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武术、太极拳的差异性分析
解读太极拳与气功

所以太极拳除去气功的成分是许多代人通过长期反复的考量,作出的比较一致的,正确的决定。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武术,武术的特点决定了体格比较好的人比较适合这项运动。这类人在练习太极拳中可以起到一定的“锦上添花”的作用。
那么能不能让太极拳适合跟多的人有更好的保健养生和防身效果?我认为将太极拳更深入的改造跟完善是能成的。
但练气功显然对身心有着不良的影响。首先人是由数亿年前的小动物一路进化而来的,几乎一直处于食物链下端。时时刻刻关注这个客观的世界。是这几亿年来决定生死存亡最关键的生之本能。放弃关注这个客观的世界去“意守”那个不真实的感觉,必然导致本能的紧张感。
“守”字的本意就是与来犯者或者进入者拼命,可见思想之激烈,这却也符合知难而进的修行理念。世上并不存在超自然的能力,气沉丹田与什么体呼吸胎息都是在错误的思想引导下形成的错觉。意识不能正确的感知自身的真实情况。从医学的观点来看是病态的。
在我的摸索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动作不在乎外在的雅与不雅,只在乎自然舒畅,也不在乎是什么对抗动作,只在意通过这个动作使那些部位更好的放松。为了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我一般面壁练习。所以我将自创的练法为面壁功。总结为真实轻松,愉快的感觉思维体验。经常练习面壁功,让我一个人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轻松惬意。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指导下,通过特定的体育运动方法来增强人体的健康和养生。
这些运动法包括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它们融合了身体运动、呼吸调节和精神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太极拳、气功和五禽戏这三种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的特点和益处。
1. 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已经发展了几百年,被广泛认可为一种优秀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修炼方式。
太极拳着重强调身体内外的平衡、柔和、自然以及意识的集中。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通过慢而平衡的动作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和协调性,同时调整呼吸和心理状态,在放松的状态下培养内在的和谐与稳定。
这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并且对于改善循环系统、调节血压和代谢功能也有积极的效果。
2. 气功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方法。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的姿势来平衡和调节人体的内部能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气功练习主要包括静坐和动作两种形式。
静坐气功注重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通过正常的呼吸和深层次的放松来提高心理及身体的稳定性,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功能。
动作气功则通过练习一系列身体运动和呼吸法来平衡和调整人体的能量流动,加强内脏的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
气功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疗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并增进身心的平衡。
3.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养生健身法,包括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形态。
通过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人们可以锻炼关节的柔韧性、肌肉力量和呼吸能力。
五禽戏重视身体的舒展与矫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增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五禽戏也注重调节身心状态,通过模拟动物的形态和动作来培养意念和精神的集中。
练习五禽戏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系统的韧性,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改善体态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效果。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太极拳和气功之间有很多异同之处,但已被现代人称作太极气功。
那么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异同之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
