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民俗专家告诉你该做哪些事情迎接炎夏
芒种要干什么农事活动

芒种要干什么农事活动芒种要干什么农事活动(芒种习俗)芒种要干什么农事活动?芒种是一个忙着播种与收割的时节,虽然忙碌,但祖辈传下来的一些习俗活动还是要做的,这是一种对美好的期盼。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芒种要干什么农事活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芒种要干什么农事活动1、安苗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文字记载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
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
”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
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
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3、打泥巴仗州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4、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5、挂艾草如果你生活在农村,那么应该就知道艾草是一种到处都能找到的植物,而且它又有驱赶蚊虫的作用。
到了天气炎热的五月,细菌滋生的厉害,就是艾草出动的时候了。
6、开犁节浙江省云和县有“开犁节”,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节那天举办。
在云和梅源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为同情人间饥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结果导致野草疯长拯救了牲畜,而农田被野草淹没使农人无法耕种,上天为了惩罚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芒种的风俗习惯

芒种的风俗习惯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种节气一般出现在阳历的6月5日或6日,这个时候正值夏季农作物的生长期,农民们开始忙碌于农田的耕种和收获。
除了农事上的繁忙,芒种期间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其中包括农民们的祭祀和民俗活动。
一、祭祀和仪式活动在芒种这个节气中,农民们通常会举行一些祭祀和仪式活动,以祈求丰收和祝福农田的平安。
这些活动通常在农田或重要的庙宇中进行,旨在祈求土地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1. 农田祭祀:在芒种节气之际,农民们会到田地里设坛祭祀土地神灵。
他们会烧香、献上新鲜的农作物和酒水,并祈求土地神灵保佑庄稼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2. 庙宇祭祀:一些地区的农民会前往当地的土地庙或神社,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他们会烧香、敬献祭品,同时祈求土地神灵的庇佑。
这些活动通常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也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民俗活动。
二、夏至饮茶习俗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夏至前的最后一个节气。
在芒种这个时候,有一种独特的习俗,叫做夏至饮茶。
这个习俗在南方地区尤其流行,人们会在芒种节气之前的一天,拜祭先祖,并饮用一种特殊的茶。
夏至饮茶习俗起源于古代传统民俗中的祭祀仪式,人们相信通过饮茶能够祛病、预防疾病。
这种茶叫做“夏至茶”,一般由各种草药和花卉混合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功效。
在芒种节气当天,人们会聚在一起品尝这种茶,庆祝夏季的到来。
三、节日庆祝和婚嫁习俗芒种节气对于农村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这个节气中,人们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同时也是许多婚嫁习俗的时机。
1. 婚嫁习俗:芒种节气被认为是结婚的好时机,许多婚礼都会安排在这个节气之内。
据民间传说,芒种这一天结婚可以招来好运和幸福,因此有很多年轻夫妇选择在芒种节气中举办婚礼。
2. 节日庆祝:在芒种这个节气中,一些地区会举行传统的庙会和集市,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当季的水果和美食,还有传统的民间表演和游乐设施,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芒种节气该做什么

芒种节气该做什么芒种节气该做什么高温多雨,预防霉病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真菌、细茵和其他微生物繁殖加快,反而影响室内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芒种时节湿气弥漫,应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条件者可用空调抽湿,而不宜采用紧闭门窗的方式来防止屋内受潮,因室内外空气缺乏流通。
专业中医师指出,芒种期间如要打开门窗通风,最好选择傍晚室外湿度最低时。
清晨太阳未出,空气相对浑浊,打开门窗反而会引入不洁空气;中午室外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门窗大开不仅会使人感到闷热,而且会助长霉菌孳生。
酷暑莫贪凉,避免“热伤风”芒种节气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毛孔扩张,出汗增多,此时若过度贪凉或忽冷忽热,则容易导致夏季感冒,即俗称“热伤风”,出现低热或自觉发热、头痛头晕、打喷嚏、流鼻涕、身重如裹、倦怠无力、呕吐、腹泻、小便黄等症状。
此时,应适当增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
医师指出,在使用空调、电扇时要注意方法。
一般来说,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6,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出汗后,要及时换衣服,勤洗澡。
宜洗温水澡,使皮肤毛孔舒张,有利于阳热的发泄。
但切忌出汗后立即洗澡,更不要大汗淋漓时用冷水冲澡,会使寒邪趁机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百毒之月”防虫病芒种天气越来越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所以又称“百毒之月”,通常是登革热、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等高发季节。
邓聪说,预防传染病,一方面要注意灭蚊;另一方面要注意增强体质。
芒种季节因气温升高,湿度增加,热蒸湿动,人体容易感到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偏于“懒散”,此时,抵抗力容易下降导致感染疾病。
因此,芒种应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但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相对平和的运动,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
酷热祛暑益气、清热利湿芒种较高的气温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此时,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安闲自乐。
医师建议,此时人们的日常起居应适当增加午休时间(以0.5—1小时为宜),有助于恢复疲劳,因午时(11—13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
芒种节气的风俗活动及注意事项

