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题 (1)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题号一二三总分192021222324分数1.如图,直线b、c被直线a所截,则∠1与∠2是()A.内错角B.同位角C.同旁内角D.对顶角2.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同角的补角相等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3.下列四个图案中,可能通过如图平移得到的是()A.B.C.D.4.如图,△ABC沿着由点B到点E的方向,平移到△DEF,已知BC=5.EC=3,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2 B.3 C.5 D.75.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6cm B.18cm C.20cm D.22cm6.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A.垂直B.相等C.平分D.平分且垂直7.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3是同位角B.∠4与∠B是同旁内角C.∠A与∠C是内错角D.∠1与∠2是同旁内角8.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的条件有()①∠1=∠2;②∠1=∠4;③∠1+∠3=180°;④∠1+∠5=180°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直线a∥b,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35°,则∠2等于()A.45°B.55°C.35°D.65°10.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A.110°B.115°C.120°D.13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请填写一个条件,使结论成立:∵__________,∴//a b.12..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BOE的对顶角是,∠COE的邻补角是,∠COG的邻补角是.13.如图,∠B的内错角是.14.如图,直线a∥b,∠1=75°,那么∠2的度数是.15.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2=24°,则∠1的度数为.16.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有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DCE,④∠D=∠DCE,⑤∠A+∠ABD=180°,⑥∠A+∠ACD=180°,其中能判断AB∥CD的是.17.如图,将△ABC沿BC所在的直线平移得到△DEF.如果GC=2,DF=4.5,那么AG=.18.如图,OP∥QR∥ST,若∠2=100°,∠3=120°,则∠1=.三.解答题(19题6分,20、21、22、23、24题分别8分,共46分)19.如图,已知AD⊥BC于点D,E是延长线BA上一点,且EC⊥BC于点C,若∠ACE=∠E.求证:AD平分∠BAC.20.给下面命题的说理过程填写依据.已知: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的平分线.对OD⊥OE说明理由.理由:因为∠DOC=∠AOC().∠COE=∠COB().所以∠DOC+∠COE=∠AOC+∠COB=(∠AOC+∠COB)().所以∠DOE=∠AOB=×°=90°(两角和的定义)所以OD⊥OE().21.(8分)如图,已知AB∥CD,试再添加一个条件,使∠1=∠2成立.(1)写出两个不同的条件;(2)从(1)中选择一个来证明.22.(8分)如图,已知∠1+∠2=180°,∠3=∠B.(1)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E平分∠ADC,∠2=3∠B,求∠1的度数.23.如图,已知AB∥CD,EF∥MN,且∠1=110°.(1)求∠2和∠4的度数;(2)根据(1)的结果可知,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3)利用(2)中的结论解答: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求这两个角的大小.24. 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于点F.(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请说明理由.(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A C A C D A D B B二、填空题:11. 【答案】:∠1=∠4或∠2=∠4或∠3+∠4=180°【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1=∠4或∠2=∠4或∠3+∠4=180°,∴a∥b,因此本题填:∠1=∠4或∠2=∠4或∠3+∠4=180°.12. 【答案】∠AOF∠COF和∠DOE∠DOG13.解:∠B的内错角是∠BAD;故答案为:∠BAD.14.解:∵周长为12的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DEF,∴AD=CF=2,AC=DF,∴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AB+BC+AC+AD+CF=△ABC 的周长+2AD=12+2×2=16.故答案为16.14.解:如图,∵a∥b,∴∠1=∠3=75°,而∠2+∠3=180°,∴∠2=180°﹣75°=105°.故答案为:105°.15.解:如图,延长AB交CF于E,∵∠ACB=90°,∠A=30°,∴∠ABC=60°,∵GH∥EF,∴∠AEC=∠2=24°,∴∠1=∠ABC﹣∠AEC=36°.故答案为:36°.16.解:①∵∠1=∠2,∴AB∥CD,正确;②∵∠3=∠4,∴BD∥AC,错误;③∵∠A=∠DCE,∴AB∥CD,正确;④∵∠D=∠DCE,∴BD∥AC,错误;⑤∵∠A+∠ABD=180°,∴BD∥AC,错误;⑥∵∠A+∠ACD=180°,∴AB∥CD,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⑥17.解:∵△ABC沿BC所在的直线平移得到△DEF.∴AC=DF=4.5,∴AG=AC﹣GC=4.5﹣2=2.5.故答案为2.5.18.解:∵OP∥QR∥ST,∠2=100°,∠3=120°,∴∠2+∠PRQ=180°,∠3=∠SRQ=120°,∴∠PRQ=180°﹣100°=80°,∴∠1=∠SRQ﹣∠PRQ=40°,故答案是40°.三.解答题:19..证明:∵AD⊥BC于点D,EC⊥BC于点C,∴AD∥EC,∴∠BAD=∠E,∠DAC=∠ACE,∵∠ACE=∠E,∴∠BAD=∠DAC,即AD平分∠BAC.20.解:根据题意,可知前两个空分别为角平分线的定义,第三个空是利用上面等式右边的代入计算,故属于等量代换,第四个空属于垂直的定义.故答案为:角平分线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垂直的定义.21.解: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添加∠FCB=∠CBE或CF∥BE.(2)已知AB∥CD,CF∥BE.求证:∠1=∠2.证明:∵AB∥CD,∴∠DCB=∠ABC.∵CF∥BE,∴∠FCB=∠CBE,∴∠DCB-∠FCB=∠ABC-∠CBE,即∠1=∠2.22.解:(1)DE∥BC,理由如下:∵∠1+∠4=180°,∠1+∠2=180°,∴∠2=∠4,∴AB∥EF,∴∠3=∠5,∵∠3=∠B,∴∠5=∠B,∴DE∥BC,(2)∵DE平分∠ADC,∴∠5=∠6,∵DE∥BC,∴∠5=∠B,∵∠2=3∠B,∴∠2+∠5+∠6=3∠B+∠B+∠B=180°,∴∠B=36°,∴∠2=108°,∵∠1+∠2=180°,∴∠1=72°.23. 解:(1) 因为AB∥CD,所以∠1=∠2=110°,又因为EF∥MN,所以∠2+∠4=180°,∠4=70°(2)相等或互补(3)因为这两个角中,其中一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由(2)得,这两个角互补.设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x,则另一个角的度数为2x,根据题意,得x+2x=180°,解得x=60°.所以其中一个角是60°另一个角是120°24. 解:(1)作PG∥AB,如图①所示:则PG∥CD,∴∠PFD=∠1,∠2=∠AEM,∵∠1+∠2=∠P=90°,∴∠PFD+∠AEM=∠1+∠2=90°,故答案为:∠PFD+∠AEM=90°;(2)证明:如图②所示:∵AB∥CD,∴∠PFD+∠BHF=180°,∵∠P=90°,∴∠BHF+∠2=90°,∵∠2=∠AEM,∴∠BHF=∠PHE=90°﹣∠AEM,∴∠PFD+90°﹣∠AEM=180°,∴∠PFD﹣∠AEM=90°,故答案为∠PFD﹣∠AEM=90°;(3)如图③所示:∵∠P=90°,∴∠PHE=90°﹣∠FEB=90°﹣15°=75°,∵AB∥CD,∴∠PFC=∠PHE=75°,∵∠PFC=∠N+∠DON,∴∠N=75°﹣30°=45°.。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 5 章订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 5 章订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边四个语句:(1)只有铅垂线和水平线才是垂直的;(2)经过一点起码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垂线只有两条;(4)两条直线订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假如此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角也必定相等.此中错误的选项是()A. ( 1)( 2)( 4)B. ( 1)( 3)( 4)C.( 2)( 3)( 4)D.(1)( 2)( 3)2.点 P为直线 MN外一点 , 点 A、B、C为直线 MN上三点 ,PA=4 厘米 ,PB=5 厘米 ,PC=2 厘米 , 则 P到直线MN的距离为()A.4 厘米B.2厘米C.小于2厘米D.不大于2厘米3.如图 , 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 ∠1与∠ B是同位角B.∠ 1与∠ 3 是同旁内角C. ∠2与∠ C是内错角D.∠ 4与∠ A是同位角4.如图, AB∥CD, CD⊥EF,若∠ 1=125°,则∠ 2=()A.25 °B.35°C.55°D.65°5.如图, a∥ b,将三角尺的直角极点放在直线 a 上,若∠ 1=40°,则∠ 2=()A.30 °B.40°C.50°D.60 °6. 将如下图的图案经过平移后能够获得的图案是()A. B. C. D.7.如图,AB ∥ CD,AE 均分∠CAB交 CD于点 E, 若∠C=50°, 则∠AED=()A.65 °B.115 °C.125 °D.130 °8.如图, AE∥BD,∠ 1=120°,∠ 2=40°,则∠ C的度数是()A.10 °B.20°C.30°D.40°9.如下图,已知AB∥CD, EF均分∠ CEG,∠ 1=80°,则∠ 2 的度数为 ()A.20°B.40°C.50°D.60°10.如图,若两条平行线EF, MN与直线 AB, CD订交,则图中共有同旁内角的对数为()A.4B.8C.12D.1611. 以下条件中能获得平行线的是()①邻补角的角均分线;均分线.A. ①②B.②平行线内错角的角均分线;②③③平行线同旁内角的角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订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过关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如图,AB∥ CD,CB ⊥DB,∠D =65°,则∠ ABC的大小是() A. 25°B.35°C. 50° D . 65°2.如图,直线 AB 与 CD A.∠ 1=∠ 3C.∠ 4 的邻补角只有∠订交于点 O,则以下选项错误的选项是(B.∠ 2+∠ 3= 180 °1 D.∠2 的邻补角有∠ 1 和∠3 两个角)3.如图,直线a, b, c,d,已知若∠ 1= 50°,则∠ 2 等于 ()c⊥a, c⊥ b,直线b,c, d 交于一点,A. 60°B.50°C. 40° D .30°4.如图,在铁路旁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使李庄人搭车最方便,请你在铁路线上选一点来建火车站,应建在()A.A 点B.B 点C.C点 D .D点5.以下四种沿AB 折叠的方法中,不必定能判断纸带两条边线a,b 相互平行的是()A.如图①,睁开后测得∠1=∠ 2B.如图②,睁开后测得∠1=∠ 2,且∠ 3=∠ 4C.如图③,睁开后测得∠1=∠ 2,且∠ 3=∠ 4 D.如图④,睁开后测得∠1+∠ 2=180°6.如图, AC∥ BD , AO,BO 分别是∠ BAC,∠ ABD 的均分线,那么∠ BAO与∠ ABO之间的大小关系必定为()A.互余B.相等C.互补 D .不等7.如,△ABC 沿 BC 方向平移 a cm 后,获得△A′B′C′,已知 BC= 6 cm,BC′= 17 cm,A. 10 cma 的 (B. 11 cm)C. 12 cm D. 13 cm8.如,以下命是假命的是A.假如∠ 2=∠ 3,那么 a∥ cC.假如∠ 4+∠ 5=180 °,那么∠3= 180 °()2=∠ 3B.假如 a∥ b, a∥ c,那么D.假如∠ 4=∠ 6,那么∠b∥ c1+∠9.如,AB∥ CD ,点 E 在段BC上,若∠1=40°,∠2= 30°,∠ 3 的度数是()A. 70°B.60°C.55°D. 50°10.如, AB∥ EF, BC⊥ CD ,垂足 C,∠ 1,∠ 2,∠ 3 之的关系() A.∠ 2=∠ 1+∠ 3B.∠ 1+∠ 2+∠ 3= 180 °C.∠ 1+∠ 2-∠ 3= 90° D .∠ 2+∠ 3-∠ 1= 90°二、填空 (每小 3 分,共 18 分 )11.如, BC⊥ AE 于点 C, CD ∥ AB,∠ B= 40°,∠ ECD = ____.12.如, DE ∥ BC,∠ 1= 40°,当∠ B= ____ ° , EF ∥ AB.13.如,方形ABCD 中, AB= 3,BC= 4,中五个小方形的周之和____.14.把命“两条平行被第三条直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均分相互平行果⋯⋯ 那么⋯⋯”的形式”改写成“如,它是一个 ___命. (填“真”或“假”)15.如,∠ ACB= 90°,CD ⊥AB,垂足 D ,AB= 13 cm,AC =5 cm,BC=12 cm,那么点 B 到 AC 的距离是 ____,点 A 到 BC 的距离是 ____,点 C到 AB 的距离是 ____.16.如, AB∥ CD,∠CDE = 119 °,GF 交∠ DEB 的均分EF 于点 F,∠ AGF= 130°,∠ F= ____.三、解答 (共 52 分)17. (8 分) 画并填空,画出自 A 地 B 地去河 l 的最短路.(1)确立由 A 地到 B 地最短路的依照是;(2)确立由 B 地到河l 的最短路的依照是.18.(8 分 )如图,直线 AB,CD 订交于 O,OD 均分∠ AOF,OE⊥ CD 于点 O,∠1= 50°,求∠ COB,∠ BOF 的度数.19. (8 分) 如图,已知∠ 1= 50°.(1)当∠ 2= ____ °时, a∥ b;(2)当∠ 3= ____ °时, c∥ d;(3)若∠ 1+∠ 5= 180 °,且∠ 3∶∠ 4= 3∶ 2,求∠ 6 的度数.20. (8 分 )如图,∠ FED =∠ AHD ,∠ GFA= 40°,∠ HAQ= 15°,∠ ACB= 70°,且AQ 均分∠ FAC ,试说明: BD ∥ GE∥ AH.BA ∥ED, BC∥ EF.21. (8 分) 已知∠ ABC 的两边与∠ DEF 的两边平行,即(1)如图①,若∠B=40°,则∠ E= ____ °;(2)如图②,猜想∠ B 与∠ E 有如何的关系?试说明原因;(3)如图③,猜想∠ B 与∠ E 有如何的关系?试说明原因;(4)依据以上状况,请归纳归纳出一个真命题.22. (12 分 )已知直线 l 1∥ l2,直线 l3和直线 l1, l2交于点 C 和 D ,点 P 是直线 l 3上随意一点.(1)如图①,当点P 在线段 CD 上时,若∠ PAC= 30°,∠ PBD = 50°,求∠ APB 的度数;(2)如图②,当点 P 在 DC 的延伸线上时,尝试究∠APB,∠ PAC,∠ PBD 之间有如何的关系?并说明原因;(3) 如图③,当点P 在 CD 的延伸线上时,猜想∠APB,∠ PAC ,∠ PBD 之间的关系为.