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酸痛的经穴刺激法手背上食指与中指中间的颈项点
【精】肩颈酸痛的经穴刺激法手背上食指与中指中间的颈项点

眼睛疲劳的经穴刺激法
消除眼睛的疲劳,使其炯炯有神的 穴位即为上光明穴。 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揉上光明穴约四 十九下,即能使眼睛不疲劳。
疲倦的经穴刺激法
应付疲劳最有效的即是阳池穴。阳池 穴是控制淋巴腺和内分泌平衡的重要 穴位。 经常按压此穴位可增加血液循环,亦 可促进新陈代谢及增强体力之功效。
阳池穴
头痛的经穴刺激法
消除头痛的穴位首推位于拇指与食指 交叉处之合谷穴或太阳穴合谷即俗称 的「虎口」深处。
头顶点 前头点
偏头点
全头点
后头点
肩颈酸痛的经穴刺激法
手背上食指与中指中间的颈项点。 或以拇指按于第七颈椎、中指屈起 所指的肩井穴。 同时在此两穴位作强刺激各四十九下, 大多能舒缓紧迫感。
颈项点
尖、牙签、强刺激,直到急性胃炎发 压、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及防止高血压所并 会儿,再慢慢重压,一次稍歇之后再行按压,不 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揉上光明穴约四 刺激法主要以柔和缓慢为佳,刺激时必须间隔一 同时在此两穴位作强刺激各四十九下, 可促进新陈代谢及增强体力之功效。 手背上食指与中指中间的颈项点。 首先必须刺激位于手掌背部,食指和中指掌骨节 十九下,即能使眼睛不疲劳。 用力按压或揉捏此三穴道,能达到降血
液门 中渚
感冒的经穴刺激法
治疗及预防感冒最有效的经穴是手掌的鱼 际、手腕的太渊、手肘的曲池三穴。 经常以拇指或食指刺激重按,上述三穴, 或按揉方式施行,同时在拇指指关节第一 横纹往上直至鱼际、太渊之区域为呼吸系 统治疗区。
鱼际 太渊
胸腔呼吸治疗区
腰痛的经穴刺激法
首先必须刺激位于手掌背部,食指和中指掌骨节 腰一点或小指和无名指交叉之掌骨节腰三点。 刺激法主要以柔和缓慢为佳,刺激时必须间隔一 会儿,再慢慢重压,一次稍歇之后再行按压,不 管多严重的腰痛都能迎刃而解。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

四
收头 留
,,
面腰
口背
合委
谷中
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
常灸足三里 胜吃老母鸡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 缘一横指(中指)。
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 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 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疏风解表——风池,曲池 清热/散寒——大椎,神阙
风池——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 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 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大椎——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
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 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
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 胸椎,约与肩平齐。
1、循法 按经络路线 轻揉循按,便于得气。
2、弹法 轻弹针尾, 使针身振动,催气行气补 气。
3、刮法 固定针尾, 指甲刮针柄,便于得气传 导。
留针、出针
留针:得气后,(1)将针留置穴位内一定时间。 (2)可作间歇行针,以使得气或加强针感及针刺 持续作用,加强疗效。(一般5-10min)
出 针 : 一般缓慢捻转提至皮下,静候片刻,然后 拔离,同时用棉签压住针刺部位。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
什么是经络?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 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 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 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
腧穴、经络是如何产生的?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逐步发现和积累起 来的。初期“以痛为腧(阿是穴)”,然后发现其可以 缓解病痛,最后随着治疗效果的重复出现,人们开始有 意识地运用腧穴治病…随之也慢慢形成了经络。
颈椎腰椎有病解决方法

颈椎腰椎有病揉此穴,百用百灵,受用无穷!(后溪穴的位置图)颈椎、腰椎有病,揉后溪穴百用百灵过去,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
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
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
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
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
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
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
小儿推拿之肩井按摩手法

