现状已经到了必须加以认真对待的程度。
本文旨在分析在二级培养单位中,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状况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促进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提升培养单位中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现阶段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呈现的问题所谓研究生教务秘书,指的是在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中从事最基层、最基础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他们承担着研究生日常学习、科研、生活中各种事务性工作,其岗位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理论性、操作性,他们是研究生管理体系中最为不可或缺的人员。
研究生教务秘书的工作对象是各级别各层次的研究生,这个群体具有与大学本科学生所不同的鲜明特点:研究生具有高智商性、生源构成的复杂性、分散性和独立性。
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生管理的难度。
研究生教务秘书分属于各个二级学院,从现有招生体制来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都是交由各个二级学院完成,二级学院的研究生教务秘书对本学院的全体研究生负责,不难想象,研究生教务秘书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工作负担是较为沉重的。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之后,研究生管理的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调整,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制约着培养单位的正常教育教学,笔者就教务秘书的工作,浅谈如下几个问题:1.研究生教务秘书的责任和分工模糊研究生教务秘书的工作琐碎繁杂,常常面临着巨大工作压力。
不容忽视的是,相当多的事务是由于责任分工不明确造成的。
二级管理体制必须明确各自的责任,学校、学院与专业导师需要各自厘清权责,教务秘书承担的工作应由二级学院委派掌握,责任分工的盲目性往往造成管理环节的脱钩和互相推诿。
2.研究生教务秘书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研究生教务秘书的选拔的标准尚不统一,由此造成了研究生秘书在专业化方面存在缺失。
专业化包涵两个方面:第一,作为教学的主体单位,二级学院有着明确的专业方向,研究生在专业知识领域有着深厚的储备和积累,日常的教务管理工作无法避免地涉及到专业知识领域,而相当多的教务秘书在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背景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作为管理者,研究生教务秘书必须具备较高管理水平和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设备,拥有一定程度的外语交流能力,可以说,教务秘书是一种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业者有着全面的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各个培养单位对于教务秘书人才的遴选缺乏统一的标准,随意性很大,很多教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素质,造成了工作方法不得当。
办公效率低下等问题。
3.研究生教务秘书的心理问题研究生教务秘书工作是极其琐碎和细致的,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导师或研究生的切身利益,随着各二级学院的研究生数量猛增,劳动强度逐渐增大,相当多的教务秘书都是年轻人,在这种高强度的负荷之下,很多人或多或少地出现诸如焦虑、烦躁、缺乏幸福感、悲观等等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4.研究生教务秘书队伍的不稳定研究生教务秘书的流动性较大,人员更换频繁,这种情况无疑给学院和学生的正常学习科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建立稳定的研究生教务秘书队伍是各个培养单位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5.研究生教务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是系统的复杂工程,这其中,研究生教务秘书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
没有制度作为规范,从人员遴选、到工作职责分配、到职工权益保障、工作职责范围等等方面都需要明确、详实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制度建设的缺失是造成研究生教务工作诸多问题的核心和根源。
二、在二级管理体制下,破解研究生教务秘书工作瓶颈的途径1.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研究生教务秘书的工作需要纳入到整个二级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来。
制度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保证。
就研究生管理工作而言,需要明确学院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针对研究生教务秘书工作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岗位角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多领域和多角度,本着对学院负责对教学负责的态度,做到引进合适的人才,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教务秘书队伍的稳定发展。
2.二级学院应适时开展对研究生教务秘书的专业化发展培训专业化发展培训旨在不断增强员工职业技术水平,使之适应新的需要,同时专业化发展也能促进员工最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研究生教务秘书的工作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正如前文所述,这种专业背景来自于二级学院的学科领域以及作为管理者地相关专业技能。
