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方案--最终
吉林动画学院教务处

吉林动画学院教务处教务字[2013]39号关于开展2014届学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工作的通知根据学院教学安排,2014届毕业论文(创作、设计)工作从2013年11月开始启动,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创作、设计)工作,提高2014届毕业论文(创作、设计)工作质量,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确保我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顺利通过,现对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做好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工作。
1.选题时间:11月11日—15日。
2.开题时间:11月18日—11月29日。
3.毕业论文时间:2013年11月30日—2014年5月23日。
4.答辩、成绩录入时间:2014年5月26日—6月13日(二次答辩、成绩录入结束)。
要求学生必须全部返校参加答辩。
二、类别划分1.要求撰写毕业论文的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市场营销。
2.要求进行毕业创作(设计)的专业:动画、绘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摄影、广告学、影视戏剧美术设计。
三、工作要求(一)对各分院的要求1.各分院要按照《吉林动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创作、设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好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创作、设计)的各项工作任务,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展示展演、答辩及评定成绩等各环节的工作。
2.学生原则上应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创作、设计)工作。
如学生本人提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论文(创作、设计),需经系、分院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对指导教师及指导学生数量要求1.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且具有指导毕业论文(创作、设计)工作经验。
2.指导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创作、设计)的教师所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8人;指导学生集体合作完成毕业创作(设计)的教师所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5人。
答辩设计策划书3篇

答辩设计策划书3篇篇一《答辩设计策划书》一、答辩主题[具体答辩主题]二、答辩目的1. 通过答辩,展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应变能力。
3. 促进学生与评委、观众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
三、答辩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四、参与人员1. 答辩学生:[学生姓名]2. 指导教师:[教师姓名]3. 评委:[评委姓名]4. 观众:[观众人数]五、答辩流程1. 开场致辞(5 分钟)主持人介绍答辩学生、指导教师和评委。
主持人简要介绍答辩的目的、流程和要求。
2. 学生陈述(15 分钟)学生以 PPT 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过程。
学生重点阐述自己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3. 评委提问(10 分钟)评委根据学生的陈述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和质疑。
学生回答评委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4. 学生答辩(10 分钟)学生针对评委的提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
5. 评委点评(5 分钟)评委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6. 结束致辞(5 分钟)主持人感谢评委、学生和观众的参与和支持。
主持人宣布答辩结束。
六、答辩准备1. 学生准备学生应根据论文的内容,制作 PPT,并进行多次演练和试讲。
学生应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以便在答辩过程中进行查阅和引用。
2. 指导教师准备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学生的论文,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答辩策略和技巧,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指导教师应在答辩前,对学生的 PPT 进行审核和修改,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3. 评委准备评委应提前了解学生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内容,并熟悉相关的领域和知识。