第五章《订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过关测试卷参照答案一、A CB AC A B C A C二、填空11. 50°12. 4013. 1414.假如两条平行被第三条直所截,那么同位角的均分相互平行真6015. 1251316. 9.5 °三、解答17. (1)两点之,段最短;(2)垂段最短.18.解:∠ COB= 40°,∠ BOF= 100 °.19. (1)50; (2)130 ;(3)∵∠ 3∶∠ 4= 3∶ 2,∴ ∠ 3= 3x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5 章订交线与平行线培优卷一.(共10 小)1.以下所示的案分是奔、雪、大众、三菱汽的,此中能够看作由“基本案” 平移获得的是 ( ) A.B.C.D.2.两条直最多有 1 个交点,三条直最多有 3 个交点,四条直最多有 6 个交点,⋯⋯,那么 7 条直最多有 ( )A . 28 个交点B . 24 个交点C. 21 个交点D. 15 个交点3.以下命中是真命的是()A.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B.两条射成的形叫做角C.两条直订交起码有两个交点D.两点确立一条直4.以下各中,∠ 1 与∠ 2 是角的是()A.B.C.D.5.如图,点 C 是射线 OA 上一点,过 C 作 CD ⊥ OB,垂足为 D ,作 CE⊥ OA,垂足为C,交 OB 于点 E.给出以下结论:① ∠ 1是∠ DCE的余角;② ∠ AOB=∠ DCE;③ 图中互余的角共有 3 对;④ ∠ ACD=∠ BEC.此中正确结论有()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如图,∠ AOB 的一边 OA 为平面镜,∠AOB=37°36′,在 OB 上有一点E,从 E 点射出一束光芒经 OA 上一点 D 反射,反射光芒 DC 恰巧与 OB 平行,入射角∠ ODE与反射角∠ ADC 相等,则∠ DEB的度数是 ( )A . 75° 36′B . 75° 12′C. 74° 36′ D .74° 12′7.如图: AB ∥DE ,∠ B=50°,∠ D = 110°,∠ C 的度数为()A .120°B .115°C. 110°D. 100°8.如图,点 E 在 BC的延伸线上,以下条件中不可以判断AB∥ CD的是 ( )A .∠ 1=∠ 2B.∠ 3=∠ 4C.∠ B= ∠ DCE D .∠ D+∠ DAB=180°9.以下四种说法:①线段 AB 是点 A 与点 B 之间的距离;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 .④B .①④C.③④D.①③④10.新乡村建设中一项重要工程是“村村通自来水”,如下图是某一段自来水管道,经过每次拐弯后,管道仍保持平行(即 AB ∥ CD∥ EF,BC∥ DE ).若∠ B=70°,则∠E 等于 ( )A.70°B.110°C. 120°D.130°二.填空题(共10 小题)11.将一块 60°的直角三角板 DEF 两条直角边 DE、 DF 恰分别经过搁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 B、C 两点,若 EF∥ BC,则∠上,挪动三角板ABD =DEF°.使12.如图,已知AB∥ ED ,∠ ACB= 90°,∠ CBA= 40°,则∠ ACE 是度.13.如图, AB, CD 订交于点O,∠ BOE =90°,有以下结论:① ∠ AOC 与∠ COE 互为余角;② ∠ BOD 与∠ COE 互为余角;③ ∠ AOC=∠ BOD;④ ∠ COE 与∠ DOE 互为补角;⑤ ∠ AOC 与∠ DOE 互为补角;⑥ ∠ AOC=∠ COE此中错误的有(填序号).14.如图, DE ∥ BC, EF ∥ AB,图中与∠ BFE 互补的角有个.15.如图,AB ∥ CD,直线 MN 交 AB、CD 于点 M 和 N,MH 均分∠ AMN ,NH ⊥ MH 于点 H,若∠ MND =64°,则∠ CNH =度.16.如图,已知 AB∥ DC,AD ∥BO,点 C 在 BO 上,点 E 在 OD 的延伸线上,若∠ B= 76°,∠ EDA= 48°,则∠ CDO 的度数是°.17.如图,已知DE∥ BC,2∠ D= 3∠ DBC ,∠ 1=∠ 2.则∠ DEB =度.18.如图, CB ∥OA,∠ B=∠ A=100°, E、 F 在 CB 上,且知足∠ FOC =∠ AOC, OE 平分∠ BOF,若平行挪动AC,当∠ OCA 的度数为时,能够使∠ OEB=∠ OCA.19.如图,直线 EF ∥GH ,点 A 在 EF 上,AC 交 CH 于点 B,若∠ FAC =72°,∠ ACD =58°,点 D 在 GH 上,则∠ BDC 的度数为.20.如图,已知∠ 1= 75°,将直线 m 平行挪动到直线n 的地点,则∠ 2﹣∠ 3=°.三.解答题(共 6 小题)21.如图,已知点 E 在线段 AD 上,点 B、C、 F 在同向来线上,CD 与 EF 交于点 G,∠ A+∠B= 180°.求证:∠ BCD =∠ GED +∠EGD .22.如图, OD 是∠ AOB 的均分线,∠AOC= 2∠ BOC.(1)若 AO⊥ CO,求∠ BOD 的度数;(2)若∠ COD = 21°,求∠ AOB 的度数.23.如图:∠ ABC=∠ ACB, BD 均分∠ ABC, CE均分∠ ACB,∠ DBF=∠ F,求证: CE∥DF.请达成下边的解题过程.解:∵BD 均分∠ABC , CE 均分∠ ACB(已知)∴∠ DBC=∠,∠ECB=∠()又∵∠ ABC= ∠ACB(已知)∴=.又∵=(已知)∴∠F=.∴ CE∥DF().24.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 个单位长度,△ABC 的三个极点的地点如下图,现将△ABC平移,使点 A 对应点 A′,点 B, C 分别对应点 B′, C′.(1)画出平移后的△A′B′C′.(2)连结 AA′, CC′,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地点和数目关系是.25.如图, AB∥ EF ,AD 均分∠ BAC,且∠ C= 45°,∠ CDE= 125°,求∠ ADF 的度数.26.已知 AB∥ CD,解决以下问题:(1)如图①,写出∠ ABE、∠ CDE和∠E 之间的数目关系:;(2)如图②, BP、 DP 分别均分∠ ABE 、∠ CDE,若∠ E=100°,求∠ P 的度数;(3)如图③,若∠ ABP=∠ ABE,∠ CDP=∠ CDE,试写出∠P与∠ E的数目关系,并说明原因.参照答案一.选择题(共10 小题)1. B.2. C.3.D.4. A.5. B.6. B.7. A.8. B.9. A.10. B.二.填空题(共10 小题)11.【解答】解:∵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 搁置在 45°的直角三角板ABC 上,∴∠ E= 30°,∠ ABC= 45°,∵EF∥ BC,∴∠ DBC=∠ E= 30°,∴∠ ABD= 45°﹣ 30°= 15°,故答案为: 1512.【解答】解:∵∠ ACB= 90°,∴∠ CAB+∠ ABC= 90°,∴∠ CAB= 90°﹣ 40°= 50°.∵AB∥ CD ,∴∠ CAB=∠ ACE= 50°.故答案为: 5013.【解答】解:∵ AB,CD 订交于点O,∠ BOE=90°,∴ ① ∠ AOC 与∠ COE 互为余角,正确;② ∠ BOD 与∠ COE 互为余角,正确;③ ∠ AOC=∠ BOD,正确;④ ∠ COE 与∠ DOE 互为补角,正确;⑤ ∠ AOC 与∠ BOC 互为补角和∠DOE 不是补角,错误;⑥∠ AOC=∠ BOD≠∠ COE,错误;故答案为:⑤⑥ .14.【解答】解:∵ DE∥ BC,∴∠ DEF =∠ EFC ,∠ ADE =∠ B,又∵ EF∥ AB,∴∠ B=∠ EFC,∴∠ DEF =∠ EFC =∠ ADE =∠ B,∵∠ BFE 的邻补角是∠EFC ,∴与∠ BFE 互补的角有:∠DEF 、∠ EFC、∠ ADE、∠ B.故答案为: 4.15.【解答】解:∵ AB∥CD ,∴∠ MND =∠ AMN = 64°,∵MH 均分∠ AMN ,∴∠ HMN =∠ AMN=32°,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1 •在如图5-Z—1所示的四个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A BCD图5-Z —12 .下列图形中,/ 1和/ 2是对顶角的是()BCD图5—Z — 23 .如图5—Z —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 C与/ 1是内错角B . / 2与/ 3是内错角C . / A与/ B是同旁内角D . / A与/ 3是同位角4. 如图5 —Z —4, △ ABC沿着由点B到点E的方向平移到△ DEF ,已知BC = 5, EC = 3, 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 . 2 B. 3 C. 5 D. 75.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 .过已知直线上一点及该直线外一点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必相交B .直角的补角是直角C.同旁内角互补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6. 如图5 —Y —5, AB // CD, DA丄AC,垂足为A,若/ ADC = 35° ,则/ 1的度数为()A. 65°B. 55°C. 45°D. 35 °7. 如图 5 — Z — 6,已知 AB // DE ,/ ABC = 70 °,/ CDE = 140 °,则/ BCD 的度数为()A . 20°B . 30°C . 40°D . 70°、填空题(每题4分,共28分) 8 •将命题“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 5— Z — 7,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E,DF // AB 若/ D = 65°,则/ AEC = _________________10. 如图 5— Z — 8, AC 丄BC , AC = 3, BC = 4, AB = 5,则点 C 到 AB 的距离为 11 .如图 5 — Z — 9, AB // CD , / A = 73° , / DFB = 58° ,则/ AFB 的度数为12. 同一平面内有3条直线5 — Z — 1013.将直尺与三角尺按如图 5 — Z — 10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在图b.E图 5-Z —那么a图 5— Z —11中标记的角中,所有与/ 2互余的角一共有_________ 个.14. __ 如图5—Z —11是一块长方形ABCD的场地,长AB= 102 m ,宽AD = 51 m ,从A, B 两处入口的中路宽都为1m,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的面积为m2.三、解答题洪44分)15. (9 分)如图5 —Z —12, / AOB 内有一点P.⑴过点P 画射线PC // OB ,交OA 于点C ,画射线PD // OA 交0B 于点D ; (2) (1)题所画的图中与/ 0互补的角有几个?(3) (1)题所画的图中与/ 0相等的角有几个?16. (8分)如图5 — Z — 13, 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 ,其中/ 1 = 50° , / 2 =50° ,/ 3= 130° ,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17. (8分)小明到工厂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 ,发现工人师傅生产了一种如图 5 — Z — 14 所示的零件,要求AB // CD ,/ BAE = 35°,/ AED = 90° .小明发现工人师傅只是量出/ BAE =35° , / AED= 90°后,又量了/ EDC = 55° ,于是他就说 AB 与CD 肯定是平行的,你 知道什么原因吗?18. (8分)如图5 — Z — 15,直线AB , CD 相交于点 O , 0E 平分/ BOD , OF 平分/ COE , / AOD :/ BOE = 7 : 1,求/ AOF 的度数.图 5 — Z — 12 图 5 — Z — 13B图 5 —Z —1519. (11分)如图5—Z —16所示,AB // CD,直线EF分别交AB, CD于点G , H , GM , HN分别为/ BGE和/ DHG的平分线.(1) 试判断GM和HN的位置关系;(2) 如果GM是/ AGH的平分线,(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3) 如果GM是/ BGH的平分线,(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论?,你能得到什么结图 5 —Z —16F1.D2.D3. B [解析]/ 2与/ 3是邻补角,不是内错角.4.A [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 BE = BC — EC = 5- 3= 2. 5. C 6.B7. B [解析]过点 C 作 CG // AB ,则/ BCG = / ABC = 70° .v AB // DE , /• DE // CG ,•••/ CDE +Z DCG = 180° . v/ CDE = 140° , /-Z DCG = 40° , /-Z BCD = 30°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 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9.115°[解析]V DF // AB ,• Z BED = 180° —/ D.v/ D = 65° , /.Z BED = 115° ,• Z AEC = Z BED = 115° .1210. 百[解析]如图,过点C 作CH 丄AB 于点H.5• ^AB-CD = ^AC - BC ,1 1 12 即;;X3 X4 = ;X5 X CD ,解得 CD = 2 2 5 11. 49° 12. 丄13. 3 [解析]v 三角尺的直角与/ 1, Z 2构成一个平角,/.Z 1 + Z 2 = 90° .又v 直尺 的对边互相平行,/.Z 6=Z 1 , Z 5 =Z 1, •/与Z 2互余的角有/ 1 , Z 6, Z 5,共3个.14.5000 [解析]由图可知:长方形ABCD 中去掉小路后,草坪正好可以拼成一个新的 长方形,且它的长为(102 — 2)m ,宽为(51 — 1)m.所以草坪的面积应该是长乂宽= (102 — 2)X (51—1) = 5000(m 2 3).15. 解:(1)画图如下.2 4 个.3 5 个.16. 解:OA // BC , OB // AC.理由如下:vZ 1 = 50° , Z 2 = 50° , /.Z 1 = Z 2,/• OB // AC.vZ 2= 50° , Z 3 = 130° , /.Z 2+Z 3= 180° , /• OA // BC.17. 解:如图,过点 E 作 EF // AB ,则Z AEF = Z BAE = 35°详解详析•/点C 到AB 的距离为125Z AED = 90° ,Z AEF = 35° ,Z FED = Z AED一Z AEF = 90°—35° = 55°Z EDC = 55° ,Z FED = Z EDCEF // CD, • AB// CD.18. 解:设/ AOD = 7x ° , / BOE = x° .•/ OE 平分/ BOD , / BOE = x° ,•••/ BOD = 2 / BOE = 2x °.•••/ AOB = 180° , • 9x = 180,解得x = 20, •••/ DOE = 20° , AOC = Z BOD = 40° , / COE = 160 °.1•/ OF 平分/ COE, •••/COF =寸/COE = 80° ,•••/ AOF = Z AOC +Z COF= 120°.19. 解:(1)GM // HN.理由:••• AB // CD , BGE = Z DHG .•/ GM , HN分别为/ BGE和/ DHG的平分线,1 1•••/ MGE = / BGE , / NHG = / DHG ,•••/ MGE = Z NHG ,• GM // HN.(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图①,•/AB // CD,•••/ AGH =Z DHG.•/ GM , HN分别为/ AGH和/ DHG的平分线,1 1•••/ MGH =-Z AGH , / NHG = -/ DHG ,2 2•••/ MGH =Z NHG ,• GM // HN.⑶(1)中的结论不成立.结论:GM丄HN.理由:如图②,•/AB // CD, BGH +Z DHG = 180° . •/ GM , HN分别为/ BGH和/ DHG的平分线,1 1•••/ HGM = / BGH , / GHN = ?/ DHG ,1•••/ HGM +Z GHN =歹/ BGH +Z DHG) = 90°.设GM , HN 相交于点K, / GKH = 180°—(/ HGM +Z GHN) = 90° ,• GM 丄HN.