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

合集下载

中国三大濒危珍惜两栖动物

中国三大濒危珍惜两栖动物

中国三大濒危珍惜两栖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中文学名: 大鲵拉丁学名: Andrias davidianus别称: 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鳕鱼,脚鱼,啼鱼,腊狗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纲: 两栖纲 Amphibia目: 有尾目 Caudata亚目: 隐鳃鲵亚目 Cryptobranchoidea科: 隐鳃鲵科 Cryptobrachidae属: 大鲵属 Andrias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大鲵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最近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

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英文: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生活习性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

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

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

大鲵雄性生殖系统 的结构可分为6 部分, 睾丸、输精小管、输精 (尿) 管(因其中肾管具有输精和输尿的作用, 又 称输尿管) 、系膜、泄殖腔和泄殖管孔等, 其中睾 丸和输精(尿) 管为主要部分 。观察冬季大鲵 精巢以及其中精母细胞的发育, 人们发现冬季大鲵 的左右精巢是长卵圆形, 且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上面有不明显的纵沟。精巢里的曲细精管中除了支 持细胞以外, 只有精原细胞和少量的初级精母细 胞, 没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 。

自古以来,
我国人民对大鲵有一定的认识。 在古籍《山海经》《史记》《本草纲目》中, 对大鲵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和用 途等都有描述。人们对大鲵也特别钟爱,大鲵 的肉质洁白鲜嫩,味道鲜美,含有极为丰富的营 养物质。究其肉质蛋白而言,含有17 种氨基 酸,其中包括全部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是高级 滋补保健珍品,被誉为水中的“活人参”。

有些也仅在性相关区域(Sex
related region) 有 分化, 甚至对一些种属性染色体的存在与否也 存在疑问, 同时两栖类性别分化也受温度及其 它因素的影响, 情况比较复杂, 很值得去深入研 究 。这可通过分辨雌雄个体带型上的差异, 来 判断是否存在性染色体的分化, 从而揭示大鲵 的性别决定方式。对于大鲵DNA 的研究可见两 类, 一是研究细胞核里DNA 序列 , 一是研究线 粒体里的DNA 序列 。这些研究主要通过物种间 或DNA 序列的比较, 讨论大鲵在动物系统演化 中的地位。
口周缘有细而 密的牙齿, 根据其生长部位分为上领齿、下领 齿和犁骨齿。上领弓上生有内外并列的2排 密集而尖细的牙齿, 即形成双排齿弓, 外面的 一排较长, 内面的一排较短。两排牙齿之间有宽 约的间隙。下领仅有排密集的小牙 齿。咬合时, 下领的一排牙齿刚好嵌入上领的 两排牙齿之间的间隙中。上领的内齿弓两端 各有一个较大的后鼻孔, 此孔向前通鼻孔。未端 观察到有耳咽管

大鲵(娃娃鱼)

大鲵(娃娃鱼)

大鲵(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摘要: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并列入CITES公约附录中。

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大鲵种群数量下降极为严重,湖南、安徽等地的大鲵产量在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下降超过80%,分布区也极度萎缩,形成了12 块岛屿状区域,目前分布于以我国中部山区的长江流域为主的17个省区。

部分已建立的大鲵保护区经费短缺,人员不足,管理不力,状况不容乐观。

非法捕捉和栖息地丧失仍是威胁大鲵生存的主要因素,保护管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现对大鲵的生活现状,人工饲养,饵料状况,分布情况以及大鲵的常有病害、种质资源和现今对大鲵的保护力度等做了一一介绍关键词:大鲵,种群,分布,保护,养殖,病害在今年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北大教授高克勤与美国学者合作发表的关于最早真螈化石记录的论文,真螈是两栖动物纲里面的一个原始类群,在研究两栖动物起源进化方面有重要意义,此次,高克勤与美国学者合作,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发现了距今1.6亿年前的真螈类动物化石,是该类群已知最早的化石记录。

发现的真螈化石可归为隐鳃螈科,与现生大鲵(因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所以俗称娃娃鱼)有直接亲缘关系。

故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珠江中上游及汉水上游的深山峡谷溪流中,由于大鲵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人为捕杀、环境污染等,自然资源严重衰竭,国家将其列为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大鲵现属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大鲵雌雄异体,头扁宽,口大眼小,皮肤棕黑、光滑湿润头有疣瘤、四肢短小、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大鲵

大鲵

大鲵,又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主要产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游支流的深山峡谷溪流之中,山西、陕西、河南、湖南、湖北、贵州、甘肃、云南、广西、重庆、安徽、江西等省都有分布。