小儿推拿之肩井按摩手法
小儿推拿之肩井按摩手法;常用拿法和按揉法;拿法:3~5次,按揉法:30~50次。
此按摩法主要治疗感冒,发热,惊厥,上肢活动不利,颈项强痛。
小儿推拿之肩井按摩手法;常用拿法和按揉法(更多推拿手法);拿法:3~5次,按揉法:30~50次。
此按摩法主要治疗感冒,发热,惊厥,上肢活动不利,颈项强痛。
【位置】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方法】
1.拿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拿肩部筋肉,称拿肩井。
2.按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本穴,称按揉肩井。
【次数】拿法:3~5次;按揉法:30~50次。
【功用】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主治】感冒,发热,惊厥,上肢活动不利,颈项强痛。
【临床应用】拿肩井多于治疗结束时运用,作为结束手法,称总收法;治疗感冒发热时,常与拿风池,小儿治外感四大手法合用。
颈椎病特色针灸治疗(经典)

❖ 所以我们在浮针治疗时找治疗对象是患肌。
2022/3/23
患肌的特点
❖ 患肌就是存在一个或多个MTrP的肌肉。 ❖ 医生触摸患肌时指下有“紧、僵、硬、滑”
的感觉,患者有酸胀不适感。 ❖ 患肌的相关活动范围减小,时有乏力感。
2022/3/23
为何选择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 疏松结缔组织具有较强的自愈力,对人体各组织的自我修复起促进作用。 ❖ 疏松结缔组织具有无极性,各个方向上的分布无区别,所以浮针在痛点上下左右
各个方向针刺,疗效没有区别。 ❖ 疏松结缔组织包绕全身肌肉的表面,形成肌肉的肌外膜,还深入到肌肉内部形成
肌束膜和肌内膜。因此浮针扫散治疗时,大幅度牵拉疏松结缔组织和肌肉,可缓 解患肌的挛缩和缺血状态,改善肌肉功能,消除临床症状。 (类似农民耕田、园丁松土)
杂病穴组——感冒穴
❖ 定位:半握拳,此穴位于中指与无名指指掌关节之间凹陷处。
❖ 局解:布有骨间肌及手臂静脉网,掌背动脉及尺桡神经手背支。 ❖ 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取穴或同时取穴或交替取穴。 ❖ 针刺特点:以针刺尺桡神经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待针体进入到要求的深度后,将针体退到进针处,向左向右各提插 一次,即可出针。可采用滞针手法。 ❖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为主。 ❖ 功能:退热,消炎,抑菌,抗过敏,解热散寒,清咽止痛。 ❖ 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腰肌劳损、坐骨神经 痛。 ❖示意图:
颈椎病的特效穴-----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 节后尺侧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 肉际。具体在在小指尺侧,第5 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 点外缘;有指背动、静脉,手 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小肠经上穴位,输(木)穴,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 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 赤;癫狂痫;疟疾。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 ⼈体如果经络僵硬劳损堵塞,严重影响了⽓⾎的运⾏和营养的输布。
《黄帝内经》⾥⾯有这么⼀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两句:“经络不通,⾛路中风”,“经络不通,浑⾝不舒象⿁上⾝” 。
⼗⼆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躯⼲和四肢,纵贯全⾝。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躯⼲。
⼗⼆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三阴经上肢分别为⼿太阴肺经在前、⼿厥阴⼼包经在中、⼗⼆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少阴⼼经在后,下肢分别为⾜太阴脾经在前、⾜厥阴肝经在中、⾜少阴肾经在后,其中⾜三阴经在⾜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8⼨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阳明⼤肠经在前、⼿少阳三焦经在中、⼿太阳⼩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阳明胃经在前、⾜少阳胆经在中、⾜太阳膀胱经在后。
⼗⼆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定规律的。
具体从以下三⽅⾯叙述。
头⾯部:⼿三阳经⽌于头⾯,⾜三阳经起于头⾯,⼿三阳经与⾜三阳经在头⾯部交接,所以头⾯部说:“头为诸阳之会”。
⼗⼆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颊部;⼿⾜少阳经分布于⽿颞部;⾜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厥阴经也循⾏⾄顶部。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腹中线旁开0.5⼨处;⾜太⼗⼆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少阴肾经⼗⼆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阴脾经⾏于胸中线旁开6⼨,腹中线旁开4⼨处;⾜厥阴经循⾏规律性不强。
⾜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腹中线旁开2⼨;⾜太阳经⾏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和3⼨;⾜少胆经分布于⾝之侧⾯。
⼗⼆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三阴⼗⼆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经;⼿三阳经、⾜三阴经、⾜三阳经四组。
神奇后溪穴