图①圏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c=bc,则a=b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 若AC=BC,则C是线段AB的中点【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判断A的正误;根据线段的性质判断B的正误;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判断C的正误;根据中点的性质判断D的正误.【详解】解:A、若ac=bc(c≠0),则a=b,故此选项错误,B、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说法错误,应是对顶角相等,故此选项错误,D、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说法错误,应是若AC=BC=AB,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线段的性质、中点,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定理.2.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若∠1=40°,∠2=30°,则∠3的度数是( )A. 50°B. 55°C. 60°D. 70°【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B∥CD,∠1=40°,∠2=30°,∴∠C=40°.∵∠3是△CDE的外角,∴∠3=∠C+∠2=40°+30°=70°.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平行线的性质.3.如图,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A=30°,∠1=40°,则∠2的度数为( )A. 55°B. 60°C. 65°D. 7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1=4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2=∠3+∠A,代入求出即可.【详解】∵EF∥MN,∠1=40°,∴∠1=∠3=40°.∵∠A=30°,∴∠2=∠A+∠3=7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能求出∠3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图中的∠1、∠2可以是对顶角的是( )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具有公共顶点且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后进行解答.【详解】解:A、∠1与∠2不是对顶角,B、∠1与∠2不是对顶角,C、∠1与∠2是对顶角,D、∠1与∠2不是对顶角,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5.如图,若AB,CD相交于点O,∠AOE=9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EOC与∠BOC互为余角B. ∠EOC与∠AOD互为余角C. ∠AOE与∠EOC互为补角D. ∠AOE与∠EOB互为补角【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垂直的定义结合互余以及互补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OE=90°,∴∠BOE=90°,∵∠AOD=∠BOC,∴∠EOC+∠BOC=90°,∠EOC+∠AOD=90°,∠AOE+∠EOB=180°,故A、B、D选项正确,C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互余以及互补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6.已知:如图,直线BO⊥AO于点O,OB平分∠COD,∠BOD=22°.则∠AOC的度数是( )A. 22°B. 46°C. 68°D. 78°【答案】C【解析】【分析】由垂直的定义可知∠AOB=9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BOC=∠BOD=22°,从而求得∠AOC的度数. 【详解】解:∵BO⊥AO,∴∠AOB=90°,∵OB平分∠COD,∴∠BOC=∠BOD=22°,∴∠AOC=90°-22°=6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7.如图,∠1=68°,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的度数为( )A. 78°B. 132°C. 118°D. 11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补角的性质、对角的性质,再进行代换可以求出∠2-∠3的度数.【详解】延长直线c与b相交,令∠2的补角是∠4,则∠4=180º-∠2,令∠3的对顶角是∠5,则∠3=∠5,∵a∥b,∴∠6=∠1=68°.又∠4+∠5=∠6.∴(180º-∠2)+∠3=68°即:∠2-∠3= 112°【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的性质、对角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是本题的解题关键.8.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A. ∠FEC=∠EFBB. ∠BFC+∠C=180°C. ∠BEF=∠EFCD. ∠C=∠BF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由∠FEC=∠EFB,可得CE∥BF,故本选项错误;B.由∠BFC+∠C=180°,可得CE∥BF,故本选项错误;C.由∠BEF=∠EFC,可得AB∥CD,故本选项正确;D.由∠C=∠BFD,可得CE∥BF,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时注意: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9.如图,P是直线l外一点,A,B,C三点在直线l上,且PB⊥l于点B,∠APC=90°,则下列结论:①线段AP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②线段BP的长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③PA,PB,PC三条线段中,PB 最短;④线段PC的长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详解】①线段AP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错误;②线段BP的长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正确;③P 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正确;④线段PC的长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的两条性质:①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②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10.将长方形ABCD纸片沿AE折叠,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已知∠CED′=70°,则∠AED的大小是( )A. 60°B. 50°C. 75°D. 5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ED=∠AED′,由平角的定义得到∠AED+∠AED′+∠CED′=180°,而∠CED′=60°,则2∠DEA=180°-70°=110°,即可得到∠AED的度数.【详解】解:∵长方形ABCD沿AE折叠得到△AED′,∴∠AED=∠AED′,而∠AED+∠AED′+∠CED′=180°,∠CED′=70°,∴2∠DEA=180°-70°=110°,∴∠AED=5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二.填空题11.如图,已知∠1=75°,将直线m平行移动到直线n的位置,则∠2﹣∠3=_____°.【答案】10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m∥n,则∠CAD+∠1=180°.∵∠3=∠4,∴∠4+∠CAD=∠2,∴∠2﹣∠3=∠CAD+∠3﹣∠3=∠CAD=180°﹣∠1=180°﹣75°=105°.故答案为:10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转化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已知点A是射线BE上一点,过A作AC⊥BF,垂足为C,CD⊥BE,垂足为D.给出下列结论:①∠1是∠ACD的余角;②图中互余的角共有3对;③∠1的补角只有∠DCF;④与∠ADC互补的角共有3个.其中正确结论有_____.【答案】①④【解析】【分析】根据垂直定义可得∠BCA=90°,∠ADC=∠BDC=∠ACF=90°,然后再根据余角定义和补角定义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C⊥BF,∴∠BCA=90°,∴∠ACD+∠1=90°,∴∠1是∠ACD的余角,故①正确;∵CD⊥BE,∴∠ADC=∠CDB=90°,∴∠B+∠BCD=90°,∠ACD+∠DAC=90°.∵∠BCA=90°,∴∠B+∠BAC=90°,∠1+∠ACD=90°,∴图中互余的角共有4对,故②错误;∵∠1+∠DCF=180°,∴∠1的补角是∠DCF.∵∠1+∠DCA=90°,∠DAC+∠DCA=90°,∴∠1=∠DAC.∵∠DAC+∠CAE=180°,∴∠1+∠CAE=180°,∴∠1的补角有∠CAE,故③说法错误;∵∠ACB=90°,∠ACF=90°,∠ADC=∠BDC=90°,∴∠BDC,∠ACB,∠ACF和∠ADC互补,故④说法正确.正确的是①④.故答案为:①④.【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关键是掌握两角之和为90°时,这两个角互余,两角之和为180°时,这两个角互补.13.如图,射线OA⊥OC,射线OB⊥OD,若∠AOB=40°,则∠COD=____°.【答案】40【解析】【分析】根据OA⊥OC,OB⊥OD,可得∠AOC=90°,∠BOD=90°,然后得到∠AOB与∠BOC互余,∠COD与∠BOC互余,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继而可求解即可.【详解】解:∵OA⊥OC,OB⊥OD,∴∠AOC=90°,∠BOD=90°,∴∠AOB与∠BOC互余,∠COD与∠BOC互余,∴∠AOB=∠COD =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的知识,关键发现∠AOB、∠COD都是∠BOC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解答.14.点P是直线l外一点,点A,B,C,D是直线l上的点,连接PA,PB,PC,PD.其中只有PA与l垂直,若PA=7,PB=8,PC=10,PD=14,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_____.【答案】7【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详解】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P A与l垂直, P A=7,∴点P到直线l的距离=PA,即点P到直线l的距离=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BAD=70°,∠BCD=40°,则∠BED的度数为______.【答案】55°【解析】【分析】过点E作EF∥AB,则EF∥CD,可得∠ABE=∠BEF, ∠DEF=∠CDE.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E =∠CBE=20°,∠ADE=∠CDE=35°,进而求得∠E的度数.【详解】过点E作EF∥AB,则EF∥CD,∴∠ABE=∠BEF, ∠DEF=∠CDE.∵AB∥CD,∴∠BCD=∠ABC=40°,∠BAD=∠ADC=70°,∵BE平分∠ABC,DE平分∠ADC,∴∠ABE=∠CBE=∠ABC=20°,∠ADE=∠CDE=∠ADC=35°,∴∠BED=∠BEF+∠DEF=20°+35°=55°.故答案为:5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做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也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16.如图,AB∥CD,FE⊥DB,垂足为E,∠1=50°,则∠2的度数是_____.【答案】40°【解析】【分析】由EF⊥BD,∠1=50°,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D的度数,再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在△DEF中,∠1=50°,∠DEF=90°,∴∠D=180°-∠DEF-∠1=40°.∵AB∥CD,∴∠2=∠D=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解题关键是求出∠D=40°.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解题技巧.三.解答题17.如图,点D、E在AB上,点F、G分别在BC、CA上,且DG∥BC,∠1=∠2.(1)求证:DC∥EF;(2)若EF⊥AB,∠1=55°,求∠ADG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35°【解析】【分析】(1)由知∠1=∠DCF,则∠2=∠DCF,即可证明;(2)由得∠B=90°-∠2=35°,再根据(1)可知的度数.【详解】∵∴∠1=∠DCF,∵∴∠2=∠DCF,∴;(2)∵,∴∠BEF=90°,∴∠B=90°-∠2=35°,又∵∴=∠B=35°.【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平分∠AOE,OF⊥CD于点O.(1)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与∠AOC相等的角:______.(2)若∠AOD=150°,求∠AOE的度数.【答案】(1)∠BOD,∠DOE;(2)∠AOE=120°.【解析】【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确定出∠AOC和∠BO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OF=∠EOF,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COF=∠DOF=90°,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DOE=∠AOC,从而最后得解;(2)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OF,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BOD,∵OF平分∠AOE,∴∠AOF=∠EOF,∵OF⊥CD,∴∠COF=∠DOF=90°,∴∠DOE=∠AOC,∴与∠AOD相等的角有∠BOD,∠DOE,故答案为:∠BOD,∠DOE.(2)∵OF⊥CD,∴∠DOF=90°,∵∠AOD=150°,∴∠AOF=60°,∵OF平分∠AOE,∴∠AOE=2∠AOF=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余角和补角,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19.如图,已知EF⊥BC,∠1=∠C,∠2+∠3=180°.试说明直线AD与BC垂直.(请在下面的解答过程的空格内填空或在括号内填写理由).理由:∵∠1=∠C,(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又∵∠2+∠3=180°,(已知)∴∠3+_____=180°.(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___)∴∠ADC=∠EFC.(______)∵EF⊥BC,(已知)∴∠EFC=90°,∴∠ADC=90°,∴______⊥_____.