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福建省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福建省龙岩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卷 含答案

龙岩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做答时,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请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速度一时间(v t )图线,在1t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驶),在1t到3t这段时间内A.在2t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在3t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a车加速度均匀增大D .b 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5.用220V 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电阻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象如图所示,则A .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1555WB .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C .负载电阻阻值为11ΩD .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10sin(100)i t A π=16.极地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轨道可视为圆轨道)。
福建省泉州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16 届泉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14。
如图,虚线a、b、c为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为轨迹上的两点,则A。
三个等势面中,a等势面电势最低B。
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小C。
粒子在P点时的动能比在Q点的小D。
粒子在P点时的加速度比在Q点的小15.如图,穿在一根固定杆上的两个小球A、B连接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
当两球静止时,绳OA与杆的夹角也为,绳佃沿竖直方向,不计一切摩擦,则球A、B的质量之比为A.3:1B. 1:3C. 2:3D. 3:216。
质量为500kg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受到的阻1的关系如图所力不变,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v示,则赛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功率为20kWC.所受阻力大小为2000ND.速度大小为50m/s时牵引力大小为3000N17。
如图,利用理想变压器进行远距离输电,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恒定,输电线路的电阻不变,当用电高峰到来时 A.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B.电压表V1的示数减小,电流表A1增大C. 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电流表A2减小 D 。
用户功率与发电厂输出功率的比值减小18。
如图,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相同的带电小圆环A 、B ,电荷量均为q,质量均为m,用一根光滑绝缘轻绳穿过两个圆环,并系于结点O.在O 处施加一水平恒力F 使A 、B 一起加速运动,轻绳恰好构成一个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则 A.小环A 的加速度大小为223m l kq B.小环A 的加速度大小为2233m l kq C.恒力F 的大小为2233l kq D 。
恒力F 的大小为223l kq 19。
据报道,我国将于2016年择机发射“天宫二号”,并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设“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火星探测器”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设条件,可得A.关系式22322131T r T rB.地球与火星的平均密度之比为2221T TC.地球与火星的质量之比为21322231T r T rD.“天宫二号”和“火星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2221T r T r20.如图,跨过光滑轻质小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系一质量为2m 的重物,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滑轮与杆的距离为d.现将小球从与滑轮等高的A 处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经过B 点,A 、B 两点间距离也为d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A .刚释放时的加速度为gB .过B 处后还能继续下滑3d度大小之比22C 。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及答案)(1月)电子版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1月)物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现象。
如图,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线圈A 和电池连接,线圈B用导线连通,导线下面平行放置一个小磁针。
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用一节电池作电源小磁针不偏转,用十节电池作电源小磁针会偏转B.线圈B匝数较少时小磁针不偏转,匝数足够多时小磁Array针会偏转C.线圈A和电池连接瞬间,小磁针会偏转D.线圈A和电池断开瞬间,小磁针不偏转2.2015年9月20日,我国利用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离地面高度约为520 km 的轨道。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 400km。
若将微小卫星的运行轨道视为圆轨道,则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微小卫星的A.周期大B.角速度小C.线速度大D.向心加速度小3.如图,将a 、b 两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出,它们均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a 球抛出时的高度较b 球的高,P 点到两球起抛点的水平距离相等,不计空气阻力。
与b 球相比,a 球A .初速度较大B .速度变化率较大C .落地时速度一定较大D .落地时速度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的夹角较大4.如图,线圈abcd 固定于分布均匀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
福建省泉州市2016届高三3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一模)理科综合(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 题只有一项合题目要求,第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 .跳水运动员在入水前处于超重状态B .游泳运动员躺在水面上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 .滑雪运动员经过凹形滑道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D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的上升和下落过程都处于失重状态15.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 ,小球从圆心O 处水平抛出。
若初速度为v a ,将落在圆弧上的a 点;若初速度为v b ,将落在圆弧上的b 点。
