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板火棉胶摄影法的特性及制作工艺

合集下载

摄影术-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指南]

摄影术-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指南]

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一、湿版法(一)什么叫“湿版法”所谓湿版法,其实就是玻璃底板必须趁其上的化学涂料还湿时显影的一种方法。

火棉胶法亦叫“湿版法”。

(二)“湿版法”的历史1.最初的假设人们想得到的是既像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那样具有清晰的影像、细致的影纹,又像卡罗法那样能便宜、迅速地印出许多的照片,于是,有人提出了用透明片基代替纸基制作负像片的设想。

2.“蛋清玻璃”摄影法19世纪时,制作透明片只有玻璃可用。

然而,感光药品怎样才能附着在玻璃上呢?人们开始寻找一种透明的粘合济,它既可以将感光化学材料附着于玻璃板上,又能经得住显影、定影的冲洗。

人们首先想到了用蛋清作粘合剂。

1847年,尼埃普斯的侄子圣-维克多(Saint-Victor)首先取得了“蛋清玻璃”摄影法的专利权。

然而,混合于蛋清之中的感光药品极有限,曝光约需5至15分种,不适于拍摄照片。

但是,它对于制作“蛋清相纸”并用于洗相片和制幻灯片还是很适宜的。

3.火棉胶(湿版)摄影法1851年,英国伦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尔发现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

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

湿版法操作虽然麻烦,但成本低,仅为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比银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

该工艺兼具达盖尔法的精细和卡罗法的方便复制,这项技术在摄影行业中独领风骚三十余年(1850-1880)。

在此期间,肖像摄影艺术迅猛发展。

19世纪70年代,火棉胶湿版法受到了玻璃干版的竞争,并在1880年前后被工业生产的溴化银干片取代。

(三)“湿版法”的发展1.安布罗版照片当显影好的底版被衬以一块黑布或黑纸时,底版上的影像就以正确的方式呈现。

这种火棉胶正像法被称为安布罗版照片(ambrotype)。

2.锡版照片火棉胶被倒在上了清漆的铁片上显影所得的影像锡版照片。

摄影术-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

摄影术-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

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一、湿版法(一)什么叫“湿版法”所谓湿版法,其实就是玻璃底板必须趁其上的化学涂料还湿时显影的一种方法。

火棉胶法亦叫“湿版法”。

(二)“湿版法”的历史1.最初的假设人们想得到的是既像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那样具有清晰的影像、细致的影纹,又像卡罗法那样能便宜、迅速地印出许多的照片,于是,有人提出了用透明片基代替纸基制作负像片的设想。

2.“蛋清玻璃”摄影法@19世纪时,制作透明片只有玻璃可用。

然而,感光药品怎样才能附着在玻璃上呢人们开始寻找一种透明的粘合济,它既可以将感光化学材料附着于玻璃板上,又能经得住显影、定影的冲洗。

人们首先想到了用蛋清作粘合剂。

1847年,尼埃普斯的侄子圣-维克多(Saint-Victor)首先取得了“蛋清玻璃”摄影法的专利权。

然而,混合于蛋清之中的感光药品极有限,曝光约需5至15分种,不适于拍摄照片。

但是,它对于制作“蛋清相纸”并用于洗相片和制幻灯片还是很适宜的。

3.火棉胶(湿版)摄影法1851年,英国伦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尔发现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

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

湿版法操作虽然麻烦,但成本低,仅为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比银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