正如有学者所言,“基于研究生教学工作所处的环境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二级管理体制下的研究生教学秘书,不仅要系统掌握教学管理知识,还要熟悉学校关于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要熟悉掌握本部门的教学特点,还要了解相关部门的教学特点,不仅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现代教育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哲学、系统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技能,还要在丰富教育管理工作理论体系的同时学习情感管理”。
由此可见,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对研究生教务秘书的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学习已经成为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具备的素质。
二级学院应该立足自身实际,根据自身对管理工作的要求对教务秘书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使之能够不(下转第70页)76女性审美是指女性作为审美客体,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即性别审美。
女性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凸显其“被看”的文化身份。
眼睛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认为是“君”,而眉毛则被视为“臣”,人物的神采全出自“眉目”,最能影响面部表情。
所以女子的眉毛之美自古以来就被特别强调。
在面部化妆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用石磨、石青和青黛来画眉。
其中流传最广的样式有蛾眉、翠眉、柳眉等。
《卫风·硕人》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描绘贵族妇女庄姜的美貌,其中“细而曲的蛾眉”为这幅美女形态图增添了更多神韵。
太康诗人陆机的《日出东南隅》“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
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窈窕多仪容,妩媚巧笑言”以及明代抱瓮老人辑的《今古奇观》“蛾眉带秀,凤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中都有类似惟妙惟肖的描述。
用翠绿色画眉,在宫廷中很流行。
《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
”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描画美女说:“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宋朝时流行西域传入的青雀头黛,以“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晏几道《六么令》)为证。
《红楼梦》中在刻画出身贵族家庭的薛宝钗时,用“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生动地体现了其品格端方、雍容华贵的封建淑女形象。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形容杨贵妃用道:“芙蓉如面柳如眉”,用“柳叶眉”来展现其美丽的容颜。
《红楼梦》在描述王熙凤的外貌时,使用了“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佳句,其中“柳叶眉”指代细长的眉毛,显示了俊秀和智慧,但“吊梢眉”是眉尾向上方挑,按照面相来说,却是“霸王型”,彰显了泼辣和歹毒,从而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凤辣子”、“面艳心狠”的人物形象。
唐代,是女子画眉的巅峰时期,在民间广为流行。
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唐玄宗让画工作的《十眉图》中记载的样式:“鸳鸯眉,又名八字眉;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还烟眉;横云眉;倒晕眉”。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至衰的转折点,表现在社会风气上是一种萎靡、哀怨、缠绵之气,在女性美的观念上,往往笼罩着病态、瘦削的气韵情态。
周邦彦的《清真集》里写道“愁入眉痕添秀美”。
这种审美情趣也深深烙在女性的意识当中,延至明清更是变本加厉。
最典型的为林黛玉,她的名字和形象更是与眉毛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颦颦),岂不两妙!”“颦”取自“西施病心而颦”(《庄子·天运》),可见林黛玉的美是娇妍病弱的美,是多愁多思的美,暗示与捧心西施相似的命运。
“两弯似蹙非蹙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则将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描绘地入木三分,正是她独一无二的眉目,给初次见面的宝玉留下了“神仙似的妹妹”印象。
疏朗的眉毛宛如挂在树梢上的轻烟,借用了卓文君的“远山眉”(《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含着淡淡的哀愁,加上一双隐含泪水的眼睛,将气质脱俗、淡雅若仙的超凡之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绣帘垂,眉黛远山绿。
青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温庭筠《菩萨蛮》)和“绝代佳人难得,倾国。
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韦庄《荷叶杯》)两诗为最好的佐证。
西方世界女性的审美标准包括身材窈窕、肌肤柔滑、温柔性感,还包括脸部的白净无瑕与对称,后者往往由细眉毛决定的,而浓眉则是男子气质的标志,是残忍冷酷的象征。
最有代表的女性形象应为《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不过这张脸还是挺引人注目,尖尖的下巴颔儿,方方的牙床骨儿。
眼睛纯粹是淡绿色,不带一点儿淡褐色,眼眶里缀着浓密乌黑的睫毛,稍稍有点吊眼梢。
上面是两道又浓又黑的剑眉,在木兰花似的洁白皮肤上勾画出两道触目惊心的斜线”。
郝思嘉的眉毛一方面为她漂亮的容貌增添了贵族般的高雅气质,同时又隐现了刚愎执拗、自私贪婪、虚伪冷酷的性格特征。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审美观要发生变异。
古罗马时期贵妇们的眉毛被修成一条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