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中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中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摘要】为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选取教学内容,实施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和以典型制剂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该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与思考【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63-02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目的。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若想将药物制剂专业的毕业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有扎实基础知识、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线实用技能型人才,就要求我们对主干课程药物制剂技术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

一确定课程目标首先由专业骨干教师和制药企业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其指导下,对药物制剂工的要求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同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调研结果由委员会成员一起讨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药物制剂工的操作技能标准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培养药物生产岗位的初、中级制剂操作工。

并将其再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建构思路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的要求,确定教材内容,完成教学内容中知识和能力模块的建构,是进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首先进行工作过程分析,即根据有关药物在生产中的各个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行动领域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知识和能力模块,联系学生具体情况形成教学项目。

1.贴近岗位实际,确定教材内容根据制药企业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知识、能力和素质对教材内容进行选取。

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常用的剂型特点、常用制剂生产工艺、生产质量控制、生产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能力要求包括:掌握常见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的生产操作,了解其他制剂生产操作及对制剂生产质量能进行初步评价等。

药剂学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

药剂学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

医学教学与教育药剂学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韦丽佳(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0030) 摘 要:探讨药剂学的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在验证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基础上,倡导学校增加药剂学在校综合性实训,模拟药厂实际生产环境,加大药厂的实习,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职业资格考试,以便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关键词:药剂学;实验;实训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28194(2008)182013201 药剂学是以剂型为中心,研究其配置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如何让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是高职高专药剂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2004年4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行业的经济、技术发展。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药学、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药品生产、检验、一般药物制剂制备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中从事技术操作、技术指导和药品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药学人才。

因此药剂学的教学内容,应以“适度、够用”为原则,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不再强调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以服从实践需要为原则。

实训教学注重“实践性”,强调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1 现场教学是药剂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药剂学是由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临床药剂学以及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等分支学科组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制剂工艺理论基本来源于实践,在要求学生掌握制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做实验实训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进一步去指导制剂工艺。

基于OBE-CDIO理念的《药物制剂生产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OBE-CDIO理念的《药物制剂生产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OBE-CDIO理念的《药物制剂生产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摘要:药物制剂生产实训是高职药学专业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知识整合、技能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制药关键能力、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笔者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对实训的教学目标、管理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阐述,以期对高职药学类综合实训改革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字:OBE-CDIO 药物制剂生产实训课程改革随着制药企业药品生产智能化快速发展,经过对陕西地区数十家大中型制药企业的调研及近几年毕业生跟踪回访,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智能化技能职业素养要求更高。

由此可见,智能化技能职业素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

1.实训课程改革目标《药物制剂生产实训》在于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以便学生能迅速适应专业岗位。

由于目前,药物制剂生产实训的以验证实训、观察实训为主,学生按照老师所讲的方法机械性的操作,过于陈旧、单一,缺乏系统性性和建设性。

这种模式虽让学生能较好理解理论知识,但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能力锻炼。

使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丧失。

校内教师灌输式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实训操作,无法有效的使学生与我国最新制药行业教育标准并轨。

针对课程现存问题,应确立以下目标。

首先,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使学生现代胜任智能制药一线岗位工作;其次,应重视系统性、目的性的教学方法,确保实训中有效可以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及专业能力。

2.课程改革理念与设计OBE理念施行课程教学,既能兼顾市场用人的需求,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又能合理的利用内外部资源,有效组织教学过程,明确如何培养学生。

CDIO理念要求实训课程以学生和实践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教师发挥的是引导作用,比如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等。

OBE 理念侧重于目标导向,CDIO侧重过程实施,两者结合有利于目标和过程的实现。

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摘要:《药物制剂技术》是高职制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为适应21世纪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制药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结合教学体会,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环节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型制药专业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80《药物制剂技术》是制药理论与生产制备过程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具备gmp生产和管理意识。

目前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照搬过来的,普通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与综合管理能力,而高职侧重于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

随着制药企业gmp认证的进一步深入和制剂现代化技术的提高,制药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制剂技术人才。

因此,为适应21世纪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亟待改革,以体现其应具备的时代特征,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1 明确开发思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与行业专家访谈,并到本市制药企业如:康普药业、方盛制药等进行调查,从了解制药企业对该专业人才所需求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着手,将药物制剂岗位的工作情境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