该工艺兼具达盖尔法的精细和卡罗法的方便复制,这项技术在摄影行业中独领风骚三十余年(1850-1880)。

在此期间,肖像摄影艺术迅猛发展。

19世纪70年代,火棉胶湿版法受到了玻璃干版的竞争,并在1880年前后被工业生产的溴化银干片取代。

(三)“湿版法”的发展1.安布罗版照片当显影好的底版被衬以一块黑布或黑纸时,底版上的影像就以正确的方式呈现。

这种火棉胶正像法被称为安布罗版照片(ambrotype)。

"2.锡版照片火棉胶被倒在上了清漆的铁片上显影所得的影像锡版照片。

湿版摄影的意义及技法

湿版摄影的意义及技法
二、火棉胶湿版 的工艺流程 1 、玻璃的选择 与清洗
4 、 火棉 胶 的涂 布
A、涂 布火棉胶 :涂布火棉胶与涂布结合液的方法基本相 同,只是
应让玻璃片上 的多余罗甸流 回原瓶中, 然后左右摆动玻璃片 , 使表面 比 较平整 , 避免 出现纹路 。 特别 注意,当玻璃片上多余 的火棉胶 回流到瓶 子 中时 , 玻璃 片从水平位置竖起时不能太快 , 应该缓慢的竖起 , 这样可 以避免 出现纹路 , 并使罗甸厚度能够均匀 。 B 、浸银 ( 既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 浸银的 目的是使 火棉胶 中的碘 、 溴化物与硝酸银作用 , 产生可感光的物质卤化银 。 片子浸入银水 后 , 会 形成乳 白色 的药膜 ,观察其 表面没有像油花一样 的现象时就算浸好了 , 这时可将片子从银水 中取出 , 放人相机片盒进行拍 摄了。
丰 富 的软 调 底 板 。
古典 的摄影x -  ̄,纪录 当 代 的影像 。 让我们 的摄影慢 下来 , 少生产一些 垃圾文件 ,多多地体验摄 影的过程 ,享受摄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
摄 影 术 的发 展 及 现 状
B 、红罗甸是棉胶液和碘剂所组成的混合液 。棉胶液又称 克罗甸或 火棉胶 , 它是由硝化纤维素溶于乙醇与乙醚 的等量混合溶剂所形成 的透 明胶状液体 。 般照相用 的棉胶是采用 3 %消化纤维素 与醇醚 的等量混合液配置
罗氏法 、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 玻璃干板 、 胶 片、 数码 ,这其 中有 的是昙
花一现 ,有 的应用百年 以上 。
1 9 8 1 年, S O N Y生产第一架商用无胶卷电子相机 , 可把 图像记 录到
磁盘 中在电视上观看 ,摄影从此 可以脱离胶卷 。1 9 9 1年柯 达推出世界
第一款专业数码相机 , 使用 了一块 1 . 3 M像素的 C C D, 并进行 了量产 。

火棉胶湿版法

火棉胶湿版法

火棉胶湿版法
火棉胶湿版法(Fluid-StickBondingofCork)是一种常用的针对铝板、铝箔和锡箔等金属材料的永久性结构性焊接连接技术。

该连接技术由火棉胶湿版法原理而命名,简称为湿版,原理是将少量的火棉胶于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再由加热设备进行热加热,最后金属材料表面的火棉胶被加热膨胀,使金属材料互相连接,最终形成紧密的连接件。

火棉胶湿版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火棉胶湿版法可以将金属表面附着一层火棉胶,从而使其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避免拉伸和疲劳,使连接件持久耐用;采用湿版法可以建立高度的连接强度,且可以良好的适应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即使材料孔边缘不够平整,也可以实现牢固连接,因此湿版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

火棉胶湿版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材料处理和定位上。

在连接两块金属材料前,必须先将材料表面进行清洗和处理,以保证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金属材料表面上不能有任何多余的水分、污渍或油,否则会降低湿版法的连接强度并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在湿版的连接过程中要求材料表面上的孔边缘必须尽量接近,以保证最终的结构稳定性,否则会导致材料松动,影响连接效果。

火棉胶湿版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电子产品的封装、照明灯具的制作、机械设备的装配以及金属框架的组合等,这些都是利用这种连接技术可以实现耐腐蚀耐用和柔韧性的需求。

