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第一课时
第三节 地图 第一课时

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②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③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④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技能目标①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依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
【教学流程】【导入】同学们,假期外出旅游的时候,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是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要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学生】地图。
【多媒体】什么是地图呢?【多媒体】展示“台湾岛”图片。
【指导】让学生阅读图,归纳得出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提问】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表现方式呢?【多媒体】展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讲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共有三种:一种是线段式,一种是数字式,就是我们看到的分数式,最后一种是文字式,就是直接用文字描述出来。
但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图上距离等于实地距离多少。
一般来说,图上距离我们都用一厘米来表示实地距离多少。
【提问】如果我们知道一幅图的比例尺和图上距离,那怎么知道它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呢?【多媒体】展示小练习【练习】学生完成比例尺的相关小练习。
【过度】我们刚常已经学会怎么求比例尺,那么如果老师给你几个比例尺,你要怎么来求出大小呢?【多媒体】展示几个比例尺比较大小【观察思考】怎么判断比例尺的大小呢?【讲解】如果分母都是1的话,看分子,分子小的,分值大,相反,则小。
2.1 地图的基本要素(第一课时) 教案1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目标】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重难点)【教学模式】六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讲练结合法【教具准备】1铅笔、尺子、橡皮2、多媒体【教学过程】用一般方法判断方向判断大象馆在鸵鸟馆的——方向点拨: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承接:在下图中,应如何辨别方向?探究三、指向标定向法展示图:ABC 经纬网地图B 在A的方C在A的方B在C的方北极北西南东提问:经线和纬线的形状特点?经线和纬线分别指示什么方向?点拨:B和C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能说南北,北极点是最北方,谁距北极点最近,谁是北方。
过渡:三种定向法中,经纬网定向最为准确,实际应用最广的方法。
常见的经纬网地图除了上述外,还有以下情况。
G教学反思:1、创景导入环节,采用学生喜爱的猜谜语形式,利于创造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经纬网定向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难点,设计经纬网的三种类型,通过点拨指导,方法介绍,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及板图讲解来实现。
为拓展知识,培养能力,从学生身边生活常识旅游迷失方向切入,通过展示自己的金点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
3、本课总结设计,采用歌谣的展示形式,既能梳理知识,突出重点,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乐”中“学”。
4、本课注重方法指导。
如指向标定向介绍平移法和旋转法的使用;两极地图判断方向,总结了对于偏方向,分两步判断方向,(1)确定某点东西南北方向。
南极地图,内南外北,顺东逆西;北极地图,内北外南,逆东顺西。
(2)确定另一点在某点的哪两个方向之间。
地图第一课时说课稿

《地图》第一课时说课稿刘群燕一、教材分析:《地图》是七年级科学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是地图的基本的要素,第二课时是绘制平面图和路线图。
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质。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以及在地图上辩认方向。
「过程与主法目标」: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辩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和学法: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具准备:各式地图(学生每人自带)、直尺、米尺、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我有许多城市,但没有一间房屋;我有许多森林,但没有一棵树木;我有许多河流,但没有一滴水,”学生猜地球仪或地图。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承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你知道怎样才能选择出适用的地图
吗?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学会阅读地图 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和注记
教学后记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学习用具
地图册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 1:猜一个谜语 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打一常用地理工具 导入 2:“谜”你开场 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
江河湖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打一地理名词 导入 3:认识地图 小明暑假准备到我国宝岛台湾去旅游,但他对台湾一点也不了解,于是老师建议他去买一 张台湾省的地图。让我们和小明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张地图吧!
导入 4:问题情境,比较思维
讲授新课(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一、学会阅读地图 老师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A 组:请在下面的台湾岛地图和湘潭市某中学平面图上指出阅读地图的基本三要素。
湘潭市某中学校园平面图
B 组: 比例尺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应如何对比例尺的大小进行比较?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 和内容的关系应如何思考? C 组:地图上的方向判别有哪三种方法?如何在地图中确定方向?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岛的铁路线选线时既考虑到了地形条件(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反 映),又考虑了穿过居民点(图中的居民点可以反映),河流的流向也可以由图示的地形条件 进行思考。这就说明了,根据图例和注记读取地图中的有用信息是我们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重 要方法。 老师点拨提升,拓展、延伸学生对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的知识。
D 组:请阅读课文图 1.25 一些常用图例,进行下面的图例判断练习。你会对照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吗?
《地图的阅读》说课

《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地图的阅读》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三节。
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的起始阶段,七年级的地理更多的是对地理知识的简单了解,“不求甚解”是一个很大的特色,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目的有三个: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为进入高中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3、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以致用”。
在“学习对终身发展的地理”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地理学习的目标应比以前有所扩展,有所转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单纯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会“用”。
学习地图是更多得为了会运用地图。
因此,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在学习本课中,我认为应该达到的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为:1.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2.能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3.认识常用图例。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地图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说出地图的基本要素。
(2)会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
(3)能够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2.能力目标: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3.情感目标:初步形成对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本人任教的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生源素质相对不高,学习的兴趣不浓。
如果单纯是讲授知识,会导致陷入“学生厌学,进而老师厌教,学生更进一步厌学”的恶性循环当中。
反之,如果教授的内容是和生活中紧密相关的知识,并且学了就能用,不但学生有成就感,乐学,那么老师进而也乐教,学生就更进一步乐学,这样就会有一个良性循环。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乐于通过合作竞争掌握知识。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学会阅读地图学习目标:1.知道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2.记住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确定方向。
3.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的应用(包括地图比例尺的计算、应用及表达方式,地图上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通过阅读观察、探究练习、小组合作与交流,获得阅读地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把学习地图的过程当成使用地图的过程。
学习内容:自主学习一学会使用比例尺读课本P15课文以及1.22“台湾岛”图自主完成: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
2.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表示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________________ (注意:利用公式求比例尺时,分子、分母的单位要统一)(3)表示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分子相同,分母愈大,比例尺_____,分母愈小,比例尺_____(大、小);练一练: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5000B、C、1:4000000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2.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A、1:1000B、1:30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3.现有一张边长为1米的白纸,让你来画一张学校地图(假设校园的边长为400米),回答下列问题。
自主学习二在地图上辨认方向(1)一般情况:面向地图,判断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________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所指的方向是_______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第一课时)(50张PPT)