芒种节气的风俗活动及注意事项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
芒种时节正值气候转暖,各种植物生长迅速,繁衍出新的生命。
在中国,芒种节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为此会进行一系列的风俗活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芒种节气的风俗活动及注意事项。
一、芒种的风俗活动1. 访亲戚在芒种这个节气里,天气已经转暖,人们都很热闹。
很多人会利用这个时候去拜访亲友,表达心中的谢意和祝福。
这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风俗活动,叫作“拜访亲友”。
2. 做馄饨在芒种这个时节里,人们通常会做馄饨等手工美食来表达对生命的敬意和祝福。
这是一种古老的风俗活动,人们认为做馄饨和生命繁衍是相通的,因此做馄饨也成为了一种庆祝芒种的文化现象。
3. 食用鲜花在芒种这个节气里,一些天然鲜花开始进入花期,人们经常会采摘花瓣或整朵花来吃。
这些花有着美妙的味道和健康的作用,因此也成为了芒种节气的一种特殊风俗活动。
二、芒种节气的注意事项1. 水分摄入芒种时节气温较高,会使人体大量出汗,因此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建议每天饮用充足的水或其他饮料,以免脱水。
2. 日常保健在芒种这个时节里,需要特别注意日常保健。
要做好防晒措施,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并保持室内的空气湿润,以防止身体受到过度热损伤。
3. 防中暑芒种时节气温较高,人们很容易中暑。
因此,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里过度工作或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身体受到损害。
4. 饮食调理芒种时节的温度适宜各种生命体的生长,执于此,人的食欲也会提高。
建议大家饮食以清淡健康为主,保证营养平衡,以避免身体出现不适。
结语:芒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气,它代表着超越生命繁衍的力量,代表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意。
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美好和能力,展示出真正的生命价值。
但是在这个时候,也需要大家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休息,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
2023年芒种期间天气太热怎么办整理

2023年芒种期间天气太热怎么办整理芒种期间天气太热怎么办芒种运动的时候,对人体消耗比较大,芒种节气前后,人们也比较适合进补,但是却不适合大补,应当选择一些清补的食物。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芒种天气太热怎么办,盼望对您有所关心!芒种天气太热怎么办勤换衣,勤洗澡芒种季节天气酷热,穿宽松、吸汗力量较强的衣服,能够有利于身体的通风散热。
衣服要常常换洗,汗渍长时间接触皮肤会损害皮肤,最好做到每天衣服都要换洗。
夏天昼长夜短,人很简单消失疲惫,通过洗澡能够缓解疲惫。
夏天病菌增多,洗澡能够很好的毁灭皮肤上的细菌,起到保洁皮肤的作用。
宜清淡,忌生冷芒种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
多吃新奇蔬菜,留意补充水分,不要饮用冰冷饮料,以免引起肠胃不适,造成腹泻。
芒种后多阴雨,空气湿度较大,不要吃过甜、过咸食物,人们可适当喝一些绿豆粥,有降火除暑的功效,能够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莫贪凉,开窗通风芒种季节,南方多雨,极易引起身体里的湿热,会消失四肢困倦无力,心情烦躁。
空调房留意调整房间中的温度湿度,定时开窗通风。
出汗时不要马上洗澡。
洗完澡要用浴巾将身上的水擦干,在吹空调。
夜晚睡觉时,最好将室内空调温度维持在27度左右。
早睡早起不熬夜,中午时适当午休。
适运动,强防晒炎炎夏日,户外运动时,要预防日光性皮炎,外出时尽量打太阳伞,戴遮阳帽等,避开正午时分出门。
少吃光敏性较强的食物,如芹菜、菠萝等。
避开烈日暴晒下运动,以免出汗过多耗气伤津。
尽量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开心的状态,避开愤怒愁闷,以保证气息得以宣畅自如。
芒种饮食要留意哪些芒种的饮食有许多讲究。
针对节气的特点,我们人的饮食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总的饮食养生原则是:祛湿清热,解暑利水,养护脾胃。
传统养生认为人体可以关心解暑利水祛湿清热的食物有薏仁,赤小豆,白扁豆,冬瓜,西瓜,苦瓜,茯苓,绿豆等食物。
所以煮一些冬瓜汤,红豆薏仁汤是不错的选择。
芒种有什么风俗活动介绍整理