总之,火棉胶湿版法是一种新型、实用性较强的连接技术,且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常被用于制造、组装和封装电子产品等各种金属结构件,这些产品也因火棉胶湿版法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柔韧性及耐久性,从而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摄影术-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

摄影术-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

湿版法与干版法简介一、湿版法(一)什么叫“湿版法”所谓湿版法,其实就是玻璃底板必须趁其上的化学涂料还湿时显影的一种方法。

火棉胶法亦叫“湿版法”。

(二)“湿版法”的历史1.最初的假设人们想得到的是既像达盖尔法拍摄的照片那样具有清晰的影像、细致的影纹,又像卡罗法那样能便宜、迅速地印出许多的照片,于是,有人提出了用透明片基代替纸基制作负像片的设想。

2.“蛋清玻璃”摄影法19世纪时,制作透明片只有玻璃可用。

然而,感光药品怎样才能附着在玻璃上呢?人们开始寻找一种透明的粘合济,它既可以将感光化学材料附着于玻璃板上,又能经得住显影、定影的冲洗。

人们首先想到了用蛋清作粘合剂。

1847年,尼埃普斯的侄子圣-维克多(Saint-Victor)首先取得了“蛋清玻璃”摄影法的专利权。

然而,混合于蛋清之中的感光药品极有限,曝光约需5至15分种,不适于拍摄照片。

但是,它对于制作“蛋清相纸”并用于洗相片和制幻灯片还是很适宜的。

3.火棉胶(湿版)摄影法1851年,英国伦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尔发现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

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

湿版法操作虽然麻烦,但成本低,仅为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比银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

该工艺兼具达盖尔法的精细和卡罗法的方便复制,这项技术在摄影行业中独领风骚三十余年(1850-1880)。

在此期间,肖像摄影艺术迅猛发展。

19世纪70年代,火棉胶湿版法受到了玻璃干版的竞争,并在1880年前后被工业生产的溴化银干片取代。

(三)“湿版法”的发展1.安布罗版照片当显影好的底版被衬以一块黑布或黑纸时,底版上的影像就以正确的方式呈现。

这种火棉胶正像法被称为安布罗版照片(ambrotype)。

2.锡版照片火棉胶被倒在上了清漆的铁片上显影所得的影像锡版照片。

湿版火棉胶摄影教程

湿版火棉胶摄影教程

湿版火棉胶摄影教程应一些对湿版感兴趣的网友,才出现了这个简陋的小教程,过程中大部分是个人经验、阅读摘要与爬楼和翻墙得来的,由于个人生性懒惰,很少和外界交流,不敢说是对的或者是好的,不过我希望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想法,来更好的完善这个图片教程,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意见与指正,所以非常欢迎发来电邮:****************************Blog:/akwid将需要改进的或者值得讨论的意见给我。

在尝试湿版过程中,一定要仔细阅读有关化学药品的危害,(可参考《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

有几种化学药品是极其危险的。

剧毒,致癌,极易燃,和潜在的爆炸危险!过程中消耗的化学原料应妥善处理,百度上会有这些化学试剂的处理方法。

本人不承担任何实验过程中由于疏忽而造成的各种伤害,一切后果由您自行承担,请大家务必谨慎玩耍。

一.关于湿版1851年3月,英国人阿彻((Fredrick Scott Archer1813—1857)在卡罗式摄影法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火棉胶湿版,即在玻璃片上用盐化的火棉胶制作玻璃板负片,在玻璃上可以获得永久的负像或者正像,且感光度大大提高,并且成像清晰,基本无颗粒,成本低廉,能用相纸反复印制,(如蛋白、蓝晒、范戴克,盐纸,也可以直接用明胶银盐相纸接触印像)。

在各国迅速风靡,很快便取代了以前所有感光材料,在市场上得到极大的推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1880年左右由于干板的出现才逐渐被取代。