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优势进行有机融合,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更好地符合制药行业发展的需求。

2 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为重点,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及实践性。

模拟药品生产全过程,在教学中增加药品生产前检查、生产中质量控制、生产结束后清场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药品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增加教学的应用性及实践性。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3.1 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在教室学理论,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脱节、教师主体而学生被动等问题。

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药剂学是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1]。

该门课程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药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药剂学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实验教学本身则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方式和手段[2]。

加强药剂学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药剂学实验教学是药学专业本科生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环节[3]。

1 药剂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不足目前国内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将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向学生介绍讲解,然后强调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结束后,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与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由于课程体系上缺乏一定的联系性和系统性,学生只关注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要求,很少有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能够针对不同的实验现象与结果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与讨论,写完实验报告就觉得万事大吉。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可使学生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强化训练实验基本操作技术,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药剂学实验主要分为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两大类。

虽然各个高校已经逐渐开始对实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但由于学时、师资、仪器、实验室的限制,验证性实验仍然在所开设的实验中占很大的比重。

尤其是综合设计性实验,如果涉及到一些大型精密仪器,由于实验设备有限,导致学生动手的机会大为减少。

造成一人实验、多人观摩的现象,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4]。

另外,由于实验的开设通常由各个教研室自行设定,而药剂学科内容覆盖面广、发展快,因此,与其它学科存在广泛交叉渗透,有时会导致在实验开设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出现部分实验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

例如,药剂学课程开设的增溶实验,涉及到相图的绘制,而物理化学实验中同样开设了相图的绘制。

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必要性浅析

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必要性浅析

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必要性浅析目的分析在校内建立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必要性。

方法从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建设的必要性。

结果在校内建立药物制剂实训车间有必要。

结论在校内建设药物制剂实训车间是提高药学专业教学质量和科研的必要条件。

标签:实训车间药物制剂必要性药学专业中的《药剂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药学综合实训》等都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涉及的实训项目繁多、内容复杂,要想做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由于药品是直接应用于患者、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国家对其的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等药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在普通实训室中无法按照上述要求模拟药品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也无法达到上述标准。

一、实践教学需要建立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在培养学生时,药学系注重与行业对接,力求与行业零距离[1-2]。

因此,我校为了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质量,有必要在现有仿真实训室的基础上,按照《药品管理法》和《GMP》的要求,建造能够提供真实情景实训环境的药物制剂实训车间。

在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基础上,进行真实情景实训,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对药学系的药学专业的《药剂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药学综合实训》等课程的教学;食品系的食品药品检测专业的《功能食品生产》课程的教学;口腔系的《美容药物学》课程的教学;甚至对护理系和临床系《药理学》的教学都大有益处。

二、理论教学需要建立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真实情景教学。

真实情景教学法也被我系的许多老师采用。

因此,在讲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药品生产的真实环境。

基于“实训模块整合”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实训课程探索

基于“实训模块整合”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实训课程探索

范院校建设 、 中央 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实训基地建设( 拥
1 . 1 . 3 顶 岗企业培 训过程 简化 , 企业满 意度大 大提 高 :
有 多 条 生产 线 的仿 真G MP生产 车 间) 和 校 内药 品 质量
检测 中心等平 台, 结合药学专业 岗位群的需求 , 打造 了分
析仪器操作 技能实训 、 中药基本技 能实训 、 药物制剂生产
【 2 jR a ms a y J . Us e o f s i mu l a t e dp a t i e n t sf o r a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k i l l s e x e r c i s e[ J ] . Nu r s i n g S t a n , i  ̄ - ' d , 2 0 0 7 , 2 2 ( 1 9 ) : 3 9 _ 4 4 . [ 3 ] 姜安丽 . 护理教育学 . 第2 版.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由于企 业接 受实 习学 生的人数 较 多, 对 实 习生进行 岗前
技术和安全意识 的培训一 直是顶 岗实 习企业所面 临的严
峻考验 。 经过 实训课 的教 学 , 学生在上 岗之前就 已经进行
技能 实训 、 药品质量检测技能 实训 、 药品营销综合实训五
大实训 模块。 经过几年 的教 学实践和对实 习、 就业单位 的 跟踪 调查 , 对第一次 实践教 学改革的利弊进行 了分析 、 总
结。
了一 定程度 的岗位模拟 训练 , 顶 岗企业 只需 结合 自身 的
2 4 1 0 0 0 ; 2 . 芜湖市康奇制药有限公司)
【 中图分类号I G 6 4 2 . 0 【 文献标识码l C 【 文章编号] 1 0 0 4 - - - 6 8 7 9 ( 2 0 1 4 ) 0 1 - - 0 0 8 2 - 0 2