评委应根据答辩的要求和标准,制定评分细则和评价指标。
评委应在答辩前,对学生的 PPT 进行预评,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和质疑。
对比类的论文的总结怎么写

对比类的论文的总结怎么写----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对比类的论文的总结怎么写篇一说那么快,悄无声息的,这个学期的一半过去了,论文写作课也即将结束了。
在写学习心得之前,跟同学们聊起论文写作,不知道怎么说起的,我们说起了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那些三段论套路,文章要什么“凤头、猪肚、豹尾”,怎么当初的八百字要那么痛苦地挤出来?上到大学,随便来篇文章,自由发挥,轻而易举。
我想在生活上,懂得怎么写文章的人也应该是一个很懂的生活的人,而且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多姿多彩,他们的人生阅历一定很丰富。
在学术上,懂得怎么写好论文的人,必定是一个学识很渊博,思想很深刻,善于思考的人。
说说论文写作课所获吧。
记得季老师刚上这门课的时候就说过我们的一些师兄师姐上完了这门课也不知道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我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论文课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自己以后在写毕业论文时候,起码知道要在内容与格式这两大方面抓好。
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不容易啊,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也是我们积极学习的态度的表现。
季老师谈及论文写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强调论文的格式。
的确,先不说我们的内容是否新鲜,观点是否创新,建言献策是否有建树,但论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好的。
这些基本的格式我们要做好弄好,基本的东西没做好,留给指导老师给你做,这合适吗?季老师说他自己指导学生论文的时候,老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拿回去吧”。
我想老师要同学们拿回去的不仅是修改格式的论文,更重要的是把对待毕业论文写作那种懒散不认真的态度拿回去吧。
今天面对的是一篇本科论文,明天也许就因为这种不认真的态度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
细节决定成败,虽然这是一句话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理。
老师说到现在的大学生论文没有多少是有水平的,想找几篇优秀的论文给大家学习学习都没有。
2014届(2010级)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最终定稿)

人文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安排第一组:导师:陈宗林(组长)、李健(14+14)学生:罗瑞谦、曾欣学、任开铭、杨群芳、何金雅、林振群、黄国志、张春婷陈日凤、卢翠萍、梁秋明、彭冬兰、黄晓玲、徐金花;刘丽斯、吴新新、陈文婷、梁颖、梁秀桃、阮晓敏、韩嘉雯、龙美雪鲁小兰、黄柳婷、梁殷玲、姚炼、刘丽丽、苏娇智时间: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 19:30地点:教3-105第二组:导师:陈云龙(组长)、郑继娥(14+14)学生:罗嘉敏、周敏欣、杜倩、黄小凤、蔡玉明、何佩舒、伍蕾蕾、麦绍连李观全、窦诗萍、刘红林、黄苑、彭楚玲、邓杨冰;杜宇蓝、梁春花、吴雪静、余浩民、常海玲、陈艳、代冰洁、贺丹、李少华廖文凤、刘莉、阎春晖、杨冲蝉、何燕琴时间: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 19:30地点:教3-106第三组:导师:朱城(组长)、侯昌硕、朱习文(4+11+1)学生:甘淑芬、叶镇波、杨小飞、罗咏欣;王菊菊、方繁、李菱妃、肖柳青、秦红艳、李佩钰、简静清、林芷因、周柳施、陈娇、钟满枝;后媛媛时间: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19:30地点:教3-105第四组:导师:赵越(组长)、郑军(13+11)学生:陈娉婷、施俏因、纪粤阳、吴婉恒、陈小丹、郑钧仁、谭晓君、单丽珍黄彩环、陈贤瑞、劳敏旎、赖晓琳、徐平莉;姚凤梅、郭一鸣、雷倩、苏榕、范明霞、陈新娣、卢翠裕、赵艳、张秀春陈素敏、薛惠婷时间: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19:30地点:教3-105第五组:导师:马显彬(组长)、张鲁昌(9+11)学生:陈超艳、李韵琪、黄琳琳、梁欣婷、容文娇、何转平、李菊丽梁赟、刘媛媛;陈诗慧、崔锐瑶、廖笑笑、刘璐璐、谭景洋、谭淑芬、吴日静、杨小英、李桢桢、周依依、魏文慧时间: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19:30地点:教3-106第六组:导师:李斌辉(组长)、周立群、陈斐(10+5+11)学生:古艳玲、吴洁、洪春明、卜丽娜、黄宇晓、吴青媚、康春妮、康秋婵黎波、粱小丽;苏淑忆、冯翠微、陈春秀、俞平、刘慧玲;张丹妍、陈燕妮、李彩华、冼嘉雯、黄海珠、蔡金桃、陈淼、傅杏艳、钟敏如杨海燕、邓柏弘时间: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19:30地点:教3-108第七组:导师:杨泉良(组长)、刘义民(11+12)学生:陈宇智、胡郦芸、邓其果、陈婉清、陈琪、吴佩仪、洪晓烨、莫婉娜杨婷婷、赖水香、杨意宁;黄晓媚、梁小玲、刘彩玲、黄美华、罗蔓、廖彩云、黄婵萍、王春霞、凌晓丽蓝香凤、邓丽珍、罗伟英时间: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 