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岩与基性岩抗风化能力比较

合集下载

3-3风化作用

3-3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
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各种营力的作用 下,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械破碎和矿物成分 的改变,丧失完整性的过程。
34-1
1.风化作用类型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岩石在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 破碎,而无明显的成分改变。
地表岩石受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 用而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生破 碎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 由于生物的活动对岩石与矿物所引 起的破坏作用,包括机械破坏与化 学破坏。
岩浆岩:(酸性岩>基性岩)
变质岩:(浅变质>深变质)
34-25
②矿物成分
岩浆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与矿 橄榄石 ↓ 基性斜长石 物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顺序相反。 辉石 ↓ ↓ 单矿岩的抗风化能力强于复矿 中性斜长石 角闪石 岩; ↓ ↓ 浅色矿物(如正长石)抗风化 黑云母 酸性斜长石 ↙ ↘ 能力强于暗色矿物(如:橄榄石 正长石 等)。 ↓ 同种元素在不同的矿物中抗风 化能力不同。如石灰岩中的Ca易风 化,而斜长石中的Ca相对难风化。 白云母 ↓ 石英
34-16
碳酸化作用
水中的CO2从矿物中夺取盐基,将破坏原岩 中的矿物,生成新的碳酸盐,使原有矿物分解, 这种变化称为碳酸化作用。如:
4K[AlSi3O8]+2CO2+4H2O→Al4[Si4O10](OH)8+8SiO2+2K2CO3
长石
高岭石
34-17
③生物风化作用
由于生物的活动对岩石与矿物所引起的破 坏作用,为生物风化作用。
厚层岩石>薄层状岩石。
34-27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地质构造
褶曲轴部、断层破碎带及其附近裂隙密集 的地方,岩石易风化。

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库(1)

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库(1)