芒种有什么风俗活动介绍整理芒种有什么风俗活动介绍“芒种”,在民间也称为“忙种”,是播种晚稻等谷类作物的季节。
芒种节气快到了,芒种有什么风俗活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芒种风俗活动,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芒种的习俗1.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头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进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谢之情,希望来年再次相见。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闻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其次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装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喧闹场面。
2.安苗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季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进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外形,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3.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头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
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
”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关心度过“农忙”。
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这是芒种节气习俗之一。
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4.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伴随,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5.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自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退疲惫、美容、调整酸碱平衡,增加人体免疫力等独特养分保健功能。
但是,新奇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2024芒种节气的风俗及养生知识

2024芒种节气的风俗及养生知识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谷类作物的耕种和生长。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芒种风俗,同时,也有许多与芒种节气相关的养生知识值得我们了解和遵循。
一、芒种的风俗1、安苗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3、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4、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千旄旌幢”中“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二、芒种的养生知识1、起居养生芒种时节,昼长夜短,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习俗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习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又一年芒种将至,大家知道芒种节气习俗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芒种节气习俗有哪些_二十四节气之芒种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二十四节气之芒种习俗芒种节气习俗: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着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
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芒种节气习俗: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芒种节气习俗: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节气习俗: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芒种:民俗专家告诉你该做哪些事情迎接炎夏
2016年06月05日“芒种忙,麦上场”这一农谚形象描述了芒种时节,人们收获农作物的景象。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除了提醒人们注意农事活动外,过去民间的节气一般与节日有对应关系,“芒种”便是提醒人们端午将至,要为炎热夏季做好准备,“所以很多习俗与端午节习俗是相通的。
一般要求饮食以清补为主,民间还有煮食青梅的习俗”。
起源与寓意:象征有芒作物成熟
所谓“芒种”,象征着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芒种是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二十四节气起源很早,春秋时代首先确立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后不断进行完善,到秦汉时期,芒种等二十四节气名称即已确立。
”高巍介绍,在汉代《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芒种一般在每年的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
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曾有这样的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
中国古代按照时间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古代认为…阳极阴生‟,芒种来临,夏季也愈发炎热,这时…阴气‟开始出现。
芒种来了,也是提醒人们注意调整生活习惯。
”高巍解释道。
饮食习俗:以“清补”为主吃青梅青杏
在民间习俗中,“二月二”花朝节人们会迎接花神,至芒种前后,已近农历五月间,此时百花渐趋凋零,人们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代表“送花神归位”。
高巍说,这也表示了人们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希望来年如期相会,“不过这个习俗现在已经没有了”。
此时,由于气候更加炎热,,为了适应这个特点,人们在饮食上会以清补为主。
在南方,五六月间恰逢梅子成熟,青梅营养成分丰富,但由于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人们会将其加工后食用,这道工序便是“煮梅”。
“与此同时,北方有吃青杏的习惯,与煮食青梅一个道理,都是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高巍表示,
与蒸食新麦面一样,在芒种前后,人们还会把花儿当成食材,做成各种食物食用,比如槐花等等。
高巍介绍,这是因为从古至今,人们都意识到夏季新陈代谢旺盛,会有意识地吃一些应季的新鲜水果食材,“…芒种‟的到来也有提醒人们注意清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