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主要化学成分

绵马贯众主要化学成分
绵马贯众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种有机酸、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
绵马贯众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这些有机酸具有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同时,有机酸还能够改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绵马贯众中还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
这些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多糖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多糖还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绵马贯众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黄酮醇和黄酮酸。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起到抗菌作用。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绵马贯众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类化合物,如马钱子碱、小蘑菇碱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镇痛、镇静、抗菌等作用。
生物碱能够通过影响神经传导,减轻疼痛感。
同时,生物碱还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起到抗菌作用。
绵马贯众作为一种中草药,含有多种有益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它可以通过调节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在使用绵马贯众时,仍需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绵马贯众鉴别特点

绵马贯众鉴别特点绵马贯众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技法,主要用于对抗多名敌人。
它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击倒多个敌人,展现出了中国武术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下面将详细解释绵马贯众的特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扩展描述。
1. 快速连续攻击:绵马贯众的最大特点是快速连续攻击,即通过迅速的动作完成一系列攻击动作,将敌人击倒。
这种连贯的攻击方式要求练习者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攻击动作。
2. 灵活多变的身法:绵马贯众要求练习者具备灵活多变的身法,能够迅速调整身体的姿势和位置,以应对不同的敌人和攻击方式。
练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使身体变得灵活敏捷,并能够在瞬间做出正确的反应。
3. 瞬间判断敌情:在绵马贯众中,练习者需要能够瞬间判断敌情,准确地选择攻击目标和攻击方式。
这要求练习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迅速行动。
4. 协调的身体协调:绵马贯众要求练习者能够将身体的各个部位协调起来,使其动作流畅而有力。
这需要练习者具备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将不同的动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连贯的攻击动作。
5. 以少胜多的战术:绵马贯众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战术,通过快速连贯的攻击动作,将多个敌人迅速击倒。
这要求练习者在战斗中保持冷静和敏捷,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对付多个敌人。
绵马贯众的特点使其在实战中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效果。
通过快速连贯的攻击动作,练习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击倒多个敌人,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
同时,绵马贯众也要求练习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武术基本功,能够在实战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除了以上所述的特点,绵马贯众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描述:1. 历史渊源:绵马贯众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技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形势和战斗需求,经过多年的演变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2. 练习方法:绵马贯众的练习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功训练、套路演练和实战模拟等。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绵马贯众与紫萁贯众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绵马贯众与紫萁贯众绵马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又名:贯众、贯仲、大贯众、牛毛广、牛毛黄、东绵马、日本绵马、东北贯众、绵马羊齿、野鸡膀子、鸡膀鳞毛蕨、绵马鳞毛蕨。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东北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主产于东北,辽宁主产区为本溪、抚顺、丹东、铁岭等地区,其中本溪产量最多,质量亦优。
本品药材性状:全体呈长倒卵形,稍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似凤梨。
