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合集下载

1984年8大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年8大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7
水域
76 77 78 79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滩涂 沟渠 水工建筑物 冰川及永久积 雪 荒草地 盐碱地 沼泽地 沙地 裸土地 裸岩、石砾地 田坎 其他
包括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侵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 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 间的面积。常水位线一般按地形图,指另行调绘。 人工修建,用于排灌的沟渠,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指南方宽≥1 米、北方宽≥2米的沟渠。 人工修建,用于除害兴利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 上的建筑物。 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 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 树木郁闭度<10%,表层为土质,生长杂草,不包括盐碱地、沼泽地和裸土地。 表层盐碱聚集,只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 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 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包括沙漠,不包括水系中的沙滩。 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 表层为岩石或石砾,其覆盖面积>50%的土地。 主要指耕地中南方宽≥1米,北方宽≥2米的地坎或堤坝。 指其它未利用土地,包括高寒荒漠、苔原等。
11 1 耕地 12 13 14 15
灌溉水田 望天田 水浇地 旱地 菜地
2
园地
21 22 23 24 25
果园 桑园 茶园 橡胶园 其他园地
3
林地
31 32 33 34 35
有林地 灌木林 疏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迹地
3
林地
36
苗圃
4
牧草地
41 42 43
天然草地 改良草地 人工草地
5
居民点及工 矿用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1.概述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土地的特性,对土地资源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利用。

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的深刻反映。

土地利用划分具有如下特点: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人类的劳动所形成的产物。

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它们在地域分布上不一定连成片。

种类、数量、分布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的。

1.1.1.土地分类方法土地分类是国家为掌握土地资源现状、制定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土地分类由于目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分类。

一般按地貌、土壤、植被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

其目的是揭示土地类型的分异和演替规律,遵循土地构成要素的自然规律,最佳、最有效地挖掘土地生产力。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指主要依据一些评价指标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分类。

一般按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土地适宜性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

也称为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

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其目的是为开展土地条件调查和适宜性调查服务,为实现土地资源最佳配置服务。

3.土地综合分类系统: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管理特性及其他因素对土地进行综合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综合分类主要形式。

土地利用分类一般按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覆盖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土地经营特点、土地利用效果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

其目的是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反映国家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国家和地区宏观管理和调控服务。

在这三种分类中,土地利用分类即土地综合分类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最广、全覆盖的基础分类。

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基础。

(完整版)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84、89、02、07各版(全).doc

(完整版)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84、89、02、07各版(全).doc
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老八类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9月颁布发的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规定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其中一级
分8类,二级分46类。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见表1。
表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海涂中的耕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
71
河流水面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常水位岸线以下的面积。
72
湖泊水面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以下的面积。
73
水库水面
指人工修建总库容不小于
10万m3,正常蓄水位线以下的面积。
74
坑塘水面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蓄水量小于10
万m3,常水位岸线以下的蓄
水面积。
施,仅靠引洪灌溉的耕地。
15
菜地
指以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塑料大棚用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
作物,覆盖度大于
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数
70%的土地,包括果树
苗圃等设施。
2
2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园地
桑园
指种植桑树的园地。
22
23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三,各种(新旧)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的对比分析
24
橡胶园
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25
其他园地
指种植可可、咖啡、油棕、胡椒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
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
31
有林地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84、89、02、07各版(全)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84、89、02、07各版(全)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土地分类是指在研究分析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划分土地类型。

土地分类成果可直接用于生产和土地科学的研究。

土地分类的目的是如实反映土地的利用现状,分析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管理土地提供依据。

一,我国主要采用三种土地分类系统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性分类,也可以依据土地的某一自然特性分类,还可以依据土地的自然综合特性分类;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的综合特性分类。

我国城镇土地的分类是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利用的方式、经营的特点和覆盖的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分类。

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标准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土地分类体系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984 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1989 年 9 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

在研究、分析两个现行土地分类基础上,国土资源部于 2001年8月21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并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8月10日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老八类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 年 9 月颁布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规定全国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两级分类,统一编码排列。

其中一级分 8 类,二级分 46 类。

具体分类的名称及含义见表1。

表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注:①我国丘陵山区的耕地面积中,田埂、土坎所占比例较大。