19:30地点:教3-108第八组:导师:陈迪泳(组长)、唐圣(10+12)学生:张艳华、冯小颂、凌华娟、郭淑贞、李楚婵、程嘉惠、刘嘉慧、梅燕君、何伯苗何健锋;曾菁萍、王妹、吴调燕、杨惠明、罗翠敏、蔡宁宁、舒莹莹、潘旋、祝彩形、谢金燕、关茵茹、张小玲时间:2014年5月19日(星期四) 19:30地点:教3-202第九组:导师:赵志军(组长)、蓝国桥(9+13)学生:赵茂财、林秋颖、林丽娜、文羡丹、谢婷、刘晓君、陈小盈、王嘉雯、谭君余;朱嘉惠、陈汉容、林春燕、湛舒舒、卓金凤、黄华丽、谭越、刘冬琴、陈晓君陈观凤、邱凯媚、郑淑莹、陈柏娟时间: 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 19:30地点:教3-201第十组:导师:、谢应明(组长)、柴平、陈明辉(8+10+4)学生:彭雪燕、李嘉艳、谢黎婵、李舒婷、谢小珊、谭爱娣、张丽珠、苏宇杏;王锡东、莫理红、黎金、杨明珠、梁超梅、林楚琪、杨欣婷、林颖霞、潘艺华、邓月嫦;李红英、姚雪明、张莹、陈霭君时间: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19:30第十一组:导师:刘海涛(组长)、史习斌(6+10)学生:钟淑贞、华琼蕾、黄仁路、盘婷、郑妙媚、黄梅;叶春、莫馨妙、植燕芳、刘静静、陈丽君、成巧凤、陈汝涛、徐海荣、郑小娟黎国艳时间: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19:30地点:教3-105第十二组:导师:李新灿(组长)、刘新万(8+12)学生:陈思慧、陈小冰、郑银映、黄倩玲、容丽虹、黎善祯、罗倩仪、陈翠;刘雅欣、李月金、黄晓霞、林小倩、张红玲、周莹、陈金小、蔡秋霞、唐燕华何秀玲、梁家倩、冼肖丽时间: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19:30地点:教3-108第十三组:导师:唐雪莹(组长)、誉高槐(7+6)学生:李金友、李佳书、招小琼、谢欣欣、黄蝶、彭华婉、柯婉婷;邱亭婷、黄仕梅、缪东平、许怡蒙、吴玉婵、丁钊浩、时间: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19:30地点:教3-201第十四组:导师:何颖(组长)、誉高槐(11+6)学生:严幸、范昀、何晓琴、余柳萍、赖秋梅、熊梅秀、邬海波、谢晓燕、谢丽萍陈红梅、陈春晓;陶袁华、陈素贞、龚芬妮、张宣宣、陈明月、李美玉时间: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19:30第十五组:导师:刘周堂(组长)、鲁红平(5+11)学生:邓晓君、彭雪花、肖粤、麦彩欣、韦日文;柯坤明、张竞、黎式伟、潘云许、贾欢、杨文婷、陈文燕、黄楚媚、李敏霞、林炎、简碧静时间: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19:30地点:教3-105第十六组:导师:刘惠卿(组长)、张自华(7+10)学生:曾宇莹、王梦娇、张瑞丹、贺海晨、林茵茵、梅天垚、郭佩敏;廖广姬、刘洁娜、邓钰敏、黎惠瑜、黄淑俊、卢翠廷、占思敏、陈翠冰、吴丹桂赖森时间: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19:30地点:教3-202第十七组:导师:赵金钟(组长)、李赣(5+5)学生:钟晓婷、谭海连、古怡珍、陈银贞、邹桂晶;吴恒发、赖秋萍、杨水仙、关慧玲、严华芬时间: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19:30地点:教3-106第十八组:导师:殷鉴(组长)、熊家良(11+6)学生:曾婷婷、邓嘉瑜、刘小霞、梁小燕、卢燕飞、林思雨、聂祥熹、庞梅芬、梁楠周白燕、罗黎婵;陈媚、刘付承武、张娴、梁怡、李蕾、李小丹时间: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19:30地点:教3-108第十九组:导师:阎开振(组长)、张德明(9+10)学生:权维伟、李嘉艳、彭海凤、黄靖娴、何玉梅、杨丽霞、陈景辉、陈宏基、王柳茵;张金梅、刘淑仪、作艳妃、汪婷婷、冯易杨、林川理、夏雨哲、陈李力、卢秋玲陈倩时间: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19:30地点:教3-201第二十组:导师:王钦峰(组长)、全群艳(5+11)学生:徐广南、游婉君、刘秀秀、王洪颖、邹洁霞;周美媛、王慧琴、程敏玲、王雅慧、黄玉儿、郑婷婷、杨雪珍、曾凤娇、黄平魏娇珠、杨敏斐时间: 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19:30地点:教3-202第二十一组:导师:王阳(组长)、张文举(10+11)学生:赖翾、冯丽菲、苏丹美、林纤、黄晓华、戴小萍、邝丽彬、欧萍萍、张文玥乐彦君;余思敏、陈文娟、郭高熙、梁慧琼、叶冠枝、廖建军、吴思敏、林炜华、李金玲陈敏慧、李明月时间: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19:30地点:教3-106第二十二组:导师:胡华涛(组长)、赵敏(11+13)学生:吴华、王玮珊、付文彩、王凤霞、沈月月、黄维敏、张晓亮、胡依依方敏媚、陈思健、蔡明娟;杜文奇、赖宣余、李文静、田晏、吴开琪、陈秀静、梁仍扬、林妃波区嘉仪、田芳芳、肖静怡、谢浩仪、周文姬时间: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19:30地点:教3-204第二十三组:导师:宋立民(组长)、刘坤(12+12)学生:黄红丽、李韧、杨慧敏、翟奕冲、陈迎娣、梁妙施、梁婷婷、罗秀燕、许玮茵钟国英、张龄丹、赵楠;曹东亮、何咏仪、徐振毅、麦嘉欣、吴嘉丽、高婉华、李秋香、何小红、梁许敏邓晓岚、王彩华、郑铃凤时间: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19:30地点:教3-502第二十四组:导师:姚远(组长)、刘英(13+13)学生:何嘉琪、陈雅、周翠、叶佩仪、秦琴、王夏、余丽荣、李家燕、劳静妙、揭美荣黄静茹、李晓萍、利岚清;周海茵、李庆芬、黄洁运、许嘉欣、刘艽阳、庞盈盈、黄衍、黎相民、钟敏怡张彩霞、宋慧珊、李凤君、揭英源时间: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 