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筹划我军武器装备发展
军事的理论试题库1

第一篇中国国防一.判断题:1.捍卫国家主权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错)2.国防不仅担负着国家对外的职能,还担负着对内职能。
(对)3.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对)4.现代国防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
(对)5.抵御外来侵略是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
(错)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本依据。
(对)7.我国国防法规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意味着国防法规只管军队,不管地方。
(错)8.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对)9.中国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
(错)10.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标准是军事力量。
(错)11.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时间活动。
(对)12.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对)13.经济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的许多方面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
(对)14.科技要素是显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最具代表性的要素。
(错)15.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对)16.国防军事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再宪法之外加以制定。
(错)17.国防法与其他法律、法规没有区别。
(错)18.近代中国国防史是一部中华名族备受欺凌和遭受民族耻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和压迫,争取名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
(对)19.中国民兵是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力量。
(错)20.现代战争中,武装动员与战争的开局,过程和结局无关。
(错)二.单选题1.(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
2.我国的国土面积是(1260)万平方公里3.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的是(D)D.历史要素4.国防是(C)的体现C.国家综合力量5.《国防教育法》是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B)B、20016.(D)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时已经基本形成。
D.春秋战国7.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性质不同,其国防要求和特征也不同,因而导致了国防的(C)也不同。
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

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廖志安《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26日 07 版)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战线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和促进国防科技、武器装备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抓住重点、科学筹划、整体推进。
坚持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推进工业基础融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却相对滞后。
深入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相融合。
应着力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采购竞争机制,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培育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在保持国有资本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使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植根于国家整体工业基础之中。
坚持以核心能力为牵引,推进战略规划融合。
推进战略规划融合,促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双向融合和共建共用,有利于合理确定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布局、减少浪费,有利于实现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同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一致。
鉴于国防资产的专用性和国家安全的特殊性,深入推进战略规划融合,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以提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核心能力为牵引,分类分层次推进。
国家战略武器等核心装备必须保持相对独立和分离;对于电子装备、通用装备等军民两用项目,努力做到能利用民用技术成果的就不单独研制,能军选民用的就直接市场采购,能由装备承制单位承修的就不另行建设维修线。
