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合集下载

高职机电专业《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职机电专业《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电 力和 控 制 三 个领 域 的 新 型 的工 程 技 术 学 科。 电力电子技 术既是 相当 重要的技 术基 础 课程 ,也是实用 性 、工程性 和综合性 很 强的 课程 。机 电一体 化、 电气工程 及其 自动化 等
机 电类专 业的学 生 ,学 好这 门课程将 为后续 专业 的学 习和 今后 的工 作 打下 良好 的 基础 。 在工 程实 践 中 , 课程 始 终呈 现高 速发 展 态 该 势 , 断有 新 的 器 件 、新 的 电路 拓 扑 结 构 、 不 新的控制 方法 问世。这 些因素 决定 了课 程 内 容的 动态 变 化 特征 。 多年来 , 电力电子技术课 程的教学方法是
以教师为 中心 的 , 逐章逐 节不厌烦 地讲授 , 讲 得过 多 、 过细 , 以求“ 当堂弄懂 ” “ 上解决 ” 、课 。 这 样只是 传授 ,学生总 是处于 被动接 受的地
位, 极大地妨碍 了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的发挥 , 不利于 学生的素 质和能 力的培养 。 为 适 应 电力 电子技 术的飞 速发展 和、满 足高职 高专培养 技术应 用性人 才的要 求 ,为培养 出 宽 口径 、 厚基础 、 强能 力、 素质的应 用性人 高 才 ,我们 以基于 工作过 程为导 向 、在 教学 内 容、 教学方 法 、 教学手段 、 实验 实训 、 考试考 核 教师 任教能 力提高 和实践 环节等 几个方 面进行 探索 与实践 , 以适应人 才创新能力培养 能 和学习与锻 炼 , 从调 光灯到变频 器应用 , 有 的需 要 。 目的地开 展培 养方案 ,引导学 生主 动探索项 目的相关知识 的技能 , 全面锻炼学 生的能 力。 1 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 2讲解 与训练结 合 :以学 生为主体 ,教师加 专 业基础 课教学 的 目的 是普及 专业 基础 以适 当的 引导 , 提高学生 分析 问题 、 解决问题 提高学 生的实践技 能 。 如学 习电力 电 知识 ,使学 生养成 良好的认 知 思路及学 习 习 的能 力 , 惯 ,培养其 创新能 力和探索 精 神。课程 内容 子 器件 时 , 师引导学生 分析其特 征 , 教 及时进 的设 定应该 在完成 教学大纲 基本要 求的 前提 行现场测试 训练 , 加强学 生对 该部分知识和技 下兼 顾新技 术和新 装备发展 的需 要 ,注 重培 能的理解 与记忆 。 ) ( 设计型思维教学模式的应 3 养学 生解决 工程技术 问题的 能 力。因此 ,从 用: 教师 在讲解一 个电路之 后 , 对后续 相同结 课程 内容设 置到教学 形式应 该始终 处于 不断 构 的电路创 设一定 的问题 情境 ,引导 学生思 的变革 与更新之 中 。在 教学过 程 中对课程 内 维分析 , 由学生提 出见解 。 如在讲解相 控整流 容设 定作 了如下调 整 ,目的 是突 出教学 内容 时 ,由于不 同负载 时的 电路分析 过程 是基本 的特 点 ,充分调 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 ,培 养 重复的 , 为此在讲 电路之前 , 让学生 熟悉 电 先 其创新意识 。 阻和 电感的特 点 ,然后分 析 电阻性负 载下的 电路 , 电感 负载 电路的分析 由于过 程基本相 而 2 结合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特点组织教学内 同 , 可 以留给学 生解决 。 个环节 的教学 在这 容 中, 可安排 部分学 生模仿老 师的教学 , 自己设 现 在 的 高职 高专 《 力电 子 技 术 》 教 计 一个授 课思 路 ,同时安排 另一 部分学生 进 电 材 ,大 都是 自动 化专业 、电 气技术 专业 、机 行电路分析的设 计 , 然后讨论不 同控 制角下的 电专业 等相近专 业通 用的教材 ,但机 电专 业 波形 , 让学 生提 出猜 想 , 后利用仿 真软件 加 最 学 生与其 他专业学 生在 前期课 程及后 续课程 以演示 。 上有所不 同 , 因此 , 对本课 程的 学习要 求就有 32 2 综合 应用 多种教学 手段 .. 所 不 同 , 电专 业学 生 电 类基 础较 差 ,学 习 机 综 合应 用 多种 教学 手段 Oi }no t o He al uc l l n ve i n r d