2、东半球与西半球
西半球 西经20° 为什么要这样来分? 东半球
东经160°
Hale Waihona Puke 西半球东半球东西 半球 划分
20°W
20°W以东, 160°E以西
东半球
160°E
北极
20°W 20°W以西, 160°E以东。
西半球
为什么习惯上以20 °w和160 °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 西半球?为什么不以本初子午线作为东 西半球划分的界线?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吗?
小于20°全东,大于160°全西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0º 纬线(赤道)。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课堂练习:
(1)东经15度属于( 东 )半球; 西 (2)东经170度属于( )半球; (3)本初子午线在( 东 )半球。
(4)东经130度属于( (5)西经75度属于( (6)西经58度属于( 东 西 西 )半球; )半球; )半球;
地球绕着地轴自 西 向 东 作着自转,使地球上有了日 与夜交替。
南极
误人子弟
督学到某学校视察,看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便 问学童甲:“你说说看,这个地球仪为何会倾斜 23.5度?” 学童甲惶恐地答道:“不是我弄歪 的!” 督学摇摇头,转问学童乙。学童乙双手一摊, 说道:“您也看见,我是刚刚才进来的!” 督学疑惑地问教师怎么回事。教师满怀歉意地 说:“不能怪他们,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已经是这 样的了。” 校长见督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忙解释:“说 来惭愧,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我们买的是地摊货。”
180°
西经
0°
东经
180°
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将某一大陆、某一地 区、某一国家人为划分在两个半球上。 20°W 160°E (可以避免把欧非洲大陆分割在东西两 西半球 东半球 个半球上)
初一地理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比例尺
知道比例尺的定义。
方向
引导学生了解地图方向的三种表现方法。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按照任务单上的要求,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利用实际案例讲解一般指示法的特点。
指导学生按照任务单上的要求,掌握指向标方向法的应用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教学重点:掌握地图三要素内容及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比例尺计算以及经纬网指示方向的掌握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简介主要学习内容,引出即将研究的问题。
地图的定义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地图和地球仪的优缺点各是什么,从而了解地图的概念。
地图三要素的了解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
秋季
课题
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地理 (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图三要素。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以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经纬网指示法,落实教学难点
图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和熟记一些基本图例。
总结
总结所学,留下悬念,预告下节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方向和__________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情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
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8、1∶1000000的比例尺改写成文字式应是:
A、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千米B、一百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面积10万KM2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教学过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9月23日3节6.6 4节6.59月24日5节6.8 6节6.7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地图。(1)
【构建知识网络】(25)
(一)依据自学提纲自学
(一)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1、地图的三要素
(1).判断方向:
①一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向标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2)比例尺
①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表示范围的大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二)合作讨论(10)
1、生质疑
2、师精讲点拨:(1)指向标定位
(2)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3.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在地图上,把__________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_________色表示,海洋用_________色表示。
5.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不一样。如果准备去一个城市旅游,想知道这座城市在全国的位置,应选择________比例尺地图,想知道这座城市中各个景点的位置,应选择________比例尺地图。
2知道比例尺的表示方式,能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和用途。
3知道常用的图例,会看地图注记。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教学难点: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措施:利用地图,精讲多练
教具
准备
课件、地图册
板书
设计
地图的三要素
①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9、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500000 B、五十万分之一C、1∶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
10、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
A、1∶1000 B、1/3000000 C、040KM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1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 B、0250KMC、1∶4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KM
表示范围的大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反馈练习】异步:优生做(一)、(二)(三)其他学生做(三)(一)(19)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一百万分之一B 1∶20000 C1∶12500 D 1∶1500
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能确定
(三)综合题
1、两地实地距离10千米,在图上距离为5厘米,计算该图的比例尺。
2、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下比例尺:
①1∶500000②1/250000③0 500 1000千米④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750千米。
教学后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达标情况:85%
教学得失:大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部分同学做起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理解不透,应用起来较困难。尤其是判断方向出错较多。
改进措施:
1、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2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多做相关的题。
3发挥小组的互帮互助作用。
教学设计
9月16日
课题
地图的阅读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在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判定方向。
2知道比例尺的表示方式,能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和用途。
3知道常用的图例,会看地图注记。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重点
难点
分析
及
突破
措施
教学重点:1在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判定方向。
3、在地图上经线指的方向是:()
A东西B南北C东北D西南
5、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A东B西C南D北
6、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100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
A 1∶1000 B 1∶10000 C1∶1000000 D 1∶10000000
7、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