【答案】略【解析】【分析】结合图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逐一进行填空即可.【详解】∵∠1=∠C,(已知)∴GD∥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A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2+∠3=180°,(已知)∴∠3+∠DAC=180°.(等量代换)∴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DC=∠EF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F⊥BC,(已知)∴∠EFC=90°,∴∠ADC=90°,∴AD⊥BC.故答案为:GD,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A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AC;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B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已经垂线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20.如图,AB⊥BC于点B,DC⊥BC于点C,DE平分∠ADC交BC于点E,点F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点,∠BAF=∠EDF.(1)求证:∠DAF=∠F;(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所有与∠CED互余的角.【答案】(1)证明见解析;(2)与∠CED互余的角有∠ADE,∠CDE,∠F,∠FAD.【解析】【分析】(1)依据AB⊥BC于点B,DC⊥BC于点C,即可得到AB∥CF,进而得出∠BAF+∠F=180°,再根据∠BAF =∠EDF,即可得出ED∥AF,依据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DAF=∠F;(2)结合图形,根据余角的概念,即可得到所有与∠CED互余的角.【详解】解:(1)∵AB⊥BC于点B,DC⊥BC于点C,∴∠B+∠C=180°,∴AB∥CF,∴∠BAF+∠F=180°,又∵∠BAF=∠EDF,∴∠EDF+∠F=180°,∴ED∥AF,∴∠ADE=∠DAF,∠EDC=∠F,∵DE平分∠ADC,∴∠ADE=∠CDE,∴∠DAF=∠F;(2)∵∠C=90°,∴∠CED+∠CDE=90°,∴∠CED与∠CDE互余,又∵∠ADE=∠DAF=∠EDC=∠F,∴与∠CED互余的角有∠ADE,∠CDE,∠F,∠FA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的概念,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1.【探究】如图①,∠AFH和∠CHF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1)若∠AFH=60°,∠CHF=50°,则∠EOF=_____度,∠FOH=_____度.(2)若∠AFH+∠CHF=100°,求∠FOH的度数.【拓展】如图②,∠AFH和∠CHI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若∠AFH+∠CHF=α,直接写出∠FOH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答案】【探究】(1)30,125;(2)∠FOH=130°;【拓展】∠FOH=90°﹣α.【解析】【分析】(1)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OFH,∠FHO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FOH的度数;(2)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OFH+∠FHO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FOH的度数;(拓展)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OFH=∠AFH,∠OHI=∠CHI=(180°-∠CHF),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FOH=∠OHI﹣∠OFH即可。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题(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 .平分一条线段B .直角都相等C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D .你喜欢数学吗?B解析:B【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分别进行判断.【详解】A.平分一条线段,为描述性语言,不是命题;B.直角都相等,是命题;C.在直线AB 上取一点,为描述性语言,不是命题;D.你喜欢数学吗?是疑问句,不是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2.如图,如果AB ∥EF ,EF ∥CD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1+∠2−∠3=90°B .∠1−∠2+∠3=90°C .∠1+∠2+∠3=90°D .∠2+∠3−∠1=180°D 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3=∠COE ,∠2+∠BOE=180°,进而得出∠2+∠3-∠1=180°.【详解】∵EF ∥CD∴∠3=∠COE∴∠3−∠1=∠COE−∠1=∠BOE∵AB ∥EF∴∠2+∠BOE=180°,即∠2+∠3−∠1=18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如图,直线12l l ,130∠=︒,则23∠+∠=( )A .150°B .180°C .210°D .240°C解析:C【分析】 根据题意作直线l 平行于直线l 1和l 2,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作直线l 平行于直线l 1和l 212////l l l1430;35180︒︒∴∠=∠=∠+∠=245∠=∠+∠2+3=4+5+3=3018021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在于等量替换的应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如图,将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3,cm 得到三角形,DEF 若5BC cm =,则EC 的长为( )A .2cmB .4cmC .6cmD .8cm A解析:A【分析】 由平移性质可得:BC=EF ,CF=3,cm 可得EC=EF-CF .【详解】因为将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3,cm 得到三角形,DEF所以EF=5BC cm ,CF=3,cm所以EC=5-3=2(cm)故选:A【点睛】考核知识点:平移性质.抓住平移性质:对应边相等,是解题关键.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C解析:C【分析】 根据同位角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得答案.【详解】图①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②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③中的∠1与∠2不是同位角,图④中的∠1与∠2是同位角,所以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图①②④中的∠1和∠2是同位角.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6.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B ∥CE ,且∠ADC =∠B :④AB ∥CE ,且∠BCD =∠BAD .其中能推出BC ∥AD 的条件为(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②③④D解析:D【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逐一判断,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①∵∠1=∠2,∴AB ∥CD ,不符合题意;②∵∠3=∠4,∴BC ∥AD ,符合题意;③∵AB ∥CD ,∴∠B+∠BCD =180°,∵∠ADC =∠B ,∴∠ADC+∠BCD =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 ∥AD ,故符合题意; ④∵AB ∥CE ,∴∠B+∠BCD =180°,∵∠BCD =∠BAD ,∴∠B+∠BAD =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 ∥AD ,故符合题意; 故能推出BC ∥AD 的条件为②③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7.已知//AB CD ,∠EAF=13∠EAB ,∠ECF=13∠ECD ,若∠E=66°,则∠F 为( )A .23°B .33°C .44°D .46°C解析:C【分析】 如图(见解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可得66EAB EC C D AE ∠+∠=∠=︒,同样的方法可得F FAB FCD ∠=∠+∠,再根据角的倍分可得,2323FAB EAB FCD ECD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如图,过点E 作//EG AB ,则////EG AB CD ,,EAB CE C A D G G E E ∴∠=∠∠∠=,66AEG EAB ECD CE A C G E ∴∠+=∠+=∠=∠∠︒,同理可得:F FAB FCD ∠=∠+∠,11,33EAF EAB ECF ECD ∠=∠∠=∠, ,2323FAB EAB FCD ECD ∴∠=∠∠=∠, ()266443333222F FAB FCD EAB ECD EAB E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倍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8.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3,AB cm =4AC cm =,把ABC 沿着直线BC 的方向平移2.5cm 后得到DEF ,连接AE ,AD ,有以下结论:①//AC DF ;②//AD BE ;③ 2.5CF cm =;④DE 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是某图形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可对①②③进行判断;根据∠BAC=90°及平移的性质可对④进行判断,综上即可得答案.【详解】∵△ABC 沿着直线BC 的方向平移2.5cm 后得到△DEF ,∴AB//DE ,AC//DF ,AD//CF ,CF=AD=2.5cm ,故①②③正确.∵∠BAC=90°,∴AB ⊥AC ,∵AB//DE DE AC ∴⊥,故④正确.综上所述:之前的结论有:①②③④,共4个,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9.如图,已知AB CD ∕∕,AF 交CD 于点E ,且,40BE AF BED ⊥∠=︒,则A ∠的度数是( )A .40︒B .50︒C .80︒D .90︒B【分析】直接利用垂线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40BE AF BED ⊥∠=︒,∴50FED ∠=︒,∵AB CD ∕∕,∴50A FED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垂线的定义,正确得出FED ∠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10.如图,A 、P 是直线m 上的任意两个点,B 、C 是直线n 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BPB .△ABC 的周长等于△BCP 的周长 C .△ABC 的面积等于△ABP 的面积D .△ABC 的面积等于△PBC 的面积D解析:D【分析】 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 、P 是直线m 上的任意两个点,B 、C 是直线n 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 ∥n , 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可得:△ABC 与△PBC 是同底等高的三角形,故△ABC 的面积等于△PBC 的面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二、填空题11.已知A ∠与B (A ∠,B 都是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的两边一边平行,另一边垂直,且227A B ∠-∠=︒,则A ∠的度数为_________.或【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作EF ∥BD 由BD ∥AC 推出EF ∥AC 得到∠B=∠BEF ∠A=∠AEF 根据∠A+∠B=求出∠A=;②如图2作EF ∥BD 由BD ∥AC 推出EF ∥AC 得到∠B+∠BEF=∠A 解析:39︒或99︒.【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作EF ∥BD ,由BD ∥AC 推出EF ∥AC ,得到∠B=∠BEF ,∠A=∠AEF ,根据∠A+∠B=90︒,227A B ∠-∠=︒,求出∠A=39︒;②如图2,作EF ∥BD ,由BD ∥AC 推出EF ∥AC ,得到∠B+∠BEF=180︒,∠A+∠AEF=180︒,根据∵∠AEB=∠AEF+∠BEF=90︒,227A B ∠-∠=︒,计算得出答案.【详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作EF ∥BD ,∴∠B=∠BEF ,∵EF ∥BD ,BD ∥AC ,∴EF ∥AC ,∴∠A=∠AEF ,∴∠A+∠B=∠AEF+∠BEF=90︒,∵227A B ∠-∠=︒,∴∠A=39︒;②如图2,作EF ∥BD ,∴∠B+∠BEF=180︒,∵EF ∥BD ,BD ∥AC ,∴EF ∥AC ,∴∠A+∠AEF=180︒,∴∠A+∠AEB+∠B=360︒,∵∠AEB=∠AEF+∠BEF=90︒,∴∠A+∠B=270︒,∵227A B ∠-∠=︒,∴∠A=99︒;故答案为:39︒或99︒..【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引出恰当的辅助线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2.在平面内,若OA ⊥OC ,且∠AOC ∶∠AOB =2∶3,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45°或135°【分析】根据垂直关系可得∠AOC=90°再由∠AOC :∠AOB=2:3可得∠AOB 然后再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OC 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AOC 在∠AOB 内一种是在解析:45°或135°根据垂直关系可得∠AOC=90°,再由∠AOC :∠AOB=2:3,可得∠AOB ,然后再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OC 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AOC 在∠AOB 内,一种是在∠AOB 外.∵OA ⊥OC ,∴∠AOC=90°,①当∠AOC 在∠AOB 内,如图1,∵∠AOC :∠AOB=2:3,∴∠BOC=12∠AOC=45°, ②当∠AOC 在∠AOB 外,如图2,∵∠AOC :∠AOB=2:3,∴∠AOB=32∠AOC=135°, ∴∠BOC=360°-∠AOB-∠AOC=135°.