已知Oa 、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 A.βαsin sin =b a v v B.αβcos cos =ba v v C.βααβsin sin cos cos •=b a v v D.αββαcos cos sin sin •=b a v v 16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s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 轴相切于10s 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车的初速度为零B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m/s 2C .乙车的初位置在s 0=6Om 处D . 5s 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 : 1 ,若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u =2202sin (100πt )V , 灯泡L 1、L 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为552VB .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4 : l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滑动,则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滑动,则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18 .如图,间距为L 的两水平虚线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自上方某处自由释放,线框平面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下边始终水平,以刚进入磁场时为计时起点,则线框所受安培力F 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线可能为19 .如图,MN 是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位线,在M 、N 两点上分别固定着电荷量均为+Q 的点电荷。
02.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16届福建省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测试(终稿)

2016 届福建省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测试物理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B 15.A 16.C 17.C 18.A 19.ACD 20.AD 21.BCD22. (6分) 12.987 ± 0.002(3分)22()()2A Bd d gh t t -=∆∆ (3分)23. (9分) (1)B (2分) D (2分) (2)40 (2分) (3)偏大(3分)24.(12分)解:(1)带电小颗粒从O 到P ,由动能定理有0OP P qU E E =-①(3分)由①式得 300V OP U =- ②(2分)(2)带电小颗粒从O 到Q ,由动能定理有0OQ Q Q qU mgy E E -=- ③(3分)由③式得0OQ U =,O 点与Q 点电势相等 (1分) 如图,由几何关系得P 点到OQ 连线的距离d =0.4 m④(1分)根据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关系得750V/m POU E d== ⑤(1分)电场方向与OQ 连线垂直,沿左上方。
(1分)25.(20分)解:(1)B 和A 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12sin (2)2mgL m v θ= ①(4分)由①式得m/s v =②(2分)(2)第一次碰后,对B 有s i n =c o s m g m g θμθ 故B 匀速下滑 ③(2分) 对A 有1sin cos mg mg ma θμθ+= ④(1分)得A 的加速度 2110m /s a =,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A 将做类竖直上抛运动 ⑤(1分)设A 第1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 1,由动能定理有2211122mv mv E -=∆⑥(1分) 112vt a ∆= ⑦(1分)由⑥⑦式得s 5t ∆=⑧(1分) (3)设A 第2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 2,由动能定理有22211222mv mv E -=∆ ⑨(1分)得02=v⑩(1分)即A 与挡板第2次碰后停在底端,B 继续匀速下滑,与挡板碰后B 反弹的速度为v ',加速度大小为a′,由动能定理有E v m mv ∆='-222121 ○11(1分) a m mg mg '=+θμθcos sin ○12(1分) 由○11○12式得 B 沿A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2s 5v t a '=='○13(1分) 当B 速度为0时,因m f mg mg ≤=θμθcos sin , B 将静止在A 上。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物理质量分析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物理质量分析一.试题特点分析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本试卷是知识覆盖面较全,涉及《考试大纲》中所列的大部分考点,同时根据全国卷近几年物理试题难度比福建卷高的现实情况。
试题设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有些试题素材取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如第6,12,13题),强调在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复现,能有效检测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质量.2、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体现物理学科特点.物理试题的设计仿照高考的命题特点,既突出物理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知识的关系,体现物理学科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又服务于生活和生产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真实性。
如第2题同步卫星、8题挂红灯、13题测自来水的电阻率、14题快速公交等。
3、试题测试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导向突出.物理试题的命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为了体现体现了省质检的检测、诊断和导向功能的目标,本套试题能够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较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试题表述力求简洁明了,设问准确,科学性强,试卷难易分布合理,梯度适当,既关注了质量检测的目标定位,同时又兼顾了部分优生的需要;加大图象的理解与应用,能区分不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适当的区分度。
二.答卷分析:1、选择题部分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天体、弹簧、电磁感应部分还是要加强复习。
2.非选择题部分第1题题目特点及学生答题情况:本题主要考察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题目特点是结合了变压器的知识,属于简单题;部分错误应该是不能很好把这两者综合分析。
第2题题目特点及学生答题情况:本题主要考察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属于常规题;难度一般;学生答题情况一般,有部分学生不会计算。
第3题题目特点及学生答题情况:本题主要考查平抛运动相关知识,属于简单题;题目特点是多个对象,要用控制变量法,得分率比较高。
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及答

2016年福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B-11 O-16 Cl-35.5 K-39 Cr-52Fe-56 Cu-64 Br-80 Ag-108 I-127第I 卷(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从t =0时刻开始,质点的t tx (式中x 为位移)的图像,可以推知 A .质点做匀减速运动 B .加速度的大小是1m/s 2C .t =2s 时的速度是1m/sD .t =2s 时的位移是3m15.有一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所示,灯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
当S 断开时,灯L 1正常发光。
S 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4题图 第16题图A .灯L 1、L 2都能正常发光B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C .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增大D .电阻R 消耗的功率增大16.观察“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发现每经过时间t 通过的弧长为l ,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如图所示。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由此可推导月球的质量为A .232t G l θπ B .23t G l θ C .23Gt l θ D .2t G lθ1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 加速后,沿水平方向进入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中,带电粒子经过半圆到A 点,设OA =y ,则能正确反映y 与U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是18.倾角为θ=45°、外表面光滑的楔形滑块M 放在水平面AB 上,滑块M 的顶端O 处固定一细线,细线的另一端拴一小球,已知小球第15题图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的质量为m =55kg ,当滑块M 以a =2g 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则细线拉力的大小为(取g =10m/s 2)A . 10NB . 5NC . 5ND .10N19.如图所示,质量为M 足够长的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受到沿斜面向下的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福建省三明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16年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2016.5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C的因素。
