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词赏析
小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是⼀⾸描写西湖六⽉美丽景⾊的诗,这⾸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下⾯是⽆忧考分享的⼩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晓出净慈寺送林⼦⽅》 宋代:杨万⾥ 毕竟西湖六⽉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穷碧,映⽇荷花别样红。
【译⽂】 到底是西湖六⽉天的景⾊,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晓: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两⼤佛寺。
林⼦⽅: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中:六⽉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指六⽉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穷:⽆边⽆际。
⽆穷碧:因莲叶⾯积很⼴,似与天相接,故呈现⽆穷的碧绿。
映⽇: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
【赏析】 这是⼀⾸描写西湖六⽉美丽景⾊的诗,这⾸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开篇即说毕竟六⽉的西湖景⾊,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这两句质朴⽆华的诗句,更加说明夏天的西湖景⾊的与众不同。
这两句是写六⽉西湖给诗⼈的总的感受。
“毕竟”⼆字,突出了六⽉西湖风光的独特、⾮同⼀般,给⼈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赞叹的语⽓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出,是⼤惊⼤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充满强烈⾊彩对⽐的句⼦,给读者描绘出⼀幅⼤红⼤绿、精彩绝艳的画⾯:“接天莲叶⽆穷碧,映⽇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起,造成了“⽆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边⽆际的碧⾊;在这⼀⽚碧⾊的背景上,⼜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连天“⽆穷碧”的荷叶和映⽇“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句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赏析篇1(课初:初读古诗,弄清题意。
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粗略了解诗中描绘的是西湖六月的荷景。
)师:虽然我们这儿不是荷乡,但同学们对荷一定不陌生。
哪些同学见识过或了解荷?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1:荷叶像个大圆盘,荷花很好看,它还长莲子,藕可以吃。
生2:我家里栽过荷,荷叶的茎上有小刺,有点戳手……师:那不是茎,是叶柄也叫荷梗。
(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词)藕才是荷的茎。
生3:我在电视上看过,早晨,荷叶上有许多露珠,像颗颗珍珠,风一吹,滚来滚去的。
好看极了。
生4:荷叶不沾水,听爷爷说,他小时候常用荷叶当雨伞,头发一点儿也不潮湿。
生5:我家里有幅画,荷花有红的,有白的,非常好看。
里面包着嫩黄的莲蓬。
生6:不对,我买过的莲蓬是青色的。
生5:你买的是成熟的莲蓬。
生7:我外婆家包了个荷塘,有回我到她家玩,离荷塘老远,就闻到一股清香,简直要把我陶醉了。
外婆撑着小船带我下塘,船像把大剪子,把挤在一起的荷叶撕开来。
真有意思!师:哎呀,听同学们一说,我们仿佛到荷塘里走了一趟。
去年,我们学过一篇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再次回味一下吧--(放《荷花》录音。
听着听着,不少同学情不自禁地跟着录音轻声朗诵起来。
)师:同学们,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所欣赏的是杭州西湖的荷。
当时的西湖跟我们镇差不多大。
广阔的.西湖,栽种了好多好多的荷,(指插图)看,这是西湖的一角。
八百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陪同友人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师非常投入地朗诵诗,生边听边看图。
接着自由吟诵,学生有的摇头晃脑,呈陶醉状。
)师;请各位诗人交流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吧——生:到底是西湖的夏天,这景色就是不同于其他季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赏析(详细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文解释】毕竟是六月里的西湖,风光确实与平时大不一样,真美啊!映入眼帘的是那层层摇曳生姿的翠绿莲叶,涌到天边,使人仿佛置身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那娇美圣洁的荷花啊,在骄阳的映照下,显得是那么的红润,那么的娇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
他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曾经有机会做我们赣州的父母官,但因与当局政见不合,未赴任就辞官闲居乡里了。
杨万里的诗活泼自然,平易浅显,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诚斋体”,在当时便影响很大,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家”。
比如选作我们小学课文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以及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自然清新的特色。
在杨万里现存4000多首诗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又是比较特别的一首。
说它特别是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表达隐晦的送别诗。
在送别之情的表达上,与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著名送别诗还有很大的不同。
它既不像“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那般深情款款,也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缠绵离愁,更不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那样的豁达祝福。
送别的主人公林子方是作者的下级兼好友,当时正要离京赴任福州知府。
据说对于升迁地方官,林子方倒是满心欢喜,按道理诗人也应该给予他祝福才是。
但是他实在是舍不得这位好友的离开,于是在诗作的一开头就突兀的来了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竟”一词虽显得突兀但确实精妙,看似脱口而出,实则很好地表达了作者那种在美景冲击下惊喜的直观感受,也起到了强化西湖之美的效果。
但细读之下,我似乎还品出了惊喜的表象下一丝隐晦的急切在里面。
他急什么呢?拿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就知道,“看哪!六月的西湖果然与平时间不太一样啊,真美啊!”似乎有向好友着急推销西湖美景的嫌疑。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深度解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深度解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文学家杨万里,送别好友林子方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的林子方当时任直阁秘书。
作为皇帝秘书,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影响不小。
杨万里当时担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
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
林子方非常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诗人通过描写杭州盛夏时节特有的景物,用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其中三味需要我们仔细的去体会、去领略。
那么,这首送别诗仅仅写景,一句送别的词语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宋诗尚理,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见,杨万里这首诗很有深意。
那么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呢?先看第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首句以“毕竟”二字领起,突出、强调的意味异常强烈。
过去的文章中经常以景观名称代替地名。
西湖在杭州,这里的“西湖”代指的是杭州,而杭州是南宋的首都。
六月是杭州最热的月份,也代指杭州市官场最“热”的地方。
因此,整句诗可以理解为,毕竟首都是官场中最“热”的地方。
再看第二句“风光不与四季同”,就顺理成章的可以理解为,首都官场的环境与地方是不同的,地方是无法与首都相比的。
第三句“接天莲叶无穷碧”中的“接天”,指在权力中枢接触皇帝。
“莲叶”在这里是指官员,“无穷碧”是说像与皇帝连在一起一样。
这一句是在更进一步的说,只有在皇帝身边才不会使皇帝忘记你。
第四句“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映日”“与接天”意义相似,都是指在权力中枢皇帝身边,这里还含有照佛的意思。
“别样”指的是在地方是见不到的,就是首都也只有在皇帝身边才可能出现。
最后一句是说,受到皇帝垂青才能仕途通达,去地方是无法与在皇帝身边相比的。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及赏析

【导语】杨万⾥(1127年10⽉29⽇—1206年6⽉15⽇),字廷秀,号诚斋。
汉族江右民系。
吉州吉⽔(今江西省吉⽔县黄桥镇湴塘村)⼈。
南宋⼤⾂,⽂学家、爱国诗⼈,与陆游、尤袤、范成⼤并称“南宋四⼤家”(⼜作“中兴四⼤诗⼈”)。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
杨万⾥⼀⽣作诗两万多⾸,*作品有四千⼆百⾸,被誉为⼀代诗宗。
他创造了语⾔浅近明⽩、清新⾃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杨万⾥的诗歌⼤多描写⾃然景物,且以此见长。
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著有《诚斋集》等。
下⾯是为⼤家带来的杨万⾥《晓出净慈寺送林⼦⽅》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宋代:杨万⾥毕竟西湖六⽉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穷碧,映⽇荷花别样红。