故答案为:45°或13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同时做这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图形.13.如图,//AB EF ,设90C ∠=︒,那么x ,y ,z 的关系式______.【分析】过作过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过作过作∴∴∵∴∴∴∴∴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理解平行线的解析:90x y z +-=︒过C 作//CN AB ,过D 作//DM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B CN DM EF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过C 作//CN AB ,过D 作//DM AB ,∴//////AB CN DM EF ,∴1x =∠,23∠∠=,4z ∠=,∵90BCD ∠=︒,∴1290∠+∠=︒,∴390x +∠=︒,∴3490x z +∠+∠=︒+,∴90x y z +=︒+,∴90x y z +-=︒.故答案为:90x y z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 沿AD 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 ,28HG cm =,5MG cm =,4MC 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 130cm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EFGH ≌梯形ABCD 那么GH=CDBC=FG 观察可知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梯形MGHD 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解析:130cm 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EFGH ≌梯形ABCD ,那么GH=CD ,BC=FG ,观察可知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梯形MGHD ,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直角梯形EFGH 是由直角梯形ABCD 平移得到的,∴梯形EFGH ≌梯形ABCD ,∴GH=CD ,BC=FG ,∵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S 梯形ABCD -S 梯形EFMD =S 梯形EFGH -S 梯形EFMD ,∴S 阴影=S 梯形MGHD =12(DM+GH )•GM=12(28-4+28)×5=130(cm 2). 故答案是130cm 2.【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15.如图,1∠与2∠是对顶角,110α∠=+︒,250∠=︒,则α=______.40°【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出∠1=∠2即可求出α的度数【详解】解:∵∠1与∠2是对顶角∠2=50°∴∠1=∠2∵∠2=50°∴α+10°=50°∴α=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 解析:40°【分析】先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出∠1=∠2,即可求出α的度数.【详解】解:∵∠1与∠2是对顶角,110α∠=+︒,∠2=50°,∴∠1=∠2,∵110α∠=+︒,∠2=50°,∴α+10°=50°,∴α=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以及角度的计算.16.如图,已知AB ,CD ,EF 互相平行,且∠ABE =70°,∠ECD =150°,则∠BEC =________°.4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EF 和∠CEF 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以了解:∵AB ∥EF ∴∠BEF=∠ABE=70°;又∵EF ∥CD ∴∠CEF=180°-∠ECD=180°-150°=30°解析:4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EF 和∠CEF 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解:∵AB ∥EF ,∴∠BEF=∠ABE=70°;又∵EF∥CD,∴∠CEF=180°-∠ECD=180°-150°=30°,∴∠BEC=∠BEF-∠CEF=40°;故应填40.“点睛”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解题.17.运动会上裁判员测量跳远成绩时,先在距离踏板最近的跳远落地点上插上作为标记的小旗,再以小旗的位置为赤字的零点,将尺子拉直,并与踏板边缘所在直线垂直,把尺子上垂足点表示的数作为跳远成绩.这实质上是数学知识____________在生活中的应用.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题干跳远落点视为一个点直尺垂直踏板边缘可理解为作垂线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在书写答案解析: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题干,跳远落点视为一个点,直尺垂直踏板边缘可理解为作垂线,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在书写答案时,尽量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18.如图所示,AB∥CD,EC⊥CD.若∠BEC=30°,则∠ABE的度数为_____.12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GEC=90°再根据垂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过点E作EG∥AB则EG∥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C=90°所以∠GEB=90°﹣30°解析:12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GEC=90°,再根据垂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过点E作EG∥AB,则EG∥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C=90°,所以∠GEB=90°﹣30°=60°,因为EG∥AB,所以∠ABE=180°﹣60°=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概念等,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9.如图,a∥b,∠1=80°,∠2=45°,∠3=_____.5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1+∠3+∠4=180°∵∠2=∠4∠2=45°∴∠4=∠2=45°∵∠1=80°∴∠3=180°-45°-80°=5解析:5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1+∠3+∠4=180°,∵∠2=∠4,∠2=45°,∴∠4=∠2=45°∵∠1=80°,∴∠3=180°-45°-80°=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0.观察下列图形:已知a b ,在第一个图中,可得∠1+∠2=180°,则按照以上规律:112n P P ∠+∠+∠++∠=…_________度.(n ﹣1)×180【分析】分别过P1P2P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1EP2FP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0°于是得到∠1+∠ 解析:(n ﹣1)×180【分析】分别过P 1、P 2、P 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 1E ,P 2F ,P 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0°于是得到∠1+∠2=10°,∠1+∠P 1+∠2=2×180,∠1+∠P 1+∠P 2+∠2=3×180°,∠1+∠P 1+∠P 2+∠P 3+∠2=4×180°,根据规律得到结果∠1+∠2+∠P 1+…+∠P n =(n+1)×180°.【详解】解:如图,分别过P 1、P 2、P 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 1E ,P 2F ,P 3G ,∵AB ∥CD ,∴AB ∥P 1E ∥P 2F ∥P 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0° ∴(1)∠1+∠2=180°,(2)∠1+∠P 1+∠2=2×180,(3)∠1+∠P 1+∠P 2+∠2=3×180°,(4)∠1+∠P 1+∠P 2+∠P 3+∠2=4×180°,∴∠1+∠2+∠P 1+…+∠P n =(n+1)×180°.故答案为:(n+1)×18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在ABC 中,AB AC =,直线l 经过点A ,且与BC 平行.仅用圆规完成下列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作法)(1)如图①,在直线l 上画出一点P ,使得APC ACB ∠=∠;(2)如图②,在直线l 上画出所有的点Q ,使得12AQC ACB ∠=∠.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以C 为圆心,以CA 为半径画弧,交点即为所求;(2)以A 为圆心,以AC 为半径画弧,交点即为所求.【详解】(1)如图所示,点P 即为所求,理由如下:CP CA =,//l BC ,则APC CAP ACB ∠=∠=∠.(2)如图所示,点12Q Q 、即为所求,理由如下:1AC AQ =,//l BC ,则11112AQ C ACQ BCQ ACB ∠=∠=∠=∠; 12CQ CQ =,则1221CQ Q CQ Q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已知在每个小正方形的网格图形中,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A B C为格点.(1)先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DEF,(点A,B,C所对应的顶点分别是D,E,F)(2)求出DEF的面积;(3)连结AD,BE,直接说出AD与BE的关系(不需要理由).解析:(1)见解析;(2)8;(3)AD=BE且AD∥BE【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平移的性质画出A、B、C的对应点D、E、F,再依次连接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3)根据平移的性质回答.【详解】解:(1)如图,△DEF即为所作;(2)S△DEF=1442⨯⨯=8;(3)如图,由平移可知:AD=BE且AD∥BE.【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3.如图,已知:AD BC ⊥于D,EG BC ⊥于G,AD 平分BAC ∠.求证:1E ∠∠=.下面是部分推理过程,请你填空或填写理由.证明:∵AD BC EG BC ⊥⊥,(已知),∴ADC EGC 90∠∠==︒(垂直的定义),∴AD //EG ( )∴21∠=∠( ),3∠= ( ).又∵AD 平分BAC ∠(已知),∴23∠∠=( ),∴1E ∠∠=( )解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等量代换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证明:∵AD BC EG BC ⊥⊥,(已知),∴ADC EGC 90∠∠==︒(垂直的定义),∴AD //E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D 平分BAC ∠(已知),∴23∠∠=(角平分线的定义),∴1E ∠∠=(等量代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灵活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4.如图,DE 平分∠ADF ,DF ∥BC ,点E ,F 在线段AC 上,点A ,D ,B 在一直线上,连接BF .(1)若∠ADF =70°,∠ABF =25°,求∠CBF 的度数;(2)若BF 平分∠ABC 时,求证:BF ∥DE .解析:(1)∠CBF =45°;(2)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即可求出∠CBF 的度数;(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 =∠ADF ,再根据BF 平分∠ABC ,DE 平分∠ADF ,可得∠ADE =∠ABF ,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BF ∥DE .【详解】解:(1)∵DF ∥BC ,∴∠ABC =∠ADF =70°,∵∠ABF =25°,∴∠CBF =70°﹣25°=45°;(2)证明:∵DF ∥BC ,∴∠ABC =∠ADF ,∵BF 平分∠ABC ,DE 平分∠ADF ,∴∠ADE 12=∠ADF ,∠ABF 12=∠ABC , ∴∠ADE =∠ABF ,∴BF ∥DE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5.如图,已知12∠=∠,C D ∠=∠,求证:A F ∠=∠.解析: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证.【详解】解:∵12∠=∠,∴//BD CE ,∴C ABD ∠=∠,∵C D∠=∠,∴D ABD∠=∠,∴//AC DF,∴A F∠=∠.【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已知,AB//CD,EF交AB,CD于G、H,GM、HN分别平分∠AGF,∠EHD.试说明GM//HN.解析:证明见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GF=∠DH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明∠1=∠2,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HN∥GM.【详解】证明:∵AB∥CD,∴∠AGF=∠DHE,∵GM、HN分别平分∠AGF,∠EHD,∴∠1=12∠AGF,∠2=12∠DHE,∴∠1=∠2,∴GM∥HN.【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27.试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例如:如果ab<0,那么a+b<0.反例:设a=4,b=-3,ab=4⨯(-3)=-12<0,而a+b=4+(-3)=1>0,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1)如果a+b>0,那么ab>0.(2)如果a是无理数,b也是无理数,那么a+b也是无理数.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举的例子多,但只举一例就可.如果a+b>0,那么ab>0;所举的反例就是,a、b一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2)可利用平方差公式找这样的无理数,比如1±2,两数相加就是有理数.【详解】解:(1)取a=2,b=-1,则a+b=1>0,但ab=-2<0.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2)取a=1+2,b=1-2,a 、b 均为无理数.但a+b=2是有理数,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点睛】本题主要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在证明几何题的过程中,有时需从反例上先去判断,然后再证明.2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C ,FO ⊥CD 于点O ,若∠BOD ∶∠EOB=2∶3,求∠AOF 的度数.解析:45︒.【分析】设2BOD x ∠=,从而可得3EOB x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3EOC EOB x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DOF ∠=︒,最后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详解】设2BOD x ∠=,则3EOB x ∠=,∵OE 平分BOC ∠,∴3EOC EOB x ∠=∠=,180BOD EOB EOC ∠+∠+∠=︒,233180x x x ∴++=︒,解得22.5x =︒,45BOD ∴∠=︒,FO CD ⊥,90DOF ∴∠=︒,又180BOD DOF AOF ∠+∠+∠=︒,4590180AOF ∴︒+︒+∠=︒,解得45AOF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垂直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并理解各定义是解题关键.。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卷一、填空题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EO⊥AB于点O,∠EOD=5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答案】140°2.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AB∥CD,如图),如果第一次转弯时的∠B=140°,那么,∠C应是____________。