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极板所带电荷量为Q,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
实验中.。
4.保持Q、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C变小B保持d、S不变.增大Q.则θ变大,C变大C。
保持Q、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C变小D.保持Q、S、d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则θ变小,C变小15.如图(a)所示,半径为r的带缺口刚性金属圆环固定在水平面内,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与电阻R构成闭合回路。
若圆环内加一垂直于纸面变化的磁场,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正,不计金属圆环的电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0—1s内,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bB。
1—2s内,回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C。
2—3s内,穿过金属圆环的磁通量在减小D 。
t=2s 时,U ab =2r B π16. 2015年9月14日,美国的LIGO 探测设施接收到一个来自GW 150914的引力波信号,此信号是由两个黑洞的合并过程产生的。
如果将某个双黑洞系统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圆周运动模型,两黑洞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在相互强大的引力作用下,两黑洞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两黑洞做圆周运动的 A 。
周期均逐渐增大 B.线速度均逐渐减小 C.角速度均逐渐增大D 。
向心加速度均逐渐减小17。
如图所示为著名的“阿特伍德机"装置示意图。
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两端悬挂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块,当左侧物块附上质量为m 的小物块时,该物块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下落h 后小物块撞击挡板自动脱离,系统以v 匀速运动。
忽略系统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若测出v ,则可完成多个力学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届福建省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测试
物理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B 15.A 16.C 17.C 18.A 19.ACD 20.AD 21.BCD
22. (6分) 12.987 ± 0.002
(3分)
22
(
)()2A B
d d gh t t -=∆∆ (3分)
23. (9分) (1)B (2分) D (2分) (2)40 (2分) (3)偏大
(3分)
24.(12分)解:
(1)带电小颗粒从O 到P ,由动能定理有
0OP P qU E E =-
①(3分)
由①式得 300V OP U =- ②(2分)
(2)带电小颗粒从O 到Q ,由动能定理有
0OQ Q Q qU mgy E E -=- ③(3分)
由③式得0OQ U =,O 点与Q 点电势相等 (1分) 如图,由几何关系得
P 点到OQ 连线的距离d =0.4 m
④(1分)
根据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关系得
750V/m PO
U E d
=
= ⑤(1分)
电场方向与OQ 连线垂直,沿左上方。
(1分)
25.(20分)解:
(1)B 和A 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1
2sin (2)2
mgL m v θ= ①(4分)
由①式得
m/s v =
②(2分)
(2)第一次碰后,对B 有
s i n =c o s m g m g θμθ 故B 匀速下滑 ③(2分) 对A 有
1sin cos mg mg ma θμθ+= ④(1分)
得A 的加速度 2
110m/s a =,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A 将做类竖直上抛运动 ⑤(1分)
设A 第1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 1,由动能定理有
22111
22mv mv E -=∆
⑥(1分) 11
2v
t a ∆= ⑦(1分)
由⑥⑦式得t ∆=
⑧(1分) (3)设A 第2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 2,由动能定理有
22211
222
mv mv E -=∆ ⑨(1分)
得02=v
⑩(1分)
即A 与挡板第2次碰后停在底端,B 继续匀速下滑,与挡板碰后B 反弹的速度为v ',加速度大小
为a′,由动能定理有
E v m mv ∆='-222
1
21 ○
11(1分) a m mg mg '=+θμθcos sin ○
12(1分) 由○
11○12式得 B 沿A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2s v t a '=
='
○
13(1分) 当B 速度为0时,因m f mg mg ≤=θμθcos sin , B 将静止在A 上。
○
14(1分) 当A 停止运动时,B 恰好匀速滑至挡板处,B 相对A 运动的时间t 最短,故
2t t t =∆
+s
5=
○
15(1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A B D
(5分。
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二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10分)解:
(i )设圆筒的横截面积为S ,水温升至27℃时,气柱的长度为h 2,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1212
h S h S
T T = ①(2分)
圆筒静止,筒内外液面高度差不变,有
21h h h ∆=-
②(2分)
由①②式得 1 c m h ∆= ③(1分) (ii )设圆筒的质量为m ,静止在水中时筒内气柱的长度为h 3。
则
1g h S m g ρ= 3g h S m g ρ= ④(2分)
圆筒移动过程,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012033
)()p g h h S p g H h h S ρρ+=++( ⑤(2分) 由④⑤式得
=72 cm H
⑥(1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1 (2分)
0.5 (3分)
(2)(10分)解:
(i )作出如图光路,根据折射定律有
sin sin i
n r
= ①(2分) 2tan d h r =
②(2分) 由①②式得
2d =
③(1分)
(ii )两光斑形成的时间差即折射光束在玻璃砖内运动的时间
下表面反射光束多走的路程 2cos h
s r
= ④(2分) 光在玻璃中速度 c
v n
=
⑤(1分) s
t v
∆=
⑥(1分) 由①④⑤⑥式得2
t ∆=
⑦(1分)
35.[物理—选修3-5](15分) (1)ACD
(5分。
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二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10分)解:
(i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 的速度为v B ,此时A 恰好离开墙壁,有
E p =1
2
m 2v B 2
①(1分)
以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解除锁定到物块A 刚离开墙壁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 I = m 2v B -0 ②(2分) 由①②式得I =3 N·s
③(1分)
方向水平向右 (1分)
(ii )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后,A 离开墙壁;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 的速度最大,设此时B 的速
度为v B ′,由动量守恒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 2v B = m 1v m + m 2v B ′
④(2分) 12m 2v B 2 = 12m 1v m 2+ 1
2m 2v B ′2
⑤(2分)
由①④⑤式解得 v m =2 m/s
⑥(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