译⽂到底是西湖六⽉天的景⾊,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两⼤佛寺。
林⼦⽅: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中:六⽉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指六⽉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穷:⽆边⽆际。
⽆穷碧:因莲叶⾯积很⼴,似与天相接,故呈现⽆穷的碧绿。
映⽇: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
创作背景 林⼦⽅与诗⼈志同道合、互视对⽅为知⼰。
后来,林⼦⽅被调离皇帝⾝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
林⼦⽅甚是⾼兴,⾃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则不这么想,送林⼦⽅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不要去福州。
赏析 这是⼀⾸描写杭州西湖六⽉美丽景⾊的诗。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开篇即说毕竟六⽉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华的诗句,说明六⽉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可留恋的。
这两句是写六⽉西湖给诗⼈的总的感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学二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学二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字词释义:①晓出:早晨出门。
②净慈寺:寺庙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的一座佛寺。
③林子方:诗人的朋友。
④毕竟:终归,终究。
⑤四时原指春、夏、秋、冬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季节。
⑥接天:与天接连在一起。
⑦别样:特别,不同一般。
诗词赏析: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志同道合,引为知己。
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清晨在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送别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了一组诗。
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流传甚广的一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篇即说毕竟是六月的西湖啊,风光与其他季节不一样。
“毕竟”两个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这两句诗状似脱口而出,却是惊在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紧接着诗人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具体地描绘了“不与四时同”的风景画:青翠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好像与蓝天相接,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诗人用一“碧”一“红”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冲击力。
接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祥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营造出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让人切实地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知识链接:杭州西湖旧称钱塘湖、西子湖,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
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
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翻译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翻译摘要: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2.诗歌的意境及主题3.诗歌的翻译及赏析正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著名诗篇。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与陆游、范仲淹、苏轼并称“南宋四大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丽著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时分,诗人在杭州净慈寺送别友人林子方的情景。
诗歌通过描绘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名句,展现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翻译:The early morning sun shines on the clean and kind temple,I bid farewell to Mr.Lin as he sets off for a journey.The lotus is in full bloom, covering the surface of the lake,And the willow trees by the bridge bend gracefully.In the end, the scenery of West Lake in Jun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seasons,The green water and the blue sky form a beautiful picture.这首诗的翻译,既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又让读者感受到了诗歌的语言美。
通过对诗歌的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感慨。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谐社会的期盼。
总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友情感慨的佳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项:诗词原文作者翻译内容诗词赏析要点1、诗词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 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111 作者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富有幽默诙谐的特色。
2、翻译内容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21 重点字词解释“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别样”:特别,不一样。
3、诗词赏析31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色。
首先,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风光不与四时同”,将六月西湖的独特风光与其他季节进行对比,突出了此时西湖景色的绝美和与众不同。
311 色彩描绘其次,在色彩的描绘上极为出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句,以“碧”和“红”两种鲜明的色彩,生动地展现了莲叶的无边无际和荷花的娇艳动人,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312 意境营造再者,诗人营造了宏大而又优美的意境。
莲叶的“接天”和荷花的“映日”,让人感受到西湖景色的壮阔和生机勃勃。
32 情感表达此诗表面上是在描绘西湖的美景,实则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林子方的深情厚谊。
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力赞美,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祝福。
321 借景抒情诗人以美景喻人,希望友人能在新的环境中如这六月的西湖一般,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322 深层寓意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友人前途的美好期许和对人生如美景般变幻多彩的感慨。
4、诗词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词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表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
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
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
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
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
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
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
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
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
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
无际的碧色;在这个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但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
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
括而又贴切。
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体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
之一。
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
虚实相生。
前两句直陈,仅仅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二是刚柔相济。
后两句所写的莲叶
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
有“天”,有“日”。
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