湿版摄影概括地说就是将含有溴化物、碘化物和稀释的火棉胶混合后均匀的涂抹在玻璃上,将玻璃板浸入硝酸银溶液,形成敏感的碘化银感光层,然后从硝酸银中取出,趁着火棉胶的感光层还在湿的时候迅速完成曝光、显影、定影的过程,称为湿法火棉胶玻璃板摄影法(Wet Plate Collodion)。

二.器材及化学药品的制备上图内的物品都为我经常使用的物品,以我之见最好都准备,蒸馏水屈臣氏的就可以。

(一)器材以前没有接触过此类工艺的朋友会觉得过于麻烦,不过慢慢会适应这些繁琐的过程,之中会用到各种杯具与瓶子罐子之类,蒸馏水必备,水盆,克级天平或克级电子称,酒精灯,烧杯,搅拌棒,大漏斗,试管,量筒,滤纸。

湿版摄影术原理

湿版摄影术原理

湿版摄影术原理摄影术是一门以光线为媒介,通过摄影器材记录物体形象的艺术和科学。

湿版摄影术是摄影术的起源,也是最早的一种摄影技术。

它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化学作用将图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

湿版摄影术的原理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感光、显影、定影和洗印。

首先是感光过程。

在湿版摄影术中,感光材料一般是以银盐为主的乳剂涂层,如银盐胶片或银盐纸。

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决定了曝光的效果,不同的感光材料对不同光线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当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后,进一步通过光圈和快门控制光线的强度和时间,然后落在感光材料上。

在曝光过程中,光线与感光材料中的银盐发生化学反应,暴露出的部分变为银黑色,形成暗部影像。

接下来是显影过程。

显影是将光线暴露出的暗部影像进一步加工成可见的图像。

显影液一般是一种含有显影剂的化学液体,它的作用是将感光材料中的未暴露的银盐颗粒还原为银金属,从而放大暗部影像。

显影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图像的对比度和细节。

然后是定影过程。

定影是将显影过程中未被还原的银盐颗粒从感光材料上去除,以防止进一步暴露。

定影液一般是一种含有定影剂的化学液体,它的作用是将感光材料中的未暴露的银盐颗粒溶解掉。

定影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

最后是洗印过程。

洗印是将定影后的感光材料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化学液体并稳定图像。

在洗印过程中,感光材料需要经过多次冲洗,以确保化学液体完全去除,同时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稳定剂来延长图像的保存时间。

洗印后的感光材料可以进行放大或裁剪,然后通过干燥等处理,最终得到一张完整的摄影作品。

湿版摄影术的原理简单易懂,但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而且,湿版摄影术的感光材料一般需要在曝光后立即进行显影等处理,因此不能随意更换曝光参数或回看已拍摄的照片。

不过,湿版摄影术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被一些摄影师所钟爱。

湿版摄影术是摄影术的起源,它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化学作用将图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

湿版摄影工艺及其价值的探索

湿版摄影工艺及其价值的探索

文化探索110摘要:湿版火棉胶工艺不仅在古典工艺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甚至在整个世界的摄影史中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对摄影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因为它的记录作用,在史学研究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它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手工性等特点也为摄影师和艺术家们在开放的创作环境下,极为受重视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古典摄影;湿版摄影工艺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板摄影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古典摄影工艺可以说是对摄影术诞生之初到20世纪期间摄影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之前的摄影技法的统称,在这期间,摄影师们都在不懈努力地寻找各种能够将现实中场景或事物客观记录下来的手段。

尽管21世纪的各种先进便捷、高效的数字记录手段已经足够满足人们在记录影像上的需求,但是古典影像工艺因其独一无二的价值,不仅在技术上值得我们用匠人精神去不断探索,而且在艺术性上也有着另一层的艺术魅力。

湿版摄影就是这段探索时期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记录方法和表现形式。

一、湿版摄影工艺的特点古典摄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大多是按照其使用的感光乳剂或材料类别而命名或是作出大致分类的。