坚持以互动发展为途径,推进军民技术融合。
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就是要加快军民技术互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和对武器装备发展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初步形成了军民技术良性互动格局。
军事思想复习题3

《军事思想》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孙子兵法》诞生于。
ca战国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2、孙武在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原则。
ca《计篇》b《作战篇》c《谋攻篇》d《势篇》3、1977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共有篇。
da82 b10 c7 d134、毛泽东军事思想诞生于中国革命的战争年代,主要是的智慧结晶。
da毛泽东个人b毛泽东、朱德c军事家们d中国共产党集体5、“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早由提出:aa毛泽东b邓小平c陈独秀d瞿秋白6、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红军进行了反“围剿”作战。
ba三次b五次c四次d六次7、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发生在。
ca1939年b1940年c1937年d1938年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是在。
ba红军时期b抗战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以后9、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中,战争的性质属于。
aa战争观和方法论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c人民战争理论d人民战争战略战术10、“兵民是胜利之本”体现了思想。
da战备b战略战术c积极防御d人民战争二、判断题1、军事思想是人们对战争与军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来源于丰富的战争实践,并代表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
(正确)2、“兵者,国之大事。
”是孙膑提出来的。
(错误)3、唐朝和宋朝以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就停滞不前了。
(错误)4、毛泽东军事思想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同时又被革命战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军事理论。
(正确)5、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军队。
(正确)6、现代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正确)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人民战争理论。
(正确)8、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错误)9、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是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错误)10、‘积极防御“不适合于目前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错误)三、简答题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答:毛泽东军事思想揭示了武装斗争的基本规律;毛泽东军事思想完全符合我国我军的实际;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指针;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锐利武器。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事业不仅推动中国的发展,也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 “两弹一星的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对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形成、高技术国防装备发展和现代化部队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谐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两弹一星精神指引中国核工业核力量更进一步核电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是当今最现实可行、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能开始被用于和平事业。
1991年12月15日,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顺利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继核武器、潜艇核动力装置研制成功后的又一历史性重大突破,成为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里程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首座核电站的国家。
在为核事业进行的奋斗中,核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