【答案】140°3.如图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先向上平移2cm,再向右平移1cm,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答案】6cm24.下列语句∶①对顶角相等;②OA是∠BOC的平分线;③相等的角都是直角;④线段AB.其中不是命题的是.【答案】④5.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答案】有且只有一条直线6.如图,已知直线l1与l2交于点O,且∠1:∠2 =1:2,则∠3= ,∠4 = .【答案】60° 120°二、选择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B.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小C.一对对顶角的两条角平分线必在同一条直线上D.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8.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 D )A.∠B=∠ACE B.∠A=∠ECD C.∠B=∠ACB D.∠A=∠ACE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与∠是同位角B. ∠与∠是同位角C. ∠与∠是同位角D. ∠与∠是同位角10.下列各图中,过直线l外的点P画l的垂线CD,三角尺操作正确的是(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a∥b,b∥c,则a与c不相交.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如图,将△ABC沿AB方向平移至△DEF,且AB=5,DB=2,则CF的长度为( B )A.5B.3C.2D.113.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①若∠1=60°,∠2=60°,则∠1=∠2;②同位角相等吗?③画线段AB=CD;④如果a>b,b>c,那么a>c;⑤直角都相等.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④⑤14.如图,直线AB,CD相较于点O,OE⊥AB于点O,若∠BOD=4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A.∠AOC=40°B.∠COE=130°C.∠EOD=40°D.∠BOE=90°15.如图,若∠A+∠B=180°,则有( D )A.∠B=∠C B.∠A=∠ADC C.∠1=∠B D.∠1=∠C16.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C )A. ∠1=∠3B. ∠2=∠3C. ∠1=∠4D. ∠3=∠4三、解答题17.已知,如图,AB∥CD,∠EAB+∠FDC=18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卷(共6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卷(共6套)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 )A.90°B.120°C.180°D.36002. 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个.(1)∠B+∠BCD=180°;(2)∠1=∠2;(3)∠3=∠4;(4)∠B=∠5.A.1 B.2 C.3 D.43. 如图,∠1=70°,∠2=70°,∠3=60°,则∠4的度数等于( )A.80°B.70°C.60°D.50°4.下列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三角形平移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是A. B.C. D.5.如图,直线AB,CD相较于点O,OE⊥AB于点O,若∠BOD=4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OC=40°B.∠COE=130°C.∠EOD=40°D.∠BOE=90°6.如图,直线a,b被c,d所截,且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1=∠2 C.∠3+∠4=180°B.∠3=∠4 D.∠1+∠4=180°7.如图,点A在直线BG上,AD∥BC,AE平分∠GAD,若∠CBA=80°,则( )A.60°B.50°C.40°D.30°8.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邻补角的是( )9.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推理得到a∥b的是()A.∠1=∠2 B.∠2=∠4 C.∠3=∠4 D.∠1+∠4=18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B.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小C.一对对顶角的两条角平分线必在同一条直线上D.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EO⊥AB于点O,∠EOD=5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12. 如图是由五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图案,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36°,72°,72°,则图中共有_____对平行线.13.如图,,则的度数等于14.如图,点0是直线AB上一点平分,图中与互余的角有______ .图中与互补的角有______ .15. 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____________.16.如图,现要从村庄A修建一条连接公路PQ的最短小路,过点A作AH⊥PQ于点H,沿AH修建公路,则这样做的理由是三、解答题17.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AOD=3∠BOD+20°.(1)求∠BOD的度数;(2)以O为端点引射线OE,OF ,射线OE平分∠BOD,且∠EOF= 90°,求∠BOF的度数.18.已知:如图,AB∥CD,∠1=∠2,∠3=∠4.(1)求证:AD∥BE;(2)若∠B=∠3=2∠2,求∠D的度数.19.如图,D,E,F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1)过点D画DH∥BC交于点H,过点E画EG∥BC交AC于点G,过点F画FM∥BC交AC 于点M;(2)量出线段AH,HG,GM,MC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3)量出线段HD,EG,FM,BC的长度,你又有什么发现?20.请写出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题设和结论:题设:,结论:.21.观察下图,寻找对顶角:(1)如图1,图中共有对对顶角(2)如图2,图中共有对对顶角(3)如图3,图中共有对对顶角(4)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多少对对顶角?22.如图,已知直线AB∥DF,∠D+∠B=180°.(1)试说明DE∥BC;(2)若∠AMD=75°,求∠AGC的度数.【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测试时间:9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春·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下图中 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 【答案】B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A 1∠和2∠的某一边不是互为反向延长线 则不是对顶角 此项不符合题意B 1∠和2∠是对顶角 则此项符合题意C 1∠和2∠没有公共顶点 则不是对顶角 此项不符合题意D 1∠和2∠的某一边不是互为反向延长线 则不是对顶角 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 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对顶角的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 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对顶角. 2.(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直线AD BE 、 被直线BF 和AC 所截 则2∠的同位角有( )个.A .2B .3C .4D .1【答案】B【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求解即可: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 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 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详解】解:∠2的同位角有:∠1 ∠F AC ∠4 共三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熟记同位角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2022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所示的图案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A.B.C.D.【答案】B【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A 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不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仔细观察各选项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2022秋·江苏连云港·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A.等角的余角相等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吗C.连接P Q两点D.花儿会不会在春天开放【答案】A【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选项一一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选项A:是用语言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是命题故符合题意选项B C D:都不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都不是命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定义解本题的关键在判断给出的语句是否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是否为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一般地对某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命题可看做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5.(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若图形A经过平移与下方图形(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则平移方式可以是()A .向右平移4个格 再向下平移4个格B .向右平移6个格 再向下平移5个格C .向右平移4个格 再向下平移3个格D .向右平移5个格 再向下平移4个格 【答案】A【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 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详解】解:图形A 向右平移4个格 再向下平移4个格可以与下方图形(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 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6.(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已知直线AB CD ∥ 130GEF ∠=︒ 135EFH ∠=︒ 则12∠+∠的度数为( )A .35︒B .45︒C .65︒D .85︒ 【答案】D【分析】由130GEF ∠=︒ 135EFH ∠=︒可得1324265︒∠+∠+∠+∠= 由ABCD 得34180∠+∠=︒ 进而可求出12∠+∠的度数.【详解】解:如下图所示∠130GEF ∠=︒∠13130︒∠+∠=∠135EFH ∠=︒∠24135︒∠+∠=∠1324265︒∠+∠+∠+∠=∠AB CD∠34180∠+∠=︒∠121324(34)2651808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图中角度之间的关系.7.(2022春·江苏·七年级单元测试)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有( )①若a b ∥ b c ∥ 则a c ∥②若a 与c 相交 b 与c 相交 则a 与b 相交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 .3个B .2个C .1个D .0个【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及推论可判断① 若a 与c 相交 b 与c 相交 则a 与b 可能相交或平行 可判断② 对顶角相等 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可判断③ 根据平行公理及推论可判断④.