欢迎阅读!太极拳和气功的异同之处太极气功一直带有神秘面纱,引来不少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太极拳和气功之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太极拳和气功二者相同之处主要是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武术流派之一的太极拳,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减少了技击作用,而更加突出了太极拳锻炼的健身价值和传统艺术表演价值。
太极拳名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观点。
因此,从太极拳也具有健身作用这方面来讲,和气功有着相同之处。
当今人们练习太极气功的好处非常多,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修身养性,达到忘我的境界。
其次,从太极拳的产生来讲,它不仅综合吸收了武术多家拳法的长处,而且吸收了古代导引、吐呐等养生功法的精华,使气功锻炼的一些要领、方法成为太极拳基本功当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第三,从气功锻炼的要求来讲,太极拳锻炼也讲究意念的引导,要求心静、体松,也要求调身、调息、调心,从这一角度讲,也可将太极拳列为气功功法之一。
第四,从理论上来讲,它们各自都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作指导,并运用中医经络理论来解释各自锻炼中出现的现象。
太极气功有中医养生原理,人们练习太极气功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及时补充身体能量。
气功与太极拳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首先,从形成和发展上来讲,太极拳是为了在战场上拼杀、取胜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不断的技击实践当中逐步发展起来;而气功主要是在医疗实践上为实现健身养生需要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其次,从锻炼的方法和要领上来讲,气功主要是通过身体放松、精神放松而达到入静的气功态,从而实现健身的目的,调神是其核心内容;太极拳则从身体动作入手,经过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过程而锻炼出一种柔性的、连续不断的、具有穿透性的缠丝劲。
第三,从它们的最终目的和作用上来讲,太极拳是通过以意领气,以气引力的不断练习,最终达到意、气、力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做到在技击当中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气功的最终目的是医疗作用,是通过气功练习之后,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异同之研究

101《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2月引言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旨在陶冶情操、强身健体。
太极拳发展的时间要早于健身气功运动。
近年来也有大量的练习者开始练习健身气功运动,但是目前练习者对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质疑。
因此为了能够开展这两种健身运动,帮助健身者分清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能站在自身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1相似之处1.1文化理念同根同源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两者都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健身养生方法。
健身思想具有全面性,同时强调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其次,还注重形神统一;最后,两者都将锻炼和养生相结合,借助自然法则,从而达到内外双修的作用。
1.2相似的运动外在表象这两种健身运动都讲究均匀的呼吸,同时配合缓慢的动作,以此来达到调理身心、呼吸以及心理的作用。
这两种有氧运动具有可控性、锻炼时间长、锻炼强度小的特性。
因此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都可以进行练习。
站在健身效果的角度,这两种运动都可以释放心理压力,提升人体素质,延长人体寿命。
2差异之处2.1锻炼目的站在健身气功的角度,与太极拳不同的是,健身气功是由传统气功导引术作基础,衍生出来的现代体育气功导引术,其始于清朝时期,锻炼是为了健康长寿。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融合儒家、道家、医家等学术精华,从而成形于秦汉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气功导引术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从而得以完善形成健康理论体系。
健身气功中的所有动作主要是帮助修炼者调养自身气息,借助各式动作拉伸按摩肢体,刺激身体内部经络,促进血液周身循环,调理气血,帮助人们健康长寿。
与健身气功不同的是太极拳,属于一种武术动作并具有攻击性。
讲究柔克刚、动静结合、避实就虚。