这是我们大力提倡的“两弹一星”的精神。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尖端技术的代表,“两弹一星”工程的顶层筹划、科学决策、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成功历史经验,对当前我国重大战略工程实施、促进高技术产业形成、高技术国防装备发展和高技术部队建设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正是这种“两弹一星”的精神,驯服了核能,实现了单一军用产业向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为主导产业的重大转变,在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两弹一星”精神推动中国海军创新发展中国海军走过60年的发展道路,已经迈上一个很大的台阶。
六十年代,随着“两弹一星”的宣告成功,中国海军开始茁壮成长。
华南师范大学军事理论题库

第一篇中国国防一.判断题:1.捍卫国家主权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错)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国防不仅担负着国家对外的职能,还担负着对内职能。
(对)3.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对)4.现代国防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
(对)5.抵御外来侵略是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
(错)晚清时期国防衰落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本依据。
(对)7.我国国防法规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意味着国防法规只管军队,不管地方。
(错)地方性国防法规8.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对)9.中国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
(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军种,及一个独立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成(包括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10.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标准是军事力量。
(错)军事力量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涉及到这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9.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时间活动。
(对)10.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对)11.经济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的许多方面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
(对)12.科技要素是显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最具代表性的要素。
(错)13.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对)14.国防军事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再宪法之外加以制定。
(错)15.国防法与其他法律、法规没有区别。
(错)四个特性16.近代中国国防史是一部中华名族备受欺凌和遭受民族耻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和压迫,争取名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
(对)17.中国民兵是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力量。
(错)18.现代战争中,武装动员与战争的开局,过程和结局无关。
军需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考

军需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中图分类号:e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3-149-02摘要随着我军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保障任务也在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军队后勤保障,尤其军需保障,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军的军需保障工作,是我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军需工作科学发展观随着我军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保障任务也在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军队后勤保障,尤其军需保障,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军的军需保障工作,是我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一、军需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落实到军需工作上来,就是要坚持为部队服务、为官兵服务的宗旨,切实搞好服务保障。
1.要把服务的基点放在军事斗争准备上军事斗争准备是部队近期主要的工作方向,军需工作也要把军事斗争准备放在首要位置,不仅在预算安排、经费投入上要给予倾斜,通过自筹等方式主动保障,真正使经费使用出战斗力、出保障力,而且军需本身也要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工作,多研究、多实践战时军需保障任务、方向和方法。
基层单位任务繁重,基础较为薄弱,要牢固树立真打实备意识,坚持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摆在龙头位置,要把心思和精力向谋打赢、抓打赢、保打赢上聚焦,确保一旦有事,能够保障到位; 要结合训练和演习,完善和充实军需保障方案,把应急方案做细做实。