有的纵剖为两半,长7~20cm,直径4~8cm。
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
密被排列整齐的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
叶柄残基呈扁圆形,长3~5cm,直径0.5~1.0cm;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棕色,略平坦,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
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
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本品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驱虫。
中医临床用于虫积腹痛,疮疡;绵马贯众炭功能收涩止血,临床用于崩漏下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驱虫,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止血,收缩子宫平滑肌,抗早孕及堕胎,雌激素样作用等。
紫萁贯众: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又名:猫蕨、水骨菜、老虎牙、薇贯众、大叶贯众、鸡心贯众、高脚贯众。
干燥药材略成圆锥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10~20cm,直径3~6cm。
根茎横生或斜生,下侧着生黑色而硬的细根,上侧密生叶柄残基,叶柄基部呈扁圆形,斜向上,长4~6cm,直径0.2~0.5cm,表面棕色或黑棕色,切断面有“U”形筋脉纹(维管束),常与皮部分开。
质硬,不易折断。
气微,味甘、微涩。
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
贯众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贯众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贯众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绵马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切熬(《外台》)的方法。
宋代有烧灰(《圣惠方》)、(《总微》)等法。
明、清时代增加了白酒汁蘸焙(《滇南》)、醋炙(《纲目》)、炒制(《大法》)、烧存性(《良朋》)、煅炭(《得配》)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贯众: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小块,干燥,筛去碎屑。
2、贯众炭:取贯众片或块,大小分开,分别置炒置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饮片性状】贯众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小块,外表面黄棕色或黑棕色;叶柄切面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叶柄基部外侧有须或残痕;质硬而脆,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贯众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味涩。
【质量标准】贯众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稀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6.0%。
【炮制目的】贯众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归肝经、胃经。
具有清热解毒,驱虫,止血的功能。
用于风热感冒,湿热发斑,热毒疮疡,痄腮,虫积腹痛,及崩漏等。
贯众生品长于驱虫,清热解毒。
用于肠道寄生虫,风热感冒,湿热发斑,痄腮,热毒疮疡等。
贯众炭寒性减弱,涩味增大,优于止血。
用于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
【应用选择】1、生用(1)蛔虫攻心:常与鹤虱、狼牙草、芜荑仁等同用,具有驱虫的作用,用于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如贯众散(《圣惠方》);若与狗脊、狼牙草、萆薢同用,用于小儿蛔虫攒心,合眼扑手,心闷,如贯众散(《圣惠方》)。
(2)蛲虫:常与干漆、吴茱萸、芜荑等同用,具有驱虫的作用,用于肾热,四肢肿急,有蛲虫,如贯众散(《外台秘要》)。
(3)钩虫:常与苦楝皮、山紫苏、土荆芥同用,具有驱虫的作用,用于钩虫病。
鉴别真假绵马贯众

伪品苏铁蕨
苏铁蕨 外形为圆柱形,密被极短的 叶柄残基及须根和少量褐色鳞片, 外表为黑褐色;横切面圆形,灰棕 色至红棕色,密布黑色小点;边缘 呈不规则圆齿形;皮内散布多数黄 色点状维管束,多呈U、V字形或短 线形,排成一圆圈,形成花纹。叶 柄基部横切面近圆形,密布小黑点, 维管束6~10个,环列;闻之气微弱, 无特异气味,口尝味涩。
鉴别真假绵马贯 众
鳞毛蕨科粗茎鳞毛 蕨的根茎或叶柄残 基
外观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 下端较尖,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 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呈棕黄色至黑 褐色。表面有纵棱线;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 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 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 闻之气味特异,口尝味初淡而微涩,后口 渐苦,略带点辣味。
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
根状茎横走或直立,有网状中柱,被具 细密筛孔的全缘、红棕色鳞片。叶一形 或二形,有柄,叶柄内有多条维管束; 孢子囊大,环带纵行而于基部中断。孢 子椭圆形,两侧对称,单裂缝,具周壁, 常形成褶皱,上面分布有颗粒,外壁表 面光滑或纹饰模糊。
地区习用贯众
还有一些地区使用的“贯众”:欧 洲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 Schott (新疆),阔鳞鳞毛蕨D.championii (Benth.) C. chr. Ex Ching(湖南), 暗鳞鳞毛蕨D. Atrata (Will.) Ching (云南屏边、贡山),辽东鳞毛蕨D. Peninsulae Kitag.(湖南、河南、山 东),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mense(Hook.) J. Sm.(河南), 长尾复叶耳蕨Arachniodes simplicior (Makino) Ohwi(湖南)。