新工科下《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新工科下《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模式的新探索,洛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2018xjgj036)作者简介:门三义(1987-),男,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王贤立(1985-),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控制、发电厂变电站的设计;张莹文(1989-),女,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开关电源的设计方向。

新工科下《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Course Reform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Based on EmergingEngineering门三义,王贤立,张莹文(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河南洛阳471934)Men San-yi,Wang Xian-li,Zhang Ying-wen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Henan Luoyang 471934)摘要:随着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渐推广,加快发展新工科建设,促使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传统工科专业-电气工程专业一门及其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下是一门强电与弱电结合性较强的专业课。

随着新技术与新器件的不断出现,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发现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其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势在必行。

同时要求高校和社会的两条腿走路。

其理论授课、实践教学以及课后作业等环节都应有新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内容结构、授课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学生和教师取得了较好的学习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TM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07(2020)06-0091-03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promo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emerging engineering,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promotes my country from a maj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untry to a powerful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untry.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and basic course of a traditional engi-neering-electrical engineering.Under its course system,it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with a close combination of strong and weak electricity.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of discovering and solving problems,course reform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are imperative with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devices.At the same time,walking on two legs of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is necessary.In some aspect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practical teaching and homework all should have new contents and methods.Through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content structure,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students and teachers have achieved better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s.Key words:emerging engineering;engineering education;course reform;practical teaching CLC number:G642;TM1-4Document code:AArticle ID :1003-0107(2020)06-0091-030引言顾名思义"新工科"首先包括了新兴产业所产生的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仿生机器人、数据云计算等方面。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信息
博士 ・ 专家论 坛
电力电子 技术课程教学 改革昀搽索与实跬
青 岛农业 大 学机 电工程 学院 刘 晓红
[ 摘 要] 电力电子技 术是我校 电气工程和 农业电气工程 专业的专业课 , 随着科学技 术的不断发 展 , 课程 的教 学要 求也在不断 的发 生变化 。本文结合我校教 学改革 的实践和经验 , 从课程教学 内容重组 、 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教 实践环 节的设计等几 方面对 电力电子 技 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 了探讨 。 [ 关键词 ] 电力电子技 术实验装置 教学改革 实践
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 于电力领域 、使用 电力 电子器件对 电能进行 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 它是集 电子技术 、 控制技术和 电力技术于一体 的综 合性交叉学科 ,同时也是 电气工程学科 中最为活跃 的一个分支 。近年 来 ,随着新 型电力 电子器件 、新 的电路拓扑结构和新 的控制理论 的发 展, 电力 电子技术 得到 了飞速发展 , 广泛的应用于交通 、 并 通信 、 电力 、 新能源 、 汽车、 家电等各个领域。 如何在有限 的时间 内, 激发学生 的积极 性, 培育具有一定理论基础 、 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 的综合性 电力 电子技 术人才 ,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 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 验, 从学校 的实际情况出发 , 针对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实践 环节设计等几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 了深入探索。 课程教学 内容的精简和重组 根据学校 的发展规划 ,针对电气工程和农业电气工程学科 的发展 要求 , 对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课程学时的精简。其 中, 电力 电子理论课程 由原来的 4 5学时精简到 4 0学时 , 同时增加了相 关的专业选修课程 : 开关电源原理和设计 、 变频调速技术 、 电力 拖动与 自动控制系统 , 从而使得课 程结 构更加合 理 , 一方面使得想向其他方 向 发展 的学生获得了足够的时间, 另一方面使得对电力电子技术感兴趣的 学生有进一步深人学习的机会 。 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理 论教学中 ,把 电力电子技术的几个部分独 立分块 , 这样会使教学思路 清晰 , 知识点 的过于独 立 、 但 分散 , 从另一方 面削弱 了学生的综合分 析能力 。在教 学过程 中尝试 通过典型的应用案 例 的介绍 , 使学生从 全局 、 综合 的角度学习电力电子技术 的基本知识。 如: 电力 电子器件部分——通过器件展示 , 原理和特性 分析 , 学 使 生能够根据各类型器件 p f 明文件 、 d说 系统要求 , 迅速选择 和使用 器件 ( 包含器件的驱动和保护 电路设计 ) C D —— 在基本 理论知识 讲解 。A — C 之后引入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此外在 每一部分讲解 之后都 对应 着相应 的课程设计练习。如 : C D : A — C 直流电机调速 系统设计 , 提供 电机参数 , 不对控制具体要求 , 学生可 以结合所学知识深入探索 。D — C 车载逆 CA : 变电源设计。A — C: C A 电风扇控制器设计 。D — C: C D 小功率 开关 电源设 计——不对电路类型 、 出路数进行 限制 。软开关控制技术 : 输 安排 课内 讨论。 WM控制技术 : P 正弦交流电源设计 。 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交叉进 行, 每一部 分的课程设计有一周 的设 计时间 , 实验 室对学生开放 , 学生 有足够的时间在实践 中消化理论知识 。此外 , 在教学 中, 据电力电子 根 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 内容 。 二、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 本课程学时少 、 学内容多 , 了提 高教学效果 , 教学过程 中综 教 为 在 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 。