2.要把部队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军需工作涉及后勤大半个专业勤务领域,直接影响部队后勤建设,要把基层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军需工作发展的标准,始终把官兵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想问题、办事情、出政策,时时想着基层、处处心系官兵,努力为基层、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
要想方设法提高部队饮食质量,改善官兵穿着水平,保障部队用油需要,尽心尽力地为部队和基层官兵办实事、解难题,凡按标准分配下达部队的军需经费,必须足额到位。
军事理论11答案

祝贺您,您已经成功完成考试!【继续练习】开始答题的时间是:2012-6-13 22:30:14结束答题的时间是:23:27:45你的得分是:24你的答案是:其中括号外为正确答案,括号内为你的答案考题号79:A(A)考题号295:A(A)考题号689:A(A)考题号773:A(B)考题号868:A(A)考题号939:A(B)考题号940:A(A)考题号92:A(A,B,C,D)考题号449:A(A,B,C,E)考题号545:A(A,B,C)考题号988:y(n)考题号533:y(n)考题号1051:A(A)考题号1087:A(C)考题号934:A(A)考题号1014:A(B,C)考题号108:y(y)考题号170:y(y)考题号290:y(y)考题号564:y(y)考题号303:A(A)考题号614:A(B)考题号913:A(B)考题号185:A(A,B,C)考题号829:A(A,B,C)考题号256:y(y)考题号579:y(n)考题号479:A(C)考题号599:A(A)考题号239:A(A,B,C,D)考题号406:y(n)考题号514:y(n)考题号862:y(y)考题号111:A(B)考题号495:A(B)考题号650:A(B)考题号770:A(D)考题号900:A(A)考题号231:A(A,B,C)考题号1071:y(y)考题号591:y(n)考题号66:A(A)考题号17:y(n)考题号54:y(n)考题号128:y(y)考题号200:y(y)考题号332:y(n)考题号488:y(n)考题号702:y(y)考题号65:A(B)考题号322:A(B)考题号346:A(B)考题号550:A(C)考题号765:A(B)考题号836:A(B)考题号800:y(y)考题号3:A(B)考题号294:A(B)考题号772:A(B)考题号796:A(B)考题号137:A(A,B,C,D)考题号436:A(A,C,D,E)考题号101:y(y)考题号162:y(y)考题号556:y(y)考题号627:y(n)考题号639:y(n)考题号711:y(n)考题号33:A(A)考题号82:A(B)考题号205:A(C)考题号21:A(B,C,D)考题号134:A(C,D)考题号229:A(A,B,C,D)考题号947:A(A,C)考题号673:y(n)考题号697:y(y)考题号888:y(y)考题号402:A(B)考题号808:A(A)考题号48:A(A,B,D)考题号164:A(A,B,C)考题号272:A(A,B,C,D)考题号509:A(A,C)考题号750:A(A,B,C,F)考题号115:y(n)考题号499:y(n)考题号605:y(n)考题号428:A(B)考题号1082:A(A)考题号992:A(C)考题号847:A(B)考题号382:A(B,C,D)考题号105:y(y)考题号369:y(n)考题号573:y(n)考题号693:y(n)考题号715:y(y)考题号776:y(y)考题号943:y(y)1、(题号773)战略是对()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围绕主题主线 积极创新实践 大力提高军区部队军事斗争准备装备建设水平

力 建 设 任 务 更 加 繁 重 : 业 培 训 机 构 撤 并 , 才 短 缺 与 保 障 专 人 任 务 重 的 矛 盾 更加 突 出 。这 些 新 情 况 、 矛 盾 、 特 点 , 要 新 新 需 各 级 认 真 研究 、 动 作 为 。 区 装备 机 关 要 注 重 建 章 立 制 . 主 军 加
备 保 障训 练 是 实 现 人 装 结 合 的有 效 手 段 , 是 加 快 转 变 战 斗 也 力 生 成 模 式 的 重 要 途 径 , 此 . 充 分 发 挥 训 练 在 人 装 结 合 因 要 中 的基 础作 用 。 区部 队要 以总 部 赋 予 的 通 用 装 备保 障规 范 军
化 训 练 试 点 任务 为牵 引 , 入 探 索 信 息 化 条 件 下 通 用 装 备 保 深
( ) 实抓 好 科研 革 新 成 果 转 化 应 用 。 速科 技 成果 向 三 切 加 战 斗 力 的 转 化 , 科 技 工 作 的 关 键 环 节 和 最 终 目的 。 前 , 是 当 存
新 装 备 训 练 力 度 , 重 专 攻 精 练 和 骨 干 培 养 , 关 键 岗 位 人 注 把 员 训 强 、 过 硬 , 分 挖 掘 和 发 挥新 装 备 的作 战效 能 。 改 进 训 充 要 组 训 模 式 。 重 体 系 聚 能 , 相 同 相 近 专 业 、 种 同 类 装 备 合 注 命 任 务 。 势 决 定 任 务 , 务 牵 引建 设 。 主 形 任 胡
席在 军委 扩 大 会 议 上 深 刻 分 析 了 国际 国 内形 势 , 我 们 筹 划 为 工作 、 导 建 设 提供 了基 本 遵 循 。 指 当前 , 国安 全 和 发 展 面 临 我 不少 新 的威 胁 和挑 战 。 因此 , 定要 深 刻 领 会 胡 主 席 和 中 央 一 军委 的 战 略意 图 .充 分 认 清 国家 安 全 面临 的威 胁 和 挑 战 , 按 照 军 区党 委 “ 子 里 永 远有 任务 , 脑 眼睛 里 永 远 有 敌 人 , 膀 上 肩 永远 有责任 , 胸膛 里永 远 有 激 情 ” 的要 求 , 大 规 模 作 战 装 备 以 准备 为核 心 .以多 样 化 军 事 任 务 装 备 保 障 能 力 建 设 为重 点 . 进 一 步增 强做 好 军 队现 代 化 建 设 和军 事 斗 争 准 备 的使 命 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是武器、 武器平 台与信息网络 的关系。武器及武 器平台是达成直接毁伤敌人 的重要手段 ,信息
及其 网络载体再重要 ,也不能取代武器和武器 平台的实战和威慑作用。但是, 未来作战如果没
、
明确发展战略和 目标 。 在完善体系结构
的基础上寻找以弱制强的支点 武器装 备发展 是为 国家安 全与 发展服务 的。在当前我军武器装备总体水平还较低 、 国家
大脑 、 骨骼 、 肌肉、 消化 和神经等系统一样 , 投入 战场的武器装备也是由各种感知的 、 投送的 、 进 攻的、 防卫的、 机动的、 保障的等系统组成。研制