【详解】解:根据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可知 ①正确若a 与c 相交 b 与c 相交 则a 与b 可能相交或平行 ②错误对顶角相等 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③错误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错误.故错误的有3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P为直线l外一点A B C在l上且PB∠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P A PB 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②线段PB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③线段AB的长是点A到PB 的距离④线段AC的长是点A到PC的距离.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逐一判断.【详解】解:①线段BP是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P A PB PC三条线段中PB 最短故原说法正确②线段BP是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故线段BP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③线段AB是点A到直线PB的垂线段故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故故原说法正确④由题意及图形无法判断线段AC的长是点A到PC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③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垂线的两条性质:①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②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是()9.(2022春·天津·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A .12∠=∠B .34∠∠=C .180DAB ABC ∠+∠=︒D .B D ∠=∠ 【答案】A 【分析】结合图形分析两角的位置关系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2∠=∠∠AB CD ∥故①选项符合题意∠34∠∠=∠AD BC ∥故②选项不符合题意∠180DAB ABC ∠+∠=︒∠AD BC ∥故③选项不符合题意∠B D ∠=∠ 不能判定AB CD ∥故④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 能根据图形准确找出同位角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2022秋·江苏盐城·七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如图 在宽为20m 长为30m 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 余下部分作为耕地.根据图中数据 计算耕地的面积为( )A .600m 2B .551m 2C .550m 2D .500m 2【答案】B【详解】由图可以看出两条路的宽度为:1m 长度分别为:20m 30m所以 可以得出路的总面积为:20×1+30×1-1×1=49m 2又知该矩形的面积为:20×30=600m 2所以 耕地的面积为:600-49=551m 2.故选B.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 每题2分 共16分)11.(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要把池水引到C 处 可作CD AB ⊥于点D 然后沿CD 开渠 可使所开渠道最短 依据是______.【答案】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解答.【详解】解:因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 垂线段最短所以沿CD 开渠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垂线段的性质 熟练掌握垂线段最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2022秋·重庆铜梁·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O 是直线AB 上一点 32COB ∠=︒ 则1∠=___.【答案】148︒##148度 【分析】依据邻补角进行计算 即可得到∠1的度数.【详解】解:∠O 是直线AB 上一点 32COB ∠=︒∠118032148∠=︒-︒=︒故答案为:1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邻补角的概念 只有一条公共边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邻补角.邻补角互补 即和为180︒.13.(2022秋·河南安阳·七年级统考单元测试)如图 给出下列条件:①∠1=∠2 ②∠3=∠4 ③∠A =∠CDE ④∠A +∠ADC =180°.其中 能推出AB //DC 的条件为_______.【答案】①③④【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个分析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①∠∠1=∠2∥符合题意∠AB DC②∠∠3=∠4∥不符合题意∠BC AD③∠∠A=∠CDE∥符合题意∠AB DC④∠∠A+∠ADC=180°∥符合题意∠AB DC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4.(2022秋·云南昭通·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 50° 则当∠2=____时a∥b.【答案】40°##40度【分析】根据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上∠1=50° 即可得到∠3=180°−90°−∠1=40° 再根据a//b即可得到∠2=∠3=40°.【详解】解:如图∠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上∠1=20°∠∠3=180°−90°−∠1=40°又∠要使得a b∠只需要∠2=∠3=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两直线平行线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2022秋·河北石家庄·七年级统考单元测试)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 b相交于P 若a∠c 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答案】相交【详解】解:因为a∠c 直线b相交所以直线b与c也有交点故答案为:相交.【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和相交线.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必与另一条直线也相交.16.(2022秋·北京·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快艇从P处向正北航行到A处时向右转60︒航行到B处再向左转90︒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西______°.【答案】3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方位角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PC BE 60CAB ∠=︒∠60EBF ∠=︒∠906030DBE此时的航行方向为:北偏西30︒故答案为:3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方位角 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方位角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17.(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在三角形ABC 中 90BAC ∠=︒ 4cm AB = 5cm =BC 3cm AC = 将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cm(5)a a <得到三角形DEF 且AC 与DE 相交于点G 连接AD .(1)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_cm(2)若三角形ADG 的面积比三角形EGC 的面积大24.8cm 则a 的值为______.【答案】 12 4.5##92##142 【分析】(1)由平移的性质可得出cm AD BE a == 5cm DE AB ==.再根据()5cm CE BC BE a =-=- 即ADG S ABC CEG ABEG S S S =+四边形 即可得出1342ADG CEG S S =⨯⨯- 再根据24.8cm ADG CEG S S -= 列出关于a 的等式 解出a 即可.【详解】(1)∠三角形ABC 沿BC cm(5)a <得到三角形DEFCE BC =∴阴影部分的周长为故答案为:(2)过AABC S =3AH =ADG ABED S四边形 ADG S . ABC CEG ABEG S S S =+四边形1342CEG ABEG S S =⨯⨯-四边形121342ADG CEG BE S S ⨯-=⨯⨯- 即125ADG CEG S S -=ADG 的面积比三角形EGC 的面积大24.8cm 4.8cm ADG CEG SS -=4 4.8⨯= 18.(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直线AB CD ∥ 点E F 分别为直线AB 和CD 上的点 点P 为两条平行线间的一点 连接PE 和PF 过点P 作EPF ∠的平分线交直线CD 于点G 过点F 作FH PG ⊥ 垂足为H 若120DGP PFH ∠-∠=︒ 则AEP ∠=________︒.【答案】30︒【分析】设FPG x GPM y ∠∠=︒=︒, 过P 作PM CD ∥ 则AB CD PM ∥∥ 用x y ︒︒,表示PGD ∠ PFH ∠ 代入求出x y ︒-︒ 即AEP ∠的值可以解出.【详解】解:设FPG x GPM y ∠∠=︒=︒,PG 平分EPF ∠EPG FPG x ∠∠∴==︒过P 作PM CD ∥∥AB CDAB CD PM ∴∥∥AEP EPM EPG MPG x y ∠∠∠∠∴==-=︒-︒ 180180PGD MPG y ∠∠=︒-=︒-︒FH PG ⊥90PHF ∠∴=︒909090PFH FPG FPG x ∠∠∠∴=︒-=︒-=︒-︒120DGP PFH ∠-∠=︒()()18090120y x ∴︒-︒-︒-︒=︒ 即30x y ︒-︒=︒30AEP x y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 垂线的性质 熟练运用性质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 共54分 第19-22每小题6分 23-24每小题7分 25-26每小题8分)19.(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在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网格中 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A B C ''' 点B 的对应点为B ' 根据下列条件 利用网格点和无刻度的直尺画图并解答 保留痕迹:(1)画出A B C ''' 线段AC 扫过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2)在A B ''的右侧确定格点Q 使A B Q ''△的面积和ABC 的面积相等 请问这样的Q 点有______个? 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BC线段)根据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得答案.A B C '''即为所求111022612411022A B ∥ 则点1234,,,Q Q Q Q 即为所求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20.(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点C 在MON ∠的一边OM 上 过点C 的直线AB ON ∥CD 平分ACM ∠.当60DCM ∠=︒时 求O ∠的度数.解:∠CD 平分ACM ∠∠ACM ∠= .∠60DCM ∠=︒∠ACM ∠= °.∠直线AB 与OM 交于点C∠OCB ∠=ACM ∠= °( )∠AB ON ∥∠+=180O OCB ∠∠︒( )∠O ∠= °.【答案】2DCM ∠ 120 120 对顶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6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 即可得到∠ACM 的度数 进而得出∠OCB 的度数 再依据平行线的性质 即可得到∠O 的度数.【详解】解:∠CD 平分ACM ∠∠=2ACM DCM ∠∠.∠∠60DCM ∠=︒∠=120ACM ∠︒.∠直线AB 与OM 交于点C∠==120OCB ACM ∠∠︒(对顶角相等)∠AB ON ∥∠+=180O OCB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60O ∠︒.故答案为:2DCM ∠ 120 120 对顶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60.【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 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21.(2022秋·重庆铜梁·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如图 在四边形ABCD 中 130A ∠=︒ 50ADC ∠=︒ 试说明12∠=∠.【答案】AB CD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分析】由180A ADC ∠+∠=︒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可得AB CD ∥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证明:∠130A ∠=︒ 50ADC ∠=︒(已知)∠180A ADC ∠+∠=︒(等式的性质)∠AB CD ∥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2.(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己知点P Q 分别在AOB ∠的边OA OB 、上 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射线PQ(2)过点P 画垂直于射线OB 的线段PC 垂足为点C(3)过点Q画直线QM平行于射线OA.【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过用直尺作图分别P画垂直于射线OB的射线PC垂足为点C过点Q画直线QM平行于射线OA.【详解】(1)如图射线PQ为所求(2)如图线段PC为所求(3)如图直线QM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3.(2022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汽车站码头分别位于A B,两点直线b和波浪线分别表示公路与河流.(1)从汽车站A到码头B怎样走最近?画出最近路线并说明理由(2)从码头B到公路b怎样走最近?画出最近路线BC并说明理由.【答案】(1)作图见解析 理由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2)根据垂线段最短解决问题.【详解】(1)解:如图 连接,A B 线段AB 即为所求作.(2)如图 过点B 作BC b ⊥于点C 线段BC 即为所求作.