在古代,练习太极拳是为了提升实战能力,借力打力,能够四两拨千斤。
20世纪50年代,为了使太极拳适合现代人锻炼,以杨家拳为基础,创编了24式以及48式等健身太极拳动作,削弱了武力的攻击力量,从而作为体育运动推广,帮助人们提升自身体质、调理心性。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异同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异同探析1 前言健身气功与太极拳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健身意识的增强,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民日报》体育版也发表了文章指出“在体育事业中,为民族传统体育留足发展空间,这才是现代体育强国的根基所在。
”本文从两种项目的本质和项目运动特点等人手分析,对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异同之处进行分析描述。
希望可以让大家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健身气功和太极拳两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的不同之处2.1 健身气功与太极拳源流对比2.1.1 健身气功源流当前健身气功的四套功法都是在原有功法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有四套健身功法和四套竞赛功法组成。
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健身养生功法,来源尚存争议,但多倾向于其为少林祖师达摩所创。
五禽戏是由我国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肝脏、经络好气血功能,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
六字诀从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开始对六字诀有完整论述,此后经历了多代人的发展和补充,具体的创始人和创作年代也有待考证。
八段锦有着站势和坐势之分,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夷坚志》,此后的多部著作中都有提及,说明八段锦在北宋时期以流传于世,但具体有何人所创、创于什么年代尚无定论。
2.1.2 太极拳源流太极拳的源流有这多种说法。
当前比较得到认同的说法就是,太极拳是由明末清初陈王廷所创,后世称之为陈氏太极拳。
其后,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王廷后世子孙陈长兴,后来到北京传习,并由其后人杨健侯、杨澄甫修改拳架,发展成为现代著名的杨氏太极拳。
永年人武禹襄,从杨禄禅学陈氏老架,又从陈青萍学习新创套路,从则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传授满族人吴全佑,吴权佑传其子吴鉴泉后发展成为现代的吴氏太极拳。
武禹襄传李亦畲,李亦畲传郝为真,后又由郝传孙禄堂。
孙禄堂为八卦掌、形意拳名家,结合三派之长,创立了孙氏太极拳。
太极与健身气功的差异性分析

生, 动静之机 , 阴阳之母 , 动之则分( 开) , 静 之 则合 ” 。 这 段话 有 多层 ( 2 ) 太极剑 : 太极 剑 是 太 极 拳 中 的一 个 重 要 内 容 。 它 既 有 太极 拳
的 轻 灵 与 柔和 , 也 有 剑 术 的 优 美 与 潇洒 。
所谓 太极 , 是 阐 明宇宙从 无极而 太极 , 进 而 至 万 物 化 生 的 过 含 义 。 其 中“ 动 之 则开 , 静之 则合 ” , 是 太 极 拳 最 早最 高的 精 辟 概括 。
是“ 太极” 。 太极 拳 的 动静 , 只是 “ 太极” 动 静 的 一种 , 不是 “ 太极” 的
太极 拳 是 有 形 有 质 , 是 形 质 相成 的体 育运 动 项 目。 所 以 太极 拳
因此 , 在 忙 碌 的 生 活 和 工 作 红寻 求合 适 的 放 松 , 成 为 了 当今 人 们 的 其 他 动 静 或 全 部 。
的根本 。 而两种项 目既有共性 , 但是也存 在差异性 。 它们从本 质和特点上 来说 , 是各 具特 色的。 要 怎 么才能正确认识这 两个 传统 民族 的体 育 项 目, 正 确 的为健身人 群体服 务 , 是 本文 即将讨论 的话题 。 关键 词 : 太极 健 身 气功 差异性 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G 8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2 8 1 3 ( 2 0 1 3 ) 0 6 ( c ) - 0 1 3 1 - 0 2
摘 要: 太 极拳和 健 身气功都是 我 国传统 的体 育项 目, 随 着社会 的不断进 步, 人 们生 活条件 的不断提 高 , 人 们对健康 身体 的意识也在 不断
的增 强。 所 以, 这 些 传 统 的 体 育 项 目也 在 不 断 的 受 到 广 大 群 众 的 重 视 和 关 注 。 为传统 的民族体 育留足发展 的 空间, 是实现现 代化体 育强 国
武术和武功的区别有哪些不同

武术和武功的区别有哪些不同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在华夏土地上延续了数千年。
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体育文化形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武术和武功的区别。
欢迎阅读!武术和武功的区别武术内功主要指的是呼吸方式,在横隔膜以下呼吸叫腹式呼吸,也就是气沉丹田。
内功修炼立要来源于道家的炼养法中的。