4.洪积扇的工程性质最好的地方是( C )A.扇顶B.扇腰C.扇缘D.主流线(二) 常年性地表水1.河流的侵蚀能力与( C ) 关系最大.A.河床宽度B.河流流量C.河流流速D.河床粗糙率2.河流两岸洪水期被淹没, 平水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叫做( A )A.河漫滩B.河流阶地C.河谷斜坡D.河床3.河流的侵蚀,搬运,沉识作用,被称为( D )A.第四纪地质作用B.冲刷作用C.成岩作用D.河流地质作用4.阶地面和阶地陡坎均由基岩组成的阶地叫做( A )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冲积阶地D.横向阶地5.河流地质作用产生的沉积物叫做( D )A.洪积层B.残积层C.坡积层D.冲积层6.上部为冲积层,下部为基岩出露的河流阶地叫做( B )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堆积阶地D.纵向阶地7.阶地是( C )A.河流侵蚀作用的产物B.河流沉积作用的产物C.地壳升降作用的产物D.前述三种作用的产物(三) 地下水的基本性质1.岩,土孔隙和裂隙中能够容纳一定数量水体的性能叫做( C )A.持水性B.给水性C.容水性D.透水性2.吸附在岩,土颗粒表面,不受重力影响的地下水叫做( D )A.重力水B.毛细水C.汽态水D.结合水3.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 化合物的总量叫做( A )A.总矿化度B.总硬度C.暂时硬度D.永久硬度4.饱水带是指( C )A.毛细水带B.毛细水带和重力水带C.重力水带D.汽态水,吸附水,薄膜水带5.溶水度等于( A )A.持水度加给水度B.持水度加透水度C.给水度加透水度D.给水度减持水度(四) 地下水的基本性质1.地下水对混凝土的溶出性浸蚀,主要因为地下水中( D )A. CO2含量过高B.水质偏酸性C.硫酸根离子超标D.暂时性硬度小于32.地下水中含有侵蚀性CO2时,对混凝土有( C )A.一般酸性侵蚀B.溶出性侵蚀C.碳酸侵蚀D.硫酸侵蚀3.侵蚀性CO2是因为地下水中( C )A. CO2本来就有侵蚀性B.CO2含量没达到平衡标准C. CO2含量超过平衡标准D.CO2含量恰好达到平衡标准(五)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1.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A.大气降水B.潜水C.承压水D.岩溶水2.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叫做( B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裂隙水3.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 C )A.饱气带水B.毛细水C.重力水D.上层滞水4.埋藏并充满两个隔水带之间的重力水叫做( B )A.潜水B.承压水C.上层滞水D.饱气带水5.基岩裂隙水的主要径流通道是( B )A.岩石的孔隙B.岩石的节理C.溶洞D.岩层的层理6.孔隙水是指储存和运动在岩石孔隙中的( A )A.重力水B.地下水C.薄膜水D.毛细水四、岩石工程性质及岩体(一) 风化1.生物物理风化的主要类型是( D )A.冰劈作用B.热胀冷缩作用C.盐类结晶作用D.根劈作用2.因强烈蒸发使地下水浓缩结晶,导致岩石裂缝被结晶力扩大,叫做( B )A.热胀冷缩作用B.盐类结晶作用C.冰劈作用D.碳酸化作用3.冰劈作用是( A )A.物理风化B.生物风化C. 化学风化D.差异风化4.影响岩石风化的内部因素是( C )A.湿度和压力B.化学活泼性流体C.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D.矿物的联结力5.岩石的风化程度主要根据岩石的( D )进行观察.A.颜色和力学性质B.矿物成份和力学性质C.矿物成份和破碎程度D.以上全部6.抗风化能力最强的矿物是( C )A.正长石B.斜长石C.石英D.方解石7.黄铁矿在空气或水中生成褐铁矿,在化学风化中应属于( C )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氧化作用D.碳酸作用(二) 特殊土1.黄土的( A )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A.湿陷性B.崩解性C.潜蚀性D.易冲刷性2.风成黄土是一种( A ) .A.原生黄土B.次生黄土C.残积黄土D.由风化作用形成的黄土3.具有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的土是( B )A.黄土B.软土C.膨胀土D.冻土4.膨胀土遇水后膨胀,是因为膨胀土中含有较多的( A )A.蒙脱石B.高岭石C.白云石D.长石5.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B )A.长江中下游B.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C.云贵高原D.湖沼地带6.冻土的冻胀融沉性是因为冻土中含有较多的( B )A.易溶盐B.水C.孔隙D.有机质(三) 岩石工程性质1.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能叫做岩石的( B )A.吸水性B.软化性C.可溶性D.崩解性2.评价岩石抗冻性的指标是( A )A.软化系数B.吸水率C.抗压强度D.重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3.