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XXX、XXX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XXX、XXX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XXX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XXX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XXX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XXX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次,XXX问XXX:“贫而无谄,富而无骄,XXX?”XXX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XXX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XXX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回响反映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打动长短常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分歧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了解。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以下是我在期末驾临之际为大家整理有关中学二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题和答案分析,欢送大家参阅!高二语文期末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诘(jié)难玷(diàn)辱祈(qí)求长吁(xū)短叹B.憎(zēng)恶穴(xuè)位坍(tān)缩三闾(lǘ)大夫C.诏(zhào)书晕(yūn)厥潜(qiǎn)能春色撩(liáo)人D.框(kuàng)架挫(cuō)折平仄(zè) 涸(hé)辙之鲋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逾期揄扬情分安份守己B.梗概开掘崛起如哽在喉C.猖獗昏厥大放厥词一蹶不振D.侧隐怂恿逸兴遄飞自命非凡3、以下各句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自行车,快开心活地玩一阵好了。
”B. 一般的状况,或许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奇妙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D.下面是中心电视台“面对面”访谈节目的片断,受访者张积慧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典型性肺炎”病区护士长。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二战期间的日本法西斯暴行令人发指,二战完毕后,中国及亚洲其它各国人民以德报怨,对日本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厚与善意。
B.浙江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委员指出,科研评价、工程评审等活动本应当由专业的学术团体来担当,但目前政府部门那么往往越俎代庖。
C.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宏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他又以高山景行的人品,为这个世界树立了一个道德楷模的形象。
D.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正式对外发布了评比结果,作家贾平凹、迟子建、周大新、麦家产仁不让地荣获本届茅盾文学奖殊荣。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4.6)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写诗、作画、谱曲、跳舞、开演唱会、当主持人……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人工智能依赖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算法,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程序进行创作。
人工智能文艺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创作”,其对于人类文艺作品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越是全面丰富,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模仿和创作。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
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
2023学年襄阳市语文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3学年襄阳市语文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7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有两大主要因素决定了你什么时候想睡觉,什么时候想醒来。
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
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
第二个因素,是一种在你的大脑中积聚的化学物质,会制造出“睡眠压力”。
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你白天的清醒和专注程度,晚上感到疲倦并准备上床睡觉的时间,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会睡得多好。
对于白天活动的昼行性物种(比如人类)来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
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低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定的24小时作息模式,每个人各自的高峰和低谷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在白天很早的时候就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而睡眠的低谷也在入夜后早早到来。
这些都是“晨型人”,大约占总人口数的40%。
另一些人则是“夜型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
他们更喜欢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甚至下午才起床。
24小时生物时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
你的视交叉上核通过一个叫作褪黑激素的循环信使,将它的日夜反复的信号传递给你的大脑和身体。
褪黑激素的作用就像一个强有力的扩音器,向大脑和身体大声喊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天黑啦,天黑啦!”这时,我们就收到了一份进入夜间的通知,也就是一个着手安排睡眠时间的生物命令。
但是褪黑激素对睡眠本身的形成几乎不产生影响。
请把睡眠看作是奥运会上的100米赛跑。
褪黑激素就是负责下令“选手们,各就各位”,然后打响发令枪开始比赛的计时员。
当比赛(即睡眠)开始,计时员(褪黑激素)会控制比赛何时开始,但不会参与进去。
你的24小时昼夜节律是决定清醒和睡眠的两个因素之一,第二个因素是睡眠压力。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高二上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恣意妄为B. 雕梁画栋惊鸿一瞥C. 纤尘不染倾国倾城D. 风驰电掣沧海一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B.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C.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呼啸着,踏着激流,他们奋勇前进。
B. 在这场战斗中,他们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C. 他的讲话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令人信服。
D. 她是一位博学多才、才貌双全的杰出女性。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我要去图书馆,你呢?B. 你去图书馆,我呢?C. 我要去图书馆,你去图书馆吗?D. 你去图书馆,你去图书馆吗?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B.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明。
”C.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颤抖着:“我不能离开你们。
”D. 我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这样冷漠。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
寻找生命中的那片绿洲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都在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绿洲。
那片绿洲或许是一座高山,或许是一片大海,或许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然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需要我们用坚韧的意志去克服。
记得有一次,我独自一人去攀登一座高山。
一路上,我遇到了种种困难,山高路陡,空气稀薄,我几次想要放弃。
但是,每当我看到前方那片绿色的山顶,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
终于,我成功地登上了山顶,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自豪。
生活中的绿洲不仅仅是一座高山,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会想起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想起那些鼓励我的话语,这些都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阅卷人一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是宋元话本。
话本内容主要通过说书人的“说,,来呈现,“说”不仅要有听觉形象的创造与渲染,更需要引导听众将听觉形象通过“再造想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话本这种特殊的听觉与视觉转化决定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基本走向,也使之具有了现代影视艺术的诸多特征。