但资源量已日渐减少。

大鲵是一种珍稀名贵野生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

1、大鲵养殖业市场广阔食用价值⌝大鲵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它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被视为珍惜名贵的滋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

大鲵皮肤中含有41%-61%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人体的美容物之一。

药用价值⌝根据现代临床医学观察,大鲵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和血经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

它能促进细胞的DNA 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大鲵皮肤分泌的粘液可预防麻风病。

另外大鲵皮、胃、尾、血、脂肪和腺体分泌液,均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倍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它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的高附加值商品。

观赏价值⌝大鲵背部色彩斑澜,前肢四指似手,后肢五趾如足,嘴巴特大叫声宏亮,故名大鲵。

大鲵做为观赏动物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游览区增添新奇色彩。

经济效益⌝大鲵适应性强,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抗病能力强。

一般每0.067公顷(亩)可饲养8000- 10000尾,每尾体重2-2.5公斤。

目前每尾价值可达2000元。

科研价值⌝大鲵是现存由水生转为陆生的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及其它科研与教学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可以说,大鲵的价值与应用,从古代的药用到70年代的营养补品,作为食品出口大量捕捉及环境破坏,致使大鲵物种面临濒危;80年代国家立法对野生动物的保以及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带来21世纪大鲵资源保护、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春天,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价值不断提升与显现,潜在着营养美食、保健、美容、医药、观赏、科学研究等无限商机和巨大市场。

目前,野生与人工驯繁的苗种与成鲵总的资源量,据估算,大约在50万尾左右。

中国大鲵ppt课件

中国大鲵ppt课件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松桃大鲵自然保护区 Songtao Giant Salamander Reserve
国家级 National 省级 Provincial 省级 Provincial 省级 Provincial
5715 2350 10247 212
2004 2010 2009 2005
娃娃鱼保护区现状
河南省卢氏县卢氏大鲵自然保护区 Lushi Giant Salamander Reserve 河南卢氏 Lushi, Henan 省级 Provincial 4004 1982
发展历史:
1992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首家世界自然遗 产; 199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1995年3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张家界时亲笔题词:“把张家 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鲵及其生态环境; 1998年,农业部以农计发【1998】27号文件批准建设湖南 省大鲵救护中心。
张家界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 区域范围: 保护对象:
位置 占地面积
植物
气候
动物
水文
土壤
张家界自然保护区
管理措施: 开发利用: 生态地位:
机构
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娃娃鱼保护区现状
保护区名称 Name of reserves 湖南省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 Zhangjiajie Giant Salamander Reserve 湖北省竹溪县万江河大鲵自然保护区 Wanjianghe Giant Salamander Reserve 湖北省咸丰县忠建河大鲵自然保护区 Xianfeng Giant Salamander Reserve 四川省通江县诺水河大鲵自然保护区 Nuoshuihe Giant Salamander Reserve 河南省新安县青要山大鲵自然保护区 Qingyaoshan Giant Salamander Reserve 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Funiushan Reserve 行政区划 Location 湖南张家界 Zhangjiajie, Hunan 湖北竹溪 Zhuxi, Hubei 湖北咸丰 Xianfeng, Hubei 四川通江 Nuoshuihe, Sichuan 河南新安 Xin’an, Henan 河南省西峡、内乡、南 召、栾川、嵩县、鲁山 等 6县 Chongxian, Neixiang, Nanzhao, Luanchuan, Xixia, and Lushan o f Henan 陕西太白、眉县、周至 三县交界处 Taibai, Meixian, Zho uzhi, of Shanxi 陕西洛南 Luonan, Shanxi 甘肃秦州 Qinzhou, Gansu 甘肃康县 Kangxian, Gansu 甘肃文县 Wenxian, Gansu 级别 Grade 国家级 National 省级 Provincial 国家级 National 省级 Provincial 国家级 National 国家级 National 面积(公顷) Area(hm2) 14285 7.8 238 9480 9000 56024 建立日期 Establishing date 1998 1994 1994 2002 1987 1997

娃娃鱼简介

娃娃鱼简介

娃娃鱼简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娃娃鱼简介娃娃鱼学名大鲵,起源于三亿五千万年前,早于人类,和恐龙是同时代的产物,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是我国独有的国宝,被国外称为“水中大熊猫”,是一种稀、特、珍名贵且面临濒危的野生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是现今体形最大的两栖动物,成体一般可达米以上,最长可达2米,体重100公斤以上,体表裸露,皮肤光滑而有弹性,一般为棕褐色,也有暗红、棕红、土黄、浅褐、金黄等色,背腹面布满不规则褐色或深褐色斑点。