岩石在单轴压力下变形,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叫做( D )A.弹性模量B.变形模量C.塑性模量D.泊松比4.岩石的强度指标,通常是用岩石的( A )来表示.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扭强度5.花岗岩,石灰岩,钙质砂岩,千枚岩中,石灰岩的工程性质属于( C )A.最好B.较好C.中等D.较差6.硅质石英砂岩的主要工程力学持征之一是具有较高的( A )A.强度B.可溶性C.膨胀性D.崩解性7.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5以上至30MPa时,被称为( B )A.极硬岩B.硬岩C.软岩D.极软岩8.页岩,泥岩在土,石工程分类中应属于( B )A. Ⅱ级B. Ⅲ级C. Ⅳ级D. Ⅴ级(四) 岩体1.岩体工程性质不仅取决于组成它的岩石,更主要是取决于它的( C )A.结构体形态B.矿物成份C.不连续性D.岩石构造2.岩体结构是指( A )A.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组合形式B.岩石块体的大小和形态C.结构面的空间分布状况D.岩体各向异性的持征3.( D ),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是结构体的四大类型.A.砾石结构B.砂状结构C.粗粒结构D.整体块状结构4.在岩体结构类型中,构造变动中等,具中厚层状的沉积岩应属于( B )A.整体块状结构B.层状结构C.碎裂结构D.散体结构5.层理是( A )结构面.A.成岩B.构造C.次生D.变质6.次生结构面的常见代表是( C )A.冷缩节理,层理,片理B.张节理,剪节理,断层C.风化裂隙,爆破裂隙,御荷裂隙,溶蚀裂隙D.不整合接触界面7.在结构面强度中,最重要的是( C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弯强度五、不良地质(一) 滑坡1.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一个或几个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过程叫做( B )A.崩塌B.滑坡C.溜坍D.坍方2.具有一个贯通的滑动面,并且下滑力大于抗滑力,被认为是( C )A.滑坡分类的重要依据B.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C.滑坡的形成条件D.滑坡的主要判别持征3.切层滑坡是指滑体的滑动面( B )A.顺着岩层面B.切割岩层面C.切割节理面D.顺着节理面4.滑坡主要发育在( C )A.花岗岩区B.石灰岩区C.软弱岩区D.高陡边坡5.滑坡体后缘与不滑动部分断开处形成的陡壁叫做( A )A.滑坡壁B.滑动面C.主裂缝D.滑坡台阶6.重力式挡墙主要用于整治( C )A.崩塌B.岩堆C.滑坡D.落石(二) 崩塌和岩堆1.斜坡上的大量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崩落的现象叫做( C )A.剥落B.落石C.崩塌D.滑坡2.崩塌主要发育在( C )A.软弱岩区B.节理不发育边坡C.节理发育的坚硬岩区D.平缓山坡3.对于中等规模,频繁发生的崩塌,线路通过时主要采取( A ) 的措施.A.明洞B.拦石墙C.拦石网D.绕避4.岩堆表面坡度与岩块堆积的天然休止角相比,应该( C )A.偏大B.偏小C.接近D.不一定5. 对正在发育的大中型岩堆,线路通过时最好采取( )的措施.A.绕避B.修路堑C.修路堤D.半堤半堑(三) 泥石流1.泥石流按流态特征可分为( C )和粘性泥石流.A.泥流B.水石流C.稀性泥石流D.坡面型泥石流2.粘性泥石流是因为流体( D )A.含有大量的粘土颗粒B.含有少量粘土颗粒C.有较小的溶重D.泥浆流速大于石块流速3.泥石流是一种( C )A.由风化碎屑物质组成的碎流B.流量特别大的洪流C.含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D.由重力堆积物组成的固体物质4.在条件允许时, 泥石流地区的选线一般选在( A )A.流通区B.扇顶C.扇腰D.扇缘5.泥石流防治中最主要的手段是( A )A.排导槽,栏碴坝和明洞渡槽B.丁坝C.泄洪渠D.种植植被(四) 岩溶1.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D ),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能力和水的运动.A.岩层产状B.岩石构造C.岩石的孔隙性D.岩石的可溶性2.岩溶水按埋蒇条件可为( C )A.裂隙水,孔隙水B.潜水,孔隙水C.承压水,裂隙水D.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3.岩溶水按垂直方向可分为垂直循环带,季节循环带,( C ),深部循环带.A.潜水带B.承压水带C.水平循环带D.地表溶蚀带4.岩溶发育的规律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 A )的影响.A.岩层产状B.地下水中CO2含量C.节理发育D.岩石性质5.分布最广的可溶性岩石是( A )A.碳酸盐类岩石B.硫酸盐类岩石C.岩盐类岩石D.钙质胶结类岩石3.天然休止角是指岩堆堆积处的原始坡角.天然休止角是松散岩土物质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坡角4.在泥石流地区采取绕避措施是因为泥石流一般不允许线路通过.发育旺盛期的大型泥石流和严重淤积的泥石流处于不稳定状态,大大增加工程投资并且不能保障建筑物安全,才绕避。