神奇后溪穴,统治所有颈椎、腰椎病!(【导读】过去,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
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
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
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
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
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
如果因为忙,总是忘记怎么办呢?我建议,甚至可以定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
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手掌上靠近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最近的有一条主线(即人们常说的“感情线”),这条线在手握拳时,沿线尽头会有凸出,此即为后溪穴。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
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
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
这个动作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滚揉后溪穴。
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
以前工作繁忙时,我每天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也有十一、二个小时,但多么多年来我的视力、颈椎都没有问题,靠的也正是这个方法。
其实二十多年前,我初行医的时候,颈椎病是四十岁以后的人的专利,但现在不是了,二三十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我甚至见过的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不仅仅得颈椎病,长期伏案的白领、职员或者搞文字工作的,老早就腰也弯了,背也驼了,眼睛也花了,脾气也糟了,未老先衰,没有足够的阳刚之气。
这是当今多数人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看到这些问题,很多人都说,这是脑力劳动的结果,脑力劳动也是很消耗人的;人们以为近视仅仅是由于眼睛离书本或电脑屏幕太近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谷及落零五也是血压反应区的穴位,具
有降低血压的效果。
用力按压或揉捏此三穴道,能达到降血
压、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及防止高血压所并
发之狭心症、脑中风等疾病之功效。
落零五
阳蹊
急性胃炎的经穴刺激法
抑制胃炎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是在
位于手掌中央稍下方的胃肠点,用笔
尖、牙签、强刺激,直到急性胃炎发
作疼痛缓解为止。
经常以拇指或食指刺激重按,上述三穴,
或按揉方式施行,同时在拇指指关节第一
横纹往上直至鱼际、太渊之区域为呼吸系
统治疗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鱼际
太渊
胸腔呼吸治疗区
腰痛的经穴刺激法
首先必须刺激位于手掌背部,食指和中指掌骨节 腰一点或小指和无名指交叉之掌骨节腰三点。 刺激法主要以柔和缓慢为佳,刺激时必须间隔一 会儿,再慢慢重压,一次稍歇之后再行按压,不 管多严重的腰痛都能迎刃而解。
消除眼睛的疲劳,使其炯炯有神的
穴位即为上光明穴。
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揉上光明穴约四 十九下,即能使眼睛不疲劳。
疲倦的经穴刺激法
应付疲劳最有效的即是阳池穴。阳池
穴是控制淋巴腺和内分泌平衡的重要
穴位。 经常按压此穴位可增加血液循环,亦
可促进新陈代谢及增强体力之功效。
阳池穴
高血压的经穴刺激法
预防与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穴位为阳蹊穴。
胃肠点
眩晕的经穴刺激法
对于眩晕之控制最有效的穴位是在手背上
无名指及小指交叉点稍上方之液门穴及再
往上方之中渚穴。若眩晕来得突然时,必
须加强刺激这二穴,若时好时患时,必须
经常在此两穴施以艾灸或红外线温灸法。
液门 中渚
感冒的经穴刺激法
治疗及预防感冒最有效的经穴是手掌的鱼
际、手腕的太渊、手肘的曲池三穴。
头痛的经穴刺激法
消除头痛的穴位首推位于拇指与食指
交叉处之合谷穴或太阳穴合谷即俗称
的「虎口」深处。
头顶点
偏头点 前头点
后头点
全头点
肩颈酸痛的经穴刺激法
手背上食指与中指中间的颈项点。
或以拇指按于第七颈椎、中指屈起
所指的肩井穴。
同时在此两穴位作强刺激各四十九下,
大多能舒缓紧迫感。
颈项点
眼睛疲劳的经穴刺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