19:30地点:教3-202第二十五组:导师:王国珍(组长)、解迎春(14+6)学生:陈美程、谭杏娇、刘映雪、颜玉莹、张妙、周义、吴欣欣、李思施、梁中兰、杨黎莎、石风琴、王伟伟、庞小丽、张小翠;韩思敏、梁艺恒、方佳佳、孙雪静、刘伟娇、陈丽珍时间: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19:30地点:教3-201第二十六组:导师:彭巍然(组长)、解迎春(13+6)学生:李梦莹、骆香君、许月英、张兰鑫、陈晓玲、李凯玲、张昭丽、郑茵茵、林慧敏余广凤、陈燕敏、庞婵那、李晓燕;李冰云、周艳芬、梁健敏、梁彩婷、吴裕鸿、唐玉祺时间: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19:30地点:教3-204四、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1.每个学生用10分钟概述论文内容提要,用10分钟回答问题;2.负责答辩的教师向学生提出1~2个问题,留给学生10~15分钟时间做准备;3. 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论文内容及相关材料熟悉,能准确概述论文内容,紧扣老师提问作答,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简炼;4. 毕业论文成绩全部用分数(百分制)核算。
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师评阅、答辩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师评阅、答辩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师评阅、答辩要求一、答辩前一周,学生应将设计(论文)成果按规定整理装订成册交指导教师批阅。
指导教师批阅(要有批阅痕迹)并写出评语、评分后交答辩组长,由组长送交评阅教师评阅(要有评阅痕迹),评阅教师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评分后交答辩小组。
二、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在批阅、评阅学生的设计(论文)成果时,应当全面评价学生的成果质量,肯定学生设计(论文)中的成绩和优点,同时必须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评语要认真得当。
如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未写评语或评阅意见,学生设计(论文)成果不能进行形式审查。
三、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批阅内容包括(不得少于60个汉字的内容):1、是否独立、按时完成了规定任务,有无抄袭他人成果或外文翻译原文与译文内容不符的现象。
2、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遵守纪律情况。
3、是否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本专业的知识。
4、有无创造性或应用价值。
5、是否具有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
四、评阅教师评阅意见包括(不得少于60个汉字的内容):1、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无抄袭他人成果,有无创造性或应用价值;2、是否具有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
五、经过批阅、评阅后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再由学院、学校组织进行形式审查。
六、形式审查内容:1、成果是否为学生本人的原件。
2、成果资料是否齐全。
3、成果是否达到规范化要求(包括格式、内容、数量、资料装订等)。
4、成果是否有抄袭他人内容。
5、确定成果形式审查通过者名单。
七、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不得通过形式审查参加答辩:1、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不齐全者。
2、外文翻译内容与原文明显不相符者。
3、成果有较大错误,经指导教师指出而未修改者。
4、成果主要内容未达到任务书所规定的最低要求者。
5、成果中有严重抄袭现象者。
6、成果达不到规范化要求者。
7、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评阅成绩不及格者。
8、成果是复印件者。
八、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必须经过“批阅”、“评阅”、“答辩”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评分均应按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附件4)进行,学生最后成绩由以上三部分组成。