体扁平,头呈半圆形,躯干部粗壮,四肢短粗,犁骨齿发达,为娃娃鱼主要的捕食工具。

成体不具鳃,肺呼吸。

啼叫时像小孩声音,能爬树,喜阴,常匿居在石灰岩广布、水质清澈、多砂石和深潭、水量充沛的深山溪流、岩穴,泉洞中,昼夜伏出。

生存寿命有一百年左右。

成鲵穴居,多栖息在海拔100-1200米的水流较急而清凉的溪河中,昼伏夜出,4-10月摄食生长,冬季休眠;幼群居,具外鳃,喜栖息在溪流支流的小水潭内。

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6-23°C,当水温低于14°C或高于33°C时,摄食减少,行动迟钝,生长缓慢,10°C以下则开始休眠。

最适宜水中溶解氧为5mg/L以上,体形较大的个体生活于深水,中小型个体生活在浅水中,在水中,皮肤是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也常需将头部伸出水面进行呼吸。

娃娃鱼食性广,为肉食性,常以溪中鱼虾蟹蛙等为食,也捕食螺蚌、水蛇、鼠类及水生昆虫等。

娃娃鱼的新陈代谢较为缓慢,耐饥饿能力很强,只要饲养在清洁凉爽的水中,数月不喂食物也不致饿死。

娃娃鱼卵生,4-5龄达到性成熟,繁殖期为每年的5-10月,在繁殖季节,娃娃鱼常发出类似娃娃的叫声。

娃娃鱼产卵前,雄性娃娃鱼选择产卵场所,一般在水深1米左右有泥沙质底的溪河洞穴处,雄性娃娃鱼用足、尾及头部将产房打扫干净后,雌性娃娃鱼才住进去。

两栖动物的“巨无霸”———大鲵

两栖动物的“巨无霸”———大鲵

两栖动物的“巨无霸”——大鲵开千古帝王先河的秦始皇曾经轰轰烈烈,不可一世,极尽奢华。

尽管遐迩闻名的阿房宫已成灰烬,但秦皇山岳般陵寝依然,也留下了种种传言,蒙上厚重的面纱。

随着被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中的新发现,掀动起这神秘的面纱。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秦始皇之葬使用了人鱼之膏作烛照明,这“人鱼”为何物?不免耐人寻味。

遍查古籍,略显其端倪。

《山海经》:“人鱼,其状如鱼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水经·伊水注》:“广志曰,鲵鱼声如小儿,有四足,形如鳢……司马迁谓之人鱼”;民国二十七年《福建通志》:“人鱼,宁德土人取其油以燃灯,不易消耗”。

可见“人鱼”即大鲵,又称娃娃鱼、鱼帝鱼、狗子鱼、龙鱼等,属两栖纲有尾目动物。

两栖类动物既能在水中栖息,也可登陆活动,它们的存在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全球现生两栖类动物约有3000种,尽管它们有的仍然无足,有的保留尾巴,有的长成后尾巴消失,但绝大部分体形较小。

大鲵在两栖动物中犹如鹤立鸡群,成年的大鲵身长超过1米,体重20千克以上者屡见不鲜。

前些年湖南桑植还捕到3米多长、73.5千克重的巨大鲵,这些远超过一般两栖类动物几十、甚至上百倍。

大鲵的形态略呈道教的阴阳鱼状:头圆阔而扁平,嘴巴宽大,上下两排锋利小齿,小鼻孔在吻端两侧,一对绿豆小眼并无眼睑;躯干粗扁;四肢肥短,前肢四指,后肢五趾,均有微蹼;尾短而侧扁,上下有鳍状物;皮肤光滑,覆有透明粘液;背面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头与背腹有疣粒。