风化作用详解

风化作用详解
化学风化作用能使成分复杂的矿物(主要使原 生的硅铝酸盐矿物)分解破坏,并产生次生粘 土矿物。粘土矿物与水作用后,产生一系列复 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降低岩石的力学强度,改 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
风化作用对岩石的破坏,首先是从地表开始, 逐渐向地壳内部深入。在正常情况下,愈接 近地表的岩石,风化得愈剧烈,向深处便逐 渐减弱,直至过渡到不受风化,这些岩石才 是所谓的新鲜岩石。这样在地壳表层便形成 了一个由风化岩石构成的层,一般称为风化 壳。在整个风化壳的剖面上,岩石的风化程 度是不同的,因而岩石的外部特征及其物理 力学性质也不相同,
(二)风化壳
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 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积物
锆石矿沙 金刚石
孔雀石
石英
白云母
高岭土外观呈白、浅灰等色,含杂质时呈黄、灰、黑色等。致密 块状或疏松土状,有滑腻感,硬度小于指甲。比重2.4—2.6。干燥 后粘舌,有吸水性。耐火度可达1770-1790℃。可塑性低,粘结性 小,具良好的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纯净的高岭土煅烧后色白,白 度可达80—90%。主要用于陶瓷、造纸、橡胶工业,也可供作搪瓷、 塑料、油漆等工业部门使用。
3. 风化作用降低岩石裂隙面 的粗糙度
岩石裂隙面上存在着许多大小、高低不同的 “石齿”。通常,“石齿”愈大、愈高、愈 多,其抗剪强度愈高;反之,其抗剪强度则 较低。风化降低了“石齿”高度,或使其变 小,变少,从而降低了岩石结构面的抗剪强 度和其他工程地质性能。
4. 风化作用分解岩石原有矿 物而产生次生粘土矿物
蒙脱石 外观一般呈白色、粉红色、浅灰色、淡黄色,当被杂质污染 时可呈灰绿色、紫棕色及其他较深的颜色。疏松土状者光泽暗淡, 致密块状者呈蜡状光泽。硬度1—2,性柔软。块状或土状,有滑感。 比重2—3。吸水后体积膨胀,最大吸水量为其体积的8-15倍。具 高可塑性和良好的粘结性,在水溶液中呈悬浮和胶凝状,还具有阳 离子交换的特性。

地球科学概论第九章 风 化 作 用

地球科学概论第九章 风 化 作 用

第一节风化作用类型一、风化作用概述矿物和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过程-风化作用。

根据风化作用性质和作用方式,风化作用类型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过程-物理风化作用。

如,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冰劈作用、层裂和盐类物质结晶等均使岩石由大变小,以至完全破碎。

物理风化作用方式-热胀冷缩由于温差影响,尤其短时间温度骤变,岩石强烈热胀冷缩,发生破碎和剥落。

在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达70℃以上。

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差异性膨胀破坏了矿物间结合力,是岩石发生碎裂的主要原因。

冰劈作用水结冰时体积增加。

岩石裂隙中充填水,当温度降至0℃,水结冰过程发生膨胀,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使岩石裂隙增多导致岩石崩裂。

层裂作用地下深处岩石,当上覆岩层被剥蚀,出露地表时压力消除,产生向上的膨胀力,形成平行于地面的裂隙。

盐类的潮解和结晶盐类物质夜间吸收水分溶解,白天蒸发失水结晶。

溶解与结晶交替。

(二)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受水、氧气和二氧化碳作用,地表岩石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的作用过程。

作用方式: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作用等。

溶解作用水是溶剂,含有一定量的O2、CO2及其它物质,具较强的溶解能力。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方解石>白云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长石>石英。

温度对矿物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热带地区雨水充沛、气温高,岩石风化速率高。

水化作用矿物与水作用,吸收水分子加入到矿物晶格中,形成含水矿物。

如,CaSO4 + 2H2O CaSO4 ? 2H2O硬石膏石膏硬石膏转变为石膏,体积膨胀60%,对围岩产生压力。

同时,石膏溶解度较大,更加速岩石的风化和分解。

水解作用发生水解,形成含OH-的新矿物。

造岩矿物中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易发生水解作用如:4K[AlSi3O8] + 6H2O Al4[Si4O10](OH)8+8SiO2+4KOHAl4[Si4O10](OH)8 + nH2O 2Al2O3?nH2O+ 4SiO2 + 4H2O溶于水中的CO2形成CO32-和HCO3-,与矿物中金属阳离子结合成易溶的碳酸盐而随水流失,原有矿物发生分解:CaCO3+CO2+H2O Ca2++2HCO3-4K[AlSi3O8] + 4H2O +2CO2 Al4[Si4O10](OH)8+8SiO2+2K2CO3氧化作用矿物中某些元素与氧结合形成新矿物:黄铁矿(FeS2)-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褐铁矿[Fe(OH)3]磁铁矿(Fe3O4)-褐铁矿[Fe(OH)3]大部分岩石和矿物中含有铁,氧化后使风化岩石表面常呈紫红色和铁褐色。