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论文任务书》摘要:2014 年 6 月 26 日共 13 周 07211020141,胜任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10)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依照学院教务处关于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要求,经系领导研究决定,我系特作如下安排:论文题目: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cad/cam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零部件测绘、机电一体化、机床电控及plc控制、液压与气动等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及实习期间所从事的专业工作,论述机械设计、制造、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体会。
题目自选,但题目不可过大(不能选用“国”....字头)。
其它说明:第一、毕业生确定实习单位后,一周内将毕业论文提纲拟定,并及时报到指导老师处审查;第二、整篇文章应在五千字左右,3月日前后论文大检查,4月日前..15.......15....定稿上交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初评后,优秀论文交系论文指导小组做最后评审。
各组于五月二十八号前选择优秀论文进行答辩(人数控制.......在学生数的5%);第三、论文不得网上下载,不得抄袭;一经查实按不及格处理;第四、同学应主动与指导教师经常联系,获得论文指导;第五、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成文格式:按照教务处制订的“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规范”(详见附件)。
论文封面及内容由学生自行印制一式三份(其中交教务处一份、交系一份、自留一份);第六、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
...........不按时上交论文,不及格者不予按时毕业,必须补交或补做及格后才能获得毕业证书;车辆工程系2014.4.30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类毕业论文任务书公司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职称/职务: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学院指导老师::龚赤兵职称/职务:副教授/副主任联系电话一、毕业论文题目:可选下列课题之一:1、在╳╳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总结与思考2、在╳╳企业信息技术岗位工作实践总结与思考3、it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岗位工作实践总结与思考4、在╳╳岗位实习报告5、在╳╳公司和╳╳公司顶岗实习报告注:具体题目要根据实际工作岗位来定。
论文答辩策划书3篇

论文答辩策划书3篇篇一《论文答辩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展现学术风采,开启智慧之门二、活动目的1. 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示论文成果和学术能力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
2. 检验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论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3. 培养毕业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1. 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
2. 毕业生:参与本次论文答辩的应届毕业生。
3. 指导教师:毕业生的论文指导教师。
4. 其他师生:感兴趣的师生。
六、活动流程1. 前期准备成立论文答辩工作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安排。
确定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并提前发送邀请函。
通知毕业生准备好论文答辩相关材料,包括论文纸质版、PPT 演示文稿等。
安排答辩场地,确保场地设备齐全、环境整洁。
制作答辩流程安排表、评分表等相关文档。
2. 答辩环节主持人开场,介绍答辩委员会成员、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毕业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论文陈述,时间控制在[X]分钟左右。
陈述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答辩委员会成员针对论文内容进行提问,毕业生进行回答,时间控制在[X]分钟左右。
提问和回答环节旨在深入了解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
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毕业生的表现和论文质量进行评分。
每位毕业生答辩结束后,主持人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分情况和初步结果。