改革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改革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改革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徐红东,谢秀颖(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第一作者徐红东(62),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技术、建筑电气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x @jz 摘 要:对电工电子原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在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多元化实验模式、实习及课程设计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成效。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教育的核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实践教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们在“强化基础教学、宽口径专业设置、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我校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效。

1 我校电工电子传统实践教学情况分析多年来,由于实验室面积小,实验设备不足,我校非电专业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都是以电工电子实验为其主要内容。

因实验学时少,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课程为核心来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教学内容1理论课程内容2实验内容3实验性质4直流电路5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6验证性7单相交流电路8日光灯电路9验证性10三相交流电路11三相电路12验证性13变压器14变压器15验证性16电动机17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18综合性19模拟电路20整流和滤波、单管放大、集成运算器的线性应用21验证性为主22数字电路23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24验证性为主 可以看出,实验内容基本依附于理论课程,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少,无设计性实验。

而且学生实验时按照实验指导书中列出的接线图、步骤、方法去做,按照指导书中要求记录的数据去测量、记录,依赖性强,不利于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的改革 。 二 、电力 电子技 术》 《 的教 学 改 革 为 解 决 上 述 问 题 ,实 现 把 大 学 生 培 养 成 为 基 础 厚 、 识博 、 力强 、 知 能 口径 宽 和 适 应 性 强 的 高 素 质 人 才 这 一 教 学 目标 , 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从 2 0 河 0 4年 起 成 立 了 电力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组 ,开 始 进 行 电力 电 子 技 术 教 学 改 革 与 实 践 , 得 了一 定 成 效 。 取 1 合 理 选 择 教 学 内容 , 立 新 的 课 程 体 系 . 建 电力 电子 技术 近 几 十年来 发 展极 为迅 速 Nhomakorabea,需要
业基 础课 程 。