药用贯众鉴别

乌毛蕨科单芽狗脊贯众
单芽狗脊贯众 呈长圆柱形或削成柱状、方 柱状,挺直或稍弯曲,上端较粗钝,下端 较尖,长6~30cm,直径2~7cm。红棕色 或黑褐色。根茎粗壮,密被短粗的叶柄基 ;鳞片棕红色,全缘;细根棕黑色。叶柄 基坚硬,横断面半圆形,有分体中柱5~8 个
乌毛蕨科狗脊蕨贯众
全体呈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6~ 26cm,直径2~7cm,表面红棕色或黑褐色 。
根茎粗壮,密被粗短的叶柄基部,近 顶端鳞片较多,棕红色。
叶柄基部近半圆柱形,镰刀状弯曲, 背面呈肋骨状,下端膨大,常生弯曲的须 根一条;质坚硬,横断面可见维管束2~4 个,内面一对较大,成八字形或略弯曲成 双曲形排列。
乌毛蕨科狗脊蕨贯众
狗脊贯众 除叶柄内的分体中柱2~4个外, 余与单芽狗脊贯众相近
药用贯众鉴别
东北鳞毛蕨科绵马鳞毛蕨贯众
鳞毛蕨科绵马鳞毛蕨贯众
鳞毛蕨科绵马鳞毛蕨贯众
鳞毛蕨科绵马鳞毛蕨贯众
本品呈长倒卵型,上端钝圆或截圆,下端 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略弯曲。表面黄 棕色至黑褐色,根茎较粗,密被排列整齐 的叶柄基部或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质坚 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 色小点5-13个,环列。叶柄基部呈扁圆形 ,表面棕褐色,有纵棱线,质硬而脆,表 面平坦,棕色,有黄白色长圆形小点5-13 个,环列。
华北西北蹄盖蕨科蛾眉蕨
华东西南紫萁科紫萁贯众
华东西南紫萁科紫萁贯众
华东西南紫萁科紫萁贯众
华东西南紫萁科紫萁贯众
华东西南紫萁科紫萁贯众
紫萁贯众性状鉴别
全体呈纺锤形、类球形或不规则长球形,稍弯曲 ,有时具分枝,先端钝,下端较尖,长10~30cm ,直径4~8cm。表面棕褐色,密被斜生的叶柄基 及黑色须根。叶柄基呈扁圆柱形,长径0.7 cm, 短径3.5mm中空,两边具耳状翅,但翅易脱。折 断面新月形或扁圆形,可见一条"U"字形分体中柱 。(须根常扁压,有时分枝。)气微而特异,味 淡微涩
绵马贯众鉴别特点

绵马贯众鉴别特点绵马贯众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特点:绵马贯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而有韧性,通常可以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生长。
叶子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表面光滑,有光泽。
花朵小而密集,通常呈淡黄色或白色。
果实为蒴果,成熟后会裂开,释放出许多细小的种子。
2. 生态特点:绵马贯众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常见于森林、河边、湖泊等地。
它的茎可以攀附在其他植物上,利用其他植物的支撑来向上生长。
这种特点使得绵马贯众能够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生长得更加茂密。
3. 繁殖方式:绵马贯众具有多种繁殖方式。
除了通过种子繁殖外,它还可以通过茎的节部分裂繁殖。
当绵马贯众的茎部分裂后,每一段茎都能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叶子,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使得绵马贯众能够迅速占领更多的生长空间。
4. 药用价值:绵马贯众在中药学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的根部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中药常常将绵马贯众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湿疹等症状。
绵马贯众的特点使得它在自然界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它的攀附生长方式使得它能够更好地利用光照资源,生长得更加茂密。
而且,它的茎部分裂繁殖方式能够让它迅速扩散,占领更多的生长空间。
这使得绵马贯众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形成较大的群落,形成密集的茂盛植被。
绵马贯众的药用价值也是它的一大特点。
它的根部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在中药方剂中,绵马贯众常常被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湿疹等症状。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一些炎症和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绵马贯众在园林绿化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由于它的生长速度较快,能够迅速形成茂盛的绿地,因此常被用于修建花墙、绿篱等绿化工程。
它的攀附生长方式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遮阴作用,为人们提供凉爽的休憩场所。
绵马贯众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具有攀附生长、茎部分裂繁殖、药用价值等特点。
它的特点使得它在自然界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且在药用和园林绿化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绵马贯众

• [来源] 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 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 [采收】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 晒干。
• [产地]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
• 叶柄基部(直径1.1cm)的横切面:分体中柱 圆形或椭圆形,5~13个,构造同根茎;亦有 间隙腺毛。
2020/4/16
9
2020/4/16
10
2020/4/16
11
化学成份