邀请指导教师代表发言,分享指导经验和心得体会。
组织毕业生和其他参与人员进行交流和反馈,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论文答辩工作提供参考。
七、评分标准1. 论文质量(40%):选题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论文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和深度。
结论的准确性和价值。
2. 答辩表现(40%):陈述的清晰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深度。
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仪表仪态和答辩态度。
华中科技大学2014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评选结果

陶飞 李秋玉 蒋纬炜 范逸飞 涂菲菲 胡致强 杜喆 刘思维 陈婷 卢程伟 颜浩 张哲野 冯建滨 骆鸣 李晓彤 郑艳方 吴琼 王斐 辛灵 郑欣嘉 肖玉仙 曹阳哲 向镜洁 李家兴 邓娇 宋奕 侯璐璐 朱茗舒 黄金凤 蔡苗
三维场景实时渲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内容感知的大规模存储系统缓存优化方法研究 地面机器人与无人机协作传感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由网络节点处截获数据包重组HTTP和Email文件研究 软件开发过程检索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光伏系统模块化DC-DC变流器研制 高压架空线路在线巡监系统及通信方案研究 全固态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源的研制 基于单片机的信号采集系统研究 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梯级防洪调度研究 双频外差干涉仪的共光路设计与分析研究 基于三维石墨烯复合组装体的柔性全固态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及应用 医学超声图像自适应非局部均值降噪方法研究 个体化肝脏手术系统分割模块的实现与评估 泛素E3酶F-box蛋白质家族的进化分析 媒体与健康卫生观念——基于《人民日报》1956-1965年“除四害”运动报道的分析 代际综艺节目对受众文化身份的建构 基于非径向DEA的环境治理效率研究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 失语的朗诵权:从1984走向未来 城镇化与中国能源强度——基于1985-2012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南北贸易、生态资源贫瘠化和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贫瘠化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动态因子模型估计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银行小额信贷绩效评价研究 长江港口竞争的双重边际现象研究 在线服务平台的服务链模拟及价值增值规律分析 美剧中中国人的定型化形象研究------以情景喜剧、生活肥皂剧、罪案剧为例 新型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天冬氨酸二联体质子化状态快速确定的方法 公立医院住院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方案分院名称: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加盖公章)填表时间:2014年 5 月 6 日
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学院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方案
一、答辩组织领导机构
1.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主任:卢胜(副教授)
答辩委员会成员:田永泰(教授)操宏华(讲师)申小芳(副教授)
纪利琴(讲师)金建(助教)李红星(讲师)2.答辩小组
第一组(电子系)
组长(主任委员):卢胜(副教授)
答辩主持人:王志
答辩秘书:宋月丽
小组成员:钟玲玲涂德凤曾勇
第二组(电子系)
组长(主任委员):田永泰(教授)
答辩主持人:陈业慧
答辩秘书:方英兰
小组成员:程明谢晓敏王月琴
第三组(电子系)
组长(主任委员):马仁安(博士)
答辩主持人:纪利琴
答辩秘书:杨晓峰
小组成员:谈玲珑徐慧芳吴房胜
第四组(通信系)
组长(主任委员):王飞(博士)
答辩主持人:王恩亮
答辩秘书:黄小平
小组成员:赵玉荣王静汪青
第五组(通信系)
组长(主任委员):李毅(博士)
答辩主持人:金建
答辩秘书:闪静洁
小组成员:谢文娣苏宁馨姚玲
第六组(通信系)
组长(主任委员):张丽华(副教授)
答辩主持人:史道玲
答辩秘书:李长凯
小组成员:彭霞、王静(新)、陈添兰
第七组(自动化系)
组长(主任委员):申小芳
答辩主持人:申小芳
答辩秘书:江涛
小组成员:吴舒翰汪雯李红星
第八组(自动化系)
组长(主任委员):严辉
答辩主持人:苏巧平
答辩秘书:杨钊
小组成员:李文谨陈媛陈小昊
第九组(自动化系)
组长(主任委员):夏瑞雪
答辩主持人:姚群
答辩秘书:王琰琳
小组成员:薛颖操朱小利孙静
(各学科答辩小组设主任委员、答辩主持人、答辩秘书各一人。
答辩主持人原则上由系主任(副主任)担任,主持小组答辩工作;答辩秘书负责答辩记录、统计答辩成绩和