太极拳主要以呼吸引动肢体运动,用一些太极桩法先找到横隔膜以下的感觉,呼吸分三个过程吸、止吸、呼。
止吸时隔膜肌一圈用手按是硬的就对了。
具体到练功每个人每种功夫千差万别,不可刻意统一规范,不能把武术变成广播体操。
武术是主动、整体、对称运动,我练主要是动作内牵外连、对拉拔长;在空气中体会水的阻力,用意识连通对应穴位。
武术站静桩是修炼身心的重要基本功,它是一个把精神意识在身体上物质体现的过程,在不动的状态下能让四肢麻胀身体出汗。
思维要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虚灵独存,周身内外激荡回旋、悠扬相依,其乐无穷。
功和拳实际是不能完全分开的,有些拳法是偏重功法.,有些偏重打法。
一般所指的功都是注重呼吸的基础功法,蓄力不发,反复梳理筋骨,使之通达安徐,身心得到合谐律动,并能瞬间调动一切能量。
只练功不练拳,不能使功力得到调动发挥是死功,最后不会应用,就象天龙八部电影里小和尚被强迫注入了北冥神功,但不懂拳法不会使用。
武术是具体的操作,必然以技术形式完成,不能有一点虚的东西,江湖骗子会把它神秘化,艺术作品会把它夸张化,院校学者会把它高深化。
虽然武术最终追求的是道,但没有一个拳种是有道无术的。
在具体的技术中达到高境界,体悟道的智慧。
中国传统实战武术近现代不得不提武术家孙禄堂,他把形意、八卦、太极融为一体。
孙禄堂晚年正值国力衰败,外国列强肆意欺侮的民族危亡之时,他年近半百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
年逾花甲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
古稀之年一举击败日本五名空手道高手的联合挑战。
只有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才能在古稀之年仍然雄风不减。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太极养生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练习太极拳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人们可通过练习太极拳缓解精神压力。
一、太极拳原本是高级的气功我们知道,太极拳最早诞生于中国道家的内丹养生术,是内丹养生动功形式的一种特殊表现。
什么叫作内丹简单讲,古代道家用金属与各种矿物质进行特殊方式的烧炼,炼出一种据说吞服之后可以疗疾健体或者化质成仙的药物,叫做外丹。
而是借用外丹烧炼的概念和术语,以人自我的肉体作为试验体,通过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得到先天之气,从而可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这其中的先天元气就称为内丹。
因为内丹术与“气”的修炼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泛称它为气功。
因为内丹术“气”的修炼,与一般概念上、形式上的气功导引大为不同内丹术要获取的是先天元气,而一般的气功导引所应用和调节的只是后天呼吸之气、营卫经络之气&,换句话说,后者仅可以作为前者的基础入门方法。
所以,若用“气功”来表述的话,后者可称为低级气功,前者可称为高级气功。
在五六百年前,太极始祖张三丰就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太极丹功拳谱,分为行立坐卧不同行功形式。
其中有《太极四季功》、《太极早功法》、《太极午功法》、《太极晚功法》、《太极行功法》、《太极打坐诀》、《太极玉液法》、《太极金液法》、《太极超凡法》、《太极长生法》、《太极合道法》,其中并有《太极拳法诀》和《太极拳十要诀》。
在《太极拳十要诀》中,提到为什么要创立太极拳作为丹道的动功,他说:人之作用,有动必静,有静必动。
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
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
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
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
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这里指出,练太极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体内神气相交相合,形成太极之生生之象,方有利养生。
并提出练太极拳是“欲令天下英雄豪杰益寿延年,不图于技击之末技”。
在太极拳的方法论上,他讲“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种 ,中国古代的道士常会 练习导 引、内丹术 ;以及 佛教当 中 的禅定和静坐也包含有气功。气功常配合 中国的传统武 术、以及静坐一 起练习 。当然 ,中医练习针灸时也经常透过练习气 功来增进治疗效果 。 2 .武术 2 .1 外练筋骨皮 外练筋骨皮 的武术是 :以技击为 内容 ,把踢、打、摔、拿 、跌 、击 劈 、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 成徒手 的和器械 的各种攻 防格斗功 夫, 以套路和搏斗等运动形式 .来增强体质 ,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
关键 词 :气 功 ; 武 术 ; 太极 拳 ;差 异 性 ;练 习效 果 ;练 习方 式
一
、
气功
术以攻击技术 为主要 内容 ;太极拳是武术 中拳法 的一种 ,从身体动作 人 手 ,经过 “ 由松入柔 、积柔成刚” 的过程而锻炼 出一种柔性的 、连续不
气 功 与 武 术 、太 极 拳 的差 异 性分 析
杨广 智