【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垂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4.(2022春·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AB CD ⊥ 垂足为O .(1)比较AOD EOB AOE ∠∠∠,,的大小 并用“<”号连接.(2)若28EOC ∠=︒ 求EOB ∠和EOD ∠的度数.【答案】(1)AOE AOD EOB ∠<∠<∠(2)118152EOB EOD ∠=︒∠=︒,【分析】(1)根据图形可判断各角的大小.(2)根据图形可得90118EOB EOC ∠=∠+︒=︒,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得EOD ∠. 【详解】(1)解:∠AB CD ⊥∠909090AOD EOB EOC AOE EOC ∠=︒∠=︒+∠∠=︒-∠,,∠AOE AOD EOB ∠<∠<∠(2)∠AB CD ⊥∠90118EOB EOC ∠=∠+︒=︒∠180********EOD EO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关系 垂直的定义 通过已知角求得未知角 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25.(2022春·广东·七年级单元测试)如图 直线CD EF 交于点O OA OB 分别平分COE ∠和DOE ∠ 已知1290∠+∠=︒ 且2:32:5∠∠=.(1)求BOF ∠的度数(2)试说明AB CD 的理由.∠+∠)解:12AOCAB 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2022秋·上海宝山·七年级校考单元测试)已知AB∠CD点M为平面内的一点∠AMD=90°.(1)当点M在如图1的位置时求∠MAB与∠D的数量关系(写出说理过程)(2)当点M在如图2的位置时则∠MAB与∠D的数量关系是(直接写出答案)(3)在(2)条件下如图3 过点M作ME∠AB垂足为E∠EMA与∠EMD的角平分线分别交射线EB于点F G回答下列问题(直接写出答案):图中与∠MAB相等的角是∠FMG=度.【答案】(1)∠MAB+∠D=90°见解析(2)∠MAB﹣∠D=90°(3)∠MAB=∠EMD45【分析】(1)在题干的基础上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2)仿照(1)的解题思路过点M作MN∠AB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3)利用(2)中的结论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结论.【详解】(1)解:如图①过点M作MN∥AB∵AB∥CD∴MN∥AB∥CD(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那么它和另一条也平行).∴∠D=∠NMD.∵MN∥AB∴∠MAB+∠NMA=180°.∴∠MAB+∠AMD+∠DMN=180°.∵∠AMD=90°∴∠MAB+∠DMN=90°.∴∠MAB+∠D=90°(2)解:如图②过点M作MN∥AB∵MN∥AB∴∠MAB+∠AMN=180°.∵AB∥CD∴MN∥AB∥CD.∴∠D=∠NMD.∵∠AMD=90°∴∠AMN=90°﹣∠NMD.∴∠AMN=90°﹣∠D.第21页共22页第22页共2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题(本卷共150分,120分钟完成)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个角的余角是30º,则这个角的补角是 .2、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º,则这个角的大小是 .3、如图①,如果∠ = ∠ , 那么根据可得AD ∥BC (写出一个正确的就可以). 4、如图②,∠1 = 82º,∠2 = 98º, ∠3 = 80º,则∠4 = 度.5、如图③,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 OG 平分∠AOE ,∠FOD = 28º,则∠BOE = 度,∠AOG = 度.6、时钟指向3时30分时,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7、如图④,AB ∥CD ,∠BAE = 120º,∠DCE = 30º, 则∠AEC = 度.8、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⑤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 70º, 则∠OGC = .9、如图⑥中∠DAB 和∠B 是直线DE 和BC 被直线 所截而成的, 称它们为 角.10、如图⑦,正方形ABCD 中,M 在DC 上,且BM = 10,N 是AC 上一动点, 则DN + MN 的最小值为 . 11、如图,直线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若AB=CD ,有下面的结论:①AB ∥CD ; ②AC ⊥BD ;③OA=OC ;④AB ⊥BC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1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 且_ _,对应线段_ _且_ _,对应角___ __。

13、如图,当半径为30cm 的转动轮转过120 角时, 传送带上的物体A 平移的距离为 cm 。

14、经过平移,△ABC 的边AB 移到了EF ,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l.FF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 >AD ,∠B 与∠C 互余,将AB ,CD 分别平移到EF 和EG 的位置,则△EFG 为__ _三角形,若AD=2cm ,BC=8cm ,则FG =___ 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 ②对顶角相等③等角的补角相等 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A . 1, B. 2, C. 3, D. 4 2、如图⑧,在△ABC 中,AB = AC ,∠A = 36º,BD平分∠ABC ,DE ∥BC ,那么图中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个。

A. 3, B. 4, C. 5, D. 6 3、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⑴、⑵、⑶,B. ⑵、⑶、⑷,C. ⑶、⑷、⑸,D. ⑴、⑵、⑸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5、一束光线垂直照射在水平地面,在地面上放一个平面镜,欲使这束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成水平光线,则平面镜与地面所成锐角的度数为( ) A. 45º, B. 60º, C. 75º, D. 80º6、如图⑨,DH ∥EG ∥EF ,且DC ∥EF ,那么图 中和∠1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A. 2,B. 4,C. 5,D. 67、在下面五幅图案中,(2)、(3)、(4)、(5)中哪一幅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 )A.(2)B.(3)C.(4)D.(5)8、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下列图案中,不能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而构成的是( )9、已知∠AOB=30°,点P 在∠AOB 内部,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 关于OA 对称,则P 1,O,C DP 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10、如图是一跳棋盘,其中格点上的黑色点为棋子,剩余的格点上没有旗子。

我们约定跳棋游戏的规则是: 把跳棋旗子在棋盘内沿直线隔着旗子对称跳行,跳行 一次称为一步。

已知点A 为已方一枚旗子,欲将旗子 A 跳进对方区域(阴影部分的格点), 则跳行的最少步数为( )A.2步B.3步C.4步D.5步 (第10题图)11、在以下现象中,①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属于平移的是( )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② ,④ 12、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A.30°B.60°C.90°D.120° 13、下列语句中,是对顶角的语句为(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B.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C.顶点相对的两个角D.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 14、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和∠3是同位角B.∠1和∠5是同位角C.∠1和∠2是同旁内角D.∠5和∠6是内错角15、如图,已知AB ∥CD ∥EF ,BC ∥AD ,AC 平分∠BAD ,那么图中与∠AGE 相等的角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16、如图,OB ⊥OD ,OC ⊥OA ,∠BOC =32°,那么∠AOD 等于( )A.148°B.132°C.128°D.90° 17、如图,已知∠1=∠B ,∠2=∠C ,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AD ∥BC B.∠B =∠C C.∠2+∠B =180° D.AB ∥CD 1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内错角相等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三条直线相交 ,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9、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A.互相重合B.互相平行C.互相垂直D.无法确定 2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F ⊥AB 于O , 且∠COE =50°,则∠BOD 等于( ) A.40° B.45° C.55° D.65°三、解答题(共80分)1、按要求作图(每小题5分,共20分)⑴ 已知点P 、Q 分别在∠AOB 的边OA ,OB 上(如图 ). ① 作直线PQ ,② 过点P 作OB 的垂线,③ 过点Q 作OA 的平行线.(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⑵ A 、B 两村位于一条河的两岸,假定河的两岸笔直且平行,如图,现要在河上垂直于河岸建一座桥.(第15题图)问:应把桥建在什么位置,才能使A 村经过这座桥到B •村的路程最短?请画出草图,并简要说明作法及理由.⑶、如图 ,ABCD 是一块釉面砖,居室装修时需要一块梯形APCD 的釉面砖,且使∠APC =120º.请在长方形AB 边上找一点P ,使∠APC =120º.然后把多余部分割下来,试着叙述怎样选取P 点及其选取P 点的理由. 解:作法:证明:⑷、将字母A 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解:作法:2、根据题意填空(每小题5分,共10分)⑴ 如图,已知直线EF 与AB 、CD 都相交,AB ∥CD , 求证:∠1=∠2.证明:∵EF 与AB 相交( 已知 )∴∠1= ( ) ∵AB ∥CD ( 已知 )∴∠2= ( )∴∠1=∠2 ( )⑵ 已知,如图,AD ∥BC ,∠BAD =∠BCD ,求证:AB ∥CD .证明:∵AD ∥BC (已知)∴∠1=------- ( )又∵∠BAD =∠BCD ( 已知 )∴∠BAD -∠1=∠BCD -∠2( )即:∠3=∠4 ∴ ( ) 3、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⑴ 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 ∥b , 若∠1=118°求∠2为多少度?⑵ 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补角的一半大90°,求 这个角的度数等于多少度?4、猜想说理(每小题5分,共30分)⑴、已知:如图,DA ⊥AB,DE 平分∠ADC,CE 平分∠BCD, 且∠1+∠2=90°.试猜想BC 与AB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并说明其理由⑵ 、已知:如图所示,CD ∥EF,∠1=∠2,. 试猜想∠3与∠ACB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其理由 ⑶ 已知(如图)AE ⊥BC 于E,∠1=∠2, 试说明DC ⊥BC 的理由?⑷ 如图,已知∠1+∠2+180°,∠DEF=∠A, 试判断∠ACB 与∠DEB 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说明.⑸ 如图,∠1=∠2,∠D=∠A,那么∠B=∠C 吗?为什么?⑹ 如图所示,A,O,B 在一条直线上,OE 平分∠COB,OD ⊥OE 于O, 试说明OD •平分∠AOC.5、应用实际、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1A CDB321F A G E C D BE DA21F ED B A211D2H FA G EC BE 1C A 324D⑴如图(a)所示,五边形ABCDE是张大爷十年前承包的一块土地示意图,经过多年开垦荒地,现已变成图(b)所示的形状,•但承包土地与开垦荒地的分界小路(即图(b)中折线CDE)还保留着.张大爷想过E点修一条直路,直路修好后,•要保持直路左边的土地面积与承包时的一样多,右边的土地面积与开垦的荒地面积一样多.请你用有关知识,按张大爷的要求设计出修路方案.(不计分界小路与直路的占地面积)(1)写出设计方案,并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图形;(2)说明方案设计理由.(a)(b)⑵现有如图所示的六种瓷砖,请用其中的4块或6块瓷砖(准许使用相同的),设计出美丽的图案.然后利用你设计的图案,通过平移,或旋转,或轴对称,设计出更加美观的大型图案.例如:解:AEDBNMAECDB相交线、平行线复习测试题参考答案(本卷共150分,120分钟完成)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个角的余角是30º,则这个角的补角是 120° .2、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º,则这个角的大小是 100° .3、如图①,如果∠ 5 = ∠ B ,那么根据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可得AD ∥BC (写出一个正确的就可以). 4、如图②,∠1 = 82º,∠2 = 98º, ∠3 = 80º,则∠4 = 80° 度.5、如图③,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 OG 平分∠AOE ,∠FOD = 28º, 则∠BOE = 62° 度,∠AOG = 59° 度.6、时钟指向3时30分时,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75° .7、如图④,AB ∥CD ,∠BAE = 120º,∠DCE = 30º, 则∠AEC = 90° 度.8、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⑤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 70º, 则∠OGC = 125° .9、如图⑥中∠DAB 和∠B 是直线DE 和BC 被直线 AB 所截而成的, 称它们为 内错 角.10、如图⑦,正方形ABCD 中,M 在DC 上,且BM = 10,N 是AC 上一动点, 则DN + MN 的最小值为 10 . 11、如图,直线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若AB=CD ,有下面的结论:①AB ∥CD ; ②AC ⊥BD ;③OA=OC ;④AB ⊥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