撰写答辩评价意见等工作。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向答辩委员会及时上报答辩成绩、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需要裁决的问题及书面总结报告等。
)
二、答辩前准备工作安排
在本科学生答辩前,需完成以下工作:
(一)指导教师评阅
学生应将毕业论文(设计)按规定整理装订成册送指导教师检查、评阅。
指导教师应认真填写《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评价意见表》,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面、认真地检查、评阅,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结合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工作表现、论文(设计)工作量、外语水平和论文质量等实事求是地做出书面评价,提出是否同意答辩,并给出成绩。
未经指导教师同意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毕业论文(设计)查重
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按规定在答辩前要进行查重。
查重由本人下载查重软件进行,并打印查重结果,其结果将作为是否能参加答辩的条件之一。
凡是没有进行查重的毕业论文(设计)不能参加答辩。
通过查重,其重复率达到规定要求的才能参加答辩,其标准见学校有关规定。
(三)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
答辩秘书对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为封面、独创承诺书、开题报告、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谢辞、综述、封底等)、电子文档及毕业论文(设计)申请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等进行形式审查,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通过后,送学科答辩小组评阅。
(四)评阅人评阅
学科答辩小组组织评阅教师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阅,评阅教师应由两位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认真填写《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意见表》,写出评语,提出是否同意答辩,并给出评阅成绩。
原则上两位评阅教师同意,方可答辩;两位评阅教师不同意,不予答辩;如其中有一位评阅教师不同意,送第三人评阅同意,方可答辩;如第三人评阅不同意,不得答辩。
不能答辩者按规定要求,可申请参加二次答辩。
四、答辩工作程序及要求
答辩小组答辩程序:
1.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要求,并介绍答辩小组成员;
2.答辩人汇报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3.答辩小组提问,答辩人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
4.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情况等进行评价,认真
填写《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写出评语,给定成绩;
5.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应采用“回避制”。
(指导教师不参加对自己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
学生答辩要求:
学生应向答辩小组报告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课题目的及意义;
2.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过程和结果;
3.答谢;
4.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等。
五、答辩成绩评定及相关资料整理
学科答辩小组成员依据《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成绩评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阅成绩*40%+评阅教师评阅成绩*20%+答辩成绩*40%。
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充分结合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评分时既要看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答辩水平,也应考虑学生在专题研究全过程的表现。
各系应于5月28日前将论文(设计)成绩报至院教务办公室。
答辩后,学生要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对论文进行再次修改,确认无误后交各导师,由各系统一负责收集毕业论文(设计)及电子版以及《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按照统一要求为学生装订一份;交到教务办公室统一存档。
院长签字:
2014年5月6日
附件1:第一组:
附件2:
附件3:
附件四
附件六
附件7
附件8
附件9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