• 根茎含绵马酸类,包括绵马酸BBB(Filicic acid BBB)、绵马酸PBB(Filicic acid PBB)、绵马酸P BP(Filicic acid PBP)等;黄绵马酸类(Flavaspidi c acids),包括黄绵马酸BB(Flavaspidic acid B B)、黄绵马酸PB(Flavaspidic acid PB)、黄绵 马酸AB(Flavaspidic acid AB)及微量白绵马素 (Albaspidin)、粗蕨素(Dryocrassin);此外, 尚含有羊齿三萜(9(11)-Fernene)、双盖蕨烯 (Diploptene)、鞣质、挥发油、树脂等。叶中 含东北贯众醇(Dryocassol)、东北贯众醇乙酯 (Dryocrassyl acetate)等。
2020/4/16
7
2020/4/16
绵 马 贯 众 饮 片
8
显微鉴别
• 根茎(直径2cm)的横切面:外侧为数列厚壁细 胞,棕黄色。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 长圆形或椭圆形,略向外弯曲,排列呈环状, 其外侧散在多数较小的通向叶的分体中柱(叶 迹维管束)。分体中柱围以内皮层,凯氏点明 显,木质部管胞多角形,大多为梯纹,周围为 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及黄棕色物质, 细胞间隙中有间隙腺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挥发油也有驱虫活性。
【功效】
清热解毒,驱虫。用于虫积腹痛,疮疡。
【附注】
据调查有6科31种做贯众使用,主要有: 1、紫萁贯众 紫萁科 紫萁 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无鳞片:叶柄基扁圆柱形,两边具耳状翅,翅易脱落。 断面多中空,有“U”字形分体中柱。无细胞间隙腺毛。
2、狗脊贯众 乌毛蕨科 单芽狗脊或狗脊蕨 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中药鉴定学》
精品课程主讲 李建秀教授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绵 马 贯 众
Rhizoma Dryopteridis Crassirhizomatis
【来源】
鳞毛蕨科 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干燥根茎及叶柄
残基。
【产地】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鉴别】 药材
长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 截形,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 长7~20cm,直径4~8cm。表面黄棕 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
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呈扁圆形,
长3~5cm,直径0.5~1.0cm;表面 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 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 环列。
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
13 个,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异,味初 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深绿色为佳。 饮片 不规则厚片或小段,切面棕色或深绿色,有黄
白色长圆性小点5~13个,环列。周边黄棕色或黑棕色;气 味同药材。 贯众炭 形如绵马贯众片,表面焦黑色,有光泽,内部 棕黑色,质脆易碎。
【显微鉴别】
叶柄基部横切面:
1、表皮为1 列外壁增厚的
小形细胞,常脱落。
2、下皮为10列多角形厚
壁细胞,棕色至褐色。
3、基本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有分体中柱5-13个,环列。由 薄壁细胞组成,含淀粉粒及棕 色物质;细胞间隙中有单细胞 的间隙腺毛,头部呈球形或梨
形,具短柄,内含棕色分泌物。
4、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木质部由管胞组成,
毎一维管束周围有一列扁小的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其内有
1-2列中柱鞘薄壁细胞。
张钦德主编《中药鉴定学》绵马贯众P58 “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木质部由管胞 组成,毎一维管束周围有一列扁小的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 显,其外(?)有1-2列中柱鞘薄壁细胞。”------引自《中国 药典》P231 上文中的“其”是“代”周韧维管束还是“代”内皮层?? 概念不清,值得商榷。如果“其”是代表内皮层,“其外” 中主鞘的位置就错了,我们认为其是代表内皮层,外改成内 这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叶柄基部断面呈半圆
形,单芽狗脊蕨有分体中
柱 5-8 个,狗脊蕨分体中
柱 2-4 个,无间隙腺毛。
3、峨眉蕨贯众 蹄盖蕨科
峨眉蕨 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叶柄残基两侧具棘状突
起,断面分体中柱2个,呈”
八“字形排列,无间隙腺毛。
4、荚果蕨贯众 球子蕨科 荚果蕨 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叶柄基部断面呈扁圆柱形,有纵向纹理,断面分体中柱2个,呈” 八“字形排列,无间隙腺毛。 5、乌毛蕨贯众 乌毛蕨科 乌毛蕨 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根茎柱状,叶柄基部内侧有瘤状突起,着生须根。断面分体中柱10余 个,环列,内侧两个较大。
6、苏铁蕨贯众 乌毛蕨科 苏铁蕨 带叶柄残基的根茎。根茎柱状。
叶柄基部断面呈“U”字形,有分体中柱6-10个,环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东产鳞毛蕨属植物叶柄基部细胞间隙腺毛
【理化鉴别】
1、显微化学 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加1%香草醛溶 液及盐酸,间隙腺毛显红色。
2、TLC
以绵马贯众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TLC。
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相应色谱位置上,显相同颜
色的斑点。
【成分】
1、间苯三酚类绵马素是绵马贯众驱虫的有效成
分。
2、贯众提取物及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抗 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