有些高坡田、土坎所占面积高达50%以上。

因此,要扣除耕地中南方宽不小于1.0m、北方宽不小于2.0m的田坎,并计入未利用土地的二级地类中。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城镇土地分类用于城镇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变更 调查。从1989年发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 月。
《城镇土地利用分类》
一级类型 商业金融业用地 工业、仓储用地 市政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二级类型 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 工业,仓储 市政公用设施,绿化 文、体、娱,机关、宣传,科研、设计,教育、医卫
天然牧草地、改良牧草地、人工草地、可调整人工草地 畜禽饲养地 、设施农业用地 、农村道路 、坑塘水面 、养殖水 面 、农田水利用地 、田坎 、晒谷场等用地
居民点及独立 城市 、建制镇 、农村居民点 、独立工矿用地 、盐田 、特殊用
工矿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铁路用地 、公路用地 、民用机场 、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 地、

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
物的园地。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3 林地
含义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 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 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 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 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1 有林地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 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052 住宿餐 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餐饮服务的用地。包括
饮用地
宾馆、酒店、饭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 餐厅、酒吧等。
053 商务金 指企业、服务业等办公用地,以及经营性的办
融用地
公场所用地。包括写字楼、商业性办公场所、 金融活动场所和企业厂区外独立的办公场所等
用地。
054 其它商 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服务业用地。包
针对全国城镇与村庄地籍调查尚未全面完成的现 实情况,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 用)》。适用于土地变更调查和更新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
附录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续附录一
耕地中南方宽不小于1.0m、北方宽不小于2.0m的田坎,并计入未利用土地的二级地类中。

②郁闭度是指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整个林地面积的百分比。

③对于过去曾是低洼、渍水地带并长有芦苇,现已干枯成为旱苇地的,仍划为水域中的苇地。

④常水位岸线指多年保持的水位与岸线的交线。

关于常水位岸线的确定方法,可通过当地群众调查经常出现的水位来确定,也可直接从岸线植被、波浪冲击岸边形成的较稳定的岸线来确定。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无法确定的,也可用根据航片或地形图上的水面边线确定。

84&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比较

84&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比较
07 住宅 用地 071 城镇住宅用地 农村宅基地 指主要用于人们生活居住的房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 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用地。 指农村用于生活居住的宅基地。
07
072
5
指城乡居民点、独立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包括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 居民 点及 工矿 用地 51 城镇 市、镇建制的居民点,不包括市、镇范围内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用地。 51A 51B 52 53 农村居民 点 独立工矿 用地 盐田 特殊用地 镇以下的居民点用地。 居民点以外独立的各种工矿企业、采石场、砖瓦窑、仓库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建设用地,不包括附 属于工矿、企事业单位的农副业生产基地。 以经营盐业为目的,包括盐场及附属设施用地。 指居民点以外的国防、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墓地、陵园等用地。 城市 建制镇
03 林地
07
031 032 有林地 灌木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 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033
其它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 迹地、苗圃等林地。
04 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7
041 天然牧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043 其它草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 的草地。
5
指城乡居民点、独立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包括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 居民 点及 工矿 用地 51 城镇 市、镇建制的居民点,不包括市、镇范围内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用地。 51A 51B 52 53 农村居民 点 独立工矿 用地 盐田 特殊用地 镇以下的居民点用地。 居民点以外独立的各种工矿企业、采石场、砖瓦窑、仓库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建设用地,不包括附 属于工矿、企事业单位的农副业生产基地。 以经营盐业为目的,包括盐场及附属设施用地。 指居民点以外的国防、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墓地、陵园等用地。 城市 建制镇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附录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续附录一
耕地中南方宽不小于1.0m、北方宽不小于2.0m的田坎,并计入未利用土地的二级地类中。

②郁闭度是指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整个林地面积的百分比。

③对于过去曾是低洼、渍水地带并长有芦苇,现已干枯成为旱苇地的,仍划为水域中的苇地。

④常水位岸线指多年保持的水位与岸线的交线。

关于常水位岸线的确定方法,可通过当地群众调查经常出现的水位来确定,也可直接从岸线植被、波浪冲击岸边形成的较稳定的岸线来确定。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无法确定的,也可用根据航片或地形图上的水面边线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附录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4年标准)
续附录一
耕地中南方宽不小于1.0m、北方宽不小于2.0m的田坎,并计入未利用土地的二级地类中。

②郁闭度是指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整个林地面积的百分比。

③对于过去曾是低洼、渍水地带并长有芦苇,现已干枯成为旱苇地的,仍划为水域中的苇地。

④常水位岸线指多年保持的水位与岸线的交线。

关于常水位岸线的确定方法,可通过当地群众调查经常出现的水位来确定,也可直接从岸线植被、波浪冲击岸边形成的较稳定的岸线来确定。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无法确定的,也可用根据航片或地形图上的水面边线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