药物制剂技术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药物制剂技术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药物制剂技术》综合实训教学大纲一、性质和任务通过对学生进行常规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检测训练,使学生具有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制备、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综合技能。

增强学生生产实践的能力,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应的工艺生产、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等一线操作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1.掌握溶液剂、注射剂等液体药剂和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栓剂等固体制剂的概念、制备方法和质量评定方法;2. 能正确制备溶液剂、注射剂等液体药剂和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栓剂等固体制剂,并能正确进行质量检测;3.能正确使用胶囊填充机、压片机、澄明度检测仪等制剂设备和质量检测仪器。

三、实训的内容实训项目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训目的: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熟悉液体药剂制备过程。

了解称量、溶解、过滤等操作要点实训要求:制备溶液制剂。

记录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条件: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和试剂;液体制剂实训室。

实训项目二:注射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训目的:通过Vc注射液的制备掌握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过程。

掌握竖式灌注器、澄明度检测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熟悉注射剂澄明度等质量的检查方法。

实训内容:制备Vc注射液,并灌装、封口、进行澄明度检查。

记录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交实训报告。

实训条件:注射剂生产线;地点:校办药厂注射剂生产车间。

实训项目三:散剂及硬胶囊剂的制备实训目的: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及共熔性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熟悉等量递增的混合方法与散剂的常规检查方法。

掌握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了解散剂、硬胶囊剂的质量评定。

实训要求:制备共熔性成分散剂,填充硬胶囊。

记录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条件:胶囊填充机等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和试剂;固体制剂实训室。

实训项目四: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训目的:通过制备片剂,掌握制备片剂的基本工艺过程。

熟悉片剂质量评定方法。

了解压片机的主要构造了解制湿颗粒的操作要点和对颗粒的质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改 革 的课 程体 系支撑圈 , 做 到教有所依 、 依有所重 , 以避免 教学 中的盲 目 性。 课程整合与开发 围绕 岗位生产流程与车间管 理两条 主线进 行 。岗位生产 流程 主要包括生产前 准备 , 产品生 产过程 , 生产 中及 生产后的质量控制、 产品包转与储存等 ; 车间 管理主要包 括车间环境 、 设 备维护、 生产任务安排 、 生产管理与
订单培养人数偏 少 。通过 以上 分析可知 , 我校毕业生动手能力
实 现药物制剂实训 车间“ 企业化” , 目的是创设 一种真实的 氛围 , 使学 生完成 角色转变 ; 同时 , 引入药 品生产企业的各项 规 章 制度 , 通过制度 管理学生 , 最终实现学生在心理上的转变。 在 车间内 , 学 生是“ 企业的工人” , 要接受授课教师的各项指令 , 首
v0 1 . 3 2 2 0 1 4 No . 7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 间的药学专业 药物制剂方 向实践教学 改革 与研究
杨俊涛 , 邢志霞 , 王文宝 , 郭留城 , 李传俊 , 杨 宇婷
( 漯河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河南 漯河 4 6 2 0 0 2 )
摘 要: 基 于 药物制 剂实训 车间的药学专业 药物制剂方 向实践教学改革与研 究依据教 育教 学规律 , 通过改变传 统的教 学模