摘 要 :气功与武术 、太极拳都是我国传 统的体 育项 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 A . 4 1 ' 1 生活条件 的不断提 高,人们对本 身机 体的重视也 在 不断的增 强。所 以,这些传统的体育项 目也在不断的受到广大群众 的重视和关注 。为传统的 民族体 育留足发展 的空间,是实现现代化体 育强国的根 本。而几种项 目 既有共性 ,但是也存在差异性。它们从本质和特 点上 来说 ,是各具特 色的。要怎 么才能 正确认 识这几个传统 民 族 的体 育项 目,正确的 为健 身人群体服务 ,成为即将讨论的话题 。
1 .2宗 教 中 的 气 功
2 .形体方面差异性 2 .1 神 、意、气 的锻炼 气功侧重以意引气 ,并 以气引形 ,机体的运 动为神意气奠定 ,要 在 安静放松之中体会神奇 ; 2 .2动作 的锻炼 , 武术 、太极拳更 在乎各 种肢 体动作 的锻 炼。精 神不需 要在 体 内集 中,而是形体的动势或器械上更需要精神集 中。神的作 用在于精 神力凝 聚 、使全身和谐牵动从 而完成一 系列动作 ,机体 运动需要 精神微 基础 , 每个动作要筋肉等部位 的收缩与舒张来表达技巧。 3 .对 比精神驾驭形体 之形成过程 气功内向性通过意识主动发 出意识指令 ,直接命令机体 ;武 术是通 过形体运动反射性让精神驾驭形体 。 4 .机体感触机能作用 不相 同
断 的 、具 有 穿 透 性 的缠 丝劲 。
气 功也被 称之为 蒸功,它是通过 以调整呼吸 ,对于身体活 动的调整 还有调 整意识 。即调息 , 调形与调心为锻炼方式 ,而达到强身健 体 、增 进心理健康 、抵抗疾病 困扰 ,以及开发潜能等许多 目的一种身 与心的锻
炼方法 。主要 讲究 调整 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 的关系 ,中 国气功 中先天之 气认为是循环在十二经 络和奇经八脉 中的元气 。现代社会广泛 练习多为
、
气功锻炼使机体感触机 能更加敏感 ,武术则增强机体 耐力 。通过 气
功的锻炼 ,气盈 ,则 固有 的感 知 机 能 ,身 的敏 感 性增 强 ;对 身 体 冷 、 热 、麻 、酸 、胀 、痛等感觉变得敏感 。武术则不 同,由于各种 派别机体 忍耐力增强 ,对机体感 觉能力似乎愈加迟钝 了。 三 、气功与武术 、太极 拳的不 同特点 1 . 气功的特点。气功是 自我身心锻炼 方法 。经 络学 、穴 位学 、气 血学说 ,是气功的理论基础 ,是很复杂 的人体现象 。它可 以形象 而简单 解释 ,经络是气血通道 ,穴位是气血 之端 口。气功健身祛病是 因为在穴 位受到积极刺激 ,气血 能在经 络 中流动 畅舒。强 调与 自然界 的 动态适 应 、与社会 的适应 ,即 “ 天人合一 ”的境界。 2 .武术的特点。武术寓技击 于体育之 中。最初作为军 事训练手段 , 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 ,技击性非 常明显 。搏斗运动集 中体 现了武术 攻 防格斗 的特点 ,目的在于战胜对方 。套路运动尽管在 技术规格 、运动 幅度 等方面与攻防技术 的原形有所 变化 ,但仍保 留 了技击 的特性 ,踢 、 打、摔 、拿 、击 、刺是套路的技术 核心。 3 . 太极拳 的特点 。太极拳是 以太极学说 为理论基 础 的技 击 ,它要 求以静制动 ,以柔克 刚,避 实就虚 ,借力 发力 ,主张 一切从 客观 出发 , 随人则 活,由己则滞 。“ 彼未 动 ,己先动 ” ,“ 后发 先至”,将对手 引进 , 使其 失 重落 空 ,或者 分 散转 移 对方 力 量 ,乘 虚 而 人 ,全 力 还 击。 以 “ 柔 ”而著名 ,更加适 合老年人练 习。 四 、建 议 气 功与武术 、太极拳都是中华 民族智慧的结晶 ,多功能于一炉 ,世 代相传 、历久不衰 、各有特色。建议广大练习者 出于 自己的 目的,选择 适合 自己的功法 。 不同条件 下的练 习者对 气功与 武术 、太极拳 的诧异有不 同的理解 。 无论选 择哪—个去学习、练习,应注意掌握正确的要领,参加多种比拍、培 训、交流等都是提高认识的重要途径,练习效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练习者 常年不辍的练习,不可急 于求成 。( 作者单位 :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 [ 1 ] 李承祥. 太极拳 习练精要 [ J ] .健 身科 学, 2 0 0 3年 l 1 期. [ 2 ] 就浩特拉 特 古斯. 太极拳 与健 身气功 的差异性 比较研 究 [ A ] . 第二届全 民健 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 集 [ c ] , 2 0 1 0 年. [ 3 ] 王忠政.武术 [ M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 0 1 0 年9 月 1日 . [ 4 ] 邹凤 江. 气功与武术 [ J ] .气功 ,1 9 9 4年 O 7 期. [ 5 ] 彭鹏.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异化研 究 [ D ] .上 海体 育学院, 2 0 0 9 .
《 易筋经》 、《 五禽戏》 、《 八段锦》 、《 六字诀》 等 。自古有 云 :“ 内练一 口气 ,外练筋 骨皮。 ”宏观 的讲 内、外二者 有着本质 性的 区别 ,其中一 口气指的 自然便是气功 , 在 于对身体 内部 的锻炼方法 。
1 .1 静 功 与 动 功
l _1 .1 大 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指身体不动 ,只靠意识 、呼吸的 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叫做静功。大多气功方法是结合动静相间的。 1 .1 .2 反之 , 动 功是指 以身体的 活动为主 的气功练 习方式 ,比如 导引派 以动功为主 ,其特点是强调 与意气相结合 的肢体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