现生亚洲大鲵有中国种和日本种,它们的形态区分主要在于疣粒排列:中国大鲵呈成对排列,日本大鲵则单个、不成对排列。

大鲵常栖息在海拔200—1000米、水草繁茂、清澈温凉的山涧溪河里,或隐于深潭中、巨石下,或有回流的阴暗渗水土窟岩洞内,多昼伏夜出觅食。

当水温过高或气压较低时,它们常上岸避难。

大鲵体笨,游动缓慢,幼体喜吃植物性食物,2岁以上则主要靠隐蔽突袭方式猎食鱼虾蟹等动物。

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
大鲵分布,比如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 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工训养繁殖
定时、定点、定量; 室内外均可养殖; 喜静怕吵,喜清水 养殖池在放养前需 怕浑水,喜阴暗怕 用水浸池 1个月,使 强光; 养殖条件 pH值在 6.4以下; 水质清爽,水体透 定时对鲵体及养殖 一般不要强光照, 明度大; 池消毒防病; 日常管理 只保持微光或无光 溶氧量高; 注意水温变化,夏 均可。 PH值在6.8~7.8间; 水质调节 季控制水温不超过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 及时清除残饵和排 水体温度要求较严, 26℃,以防“夏 密度视养殖大鲵规 泄物; 超出其忍受力会造 温度光照 眠”,冬季防止水 格和养殖场水源、 定期用生石灰调节 成大鲵冬眠或夏眠; 设饵料台; 温低于结冰温度。 水体、饵料等因素 水质 大鲵畏光。 投喂饲料,以天然 放养密度 而定; 饵料为好; 苗种阶段其放养密 每天早晚各投饵一 度为 60~100尾/平 饲养技巧 养殖池和整个养殖 次; 方米,成鲵阶段 5~ 场所有进出水口和 在投饵料时应先清 防偷防逃 20尾/平方米。 人工养殖大鲵比野 陆上通道口都要装 理掉上次的残饵。 外大鲵发病率、死 防逃设施。 病害防治 亡率高出几十倍以 上。
娃娃鱼保护对策
1、就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
3、完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4、法律保护 5、宣传教育
张家界自然保护区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 为大鲵及其生态环境。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 段,境内以山地为主,最高峰斗蓬山海拔1890.4米,是湖南湘、资、沅、 澧四大水系的发源地。
国家级 National 省级 Provincial 省级 Provincial 省级 Provinci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单个而 分布排 列 不
,
规则
喉 部 庞粒 分 布 也不 规 则 尾 较短
:
,
没 有一排 成 双

中 国 大统在古 书 里 称 为 统





姨鱼

蹄 统
的小 庞粒
0 % ( 图2) 约为 体长 的 5
,
孩儿 鱼
;
现 今也 叫 娃 娃 鱼
, ,

四脚 鱼 等

所 以 我们 说
分 布 于 我 国 的大 鱿
耳鸣

淋 巴 结 结 核 及 夜尿 等

大 的 常可
,


明 代李 时 珍 的 《 本草 纲 目 》 及 其 他 多种 医
,
特 别 是 大鳌 内 的 肉
,
味 很 鲜美
水 产公
药 书 籍中 殖
,
已 作为药 用 动 物

现在
,
在 科学 研
司 及 渔 民 常把 它 和 鱼 虾 一 起 晒 干 备 用

小 的作
护 卵 期间若 有敌 害接近

,
雄统 即 张
,
石 隙 的 河溪 中
,

布满了毛
产 完 卵 以后
即 离 开 产 卵 场所

出 洞 远走

在 水 中生 活 时
能 起 着 更 好 的 皮肤辅
,
卵 的 职责完 全 落 到 雄蜕身 上
雄 统常 把 自己 的
,
助 呼吸 作用
成 对 的 疥粒
在皮 肤 纵 褶 的 上 下 方
0 0~
有两 行 不
身 体 弯 曲成半 圆 形
卵带 围起 来

是 我 国特 产
体 背部 呈 棕 褐 色 斑
,
背面 有 不 规 则 的 深 色 大 黑
指 趾 未 端棕 黄 色

珍 贵的 两 栖 动 物
腹面 体 色较 浅淡
、 、
成体
我 国 寄 居 蟹 多数 是 暖 水种 南 海多热 带 种 黄 海 及东 海北 部有 迁 移来 的冷水种 食用
,

,
,
血 痕腹 痛
眩晕



黄 正 一
鱿
复 旦 大 学生 物 系
距今 约 2 亿 多 年 以 前
,
大型 的 两 栖 纲 动 物
,
— 洲

大鱿 美洲

,
在 地 球 上 分布 非常 广 泛 亚 洲 都有 它 们 的 踪 迹
,

不论 欧
,

后来
,
随着
,
地 理 环 境 和 气 候条件 等 的 不 断 变 化
而 纷纷 死
a
,
亡绝 灭 科C
,
,
将 洞 内产 卵 场所 的 残叶
然 后 雌 蜕 再进 去 产 卵
,
头 部 背腹 面 均 有双双 成对 的 小沈 并有一 明显 的 皮肤
,
产 卵 多在夜 间进 枚 卵呈 淡黄 色
,

2 一1 体 侧有 1 5 条助 沟
,
0 每 一雌鱿 约产 卵 4
,
。~ 5 0
纵行 皱 褶
细血 管
,
在皮 肤纵 褶 的 表皮 层 里
,
因此
一 直被 认 为是 同
但亦 有 学 者 认为 是 同一 种 的 不 同 亚