影视作品往往使用长、短、快、慢镜头的推、拉、移、转,远景、近景、特写的交替出现,呈现文本内容的空间性、视像性、流动性。
中国古典小说则擅长通过“镜头式”的语言描写,将重点突出的细节进行加工,以刻画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
“长镜头”可以连续表现事件发展的真实过程和真实的现场气氛;“慢镜头”与“快镜头”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慢镜头”往往是特写某一事件细节;“快镜头”则可以缩短事件的时间跨度,突出时空的浓缩感。
中国古典小说常用“快镜头”式的语言介绍故事缘起或背景,如《西游记》中讲述仙石化作石猴的语段,仅仅百余字,就浓缩了石猴的漫长孕育过程。
而“空镜头”多用来交代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中国古典小说擅长通过“空镜头”式的环境描写,渲染特定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
中国古典小说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仿佛是通过“镜头”向读者“呈现”故事。
影视艺术一般把“蒙太奇”划分为三类: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中国古典小说在情节设置上与叙事蒙太奇相类似,着眼于情节设置,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
“平行蒙太奇”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中展开的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出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出现,共同揭示统一的主题或展现同一个情节。
“交叉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气魄(pò)振奋(zhèn)呆滞(zhì)B. 气息(xī)呕心沥血(lì)纷至沓来(tà)雕梁画栋(diāo)C. 神采飞扬(yáng)纵情任性(xùn)雕虫小技(cháo)青出于蓝(qīng)D. 遥想(yáo)融会贯通(huì)比翼双飞(yì)赏心悦目(sh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作息,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我对他的关心和照顾,使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D.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
3. 下列词语中,与“奋发向前”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B. 勇往直前C. 振奋精神D. 勇攀高峰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
B.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辛勤耕耘。
C. 爱情就像一杯美酒,越陈越香。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画卷。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脱颖而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
C. 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希望的土地。
D.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什么现象?8.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英勇斗争,展现了怎样的精神风貌?9.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了他的什么才能?10. 《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取经,克服重重困难,体现了怎样的品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及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市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年级高三科目语文命题人裴广宇审题人魏波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
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
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
许慎说:“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
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
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
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
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
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
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
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
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
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
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个3分,共9分)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
家本微贱。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
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
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
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
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
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
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
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
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
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
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
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
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
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寓:寄居B. 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闇夕:昏暗的黄昏C. 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顿:驻扎D.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不豫:不高兴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
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
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
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
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
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2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三、古代诗歌鉴赏(11分)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1分)赠惠山僧惠衷诗宋·苏轼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①。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②已不看。
欹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桔杨梅尚带酸。
注:①将心:僧人用安心法,使人神清性定。
②《楞严经》,佛教经典。
(1)首联写了惠山僧人重要的生活内容,请作简要解说。
(6分)(2)从第三联可以看到苏轼的心态吗?试作简析。
(5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针对当时士族阶层崇尚虚无、混淆生死、不思进取的现实,明确指出“,”,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时间。
(2)杜甫《蜀相》中“,”两句表达了对理想的君臣际遇关系的肯定与憧憬。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诗中“,”两句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姜文:时势英雄坚硬如水靳锦在公共视野里,姜文先生2014年只做了一件事情,他贡献了自己20年导演生涯的第5部作品《一步之遥》,继续保持着低产而高质的节奏。
中国影坛如早期的制造业,高歌猛进却充斥着粗制滥造,姜文因此显得不同寻常。
他的上一部电影《让子弹飞》出现在2010年,赢得极佳的观影口碑,最终票房6.7亿,是他目前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
4年时间,中国电影银幕数从6000块增长到2万块,快速扩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电影质量却无法一蹴而就,烂片高票房的情况屡见不鲜。
姜文的回归像一次仪式,观众乐于见到一个艺术家在商业时代获得尊重。
《一步之遥》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1920年代的一起命案。
美术指导柳青接到的要求是“high”,“制作人跟我说应该弄得特high。
”技术上high的表现为高色彩饱和度和快速的剪辑节奏,导演的要求是“它一定是强烈的、鲜艳的、感染人的。
”故事上,“high”则和阳刚的人物形象紧密相连。
姜文电影中的男性主人公重情信义,对弱者有极强的保护本能,是目前中国影坛稀缺的类型。
戏外,以高品质电影著称的姜文与他的银幕角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重叠,展现出一个实力强大的飞扬形象。
“中国人太渴望有一个自己感觉特别硬朗、特别佩服的这么一个电影,有一个这样的精神需求。
”柳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