台之间 “ 互联 、 互通、 互操作 ” 的信息小网络 , 是 连接战略指挥控制系统与各战 区、各军兵种作 战人员、 武器和武器平台的中介。没有完善 的战 略指挥控制系统作前提 ,战场指挥控制系统及 武器 和武器 平 台难 以发挥 作 用 。同样 , 没有 与之 配套 的战场指挥控制 系统作支撑和链接 ,各级 指挥机构就无法通过战略指挥控制系统对战场
层次大体系的要素齐全和完整。 要针对潜在对手武器装备体 系结构的特点,
努 力构 建“ 击体 系、 破 以弱制 强” 支点。 中 国革 的
时期内, 我军武器装备不可能全面更新 , 从全军 范围看仍将是新老并存 、 高技术装备与一般技术 装备相结合 。 为缓解部队装备建设需要与可能的 矛盾 , 形成相对强大的战斗力 , 必须在装备保障 的“ 投向” “ 和 投量” 上有所为、 有所不为。在 “ 投
命战争之所以能够实现 以弱胜强 , 就在于通过局 部以强胜弱的若干战役和战斗, 逐步转变敌强我
弱的不利态势 , 积小胜为大胜 , 积局部胜利为全 面胜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 在美苏对我实施 核威慑、 核讹诈 的形势下, 中央下决心搞 出“ 党 两
弹一 星 ” ,可 以说是 在 国 防和军 队建设 领 域一 次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3期
( 第 1 9期 ) 总 9
圆 防大 学 学 报 ( 事 装 备 研 究 ) 军
J OURNAL OF NATI ONAL DEF ENCE UNI VERS TY I
No. 3 2006
G en r l N o.1 e a 99
科学发展观体现 了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 现代化建设特点规律的科学认识 和把握 ,不仅 是指导我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总方略 。也是指 导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 ,是我军武
器装备发展水平的实际 ,还要着眼军事技术 的 发展趋势和军事变革 的未来走 向,重点处理好 核与常规、 攻与防、 作战与保障 、 突击与防护、 机
发展武器装备 ,必须从提高武器系统整体效能 出发, 坚持人机结合 、 攻守平衡 、 软硬兼顾。完善 我军武器装备体系结构 ,既要针对潜在军事对
手武器装备体系结构的特点 ,又要立足我军武
维普资讯
兵力兵器实施高效指挥和调动 , 投入战场 的各类 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难以有效发挥 , 体系结 构优势也难以充分体现。总之 , 在当前我军武器 装备体系建设问题上, 既要重视各个局部的小体
新 的“ 以弱制强 ” 的光辉实践 。当前 , 在世界军事 竞争异常激烈 、 军事科技发展 日 新月异 、 我军装 备建设仍面临许多矛盾和困难的形势下 , 全面追 赶军事强 国武器装备发展进程 , 形成全面抗衡是 不现实的, 必须坚持有所为 、 有所不为 , 有所赶、 有所不赶。特别是要针对敌人武器装备体系的 关键“ 穴位” 软肋” 超前设计应对思路 , 和“ , 主动 营造制衡态势 , 力争在关键节点上形成能够以弱 制强的战略性支点。一是要继续发展 战略核威 慑力量 , 进一步提高我有限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 突防能力, 筑牢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 固我核 巩 大国地位 ; 二是针对未来迟早难 以避免的太空军 事竞争 , 有选择地发展空间攻防武器 , 争夺太空
有信息及信息网络作支撑和保障 , 再多 、 再强的 武器和平台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甚至不能发
挥作用 。二是战略指挥控制系统与战场指挥控 制系统的关 系。战略指挥控制系统是覆盖陆海 空天各个战场空间的信息大网络 ,是各级指挥 机关 、 作战部队、 保障力量掌握和处置敌情 、 我 情、 上情 、 下情的信息平台 , 是战场指挥控制系 统的源头和基础。战场指挥控制系统则是实现
科学筹划我军武器装备发展
口 张 建 国
提要 :新世 纪新阶段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应明确发展战略和 目 ,寻找 以弱制强的支点 ; 标 应立足现有条件 , 促进武器装备发展成果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创新型人 才对于武器装备建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武器装备 装备建设 发展战略
向” , 上 要坚持重点建设 、 重点保障。在确保各个 战略方 向必需的装备基本规模的前提下 , 根据军
事战略方针要求 和军事斗争预案 , 重点保障主要 部 队和重要方向部队的战备 、 训练需要 , 确保这 些部队有能力随时 、 随地 、 高效地执行任务 。在 “ 投量” , 上 要坚持“ 装备一代 ” 淘汰一批” 与“ 相结 合 。由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 维持维护费用非常 高, 为提高有 限经费的使武 器装备体系结构 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过程
中, 突出的是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重大关系。一
器装备建设必须遵循 的科学指南。加快我军武
器装备跨越发展 ,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统
筹军事与经济、 战术与技术等要素 , 兼顾局部与 全局、 当前与长远等方面, 从发展着眼 , 从改革
人机 之 间、作 战平 台之 l 武器 之 间 、 司、 武器 与平
经济技术支撑能力仍然有限的情况下 ,必须紧
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需求 ,找准武器装 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增强发展 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 。
要 适应 高技 术 局 部 战争 特 点和 要 求 ,逐 步 完善 信 息化武 器装备 基本 体 系。如 同人有 四肢 、
尽快形成战斗力 , 关系到军事斗争准备全局 , 必
须从 多 方面 入手 下 大力气 解决 。 要 针对 装备 建设 需求与 可 能的现 实矛盾 。 突
出保障重点, 形成保障拳头。在今后相当长一个
系建设 , 更要重视战略层次 的大体系建设 , 必要 情况下 , 宁愿牺牲小体系的完善 , 也要保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