由英国人弗雷•斯科特•阿彻(Fredrick Scott Archer)发明于160多年前的湿版摄影法是一种一次成像的摄影法,也称湿版火棉胶工艺。

这种工艺的诞生改进了在此之前达盖尔摄影术和卡罗式摄影术的不足,达盖尔摄影术影调细腻,拍摄出来的照片直接成正像,但是成本极高,且拍摄的照片无法复制;而卡罗式摄影术可以复制照片,且费用低廉,但成像质量却不如达盖尔摄影法影像细腻,且易褪色。

湿版摄影法既可以满足当时摄影师对成像影调的细腻追求,又可以兼顾在成本以及后期成像时间上的不足,湿版摄影术的发明可以说将摄影的传播与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湿版摄影术包含玻璃负片工艺、安布罗工艺和锡板工艺。

安布罗工艺和锡板工艺为后期衍生出来的工艺,都为正片,安布罗工艺后面需要放置深色的背景,便于直接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板火棉胶摄影法的特性及制作工艺
作者:李天华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7期
摘要:物质得到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加强,对艺术发面的追求尤为突出。

摄影艺术作为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传播。

湿版火棉胶摄影法就是拿玻璃当底片的摄影技术,这是一门来自18世纪的古老摄影技术,它的神奇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它的无限可能性。

在研究和欣赏近代摄影佳作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有一些人开始研究古老的传统摄影工艺,并试图通过对传统古典摄影工艺的探究,寻找更多的艺术创造的可能性。

关键词:古典工艺;湿板;火棉胶
一、湿版摄影的概念
湿版摄影,它是在拍摄过程中保持药液不干燥的一种摄影工艺,有一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当今数码摄影大行其道,但有一部分人开始追祖溯源,湿版摄影工艺成为了人们摄影方式的一种新选择。

湿版摄影法就是拿玻璃当底片的摄影技术,这是一门来自18世纪的古老摄影技术,在干净的玻璃上涂布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再浸入硝酸银,取出趁着湿的时候进行拍摄,然后显影,定影,根据喜好,把底片做成正片或者负片的摄影技术。

亦称为火棉胶摄影法。

二、湿版摄影工艺制作方法
就摄影技术的演变来看,从1851年湿版摄影工艺出现,摄影工艺就已经变得清晰和明确了,其实这种看似复杂的工艺实际上是按部就班和条理分明的。

掌握拍摄工艺流程,其实拍摄工作是可以顺利和快捷的完成的,并没有想象的复杂。

(一)湿版摄影的片基准备
制备玻璃片或者金属板:根据拍摄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片基,金属板的优点在于保存方便,不易破碎。

国内一些从事湿版摄影的摄影人选择金属板来拍摄湿版。

(二)湿版摄影的材料准备
蒸馏水(因为城市自来水中含有各种杂质成份);盆(根据所拍的画幅来定大小,至少3个,一个用来显影回收,一个用来接收显影后的水洗部分的污水,还有一个是定影);天枰;酒精灯(用来加速药品的融化与玻璃板的烘干等等);烧杯;滤纸(定性);漏斗(加滤纸用来过滤显影液,硝酸银里面的杂质,大小都准备几个);试管(溴化镉等化学试剂的溶解);量杯(和
烧杯有些重叠,量杯最好是塑料的,刻度比玻璃的准确);搅拌棒(粗细长短都准备一些);瓶子(用来盛火棉胶,显影药等,玻璃或者塑料均可);玻璃刀;手套(手术用手套);硝酸银水浴槽;相机(大画幅相机);盐化火棉胶;显影液;定影液;硝酸银液。