10 风化作用分析

10    风化作用分析

2 化学风化类型
1) 溶解作用-矿物溶于水的过程。 2) 水化作用-有些矿物与水作用时,能够吸收水份作为自己 的组成部分,形成含水的新矿物。
3) 水解作用-矿物的离解物与水中的H+、OH-离子发生化学
反应,形成新矿物。 4) 碳酸化作用-矿物与水中CO2结合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盐, 使原有矿物分解的作用。 5) 氧化作用-矿物中的低价元素与大气和水中的游离氧化合
2、生物化学风化
菌类(微生物)作用产生酸性物质分解岩石。该作 用参与形成矿物质和有机质共存的新物质——土壤。
第二节 制约岩石风化性质与特性的因素
一、气侯条件
二、地形地貌条件
三、岩石的特征 四、地壳运动 五、人类活动
一、气候因素
温度——温差大、冷热变化频繁利于物理风化;温度变 化对岩石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水溶液浓度 有较大影响,影响化学风化速度。
第十章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概念
通过与大气、水和生物接触,发 生物理崩解和化学分解,产生松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矿物和岩石,
散碎屑物、化学溶液、残积物乃 至土壤的过程。
一、物理风化作用
.(机械风化)。
1 概念: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在原地发生
机械破坏而不改变化学成分的作用 . 2 物理风化作用类型
1) 热胀冷缩;
四、土壤
概念:具有生长(高等植物)能力的残积物的表层。 ——成分:富含腐殖质、矿物质、水分和空气。
——厚度:一般是50~60cm到1~2m,最厚可达10余米。
Ultisols(老成土)
Typical Soil Profile
A腐植质层 B淋滤层 C淀积层 C
D风化岩石 (母质层)
A B
D

第十章 风化作用 10

第十章 风化作用 10

第十章风化作用——组成地壳的岩石在地表的常温、常压下,由于气温变化气体水容液及生物的共同作用,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三大岩类的形成环境与地表相比都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当暴露到地区性表这样一个新环境进,岩石性质不稳定,促使岩石在地表原地遭受破坏的作用称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的类型根据岩石遭受破坏的性质及方式分阶段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和矿物发生破坏而不明显地改变其化学成分的作用过程。

(一)主要方式1.热胀冷缩由于温差的影响,尤其短内温度的聚变,使岩石强烈的热胀冷缩后剥落、碎裂。

①矿物在昼夜温差很大的地区(沙漠地区)日:60-70℃;夜<0℃易碎裂;②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不同矿物有不同的膨胀系数,差异性膨胀,破坏了矿物间的结合力。

使岩石发生碎裂。

2.冰劈作用相同重量的水结晶成冰时的体积>融化时的体积岩石裂隙充填有地表水及地下水,这些水当温度降至℃时结晶冰,结冰的过程就体积膨胀的过程,对裂隙周围产生压力使裂隙扩大,如果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进就必然使裂隙增多扩大最终岩石崩裂——冰劈作用。

冰劈作用的实质是冻融交替。

因此昼夜温度在0℃上下,波动的地区,岩石的洋劈作用最为强烈,而长年寒冷的地区水终年结冰,冰劈作用并不很强烈。

3.层裂地下深处的岩石受到上覆岩石被剥蚀掉,使原来深处的岩石出露地表进,上伏岩石压力使消除,露出地表的岩石产生向上的膨胀,出现一些平等于地面的裂隙。

4.盐类的潮解与结晶对岩石的搏裂潮解性盐类夜晚吸收水分、熔解,白天在阳光蒸发下,结晶—对岩石有压正长石力交替反复使岩石碎裂。

(二)、物理风化的结果岩石机械破坏、产物——大小不等,较角分明的岩石碎屑。

覆盖在基(未受风化的母岩)之上,成分与基岩大体一致。

二、化学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受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