例 如 “自关 断 器 件 ” 章 , 子 技 术 中 已 讲 授 过 小 功 一 电
率 晶 体 管 、 效 应 管 , 本 门课 程 中 , 这 些 应 只 要 场 在 对 重 点讲 述 其 与小功 率 管 的不 同之 处 。而 对于 可逆 调 速 系 统 的 内容 则 简 略 讲 解 , 详 细 的 分 析 需 放 到 后 续 课 程 “ 频 调速技 术 ” 变 中讲 解 。
另 外 ,老 师 授 课 时 要 及 时 将 本 学 科 领 域 的 最 新
科 技 成 果 引 入 教 学 ,保 证 课 程 内 容 的 基 础 性 和 先 进 性 。 如 把 脉 宽 调  ̄J W M) 术 、 开 关 技 术 、 率 因 ( P 技 软 功
数 校 正 等 新 技 术 、 理 论 引 入 。告 诉 学 生 众 所 周 知 的 新
路 》 《 子 技 术 》、 电 机 拖 动 与 控 制 》 后 续 课 程 《自 、电 《 和
动 控 制 技 术 》 《 频 调 速 技 术 》 间 的 关 系 , 持 整 、变 之 保 个 专 业 课 程 体 系前 后 衔 接 , 免 内容 的 重 复 和 疏 漏 。 避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维普资讯
2 8- 期 0 # 3 0 g





2 8( 月 版 0 -6 出 0 ̄ -
《 电力 电子 技 术 》 程 教 学 改革 的探 索 课
张 红梅 张 庆新 许 谨
103 ) 1 16 ( 阳航空 工业 学院 自动控 制 系 沈
< > ●<> ●<> ● <> ●<> ●< > ●<> ●<> ● <> ●<> ●< >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联 系 的认 识 , 还需要 我们 进一 步 的探 索 。除此 之
外, 还要加强学生仪器使用的训练 ; 加强适合人才 培养 的实验 体 系教材 的编写 等 。因此 , 只有不 断完 善微 生物学 实验 教 学体 系 的改 革才 能 跟 上科 学 技
术 的快速发 展 , 能 满 足 社 会 对 人 才 需 求 的不 断 才
2 1 新教 学 内容 , . .更 建立 新 的课程 教学体 系
电力 电子 技术 课 程 教学 内容 和教 学体 系 的改 革是 整个 改革 中最 重要 的一个环 节 , 接关 系到教 直
续专业课程 的学 习打下 良好 的基 础 , 同时 也 可应 用
本课程知识独立 分析 、 解决实际 的工程 技术问题 。 随着 电力 电子技 术 的迅猛 发展 , 教学 内容 越来 越丰富, 教学要 求 也越来越 高 。但 随着专业 课 程 的 增加 , 电力 电子技 术 课程 的教 学 学 时越 来 越 少 , 传 统 的“ 课堂 教学 十验 证性 实验 ” 的教 学模 式 也 不 再

电力电子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电力电子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线路 , 确定实验步骤 , 测量 实验数据 , 进行分析研 究 , 从而提交
实验 报告。 通 过实验 结果验 证 电力 电子 电路 的工作原理 , 加深 对理论 课程 的深入了解, 使学 生能对 电力 电子器件 的应 用有深
刻 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 , 学以致 用, 最终能够独立设计
法。 在研究 和解 决问题的过程 中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和成 才的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跨学科 的利用 电力电子器 件对 电能 进
行变换和控 制的技术 , 包括对 电压 、 电流 、 频率和相位的变换。 电力 电子技 术由 三部分 内容组 成 , 即电力电子 器件 、 电力 电子 电路 、 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因此 , 电力电子 实验 教学应该围
2 0 1 3 年第2 6 期
D O I 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2 6 . 0 4 7
电力电子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方 宇 谢 勇
摘要 : 阐述了自 动化专业电力电子实践教学的要 求与实践体 系的组成 , 分析了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从四个方面介绍
动力 , 锻炼学 生的学 习能力 、 实践能力 、 创新 能力 、 沟通能力 以
及社会适 应能力。 课 程设 计 和创 新项 目可 以有一 个大课 题分为 若 干子课 题给 学生, 形成研究 团队。 在实践 过程中要鼓励 学生
绕 电能变 换 与控制进行 。由于电力电子 技术 的不断发展 , 实践 教学 中也应 反映 这种技术 的更新 , 要 把新器 件 、 新拓扑和新控 制方法 引入到实 践教 学中。 除此 之外, 还要能培 养学生掌握 基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