(三)拍摄流程
1.确定拍摄主题:选择一些对快门实践要求比较宽泛的题材,例如风光、人像和产品摄影。

即使湿版摄影拍摄高速动态的题材被快门速度所限制,但并不影响湿版摄影工艺参与到商业广告或者纪实摄影的拍摄中。

2.观察、设计拍摄光线:湿版摄影因为曝光时间的限制而多选择持续光源。

常用的持续光源有自然光和影棚灯的持续光。

根据拍摄需要选择和布置灯光的位置,和其它包括现代摄影在内的摄影布光方式相同。

3.进行玻璃板的制备:将少量火棉胶倒在玻璃板或者金属板的中央,然后抬起玻璃板使它能够流动到板的一角,适当的倾斜和旋转玻璃板,让乳剂按顺序流到另外的三个角上。

当乳剂流到最后一个角时,将玻璃板呈一定角度倾斜放置,以便于多余的火棉胶回收到容器。

然后再旋转和观察板材上的乳剂是否均匀的形成涂层。

将玻璃板装入盛满硝酸银溶液的盒子或者托盘内让其充分的接触火棉胶涂层,静止 4 分钟左右,硝酸银和火棉胶中的溴化物以及碘化物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结合,最终在玻璃板上表面形成卤化银的感光层。

4.曝光拍摄:应该在具备安全灯照明的环境下进行玻璃板的取出操作。

将玻璃板从溶液中抽出,在玻璃板形成感光层并还是湿润的时候,把它插入片夹。

玻璃板取出后,立即置入照相机的片夹内,并将片夹安装于相机后部,抽出片夹的挡板便开始曝光,根据所需要的曝光时间进行曝光。

5.进行显影程序:将玻璃板从片夹中取出,让显影液能充分接触药膜面。

一张适度曝光的玻璃板照片只需要四至五秒钟就能显现影像。

那些经过光线照射的区域由于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的缘故,都变成了黑色,然后再继续显影十五秒左右。

当阴影部分的细节清晰可见,立即停止显影,防止照片起雾。

6.水洗:在定影之前,需要进行漂洗。

用大量清水冲洗,以彻底去除残留在玻璃板上的显影剂。

否则照片上会出现蓝色斑点,影响整体效果。

7.定影:进行定影,可供选择的定影方法也有很多种。

比较常见的是使用 150g的硫代硫酸钠溶于 900ml 的蒸馏水中,定影的意义是去除照片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的残留。

当玻璃板在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浸泡并得到清晰图像后,继续浸泡四到五秒,放入水中再浸泡几分钟。

最后,在水中轻轻漂洗。

8.上漆:上漆需要调制含有酒精、香松树树脂和熏衣草油的清漆。

通过上漆这道工序在照片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

防止湿版照片磨损、剥落或者失去光泽[1]。

三、湿版摄影的特性
(一)唯一性
一副完成的湿版摄影便是世界上仅存的唯一的一幅。

即使是相同布光,相同曝光时间下,拍摄出的湿版摄影作品也会因为药膜的覆盖不同而不同,因为药液的使用次数增加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时摄影师在倾倒药液的过程中随意涂布出的各种图案都会影响最后成像效果的不同。

(二)真实性
无论什么类型的照片,讲究的都是一个“真”,原汁原味保留拍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

真实的往往是最值得珍藏和回味的。

湿版摄影因为画面留下药液的痕迹,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也无法模仿,这种痕迹的真实留存恰恰提高了它的真实性。

(三)佐證性
佐证,顾名思义不能直接对争议事实提供证明,但是可以通过证明其它证据收集来源的可靠性而补充强调该证据。

摄影自身完整记录的特点在湿版摄影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湿版的作假有一定难度,后期的处理更是难上加难,以至于湿版的拍摄的影像也不可能随意放大或者缩小[2]。

流传至今的湿版摄影作品真实的保存了中世纪欧洲民众乃至贵族的服饰样式、精神面貌,为研究十九世纪时期的文化艺术提供真实的图像资料。

参考文献:
[1]于翔,湿版火棉胶摄影教程[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08
[2]孔耐,古典摄影工艺的语言特征[J].中国摄影家,2015.10
作者简介:
李天华(1987—),男,汉族,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摄影艺术理论与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