七 砂
所 用 的 学 名也 较 混 乱
g a lo b
a
,
其 实 这 是 两 个不 同
r a c
丫 馋 ;、
的 种 : 中国 大 统 M e
t
h
u o
d
a v
idi
a n u s
斗 背部 宪 粒 小
每 个庆粒 是 由两 个 紧 密 成 双 排
,
,
将雌 蜕产下 的 胶质 串珠状 或将 串
,

以 免被 奔流 的 溪水 冲走
,
中 国 大 统喜 栖 于 海拔 2
1 : 。。 米 间 的 山 区 水 流湍 急
, ,
3 0 0米 至 1 2 0 0~
,

珠状 的 卵带 结 在 自己 的身 体 上 好的保护

使 子 代得到 更
水质清 澈 多石 洞
,

,
究 上 也常 用 作实 验 材料
寄 居 蟹 易 捕 捞 与养

为 钓 鱼 饵 料 及 家禽 饲 料 好 饵料


幼 体是 海洋 鱼 类 的 良 治
是很 可 发 展 的 水产 资源
医 药 上 寄 居 蟹 有 活 血 化 疲 的 功能
长一 般 0 3 一0 5 厘米
,
最 长 可超 过 2 米

,
体 重 10 2
,
列 的 小 究 粒 组成 体长的 6 0 % 以 上
J p
a o
头 腹 面 喉 部有一 排 成双 的
,
小 究粒 与下 鄂 平 行排 列 ( 图 1 )

尾 较 长 约为
a
,

头部背面观
图 2 口本大鳃
日本 大统 M e
,
g a l。 b
t
r a c
h
u s
头部腹面 观
n
,
i s u
o
头 背 部优粒 大
r r
直 到今 夭

在 世界 上 生 活 着 的 大统
总 共 仅有 三种
y p to
隶 属有 尾 目 C a t L da l
hid
a e

隐鳃 蜕
b
r
a
n e
现存 的 三 种大 统分 为 两 属
C y pt
o
:
一 是 隐鳃 统 属
b
r a n e
h
u s
,
产 于 美 国 东部密 西 西 比 河
;
流域
,
具有 喷 水 孔
e
另一 属 就 是 分 布 在我 国 和
l b
o a
头部背面 观 图
1
头 部腹面 观 中国大蜕
日 本 的 大鲸 属 M
g
a
t
r a
e
卜u
s
,
无 喷水孔
,
体形 比 前 者 也 较大

我 国 和 日 本产 的 大 鲸 构 造 等方 面 都 较 相 似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 种
:
,
。 。
,
在 外部形 态和 内部
耐 饥 饿 性很 强 在 词 养 缸 清水 中 整 年不投 喂 食 物
,
,
,
余斤 壮
,

是现 存 的 最大 两 栖 类 动 物

也 不 会饿 死

中 国大 蜕 头部 极 为 扁 平 宽 阔
,
躯 干 肥 实粗

中国大 蜕 每年 1 月 至 翌 年 3 月 隐 匿 在水 潭 中 或 石 洞内 的 大 石底下 冬 眠
5 月 份就 能见到

领 几成 平行 粗壮 短小
舌扁 园
粘连着 口 腔 底 部
,

大 统开 始 出 洞 游 荡 觅 食 产 的 卵带
, ,
当年
前后 肢 贴体 向 相 对 沟的 距 离
, 。


,

趾末 端 相
,
6 一 7 月 是产 卵 盛 期
产 卵前雄 统选
,
距 约有 6 ~ 7 条助 末 端 园钝
,


趾 短小宽 扁
择好 运 宜 的 洞 穴 尾巴
干净 行
, ,
这 些 洞穴 多呈 遂 道状
,

洞口
前 肢 四指

指 间无蹼
后 肢五 趾
,
有 平 缓 的 流水 潺 潺 流 入
,
雄 统先 入 洞 用 头部 和 碎 屑 杂质 打 扫
,

外 侧 四 趾 间 基部有 微蹼 富 有粘 液 腺 粒

体表皮肤一 般光 滑

,
尾侧 扁
,
吻长

吻端 园钝
,
鼻孔 近吻 端
。 ,
冬 眠 期间停止 进
,
眼 极 细小 上

无 眼睑

,
位 于 头 的 背方
,
口 裂 极大
,

,
呈半 休 眠 状 态

,
若 遇敌 受 惊 时
, ,
还 能 作缓
,
下 领具有 细齿
,
,
锄 骨齿 成一 弧形状
与上
四肢
慢地 游 动
至 3 月 下 旬 4 月 中上旬 天气 转 暖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