在2 世 纪8 年代 全控 型 电力 电子器 件逐 认真 听 , 后能 认真 思考 , 收到较 好的 教学 O O 课 以 2 2 2充分调 动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 , .. 积极
将 多媒体 课件 引入 教学 多年 , 但讲学过 程 中还 同时 是 电 压 型控 制 , 于直 接 和数 字 电 路接 性 易
生 具备 应 用 本课 程 知识 独 立 分析 、 解决 简 单
实 际工 程 技术 问 题 的能 力 。 随 着 电 力 电 子技 术在 电 气 、 自动化 、 通 讯 工程 等诸 多工程领域 的广泛应 用 , 课程 的内
2 1 1 压缩 和删 减半控 型 器件 及控 制电 ..
路 的学 习
例如 晶闸管直流 电动机 系 仿真 技 术 、 实践 验 证 及综 合 设计 相 结 合 的全 较 少的 器件 和 电路 。 方 位的课程教 学新体 系 , 使学生 尽可能 多的掌 统 , 它原 来是 可控 整流 装 置的主 要用 途之 一 ,
握 和 了解 本学 科 的知 识 , 高教 学 质量 。 提

由其组 成的 控制 电路和 控制 装 置一 度是 电力 课 程 。 们 在 介绍 绪论 的 时 候就 可 以带 一 些 我 电子技术教学 的主要 内容之一 。 然而 到了2 世 实物 , 0 比如调 光 台灯 、 变频 器等 在课 堂上演 示
由此推动 了整个 电力电子技 术的 巨大 发展 。 么 电机能调 速 , 么调速 ? 因 怎 以增 强学 生的 求知 我们 在授 课时 要 紧紧 围绕技 术的 核心 , 压 欲 望 。 后 再 和学 生一 起 回顾 电力 电子 技 术 然 教 学方 式 , 教学 方法 进行 探讨 和改进 , 立 此 , 对 建 发 使 套 采 用多 媒体 技 术辅 助理 论 传授 、 计算 机 缩 和删 减一 些 已经过 时或 在实 际工 程 中应用 的诞生 、 展及 其应 用 , 学生 了解 电力 电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作者:方宇谢勇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6期摘要:阐述了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实践教学的要求与实践体系的组成,分析了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电力电子实践教学的一些举措,包括把电力电子实践内容单独设课、建立校外电力电子实习基地、加强电力电子教材建设以及保障举措方面。

关键词:电力电子;实践;教学;创新能力作者简介:方宇(1972-),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谢勇(1959-),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江苏扬州 225127)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096-02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是21世纪各国竞相发展的强国兴邦技术之一,随着与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融合,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各种电力电子技术在航空航天、机械加工、采矿冶炼、化学工业、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办公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电力电子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

开展电力电子领域教学研究,培养出合格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教师的天职。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体会到电力电子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电力电子实践教学的要求与实践体系[1]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包括对电压、电流、频率和相位的变换。

电力电子技术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

因此,电力电子实验教学应该围绕电能变换与控制进行。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中也应反映这种技术的更新,要把新器件、新拓扑和新控制方法引入到实践教学中。

除此之外,还要能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会根据实验目的拟订实验线路,确定实验步骤,测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交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理论课程的深入了解,使学生能对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有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以致用,最终能够独立设计电路。

电力电子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电力电子课程实验、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课程实验是针对单个知识点,课程设计是综合几个知识点而进行的系统设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针对某个课题开展的研究,层次逐步提高。

所以说课程实验是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会发展得更好。

二、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2,3]对于工科院校来讲,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课程实验有其自身规律,讲究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如何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如何撰写实验报告等,学生如果在实验过程中真正理解了这些内容,必然为将来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很好的实验基础。

要让学生知道课程实验不仅仅是为了验证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后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课外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要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才的动力,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设计和创新项目可以有一个大课题分为若干子课题给学生,形成研究团队。

在实践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研究,使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凝聚成为一个个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并在团队合作中锻炼其组织、管理、合作能力。

大学生通过参加团队的项目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因此,搭建大学生这种科技活动的团队实践平台对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创造,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电力电子实验教学的举措1.将电力电子实践内容单独设课为了加强实践教学,也使学生从根本上重视实践环节,可把电力电子实践教学单独设立成一门课程,单独考核取得学分,目前正在推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给加强实践教学提供了机遇。