课 方式。 实训项 目涵盖液体制剂 、 半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与注射 剂等。由于固体 制剂在医药行业 中用量最大 , 因此 , 依据行业特
点, 对 固体制 剂 ( 散剂、 颗粒剂 、 胶囊剂 、 片剂 ) 的生产 、 质量 检
近几年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及毕业生的反馈信
息表 明, 毕业生竞争 力不强 , 呈现“ 大众化 ” 特点 , 且 没有特别 明 显 的优势 。此外 , 一 些实力雄厚 的上市企业 , 如天方制药、 皖西
药学 的专业 性和 实践性都很强 , 依托 药物制剂实训车间进
行药物 制剂方 向实践教学课程 体系改革 , 能适应医药行业发展
趋势 , 实现药物制剂方 向人才培养 目标 。 1 药学专业现状分析
1 . 1 教 学模 式
单一 的讲授转 变为 直观模仿 、 逐 步启发 、 视频 演示 、 分 组训练 、 角 色模 拟等 多种方 法的结合 , 从而 实现对学生“ 手把手” 教授 ,
式和授课 方式 , 优化 实践教 学课程体 系, 构建校厂一体化 的实训 车间 , 建立合理 的综合评价体 系, 适应 了行业企业的发展要
求。 取得 了很好 的教 学效果 。
关键词 : 药学专业 ; 药物制荆 实训车间 ; 药物制剂方向;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 G 4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4) 0 7 - 0 1 0 5 - 0 2 课 堂讲授 变为模 拟车 间实际工作 的教学 改革可使教学方法 由
既加强 了学生动手 能力 培养 , 又加深 了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 与深化 ; 同时 , 也可对学 生的知识 掌握情况进行现场量化 , 通过 学生独立操作 与讲解 , 即可判断学生 的掌握程度 。 3 整 合优 化课程体 系, 突出岗位 实用性
传统教学模 式 以课堂讲授 与验证性实验实训为主 , 学生接 受 的知识缺 乏整体性 和深人性 , 且与医药行业 实际生产岗位脱
差, 总体素质不 高 , 岗位胜任能力不强 。
2 遵循教学规律 。 更新教学理念
职业教 育的特点 在于实用性 , 使学生具有一技之长 。传统 的实践教学过多集 中在普通实 训室上课 , 学生掌握知识 的情况 无法量化。将教 学场所 由普通 实训 室变 为药 物制剂实 训车间 ,
先要完成训练任务, 然后模拟生产, 并不断进行强化训练, 使学
生逐步 由生到熟再到精。 另外 , 通 过实训车间“ 企业 化” , 可使学
注: 本文系漯河 医学高等专科 学校 2 0 1 3 年教改课题( 2 O l 3 — J G x M一 3 O )
— .
1 0 5 . .
Vo L 3 2 2 0 1 4 N o . 7
南亚留学生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体会
储存管理等 。实施过程 以具体 的实训项 目为载体 。 采用多种授
师授课 方式单 一 。 学 生 因缺 乏仿真生产 环境 的熏 陶 , 对实训操
作过程及实训结 果不 能做 深入 的分析和说 明, 不利 于提 高学生 分析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1 . 3 毕 业 生就 业 状况
查、 包装 等方面 内容要 有所 强化 , 体现 由点到线、 深浅结合的课
程特色。 4 初步建成校厂一体化 资源管理 平台, 实现学校与企业 的无缝
对 接
制药等对 我校 毕业 生招 收数量较少 。基于 目 前 的人 才培养模 式, 很多 医药企业 还未 与我 校大规的零 距离对接 。 另外 , 考核 多以理论为
主, 忽 略 了实践 的作 用 , 导致 学生动 手能力 弱 、 创新 性思维 不 足, 很难快 速适 应工作 岗位要求 。 1 . 2 教 学内容与教 学 手段
结合学科特 点和药学专业 岗位要求 , 整合与优化药物制剂 技术 、 药物 分析技 术 、 药事管 理与法规 、 医药企业管理 、 药品储
朱晓彤
( 徐州医学 院公共教育学院 ,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4 ) 摘 要: 结合南亚 留学生特点及 医用化 学实验教学经验 , 从 实验教材准备、 教师 自身准备 、 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 4 方面进行
存与养护等 多 门学科 的相关 内容 , 使之作 为药物制剂方 向实践
药学是 - t J 实践 性 、 应用性 和综合性很 强的专业 , 但 目前 所用教 材缺乏 针对 性 和实用性 , 课程 间缺乏整体联 系 , 且部 分
教材编写相对滞 后 , 无法满 足特 色课 程的发展需要【 l 】 。另外 , 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