(原生矿物质>石生矿物) (一) 主要方式1.溶解作用水是溶剂,含一些酸碱物质,具较强溶解务,不溶解岩石中的矿物。

1.5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1.5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软化系数表示。 软化系数kd:等于岩石在饱和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
在风干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的比。用小数表示。其值越小, 表明岩石在水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越差。
岩石的软化性决定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 岩浆岩和变质岩的软化系数大都接近于1.0;粘土矿物含量 高、孔隙度大、吸水率高的岩石,软化系数越小,如泥灰 岩和页岩。
降低岩石的强度。在工程中应当重视岩石中这些低强度 矿物含量的增长对岩石强度的降低作用。
但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含有高强度矿物的岩石,其强度一定就 高。因为岩石受力作用后,内部应力是通过矿物颗粒的直接接 触来传递的,如果强度较高的矿物在岩石中互不接触,则应力 的传递必然会受中间低强度矿物的影响,岩石不一定就能显示 出高的强度。
180~300
岩石名称 辉绿岩
抗压强度 (MPa)
200~350
岩石名称 页岩
抗压强度 (MPa)
10~100
100~250
玄武岩
150~300
砂岩
20~200
180~300
石英岩
150~350
砾岩
10~150
100~250 100~250 80~250
大理岩 片麻岩 灰岩
100~250 50~200 20~200
岩体 = 结构面 + 结构体
岩块的强度高,岩体的强度不一定高。
结构面的发育程度、性质、充填情况以 及连通程度等,对岩体的工程性质有很 大的影响。
29/35
1. 结构面
结构面: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
(1)结构面类型: 原生结构面:成岩时形成
沉积结构面:层面、层理、夹层等 火成结构面:原生节理、流纹面、接触面等等 变质结构面:片麻理、片理等等

地质学:岩石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分类

地质学:岩石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分类

岩石的释荷
岩 石从 地 下 深 处 变 到 地表 条 件 时 由 于 上 覆静 压 力 减 小 而 产 生张 应 力 形 成 一 系 列与 地 表 平 行 的 宏 观和 微 观 的 内 部 破 裂面 。 形 成 这 种 裂 隙构 造 的 作 用称为剥离作用。
在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的地区,其结果是在陡坡、山 麓和沟谷中产生大量的危石、碎石和岩屑,这是造成崩 坍、落石、泥石洪流的基本条件。
岩浆岩:(酸性岩>基性岩)
变质岩:(浅变质>深变质)
2.矿物成分
岩浆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与矿 橄榄石 ↓ 基性斜长石 物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顺序相反。 辉石 ↓ ↓ 单矿岩的抗风化能力强于复矿 中性斜长石 角闪石 岩; ↓ ↓ 浅色矿物(如正长石)抗风化 黑云母 酸性斜长石 ↙ ↘ 能力强于暗色矿物(如:橄榄石 正长石 等)。 ↓ 同种元素在不同的矿物中抗风 化能力不同。如石灰岩中的Ca易风 化,而斜长石中的Ca相对难风化。 白云母 ↓ 石英 抗 风 化 能 力 增 强
ds=ρs /ρw
孔隙比(e)与孔隙度(n)
e n ; 1 e n e 1 n
裂隙率(KT) ρ、ρs↑,n、e↓,岩石的工程性质↑
常见岩石的比重 (2.60~2.90)
岩石名称 花岗岩 比 重 2.50~2.84 岩石名称 泥灰岩 比 重 2.70~2.80
流纹岩
凝灰岩 闪长岩 斑岩
2.65左右
回弹强度: 用回弹仪弹击岩石面获得
回弹值,再由回弹值换算成抗压强度。
3、岩石破坏形式:
脆性破坏(没有明显变形突
然破坏)

塑性破坏(破坏前变形较大 )
二、风化作用
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气温
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各种营力的作用 下,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械破碎和矿物成分 的改变,丧失完整性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酸性岩和基性岩抗风化能力的比较?
答:酸性岩的抗风化能力更强。

岩石的胀缩系数不一样,气温热胀冷缩带来的结果不同。

因为基性岩中富含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暗色矿物,这些暗色矿物在地表条件下不稳定,颜色较深,容易吸热,散热,内力影响其力学强度,所以导致岩石易风化。

相反,中酸性岩中,长石、石英等颜色较浅的稳定矿物较多,所以,岩石不易风化。

且酸性岩酸性化学成分多,富含二氧化碳的湿热空气对其侵蚀作用更小,基性岩更易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