电力电子实践课程由电力电子基础实验、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及电力电子创新活动三部分组成。

电力电子基础实验主要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目前设立五个实验,四个为验证性实验,分别对应于电力电子的四大变换(即AC/DC、DC/DC、AC/AC、DC/AC),一个为设计性实验(半桥开关稳压电源)。

实验前指导教师检查预习报告情况,并给予预习成绩评定。

对于设计性实验,在实验前应检查设计方案,电路参数计算等情况。

应用多媒体实验教学,学生在实验中遇到一般问题可查阅多媒体解决故障问题。

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指导老师给予引导,绝不包办代替。

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动手能力情况给予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成绩的评定。

最终成绩结合学生实验报告评定,对实验报告的完整性、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及问题回答情况给予评定。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是对给定的实际问题,提出设计方案、设计电路参数,以仿真或实验的形式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这是综合性、设计性很强的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与调试、自主分析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题目来源于实际问题,比如调光、调温电路,开关稳压电源,直流电机调速驱动装置,SPWM可逆电路,功率因数校正和大功率LED驱动电路等,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分应根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参数的正确性、调试结果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报告撰写等因数确定。

电力电子创新活动是结合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各项竞赛进行的,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学院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科技作品进行奖励。

院大学生协会成立电子兴趣小组,由老生带新生进行电子小制作。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院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电子大赛,鼓励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这些举措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了知识结构,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对于学生取得的各类获奖竞赛可计入成绩。

电力电子实践课程的最终成绩由以上三个部分综合确定,基础实验的比例占30%,课程设计的成绩占40%,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计入30%的成绩,以此激发学生参加电子类竞赛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扬州大学学生在全国电子大赛中,“光伏发电系统”获得全国二等奖,“电子负载”获得江苏省一等奖,“高频软开关通讯电源研制”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

2.建立校外电力电子实习基地[4]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在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直接与生产零距离接触,可以深入到产品开发的第一线,可以学到实验室之外的内容。

所以这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工程素养,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最佳场所。

在校外实习期间,请企业工程师或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上课,深入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协助解决开发新产品和生产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

实习可实施导师负责制,将企业大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供学生选择研究。

实习结束学生可撰写实习报告或小论文,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给出成绩评定。

3.加强电力电子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电力电子教材种类较多但缺乏系统性,比如电力电子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和课程设计教材的有机统一。

所以编写一套具有理论与实践体系相协调的教材是势在必行的。

扬州大学是一所重点地方性综合大学,生源主要来自江苏省内,培养的学生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所以编写一套能适应这种要求的具有应用性强、内容新及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教材是当务之急。

4.加强管理与保障举措[5]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现在部分学生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

工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终是要应用到生产实际工作中,学校为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应该回到重视实践教学的轨道上来。

另一方面,学校要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要使学生意识到增强实践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要让教师自觉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出谋划策,激发学生开展实践的兴趣,让学生更自觉地接受实践能力的锻炼。

其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师队伍。

要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有高度责任感的、有奉献精神的、理论水平较高的、实验技术过硬和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队伍。

指导教师之间要经常交流、帮助、竞争和监督。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发展,实验教师应不断充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强指导能力。

另外,由于电力电子的实验一般都涉及强弱电,器件和仪器损坏率较高,所以要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保证实验能正常进行。

同时,还要求理论课教师参加实验指导,这对于加强教学和实验的沟通,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四、结语电力电子实践教学是自动化专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电气性能、分析方法和参数计算,也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践形式上应实行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相结合。

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内容,鼓励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研究,要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启发性、兴趣性、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实践的积极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紧扣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全面深入地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1]王明彦.“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环节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5):137-139.[2]蒋盛益,姜灵敏.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99-102.[3]李旭春,王春凤.创新实践教学提高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1-13.[4]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478-1480.[5]谢勇,胡学龙,管旗.建立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35-137.(责任编辑:王意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